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l95936 发表于 2015/9/21 15:42:40

家庭教育中的八宗罪(二)

第三宗罪:根本性缺失  根本性缺失,是指不知道在所有的经典中,哪个是最好的、最应该读的。  我们回到刚才的故事。那个出国的小女孩自杀了,她的妈妈非常后悔,就去做了一场演讲,去救人,并且拿出十万块钱成立了一个基金,告诉人们不要给孩子压力,我就是因为不小心给她太大压力,让她产生了强迫症。  这些“症”都是很奇怪的,是现代人总结出来的,古代没有这些名词。什么叫“强迫症”?就是一个孩子想优秀、想得第一,因为妈妈希望她这样,所以她强迫自己任何时候都要考第一,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压力。她遇到的所谓的困难、所谓的压力,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她家里不是没有钱,不是遇到了活不下去的困难,仅仅是因为想出来的困难,就把自己压垮了。所以这个妈妈觉得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她自由成长。这个妈妈如果见到我,我肯定要批评她,你的女儿死了,你都没有醒悟过来!  中国的教育不是要压力,也不是不要压力,要什么?要养正!一个人能够得到养正,就算有压力他也受得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压力,会出现什么状态?一定是另外一个状态。所以说,整个社会不懂教育,不懂得养正。“养正”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就是来自《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你懂得了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把孩子从小养正就对了。而能够完成养正任务的最好的营养是什么?《易经》的第三卦讲得非常清楚:“君子以经纶。”学经典就行了。在经典里面学“经”,而不是学“典”。  《论语》是属于“典”的,但是很多人不懂。《论语》从五行属性来讲,是属金的,而金,是收敛的。它是高级“弟子规”,是“规”的一种,告诉你这么做人,那么做人,是规定你的。真正的高级营养不是规定,而是一种无为法。学了《易经》就知道,它没有规定你做什么,而是给你一个目标。“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孩子长期读这些,就会内化成为他生命中的东西。他自强不息,他厚德载物,他还会自杀吗?不可能的。再大的困难都要自强不息,去战胜它;再大的打击都要厚德载物,去承载它。  这样一套具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我们同样是严重缺失的。  第四宗罪:方法缺失  方法缺失,是指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  我们有一套方法,叫“累积式”教育法,也叫“137学习法”。这套方法好在哪里?就是非常简单。一天半个小时,读一遍,每家的孩子都能做到,除非你不做。只要想做都做得到,很简单。而有的地方采用大量学习的方法,一天让孩子读一百个字,读一百遍。大家自己去试一下,读一百遍是什么概念,这是对孩子志气的严重摧残。一天读一百遍,读一年后,这个孩子是不可能还有志气的,甚至会生气全失,这是很严重的。  现在各种教育方法五花八门,而且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别人的方法不行,甚至认为某个专家、某个教授讲的就是好的,这也是严重缺乏基本的选择智慧。好不好你都可以去试验。你试一下,如果那种方法不好就要及时调整。有的人认为不需要方法,只要是读经就好。我们学过《易经》,《易经》里最清楚的第一个概念是阴阳。读经当然好,但是也有不好,你首先要知道它的不好,才能说出它的好。读经读错了,方法用错了,内容读错了,你以为会培养人才,实际上都不知道把孩子害成什么样子了。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那些大量读经的孩子,背了很多书,“哦哦哦……”一个字也听不清,双目无光,灵气全失,你说这样的孩子能成才吗?但是人家就认为这样是“成才”。这怎么可能!一个孩子要成才一定是不离社会,不离生活的,他要能够把学到的东西灵活地运用才行。只在那闭着眼睛背书的,叫成才吗?所以说在学习方法上我们要很好地去选择。  第五宗罪:角色缺失   今天来这里的以妈妈为主,爸爸比较少。在我们南方是这样,北方就不一样了。我去讲过课的地方,比如河南、山东,那里到场的爸爸特别多,而在我们广东、广西,爸爸就来得特别少,大部分是妈妈在管教育,这就是角色缺失,严重的缺失。
