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ampulla 於 2007-10-13 11:40 發表
:
心者,陽中之太陽
肺者,陽中之太陰
腎者,陰中之少陰
肝者,陽中之少陽
後面的陰陽,古前輩解釋後,較能理解了
但仍然有疑問的是
看了古刻本 ,肝的部分確實是"陽"中之少陽
可以請古前輩 解釋一下前面的陰陽是用 ...
覆閣下:
閣下問道:
【可以請古前輩 解釋一下前面的陰陽是用什麼去定義出來的嗎????】!
覆:
【前面的陰陽】便即是【天地陰陽】理論!
亦即【天為陽,地為陰】!
而且,由其〔排列〕可知,那是比【四時陰陽】更高〔層次〕的〔陰陽理論〕.
1:在天人應相的文化中,人之〔上半身法天〕;〔下半身應地〕.
2:五臟之中,〔心肺在上而應天〕.而〔天為陽〕,故而分別為〔陽中之太陽〕與〔陽中之太陰〕;同樣,〔肝腎在下而應地〕.而〔地為陰〕,故而分別為〔陰中之太陰〕與〔陰中之少陰〕.(脾為土.因土旺四季之季月.故而不在四時之列.因而經文不論脾.)
3:於是,便產生出《黃帝內經》中之:
【逆春氣則少陽之氣不生,則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而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而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之【四時陰陽】理論,而且,經文通過【陽中要分陰陽;陰中再分陰陽〕之〔基本法〕,更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4:這系列的〔學術理論〕,非內但《易經》中根本沒有.而且,兩經所論,更是〔風馬牛不相及〕.所以,那種〔死拉鬼扯〕地〔以易套醫〕者,如南懷瑾所言:那〔是他們根本就不懂〕!
5:惜乎長期以來,在整個中醫學界中,大師們還沒有一個人,能系統,完整地論述全部陰理論,以至〔似是而非〕地瞎亂吹水了兩千年.
6:自董仲舒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兩千年間,人們所能知道的,便是《周易》中那一知半解的《四時陰陽》.
於是,面對《內經》所論,便借《易》而代〔醫論〕.
唯張隱菴書中,能有此論述,惜未能〔系統化〕而已.
由是可知:《醫經》與《易經》,二者絕對不可混為一談!
此外,如閣下言:【看了古刻本 ,肝的部分確實是"陽"中之少陽】.
因此,我們就不要一見〔少陽〕,便立刻拿去與〔膽〕掛勾,進而扯到〔肝與膽為表裏〕之自以為是之類云云.
古今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