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0:15

2.三阴三阳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

  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厥阴、阳明的引入是中医阴阳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医家之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

  阳明、厥阴的重要性。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素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医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或者说最基本的特点,这个观念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这样一个观念,实际上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儒家的学问,道家的学问,都是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东西。可以说,这个观念是整个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前面我们讨论伤寒的时候,引述了许多《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实际上都是说的这个观念。
  天人合一的真实意义。前章已经说过,春夏为什么要养阳?秋冬为什么要养阴?春为什么要养生?夏为什么要养长?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么变化,你也怎么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整体观念,这就是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从原始自然的意义讲,就是说的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天地怎样变化。天地变化的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最明显的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作一个很大的变化,比如今年庚辰年,变到明年就是辛巳年。庚辰年是金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辛巳年就变成了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一个金运、一个水运,一个太过,一个不及,这个变化太大了。在年这样一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0:28

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它本来是岐伯保密的东西,但是,在黄帝的追问下,不得不说出来。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小雪到大雪,由小寒到大寒。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必须得跟上这个变化。天地交换到另一个气的时候,你也要跟上来,还停在原来的这个气上,这就叫做“不及”。如果天地还没有跨越到另外一个气上,你先走了,这叫“太过”。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自然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实际上就是揭示肺的这个功能。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章已专门地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阳明为着沟通气这个层次的天人关系,那么,厥阴呢?厥阴为风木,主肝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前人的很多说法,包括现代《中基》教材的说法,都认为这个罢极是当“疲极”讲,疲劳到了极限,这个说法我们认为不符合逻辑。为什么呢?因为《六节藏象论》这一篇都是探讨藏府的正常功能,一个生之本,一个封藏之本,一个气之本,一个仓廪之本,这四个本都是谈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怎么到了“罢极之本”突然讨论起疲劳的问题呢?这显然有悖逻辑。那么,这个罢极究竟谈的什么?首先我们还是看“极”,“极”是什么?前面说了,七首为一极,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要发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可是谁能看到这个变化呢?谁能够活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呢?彭祖也不过八百岁。所以,要真实地看到这个极的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它。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内经》的另一个思想武器来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象。在《灵枢》经里,专门有一篇“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它本是年周期里的四个时间单位,可是在《灵枢》的这一篇中,却把它放到了一天里面,认为一天里面也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呢?这个就叫做“同象原理”。“象之所包广矣!六艺莫不兼之。”从象的角度看,春夏秋冬是怎么一回事呢?春夏秋冬就是生、长、收、藏,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然,在年这个周期里面,有生长收藏,但是,在日这个周期里有没有生长收藏呢?同样也有生长收藏。所以,岐伯曰:“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年周期与日周期在时间长度上这个差别很大,但是,从象上而言,也就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而言,却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呢?因为朝则阳生,日中则阳长,日入则阳收,夜半则阳藏也。
周期长度不同,但是,阴阳变化的这个象相同,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象原理。以春生为例,在年周期里面,这个春生的长度是三个月,而在日周期里,春生的长度只有三个时辰,这就是它们的差别。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0:48

同象原理建立以后,问题就好办了。我们知道在极这个周期里,存在一个“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象变,那么,年的周期呢?我们看一看冬三月与春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特别在北方,我们看到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物凋零,生数皆终。而一旦度过了严冬,春天到来,则又是一派万物复始的发陈景象。这个闭藏的生数皆终与这个发陈的万物复始,不就是一个极变吗?所以,在年这个周期上,同样存在一个极的象变。年与年之间交替,实际上也是极与极之间的交替,这与一日之中亦见四时是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一年跨越到另一年,必须是作为这一年的这个“极”终结,罢了,另外一个“极”才能开始。所以,“罢极”的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变换,也可以说是极与极之间交替变换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庚辰年转到辛巳年,马上就由金运太过转到了水运不及,这个跨越太大了。作为人体,我们怎么样保证在这个大跨度上与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这就要靠厥阴,这就要靠肝,这就要靠这个“罢极之本”。