江门室内家庭读经班   我在家庭的五行关系中讲得很清楚,这也是《易经》给我们的提示。一个家庭中,乾为父,乾是属金的;坤为母,母是属土的。那么孩子属什么呢?大儿子叫“震”,震为龙;大女儿叫“巽”,巽为木;震跟巽都是属木的。小孩子生生不息,是属木的。小孩子就像春天里刚刚生发的东西,春天属木。那么一个家庭里,妈妈来管孩子,能不能管得住?从五行关系来讲是很难的,因为妈妈属土,孩子属木,木克土,所以靠妈妈去管孩子会非常难。但是爸爸管就很有效,因为爸爸是属金的,金是克木的,他是“克”得住孩子的。这个简单的五行关系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精髓,我们如果掌握了,就知道父亲的角色是不能缺的,如果缺了,这个家庭要教育好孩子就非常难,因为妈妈要担当两个角色,既要当“土”又要当“金”,除非能做好这两个角色的转换,否则很难教育好孩子。  在我的家庭里,这种关系体现得非常充分,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妈妈比较啰唆,唠唠叨叨的,孩子是不太听她的,大部分时候不听。当妈妈管不了的时候,就找我了:“爸爸,你看,佳佳不听话。”我是不用讲话的,鼻子“哼”一下,孩子就马上乖乖去读经了。所以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让爷爷奶奶来带孩子,这又是非常不正确的,从五行关系去分析也可以解释得通。爷爷奶奶会溺爱孩子,他们不是用中庸的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假爱,以为很爱孩子,事实上是害孩子。这是角色的缺位。  还有一个缺位严重的地方,就是我们以为要教育的是孩子,其实,更需要教育的是自己。很多人以为教育孩子就是买一套书给孩子学。我们提出全家读经,父母亲必须参与。我们的教材有“1+1”和“1+2”两种套装,如果爸爸不愿读,你就请“1+1”的,妈妈先陪着孩子读;如果父母亲都愿意读的话,就请“1+2”,1套大的,2套小的。这种“全家读经”的概念是我们首次提出来的,是我们的创新,并且从产品上也做了这样的规划。我们大人真正参与进去的时候,孩子的教育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也许你会说孩子不喜欢读,我告诉你,他如果不喜欢读,你就让他出去玩,并告诉他,爸爸现在要读书,请你出去。今天他一定很开心地跑掉了,第二天就不一定,三天之后,你放心,他肯定会找你: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读?一定是这个结果,我们是做了很多实验的。只要父母亲都爱读书,孩子肯定是爱读书的。如果父母亲都不读书,两个人都在那看电视,让孩子一个人在角落里读书,你想想那可怜的孩子怎么读得下去呢?他读一句就恨一句:你这个臭爸爸,你这个臭妈妈,两个人都在看电视,让我一个人读书。所以说角色缺位,后果确实很严重。  第六宗罪:心态缺失   现在的人或多或少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难静下心来,用空杯心去跟别人学。我们育心的朋友都知道,新人进到我们群里,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他去网站学习七天,学习之后才有资格提问。群里还有一个很简单的要求,就是要把群名片修改好。凡是群名片没有修改好的人来跟我说话,我一般是不理会的。你连“衣服”都没有穿好就跑来找我,你有什么资格。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很简单的要求,就是使用标点符号。在网络上,百分之九十的人不会或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现在到我们群里,标点符号用得不好的人,我也不会和他讲话。标点符号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一句话里有没有标点符号就反映出你的心态:标点都不用,说明你这个人太随便,太不严谨了,也缺少一份尊重。  进到我们群里,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来做什么的。我想教育好我的孩子,所以我是进来学习的——你要有这样的空杯心。很多人一进来就随便乱问,当你很认真地回答他的时候,他却人影都不见了,你讲话他也没有反应,他不会说一句感谢你的话。久而久之,我不随便回答了,我就告诉他去学习七天,把基本问题都看完了,还有不懂的再来问我。很多人就很不开心了,你有没有搞错,我是找你买教材的,你什么态度!他马上就不乐意了。他是来干嘛的呢?他是来看我的态度的。他没明白,在这里,我才是专家,你要跟我学,对不对?如果你不是进来学习的,你现在就可以退出。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有些人会说赖老师的态度不好。不过也有很多人会转个弯,偷偷地学,我就看看你赖老师是个什么样子,还能不能跟着你学,看你有什么“牛”的地方。看三天,他就明白了,原来还是要自己好好地学习。
赖老师莅临深圳莲花山户外读经班,跟大家一起读经   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总结了这样一套切实可行的筛选人的做法。我每天早上上QQ,至少会有十几个人跟我私聊,假设不做筛选,每个人我都耐心地跟他交流的话,只有一个结果——我会跟诸葛亮一样,累死。我不想死得太快,所以我一定要先筛选。没有空杯心的人,根本都不想学习,最好还是离我远一点。我们只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真正想学习的人,就算我打你都打不走,就算我骂你都骂不走的人。  最近这个“骂”也升级了,很多人说“赖老师,你骂骂我吧”,开始找我要“骂”了。确实是有不少人经过我“骂”以后成长非常快的。老犯错误,就会老挨批评,她就成长得很快。