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慧质
发表于 2008/3/8 09:41:43
我在网上还找到了捏脊的视频,大家可以上去搜索
MKESAIL
发表于 2008/3/8 11:54:33
这里有一些,讲的挺好的,可惜不全。
http://search.ouou.com/tag/捏积疗法
menghy
发表于 2008/3/8 12:12:13
学习了,可惜啊,不能自己给自己捏
MKESAIL
发表于 2008/3/9 10:59:57
中医捏积能治很多小孩病
对厌食、腹痛、呕吐、便秘效果明显,但只适用于1岁以上孩子
2006年08月23日
当孩子厌食、不睡觉、脾气急时,爸爸妈妈们多半都会选择带到医院去化验、吃药、打针,实在是很麻烦。如果给您介绍一种中医的方法,可以不打针、不吃药、没有副作用,一些常见的小毛病都能不药而愈,您是否愿意带孩子来医院尝试一下呢?
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捏积疗法。捏积疗法在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用来治疗小儿疳积的推拿疗法,它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捏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来治疗某些疾病。晋朝医学家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捏积疗法的具体文字:“拈起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而在《外台秘要》中也记载有“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提到了推拿疗法施术于小儿脊背的内容。捏积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不同流派,在民间广为使用和流传。
捏积可治常见病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捏积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第一条在人体后背的正中间,叫督脉,主一身之阳,又因为人体的后背本身是主阳的,它在人体脊背的正中,因此可称督脉为阳中之阳。捏积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可以振奋小儿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捏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如疳积、厌食、腹痛、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躁、爱哭闹等。
由于捏积疗法主治疳积,那么疳积是什么呢?从中医理论来说,疳积即积滞和疳证的总称。“积滞”二字含有积蓄和停滞的含义,是指小儿由于饮食不节,停聚胃肠,积而不消,停滞不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现的消化道及全身的病症;疳证是指小儿积滞日久,延误失治,伤及脾胃,耗伤津液,热从内生,进而伤及其它脏腑,出现的全身气血衰弱病症。由此可见,积滞病情较轻,是疳证的前奏,疳证病情较重,是积滞迁延失治的后果,两者联系紧密。古代医家一直把疳积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疳积包括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由于上述疾病迁延不愈而并发的贫血、佝偻病以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捏积手法要规范
捏积的基本手势是把两只手呈空拳状,小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食指半曲,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
捏积时应从患儿尾椎和肛门之间的长强穴开始,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先后顺序,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当低头时颈椎处有一个凸起较高的骨头,医学上叫做第七颈椎。第七颈椎下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这叫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最后一遍捏拿结束后,可用双手的拇指腹部,采用揉、按同时并作的手法,对腰部的肾俞穴揉按数次,到此全部结束。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在实际捏拿当中,长强穴可能触不到,所以捏拿的时候尽可能在腰底的部位就可以了。二是找穴位时所说的一寸半不是平常讲的尺寸,中医叫做手指的比量法,也就是患儿食指中间指关节的横宽折作一寸为准。
捏积疗法主要是七个手法并作在一起,推、捏、捻、放、提、揉、按一气呵成。第一种手法是推法,拇指和食指合作,在皮肤上轻轻往上一推,皮肤就出现一处皱襞(图3)。第二种手法是捏法,把推起的皱襞捏拿起来(图4),第三个手法是捻法,双手拇指交替沿着督脉向上捻(图5),当捻过去以后,皮肤恢复到自然状态,放法就在其中了,捻的过程中有放的动作(图6)。下面是提法,在操作中默数一二三提(图7)。揉法和按法是整个的捏积结束以后的最后两个手法,这两个手法在肾俞穴上进行,肾俞穴在小儿腰椎二正中下凹陷旁开一寸半的部位,揉中有按按中有揉,揉按并作,自内向外,自下向上(图8)。如果手法正确,四五天后,孩子食欲会明显增强。
此时需注意,第一,捏积刺激的是正中的督脉,施术者的两个手指不能分开,分开以后就根本没有刺激到督脉,就没有效果了。第二,要根据皮肤和病情的轻重,刚开始的时候手法可以轻一点,让患儿熟悉一下。第三,放法其实就是捏完以后皮肤恢复到自然状态。第四,推、捏、捻、放这个过程,一般捏六次。从第二遍开始的任何一遍都可以加入提法,如果第一二遍捏完之后患儿比较适应了,则第三遍可以开始提,如果小孩哭闹得比较厉害,可以到第三、第四遍提。
捏积注意事项多
正患有某些急性热性病的小儿以及背部外伤、感染或患有某些严重的皮肤病而出现某些背部皮肤破损,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出血性疾病的患儿,不适宜做捏积疗法。
专家提示:
1. 一般来讲,捏积疗法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小儿。
2.捏积最好在早晨空腹的时候进行,为的是防止由于哭闹而引起呕吐,其次孩子经过一夜的睡眠,气血得到补充,阳气处于比较充盈的状态,这时再经过捏积鼓动阳气,疗效会更好。