  在岁与岁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这个要靠“罢极之本”,要靠厥阴;在气与气这个层次上与天地沟通则要靠“气之本”,要靠阳明。就像我们现在的收音机,收音机收到节目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接收的频率与发射的频率相一致,这就需要频率调节器。通常调节器有两个,一个是粗调,一个是微调。厥阴是粗调,阳明是微调。有了粗,有了微,这就在多层次、全方位上与天地建立了相应关系。有这样一些专门的机制,有这样一些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人与四时相应就有了保证。可见中医理论的建立,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过程,她很严密,有理论,有实证,不是想当然。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1:02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的这个合的层面,在易系统里又叫做“道”,故《易•系辞》里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讲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主要是从合的这个层面谈。那么离呢?离就是分开来讲,《素问》里面谈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如果这样来分,那我们怎么能把握?所以,谈阴阳的离,我们不需这样来分,分成三就行了。阴分为三,阳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用道家的说法,这叫做“一气含三造化功”。因此,阴阳的离合实际上就是谈一个分工合作的问题。合作就是要实现第二章所谈的阴阳的生长收藏,阳气的释放和蓄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就必须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这就要牵涉到分工,这也是《素问•阴阳离合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1:15

1.门户概念的引入
  《素问•阴阳离合论》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枢,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要有开合,开则能够出入,合则出入停止。那么,门要能够开合,它靠什么起作用?它靠枢的作用。所以,门户这样一个总和的概念,要是把它分开来,就是开合枢这三部分。没有开合,门户就不成其为门户,而要实现开合自如,没有枢又不行。

  前面我们说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个升降出入的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有升降出入,当然就有生长收藏。那么,怎么个升降出入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动了很大脑筋。设想如果没有一个门户,一个理想中的门户在把持,这个出入的变化怎么进行呢?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入,从什么地方出,从什么地方入?它总要通过一个地方。因此,在理论上,就有了一个门户概念的产生。有了门户的概念,我们认识阴阳的升降变化,阴阳的出入变化就方便多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大家看,门户的概念就这样在《内经》系统里构建出来。这里的沉浮也就是讲出入,也就是讲升降。沉者入也,浮者出也。一方面是浮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出,阳气的升,实际上就是阳的释放;另一方面是沉于生长之门,这个过程是讲阳气的入,阳气的降,实际上就是阳的收藏蓄积。这里为什么要讲“与万物沉浮”呢?很清楚,就是要说明万物的这个沉浮,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沉浮。万物的沉浮是表象,而它的实质,它的根本是阴阳在起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任何事物,我们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个表象,看它的实质,看它的根本,看它的这个阴阳变化。《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强调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把它借用到这里,那么肯定是阴阳主沉浮。

  门户的概念建立了,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是上述的开合枢。开合枢是认识六经的关键,也是研究《伤寒论》的方便法门。具体地说,三阳有一个三阳的开合枢,三阴有一个三阴的开合枢。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两个门,一个是三阳主宰的阳门,一个是三阴主宰的阴门。上面讲到的只是生长之门,其实这是一个省略,应该还有一个收藏之门。三阳主的阳门实际就是生长之门,三阴主的阴门,实际就是收藏之门。阳门打开了,生长之门打开了,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自然界表现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而随着阴门的打开,收藏之门的打开,阳气转到入降,转到蓄藏,这个时候秋冬开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消沉下去。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1:39

上述两个门的分工虽然不同,但是,却要非常协调地工作。这里也体现了一个离合的思想。阳门开的时候,阴门要逐渐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出,一边入,甚至出不敷入,那这个春夏的变化,这个生长的变化,就没有办法实现。同理,阴门开的时候,阳门也要逐渐的关闭,否则,阳气一边入,一边出,甚至入不敷出,那这个秋冬的变化,这个收藏的变化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为什么阴阳要强调协调统一,不能搞对立呢?如果你开你的我开我的,那整个升降出入就要搞乱。《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化灭了,气立孤危了,那还有什么生命可言。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伤寒论》讲六经,讲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讲上面这两个门。两个门要协调好,必须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协调好,开合枢协调好了,阴阳的升降出入就不会有异常,升降出入没有异常,神机气立没有异常,这个生命就不会发生异常。我们从这个层面切入,不但整个《伤寒论》会很清楚,整个中医也会很清楚。下面就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1:53

