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46:59

托毒九

齐德之曰: 凡疮疽, 丹肿, 结核, 瘰卅, 初觉有之, 即用内消之法。 经久不除, 血气渐衰, 肌寒肉冷, 脓汁清稀, 毒气不出, 疮口不合, 聚肿不赤, 结核无脓, 外证不明者, 并宜托卅。 脓未成者, 使脓早成, 脓已溃者, 使新肉早生。 血气虚者, 托卅补之, 阴阳不和, 托卅调之。 大抵托卅之法, 使疮无变坏之证, 凡为疮医, 不可一日无托卅之药。 然而寒热温凉, 烦渴利呕, 临证宜审其缓急耳。
马益卿曰: 痈疽因积毒在脏腑, 当先助胃壮气, 使根本坚固, 次以行经活血药为佐, 参以经络时令, 务使毒气外泄, 治之早者, 可以内消, 此托卅之旨也。
立斋曰: 大凡疮疡之作, 由胃气不从。 疮疡之溃, 由胃气腐化。 疮疡之敛, 由胃气营养。 余尝治初结未成脓者, 托而散之; 已成欲作脓者, 托而腐之; 脓成未溃者, 托而开之; 脓已溃者, 托而敛之。 东垣云: 脾为仓廪之官, 胃为水谷之海, 主养四旁, 以生血气, 故胃气乃生发之源, 为人身之本。 厥有旨哉。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47:38

论汗下十

仲景治伤寒, 有汗, 吐, 下三法, 东垣治疮疡, 有疏通, 托卅, 和营卫之三法, 用之得宜, 厥疾瘳矣。 假如疮疡肿硬木闷, 烦热便秘, 脉沉而实, 其邪在内, 当先疏其内以下之。 焮肿作痛, 便利调和, 脉浮而洪, 其邪在表, 当先托其卅以汗之。 仲景曰: 疮家虽身体疼痛, 不可发汗, 汗之则发痉。 苟不详审而妄为汗, 下, 以致血气亏损, 毒反延陷, 少壮者难以溃敛, 老弱者多致不救。 见<外科枢要> 罗谦甫云: 丁巳岁冬月, 予从军曹州, 有牛经历者, 病头目赤肿, 耳前后尤甚, 疼痛不可忍, 发热恶寒, 牙关紧急, 涕唾稠粘, 饮食难下, 不得安卧。 一疡医于肿上砭刺四五百针, 肿亦不减, 其痛益甚, 莫知所由。 予往诊视, 其脉浮紧, 按之洪缓。 此证乃寒覆皮毛, 郁遏经络, 热不得散, 聚而为肿。 经云: 天寒则地冻水冰, 人气在身中, 皮肤致密, 腠理闭, 汗不出, 气血强, 肉坚涩。 当是之时, 善行水者, 不能往冰, 善穿地者, 不能凿冻, 善用针者, 亦不能取四厥, 必待天温冻解, 而后水可行, 地可穿, 人脉亦犹是也。 又云: 冬月闭藏, 用药多而少针石也, 宜以苦温之剂, 温经散寒, 其病自已, 所谓寒致腠理, 以苦发之, 以辛散之也。 遂用托卅温经汤, 依方饵之, 以薄衣覆其首, 以厚被覆其身, 卧于暖处, 使经血温, 腠理开, 寒气散, 阳气升, 大汗出后, 肿减八九, 再服则去麻黄, 防风, 加连翘, 鼠粘子, 肿痛悉愈。 经言汗之则疮已, 信哉斯言! 或云仲景言疮家虽身痛不可发汗, 其理何也? 余曰: 此说乃营气不从, 逆于肉理, 而生疮肿, 作身疼痛, 非外感寒邪之病, 故戒之以不可发汗, 汗之则成痉也。 又问: 仲景言鼻卅者不可发汗, 复言脉浮紧者, 当以麻黄汤发之, 卅血自止, 所说不同, 其故何也? 予曰: 此正与疮家概同。 夫人身之与汗, 异名而同类。 夺汗者无血, 夺血者无汗。 今卅血妄行, 为热所逼, 更发其汗, 是反助热邪, 重竭津液, 必变凶证, 故不可汗。 若脉浮则在表, 脉紧则在寒, 寒邪郁遏, 阳不得伸, 热伏营中, 迫血妄行, 上出于鼻, 故当用麻黄汤散其寒邪, 使阳气得舒, 其血自止, 又何疑焉。 或者叹曰: 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 流散无穷。 洁古之学, 可谓知其要者矣。
东垣云: 疮疡有因风热外郁, 其人多怒, 其色赤, 其肿高, 结硬而痛, 其脉洪紧而弦, 是邪客于血脉之上, 皮肤之间, 故发其汗而通其营卫, 则邪气去矣。 又曰: 疮疡诸病, 凡面赤者, 虽伏大热, 禁不得攻卅, 攻卅则下利。 此以阳邪怫郁在经, 宜发表以去之, 故曰火郁则发之, 虽大便数日不见, 宜多攻其表, 以发散阳气, 少加润燥之药以润之, 如见风脉风证, 只宜用风药发表, 风邪解则大便自通也。 若只干燥闭涩, 止宜润之, 切不可下也。 但疮疡郁胃, 俗呼昏迷是也, 宜汗之则愈。
初虞世云: 凡痈疽始作, 须以大黄等药亟转利之, 勿以困苦为念, 与其溃烂而死, 不若利之而死, 况有生道哉。 古人立法, 率用五香, 连翘, 漏芦等药, 贫乏者单煮大黄汤以利之, 至于脓溃, 乃服黄耆等药以排脓, <千金>, <外台>备矣。 世以疮发于外不行转利而死者多矣。
立斋曰: 按前证, 若肿高焮痛, 脏腑闭结, 属内外俱实者, 当用前药泻之。 若漫肿微痛, 脏腑不实, 属内外俱虚者, 当用内托补之。 若患肿无头, 肉色不变, 当助胃壮气, 令其内消。 若疼痛不止, 焮肿不消, 当用人参黄耆汤以托卅排脓。 若饮食少思, 肌肉不生, 当用参耆托卅散以补养脾胃。 立斋曰: 王德之患发背, 脉浮数, 按之则涩, 大便五六日不行, 腹不加胀。 余曰: 邪在表不在卅, 但因气血虚, 饮食少, 故大便不行, 非热结也, 宜生气血为主。 彼不信, 以为积毒在内, 仍用大黄, 遂连泻不止, 更加发热呃逆, 饮食不进而死。 其子曰: 泻亦能为害乎? 余曰: 服利药而利不止者死。 不当泻而强泻, 令人洞泄不禁者死。 下多亡阴者死。 曰: 疮疡乃积毒在脏, 若不驱逐, 何以得解? 余曰: 疮疡虽积毒在脏腑, 治法先当助胃气, 使根本坚固, 参以行经活血时宜之药, 非宜妄用大黄也。 今其病在表, 而反以峻利之剂重夺其阴, 其可乎哉? 故曰: 表病卅和而反下之, 则中气虚, 表邪乘虚而入, 由是变证百出。 虽云脉浮数者邪在表, 当用托卅复煎散, 然其间黄芩, 苍朮亦不敢妄用; 脉沉实者邪在卅, 当用内疏黄连汤, 然其中大黄, 槟榔亦不敢妄用。 况浮数涩主气血皆虚, 且邪既在表, 而反用峻剂, 重伤其卅, 诛伐无过, 不死何俟?
愚谓疮肿之属表邪者, 惟时毒, 丹毒, 斑疹, 及头面颈项上焦之证多有之, 察其果有外邪, 而脉见紧数, 证有寒热者, 方宜表散。 然散之之法, 又必辨其阴阳盛衰, 故或宜温散, 或宜凉散, 或宜平散, 或宜兼补而散, 或宜解毒而散, 此散中自有权宜也。 又如卅证用下之法, 则毒盛势剧者大下之, 滞毒稍轻者微下之, 营虚便结而毒不解者养血滋阴而下之, 中气不足而便结壅滞者润导而出之, 凡此皆通下之法, 但宜酌缓急轻重而用得其当耳。 故必察其毒果有余, 及元气壮实, 下之必无害者, 方可用下, 否则不但目前, 且尤畏将来难结之患。 是以表证不真者不可汗, 汗之则亡阳; 卅证不实者不可下, 下之则亡阴。 亡阴亦死, 亡阳亦死, 医固可以孟浪乎?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49:12

