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6:44:08

霍乱

经义

经脉篇曰: 足太阴厥气上逆, 则霍乱。 气交变大论曰: 岁土不及, 民病飧泄, 霍乱。 六元正纪大论曰: 不远热则热至, 热至则身热, 吐下霍乱。 太阴所至, 为中满, 霍乱, 吐下。 土郁之发, 为呕吐, 霍乱。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6:44:58

论证共三条

1.        霍乱一证, 以其上吐下泻, 反复不宁, 而挥霍撩乱, 故曰霍乱。 此寒邪伤脏之病也。 盖有外受风寒, 寒气入脏而病者; 有不慎口腹, 内伤食饮而病者; 有伤饮失饱, 饥时胃气已伤, 过饱食不能化而病者; 有水土气令寒湿伤脾而病者; 有旱潦暴雨, 清浊相混, 误中沙气阴毒而病者。 总之, 皆寒湿伤脾之证。 邪在脾胃, 则中焦不能容受, 故从上而出, 则为吐, 从下而出, 则为泻。 且凡邪之易受者, 必其脾气本柔, 而既吐既泻, 则脾气不无更虚矣。 故凡治霍乱者, 必宜以和胃健脾为主。 健者, 培补之谓, 因其邪气已去, 而胃气受伤, 故非培补不可也。 和者, 谓和之谓, 以其胃气虽伤, 而邪犹未尽, 故非察其邪正, 而酌为调和不可也。 若其寒少滞多, 则但以温平之剂调之可也。 若滞因于寒, 则非温热之剂不能调也。 而诸家有言为火者, 谓霍乱之病, 多在夏秋之间, 岂得为之伤寒乎? 吁! 谬亦甚矣。 不知夏秋之交, 正多脏寒之病。 盖一以盛暑将杀, 新凉初起, 天人易气, 寒之由也。 一以酷暑当令, 生冷不节, 疾病因时寒之动也。 人以夏秋之外热易见, 而脏腑之内寒难见, 故但知用热远热, 而不知用寒远寒, 见之浅陋, 多有如此, 所以多以致误也。 学者于此, 当熟察之。
2.        转筋霍乱证, 以其足腹之筋, 拘挛急痛, 甚至牵缩阴丸, 痛迫小腹, 最为急候。 此足阳明, 厥阴气血俱伤之候也。 观河间曰: 转筋, 经云反戾也。 热气燥烁于筋, 则挛瘈而痛。 火主燔灼燥动故也。 或以为寒客于筋者, 误也。 盖寒邪虽主于收引, 然止为厥逆禁固, 屈伸不便, 安得为转筋也? 所谓转者, 动也。 阳动阴静, 热证明矣。 丹溪亦曰: 转筋属血热。 余谓此二子之言, 总属一偏之见, 不可从也。 试以[内经]质之, 不有曰: 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此转筋者, 谓非反折筋急之病乎? 而何以谓之热也? 夫所谓转者, 以其坚强急痛, 有如扭转之状, 是谓转筋。 今西北方以转字作去声者, 即其义也。 而河间曰: 转者动也, 则不为强矣。 且凡患转筋者, 必于大吐大泻之后, 乃有此证, 未闻于吐泻之前, 而先见转筋者也。 若转于吐泻之前, 而谓之火, 犹可云因火而病也; 既转于吐泻之后, 则上下皆已火去, 岂因吐泻而反生火耶? 又何以吐泻之前火不转耶? 河间其何以解之? 盖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此证以阳明血气骤损, 筋急而然, 本非火也。 观无择陈氏曰: 转筋者, 以阳明养宗筋, 属胃与大肠, 今暴吐下, 津液顿亡, 外感四气, 内伤七情, 攻闭诸脉, 枯削于筋, 宗筋失养, 必致挛缩, 甚则卵缩舌卷, 为难治。 此说始为切当。 若从河间而作火治, 能无误乎? 余故曰不可从也。
3.        夏秋新凉之交, 或疾风暴雨, 或乍寒乍暖之时, 此皆阴阳相驳之际, 善养生者, 最于此时宜慎。 凡外而衣被, 内而口腹, 宜增则增, 宜节则节, 略为加意, 则却疾亦自不难。 其或少有不调, 而为微寒所侵, 则霍乱吐泻, 搅肠腹痛, 疟痢之类, 顷刻可至。 此其所忽者微, 而所害者大也。 且膏梁与藜藿不同, 薄弱与强壮回异, 矧强者犹不可恃强, 而弱者顾可以忘弱耶? 此自珍者之不可忽也。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6:45:49

