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3 16:26:01

張錫純 之《参西录》

1、資生湯

治勞瘵羸弱已甚,飲食減少,喘促咳嗽,身熱脈虛數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藥(一兩) 玄參(五錢) 于朮(三錢) 生雞內金(二錢,搗碎) 牛蒡子(三錢,炒,搗) 熱甚者,加生地黃五六錢。脾為後天之本,能資生一身。脾胃健壯,多能消化飲食,則全 身自然健壯。



2 十全育真湯

治虛勞,脈弦、數、細、微,肌膚甲錯,形體羸瘦,飲食不壯筋力,或自汗,或咳逆, 或喘促,或寒熱不時,或多夢紛紜,精氣不固。 野台參(四錢) 生黃 (四錢) 生山藥(四錢) 知母(四錢) 玄參(四錢) 生龍骨(四錢,搗細) 生 牡蠣(四錢,搗細) 丹參(二錢) 三棱(錢半) 莪術(錢半) 氣分虛甚者,去三棱、莪術,加生雞內金三錢;喘者,倍山藥,加牛蒡子三錢;汗多者,以 白術 骨、牡蠣、萸肉各一兩煎服,不過兩劑其汗即止。汗止後再服原方。


3論用藥以勝病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嘗思用藥所以除病,所服之藥病當之,非人當之也(惟用藥不對病者則人當之而 有害矣)。乃有所用之藥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間有激動其病愈加重者, 此無他,藥不勝病故也。病足以當其藥而綽有余力,藥何以能除病乎?愚感于醫 界多有此弊,略舉前賢之醫案數則、時賢之醫案數則及拙治之醫案數則,以貢諸 醫界同人。

明李士材治魯藩陽極似陰証,時方盛暑,寢門重閉,密設氈帷,身複貂被,而猶 呼冷。士材往視之曰︰"此熱証也。古有冷水灌頂法,今姑通變用之。"乃以生石 膏三斤煎湯三碗,作三次服。一服去貂被,再服去氈帷,服至三次體蒸流汗,遂 呼進粥,病若失矣。

清道光間,歸安江涵暾著《筆花醫鏡》,內載治一時疫發斑案,共用生石膏十四 斤,其斑始透。吳鞠通治何姓叟,手足拘攣,誤服桂附人參熟地等補陽,以致面 赤,脈洪數,小便閉,身重不能轉側,手不能上至鬢,足蜷曲絲毫不能移動。每 劑藥中重用生石膏半斤,日進一劑,服至三月后,始收全功。又︰治蠱脹,無汗 ,脈象沉弦而細。投以《金匱》麻黃附子甘草湯行太陽之陽,即以瀉厥陰之陰。 麻黃去節,重用二兩,熟附子兩六錢,炙甘草二錢,煎湯五飯碗。先服半碗得汗 至眉;二次汗至眼;約每次其汗下出寸許。每次服藥后,即啜鯉魚熱湯以助其汗 。一晝夜飲完藥二劑,鯉魚湯飲一鍋,汗出至膝上,未能過膝。臍以上腫盡消, 其腹仍大,小便不利。改用五苓散。初服不效,將方中肉桂改用新鮮紫油安邊青 花桂四錢,又加遼人參三錢,服后小便大通,腹脹遂消。

山東海豐,清咸豐時有楊氏少婦,得奇疾︰脊背腫熱,赤身臥帳中,若有一縷著 身,即熱不能支。適有宜興蘇先生乘海船赴北闈,經過其處。其人精醫術,延為 診視,斷為陽毒,俾用大黃十斤,煎湯十斤,放量陸續飲之,盡劑而愈。

蕭琢如著《遁園醫案》。其案中最善用《傷寒論》、《金匱》諸方。載有治其從 妹腹中寒涼作疼,脈象沉遲而弦緊,每劑中重用烏附子二兩,連服附子近二十斤 ,其病始愈。

又︰治余某妻,左邊少腹內有塊,常結不散,痛時則塊膨脹如拳,手足痺軟,遍 身冷汗,不省人事,脈象沉緊,舌苔白濃而濕滑,面色暗晦。與通脈四逆湯,烏 附子八錢;漸增至四兩。煎湯一大碗,分數次飲下。內塊遞減,証亦皆見輕。病 患以為藥既對証,遂放膽煎好一劑頓服下,頃之面熱如醉,手足拘攣,舌尖麻, 已而嘔吐,汗出,其病脫然全愈。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3 16:34:44

