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云 发表于 2013/8/29 10:06:40

个体诊所,是中医发展的最好形式


             个体诊所,是中医发展的最好形式

南齐云 / 文

现在的中医,日趋医疗事业的边缘,在西医高科技捡测诊断的强势面前,影响力已很薄弱。
但是,中医却也永远不会完结。

因为,毕竟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庸医术,并非是一个骗局。就是在今天的现实中,它也常常能体现其令人惊异的治病能力:已被现代医学判处了死刑的很多病人,居然都被中医起死回生了;许多让西医不知所措的疑难杂症,也有很多被中医治愈了。

现在中医被边缘化,原因很多。其中,让中医诊治医院化,就是一个大失误。
因为,中医诊治的特点,是以人体为本,而不是仅以祛除病毒为主攻内容。因而,每一个中医,在诊治中,都必须对每一个患者的病机,尽量作出全面的考量,才能辨证论治。对中医来说,同样的病,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发生在不同的时候、或在不同时候进行的治疗,都是有区别的。
由此,中医的诊治过程,不可能以产业化式的流水作业,不可能以某种模式进行批量治疗,而必须(医与患)“一对一”的面对面诊治。

而医院,却正是一个以产业化流水作业、同类病可以模式化批量治疗的场所。
它适合于以生理化学、生理物理学为基础、以消灭病毒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医学(西医),以及适合于进行切除、修补人体某些坏死器官的西医外科手术。在西医治疗中,消灭已知病毒,切除、修补某些坏死器官,对每一个同性质的病人,都是相同的操作。每一个西医医生,在诊治中,实质上面对的并不是不同的病人,而是种种已知的各类相同的病毒、或同类的坏死器官!
因而,西医的这种治疗操作,便可以实现模式化、批量化、流水化作业。

而且,这种操作过程,可以不断被细化,以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同时参入到每一个诊治过程之中,增强整体的诊治力度。并且,使过程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其分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化。
例如,高科器医疗器械CT、B超、核磁共振等设备的使用,便使西医的诊断环节日趋细化,也让操作这些设备的专业人员,成为西医不可或缺、却又分别独立的重要组成。

所以,现代医院,实际是为西医学的发展,而准备的场所,是西医发展不可缺少的“治病工厂”。因此,西医医院的规模越大,其诊治疾病的手段,在客观上便愈全面、强大。

显然,对于需要给每一个病人都分别考量、分别辨证的中医,“治病工厂”的医院模式,则完全不适合。

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医医院,是写了著名《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的天津名医张锡纯,于1916年在沈阳创办的“立达中医院”。但这所中医院,实际只不过是一个大诊所,只是张锡纯企图借此,以基础的生化知识,来解读、甄别中医的方药,以求更好运用中医而已的地方,而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医院。

中国古代历朝的皇家,也都设有御医院、太医院之类“医院”,为皇族及部分高官诊治疾病。不过,这类“医院”也只是集合了大批中医,来服务皇家,中医之间并无医术上的专业分工,都是以同样的理念与方法看病,进行同样的操作。故而,它们也仍只是个大诊所,仅仅是规模大而御医们的地位高而已。

中医大规模进驻医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事。
六十多年来,不仅各省、市、县各级,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医院,而且,一些西医院之中,也都分别设立了中医科室,让中医从个体与诊所形式,集合为专门的中医医院、或中医科室。

因成为了 产业化流水化作业的医院,中医的特点、长处便逐一消亡。
首先,看病方式的产业化流水化,便使医生难于有充足的时间,去仔细诊断辨证那些需要时间认真诊断的病人,从而大大增加了出错的概率。并且,流水化的看病方式,也使医生必不可少的复诊、系统调治与纠错之诸多过程,往往缺失不存。

其次,“店大欺客”的商业规律,使医院无形中成为了庸医的保护伞,也让所有中医均应具有的责任心,被医院形式予以消融——因为,病人从此面对的不是个体的医生,而是相对强大的医院组织——故而使中医整体,在得到医院庇护的同时,其责任感却大幅下降于无形。

一名西医个人的责任混沌,虽然也常能受到医院的庇护,但西医医院诊治的特点,使每个医生责任,一般可能只具有局部性、环节性。而一个中医的失误,却就会是对患者的全部失误。
因此,在医院中,中医“一对一”责任感的消解,便导致了中医疗效水平的直接下降。

很多医案与现况表明,有些名牌中医、大学教授,在诊治中实际让不少患者大为失望,患者花了高价挂号费,得到的结果却仍是并无疗效。但是,这一切,对这些名医、教授的名望,却毫无影响。因为,患者的负面评价,在医院的庇护面前,没有任何份量。

再则,进入市场经济后,凭借一般人无法参照对比而确知的种种费用——高昂价贵的西药费、高科技医疗器械使用费,及令病人心惊的高昂手术费等——西医医院便得以完成了所谓产业化,西医医生个人也能由此获得近于暴富的经济收入。

相比之下,中医,却因中医理法特点注定——传统的公众熟知的天然中药,其药价远远低廉于化学品合成的西药;又没有高科技烟幕弹可做巨额收费之借口;而且,也因中医不需要做外科手术而不能获得昂贵的手术费——使即便是医术极隹的中医,也都无法得到西医具有的经济报酬。