论灸法十一

王海藏曰: 疮疡自外而入者, 不宜灸; 自内而出者, 宜灸。 外入者托之而不内, 内出者接之而令外。 故经曰: 陷者灸之。 灸而不痛, 痛而后止其灸。 灸而不痛者, 先及其溃, 所以不痛, 而后及良肉, 所以痛也。 灸而痛, 不痛而后止其灸。 灸而痛者, 先及其未溃, 所以痛, 而次及将溃, 所以不痛也。

李氏云: 治疽之法, 灼艾之功, 胜于用药, 盖使毒气外泄; 譬诸盗入人家, 当开门逐之, 不然则入室为害矣。 凡疮初发一二日, 须用大颗独蒜, 切片三分厚, 贴疽顶, 以艾隔蒜灸之, 每三壮易蒜, 疮溃则贴神异膏, 如此则疮不开大, 肉不坏, 疮口易敛, 一举三得, 此法之妙, 人所罕知。 若头顶见疽, 则不可用此法。 <五府极观碑>载。

又曰: 凡患背疽漫肿无头者, 用湿纸贴肿处, 但一点先干处, 乃是疮头, 可用大蒜十颗, 淡豆豉半合, 乳香钱许, 研烂置疮上, 铺艾灸之, 痛否皆以前法为度。

陈氏曰: 脑为诸阳之会, 颈项近咽喉, 肾俞乃致命之所, 皆不可灼艾。

伍氏曰: 凡用蒜饼灸者, 盖蒜味辛温有毒, 主散痈疽, 假火势以行药力也。 有只用艾炷灸者, 此可施于顽疽痼发之类, 凡赤肿紫黑毒甚者, 须以蒜艾同灸为妙。 又曰: 凡治疽, 痈, 发背, 疔疮, 若初灸即痛者, 由毒气轻浅, 灸而不痛者, 乃毒气深重, 悉宜内服追毒排脓, 外传消毒之药。 大抵痈疽不可不痛, 又不可大痛闷乱。 不知痛者难治。 又曰: 凡隔蒜灸者, 不论壮数, 则邪无所容而真气不损。 但头项见疮, 宜用骑竹马法, 及足三里灸之。

