关于经方为何如今很难“效如桴鼓”的大讨论!(有学校师生调研结果表)
书上说,包括坛子上很多人都说,经方,用之得当,效如桴鼓,覆杯而愈。但是现在很少看到医生再使用经方,能用经方效如桴鼓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原因是何呢?我们社团在安徽中医学院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了一下大家对此的看法。
调查人数:120人 (本科生100人,研究生10人,教师10人,为保证公正性,未调查伤寒,
温病的研究生和教师)
调查要求:必选三项。
调查题目:仲景经方“效如桴鼓”的疗效为何大不如前?
调查选项:
1,“效如桴鼓”本就是中医界特别是经方派的夸大,是其对抗西医学和时方派的夸大之说。
(选择此条27人次,其中教师5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7.5%)
2,伤寒金匮至今已千余年,很多理论是不全甚至是错误的,怎么能做到“效如桴鼓”呢。
(选择此条28人次,其中教师2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7.8%)
3,经方用药很少,其疗效根本无法与后世大量的时方相比,更不要说“效如桴鼓”了。
(选择此条23人次,其中教师1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6.4%)
4,同意经方“效如桴鼓”,只是现代真正懂仲景理论的人很少,即使精通,经验也不能保证。
(选择此条81人次,其中教师7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22.5%)
5,同意经方“效如桴鼓”,只是现代用量太少,根本不符合东汉用量折合现代比例。
(选择此条42人次,其中教师3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11.7%)
6,同意经方“效如桴鼓”,问题出在煎煮药过程及用药后的注意情况有背仲景之意。
(选择此条12人次,其中教师1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3.3%)
7,同意经方“效如桴鼓”,只是现代的假药太多了,即使是真药,其效也因污染而减少。
(选择此条83人次,其中教师8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23.1%)
8,同意经方“效如桴鼓”,只是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背自然,加之从小便常服生化类药品,体
质已经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所以经方疗效短时间内不太明显,体质改善后便见其效。
(选择此条64人次,其中教师3人次,选此项人次占总人次17.8%)
此次社团调查绝对真实,请大家对此调查结果发表看法,讨论我们如何继承,怎样研学仲景学术及其经方。 你所调查的根本不是中医,经方从何谈起?中医通晓阴阳,可是知道阴阳的人少之又少。 Originally posted by 太阳星 at 2005-12-6 07:43 PM:
安徽中医学院的那批老专家们我知道,都是群庸医.当年给我滋了半年的阴.等我当了官首先就整他们.
呵呵,看样子太阳兄当年是真寒假热,火气较旺。现今不知火力如何?呵呵。 这个结果还算不错啊。
如果放在网上随便让人评,估计第一条的要占95% 刘先生所言甚是!
可是如果调查的全是精通阴阳的真正中医,那调查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同意楼主的调查,毕竟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明白现在的人,特别是将要毕业成为中医的学生们他们的态度和想法心态,才有办法想方法解决问题以继承发扬咱们的国宝呀。
另问太阳星,楼主
难道合肥真的没有好中医吗???郁闷。不过说真的,合肥用经方的医生还真是没有呀!唉!
[ Last edited by 易感冒者 on 2005/12/6 at 20:36 ] 张冠李戴,虚虚实实。阴阳反作,雪上加霜。 不一定使用经方就是好医生,只要辨明阴阳,能治好病--这才是硬标准。哪个经方大家有胡万林先生的信徒多?影响大? 就是。有些所谓有名气的老专家其实什么都不懂。孩子这几天又在吊水。我说发烧可以看中医,老婆说还中医呢?那个中医不是说了嘛,发烧就不要来了,发烧还是去看西医。这个中医还是当地最有名的中医,其父亲为名中医,父亲死后她号称得到家传,被当地人顶礼膜拜。眼看着孩子吊水,我一点办法都没有,难过的很啊。
[ Last edited by 缘医求道 on 2005/12/7 at 09:33 ] Originally posted by 缘医求道 at 2005/12/7 09:29:
就是。有些所谓有名气的老专家其实什么都不懂。孩子这几天又在吊水。我说发烧可以看中医,老婆说还中医呢?那个中医不是说了嘛,发烧就不要来了,发烧还是去看西医。这个中医还是当地最有名的中医,其父亲为名中医 ...
朋友,你遇到Y货了。
经方我实践过,我认为是有效的。
对低热,用中医药实在是比西医药好得多。此医生反而不用,郁闷中! Originally posted by 太阳星 at 2005/12/6 19:43:
安徽中医学院的那批老专家们我知道,都是群庸医.当年给我滋了半年的阴.等我当了官首先就整他们.
等你当官时,先开200克附子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