3. 一般来讲捏积疗法以6天为一个疗程,每日一次。也可根据病情的轻重以及病儿的疗效反应,可适当延长至10天。
4.捏积疗法虽然看似简单,但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在手法运用上,也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医生建议要由专业捏积的医务人员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5.捏积疗法不仅适用于小儿,也可以运用于成人。对于老年性便秘、厌食,也都很有效。不过,老年人的脊背常伴有变形、驼背或者皮肤比较干燥,在捏拿的时要注意保护皮肤。
MKESAIL
发表于 2008/3/9 11:01:31
京城国粹——话冯氏捏积疗法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
更新时间:2007-6-23 21:25:06
在北京提起捏积疗法,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而祖传从事捏积疗法的冯氏医家又紧紧地和捏积疗法的美誉联系在一起,百姓亲切地把冯氏医家称为"捏积冯"。
冯氏医家早在清末年间就开始在京城从事捏积的治疗工作,历经祖传四代,具有17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捏积疗法,经过冯氏家族四代的潜心钻研,逐步形成了冯氏捏积疗法的特有风格,在治疗上以手法为主,同时配合独有的冯氏口服消积散和外敷冯氏化痞膏。冯氏捏积疗法,手法简便、疗效明显,在京城受到百姓赞誉,冯氏捏积疗法也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开来,慕名而来的患儿众多。
据冯氏捏积疗法第四代传人冯全福老先生回忆:早在1926年,在其父冯沛成的倡导下,冯氏医家正式在北京西城区众议院夹道4号的住所内对外应诊,当时冯全福老先生年仅20多岁。冯全福老先生行医60多年,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练就了一套精良的捏积术,以他娴熟的手法、捷健的动作、明快的节奏感,盛名于百姓中,50年代每天门诊量高达1500人次以上。1959年冯全福老先生响应政府的号召,带着冯氏医家祖传的捏积疗法绝技和冯氏消积散、冯氏化痞膏的秘方,组建了北京中医医院儿科捏积治疗室。
自1955年起冯全福老先生先后担任区政协委员、区人民代表。已故"四大名医"施今墨老先生在1962年为冯全福老先生题词:"冯全福先生在北京家传四代,历百余年专为小儿'捏积',誉遍京城,疗效超卓。尤以冯氏捏积手法与众不同,他的手法简便,疗效显著,最受劳动人民的爱戴。"
冯全福老先生行医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祖传的捏积疗法绝技和冯氏消积散、冯氏化痞膏的秘方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并为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亲手培养、带出了高徒。这些冯老的弟子们不负众望,在继承冯老的捏积疗法基础上,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捏积疗法对于小儿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有促进作用,可以治疗小儿面黄、消瘦、厌食、夜间啼哭、腹胀、呕吐、大便不调、烦躁易怒、口渴、反复呼吸道感染、体弱等。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使古老的冯氏捏积疗法焕发了青春,这支中医事业百花园地的奇芭继续绽放,正在为广大患儿解除病痛、为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MKESAIL
发表于 2008/3/9 11:29:49
这里还有一篇
专家坐堂:一起学捏积
来源:寻医问药网 寻医问药网
背景资料
佘继林 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会北京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5个寒暑,行医座右铭是业务精勤,服务于民。
捏积疗法的历史
在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有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因为在脊背上操作,人们称为捏积疗法。捏积疗法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捏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来治疗某些疾病手法疗法。是推拿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朝医学家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捏积疗法的具体文字。拈起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捏积在广大劳动群众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捏积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不同流派,在民间广为使用和传。
问:捏积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答:简单来讲,就是按照我们中医的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我们捏拿的部位正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第一条在人体后背的正中间有一条督脉,按中医来讲它主一身之阳。因为人体的后背是主阳的,它在人体脊背的正中。可以这样讲,它是阳中之阳。在督脉的两侧还有一个很著名的经络叫做足太阳膀胱经,我们的五脏六腑在这都有一些特定的腧穴。它的部位的分布基本上跟我们的器官都临近,比如说像肺俞,它在第三胸椎。比如心俞,它在第五胸椎。捏积主要就是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振荡小儿的阳气。因为它主一身之阳,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阳生阴长,就是你振荡人体的阳气,实际上促进阴血的化生,因为阳主气,阴主血,所以你鼓动人体的阳气,实际上就促进人体阴血的化生,阴血的化生,人体的营养物质吸收多了,按照中医的理论,一部分要进入人体的静脉,变成营养人体的一种物质。
问:捏积的基本手法是什么?