<千金>云: 痈疽始作, 或大痛, 或小痛, 或发如米粒, 即便出脓, 宜急断口味, 利去其毒, 用骑竹马灸法, 或就患处灼艾, 重者四面中央总灸一二百壮, 更用敷药, 其效甚速。

立斋云: 夫疮疡之证, 有诸中必形诸外, 在外者引而拔之, 在内者疏而下之。 灼艾之功甚大, 若毒气郁结, 瘀血凝滞, 轻者或可药散, 重者药无全功矣。 东垣曰: 若不针烙, 则毒气无从而解, 是故善治毒者, 必用隔蒜灸, 舍是而用苦寒败毒等剂, 其壮实内热者或可, 彼怯弱气虚者, 未有不败者也。 又有毒气沉伏, 或年高气弱, 或服克伐之剂, 气益以虚, 脓因不溃者, 必假火力以成功。 大凡蒸灸, 若未溃则拔引郁毒, 已溃则接补阳气, 袪散寒邪, 疮口自合, 其功甚大。 尝治四肢疮疡, 气血不足者, 祇以前法灸之皆愈。 疔毒甚者尤宜灸, 盖热毒中隔, 内外不通, 不发泄则不解散。 若处贫居僻, 一时无药, 则用隔蒜灸法尤便。 每三壮一易蒜片, 大概以百壮为度。 用大蒜取其辛而能散, 用艾炷取其火力能透, 如法灸之, 必疮发脓溃, 继以神异膏贴之, 不日自愈。 一能使疮不开大, 二内肉不坏, 三疮口易合, 见效甚神。 丹溪云: 惟头为诸阳所聚, 艾壮宜小而少。 曹工部发背已十八日, 疮头如粟, 疮内如锥, 痛极, 时有闷瞀, 饮食不思, 气则愈虚。

以大艾隔蒜灸十余壮, 尚不知而痛不减, 遂明灸二十余壮, 内疮悉去, 毒气大发, 饮食渐进。 更以大补药, 及桑木燃灸, 瘀肉渐溃。 刘贯卿足患疔疮已十一日, 气弱, 亦灸五十余壮, 更以托卅药而愈。 黄君腿痈, 脓清脉弱; 一妇臂一块, 已溃, 俱不收敛, 各灸以豆豉饼, 更饮托卅药而愈。 一男子胸肿一块, 半载不消, 令明灸百壮方溃, 与大补药不敛, 复灸以附子饼而愈。 一男子患发背, 疮头甚多, 肿硬色紫, 不甚痛, 不腐溃, 以艾铺患处灸之, 更以大补药, 数日, 死肉脱去而愈。 陈工部患发背已四五日, 疮头虽小, 根畔颇大, 以隔蒜灸三十余壮, 其根内消, 惟疮头作脓, 数日而愈。 余丙子年, 忽恶心, 大椎骨甚痒, 须臾臂不能举, 神思甚倦, 此夭疽, 危病也。 急隔蒜灸之, 痒愈甚, 又明灸五十余壮, 痒遂止, 旬日而愈。 <精要>云: 灸法有回生之功, 信矣。 薛按

史氏引证曰: 疡医常器之, 于甲戌年诊太学史氏之母, 云: 内有蓄热, 防其作疽。 至辛巳六月, 果背胛微痒, 疮粒如黍, 灼艾即消。 隔宿复作, 用膏药覆之, 晕开六寸许, 痛不可胜, 归咎于艾。 适遇一僧自云: 病疮甚危, 尝灸八百余壮方苏。 遂用大艾壮如银杏者, 灸疮头及四傍各数壮, 痛止, 至三十余壮, 赤晕悉退, 又以艾作团如梅杏大者四十壮, 乃食粥安寝, 疮突四寸, 小窍百许, 患肉俱坏而愈。 立斋曰: 灼艾之法, 必使痛者灸至不痛, 不痛者灸至痛, 则毒必随火而散, 否则非徒无益而反害之。
愚意痈疽为患, 无非血气壅滞, 留结不行之所致。 凡大结大滞者, 最不易散, 必欲散之, 非藉火力不能速也, 所极宜用灸。 然又有孙道人神仙熏照方,

其法尤精尤妙。 若毒邪稍缓, 邪深经远而气有不达, 灸之为良; 若毒邪炽盛, 其势猛疾而垂危者, 则宜用熏照方, 更胜于灸也。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0:03

