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证论治?
怎样辨证论治?怎样辨证论治?当然是根据八纲辨证方法先辨阴阳,或者是根据六病辨证方法先辨阴阳。阴阳是总纲,是辨证的基础。那么,什么是阴阳?阴阳是一个事物内部或两种事物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这就是说,这两种属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统一是阴阳的基本属性,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在中医八纲辨证中,表里、寒热、虚实是阴阳关系。有表证就必然有里证,有寒证就必然有热证,有虚证就必然有实证,反之亦然。因为这些是阴阳关系,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的前提,没有表证也就没有里证,没有寒证也就没有热证,没有虚证也就没有实证,反之亦然。这种阴阳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辨证治疗的基本思路。这就是说,当临证中遇到表证时,还得考虑到有一个里证存在;当临证中遇到寒证时,还得考虑到有一个热证存在;当临证中遇到虚证时,还得考虑到有一个实证存在;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医辨证的阴阳关系。因此,在中医辨证中,根据疾病的表现症状,审证求因,这个“因”必然有两个,一个属阴,另一个属阳。用《矛盾论》的观点来讲,就是一个内因,一个外因。所以,求“因”不能只求一个,而是求两个“因”。以前很多人讲“审证求因”,从来不讲求两个“因”,只讲一个“因”。“孤掌难鸣”,一个“因”怎么会产生疾病?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医治疗的阴阳关系也是同样,治疗是以辨证为前提的。中医治疗的阴阳关系就是治疗两个“因”。中医处方的组成也是围绕两个“因”,也可以说,中医处方是由两部分药组成的。我们知道经方中都有“药对”,这个“药对”就是针对两个“因”的主药。例如桂枝汤,桂枝和白芍是一个“药对”,一散一敛,针对的是两个“因”。生姜是辅助桂枝的,大枣是辅助白芍,炙甘草是“和事佬”,是把其它四种药统一在一起。因此,桂枝和白芍是“药对”,生姜和大枣是“药对”。可以看出,桂枝汤非常严谨,用了两个“药对”,由两部分药所组成。同样,麻黄汤也很严谨。麻黄和杏仁是一个“药对”,一散一泻,针对的是两个“因”,桂枝是辅助麻黄的,炙甘草是辅助杏仁的。甘草可以止咳,所以是辅助杏仁的,当然也是“和事佬”,一药两用。因此,麻黄和杏仁是“药对”,桂枝和甘草是“药对”,麻黄汤也是由两部分药所组成。除了上述两个经方,很多经方中都有“药对”,如苓桂术甘汤、肾着汤、四逆散、四逆汤等等,都是由两部分药所组成。这里不再一一例举,只说明处方用药针对“两因”就可以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传统中医讲,方剂是由君臣佐使组成的,并将此作为组方原理。这与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有关。至于方剂中的药物,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次一级呢?是不是桂枝汤中的白芍比桂枝次一级呢?这倒不一定。白芍的用量增减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到方剂的功效,可见白芍的地位不次于桂枝。谈了这么多,主要谈什么呢?就是在中医的辨证治疗中,始终要围绕着阴阳,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不可分离。无论是辨证求因,还是组方治疗,都要考虑到阴阳两个方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