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俩大腰子补补肾——话说进补
“哥们儿,最近还挺得住吧,不行咱晚上喝两盅儿,整俩腰子补补肾。。。。。。”关于“进补”,也没想好从何说起,恰好听到郭老师吃腰子的段子,借题发挥得了。戏谑归戏谑,我觉得吃腰子补肾这种想法,还是可以比较贴切的反映出时人对于“进补”的普遍理解水平的。如此不妨再问一句:
“哥们儿,最近吃了不少腰子,喜羊羊都骂娘了,怎么着,补上了吗?”
当下是个好时代,至少对于憋屈了很久的中医来讲又有了许多公开说话的机会。于是乎,各大媒体荧屏上各家各派絮絮叨叨讲养生的镜头屡屡可见;于是乎,但凡关注中医养生的人们都能像模像样地讲出几个保健方法、食补良方。而伴随着阿胶、鹿茸等所谓的滋补佳品在医药市场上大行其道,抬眼便是“滋阴壮阳”的招牌,回身却见驴皮价格飞涨。。。。。。
我不是来搞批判的,我只是想问问列位补友,补得怎么样了?!
补得好的接着补,如果觉得效果不理想,不妨听二先生来扯两句。但是记住,二先生不是补药,不能让你去做猛男浪女,只是来掰扯下当中的道道儿,提醒大家不要南辕北辙、愈行愈远。
(一) 说“虚”
现代的人呐,不到30岁就会常叹一口气说:“唉,老了(虚了),不行了。。。。。。” 怎么回事呢?简单的说就是精神不足、机能衰退。我有很多朋友,例如搞IT的“白领”,跟他们聊天都会遇到相似情况:正值壮年却觉得乏力,周末除了窝在家里哪里也不愿意去,一句“上班累啊”常常挂在嘴边儿。我说不是上班累,而是精气神不足了。当你精气神不足的时候,干什么都会觉得累,上班累、出游累,连闲坐着也觉得累。
很多人都追求快乐幸福,却不明了快乐幸福的本质就在于“精、气、神”。当你睡眠质量很高休息很充分的时候,一觉醒来睁开眼就觉得快乐,并不用身盖金丝被、身下白玉床。你之所以能快乐地去追逐功名事业,也在于你还有精气神或者你以为明天会快乐。毒品之所以让你快乐就在于它冲破了身体常态、瞬间抽出了你的精气神,就像让你拿出全部家当去吃喝嫖赌了一顿。爽哉!
现在全民讲养生、谈进补也是时代使然,因为很多观念、风尚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人与时代共一病:历史上有服食“丹药”成风的时期,导致病者多热,遂“寒凉派”盛行;由此物极必反,加上欲肆横流,体弱虚寒之病蜂起,遂“火神派”盛行。现在人虚亦如此。
既然是经济社会,我就以“钱”打比喻,人身的资本(简单说就是中医的“元气”)是不同的。人之“元气”好比你们家的钱,有的生在富贵之家,怎么糟践这辈子也还够用;有的生在工薪家庭,那就等好好算计着消费了,稍微放纵一下就捉尽见拙;有的则是贫苦人家,战战兢兢过日子还老是遭受凄风苦雨。这是首先要了解的,不可盲目比较、胡乱模仿。
在国际文化错综交杂的今天,我觉得造成的困惑与混乱并不亚于“进步”。按中医来讲,五方世界,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别老觉得人家吃六分熟牛排、喝扎啤才懂得生活,你的脾胃会惩罚你;别老觉得大学糜烂的生活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你现在不好美好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罪;别老觉得学习什么彼国先进体制方法才能救中国,先救自己吧。别添乱。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能体察到病者的不同便是“望闻问切”诊断的作用,否则何须他娘的讲什么“辩证”施治,一药治一病得了。不知道怎么虚的,又谈什么止虚进补呢?
本来人生一世,五谷杂粮,七情六欲,生老病死,人之常路也。俗话说一生下来就奔向死亡嘛,处于不断的消耗中。像80后的父辈,生扛硬拼,省吃俭用,到得四五十岁劳损成疾,此“虚”之常也,慢慢地消耗了身体的资本。
吃老本总是容易败光的。所以有点认识的人讲究“四时养生、房事有节、作息有时、饮食有律”,这是在干啥呢?就是在吃家底儿的同时,挣点工资填平日常开支。好比是挂个闲职的公务员,消耗少而补给稳定;如果人品好,最高境界混个寿终正寝、无疾而终罢了。这在现在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
现在更多的是早衰之症、怪病迭起,套用《黄帝内经》的话叫“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早衰呢?