答:捏积有一个基本的手势,就是我们在施术的过程当中,有不同的流派,咱们北方基本上把两只手呈空拳状,他的小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食指半曲,拇指对准食指,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手势。
问:捏积主要是捏什么样的部位呢?
答:主要是捏小孩的脊柱,刚才我已经讲了三条经络,我们刺激的就是这三条经络,但是在捏拿的过程当中,这里面有许多注意事项和技巧。比如说大椎穴,大椎穴是我们的终始部,就是我们从下向上捏要捏到大椎穴,它的起始部在长强穴,你捏拿完毕的最后,在他的肾俞穴要进行两个手法,也就是说按法和揉法并作的刺激。
大椎穴在什么地方呢?从发髻向下有一个很高的骨头,医学上叫做第七颈椎。第七颈椎下有一个洼陷,这个洼陷的地方就是我们说的大椎穴。第二个就是长强穴,也就是我们捏积的起始部,长强穴严格来讲是在尾椎和肛门之间。实际上捏拿的当中,我们触不到,我们捏拿的时候尽可能在腰底的部位就可以了。第三个穴位就是在捏积结束了以后,要在肾俞穴上进行揉按并作的一个手法。那么这个肾俞穴找起来就非常重要了,严格来讲你就这么找,你沿着腰部往下一摸,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中间的洼陷,旁开一寸半这个部位就是肾俞穴。但是这个一寸半一定要注意,不是我们平常讲的尺寸,我们中医叫做手指的比量法,也就是这个小孩他自体四个横指,从中指的第一个指尖关节的横线,这个宽度就是我们讲的三寸。旁开一寸半也就是你把手掌搭在脊柱中间,刚好是两侧的部位,就是肾俞穴。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小孩肚脐正对着的正中方就是第二和第三腰椎的漩涡,旁开一寸半也可以。
问:捏积的手法有哪些?
答:捏积疗法主要是七个手法,七个手法并作在一起,推、捏、捻、放、提、揉、按,是七个手法一气呵成。所谓推就是你的双食指一推这个皮肤,皮肤出现一个皱褶。第二个就是捻,所谓捻就是用食指跟拇指把皮肤捏拿起来,捏拿起来以后,两个手合作,一捻皮肤就往前滚动,这样你另外一侧手接过来继续捻,一直捏到大椎穴。但这里面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第一我们刺激的是正中的督脉,你的两个手指不能分开,分开以后就根本没有刺激到督脉,就没有效果了。另外你要根据皮肤和病情的轻重,刚开始的时候你的手法可以轻一点,让他熟悉一下。还有一个放法,就是捏完以后这皮肤恢复到自然状态,这个放法就自然在其中了。还有一个提法,提法就很重要了,如果你认为病情比较重,疗法更明显的提法,实际上是一种重刺激。推、捏、捻、放这个过程,咱们一般来讲捏六次。从第二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你可以加入提法,你比如说第一二遍捏完之后他比较适应了,第三遍你就开始提,如果小孩哭闹的比较厉害,你可以到第三、第四遍提。还有一个揉法和按法,我刚才讲了一定在整个的捏积结束以后,在肾俞穴上,揉法和按法并作,两个手法加在一起作用在肾俞穴上,具体是这样的,这个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里向外,从下向上,揉中有按,按中有揉的10次。
问:这种疗法为什么对孩子效果比较明显呢?成人不行吗?
答:成人也都可以,你比如说老年人的便秘,老年人的厌食,这种手法都可以。不过有时候老年人脊背有一些变形、驼背或者皮肤比较干燥,你捏拿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皮肤,这种疗法是可以用于老人的。
问:为什么要特意的在结尾按肾俞这个地方呢?
答:因为这是一种补法,因为从中医来讲,肾为先天之本,在条理后天的同时用补肾的方法一种强身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点捏完以后他脊背有点充血,严格来讲不要用手摸,这种良性刺激让它保持着,把衣服撂下来就可以了。
问:捏积和刮痧有什么不同?
答:它的手法不一样的,它的作用原理,严格来讲也是一种根据经络学说,实际上都是外治法,不过就是采取不同的外治手段。
问:捏积这么简单的几个手法,都能对小朋友有哪些帮助呢?
