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0/29 09:07:01

pandaii 发表于 2015/10/29 00:40
很少,JT叔叔或许算,但他也有点泛。本论坛有高手,但不是这些摆在台面上的,而是像我这样偶尔冒出几句,却 ...

看了大哥的有关言论,确实是对《伤寒论》有过深刻的研究。小弟也研究过《伤寒论》,但不得其法,难以深入。在这里,诚恳地向大哥请教一下:太阳病用汗法是大家公认的治法,但太阳病还可以用吐法和下法吗?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呢?

pandaii 发表于 2015/10/29 09:48:09

太阳病用下法,是反。用吐法也不对。但除了这三法,其实还有一法,就是理中。

gamber2010 发表于 2015/11/1 09:44:29

大陸学中医的部份人很可笑,JT叔叔在台湾只不过是出书教书的人物,他那教中医的一丁点东西都是台湾中医学院的人整理给他的,他本人跟中医沾不上边,还谈什么经方家,就好象大陸中医教授出书也不是他自己写的,都是学生团隊找资料整理出來的,最典形人物,王x教授,黄x教授,

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1/5 17:33:54

pandaii 发表于 2015/10/29 09:48
太阳病用下法,是反。用吐法也不对。但除了这三法,其实还有一法,就是理中。

大哥说的有道理,佩服。请大哥看看下面这个治太阳病的案例,给小弟开导开导,先谢过了。


孩子们在9岁前每年的冬季临近春节那几天都要发高烧。血象很高。孩子烧的迷糊。也不出汗。情况十分危险。当时已经深谙伤寒,温病学的我总是先用生地,玄参,黄芩,煎熬一锅狠狠的灌孩子后,趁着孩子肚子转凉一瞬间,猛用小儿消积丸。之后就等着孩子下臭水和臭屎汤就行了。孩子们基本都是拉的胸腹通透为止。此药的用法贵在用量上。量少了不行,啦不干净,胸部还是热。结果还得再用一次。而第二此再用,孩子已经被第一次给打得虚弱了。看准了用药就是雷厉风行,所以每当如今学中医的孩子们想起我这个急下存阴的运用时。女儿总是说,“当年记得几乎要把肠子都拉出来了。。。。。。爸爸用药可真狠”。尽管后来我的运气学辨证循环用药治好了很多疑难病,奠定了易医的实践基础,扩展了地黄丸,在下法和补中,驱淤活血中的运用。但是回忆当年,若有人问:你认为天下最好的药是什么?我仍然忘不了-----“小儿消积丸”-----这个唯独让我享受过巴豆之威的药。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5/11/5 20:06:19

本帖最后由 家乡的梧桐树 于 2015/11/5 22:31 编辑

经典经方是基础,是原则,离开基础和原则学医业医必一塌糊涂。《医学衷中参西录》语言通俗,但读者悟性稍差或无明师悉心指点则绝难真正领会。张锡纯所立时方,贴近临证,暗合古意,系经方在临证中的变通运用。况仲景经方,以桂枝汤为例,在《伤寒论》中变通运用者亦有。古往今来,明医大家均苦学苦悟经典经方而临证灵活用药则不受拘泥。枉谈经方、时方者,必为读书不入门更为毫无临证经验者;至于不识经方却画地为牢、自诩经方派者,其无知每令人喷饭!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5/11/5 20:17:16

《医学衷中参西录》并非普通通俗医学读物。有一定理论基础及临证体验者在明师指点下学习该书,可以迅速提高水平,之后再学习其他读物甚或重新学习经典就会容易很多!仲景之后历代明医大家不少,但能真正达到甚至超过仲景者,仅张锡纯一人而已。

gamber2010 发表于 2015/11/5 21:03:25

但能真正达到甚至超过仲景者,仅张锡纯一人而已。?????????????

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1/6 06:52:20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5/11/5 20:06
经典经方是基础,是原则,离开基础和原则学医业医必一塌糊涂。《医学衷中参西录》语言通俗,但读者悟性稍差 ...

梧桐树先生果真目光如炬,洞明世事,说得好!

pandaii 发表于 2015/11/6 12:39:34

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1/5 17:33
大哥说的有道理,佩服。请大哥看看下面这个治太阳病的案例,给小弟开导开导,先谢过了。





这种做法,跟我用大承气汤类似。对于急性病,也许凑合。如果经常来,身体会完蛋的。小孩元气足。我在美国,自行车胎扎眼了,到修车店,他们怎么修呢?把内胎掏出来,扔了,换新的。十美元。yard sale ,我买辆车才五美元。之所以这样,是,补胎要时间,价格也抬不起来。
       医生就是这样,或许病自己能好,他们一治疗,反而虚了。我中学时发烧,自己感觉没事,可不知道谁告诉我父亲了,于是逼我住院。这其实是安慰医生,而不是安慰我。他们说我烧到40度了。后来,我站着,突然之间失去知觉,摊地上了。估计就是他们治得的。

pandaii 发表于 2015/11/6 12:54:36

lhxtzlhxtz 发表于 2015/11/6 06:52
梧桐树先生果真目光如炬,洞明世事,说得好!


<中药亲试记>, 看到这名字,十有八九的人会认为,作者像神农百草一样,自己尝这些药。但你错了,张锡纯写的这本书,其实是说,他让病人尝这些药的记录。张锡纯就是这么个混混。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从“资生汤”想到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