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自序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自序百度百科,一部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访问并参与撰写和编辑,分享及奉献自己所知的知识,所有人将其共同编写成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并使其不断更新完善。百度百科本着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提倡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草根大众的力量,汇聚上亿网民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实现与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从不同的层次上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以上转引自互联网内容)。
临床工作之余,喜欢上网浏览,百度搜索,查阅资料,以备临床之需。久之,便发现百度百科中某些中医学词条的解释有欠完善之处,遂搜求医史文献,查考相关典籍,予以补漏拾缺,以求完善。
如词条“君主之官”,百度百科的原解释为:“君主之官:君主,指心脏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君主之官,人体器官名。指心脏,心主神明,主血脉,居脏腑中最重要位置,故称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张景岳注:‘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王冰注:‘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
君主之官为何是心脏?为何称为君主之官?对此解释仍觉欠尽完善,于是搜寻相关古籍,予以详加考证后认为:“根据‘象’思维理念,或与阴阳八卦、五行方位等有关。心在五行属火,方位属南,为阳,人君之位。《易》以离为火,居太阳之位,人君之象。‘心为君主之官’,或盖源于此。”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王冰次注云:“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易·说卦传》:“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离为火,为日。”王冰之义如此也。
离,即离上离下、离卦。离卦由二个单卦的离组成,离表太阳、光明,两个光明重叠在一起,表示双重光明。万物得重明化成天下万物。《易·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日(太阳)出来后,因万物皆能相见,又位在南方属火为阳,故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也。
又《礼记·郊特牲》:“君之南向,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是故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逆顺之理……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
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推演,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为天德之道,主仁爱生长而善,为君位;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为天刑之道,主阴戾收杀而恶,为臣位。而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心主血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之营养,皆赖其血液之供应,说明心脏在诸脏腑经脉中居首要地位,故云“君主之官”则非心莫属。
对于上述编辑之词条内容,仍有发挥补充之处,后加“金栋按”予以说明。即金栋按:《内经》乃战国秦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除了受到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及天人相应观)十分深刻的影响之外,“诸子百家”中其他流派的学术思想自然地渗透于其中,用以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解决相关的医学问题。先秦诸子虽然号称“百家”,实际上只有十个学术流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加上刘歆《七略》-农、纵横、杂、小说为十家。后来人们以兵家、易、小说家也为十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张登本《内经的思考》)。如“君主之官”一词,则明显是受到儒家思想的渗透而来。
《内经的思考》说道:“《内经》将治国与治医进行类比,用国家中央集权最高统治阶层的建制,类比人体各脏腑功能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整体配合关系,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治国方略。这一点充分体现在《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官在整体生命活动中分担不同角色的类比。”又说道:“儒家十分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一观念影响着《内经》相关理论的形成。如在‘十二脏之相使、贵贱’的命题下,以封建帝制类比人体内脏的关系,确立心是‘君主之官’。”这是因为治医如治国,取象比类,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一样,心脏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君主。胡天雄《素问补识》说:“《内经》作者托言黄帝、岐伯,故书中常常把摄生、治病和治国并举。”
又如词条“五时”,百度百科的原解释为:“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五时;英文名称:five seasons;定义:春、夏、长夏、秋、冬五季。长夏指农历六月。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总论(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医学-五时:即春、夏、长夏、秋、冬。《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
一年明明是四季-四时,为什么又多出一个长夏而称为五时?