答:捏积疗法为什么几千年这么经久不衰,首先它的适应症是常见病,而且适应的病症比较广泛。具体来讲作用最好的是消化系统,比如说厌食,包括便秘、腹痛、呕吐。另外就是神经系统,比如说一些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或者哭、闹、烦,这个在西医有时候诊断起来很麻烦,可以说就是认为你没病。但是从中医来讲,还是一种病态。剩下比如象多汗,多汗是咱们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汗就可以减少。
问:在做捏积的过程当中,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答:虽然它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讲一下。比如说捏积的时候,最好在空腹的时候进行,早晨起来空腹,为什么呢?孩子哭闹的话不会引起呕吐,另外孩子经过一夜的睡眠气血得到补充,在他的最佳状态下,在阳气比较充盈的情况下,我再给你鼓动,那疗效肯定好。另外注意点季节,比如北方天气比较凉,冬天捏的时候室温一定不要过低,容易感冒。另外周围环境要空旷一点,象这种小朋友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所以注意点周围环境,不要离桌子角很近。
另外,捏积的灵活性特别大,比如说小孩比较听话,病情又比较重,你捏拿的次数可以多一些。但是一至两岁的小孩,你用提法觉得小孩耐受不了,那就可以把提法去掉。就是推、捏、捻、放,你做的次数多一点,你的疗法可以变成十天,一般来讲是六天,但是可以根据病情,根据条件多捏一两天,小一点的小孩轻一点,这都是我们可以灵活掌握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小孩不能捏?比如说小孩在发烧的情况下不要捏,他处在一种病理的状态下,效果会不好。另外比如说后背有些感染,你捏肯定要刺激伤痛的地方,这个是不可以的。第三点就是有血液病,特别是出血性疾患,你捏他的皮肤会出现出血性淤斑了就麻烦了,所以一定不能捏的。再一个就是有心脏病的小孩,因为有可能他恐惧、哭闹会出现意外。
问:捏积之后有没有注意事项?
答:从中医来讲,要注意寒凉,身体的受凉,无止境的吃一些冰箱里的东西,按中医来讲伤脾胃。为什么捏积的高峰在秋末?因为孩子经过一夏,吃一些瓜、果、梨、桃,晾着肚皮睡觉,形体受寒,再加上吃凉的伤及脾胃了,所以到了秋末面黄肌瘦、脾气急、不吃饭,这一套所谓的症状就出来了。
回顾:
捏积的手法和注意的事项。
捏积的基本姿势是两手呈空拳状,拇指向身自然伸直,对准食指。捏积是从长强穴开始,长强穴在人体尾骨最下端,尽可能从这里开始。然后往上一直延续到大椎穴,低头的时候能摸到一块高骨,高骨下有一凹陷处就是大椎穴,捏积的手法有七种,第一种手法是推法,拇指和食指合作,在皮肤上轻轻往上一推,皮肤就出现一处皱襞。第二种手法是捏法,把推起的皱襞捏拿起来,第三个手法是捻法,双手拇指交替沿着都脉向上捻,当捻过去以后,皮肤恢复到自然状态,放法就在其中了,捻的过程中有放的动作。下面是提法,在操作中默数一二三提,一二三提。揉法和按法是捏积中最后两个手法,这两个手法在肾俞穴上进行,肾俞穴在小儿腰椎二正中下漩涡旁开一寸半的部位,揉中有按按中有揉,揉按并作,自内向外,自下向上。如果手法正确,四五天后,孩子食欲会明显增强。
问:捏积时如果动作不是太标准,对人有没有副作用?
答:没有副作用,但是也没有正作用了,你应该按照捏积疗法的三条经络去刺激,如果你离开了经络,那效果肯定会很差,所以捏积掌握手法,掌握要领非常重要。
问:捏积的时候还需要吃药什么的吗?
答:一般来讲不用,捏积疗法从历史上来讲,主要以手法为主。
问:孩子多大就可以捏积了呢?
答:这个是有年龄限制的,捏积疗法一般来讲一岁以上就可以做。
MKESAIL
发表于 2008/3/9 11:31:26
可到这里用电驴(eMule)下载:视频里面就是佘继林医生:
http://www.verycd.com/topics/86807/
[ 本帖最后由 MKESAIL 于 2008/3/9 18:57 编辑 ]
MKESAIL
发表于 2008/3/9 11:37:55
不知道那位朋友认识佘继林医生,能否介绍一下,以便当面向他请教一二。
秋水禅心
发表于 2008/3/12 11:23:05
谢谢各位贡献全面学习捏积的方法,纠正我认识和手法上的误区.
semain
发表于 2008/3/13 19:52:19
原帖由 MKESAIL 于 2008/3/9 09:59 发表
中医捏积能治很多小孩病
对厌食、腹痛、呕吐、便秘效果明显,但只适用于1岁以上孩子
2006年08月23日
当孩子厌食、不睡觉、脾气急时,爸爸妈妈们多半都会选择带到医院去化验、吃药、打针,实在是很 ...
可惜没有图片,谢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