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ii
发表于 2015/11/6 12:59:33
gamber2010 发表于 2015/11/1 09:44
大陸学中医的部份人很可笑,JT叔叔在台湾只不过是出书教书的人物,他那教中医的一丁点东西都是台湾中医学院的 ...
以资历,科班出身评价人,时方派的骗子们一直这样做。他们跟官僚机构紧密合作,行中医不是他们道德的体现,而是他们的饭碗所在。这是为什么中医界骗子之多的主要原因。中医界就是骗子界,只有不靠中医吃饭的人所行的中医,才是传统意义的中医。
风一样的过客
发表于 2015/11/6 16:21:26
本帖最后由 风一样的过客 于 2015/11/6 16:52 编辑
张老先生享年74岁。那时候也是高寿啦!大家去看看资料,好多清末民初的老中医都是五六十岁左右就去世的。。。他发明的这些验方,非常实用的!而且他书里面也有发明的伤寒方和温病方,很多有关经方的案例资料,只是还没有写完就去世啦!还有,个人浅见,经方采用六经辨证,时方采用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等,都能治好病。还有偏方,单方,甚至秘方,个人认为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方!排斥和贬低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都是未成熟的表现!如果顽固而机械地刻守某一派,拒绝诸多学术和学科的互为渗透与互补,无异于作茧自缚!正如一位中医大师说得好,医可有派,但不守派;治可有方,但不泥方!应当深研遍览,博采众长,对于各家学说,应当做到师其派而不悖其旨,循其法而不囿其方!现在倡导辨证论治与专方专病相结合,经方、时方、验方、单方因证化裁,融会贯通,广泛用于临床方能应变施宜,游刃有余。。
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1/6 17:19:01
pandaii 发表于 2015/11/6 12:59
以资历,科班出身评价人,时方派的骗子们一直这样做。他们跟官僚机构紧密合作,行中医不是他们道德的体 ...
大哥说中了时弊。这也是现在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人不得不自学古医学来自保的原因。
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1/6 17:22:24
风一样的过客 发表于 2015/11/6 16:21
张老先生享年74岁。那时候也是高寿啦!大家去看看资料,好多清末民初的老中医都是五六十岁左右就去世的。。 ...
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希望本坛能留住你这个过客!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5/11/6 23:42:13
风一样的过客 发表于 2015/11/6 16:21
张老先生享年74岁。那时候也是高寿啦!大家去看看资料,好多清末民初的老中医都是五六十岁左右就去世的。。 ...
非常中肯,赞!
pandaii
发表于 2015/11/7 01:44:43
风一样的过客 发表于 2015/11/6 16:21
张老先生享年74岁。那时候也是高寿啦!大家去看看资料,好多清末民初的老中医都是五六十岁左右就去世的。。 ...
活个七十来岁,说明不了什么。这在哪个时代,都不是什么稀奇。只是说他不是特别蠢,蠢得要死而已。
pandaii
发表于 2015/11/8 01:21:38
:lol: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5/11/23 00:05:43
资生汤组方虽简,但暗合古意,唯宗法传统又勤于临证者可用。其意有:1、慢性杂症、虚劳患者其证之根多在肾,然又多不耐地黄类之滞腻、山萸肉类之钝、桂附类之燥,唯有自中焦入手以平和之剂缓调可渐收其功,冉雪峰、邓铁涛、魏长春等明师对此极为注重。勿虑药简而不效也!(假若患者胃纳尚好,则径从下焦入手)2、组方自脾、肝入手,与叶熙春治寒湿热夹杂之疑难证先用温胆汤一剂拨开云雾之法具异曲同工之妙。3、久虚必有瘀,近贤上海颜德馨尤为注重。鸡内金药力缓和而持久,用药初期用之甚有必要,亦极合适,此与仲景肾气丸治阴损及阳用牡丹皮、桂枝可除轻微之血痹证、方不同而意同。
治学、作人均讲究境界,而此境界绝非空中楼阁。浮躁、狂妄又无悟性者娓娓空谈,不惟治学难成,作人亦必艰难。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5/11/23 00:11:00
本帖最后由 家乡的梧桐树 于 2015/11/23 12:52 编辑
楼主朴实善良,治学又能痛下苦功,却没有意识到网络系生活之延续、任何中医网站均为当今中医界之缩影也!
中医痹证
发表于 2015/11/23 07:50:20
pandaii 发表于 2015/11/7 01:44
活个七十来岁,说明不了什么。这在哪个时代,都不是什么稀奇。只是说他不是特别蠢,蠢得要死而已。
说了半天,也想听听你的真才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