因此,医疗产业化浪潮的结局,便使坚守中医本性的中医院,都成了“穷单位”,坚守中医诊治的中医科室,都成为所有医院中的“穷部门”。之中的中医们,特别是一般中医医生们,便也都成为了中国医疗界的“穷人”。
面对如此困境,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医院、中医科室的突围办法,就是只好向西医靠拢:引进高科技捡测设备、卖西药、使用西医的打点滴类治病等“来钱快”的手段。

这些“突围”方法,固然一时确解救了各中医院、中医科室,使他们不致于为“太穷”而急不可奈,一些中医的收入也因此稍得提高。
但是,中医事业,却因此而逐渐消亡。
所谓中医院,多成为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类西式医院。

这个局面若不能得到改变,中医的名义与招牌,固然因行政的庇护,可以存在较长时间。但,中医的实际事业——即人们对祖国传统医学的信赖与依靠,则很可能就将大规模地毁于我们眼下的这一代!

改变中医事业的困境、振兴中医事业的希望,并非没有。只要国家相关部门,对中医危机的现状能予以警惕与重视,办法应该还是能有很多的。

例如,从体制上,采取大力发展中医个体(或少数个人合作的)诊所,让个体诊所成中医医疗力量之主体的国家战略。

政府可以从此不再批准增加与扩建各级中医医院与中医科室,而积极鼓励支持中医们、特别是新一代中医医生,尽可能的回归从事个体(或少数个人合作)诊所。并从国家政策与制度上,给所有从事个体诊所的中医,以实质性支持,大力简化创办诊所的手续,改善他们从事个体诊所的行医环境,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免个体诊所须缴纳的税费,等等。

如能这样,中医便能回到传统的“一对一”与患者接触的局面,从而促使所有中医不断提高他们的医术,以及提高他们的责任心。这样,真正的名医,便会自然产生于患者的疗效之中,而不是由医院自个儿的评选。

“一对一”与患者的全面接触,是中医诊治的必须特点,这是保证医生仔细勘察病机、而辨证施治的首要条件。
“一对一”与患者的全面接触,在治疗中,也有利于医生以系统工程观念,按标本急缓关系,逐一分阶段调治病人;在病机一时不明之际,“一对一”与患者的全面接触,医生还能以药试病,求得最终侦测判断与制定出真正的病因及治疗方案。并且,对于那些难于避免的一时失误,更可以因“一对一”与患者的持续接触,而最快的适时纠错。

同时,“一对一”与患者的全面接触,也是中医接受病人捡验医术医德的最好形式。既能促使每一个中医必须认真负责的进行诊治,也让病人能从疗效上,尽快决定下一步诊治求医的对象,避免为庸医耽误。而现在的中医院,则因产业化流水作业,往往掩盖了医生个人的医术水平。

一个中医,如果他的医术好,疗效好,他的诊所必然就会门庭若市。
名牌中医,就会在这样的诊所中自然产生。

门庭若市的中医诊所,经济上就应有较高的收入。1949年以前的中医诊所,中医们的收入,大都能使他的家庭富裕殷实。
优良的中医,不须靠卖药赚钱,而是可以凭他的医术收取较高的医疗诊治费。
例如,每次挂号(诊治),一个病人收100元、200元,甚至还可高一些。而这时病人的付出,相对进西医院,也仍是很少很少。因为,一个小小感冒,西医院就可能要花费上千元。

让所有的中医,在个体诊所的形式下,既充分发挥中医的巨大作用与潜能,又能让他们以此正正当当的成为富裕阶层,很有必要!
这样,中医诊所在富起来的过程中,也就同时能为广大民众提供价廉、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

个体诊所若出了庸医与骗子,怎么办呢?
如果是一个庸医,因为老是没有什么疗效,他的诊所,就不会有什么前途。因为,病人的口口相传,会让他露出真相。
如果是一个骗子开诊所,一时也会骗到一些钱,但时间一长,他就无法生存。

在人类历史上,庸医与骗子,永远都不会绝迹。就是出现了,也不太要紧。
第一,疗效会揭露他们的真面目;第二,因为,他们没有医院大招牌做掩护,故即便病人偶尔一次、二次上当付出了挂号费,也不会造成病人的太大损失,还能使病人就此却步;第三,政府在这个方面,也能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可以加大监管力度,打击骗子。
吃饭被噎,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不会因噎就废食。
因此,也不要因为有庸医与骗子的存在,就否认中医个体诊所存在巨大积极意义。

而为所有中医诊所提供一个安全、不受干扰的医疗环境,却是政府很容易做到的事。
如果能这样,将来遍布城乡各处的中医诊所(数量多过药店!),既能大大缓解民众目前“医院难进、医药费高昂”、但又急需治病的困境;同时,回归传统的“一对一”与患者进行诊治的形式,也能大大促进与提高中医事业的水平。

这一切的改变与进步,政府不需花一分钱。要做的,只是观念的改变。


骆驼007 发表于 2013/8/29 11:38:00

不管是个体诊所,还是豪华的大医院,决定的因素在人。医者仁心。

罗定中医 发表于 2014/5/2 12:50:31

虽然是旧贴,但见到这样能为中医说话前辈,非常敬仰!:handshake

潺潺溪流入大海 发表于 2014/5/2 13:07:08

隔洋兴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体诊所,是中医发展的最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