“此乃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的庞大的五大系统使然。”于是搜寻相关古籍,予以详加考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为何一年四时之中又有‘五时(长夏)’之称呢?此乃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的庞大的五大系统使然。”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王冰注云:“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五)时之胜也。”恽铁樵《群经见智录》:“《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
检阅先秦、汉之古籍,并未见“长夏”之名称,却有“季夏”之名称,如《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战国时期的邹衍云:“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春秋繁露·五行对》:“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四时中增加了季夏而成为五时。
长夏,首见于中医经典《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并在《内经》全书中共见27次,或是由邹衍“季夏”一词演变而来。时贤孔德立《先秦诸子》说道:“季夏的出现,是邹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创举,解决了土德在四时中不占具体位置的缺陷。” 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时,为了与脾、土、湿相配合,故《内经》的作者,将季夏换成了长夏,是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成熟的标志。长夏的来源,实由五行学说推演派生而来,即为了配合自然界之五行---木、火、土、金、水,此完全是出于理论的需要,牵强附会明显。
长夏的词义当如王冰所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六节藏象论》次注)又说道:“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藏气法时论》次注)即“长在夏中”。长,当读掌zhang,非读常chang。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六月,指阴历六月,亦即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因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脾所主。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却又不尽合理,时间搭配不均匀。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内经》的作者,为了均衡这个时间,又云“脾不主时”,即在每季之末各匀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个月×3季-18天=72天,如此则每季皆系72天。《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此“脾不主时”则是受当时阴阳、五行、五方、四时学说之影响渗透而来。
《管子·五行》:“日至赌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受此影响,邹衍则创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时教令思想”,推荐给当时的统治者。
再如“房颤脉-快速房颤脉”,原百度无此词条内容,于是搜寻相关内容并参以西说而创建了该词条。“房颤脉: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后脉象也随之变化,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形成的脉象叫房颤脉。房颤通过心电图确诊,脉象靠三指体会。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一,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获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有帮助……。”、“快速房颤脉:……当心室率>100次/分的房颤叫快速房颤,由此而行成的脉象(脉短绌,脉率>100次/分)叫快速房颤脉。与中医28病脉中的散(涩)脉及怪脉的解索脉相合。”
截止目前,共参与编辑提交版本词条579条(极少数词条编辑2-3次),通过版本497条,通过率96%,并创建词条45条,复杂版本数193条,字数约22万字,而且成为核心用户(编辑通过率≥85%,复杂版本数≥50条)及中级编辑(进士)--四级。某些相关词条内容若有雷同之处,并非为凑数,乃为完善该词条内容,此次予以重新整理合并为一条,加上补充发挥之内容,字数约39万字左右。从参与编辑的中医词条内容来看,《内经》的内容占绝大部分。由于鄙人才疏学浅,不当之处,敬请同道及贤达之士不吝赐教,予以指正,多谢了。
