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dfly_gz 发表于 2013/8/3 20:53:10

本帖最后由 gadfly_gz 于 2013/8/3 20:54 编辑

炮附子60g(煮至少1小时,汤剂),生附子30g(煮至少1小时,汤剂),生半夏30g(配等量生姜,汤剂),我用过,效果很好。

登陆真难 发表于 2013/9/7 17:03:36

现在大陆都还没有经方制剂,日本都有了

知幻即离 发表于 2013/9/7 17:15:34

现在大陆新出的中成药,也不知道是谁的方子,但有一点,都比较贵。

隔岸观花 发表于 2013/9/7 17:34:36

主要是比例,注意仲景方中很多“止后服”
在目前制度下,结合个人水平,先用小剂量试探才是安全道路

招牌郎中 发表于 2013/9/7 22:03:13

本帖最后由 招牌郎中 于 2013/9/7 22:04 编辑

儒家思想早已打破,何来儒家治医?国学文化丧失是导致中医没落的重要原因。
    观50、60年代,乡村基层中医比比皆是,而其临床实践,效果非凡,时隔多年,常于乡间而听老者津津乐道。故事远而无法求索,就近论事,解放后,经“反右”、“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一系列运动后,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文化精粹面临了仿佛“焚书坑儒”后的灾难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这些打击远比5.4运动后,西学进入我国导致的灾难尤为彻底(指国学文化,包括中医)。人们不再尊师重教,老师曰“臭老九”人民接受愚民政策 (60、70年代书刊卷首,经常见到“什么高中生、初中生,小学毕业就够了,华佗是几年制、李时珍是几年制....”) 导致学术没落。理论上人们不理解甚至无法想象阴阳之五行生克制化、脏腑气化之幽暗通明,实践上无师指导或者盲人导向,遂致后继无人。之后一系列的医疗改革,如:让中医学习西医知识,以致其不伦不类。于是中医继续承受着无情的打击和排斥成为医院之鸡肋。
       中医院校成立之初,其老师多为解放前教育儒家教育后的结果,故理论与实践皆堪称优秀。而现代教授多为西式教育之结果,他们善于奇思妙想,天花乱坠、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却毫无经验之谈。而学者不明是非,跟风成癖,以为神奇。也难怪胡万林哀叹曰:不做教授,而甘为禽兽。...................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