论治共七条

1.        霍乱初起, 当阴阳扰乱, 邪正不分之时, 惟宜以姜盐淡汤, 徐徐与之, 令其徐饮徐吐, 或以二陈汤探吐之, 则吐中自有发散之意。 必俟滞浊大出, 胃气稍定, 乃察其有无泄泻, 有无胀满, 有无呕恶, 以辨邪正虚实, 然后随其证而调理之, 自无不愈者。 但于吐泻扰乱之后, 胃气未清, 邪气未净之时, 凡一切食饮之类, 宁使稍迟, 切不可急与粥汤, 以致邪滞复聚, 则为害不小也, 不可不慎。 亦不可妄用凉药。
2.        霍乱初起, 胃口不清, 邪气未净, 或胀或痛而呕恶不止, 察其邪甚于上者, 宜和胃饮, 神香散, 或平胃散, 择而用之。 邪甚于下者, 宜五苓散, 胃苓汤, 或苓朮二陈煎之类主之。
3.        霍乱无胀无痛而但呕恶不宁者, 此脾胃受伤, 虚寒证也。 若胃气微虚兼滞者, 宜 六君子汤, 或温胃饮主之。 若但虚无滞者, 宜理中汤, 或五君子煎主之。 若虚而无寒者, 止用四君子汤, 或五味异功散亦可。 若虚在阴分, 水中无火, 因泻而呕恶不已, 胸腹膨膨者, 必用理阴煎, 或去当归加人参主之。 若吐利四肢拘急, 脉沉而迟, 此脾肾证也, 宜四君子加姜, 附, 厚朴, 或理阴煎主之。
4.        霍乱杂证, 凡霍乱后身热不退, 脉数无汗者, 宜酌其虚实, 于前治法中加柴胡主之。 寒邪甚者, 宜用麻黄。 吐利, 脉浮, 自汗者, 宜四君子加桂枝主之。 吐利, 头痛, 身热而渴者, 宜五苓散。 吐利因于过食, 或瓜果生冷, 以致食留不化, 遂成痞隔霍乱者, 宜大, 小和中饮, 或六和汤主之。 若生冷寒胜者, 宜加炮姜, 肉桂, 吴茱萸之类。 [元戎]曰: 太阴证霍乱者, 理中加橘红, 名治中汤。 若吐下心腹作痛, 手足逆冷, 理中去白朮加熟附子, 名四顺汤。 若吐利后转筋者, 理中加火煅石膏一两。
5.        转筋腹痛者, 因胃气暴伤, 以致阳明, 厥阴血燥筋挛而然, 法当养血温经, 乃为正治。 若邪滞未清者, 先宜和胃饮加肉桂, 木瓜主之。 若气虚者, 宜四君子汤加当归, 肉桂, 厚朴, 木瓜之类。 阴虚少血者, 宜理阴煎加肉桂, 木瓜主之。 又治转筋法, 男子以手挽其阴, 女子以手揪两乳, 此[千金]法也。
6.        干霍乱证, 最为危候。 其证则上欲吐而不能出, 下欲泻而不能行, 胸腹搅痛, 胀急闷乱, 此必内有饮食停阻, 外有寒邪闭遏。 盖邪浅者, 易于行动, 故即见吐利; 邪深者, 阴阳格拒, 气道不通, 故为此证。 若不速治, 多致暴死。 宜先用盐汤探而吐之, 一以去其滞隔, 一以通其清气, 但使清气得升, 然后浊气得降, 从泻而出, 斯不致害。 药以温中, 散滞, 破气等剂, 庶乎胃气可舒, 而邪随以散, 宜排气饮加减主之, 或神香散, 或局方七气汤, 亦可酌用。 向余荆人患此, 几致不救, 有治按在腹痛门。
7.        霍乱之后, 多有烦渴者, 此以吐利亡津, 肾水干涸, 故渴欲饮水, 势所必然。 但宜温暖调脾, 以止吐泻, 脾气得和, 渴将自止。 或以独参汤徐徐与之, 最妙法也。 其有本以阳脏, 而因泻亡阴, 或见火盛喜冷, 内热脉洪者, 宜益元散, 或竹叶石膏汤之类, 甘凉以济之, 亦无不可。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6:46:40