目录内容提要自序石(宝宝)序凡例正文1.癌-岩、乳岩、舌岩、肾岩、肾岩翻花2.八风-虚风、虚邪、虚邪贼风、贼邪、实风、正风3.八溪(谿)-大谷、小溪、溪谷4.百病始生-百病、病因5.胞-精室、命蒂6.奔豚-贲豚7.本神-脑、髓、元神之府8.痹证-痹厥、痹论、三气、周痹9.砭-砭石、鑱石、针石10.便毒-鱼口11.变-怯、天、天宦、五不男、石女、五不女12.标本病传论-病传、传(专)、传化、逆传(死)、顺传13.表里-缓急14.病脉-真脏脉、十怪脉、雀啄脉、屋漏脉、真肺脉、真肝脉(偃刀脉)、真脾脉(解索脉)、乍疏乍密、真肾脉(弹石脉)、真心脉(转豆脉)15.脖眏16.不仁17.不失人情论18.参伍-参伍不调19.仓廪-仓廪之官20.长寿-老死、寿终(寿终正寝)21.长夏-五时、季夏22.肠结23.肠澼24.瘛瘲-搐搦25.虫26.臭27.传尸-肺痨、痨瘵、瘵、疰、转注、鬼注、殗殜28.促脉29.膵-膵脏30.寸口-气口、脉口、独取寸口31.错简32.大风-癞(疠)、疠风、恶疾33.胆瘅-口苦34.大惑论35.大瘕泄36.代脉37.道教医学38.灯笼病39.瘨-石药40.癫病-巅疾、胎病、癫狂41.癫痴-风癫、邪哭42.调经论43.亸44.二十八脉45.方技-方技略、医经46.方士-方术47.房颤脉-快速房颤脉48.房中-阴道49.肺脉-肝脉、脾脉、肾脉、心脉、胃脉50.痱病51.风懿52.伏梁53.浮络54.疳-羸疾、小儿羸疾、无辜、无辜疳、摹姑55.膏粱-高梁56.鬲-皆鬲偏枯57.工-上工、上工治未病、神圣工巧58.骨59.骨空论60.蛊-血吸虫、瘕与蛊61.鼓颔-寒栗、振寒62.关格63.鬼魅-精魅、鬼神、丧尸64.鬼门65.过用66.海论67.寒热病68.颃颡69.华盖70.河图(附:洛书)-九宫八风、九野71.肓-肓膜72.黄帝内经-灵枢、素问73.祸祟-情志病、撞客、小儿客忤、中恶、邪病、邪气74.火曰炎上-作苦75.间歇脉-歇止脉76.将军77.筋78.金匮真言论79.痎疟-疟论80.结脉81.经筋82.经脉别论83.经气84.茎垂85.精气86.九气87.九脏88.九针论89.决气90.厥-暴厥、薄厥、大厥、厥病、厥逆、厥论、气厥论91.蹶92.君火-相火93.君主之官94.开窍-窍95.口僻96.兰草-脾瘅97.劳复98.老鼠疮-癙、鼠瘘、鼠疮、瘘疮、瘰疬、马刀、马刀侠瘿99.类中风-真中风、偏风、偏枯、偏枯痛、偏沮、卒中、卒中风、中风后遗症、左瘫右痪100.廉泉101.灵兰秘典论第八102.六节藏象论103.六气-医和、五运六气104.六微旨大论105.六脏六腑-十二脏、膻中、心胞、心主106.论痛107.络脉-孙络、三百六十五节108.脉数-脉象要素109.脉诊-脉诊及脉学理论源流述要110.毛脉111.瞀瘛112.瞀闷113.膜原114.牡脏-牝脏115.男左女右116.难经117.能-三能、形能118.逆顺肥瘦119.怒则气上120.佩121.皮(骨盾)122.平人123.评热病论124.魄门125.仆击126.奇病论第四十七127.启玄子128.气三元论129.泣130.秦承祖-上手医131.清开灵注射液132.鼽衄133.群经见智录134.染易135.热论篇第三十一136.热俞五十九穴137.人事138.人迎-人迎寸口诊法139.荣卫-营气、营卫、营卫生会140.柔痓141.乳子142.锐骨143.散脉144.涩脉145.上古天真论146.生气通天论147.十二经148.十二原-十二原穴149.时气病-天行150.食亦151.术数-和于术数152.腧穴-俞、俞穴、背腧、本输153.水胀154.顺气一日分为四时155.四关156.四气调神大论第二157.四失158.四时气159.素问识-素问释义、素问补识、素问三识160.太素161.太阴阳明论162.汤液醪醴论163.天癸164.天忌165.天明166.天年167.天师168.廷孔169.通天170.筩(筒)171.外肾-外势172.微针173.猥-猥退风、腲腿风、腲腿174.痿痹-痿厥、痿论175.卫气失常176.卫气行177.未病之病178.巫彭179.巫医-巫祝、觋、毉、祝由、祝由术180.五变181.五藏182.五法-五箴、鍼(针)183.五癃津液别184.五色185.五十营186.五味187.五行188.下疳189.下厥上冒190.显明191.消瘅-消渴、消渴病192.邪客193.心口194.心水-心水证195.胸痹196.畜门197.玄门298.血络-血络论199.血室200.徇蒙-招尤、徇蒙招尤201.形脏-四形脏、五神脏202.医案203.阴痿204.阴阳别论篇第七205.阴阳离合论篇第六206.阴阳易207.阴阳应象大论208.隐曲209.右行-左行210.玉版211.玉门212.玉英213.越鞠丸214.诊尺肤215.至真要大论216.中医四小经典217.中正-中正之官218.主气219.壮火与少火220.子宫参考书目作者简介
1.癌-岩、乳岩、舌岩、肾岩、肾岩翻花⑴癌(文章来源: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癌》)摘要 癌从喦声,而喦即岩耳。故古之以癌为名者,则本谓体表之恶性肿疡病,言其高突烂深之状貌,一似于嶙峋之山岩状也。而癌从喦声当读如岩,今乃读之为“矮ai”者,盖音“矮ai”本借以为“厓”,以厓、岩之义古相通,而厓之古音亦正为“ai捱”也。此当以西医之传入我国后,医学中有癌复有炎,二者之音易混淆,为予分辨而改读之耳。至于国内西医所称之癌,本由因袭中医之癌名来,而其所指,乃不同于固有之癌病者,殆又以古所谓癌者,本出于直观,故惟其发于体表者始可由明见而称之;而今所谓癌者,可为之“透视”,故其兼发于体内者,亦并可由明见而名之耳。
今人称恶性肿疡为癌者,其名古已有之矣。如北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卷上》云:“痈疽五发,一曰癌。”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二》云:“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子多发于腹,女子多发于乳……”,即其例也。然此所谓“上高下深,岩穴之状”之“癌”者,其名本以“岩”为义,而其字出亦正作“岩”耳。
按:癌之名义本为岩,而癌之名字初作岩者,乃以癌字从喦,而喦即岩字也。
