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31 22:42:58
回复 faming 的帖子
原方大枣用25枚。原方1两是15克。所以需要按比例缩减。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31 22:46:41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8/31 22:48 编辑
回复 患者之心 的帖子
现在的黄帝内经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内容很多都是唐以后加进去的。你只需要记住我引述的论点就行了。其他不必花费时间专研,因为看也看不懂,看懂了,只有理法,没有方药,也不会治。只有《伤寒论》是理法与方药合为一体,这个才具有花费时间专研的价值。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31 22:51:07
回复 zx_51553 的帖子
比如参考点定为肺,看来路,再看去路。肺病的来路是心,肺病的去路是肝。3为一体综合分析。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31 22:57:52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8/31 22:58 编辑
jiaojunjie 发表于 2013/8/30 20:13 http://www.ngotcm.com/foru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有一个问题,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背发寒,发冷,咳嗽,咳痰,手脚发凉。依据这些症状,可以是内伤,也 ...
六病既可以是外感,也可以是内伤,并不是中风和伤寒是外感,其余的是内伤。伤寒在太阴,伤寒在少阴,伤寒在厥阴,伤寒在太阳,伤寒在阳明,伤寒在少阳。外感病是分六病辨证。
招牌郎中
发表于 2013/8/31 23:02:06
本帖最后由 招牌郎中 于 2013/8/31 23:02 编辑
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若云小青龙汤以治疗肝而疗肺病岂不谎谬焉?小青龙也不是实肝之剂。同时本病出现了厥阴肝寒之四逆,少阴之失眠(姑且归入少阴),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就算原方治愈此病解释很欠妥。中医辩证而针对主要矛盾用药。而上工治未病是在这个基础上采用截法。意思是见到肝病在治疗肝病的同时辅助以扶脾胃。至于五味补泻,不必追本索源,只需直接记住它的功效与作用即可。
bt4200
发表于 2013/9/1 07:45:44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30 1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肝血虚寒性咳嗽。我曾经在论坛上公布过一个案例。产后咳嗽下体出血经方一剂知(答案公布在 ...
水师是从哪个点上看出患者是厥阴病而不是少阴病的?
faming
发表于 2013/9/1 09:29:49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31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faming 的帖子
原方大枣用25枚。原方1两是15克。所以需要按比例缩减。
谢谢水师回复;原来水师也是认同经方1两是15克的。想再问水师《伤寒杂病论》参考的主要是哪个版本?由民间中医网校对的桂林古本(木通3两)及湘古本(通草2两),推算通草用量应在6~9克之间,本处何以仅取2克?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9/1 17:02:42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9/1 17:05 编辑
回复 faming 的帖子
《伤寒论》多个版本都有各自的优点。
古时候的通草就是现在的木通。因为怕药铺以关木通充当川木通卖给患者,而关木通有肾毒性,会导致肾衰竭,所以为了避嫌,又因为通草和木通功效相似,所以可以用通草代替木通,通草轻,所以量就开得小了。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9/1 17:12:06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9/1 17:12 编辑
回复 bt4200 的帖子
为什么需要记住证治条文呢?原因就在这里。就像学习数学,一定要记住公式,定理。灵活应用就靠自己了。
原文〈伤寒论351条〉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faming
发表于 2013/9/1 17:30:45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9/1 17: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faming 的帖子
《伤寒论》多个版本都有各自的优点。
古时候的通草就是现在的木通。因为怕药铺以关木 ...
谢谢水师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