述古共三条

仲景曰: 霍乱头痛发热, 身疼痛, 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欲水者, 理中丸主之。 若脐上筑者, 肾气动也, 去朮加桂四两。 此下即理中汤加减法。 吐多者, 去朮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 还用朮。 悸者, 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 加朮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 加入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 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 去朮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 如食, 须饮热粥一升许, 微自温, 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当消息和解其外, 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 发热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 小便复利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内寒外热, 脉微欲绝者, 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 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欲绝者,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 脉平, 小烦者, 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巢氏病源]曰: 霍乱吐泻, 皆由温凉不调, 阴阳淆混, 二气相干, 致脾胃受伤, 变为霍乱。 寒气客于脾则泻, 客于胃则吐。 亦由饮酒食肉腥脍, 生冷过度, 或因坐卧湿地, 当风取凉, 使风冷之气归于三焦, 传于脾胃, 脾胃得冷, 水谷不消, 皆成霍乱。
陈无择曰: 霍乱者, 心腹卒痛, 呕吐下利, 憎寒壮热, 头痛眩晕, 先心痛则先吐, 先腹痛则先泻, 心腹俱痛则吐利并作, 其至转筋入腹, 霍乱恶证, 无越于斯。 盖阴阳反戾, 清浊相干, 阳气暴升, 阴气顿坠, 阴阳痞膈, 上下奔逸。 治之惟宜温暖, 更详别三因以调之。 外因诸风, 则恶风有汗, 伤寒则恶寒无汗, 冒湿则重着, 伤暑则热烦。 内因九气所致, 郁聚痰涎, 痞膈不通, 遂致满闷, 随其胜复, 必作吐利。 不内外因, 或诸饱食脍炙, 恣饮奶酪冰脯, 寒浆旨酒, 胃既卅胀, 脾脏停凝, 内郁必发, 遂成吐利, 当从不内外因也。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7:06:03

针灸法

刺委中穴出血, 或刺十指头出血, 皆是良法。 今西北人凡病伤寒, 热入血分而不解者 , 悉刺两手, 腘中出血, 谓之打寒。 盖寒随血去, 亦即红汗之类也。 故凡病受寒霍乱者, 亦宜此法治之。 今东南人有刮沙之法, 以治心腹急痛, 盖使寒随血聚, 则邪达于外而脏气始安, 此亦出血之意也。
霍乱吐泻不止, 灸天枢, 气海, 中脘四穴, 立愈。
霍乱危急将死, 用盐填脐中, 灸二七壮, 立愈。
转筋,十指拘挛不能屈伸, 灸足外踝骨尖上七壮。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7:06:41

霍乱论列方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六君子汤补五。 小和中饮新和八。 神香散新和二十。 和胃饮新和五。 胃苓汤和百九十。 四逆汤热十四。 理阴煎新热三。 六和汤和一二七。 益元散寒百十二。 桂枝汤散九。 苓朮二陈煎新和四。 竹叶石膏汤寒五。 大和中饮新和七。 二陈汤和一。 平胃散和十七。 温胃饮新热五。 五苓散和一八二。 理中汤热一。 独参汤补三五。 排气饮新和六。 理中丸热一。 五味异功散补四。 [局方]七气汤和五十。 四逆加猪胆汁汤热十六。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7:07:19

论外备用方

人参散和一二六胃寒。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风寒。 治中汤热十中气不和。 木瓜汤热八二转筋。 姜附汤热三二厥冷转筋。 霍乱三方热八四。 缩脾饮和一七三暑毒。 丁香散和一二八气逆。 吴茱萸汤热一三八阴暑。 大顺散热七七寒湿。 冷香汤热八一生冷滞。 干霍乱二方热八六。 养正丹热一八八气壅滞。 四顺附子汤热九六阴寒。 [千金]霍乱方热八五。 诃子散热八三老幼皆宜。 冷香饮子热八十阴暑。 附子粳米汤热七九四逆干呕。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7:08:16

恶心嗳气

经义


宣明五气篇曰: 五气所病, 心为噫。 脉解篇曰: 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 阴盛而上走于阳明, 阳明络属心, 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经脉篇曰: 足太阴病, 则舌本强, 食则呕, 胃脘痛,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
口问篇曰: 人之噫者, 何气使然, 曰: 寒气客于胃, 厥逆从下上散, 复出于胃, 故为噫。
阴阳别论曰: 二阳一阴发病, 主惊骇, 背痛, 善噫, 善欠, 名曰风厥。
痹论曰: 心痹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 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
三部九候论曰: 若有七诊之病, 其脉候亦败者死矣, 必发哕噫。
至真要大论曰: 岁厥阴在泉, 风淫所胜, 民病膈咽不通, 食则呕,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 身体皆重。 太阳司天, 寒淫所胜, 民病胸卅胃脘不安, 面赤目黄, 善噫嗌干, 甚则色炱, 渴而欲饮, 病本于心。 少阴之复, 燠热内作, 外为浮肿, 为哕噫。
四时刺逆从论曰: 刺五脏, 中心一日死, 其动为噫。
诊要经终论曰: 太阴终者, 腹胀闭不得息, 善噫善呕。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7:09:03