《说文·山部》:“喦,山岩也。从山、品”,徐铉曰:“从品,象岩厓连属之形”,《正字通·山部》云:“喦,通岩”,是其义也。
盖癌之为状,“高突如喦顶”(肿物嶙峋之形)、“烂深如喦壑”(溃烂下陷之象),一似凹凸参差之山石状,故癌之一名初即为岩(喦)也。如《格致余论·乳硬论》云:“若夫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闷,昕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曰奶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疡科心得集·卷下》云:“夫肾岩翻花者……初起马口之内,生肉一粒,如竖肉之状,坚硬而痒,即有脂水……渐至龟头破烂,凸出凹进,痛楚难胜,甚或鲜血流注……”,即沿用其本义本字而名为岩(喦)者。《本草纲目·主治·痈疽》云:“穿山甲:乳痈、乳嵓,炮研酒服。”(按:嵓,即喦字)亦仍用其本义本字而名为岩(喦)者也。
⑵岩
凡结块坚硬如石,表面高低凹凸不平,象山岩一样,溃后状如岩洞之体表恶性肿瘤者曰岩。岩义同喦、癌。
⑶舌岩-乳岩
岩生于舌者之称谓。舌岩者,舌癌也。
以岩为癌者,如乳岩、奶岩、肾岩、舌岩等现于体表直观者。至于西医学所称之癌,本由因袭中医之癌名来,而其所指,乃不同于固有之癌病者,殆又以古所谓癌(岩)者,本出于直观,故惟其发于体表者始可由明见而称之;而今所谓癌者,可为之“透视”,故其兼发于体内者,亦并可由明见而名之耳。
⑷肾岩-肾岩翻花
岩患生于阴茎者,谓之肾岩。因其溃后如翻花之状,又称肾岩翻花,或翻花下疳。阴茎属肾,又名玉茎,谓之外肾,故名。肾岩者,阴茎癌也。
金栋按:癌者,今人称恶性肿瘤、毒瘤也。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疒部》:“癌ai(旧读yan) 病名。恶性肿瘤。”
癌者,原指痈疽之类的体表皮肤化脓性感染之疾也。最早或见于《卫济宝书·卷上·痈疽五发》,云“一曰癌。癌疾初发者,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此乃时贤张纲先生所引“癌”之原文内容。
又,李经纬、邓铁涛主编《中医大辞典》:“癌,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①其症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以收敛,甚则危及生命。即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生长部位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岩通癌),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癥瘕积聚范围。②发的一种,见癌发条。”此所言“癌”之见于《卫济宝书》者,乃痈疽五发(癌、瘭、疽、痼、痈)之一也,用现今之言即皮肤化脓性感染之疾,非“今人称恶性肿疡为癌者”也。《卫济宝书》亦并未言及“癌”是“其症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者也。
(癌)发者何也?用现今之言当指皮肤化脓性感染之疾病。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第一章疮疡·第四节发》:“发者,痈疽之毒发于外的意思。这是广义的发,狭义地说,或由疖、痈、有头疽,毒邪未能控制,向四周蔓延而成,所谓‘痈疽之大者,谓之发’;或是毒邪聚于肌肤,初起无头,红肿明显,边界不清,以后皮肤湿烂,全身症状较重的疾病。前者是西医的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后者即西医的‘急性蜂窝组织炎’。”
2.八风-虚风、虚邪、虚邪贼风、贼风、实风、正风⑴八风-虚风中医学术语,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八风,即四方、四隅八方之风,从其虚之乡来,与其所主时令不相一致,所谓非其时其风,亦名虚风,故能病人。实际上,八风统指四时气候变化而言。
虚风属八风范围。即凡与节令所应方位完全相反的风(即反节令气候)皆谓之“虚风”。
①《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此八风,皆从虚之乡来,乃能病人。”
张介宾《类经二十七卷·运气三十五》注:“凡上文之为病者,皆以虚风为言,而实风不在其列。”
②《灵枢·岁露论》云:“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
③《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天有八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类经十五卷·疾病类二十七》注:“八风,八方之风也,出《九宫八风篇》。”
④《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
王冰注:“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八正之虚邪,谓八节之虚邪也,以从虚之乡来,袭虚而入为病,故谓之八正之虚邪。”
《类经十九卷·针刺类十三》注:“八正者,八方之正位也。八方之气以时而至,谓之八风。从所居之乡来者为实风,从所冲之方来者为虚风。实风主生长,虚风主杀害。”
⑵虚邪-虚风、虚邪贼风
邪气简称为邪,又称为“虚邪”、病邪等。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内经》为什么将致病邪气称为虚邪呢?“虚邪”概念的发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