脓针辨十二

齐氏曰: 若发肿都软而不痛者, 血瘤也。 发肿日渐增长而不大热, 时时牵痛者, 气瘤也。 气结微肿, 久而不消, 后亦成脓, 此是寒热所为也。 留积经久, 极阴生阳, 寒化为热, 以此溃者, 必多成卅, 宜早服内塞散以排之。 又凡察痈疽, 以手掩其上, 大热者, 脓成自软也; 若其上薄皮剥起者, 脓浅也; 其肿不甚热者, 脓未成也。 若患瘰卅结核, 寒热发渴, 经久不消, 其人面色痿黄者, 被热上蒸, 已成脓也。 至于脏腑肠胃内疮内疽, 其疾隐而深藏, 目既不见, 手不能近, 所为至难, 但以诊脉而辨之亦可知也。 有患胃脘痈者, 当候胃脉, 胃脉者, 人迎也。 其脉沉数, 气逆则甚, 甚则热聚胃口而胃脘为痈也。 若其脉洪数者, 脓已成也; 设脉迟紧, 虽脓未就, 已有瘀血也, 宜急治之, 不尔, 则邪气内攻, 腐烂肠胃, 不可救也。 又肺痈论曰: 始萌则可救, 脓成即死, 不可不慎也。 久之欬脓如粳米粥者不治, 呕脓而止者自愈也。 又肠痈论曰: 或绕脐生疮, 脓从疮出者, 有出脐中者, 惟大便下脓血者, 自愈也。
伍氏曰: 疮肿赤色, 按之色不变者, 此脓已成也。 按之随手赤色者, 其亦有脓也。 按之白色, 良久方赤者, 此游毒已息, 可就赤白尽处灸断, 赤肿自消。 凡痈疽以手按之, 若牢硬, 未有脓也; 若半软半硬, 已有脓也。 又按肿上不热者为无脓, 热甚者为有脓, 宜急破之。
立斋曰: 疮疡之证, 毒气已结者, 但可补其气血, 使脓速成。 脓成者, 当验其生熟浅深, 视其可否, 针而去之, 不可论内消之法。 小按便痛者, 脓浅也; 大按方痛者, 脓深也。 按之不复起者, 脓未成也; 按之即复起者, 脓已成也。 脓生而用针, 气血既泄, 脓反难成; 脓熟而不针, 则腐溃益深, 疮口难敛。 若疮深而针浅, 内脓不出, 外血反泄; 若疮浅而针深, 内脓虽出, 良肉受伤。 若元气虚弱, 必先补而后针, 勿论居神, 其脓一出, 诸证自退。 若脓出而反痛, 或烦躁呕逆, 皆由胃气亏损也, 宜急补之。 若背疮热毒炽盛, 中央肉黯, 内用托卅壮其脾胃, 外用乌金膏涂于黯处, 其赤处渐高, 黯处渐低, 至六七日间, 赤黯分界, 自有裂纹如刀划然, 黯肉必渐溃矣, 当用鈚针利剪, 徐徐去之, 须使不知疼痛, 不见鲜血为妙。 若虽有裂纹, 脓未流利, 及脓水虽出而仍痛者, 皆未通于内, 并用针于纹中引之。 若患于背胛之间, 凡人背近脊处并胛, 皮卅有筋一层, 患此处者, 外皮虽破, 其筋难溃, 以致内脓不出, 令人胀痛苦楚, 气血转虚, 变证百出, 若待自溃, 多致不救, 必须开之引之, 兼以托卅。 常治此证, 以利刀剪之, 尚不能去, 似此坚物, 待其自溃, 不反甚乎? 此非气血壮实者, 未见其能自溃也。 若元气虚弱而误服克伐, 患处不痛, 或肉将死, 急须温补脾胃, 亦有生者。 后须纯补之药, 庶可收敛。 若妄用刀针, 去肉出血, 则气血愈虚愈伤矣, 何以生肌收敛乎? 大凡疮疡脓血既溃, 当大补血气为先, 须有他证, 当以未治。 又曰: 凡疮不起者, 托而起之, 不成脓者, 补而成之, 使不内攻, 脓成而及时针之, 不数日即愈矣。 常见患者皆畏针痛而不肯用, 又有恐伤肉而不肯用, 殊不知疮虽发于肉薄之所, 若其脓成必肿高寸余, 疮皮又厚分许, 针深不过二分, 若发于背必肿高二三寸, 入针止于寸许, 况患处肉既已坏, 何痛之有? 何伤之虑? 凡怯弱之人, 或患附骨等疽, 待脓自通, 以致大溃不能收敛, 气血沥尽而已者为多矣。 又曰: 凡疮既成脓, 皮肤不得疏泄, 昧者待其自穿, 殊不知少壮而充实者, 或能自解, 若老弱之人, 气血枯槁, 或兼攻发太过, 不行针刺, 脓毒乘虚内攻, 穿肠腐膜, 鲜不误事。 若毒结四肢, 砭刺少缓, 则腐溃深大, 亦难收敛。 毒结于颊项胸腹紧要之地, 不问壮弱, 急宜针刺, 否则难治。 如沈氏室, 黄上舍等, 皆以此而殁者多矣。 大抵疮疡之证, 感有轻重, 发有深浅, 浅者肿高而软, 发于血脉; 深者肿下而坚, 发于筋骨。 然又有发于骨髓者, 则皮肉不变。 故古人制法, 浅宜砭而深宜刺, 使瘀血去于毒聚之始则易消, 若脓成之时, 气血壮实者或自出, 怯弱者不行针刺, 鲜有不误。 凡疮疡透膜, 十无一生, 虽以大补药治之, 亦不能救, 此可为待脓自出之戒也。 故东垣云: 毒气无从而解, 脓瘀无从而泄, 过时不烙, 反攻于内, 内既消败, 欲望其生, 岂可得乎? 兹举一二以告同道, 并使患者知所慎云。 又曰: 凡患疮疽, 虽因积热所成, 若初起未成脓, 脉洪数, 乃阴虚阳亢之证。 若脓溃于内, 不得发泄于外, 身必发热, 故脉见洪数, 乃疮疽之病进也。 脓既去, 则当脉静身凉, 肿消痛息, 如伤寒表证之得汗也。 若反发热作渴, 脉洪数者, 此真气虚而邪气实, 死无疑矣。 又曰: 若治元气不足之证, 即其初患, 便当内用参, 耆, 归, 朮温补脾胃, 外用桑枝, 卅熨接补阳气, 使自消散。 若久而不能成脓者, 亦用前二法补助以速之。 若脓既成而不溃, 用艾于当头灸数炷以出之, 却服十全大补汤。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1:27

