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ouseboy
发表于 2016/3/17 14:25:37
上半身热的汗出,下面完谷不化寒,饥而不欲食,胸口的难受可能是气上撞心, 乌梅丸主之
lyjun2401
发表于 2016/3/17 16:51:11
肛门瘙痒,胃肠有湿热,阴囊潮湿,体内湿热的表现,
喜温,吃冷、酸硬加重胃不舒服,胃寒,
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主之
劲风
发表于 2016/3/17 17:55:51
xb_parasite 发表于 2016/3/16 21:35
病人伤精,五脏俱损。脾胃肾虚寒,肝血失荣养。但似乎厥阴证不明显,拟用少阴阳明温方: “阳明病,表热里 ...
我的症状和先生说的一模一样,每一样都有,请问可否有解救之法啊?
dichegou1
发表于 2016/3/17 20:08:11
完谷不化是脾阳不足,脸红是胃气上逆,有点上热下寒,但是不严重,节欲是最好的办法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3/18 20:10:14
别看患者描述得很多,关键是脏腑定位要清楚,
aqua88
发表于 2016/3/18 21:27:49
食穀欲嘔者(吃了饭才觉得难受),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3/19 10:40:45
aqua88 发表于 2016/3/18 21:27
食穀欲嘔者(吃了饭才觉得难受),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患者没有食谷欲呕,吴茱萸汤的这个条文与患者的情况,不对应。
aqua88
发表于 2016/3/19 12:17:16
午后潮热,颧骨处发热,感觉上都是和阳明胃经方面的问题,加上饭后不适明显,偶尔有刺痛感,有可能是早期的胃寒吴茱萸汤证没治好,逐渐导致消化道内有瘀血,宜搭配大黄蛰虫丸服用。。。
一阴一阳
发表于 2016/3/19 13:25:28
患者大便粘湿,有时有未消化食物,手腿麻足凉,饭后心下满,体现脾阳不足;脸颊颧骨发热,上半身汗出发热,怕热,肾阳外越,亡阳之象;喜热饮,饭后满而不胀,胃部发冷,内有寒。总体来说,患者脾肾阳虚,肾阳外越,表热内寒,方选通脉四逆汤。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4、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爱中医654321
发表于 2016/3/19 16:18:48
胃感觉冷冷的,大便有不消化食物,处方附子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