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l2002
发表于 2013/5/3 09:26:40
八十九、81条明确提出服栀子汤的禁例是“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可是375条的“下利后更烦”,为什么仍用栀子汤呢?
答:病人旧微塘是指平素有虚寒性腹泻证说的,栀子性味苦寒,虚寒证不宜服之。而375条是否为虚寒性腹泻呢?从“下利后更烦”的“更”字来看,是下利未止之时就有心烦一证,下利与心烦并见,肯定不是虚寒性下利,故不忌栀子。
lml2002
发表于 2013/5/3 09:36:29
九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止一次地提示我们,表证兼有里实证的应当先汗后下,即使仅仅是面色缘缘正赤那样轻徽的外邪怫郁在表,也要先解之熏之,之后,才可攻里。可是90条又说:“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这又不强调先汗后下,岂不自相矛盾?
答:先汗后下,是在表邪人里而表证未罢的情况下说的,根据《内经》“从外之内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的原则,当然要先汗后下了。但是《内经》又说:“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后治其外。”这又提示我们:如果表证是从里证发展而来,又当先攻里。后发汗。这两段汗下的先后不同,似乎矛盾,但实质都是以原发病为本,继发症状为标,其汗下或先或后,都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意思。所以,学习90条要重点领会“治病求本”这一主导思想。“本发汗”、“本先下之”两个“本”字,不要轻易地忽略过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