论针法十三

大抵用针之法, 迎而夺之, 顺而取之, 所谓不治已成治未成, 正此意也。 今之患者, 或畏针而不用, 医者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针, 遂至脓已成而不得溃, 或得溃而所伤已深矣, 卒之夭枉者, 十常八九, 亦可悲矣。 见<外科心法>
经曰: 天温日明, 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 故血易泻, 气易行; 天寒日阴, 则人血凝涩而卫气沉,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脉也。 故凡遇天寒水冰, 或阴气凝滞之时, 欲行针刺, 则先当温衣覆盖, 或以艾叶炒热, 或热盐热衣类先熨其处, 务令血脉温和而后刺之, 则血泻气行, 其病立已。 若血寒脉涩, 遽尔用针, 则邪毒不泻, 徒伤良肉, 反以益其病也。
立斋曰: 凡元气虚弱者, 必当补助脾胃, 禁用刀针, 若妄用之而去肉去血, 使阳随阴散, 是速其危也。
薛按曰: 四明有屠寿卿者, 当门齿忽如所击, 痛不可忍, 脉洪大而弦。 余曰: 弦洪相搏, 将发疮毒也。 先用清胃散加白芷, 银花, 连翘一剂, 痛即止。 至晚, 鼻上发一疮, 面肿黯痛, 用前药加犀角一剂, 肿至两额, 口出秽气, 脉益洪大, 恶寒内热, 此毒炽血瘀, 药力不能敌也。 乃数砭患处, 出紫血, 服犀角解毒之药, 翼日肿痛尤甚, 又砭患处与唇上, 并刺口内赤脉, 各出毒血, 再服前药, 至数剂而愈。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2:10

用针勿忌居神十四

立斋曰: 针灸之法, 有太乙人神, 周身血忌, 逐年居神, 逐日人神, 而其穴有禁针禁灸之论, 犯者其病难瘳, 理固然也。 但疮疡气血已伤, 肌肉已坏, 急宜迎而夺之, 顺而取之, 非平人针灸之比, 何忌之有? <外科精义>云: 疮疡之证, 毒气无从而解, 脓瘀无从而泄, 反攻于内, 内既消败, 欲望其生, 岂可得乎? 危恶之证, 发于致命之所, 祸在反掌, 腹痈囊痈, 二便不通, 胸腹胀闷, 唇疔喉痹, 咽喉肿塞, 其祸尤速, 患者审之。
邻人苏子遇之内, 左手指患疔麻痒, 寒热恶心, 左半体皆麻, 脉数不时见。 余曰: 凡疮不宜不痛, 不宜大痛, 烦闷者不治, 今作麻痒, 尤其恶也。 用夺命丹二服, 不应, 又用解毒之剂, 麻痒始去, 乃作肿痛。 余曰: 势虽危, 所喜作痛, 但毒气无从而泄。 欲针之, 适值望日, 其家俱言居神, 不从。 势愈肿甚, 余强针之, 诸证顿退, 又用解毒之剂, 其疮乃愈。 薛按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2:46