“虚邪”一词,《内经》凡23见,均指自然界四时不正之气。但是,邪气何以言“虚”?虚,非《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篇所言的病机之“虚”,亦非证候之“虚”,是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始能伤人致病者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之王冰所注云:“邪乘虚入,是谓虚邪。”
就《内经》而言,“虚邪”概念的形成有其较为复杂的认识背景,其与“虚风”一词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虚邪”派生于“虚风”。虚风是八风之一,凡与节令所应方位完全相反的风(即反节令气候)皆谓之“虚风”。由于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与四季气候变化节律同步,无论在哪一节令中,如果有与该节令所应方向相反的气候(即风)出现,人体都可能因不适应这种反季节的气候而发病,那么这种反季节的气候(即虚风)便成为邪气,这种邪气即是“虚邪”。这一认识集中体现于《灵枢·九宫八风》篇中。该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也。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内经》作者在此处将“虚风”与“虚邪”作为互词对待,可见,“虚邪”即是“虚风”。
“虚风”相对于“实风”而言。所谓“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如张介宾(《类经·卷二十七》)就认为“月建居子,风从北方来,冬气之正也。月建居卯,风从东方来,春气之正也。月建居午,风从南方来,夏气之正也。月建居酉,风从西方来,秋气之正也。四隅十二建,其气皆然。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曰实风,所以能生、长、养万物。”
所谓“从其冲后来为虚风”,是指与月建节令的相反方向所来之风。“冲后”指北极辰(即太一)所居的相反方向。“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太一居子,风从南方来,火反胜也。太一居卯,风从西方来,晋胜木也。太一居午,风从北方来,水胜火也。太一居酉,风从东方来,木反胜也。气失其正者,正气不足,故曰虚风,所以能伤人而主杀主害,最当避之。”(《类经·卷二十七》注)。可见,“虚风”即非时之气,也即是反季节气候,因其极易成为伤人致病的邪气,故此处经文上言“虚风”,下谓“虚邪”,均云“避之”,故二者在此处有等价效果。若从源流关系认识,“虚风”属八风范围,是形成“虚邪”概念之源,由于“虚风”较之“实风”更易成为致人于病的邪气,于是将其以“虚邪”名之。
“虚邪”源于“虚风”之论还可以从《灵枢·岁露论》中找到依据,该篇说:“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本段经文有三点重要的提示:
其一,“虚风”是指与节令所应方位相反(即前篇之“冲后”虚乡)来的风。
其二,“虚风”极易伤人致病,故称为“虚邪”。言“邪”,是因其能致人发病。以“虚”命“邪”之意有二:一是此邪从“冲后”虚乡而来,即指反节令气候;二是在人体恰逢虚时,即人体处于对此反节令气候的不适应状态时伤人,这就是以“虚”命“邪”的理由。
其三,“虚邪”又称为“贼风”。贼者,伤害之义。节令性气候即“实风”,“主生、长、养万物”。“虚风”即为反季节气候,极易伤人致病,故曰“虚风,贼伤人者也”。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将“虚邪”“贼风”叠用。由此观之,《内经》中“虚邪”一词源于“虚风”而又等价,又称之为“贼风”,《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为“贼邪”,此四者皆可用“四时不正之气”(《黄帝素问直解·卷一》)释之。……
综上所见,《内经》中“虚邪”概念源于“虚风”而又等价同功,又谓之“贼风”、“贼邪”,四者义同名别,均指四时不正之气,也称为外邪,或外感之邪。两者在《内经》中均指原发之邪。(以上内容见于张登本《内经的思考》)
⑶贼风
中医经典《灵枢经》的篇名,即第五十八篇。
[关于篇名]贼,伤害的意思。贼风,即异常的风气。《类经·疾病类三十三》注:“贼者,伤害之名。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贼风邪气。”
贼风,又称为虚邪贼风,也可称之为虚风。泛指自然界不正常的气候。
本篇着重讨论了贼风伤人的病理、病证,故以“贼风”名其篇。
⑷实风-正风
①指与季节时令相合、斗星柄所指的方位相一致之风,也叫正风,亦称正气。如春东风、夏南风、秋西风、东北风。
《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
《类经·卷二十七》注:“所居者,太一所居之乡也。如月建居子,风从北方来,冬气之正也。月建居卯,风从东方来,春气之正也。月建居午,风从南方来,夏气之正也。月建居酉,风从西方来,秋气之正也。四隅十二建,其气皆然。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曰实风,所以能生、长、养万物。”
②亢盛的风邪。实,亢盛,暴烈。
《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亦非虚风也。”
《类经·卷十三》注:“从一方来,即太一所居之方也。风得时之正者,是为正风。然正风实风本同一方,而此曰非实风者,以正风之来徐而和,故又曰正气。实风之来暴而烈,故与虚风相对而言。”非实风,即不是亢盛的风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