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燥咳复发 温经汤-泄利
末学初学医,诊治亲戚疾病。可用的方其实挺多的,就想试试伤寒论里边的经方。没想到诸多不顺。 故恳请各位贤者指点一二。症状:
女,31岁。
曾患燥咳,喝雪梨膏数月后愈。服药前仍偶有轻微咳嗽。
月经迟来,初来经一两日腹痛,腰痛。
常觉体倦,乏力,累,好躺卧
右脉如常
左脉沉濡
脸色白
体偏胖
常有轻微便秘,常食蜂蜜缓解
不喜饮水
诊为血虚气弱。 下虚寒,上有燥。治疗过程如下:
四逆汤:辽白参(高丽参) 31克炙甘草31克 干姜25克 附子25克 服用3剂,共6日.不知。
停药二日, 因考虑到血虚,遂换为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以气血双补。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当归 47克桂枝47克 芍药 47克 细辛 47克炙甘草 31克 木通 31克 大枣 25枚 辽白参(高丽参) 47克黑附子 29克
服药3日后,牙疼,牙龈肿,内耳针刺疼,咳嗽加剧。为什么呢? 是细辛太燥,因为本来肺燥而加剧肺燥吗? 还是高丽参过于燥烈?
于是换服温经汤,考虑到可能是高丽参太燥,细辛伤肺而不用。起到调经的作用。
温经汤:当归 32克 川芎 32克 芍药 32克 阿胶 32克 桂枝 32克丹皮 32克半夏 30克 麦冬 30克党参 32克 炙甘草 32克 干姜 32克 吴茱萸 47克
服药前正好是经期,恰好又受了点风寒,咳嗽更严重了,微发热。
没有管,我还是继续给温经汤。
考虑到肺金有燥,麦冬和半夏加到了30克。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才服药2剂, 喝完药恶心想吐,服完两剂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 便稀如汤,黄。
须知她从来都是便秘,即使感冒时候也没有现在过便稀。 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药方一般不会导致腹泻啊。难道是因为半夏是用白矾制过的,伤脾胃的原因吗?还是麦冬加上当归太寒的原因?
我觉得我对她的症状还是认识得比较对的啊,为什么用药这么多波折。 恳请请诸位指点迷津!
本帖最后由 xb_parasite 于 2014/12/15 20:35 编辑
或者是药房的药有问题?觉得应该不会。 本人也是新手,只觉得白矾制过的半夏应用水淘洗,尽量洗去白矾,因矾本身有催吐作用。另外,药量觉得应有偏重,阿胶、丹皮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太适合。我看应加写护胃气的药 回楼主的帖,只因震惊,没出人命已是万幸,请立刻停药!
说句楼主不爱听的,辩证完全不对,用方更离谱,估计很多人看了会无语
为了救人命,算我多一次嘴 劑量大得嚇人,台端初次給人用藥,劑量宜緩,等清楚病人反應再慢慢加減或更方。
當歸是熱藥,但用太多也會致瀉,其中油質會滑腸,建議第一次用10克就够。麥冬是微涼之藥,在此方中應該問題不大,但我認為還是應照原方比例。如今盛行木通有毒一說,儘量不要用,不是說一定會中毒,但用中藥要注意避嫌,建議用通草代替。半夏用薑半夏,就避免明礬的困擾。吳茱萸是熱藥,但我有遇到服後下利的,但不嚴重,劑量宜小,首次用建議不要超過10克。有些人怕吳茱萸的味道,聞後即想吐,不確定是否病人嘔吐與此有關。建議也不要加附子、高麗參,人家有上燥,這麼多熱藥一下子吃不消。仲祖用藥,多温涼藥并用,各走各路,各就各位,是治寒熱夾雜病之要領,在温下之時常用麥冬潤上,蓋顧忌熱燥傷肺。對於選方,我的意見是上熱燥、下虚寒,主要要先理脾胃大小腸,大小便胃口睡眠先調正常。經期宜謹慎用藥或不用。
不喜飲水而又肺燥,顯然是中焦有痰濕水阻,茯苓是必用而没用。玄参、杏仁(10克)陳皮(6)合用,這樣可以治肺燥,兼理脾胃。我覺得你的主攻方向應該是先理中焦之濕痰,中焦不通,用這麼熱藥,熱氣肯定上衝。也就難怪病人"牙疼,牙龈肿,内耳针刺疼,咳嗽加剧"(這是少陽火逆)。
其他診斷我覺得證據太缺乏,我有點感觉太粗糙。我覺得還是讓病人填個問診單來得好。
看得我毛骨悚然,桂枝、吴茱萸、细辛都用47g,吓死我了。再这样用药,在你手里非出人命不可。我的话可能不中听,但是,我确实为你捏了一把汗。 感谢大家热情回复和关心。
服药后一直在观察反应,有泻利情况时已经停药了。
关于剂量大:我是按照桂林古本上的用量,按照古一两为现在的16.5克约算的。而且我对照了李可老中医的医案好像也差不多这么大的剂量。
建议你将汉时一两折算为3.3g,这样比较稳妥,若觉得药力不够,可以多吃几副。李可的医案要活看,李可用超常规剂量的,多是危重病人,多是治疗刻不容缓的,不用大剂量,不足以力挽狂澜。 感谢东湖野老先生的建议。
有后续治疗进展了再来反馈。 可考虑用麻杏甘石,左脉沉濡应麻黄为主.个人看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