治内伤虚损

治内伤虚损,有李东恒的补中益气汤,丹溪的名论滋阴,黄师的暖水燥土法,郑师的温补先天真种子法。似乎全矣,然张氏之資生湯等,平正纯和。亦不在各家之下。总宜详审病症问其情得其源,所谓审症求因,辨证施治也----该用谁之法就用谁之法遣药用方。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6 10:16:35

論四肢疼痛其病因涼熱各異之治法

論四肢疼痛其病因涼熱各異之治法

從來人之腿疼者未必臂疼,臂疼者未必腿疼,至于腿臂一時並疼,其致疼之因, 腿與臂大抵相同矣。而愚臨証四十余年,治愈腿臂一時並疼者不勝記。獨在奉曾 治一媼,其腿臂一時並疼,而致腿疼臂疼之病因則各異,今詳錄其病案于下。

奉天佟姓媼,年五十七歲,于仲冬漸覺四肢作疼,延醫服藥三十余劑,浸至臥床 不能轉側,晝夜疼痛不休。至正月初旬,求為診視,其脈左右皆浮而有力,舌上 微有白苔,知其兼有外感之熱也。西藥阿斯匹林善發外感之汗,又善治肢體疼痛 ,俾用一瓦半,白糖水送下,以發其汗。翌日視之,自言汗后疼稍愈,能自轉側 。而其脈仍然有力,遂投以連翹、花粉、當歸、丹參、白芍、乳香、沒藥諸藥, 兩臂疼愈強半,而腿疼則加劇。自言兩腿得熱則疼減,若服熱藥其疼當愈。于斯 又改用當歸、牛膝、續斷、狗脊、骨碎補、沒藥、五加皮諸藥,服兩劑后腿疼見 愈,而臂疼又加劇。是一人之身,腿畏涼、臂畏熱也。夫腿既畏涼,其疼也必因 有凝結之涼;臂既畏熱,其疼也必因有凝結之熱。籌思再三,實難疏方。細診其 脈,從前之熱象已無,其左關不任重按。恍悟其上熱下涼者,因肝木稍虛,或肝 氣兼有郁滯,其肝中所寄之相火不能下達,所以兩腿畏涼;其火郁于上焦,因肝 虛不能敷布,所以兩臂畏熱。向曾治友人劉××左臂常常發熱,其肝脈虛而且郁 ,投以補肝兼舒肝之劑而愈,以彼例此,知旋轉上熱下涼之機關,在調補其肝木 而已。遂又為疏方用淨萸肉一兩,當歸、白芍各五錢,乳香、沒藥、續斷各四錢 ,連翹、甘草各三錢,每日煎服一劑。又俾于每日用阿斯匹林一瓦分三次服下。 數日全愈。方中重用萸肉者,因萸肉得木氣最全,酸斂之中大具條暢之性,是以 善補肝又善舒肝。《神農本草經》謂其逐寒濕痺,四肢之作疼,亦必有痺而不通 之處也。況又有當歸、白芍、乳香、沒藥以為之佐使,故能奏效甚捷也。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6 10:19:01

寒热阴阳

寒热阴阳。 人身之病有如此者。 故用药处方每有寒热并用之时。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7 19:37:19

加味苓桂術甘湯

加味苓桂術甘湯

治水腫小便不利,其脈沉遲無力,自覺寒涼者。

於術(三錢)桂枝尖(二錢)茯苓片(二錢)甘草(一錢)干姜(三錢)人參(三錢)烏附子(二錢)威靈仙(一錢五分)