2.阴阳的开合枢
  (1)三阳之开合枢

  上面我们提到开合枢的协调对于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先来看三阳这个门。在阳门里,太阳的作用是负责开,“太阳为开”指的就是这层意思。随着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了,阳气得以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这个在自然界就表现为春夏,万物逐渐地发陈、蕃秀,而在人体呢?阳气方方面面的作用,就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太阳老是这样开,阳气老是处于这个升发释放的状态,就像我们人,老是工作不睡觉成不成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讨论,知道它绝对不行。所以,开到一定的时候,就有一个关闭的机制,将阳门逐渐关闭,使上述这个蒸蒸日上,升发释放的过程减弱下来,这个就是阳明的合,“阳明为合”指的就是这层功用。前面我们讲过,一个开,一个合,它靠什么来转动呢?靠枢机来转动。所以,太阳的开,阳明的合,就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少阳为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三阴之开合枢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太阴为开”的功能上。所以,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就真正进入到收藏状态。与三阳的道理一样,阳气能不能老是呆在收藏状态呢?就像我们老是睡觉不起床,这成何体统?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这个状态就要慢慢地减下来。收藏的门户要慢慢的关闭,这个关闭作用就要落实到厥阴的合上。太阴开,厥阴合,少阴的作用是枢转开合,这是三阴的关系。

  (3)协同作用

  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阴与阴,阳与阳,阴与阳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释放,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要终止,开机要关闭,这个作用要依赖阳明,在这个过程,太阳与阳明的开合要适时。释放衰减以后,要转入收藏,这个时候阴门要打开,否则,光终止释放,不转入收藏,这个升降的衔接就会出问题。所以,在这个关键环节上,阳明与太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释放才能转入收藏。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藏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也要逐渐终止,开机也要关闭,这个作用当然要依赖厥阴。而太阳与厥阴的开合也要适时,在厥阴终止收藏的这个过程,阳门要逐渐打开,否则光终止收藏,不转入释放,这个升降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厥阴与太阳的配合十分重要。这里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开一个合,只有两者默契,入降才能转到升出。

  这样一个过程,阴阳确实在互相帮助。太阳的开需要厥阴来帮助,太阴的开需要阳明来帮助。阴阳之间的配合,在开合枢中体现得很充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素问》的这个说法,将它改一改:诸治阳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阴;诸治阴而不愈者,当求之于阳。比如我们治太阳,这个病看上去明明就是一个太阳病,可是怎么弄它都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开的过程还有另外一个合的机制在协助它,是不是这个合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应当“求之于阴”考虑治治厥阴。反过来,太阴的病我们看得很明确,但是,按照太阴的治法就是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求之于阳”,考虑从阳明来协助治疗。

  一个“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一个“诸治阳而不愈者求之阴,治阴而不愈者求之阳”,加上下一章要谈的五行隔治法,这些方法掌握了,对于解决疑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2:12

3.开合枢病变
  开合枢的正常功用我们讨论过了,这些功用失常就会产生病变。所以,六经病变说实在的,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1)太阳开机的病变

  太阳主开,负责阳门的开启,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太阳开机的功能是帮助阳气外出,帮助阳气发挥作用。而阳气的作用前面讨论过,有宣发,有卫外,有气化等等,如果太阳开机出现障碍,阳气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太阳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影响直接相关。如太阳篇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的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2:26

(2)阳明合机病变

  太阳的开是要使阳气升发,阳明的合是使阳气收降。阳气收降以后,天气变燥、变凉,所以阳明与秋天相应。现在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就会出现热,就会有不降的情况。所以,阳明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不降。热表现在经证里,不降表现在腑证里。当然热与不降,经证与腑证都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看阳明的经证用白虎汤,这就很有意思。白虎是什么?白虎是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的变化是什么?主要是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

  (3)少阳枢病

  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 179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

  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开合统百病。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

wyjk 发表于 2006/10/20 15:32:41

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
(4)太阴开机病变

  接下来是太阴,太阴也主开,这个开是使阴门开启(收藏之门),阳气内入转入收藏。如果太阴开机产生障碍,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阳气内入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阳气本身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是内入的阳气可以温养脏腑。所以,阳气内入障碍以后就有两方面的不妥,一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脏失温养就会产生太阴病。因此,整个太阴病的主导,就像太阴病提纲条文所说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都是由于脏失温养的缘故,都是由于脏塞的缘故。就如 227条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失去温养是太阴病的主导。如果太阴开机失调,阳气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养、蓄积,阳气就会真正衰少,这个时候情况就会严重,就会转入少阴病。我们从太阴病治疗主要用温养的方法,如四逆辈等,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太阴属脾土,土是主养藏的。藏什么呢?就是藏阳气。土能生养万物,它靠什么来生养,靠的就是所藏的这个阳气。所以,土之所以能生养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与它的这个“开”,与它的这个“藏”是分不开的。如果开机有障碍,接下来的藏,接下来的生养就会有问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思考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