恶心证治共三条

1.        内经无恶心之说, 凡呕吐证, 即其类也。 经义详见本文。 恶心证, 胃口泛逆兀兀不宁之病。 凡恶心欲吐, 口必流涎, 咽之不下, 愈咽愈恶而呕吐继之, 亦有不呕吐而时见恶心者。 然此虽曰恶心, 而实胃口之病, 非心病也。 此证之因, 则有寒, 有食, 有痰饮, 有秽气, 有火邪, 有阴湿伤胃, 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 皆得有之。 若欲察之, 但当察其虚实寒热, 则尽之矣。 盖实邪恶心者, 邪去则止, 其来速, 去亦速。 虚邪恶心者, 必得胃气大复, 其病方愈。 且此证惟虚寒者十居八九, 即有实邪呕恶者, 亦必其脾气不健, 不能运化而然。 此所以凡治恶心者, 必当知其实中有虚, 勿得妄行攻击, 而胃气不可不顾也。
2.        虚寒恶心, 其证最多。 若非猝暴而常见, 或形气不足之辈, 悉以胃气弱也。 故凡治此者, 多宜以温补为主。 若脾胃微虚生痰, 或兼吞酸嗳腐, 欬嗽恶心者, 宜六君子汤。 若脾肾虚寒, 痰滞欬嗽而恶心者, 金水六君煎。 若脾胃虚寒, 或太阴自利腹痛, 呕吐恶心者, 温胃饮, 或理中汤, 圣朮煎。 若脾肾虚寒, 上下不能运行, 或胀满, 或呕吐, 或伤寒阴证, 寒邪深入三阴, 而恶心呕吐不止者, 理阴煎或温胃饮。
3.        实邪恶心, 以一时邪滞犯胃, 得吐则滞去, 滞去则恶心自解。 若有余邪, 如法治之。 若恶心多痰及风寒欬嗽, 或伤生冷, 或饮酒过多, 脾胃不和者, 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 若脾胃多滞, 或寒湿伤脾恶心者, 平胃散。 若胃寒多滞, 或伤生冷, 或寒痰不清, 吞酸胀满恶心者, 和胃饮, 或和胃二陈煎。 若受秽浊寒邪, 胀满腹痛恶心者, 调气平胃散。 若感冒暑热, 火盛烦燥恶心, 仲景竹叶石膏汤。 若中药毒, 或诸毒而恶心者, 速宜于诸毒门求法治之。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7:09:58

嗳气证治共三条

1.        嗳气者, 即[内经]之所谓噫也。 此实脾胃之气滞, 起自中焦而出于下焦。 故经曰: 上走心为噫也。 据丹溪曰: 嗳气以胃中有痰有火。 愚谓此说, 未必皆然。 盖嗳气多由滞逆, 滞逆多由气不行, 气逆不行者, 多寒少热, 可皆谓之火耶? 故凡人之饮食太饱者, 多有此证, 及饮食不易消化者, 亦有此证, 但太饱作嗳者, 此系实滞, 治宜行气化食。 食不消化时, 多虚闷作嗳者, 此系胃气虚寒, 治宜温补。 若痰火作嗳者, 亦或有之, 但停痰必以胃弱, 胃弱多因无火, 此当详辨脉证而酌治之也。
2.        治嗳之法, 凡胃虚兼滞而作嗳者, 宜十味保和汤, 或枳壳散。 若胃寒气滞作嗳者, 和胃煎。 若胃寒生痰, 呕恶嗳气者, 宜和胃二陈煎。 若胃气虚寒, 饮食难化, 时常虚饱嗳气者, 宜温胃饮, 或养中煎, 理中汤。 若脾肾虚寒, 命门不暖, 阴邪不降, 则寒滞上焦, 而痞满嗳气者, 理阴煎加减治之。
3.        丹溪曰: 嗳气以胃中有痰有火, 宜用半夏, 南星, 香附, 软石膏, 栀子或汤或丸服。 按此治, 必真有火邪者, 乃可用, 否则恐滞于中而嗳愈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20~41卷)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