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痈疽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胜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裂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大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①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②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本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会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受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故死矣。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③名。岐伯曰:痈发于隘中,名日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泳膏,冷食④,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夭⑤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住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发于肩及德,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藏,痈发四五日逞炮志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随石,欲细而长,赔征之,堡以崭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痛坚而不馈者,为马刀③挟瘦,急治之。发于胸,名日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瓜萎,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回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负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创莹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①泻:原作"为",据《太累·捅疽》改。②从实:原作"后虚",据《太素·痛疽》改。③日:原作"曰",据《太素·痈疽》改。④泻则合了膏,冷食:《太素·痛疽》作"写已已,则含了膏,毋冷食"。⑤夭:原作'天",据《太累·痈疽》改。⑤刀;原怅河",测太累·痛疽》改。199于釜上,个汗出至足已入发于股胜,名曰股股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发于夙,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发于股明,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发于膝,名日疵痛,其状大痛,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刀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胜,名日免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日走级,其状痈也,色不变,数五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日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日历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老,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子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塞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烨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日痈。黄帝曰:何谓疽?妨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日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顿之皮。涌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黄帝灵枢经-序
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则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褴次而制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调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少也,谨按《灵枢》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日吵。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肉筋骨也;又回: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人者,流注也;并荣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挺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髦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请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它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分拨专访请名医,更名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时来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族题①原作"黄帝素问灵枢经叙"。黄帝内经灵枢经卷之一。 《灵枢经》共十二卷,分八十一篇。全书除了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原量,脏腑功能、病因、病机等以外,并论述了经络输穴、针具、刺法以及治疗原则等,内容非常丰富。好贴,谢谢! 《灵枢经》,又称《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等。该书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非一人一时之作。现行本为元人改编,共十二卷。《灵枢经》着重于阐发经络、针刺之医理,内容丰富,论述精微严密。每一卷专有侧重,涉及经络部位、走向,与脏腑关系等,还有各种症状的针刺穴位、进针方法、针刺深浅等。书中包括了人体生理、病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及预防疾病的理论等。对后世中医理论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指导作用,尤其对中医针灸学具有继往开来之功,意义深远。 九针十二源应为九针十二原《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灵枢》十二经筋(以下简称经筋)是十二经脉的组成部分,经气经经筋、络脉散络于筋肉关节,使人体保持正常的形态和运动功能。经筋的循行分布较复杂,研究其分布规律,有助于对经络的全面认识,且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起止、走向经筋的起点,均位于四肢末端,与十二经脉的远体点基本一致。具体规律是:手足三阴、手三阳经筋与经脉几乎完全一致。唯手太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而手太阴肺经“出大指之端”;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之上”,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二者有细微差别。足三阳尤其是足阳明经筋与经脉差异稍大。足阳明经筋起于“中三指”,即大趾次趾、中趾、小趾次趾。而足阳明胃经的远体点位于大趾、大趾次趾、中趾。