围药十五

<内经>云: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又云: 形伤痛, 气伤肿。 此以脏腑不和而疮发于外也明矣, 若涂贴寒凉, 岂能调和脏腑, 宣通气血耶? 若其肿痛热渴, 脉滑数而有力, 证属纯阳者, 宜内用济阴汤, 外用抑阳散, 则热毒自解, 瘀滞自散。 若似肿非肿, 似痛非痛, 似溃不溃, 似赤不赤, 脉洪数而无力, 属半阴半阳者, 宜内用冲和汤, 外用阴阳散, 则气血自和, 瘀滞自消。 若微肿微痛, 或色黯不痛, 或坚硬不溃, 脉虽洪大, 按之微细软弱, 属纯阴者, 宜内服回阳汤, 外敷抑阴散, 则脾胃自健, 阳气自回也。 丹溪曰: 敷贴之剂, 应酬轻小热证耳, 若不辨其阴证阳证之所由分, 而妄敷寒凉之剂, 则迷塞腠理, 凝滞气血, 毒反内攻而肉反死矣。 况运气得寒则不健, 瘀血得寒则不散, 败肉得寒则不溃, 新肉得寒则不生, 治者审焉。 见<外科枢要>
立斋曰: 大抵疮之起发溃敛, 皆血气使然, 各人元气虚实不同, 有不能发出而死者, 有发出不能成脓而死者, 有成脓不能腐溃而死者, 有腐溃不能收敛而死者。 敷贴之法, 但可应酬轻小之证耳。 若血气已竭, 其患必死, 不但敷贴不效, 且气血喜温而恶寒, 腠理喜通而恶塞, 气血因而愈滞, 肿患因而愈盛, 邪气因而愈深, 腐溃因而愈大, 怯弱之人取败多矣。 况疮疡乃七情相火, 或食膏梁, 或饵金石, 以伤阴血, 阳盛阴虚, 受病于内而发于外, 若不别气分血分, 阴阳虚实, 腐溃浅深, 即服药尚有不能保生者, 可敷贴而已乎?
施二守项右患一核, 用凉药敷贴, 颈皆肿。 又敷之, 肿胤胸腋, 冷应腹内, 不悟凉药所致, 尚以为毒盛, 形体困惫, 自分不起, 延余治之。 见其敷药处热气如雾, 急令去药, 良久疮色变赤, 刺出脓血, 用托卅药而愈。 张侍御发背, 专用敷药, 疮黯不起, 胸膈闷气, 不能呼吸, 自分不治, 余用辛温托卅药而愈。 一男子臀痈腐溃, 肌肉不生, 用药敷之, 肌肉四沿反硬。 予诊之, 脉涩而弱, 此气血俱虚, 不能营于患处, 故敷凉药反硬, 乃血气受寒凝结而非毒也, 用大补药而愈。 一男子患胸疽, 肿高作痛, 肿处敷药, 痛虽止而色变黯, 肿外作痛, 仍敷之, 肉色亦黯, 喉内作痛。 不悟此为凉药所误, 反尽颈敷之, 其颈皆溃而死。 一男子因怒, 左卅肿一块, 不作痛, 脉涩而浮。 余曰: 此肝经邪火炽盛, 而真气不足为患, 宜培养血气为主。 彼以草药敷贴, 遂致不救。 王安人发背, 正溃时欲速效, 敷以草药, 即日而死。 张宜人年逾六十, 患发背三日, 肉色不变, 头如粟许, 肩背肿, 脉洪数, 寒热饮冷。 予以人参败毒散二剂, 及隔蒜灸五十余壮, 毒大发, 背始轻。 再用托卅药, 渐溃, 因血气虚甚而作渴, 用参, 耆, 归, 熟等药而渴亦止。 彼欲速效, 乃自用草药罨患处, 毒气复入, 遂不救。 薛按
凡痈疡肿痛, 宜用围药敷治者, 惟降痈散为第一, 无论阴毒阳毒, 皆所宜也。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3:46

