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绿竹 发表于 2007/3/6 22:38:24

讲堂医案研习活动有感(肾结石案)

按照讲堂的计划年后每周一由御心老师带大家学习医案,上周老师提供了他自己诊病时遇到的一个病例,在讲堂里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各位老师各抒己见,提供了许多诊病的思路与方法,我们每个人在这次医案学习的过程中,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习了各位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诊病思路。

    昨天老师上课时没有拿医案来供我们学习论讨,而是出其不意的提出来大家可以问病,可以是自己的或家人的,也可以是临床遇到的实际病案,都可做为我们在讲堂学习和讨论的医案。这不就成了讲堂会诊吗?用发生在身边的医案来学习,比看书上的医案更真实,更有意义。

    本次医案研习次首先提出问题的是子羽,他提供的病案如下:   
      “我母亲,53年12月出生,20年前左肾结石开刀,现在又长出石头,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喝热水都出大汗;不懂舌和脉,感觉身体里有气憋着,用手捶感觉舒服。拍片说左肾积水。经常头眩晕,眼前有时漂浮小圆圈。力气大,饭量尚可。现在晚上肾疼得睡不着,腰也痛,血压高。”

      在这次医案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首先讲到怎样写病案的问题。要求叙述病例要全面,要准确。例如病人的性别、年龄、主要的症状是什么,何时出现的,出现多长时间了,现在的情形如何等等,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就本医案,老师提出的问题:肾结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结石?中医遇到这样的病案应怎样考虑,思路是什么?

    经过大家的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得出的结论大至如下:本病例的结石可以从石淋来考虑。成因是由于元气不足,阳气不足,导致体内有寒湿,时间长了郁久化热,湿热聚集时间长就化为结石。结石从体内取出时很硬,但在空气中时间长了就化为粉状,由此可知结石的形成还和气化功能不足有关。 即元气不足;有寒湿、湿热;气化不足。

    各位老师积提出很多自己的观点. 比如: 求索老师认为先要从脾肾施治,元气不足,土虚,肝郁血淤。建议肾着汤与干汤苓术汤加味。黑脸老师,谈到肾阳和中焦的问题,还提出了结合灸法进行治疗。 中医相和老师认为结石要从肝肾入手,先止痛,补元气化石冲石。 还有位老师从五运六气去分析等等。 御心老师用药的思路,一要有气化作用(可选化气行水的五苓散,化行膀胱气机,郁热和寒邪都可以解),二要寒热并用的(如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用于治疗心下痞,中焦不运,泄少阴无形之伏热。方由附子、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大黄入血分可化淤血,附子可以补元阳元气,固先天之阳,黄芩、黄连治伏热,加肉桂借附子之力可以化气。加常用治结石的鸡内金以治标。

    这样的学习方法,无论对于初学还是从事中医工作的朋友,都是非常有益的,初学者可能没有更多的机会去临床学习,医案研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在老师身边临床是一样的,学到的是各位老师辩证施治的思路和经验。各位从事中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通过和大家的交流,拓宽自己的思路。希望每周提供会诊病案的朋友,如果采用了讲堂老师给出的方法,以后能及时的向大家反馈情况。欢迎更多的朋友来参与讲堂医案研习活动,提出您的见解与大家交流。也希望周一的医案研习课能开的长久且精彩。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7/3/7 at 10:53 ]

赵御心 发表于 2007/3/7 07:55:31

绿竹女士的感言比较全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绿竹女士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细心,很认真,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善于思考和总结,敢于提出自己的感想和观点,敢于实践,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蒸蒸日上。

双羽 发表于 2007/3/24 21:50:37

刚换工作,每天好累,现在才来回复消息;

回家没能说服我母亲,
准备再回去一次,看能否说服母亲试一试。

彭某 发表于 2011/5/25 14:44:13

这个活动是在那开展的?是在民间中医网吗?

wjch0531 发表于 2011/11/2 22:28:46

:lol:

stoneandmin 发表于 2011/11/2 23:43:15

看到这个帖子,比较伤感。御心老师已经去世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堂医案研习活动有感(肾结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