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方证临证真言
习伤寒者多,及之临证则茫然。或不识六经,或拘于原文,甚者不明经方加减之要,固守经旨,以为不可违背,皆背离仲景之意也。伤寒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法以证立,方以法随,知其证,明其法,立其方。识其六经,知其阴阳,在脏在腑,在经在气,了然胸中,则临证无遁情矣。古今释伤寒几百余家,皆推崇备至,但临证用伤寒之方者甚少,及之现在,亦了无几人,观其古今医案可知。及之当前,许多业医者,发扬经旨,用伤寒方以治杂病者多,幸甚矣。 研伤寒之方,必读神农本草,方得其仲景立方之旨。参内经,乃得其仲景立法之要。易水张师曰: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读仲景书,当探本求源,精究其意,则万病之治,运其掌也。余所著《伤寒辑要》,是为原文精义所提要,简洁而不繁琐。至于《伤寒六经方证临证真言》则按六经方类,以备临证应用经方之参。 余八零年始读仲景书,至今日方写《伤寒六经方证临证真言》,待《伤寒辑要》连载完,再行贴出,所写皆为临床之用,方以治病者是也。 网上级别虽曰新手上路,读此一贴,可知楼主不俗,已胜过论坛中某些高手了,可喜可贺,仲祖后继又见传人矣!!!hyt1992214 发表于 2014/9/22 11:26
网上级别虽曰新手上路,读此一贴,可知楼主不俗,已胜过论坛中某些高手了,可喜可贺,仲祖后继又见传人矣! ...
多谢先生赞誉,实不敢与高手相提并论。 qhzjliu 发表于 2014/9/22 17:32
多谢先生赞誉,实不敢与高手相提并论。
三十年苦工,已令人佩服,想必年近花甲矣,期待大作,先睹为乐!!!
期待楼主大作,排排队。 先生大作《伤寒辑要》发在那个边快? 丹溪叟 发表于 2014/9/23 19:04
先生大作《伤寒辑要》发在那个边快?
就在这个,非大作,先生好文不少。 可喜可贺!后生们在此拜见! 伤寒六经,为百病之法。伤寒中兼有杂病,六经中各有伤寒。伤寒杂病,其理则一,学伤寒之法,不可拘于伤寒之名也。六经之分,非为伤寒而设,亦非六经之伤寒,实六经中皆有伤寒杂病也。故仲景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其他诸证,或因伤寒误治,或因体质差异,种种不同。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而为二,后世多以为单论伤寒之书,令学者迷茫也。
仲景以六经概百病,独创六经辨证之法,首辨阴阳。病有表里内外,药有寒热温凉,病有浅深,治有次第,方有轻重,治有缓急,寒在皮毛者,发汗解肌为要,热在其里者,下有缓急之殊,半表半里者,又有和解为法,利水有寒热之别,温阳有内外之分,寒热有在上在下,又有互结为患,种种诸证治,用药之方法,以六经统之,以六经分之,则伤寒百病理法方药备矣。
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有外感之伤寒,感之深浅,故有不同,感之新久,证殊或异,妄治误治,合病并病,治又分途;杂病或久有宿疾,或外感误治,或体质不同,又染外感,寒热分殊,错杂丛生。仲景以六经分类,囊括百病。六经,实为三阳三阴之总称,故仲景以阴阳为立论大法。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者,古贤以之概括天人相应之变化也。人之四肢百骸,内外脏腑,营卫气血,经络气化,开阖枢机,外感内因,种种不同,概为六经,以言变化之道。仲景及历代医家,以此为分,而为六经辩证论治之方法,此六经之道毕矣。 支持楼主精研伤寒!!!六经已统脏腑病,经络病,所合病,故有在经在府在和之分,又有一经病,两经病,三经病,表里病等,总之,六经统百病是中医的基本原理。时医已鲜有知之者,故临证不知从何处下手,徒知套用成方,无方套用则束手,当学习楼主精神,认真继承好经典,否则,莫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