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ampulla 於 2007-10-13 11:40 發表
:
心者,陽中之太陽
肺者,陽中之太陰
腎者,陰中之少陰
肝者,陽中之少陽
後面的陰陽,古前輩解釋後,較能理解了
但仍然有疑問的是
看了古刻本,肝的部分確實是"陽"中之少陽
可以請古前輩 解釋一下前面的陰陽是用 ...
覆閣下:
閣下問道:
【可以請古前輩 解釋一下前面的陰陽是用什麼去定義出來的嗎????】!
覆:
【前面的陰陽】便即是【天地陰陽】理論!
亦即【天為陽,地為陰】!
而且,由其〔排列〕可知,那是比【四時陰陽】更高〔層次〕的〔陰陽理論〕.
1:在天人應相的文化中,人之〔上半身法天〕;〔下半身應地〕.
2:五臟之中,〔心肺在上而應天〕.而〔天為陽〕,故而分別為〔陽中之太陽〕與〔陽中之太陰〕;同樣,〔肝腎在下而應地〕.而〔地為陰〕,故而分別為〔陰中之太陰〕與〔陰中之少陰〕.(脾為土.因土旺四季之季月.故而不在四時之列.因而經文不論脾.)
3:於是,便產生出《黃帝內經》中之:
【逆春氣則少陽之氣不生,則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而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而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之【四時陰陽】理論,而且,經文通過【陽中要分陰陽;陰中再分陰陽〕之〔基本法〕,更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4:這系列的〔學術理論〕,非內但《易經》中根本沒有.而且,兩經所論,更是〔風馬牛不相及〕.所以,那種〔死拉鬼扯〕地〔以易套醫〕者,如南懷瑾所言:那〔是他們根本就不懂〕!
5:惜乎長期以來,在整個中醫學界中,大師們還沒有一個人,能系統,完整地論述全部陰理論,以至〔似是而非〕地瞎亂吹水了兩千年.
6:自董仲舒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兩千年間,人們所能知道的,便是《周易》中那一知半解的《四時陰陽》.
於是,面對《內經》所論,便借《易》而代〔醫論〕.
唯張隱菴書中,能有此論述,惜未能〔系統化〕而已.
由是可知:《醫經》與《易經》,二者絕對不可混為一談!
此外,如閣下言:【看了古刻本,肝的部分確實是"陽"中之少陽】.
因此,我們就不要一見〔少陽〕,便立刻拿去與〔膽〕掛勾,進而扯到〔肝與膽為表裏〕之自以為是之類云云.
古今談字 楼主是高人啊!对医易的理解已经很深了!!我们的理解简直就是皮毛的皮毛啊! 我是引用别人的,不是我说的。 据说易经本来就是描述生命原理的,用于研究长生不老的奥秘。可是不知道怎么变成算命的工具了。 天文地理算命风水择日看相等都是易,求医问药是医。都是讲阴阳五行的 个人浅见:医易同源于道,即都是阴阳五生衍生出来的学科,医是阴阳五行在人生理病理上的运用,易是阴阳五行在预测上的运用,故曰:意义同源。 个人浅见:医与易同源于道,即都是阴阳五生衍生出来的学科。医是阴阳五行在生理病理上的运用,易是阴阳五行在预测上的运用。故曰:易医同源。 医与易同源于古天文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差不多可以說是自然物理的分析方法論﹐古人研究哲學﹐完
全出於實用目的﹐不象後世哲學家純屬狂想。易經的分析方法應用是各方面的﹐中
醫學不受其影響是不可能的。若說同源﹐實中醫源在易﹐不可能是易源於內經。雖
然我學醫是歸宗內經﹐但是易理對中華文化全方位的影響﹐則是客觀存在﹐無法擺
脫的﹐也沒必要去擺脫。醫易起碼基本觀念用陰陽五行的分析方法是一樣的﹐至於
如何界定陰陽五行﹐則各家自有定性定量﹐易經本來就沒有規定死﹐陰陽五行本來
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個相較於另外一個﹐沒有絕對的陰陽五行。比如﹐比較身
體各位﹐頭是陽﹐足是陰。意識相對於身體﹐則身體(包括頭)是陰﹐意識是陽。就
意識層面比較﹐有些意識形態比較陰﹐有些比較陽﹐陽升陰降。寡欲清心者清陽成
份多﹐能升﹐屬陽﹐反之欲重﹐則沉﹐故屬陰﹐楞嚴經中說純想則飛﹐純情則墮﹐
即此理是也。兵家﹑醫家﹑堪與家﹑乃至政客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大原理就是陰
陽五行﹐但是如何定性定量﹐則各家或許可以不同。即使在內經之中﹐其本身就有
不同的說法﹐比如長夏﹐有說是四季之間中轉的18天﹐也有排在夏天之後的一個季
節。諸醫家從古爭論到現在﹐尚無定論﹐但是我覺得也沒必要強同﹐只要能治病指
導臨床﹐也沒什麼不可以。
我個人認為﹐學醫者需要知道易的基本概念﹐但沒有必要讀太多後世易學家的說法﹐
更不能套用宋儒對易經的理解。中醫可以說是易理在醫學上的具體實踐﹐而且又有
臨床實踐證明﹐所以我認為可靠性比較大。至於誰真正精通易﹐則很難測度。往往
說自己學易不知易的人﹐反而比認為自己懂易的人高明。易本於陰陽﹐陰陽本於太
極﹐太極是森羅萬象之本﹐而太極之體實際就是我們的靈性。這個靈性本源如果明
瞭了﹐那就得明心見性﹐不簡單﹐非學佛不可。古時說易﹐並沒解說太極﹐因為此
乃世間聖人所難﹐或許也是其所不知﹐非出世之至聖(佛)不能說。明心見性者雖悟﹐
而未證正遍知時﹐還是說不徹底。故在佛門﹐經非佛說不可﹐而佛難遇難值。
真正明心見性的人﹐往往非常謙虛﹐自晦其德﹐不大向外誇耀自己的學識﹐只對有
緣人傳授。吾人知此﹐謙下積德即可﹐能否得真傳就隨緣了﹐可遇不可求。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