此外,十二经筋唯此经筋有3个起点。余皆为一个起点,与十二经脉相同。但此例外在历代著述中并非绝无仅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脉书 . 十一脉》中的齿脉,即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次指与大指”,一条经脉出现了两个起点。但此后的《灵枢》修正了《脉书 . 十一脉》的这种变异,而《灵枢》中足阳明经筋的起点,受到历代的遵从。
十二经脉的远体点有主脉端点、支脉端点与经脉衔接点之分。手足三阴、手三阳经筋的起点均为主脉远体点。其中,手三阳、足三阴经筋的起点既是经脉的起点,亦是其衔接点。手三阴经筋中,唯手少阴经筋起点为经脉衔接点,手太阴、手厥阴经筋起点仅是主脉端点。足三阳经筋变异较大,足阳明、足太阳经筋起点为支脉端点,足少阳经筋起点为主脉远体点。而足三阳经筋中,唯足太阳经筋起点亦为经脉衔接点。
经筋的止点,均位于头面、躯干及胸、腹腔。少数经筋止于一点,如手少阴经筋“下系于脐”,足少阴经筋“结于枕骨”,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其他经筋止于多处,如足太阳经筋止于肩髃、舌本、鼻、頄、完谷等处。故用“止点”的概念不如“端点”更能确切地表示经筋在头身的分布情况。十二经筋中,以足三阳经筋在头身的端点最多,这与足三阳经筋的循行特点完全一致。
此外,经筋的止点与经脉的近体点不尽一致,甚至“离经叛道”。如足少阴肾经行于内脏,止于舌本,其经筋则“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但正是由于经筋分布的复杂性,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笔者曾用足少阴肾经的涌泉、太溪穴治疗枕部疼痛,收到良好疗效。再者,经筋的止点不同于起点,用“点”的概念已不能完全概括。因不少止点呈“条”、“束”、“片”状,如足太阴经筋“其内者着于脊”,附着于脊柱上,呈条束状;手厥阴经筋“散胸中,结于贲”,止于膈部,呈片(面)状。
经筋的走向,完全遵循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原则。虽与手三阳、足三阴经脉走向相同,但此相同仅应视为偶合,而与经络理论中的标、本、根、结,根、溜、注、入等理论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性与经筋的功能相统一。经气始发于根部、本部(四肢末端),弥漫散布于结、标(头面胸腹)。十二经脉的功能之一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这种濡养皮肉筋骨的作用,最后通过经筋的布散才得以体现。经筋止点的条、束、片状,更体现出经气的这种布散情况。
[ 本帖最后由 山茱萸 于 2007/3/16 18:28 编辑 ]
《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循行经筋是十二经脉散布经气于全身筋肉关节的系统。由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经筋系统的复杂。其循行虽以经脉为纲纪,但其分布远不受经脉拘制,且更为复杂。无论是体表的筋肉关节,还是胸腔、腹腔,凡有筋肉之处,必有经筋之分布。经筋的循行分布有以下特点。
“结”为经筋循行的基本特点
经筋在循行过程中,不断与邻近部位相“结”。这种“边行边结”的方式,使十二经脉之气不断散布于经筋所过之处的筋肉组织、关节骨骼。对“结”字含义的理解,各家不尽一致。有人认为“结”为“结合”,指经筋的聚拢处,为肌腱所在,这种解释有机械之嫌。
笔者认为,应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理解。其一,“结”不仅是经筋的聚拢之处,亦是经筋密布或散布之处。可以是肌腱所在,亦可是肌束所在。如足少阳经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于踝”,此处之“结”是肌腱所在处。但其“……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则是指股四头肌束。其二,从功能的角度理解,“结”为经筋将十二经脉经气集中布散之处,多为关节、肌腱、肌束(群)所在,亦可是胸中、缺盆、贲等大的部位。唯此,才能全面理解《灵枢》经筋“结”字之旨义。根据经筋循行部位、分布复杂程度等不同,其“结”亦有多寡之异。一般说来,阴经“结”处较少,阳经“结”处较多。
《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不入脏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未与任何脏腑发生联系,与十二经脉迥异。这是由其功能决定。虽不入脏腑,但不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均进入胸、腹腔, 使其循行有内、外行之分。手三阴经筋均进入胸腔:手太阴“……下结胸里, 散贯贲, 合贲下”;手少阴“……挟乳里, 结于胸中;循贲, 下系于脐”;手厥阴“……入腋, 散胸中, 结于贲。”足三阴经筋中, 唯足太阴“……循腹里, 结于肋, 散于胸中。”手、足三阳经筋均行于体表, 不入胸、腹腔, 体现出“阴主内, 阳主外”之含义。
[ 本帖最后由 山茱萸 于 2007/3/16 18:30 编辑 ]
〈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循行分布复杂某些经筋的经文描述较经脉繁杂, 而多数经筋的实际循行分布亦较经脉复杂。虽然经筋在走行过程中以经脉为纲纪, 但远不受其拘制, 多超出其分布范围, 循行距离亦多较正经为长。如足阳明经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 属脊”, 从股骨大转子部, 向上经胁部联系脊柱。而足阳明胃经则仅行于胸腹。足三阴、三阳经在循行过程中, 基本遵循阴经走阴面(胸、腹部)、 阳经行阳面(背、腰部)的原则。唯足阳明例外。该经虽阳气最盛, 且多气多血, 却循行于人体阴面。而其经筋的循行分布则弥补了正经循行之不足。
其他经筋如手阳明“上左角, 络头, 下右颔”;足少阴“循脊内, 挟膂, 上至项, 结于枕骨”;足太阳“其支者, 从腋后外廉, 结于肩髃”;手少阳“当曲颊入系舌本”等, 均超出经脉分布范围。但亦有例外, 如足厥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 沿下肢内侧上行, 最终与督脉会于巅顶。而其经筋起于大趾后, 沿下肢内侧上行, 最终仅止于阴器。其循行距离尚不及足厥阴肝经一半。
此外, 足阳明胃经“循颊车, 上耳前, 过客主人, 循发际, 至额颅。” 循行至额颅中部, 其经筋则仅“从颊结于耳前”。其他如足太阴脾经上行至舌, 其经筋仅循行胸中;手少阴心经上行至目系, 其经筋仅“结于胸中”等。比较而言, 阳经经筋较经脉复杂, 变异较大;阴经经筋相对变异较小。而阳经经筋中, 足三阳经筋又明显较手三阳经筋复杂。其中, 足阳明经筋起自中三趾、结于跗上后即分为两支。一支沿下肢前外侧上行到髀枢;一支沿下肢前侧上行到阴器, 在四肢部即不以经脉为纲纪而“分裂”为两条主干, 这在经筋中可谓绝无仅有。
[ 本帖最后由 山茱萸 于 2007/3/16 18: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