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发表于 2013/1/14 23:15:51

患者使用的是《金匮》大黄附子汤
仲景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十五)
大黄附子汤方:
生大黄9 熟附子9 细辛6
组方所依据的理论是《汤液经法》五除里面的咸辛除滞。此外,张仲景三物备急丸只用巴豆 干姜 大黄三味药。其中大黄味咸,巴豆 干姜味辛,也属于咸辛除滞的运用。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1/14 23:16:33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14 23:23 编辑

http://www.ngotcm.com/foru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1/14/232312epkeybzu7b4buhmk.jpg经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历代医家对经文中五苦六辛的含义,从未有能注释者,究其因实乃不明仲景撰著之旨,造成的结果。攻下派大医张子和,对五苦六辛一词解读为:“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似是而非,严重脱离临床实际。名医尚且如此,况其下者乎?
其实,归根到底经方反映的精神实质就是古之最重要的五味合化学说
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兹举例说明如下:麻黄汤的作用通过汗出驱邪外出。方中杏仁(味苦),与甘草合化的咸味恰好能弥补汗出对身体的津液消耗,因为咸能生津嘛。由此可知,经方配伍有不可思议之妙,非药物的功效所能解释清楚。这里面好比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是反应物和反应的产物对治疗共同起到了作用。这样一来,药物的性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余细观古中医经典《神龙本草经》对药物的阐述,开明就言药物的性和味,而从不言药之归经,因为你只要知道这个药是酸的,就能知道其有泻肝,补肺,收心(经云: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三个治疗作用,其他的诸如咸,辛,甘,苦以此类推。归经纯属多此一举,后世中医专门就喜欢做这些无用功,把中医复杂化,更使得后学无所适从,只知道纠缠什么论阴阳啊,元阳啊之类的,把中医文学化,脱离临床。用唐以后的中医理论解释上古中医经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更有些天才,把古中医四大经典归结为扶阳二字。
辩五苦六辛中五苦的正确解释是苦温,苦热,苦寒,苦凉,苦平,是对苦味的五种药性归纳。六辛的意思是辛温,辛热,辛寒,辛凉,辛平,还有一个特殊的生附子,生川乌的大辛大热,是对辛味的六种药性归纳。
为什么神龙氏要尝百草呢?因为只有尝才能知道药物的性和味。民间一些草医,只要一尝,就能大概知道草药的功效。这才是中医朴实的本来面目、
《吕氏春秋·本味》载经方开山祖师爷伊尹比喻中医治疗的方法曾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也是强调了味对治疗的作用,具体是:辛苦除痞(例:栀子干姜汤),咸辛除滞(例:大黄附子汤),甘咸除燥(例:调胃承气汤),酸甘除痉(例: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例:栀子豆豉汤)。今笔到于此,学者深思之

夜飞雪 发表于 2013/1/15 08:59:41

先生思路确实独特,学习了。

yehai 发表于 2013/1/15 10:53:00

先生思路,着实神出鬼没。晚辈尚有疑问,盼先生释惑。1、大泻脾汤是否也可达到本案祛病效果?2、辅行诀补泻汤均有对应的病证分析,找准病位之后应如何对证下药?

yehai 发表于 2013/1/15 10:54:45

或者说,大黄附子汤如何对应到辅行诀中相应的方药?

艾的克 发表于 2013/1/17 09:11:56

楼主你好,请问病人的耳堵怎么消除的

翻手为云 发表于 2013/1/22 18:44:43

回复 艾的克 的帖子

耳堵是兼证,只要主证好了,兼证不用治也会好的。

橘井流芳 发表于 2013/1/26 11:58:54

因为你只要知道这个药是酸的,就能知道其有泻肝,补肺,收心(经云: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三个治疗作用
-----------------------------------------------------------------------------------------------------
前辈,我想问一句,金匮里“夫肝之病,补用酸。”怎么解释。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1/26 20:01:31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26 20:02 编辑

回复 橘井流芳 的帖子

观现传世的《内经》,《金匮》,五味功用混乱不堪。当以《汤液经法》的辑录本辅行诀为准。

善恶 发表于 2013/1/29 22:13:28

啥也看不懂,就觉得很精彩,水中火老师辛苦了,各位先生都辛苦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胁胀耳堵经方一剂知(大黄附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