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7/6/20 15:37:10

浅谈“骨错缝、筋出槽”的历史渊源

“骨错缝、筋出槽”是中医伤科的特有名词。它既属于病名,又属于骨与筋在受伤后的病机变化。中医认为,外伤劳损、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产生骨错缝、筋出槽。理上筋附行于骨,或筋伴脉而行,各自都有其起止点,也有其正常顺序和位置。一旦遭受外力的破坏,筋的运行位置、解剖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临床上的肌腱、韧带、筋膜的撕裂、撕脱、粘连与痉挛等等亦都属于“筋出槽”。
  早在两千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对痹证就做过如下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传统中医骨伤科中也早有文献记载,《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有:“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脊膂始直。”以及“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使患者两手攀索,两足踏砖上,每足下叠砖三块踏定,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块,令病人直身,又各去一块,如是再三,其足著地,使气舒淤散,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之论述,这些都是关于脊椎骨“筋”和“骨缝”的辨证及施治方法。另有集满、蒙、汉正骨技艺真缔为一体的清朝宫廷建立的“上驷院绰班处”(即正骨科)的伤筋与错缝的手法治疗,也早公诸于世、众人知晓。
  “骨错缝、筋出槽”学说在唐以前的医著中虽然早有记载,其论点在当时是比较含混的。如《礼记·月令孟秋》中的:“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根据《旦礼记集解》的解释是:“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断,就包含了骨折和筋伤。《难经》有“四伤于筋,五伤于骨”,这里初步说明筋骨相近,伤筋必及骨,伤骨必损筋的互相影响,这是“骨错缝、筋出槽”的基本内涵。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经过历代医家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逐渐丰富和完善了这一学说,成为中医伤科学的特有组成部分。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有:“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这里不仅有骨缝这一名词,而且还提示了损伤后注意对骨缝的检查,也即是对关节处的脱位、半脱位和错缝的区别检查。
  到清代在骨伤科的各种论著中,对“骨错缝、筋出槽”学说就更为详尽,并且还提出了各种治疗手法。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的:“或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又说:“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这里不仅提示了骨错缝的原因,而且还将开错和微错作了程度上的区别。同时提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务。”强调了手法是治疗骨伤科四大方法之首,适用于骨伤科各种疾病,其中也包括了“骨错缝”和“筋出槽”的手法治疗。《伤科补要》中对脊骨和四肢的骨错缝也分别作了叙述。在十五则中的“脊背骨伤”有:“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这里不仅是指脊椎骨折和脱位,也还包括椎体小节紊乱与急性腰肌损伤在内。
  根据“骨错缝 、筋出槽”的原理,可用独特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与脊柱四肢骨关节,整复错位的骨关节和移位、出槽的软组织,以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协调患处内外平衡关系,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反射等。
  1975年,在传统医学“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研究基础上,专家首次提出了损伤性脊柱疾病发病和诊治机理的单(多)个椎体位移理论及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学说,并创用脊柱(定点)施转复位法。
  最近十几年,不少学者从整理、发扬传统的“筋出槽”、“骨错缝”入手,以“中西结合互参”为主要手段,与国际上“整脊疗法”的研究和实践接轨,形成了各自不同风格的手法流派。具有代表性的如:郭宪和等在《宫廷秘法——伤筋、错缝的手法治疗》中介绍的清宫中治疗伤筋与错缝的手法治疗,认为该病是由于关节软组织的轻度错动所致,虽然关节错缝因伤筋所致,但并非所有的伤筋都合并关节错缝,应该严格区分。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强调技巧、功力,要求一准、二巧、三果断。
  需要说明的是:“骨错缝”、“筋出槽”,“骨对缝”、“筋入槽”是历代学者从无数直观的临床现象中科学地总结而来的,但在现代医学领域里缺乏充足的客观依据。对于这一点,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骨错缝、筋出槽”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