腫滿之証,忌用甘草,以其性近壅滯也。惟與茯苓同用,轉能瀉濕滿,故方中未將甘草減去。若腫脹甚劇,恐其壅滯者,去之亦可。

服藥數劑后,小便微利;其脈沉遲如故者,用此湯送服生硫黃末四五厘。若不覺溫暖,體驗漸漸加多,以服后移時覺微溫為度。

人之水飲,非陽氣不能宣通。上焦陽虛者,水飲停于膈上。中焦陽虛者,水飲停于脾胃。下焦陽虛者,水飲停于膀胱。水飲停蓄既久,遂漸漬于周身,而頭面肢體皆腫,甚或腹如抱瓮,而膨脹成矣。此方用苓桂術甘湯,以助上焦之陽。即用甘草協同人參、干姜,以助中焦之陽。又人參同附子,名參附湯(能固下焦元陽將脫)協同桂枝,更能助下焦之陽(桂枝上達胸膈,下通膀胱故腎氣丸用桂枝不用肉桂)。三焦陽氣宣通,水飲亦隨之宣通,而不複停滯為患矣。至靈仙與人參並用,治氣虛小便不利甚效(此由實驗而知,故前所載宣陽湯並用之)。而其通利之性,又能運化術、草之補力,俾脹滿者服之,毫無滯礙,故加之以為佐使也。若藥服數劑后,脈仍如故,病雖見愈,實無大效,此真火衰微太甚,恐非草木之品所能成功。故又用生硫黃少許,以補助相火。諸家本草謂其能使大便潤,小便長,補火之中大有行水之力,故用之因涼成水腫者尤良也。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7 19:40:32

赏析

赏析:补脾肾之阳以利水,宣之以灵仙,确为特识。   又论硫磺之用, 愚曾试用,确如所说。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7 19:43:10

张氏地黄解

地黃

鮮地黃︰性寒,微苦微甘。最善清熱、涼血、化瘀血、生新血,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二便因熱下血。其中含有鐵質,故晒之、蒸之則黑,其生血、涼血之力,亦賴所含之鐵質也。

干地黃(即藥局中生地黃)︰經日晒干,性涼而不寒,生血脈,益精髓,聰明耳目,治骨蒸勞熱,腎虛生熱。熟地黃(用鮮地黃和酒,屢次蒸晒而成)︰其性微溫,甘而不苦,為滋陰補腎主藥。治陰虛發熱,陰虛不納氣作喘,勞瘵咳嗽,腎虛不能漉水,小便短少,積成水腫,以及各臟腑陰分虛損者,熟地黃皆能補之。

【附案】鄰村李媼,年七旬,勞喘甚劇,十年未嘗臥寢。俾每日用熟地煎湯當茶飲之,數日即安臥,其家人反懼甚,以為如此改常,恐非吉兆,而不知其病之愈也。

侯××之子,五歲,因服涼瀉之藥太過,致成慢驚,胃寒吐瀉,常常螈,精神昏憒,目睛上泛,有危在頃刻之象。為處方,用熟地黃二兩,生山藥一兩,干姜、附子、肉桂各二錢,淨萸肉、野台參各三錢,煎湯一杯半,徐徐溫飲下,吐瀉螈皆止,精神亦振,似有煩躁之意,遂去干姜加生杭芍四錢,再服一劑全愈。一童子,年十四五,傷寒已過旬日,大便滑瀉不止,心中怔忡異常,似有不能支持之狀。脈至七至,按之不實。醫者辭不治。投以熟地、生山藥、生杭芍各一兩,滑石八錢,甘草五錢,煎湯一大碗,徐徐溫飲下,亦盡劑而愈。

統觀以上諸案,馮氏謂地黃大補腎中元氣之說,非盡無憑。蓋陰者陽之守,血者氣之配,地黃大能滋陰養血,大劑服之,使陰血充足,人身元陽之氣,自不至上脫下陷也。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7 19:50:14

赏析

赏析:地黄利于血热血燥之人,真阴枯竭者必用之为佐为辅。 唯脾阳弱者宜远之。黄氏言为内伤病 杀人之品,诚为有理,然终不免于偏。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7 19:53:17

治泄瀉方

治泄瀉方

1、益脾餅

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泄瀉,完谷不化。

白術(四兩)干姜(二兩)雞內金(二兩)熟棗肉(半斤)

上藥四味,白術、雞內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先軋細而后焙者,為其焙之易勻也)。再將干姜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曾為友人製此方,和藥一料,服之而愈者數人。后屢試此方,無不效驗。

一婦人,年三十許,泄瀉數月。用一切治瀉諸藥皆不效。其脈不涼,亦非完谷不化。遂單用白術、棗肉,如法為餅,服之而愈。此証並不用雞內金者,因雞內金雖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與瀉者不宜也。

附錄︰

直隸青縣張××來函︰胞妹××,年四十余歲,體素瘦弱,久患脾胃濕寒,胃脘時覺疼痛,飲食減少,常作泄瀉,完谷不化。因照益脾餅原方,為製一料,服之即愈。為善后計,又服一料,永久祓除病根。

大工业 发表于 2006/10/7 19:55:02

赏析:

赏析:张氏喜用平常平和之品,重剂取效,真知药食同源之旨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張錫純 之《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