腐肉十六

齐德之曰: 夫疮疡生于外, 皆由积热蕴于内, <内经>谓血热肉败, 荣卫不行, 必将为脓, 留于节腠, 必将为败。 盖疮疽脓溃之时, 头小未破, 疮口未开, 或毒气未出, 疼痛难忍, 所以立追蚀腐溃之法, 使毒气外泄而不内攻, 恶肉易去, 好肉易生也。 若卅其疮而血出不止者, 则未可卅, 于疮上掺追蚀之药, 待其熟, 可卅方卅。 若卅其疮而痛应心根者, 亦不可强卅之, 误触其疮, 焮痛必倍, 变证不测, 不可不慎也。 若疮疖脓成未破, 于上薄皮剥起者, 即当用破头代针之剂安其上, 以膏贴之, 脓出之后, 用搜脓化毒之药, 取效如神矣。 若脓血未尽, 便用生肌敛疮之剂, 欲其早愈, 殊不知恶肉未尽, 其疮早合, 后必再发, 不可不慎也。
立斋曰: 疮疡之证, 脓成者当辨其生熟浅深, 肉死者当验其腐溃连脱。 余尝治脉虚弱者, 用托卅之药, 则气血壮而肉不死; 脉证实热者, 用清热之剂, 则毒气退而肉自生。 凡疮聚于筋骨之间, 肌肉之内, 皆因血气虚弱, 用十全大补汤壮其脾胃, 则未成者自散, 已成者自溃, 又何死肉之有? 若不大痛, 或大痛, 或不赤, 或内脓不溃, 或外肉不腐, 乃血气虚弱, 宜用桑枝灸, 及十全大补加姜, 桂壮其阳气, 则四畔即消, 疮头即腐, 其毒自解, 又何待于针割? 若脾胃虚弱, 饮食少思, 用六君倍加白朮壮其营气, 则肌肉受毒者自溃, 已死者自活, 已溃者自敛。 若初起或因克伐, 或犯房事, 以致色黯而不痛者, 乃阳气脱陷, 变为阴证也, 急用参附汤温补回阳, 亦有可生。 又曰: 夫腐肉者, 恶肉也。 大凡痈疽疮肿溃后, 若有腐肉凝滞者, 必取之, 乃推陈致新之意。 若壮者筋骨强盛, 气血充溢, 真能胜邪, 或自去, 或自平, 不能为害。 若年高怯弱之人, 血液少, 肌肉涩, 必迎而夺之, 顺而取之, 是谓定祸乱以致太平, 设或留而不去, 则有烂筋腐肉之患。 如刘大尹, 王扶人取之及时, 而新肉即生, 得以全愈。 金工部, 郑挥使取之失期, 大溃而毙。 予尝见腐肉既去, 虽少壮者, 不补其气血尚不能收敛, 若怯弱者, 不取恶肉, 不补血气, 未见其生也。 故古人曰: 坏肉恶于狼虎, 毒于蜂虿, 缓去之, 则戕贼性命, 信哉。 又曰: 疮疡之证, 若毒气已结, 肿赤炽盛, 中央肉死黯黑者, 内用托卅健脾之剂, 外用乌金膏涂之, 则黯处渐低, 赤处渐起, 至六七日间, 赤黯之界, 自有裂纹如刀划状, 其黯渐溃。 若用铍针利剪徐去犹好, 须使不知疼痛, 不见鲜血为善。 若脓未流利, 宜用针于纹中引之。 若脓水已出, 肿痛仍作, 乃内筋间隔, 亦用针引之。 若元气虚弱, 误服克伐之剂, 患处不痛, 或肉死不溃者, 急温补脾胃, 亦有复生者。 后须纯补脾胃, 庶能收敛。 此则不可妄用针刀, 若误用之, 以去肉出血, 使阳随阴散, 是速其危也。


论外通用方

针头散外一四四去腐管。 透骨丹外一四三溃头。 代针膏外一四五溃头。 猪蹄汤外一二五洗腐。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4:32

舍时从证十七

立斋曰: 经云: 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若肿赤烦躁, 发热大痛, 饮冷便秘作渴, 脉洪数实者为纯阳, 虽在严冬之时, 必用大苦寒之剂以泻热毒; 若不肿不痛, 脉细皮寒, 泻利肠鸣, 饮食不入, 呕吐无时, 手足厥冷, 是为纯阴, 虽在盛暑之时, 必用大辛温热之剂以助阳气, 不拘严寒盛暑, 但当舍时从证。 若微肿微痛, 似溃不溃, 时出清脓者, 为半阴半阳, 宜用辛热之剂温补胃气, 此亦治阴阳法也。 经曰: 用寒远寒, 用热远热。 有假者反之。 虽违其时, 必从其证, 若执常法, 无不误矣。 壬午仲冬, 金台一男子患腹痛, 误服干姜理中丸, 实时口鼻出血, 烦躁发狂, 入井而死。 辛卯冬, 一吏患伤寒, 误服附子药一钟, 下咽发躁, 奔走跌死。 夫盛暑之际, 附子, 姜, 桂三药并用, 连进三四剂无事, 严冬时令, 三药单用一味, 止进一剂者即死, 可见罗谦甫先生有舍时从证, 权宜用药之妙。 余宗此法, 凡冬间疮证, 如脉沉实洪数, 大便秘, 疮焮痛, 烦躁, 或饮冷不绝者, 即用硝, 黄, 芩, 连之剂攻之; 虽在夏令, 而脉见虚弱或浮大, 疮不溃, 脓清稀, 恶寒饮者, 即用姜, 桂, 参, 耆之剂补之; 如脉见沉细, 疮不溃不痛, 作呃逆, 手足冷, 大便不实, 或泻利, 或腹痛, 更加附子, 皆获大效。 昧者反以为非, 惑乱患人, 恪守常法, 必使冬用温热, 夏用清凉, 以致误人, 深可哀也。 薛按
至元壬午五月二十八日, 王伯禄年逾五旬有七, 右臂膊肿甚, 上至肩, 下至手指, 色变皮肤凉, 六脉沉细而微, 此乃脉证俱寒。 余举疡医孙彦和视之, 曰: 此乃附骨痈, 开发已迟。 以燔针启之, 脓清稀, 解, 次日, 肘下再开之, 加呃逆不绝。 彦和与丁香柿蒂散两剂, 稍缓。 次日, 呃逆尤甚, 自利, 脐腹冷痛, 腹满, 饮食减少, 时发昏愦。 于左乳下黑尽处灸二七壮, 又处托卅温中汤, 用干姜, 附子, 木香, 沉香, 茴香, 羌活等药, 卅咀一两半, 欲与服。 或者曰: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又当盛暑之时, 用干姜, 附子可乎? 予应之曰: 理所当然, 不得不然。 <内经>曰: 脉细, 皮寒, 泻利前后, 饮食不入, 此谓五虚。 况呃逆者, 胃中虚寒故也。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是言其定理也, 此证内外相反, 须当舍时从证, 非大方辛热之剂急治之, 则不能愈也。 遂投之, 诸证悉去, 饮食倍进, 疮势温, 脓色正。 彦和复用五香汤数服, 后月余平复。 噫, 守常者, 众人之见; 知变者, 知者之能。 知常不知变, 因细事而取败者, 亦多矣, 况乎医哉! 见罗氏<卫生宝鉴>
愚意罗先生以舍时从证之法垂训后人, 诚百世不磨之要道也。 但时之迁变, 本所难知, 而证之幽显, 尤不易识, 何也? 盖常人之所谓时者, 春夏秋冬之时也, 岁岁时常之主气也, 谁不得而知之, 而不知五六周环, 则长夏有寒淫之令, 三冬有炎暑之权, 此则虽若舍时, 而实以从时, 昧者固能知此乎? 又如察证之法, 则凡脉细皮寒, 泄泻厥冷之类, 是皆已见之寒证也, 又谁不得而知之, 不知其来有源, 其甚有渐, 即诸证未见之前, 而本来已具, 此际便难错认, 使必待焦头烂额, 而后曲突徒薪, 则已晚矣。 此罗先生之所以明已然, 而余则更为虑未然, 盖恐人之见之迟而无及于事也。 虽然, 余常见今人之于已然者尚不能见, 而复欲其见未然, 诚哉迂矣, 然余慨然之念, 则不能不道其详, 而深望于知音者。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7 11:55:16