我们这边有个典型的家长,我真的骂了至少十次,但是每骂一次她就成长一次,打也打不走,骂也骂不走,她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群里非常有名的一位讲师。所以我们的心态一定要是“空杯”的,你是来学习的,要搞清楚你的目的。这种心态很多人都是缺失的,他不知道自己来干什么,就会挑剔,就会怀疑。昨天有一个南昌的妈妈,进来以后就说:你们都说累积法那么好,有那么神吗?这个人的群名片都没有改好,我马上告诉她赶紧改群名片,她就觉得我态度不好,我就把她禁言了,不准她发言,她立马找我私聊:你什么态度?广告讲得那么好,为什么不让我学习?我说:你学完了七天再来找我。现在没吭声了,不知道还在不在。有的人可能被这样一“骂”就跑掉了,因为她认为她是“上帝”,是送钱给我的,可她不知道我要送什么给她,我可不是要她这点钱。我经常这样讲,少了一个这样的用户,不要紧,我们会增加十个听话的用户,我的精力是放在这些听话的人身上的。但是你缺了一个赖老师,你知道缺了什么吗?全世界只有一个赖老师,你失去了一个多么大的学习交流的地方。只要你心态是好的,我来者不拒。无数的人跟我交流,有网上的,有打电话的,只要心是诚的,确实是来学习的,确实在网上听话照做的,你来找我,我都是以礼相待的,绝对不会高高在上。很多人很清楚,我就是一个不会高高在上的专家,实际上我就是一个家长。  我们来这里,事实上不是你们邀请的,是我们自己要来的。我们要去巡视,选择了珠海作为第一站,下一步有空的话我还会去周边,茂名、湛江、广西等等,我们都会去看一看,因为各地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用户,很多人渴望见一见赖老师本人,听一听赖老师亲自说话,心里可能会更踏实些,所以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做法,叫“在亲民”,没有几个专家愿意这样做的。我每天在网站上,在QQ群里、YY群里不断地“在亲民”。多少人学经典,会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亲民”,什么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来讲解一下,什么叫“平天下”。所有的专家,哪个讲得清楚什么叫“平天下”?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所有解释,我认为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平天下”的“平”就是平均。《易经·谦卦》里面讲:“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什么人可以平?富有的人才能平。“富有之谓大业”(《易经·系辞传》),我很有钱,很有学问,我愿意给没有钱的人,给没有学问的人,平一些给他们,这才叫“平天下”。很多人什么都没有,他凭什么去“平”?凭空空如也的口袋,有什么资格讲平天下?多少人读书读得一贫如洗,还“平天下”,那是贫穷的“贫”,不是平均的“平”,那种人连“平”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我们讲,这个“心态”是指,你确定了你是来做什么的,你找准了你的目标,就别在意那所谓的态度、手段,你就好好地埋头在那里学习。你只要把群名片改好了,又到网站学习了,能谈得出一二三,我们肯定是喜欢你的,肯定是欢迎你的。你要带着这种谦虚的、空杯的心才行。  说到空杯心,我要告诉大家,“空杯”是不够的,要“空桶心”,要像桶那么大。杯子太小了,空杯装不了多少东西。《易经·井卦》里的“羸其瓶”,就是讲一个人要去井边打水,可不能带一个漏的桶去,带着一个漏的桶是打不到水的。  这个井卦是很有意思的。“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一个人做事业,要学习井,可以源源不断地奉献。现在的人讲的奉献,是假的奉献,是“自杀式”的奉献。在我们深圳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慈善家,前两年死了,大家知道是谁吗?他自己什么都没有,家里也不顾,有一点钱就去资助几个贫穷的孩子。他自己很快死掉了。这是非常有名的自杀式的奉献。为什么会那么快死掉?就是因为走错路了。他帮助了一百多个孩子,成为一个标杆式的“慈善家”。而赖老师帮的人有多少,大家数得清吗?我帮了不止一百万个。我是像井那样源源不断的,今天讲课讲完了,明天还讲,我的“井”是讲不“干”的,而且会越讲越多,智慧会越来越多。因为源源不断,不死,所以媒体不会报道我。中国人是很奇怪的,如果你下水去救人,你很会游泳,把他救活了,你没事,就不可能有媒体来报道。为什么不报道?因为你没死。你必须死了他才会来报道你。我们的价值观念里存在很多这样的误区。我们要学的不是那种自杀式的奉献,那是错误的。我们要像井那样,“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水打完一桶还有一桶,你怎么打都打不完。做人就要做像井一样的人,做事业要做像井一样的事业。http://www.ngotcm.com/foru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9/16/090940c38o9or00110dprg.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庭教育中的八宗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