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云 发表于 2013/11/30 15:43:06

纸上谈兵——《泻心汤》中蕴含的学问


                                          学习与思考——纸上谈兵               
                                        《泻心汤》中蕴含的学问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著名药方“泻心汤”,顾名思义,即为泻心火所制。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结等。
显然,是一派热病症状。
其病机呢?早有说法:气有余,则是火。
似应不错。

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张医圣在谈到该方所治疾病之病机时,却说是“心气不足”!
但是,“泻心汤”中所用之药(大黄、黄连、黄芩),却又全是苦寒降火之类,并无补心气之功。相反,一派热病之象,明明是心气有余、而非“心气不足”的表现啊?
这是为什么呢?

由此,有人便认为,这《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心气不足”,系后人传抄刻印时,出了差错,将“有余”误成了“不足”。
这个差错,也错得太离谱了,因为,其辨证完全搞反了。
幸好,后人只凭症状用药,而没有计较辨证之正误,而仍照那药方下去,疗效却不错。因此,“泻心汤”相传千年,杏林皆奉为圭臬,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不过,这“泻心汤”所治病机,究竟是“心气不足”,还是“心气有余”?这个问题却有弄清楚的必要。因为,也有这类热象症状,即某些“心火亢盛”证,用“泻心汤”却会无效。
这“心气有余”与“心火亢盛”,有什么区别吗?
照说,有区别也不会大,顶多是火之程度差距。

那为何同类似的症状,“泻心汤”(及同类型药方)却会出现有的能治愈,有的却无效的情况呢?
问题的答案,在于“泻心汤”所治,确不是“心火有余”。

对此,彭子益老先生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分析说:“心气不足四字,切须认清。心属火气,下焦之火主上升,上焦之火主下降。心火不足,乃心火之降气不足。如系心火不足,便须用羊肉温补木气,心火乃足,或用肾气丸以补木气之根,心火乃足。”
彭老先生说得很清楚了:这个症状的“心火不足,乃心火之降气不足”!
就是说,既不是心气有余,也不是心火不足,而是此时心火的降气能力不足,即心气不足。
若是心火不足,则不会用苦寒降之,而应用补木以生火,“虚则补其母”、“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这个“心气不足”,却只是临时降火功能出了问题,遇到障碍,使心火无法与肾水很好上下沟通,导致心火郁于上,引出一派热病。

这个中阻障碍是什么呢?
脾胃湿热。
对付这个脾湿的最好方法,就是苦寒燥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湿问题一旦解决,心火自然就可下降,与肾水正常相交,而原有郁火上炎症状,不治而可愈。
所以,“泻心汤”治疗心气不足、虚火上炎之病症,不是直接治心,而是釜底抽薪,用药于脾,打通脾湿之阻,让心火下降得以通畅。名曰“泻心”,实为燥脾。
但,既病症在心火,叫“泻心汤”,可能是为让后人方便,可以对症下药。

既此病机为心气不足证,那“心火亢盛”之热症,又怎么治呢?
这恐怕就得以水制火了,因为这种情况的病因,是心本身的问题。其治疗大法,《内经》已给出:“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古人张元素还提供了具体用药:咸软之:芒硝;补之:泽泻;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不过,真正的心火亢盛证,按黄元御的观点,应该不多,因为:“病于相火衰者,十之八九;病于相火旺者,十之一二而已”。
只是,习惯了认“心气不足”而误为“心气有余”证的医生,是很容易就将一切上炎之心火,均视为心火亢盛的,所以,真正遇到了心火亢盛的病人,用苦寒药治,便会铩羽而归、方法失效了。

由此可见,现在一些中医之所以用某方治某证,有时有效,有时却无效,其原因,恐怕就是实际他们并还没有真正掌握某些病的病机,没有真正辨清某些病证的实质,仅仅是以症对方,误打误治愈了而已。因而,这种成功经验,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仅别人学了,有时治不好病,自己也常遇到自己的拿手专长,却居然也治不好那以往得心应手可治愈的病症。
辨证,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3/11/30

sissyzly 发表于 2013/11/30 20:03:35

回复 南齐云 的帖子

好案,分析得条理分明,学的人清清楚楚,病因、病机及治愈的原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提高中医的康庄大道。而不是如西药说明书一样的教学方法,比如经方,那么多人学经方,为何疗效却没有吹捧的那么厉害,医院中所谓嫡系弟子博士毕业,智商也高,学了那么久,也是那种水平,可知教学方式有问题,让人枉费时光,而无真正的提高医术,国人已给中医扣上慢郎中的帽子,重西医轻中医,现在这么高调复兴中医,疗效上不去,不是让西方、日人看我们的笑话!!!日式经方复兴中医天方夜谭!!!可悲!!!放着传统的由内经入手学习中医的方法不用,非要学日式填鸭经方,中国人要尊日本人的经方,才有疗效,我实在无话可说,还这么吹捧,是何居心?!是要中国的中医不如日式的汉方,让中国人认日本人是汉方的祖宗吗?汉奸做的事,文人不知耻,乃国耻!!!日式经方如此好,你们去日本就好,不要祸害中国人,毁我国医!!!

蓝中 发表于 2013/12/3 08:01:40

学习了!

江海余生 发表于 2013/12/3 21:34:10

人体是个利用能量的高精密的场所,就心脏来说,就像发动机的电机,空转发热,超负荷运转也发热,这也是心火总是旺的原因,心的能量转化分化成两个方面,一为收缩的动能和泵血的势能,二为热能;二者都可以称之为心气,二者相互联系都是由心肌细胞氧化能源物质供能,一方多,另一方则少;泻心汤类是泻这个发的热的心气,以促使心脏的能量分配达到新的平衡。中医里概念都具有正邪两方面的含义,比如六淫的风寒暑湿燥火,人体也有着六种气,只是在人体健康的时候不显而已。五泻心汤,思路各不相同,也给我们很好地学习机会。

解正阳 发表于 2013/12/4 15:16:16

此方如用,须顾护胃气,中病即止。

龙大侠 发表于 2013/12/5 10:16:14

这样的分析非常好,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谢谢!:lol::lol::lol:

河洛真人 发表于 2013/12/5 12:52:08

真是这样吗?黄元御有后世医学渐趋下流之说。何为心气不足?泻心汤何以泻心?建议楼主先弄懂药物之阴阳五行,脏腑之寒热虚实再说!如此曲解经方,只恐仲圣地下难安啊!

江海余生 发表于 2013/12/5 13:52:52

有想法就是进步,善思考才能得真理。

grainboy 发表于 2013/12/5 15:54:59

楼主搞笑

余则文 发表于 2013/12/6 22:37:31

是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纸上谈兵——《泻心汤》中蕴含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