阳气脱陷十八

立斋曰: 疮疡阳气脱陷, 或因克伐之剂, 或因脓血大泄, 或因吐泻之后, 或因误以入房。 大凡溃后劳后, 元气亏损, 或梦遗精脱, 或脉数便血, 或外邪乘而入, 以致发热头痛, 小便淋涩, 或目赤烦喘, 气短头晕, 体倦热渴, 意欲饮水投水, 身热憎寒, 恶衣, 扬手掷足, 腰背反张, 郑声自汗, 脉浮洪大, 此无根虚火之假热证也。 若畏寒头痛, 欬逆呕吐, 耳聩目蒙, 小便自遗, 泻利肠鸣, 卅急腹痛, 玉茎短缩, 齿牙浮痛, 肢体麻痹, 冷汗时出, 或厥冷身痛, 咬舌啮唇, 舌本强硬, 呃逆喘促, 脉微沉细, 此阳气脱陷之真寒证也。 凡此危候, 无论脉证, 但见有一二, 急用参附汤, 或用托卅消毒散去连翘, 白芷, 金银花三味, 急加桂, 附大剂补之, 多有复生者。
内翰杨皋湖, 孟夏患背疽, 服克伐之剂, 二旬余矣, 漫肿坚硬, 重如负石, 隔蒜灸五十余壮, 背遂轻。 以六君加砂仁二剂, 涎沬涌出, 饮食愈少, 此脾虚阳气脱陷也。 剂用温补, 反呕不食, 仍用前药, 作大剂, 加附子, 姜, 桂, 又不应。 遂以参, 耆各一斤, 归, 朮, 陈皮各半斤, 附子一两煎服, 三日而尽, 流涎顿止, 腐肉顿溃, 饮食顿进。 再用姜, 桂等药托卅健脾, 腐脱而疮愈矣。 少参史南湖之内, 夏患疽不起发, 脉大而无力, 发热作渴, 自汗盗汗, 用参耆大补之剂, 益加手足逆冷, 大便不实, 喘促时呕, 脉细微, 按之如无, 惟太冲不绝。 仍以参, 耆, 白朮, 当归, 茯苓, 陈皮计斤许, 加附子五钱, 水煎二钟作一服, 诸证悉退, 脉息顿复。 翼日, 疮起而溃, 仍用前药。 四剂后, 日用托卅药调理, 两月余而愈。 薛按
妇人于癸卯冬, 失物发怒, 缺盆内微肿。 甲辰春, 大如覆碗, 左肩胛亦肿, 肉色如故。 或针出鲜血三碗许, 腹痛如锥, 泄泻不止, 四肢逆冷, 呕吐恶寒, 或时发热, 绝食已七日矣, 其脉洪大, 时或微细, 此阳气脱陷也。 用六君加炮姜三钱, 附子二钱, 早服至午不应; 再剂加附子五钱, 熟睡, 觉来诸证顿退六七, 可进稀粥, 再四剂, 诸证悉退, 饮食如故, 缺盆始痛。 针出清脓二碗许, 诸证复至, 此虚极也, 以十全大补加姜, 桂, 附各一钱, 三剂而安; 后减姜, 附各五分, 与归脾汤兼服, 五十余剂而愈。 薛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42~64卷)景岳全书-卷四十二谟集痘疹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