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w215894582 的帖子
夫肝之病,泻用酸(芍药,枳实),助用焦苦(柴胡),益用甘味(炙甘草)之药调之。
助用焦苦的理论基础是实则泻其子,肝之子是心,而心是以苦泻之。益用甘味之药,是因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实脾就是补脾,脾是以甘为补。 产后,还是坐骨神经,啥都没看,最先想到的就是温经汤。 本帖最后由 faming 于 2013/10/1 22:43 编辑
《灵枢.经脉篇》载:“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小柴胡汤主之;小便不利,身重,五苓散主之。方一,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0/1 22:58 编辑
方二就是芍药甘草汤,但是方一还是讨论不到位 老师公布答案啊 患者身寒怕冷,肩胛背间疼痛,大腿疼痛,心烦多梦,大便秘结不调,经期大腿疼痛加剧,是血虚受寒,经脉血行不利;伴干呕、胸闷,是寒邪闭阻。可用当归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 如果可用时方的话,我选阳和汤 谢谢先生解答!
顶当归四逆汤! 有汗,怕冷怕風,頸項痛,當爲桂枝加葛根湯。再茯苓,白術?
患者服用的方一是《伤寒》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汤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0/5 21:51 编辑当归10 生白芍9 甘草8(炙)通草(木通)6 桂枝9 细辛3 干姜6 黑附子6 大枣5枚(擘)
风寒入肝则筋痛,入肾则骨痛,入脾则肉痛。内经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患者系厥阴寒痹筋痛。以当归四逆汤,养血活络,温经散寒为治。
厥阴病的脏腑定位包括肝,这个是没有异议的。从当归四逆汤7味药的的组方看,辛味补肝有当归桂枝 细辛 酸味的泻肝有白芍,甘味的缓肝有炙甘草 大枣,通草。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方二是芍药甘草汤。
有疑问,可楼下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