首先是觉睡不好了。人一出生就消耗元气来成长、御病,时刻不懈怠;而上天赋予常人唯一的修养恢复方式就是“睡眠”,睡不好觉对于一般人就是不断吃老本,元气得不到新的供给,衰退自然早于常人。我从大学开始就踏进了睡不好觉的新纪元,不断电cpu就得转;毕业没多久又撞进了IT界,一工作五六年才决定改过自新;结果想睡却睡不着了。
其次是“自我”更强了,这点尤为重要。中医讲“外邪内伤”,外邪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侵入人体为病;内伤主要是情志直接损伤脏器,抑郁不得排解发而为病(什么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云云,基础知识自己查吧)。像梁山上鼎鼎有名的“豹子头”林冲主要就是被这个情志给闷死的。对于没心没肺的人来讲,这个也不叫个事;但是对于“自我”很强的人可就厉害了。从小独生子女、家里的小太阳、志向远大、自命非凡,最后都化作一句“伤不起”。为什么失眠,一句流言蜚语就把你搞趴下了。
气郁则路塞,机能不行,营养不达,元气自伤;譬如排水口有了淤泥,浑水更浑,伤上加伤。我曾经拿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来跟朋友讲,现在这口郁气叫思念,你还觉得特有情调;长期走不出来它可能就不叫“思念”了,他笔名叫“肝郁”,头衔叫“失眠”、法号叫“子宫肌瘤”。。。。。。所以《思念是一种病》是首很好的医疗歌曲。性情郁闷的人往往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慢慢地就觉得自己精气神不足了,“自刑”之故。
再一个就是纵欲妄为。吃喝无度是一方面,脾胃是后天之本嘛,脾胃坏了还谈什么吃有营养的东西,都不能吸收运化,不虚干啥;纵欲无度,现在还有什么手淫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自己体会吧,所谓“一泻瞬间、一补经年”。
很多女人现在都不能生育,或者不孕,或者胎死腹中,虽然医院查不出什么究竟;在中医看来多为“宫寒”。“宫寒”的背后就是妄为啊,80、90都是吃冰棍的一代,小姑娘深秋还穿着漏脐装、秀大腿的服装,例假来了还没所谓的坐在冰冷的石阶上装“颓废”,怀着孕还吃“阿根达斯”。。。。。。有寒来则要消耗元气抵御,否则身体不变零度了吗。千寒修来一个冰冷子宫,也就失去了种子生根发芽的条件。这些都是“虚”,百病一虚。
以上几点主要说说大家的认识,也不是什么新鲜观点。“睡眠”是常人最容易把握和执行的;“止妄为”是需要端正认识和摆脱习性的;“制心”是需要经历、修为的,也是根本的。从这些地方下手,才能渐渐地降低元气消耗和身体透支。
但这也还是“节省”,不是“进补”,知道这些要进补还远远不够。一旦“虚”了,节省也达不到康复效果。
(二)说“气”
网上的中医论坛常常会有病友发帖咨询:“医生诊断说我脾虚、肾虚、心也虚,吃了很多药也没好,哪个高手给瞧瞧到底怎么回事啊!”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笼统地说“虚”大家都能明白,一“具象”麻烦就来了;什么阴虚、阳虚、脾虚、肾虚,讲得大家冷汗直冒。我觉得寻常爱好者大可不必较真,因为阴阳虚实本来就是个虚像,是个符号。好比对于你儿子来讲,你是老子;对于你爷爷来讲,你是孙子;那么你到底是老子还是孙子呢?都是都不是,你站在那个相对位置看的时候你就是,你超越那个相对位置的时候你又不是了。有的大夫先讲你脾虚、肾虚云云,又搬出“五行生克”把你脏腑全家都念叨了一遍,肤浅的“生克”就是鬼打墙、转圈子。
我跟人讲“虚”总试图从更简单的角度,当然也不见得好理解。人活一口气,无论哪里虚了都可以归结为这口“元气”虚了。这口“元气”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在心则为心气,在脾则为脾气,分开讲可为五脏气、六腑气,总体讲则是“混元一气”。好比长江水,入洞庭则为洞庭湖水,入鄱阳则为鄱阳湖水,湖水不足难免不涉及长江水流出了问题。“元气”的形成运作也如同长江,有其源头、流域,在一生中流淌不息,滋润百骸。
那么“元气”是怎么行腾作用的呢?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用逻辑把元气割裂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先天精气,即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寄于肾中,是身体的老本儿,出生之后有减无增;二是后天饮食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气,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所以说它们是后天之本啊;还有一部分就是呼吸到宇宙间的真气与水谷的“炼精化气”,这点暂且不论。
首先,先天气在肾的作用下由下焦上行,仿似长江之源;至中焦与脾胃的水谷精微相并,仿似源水之壮;最后在上焦与肺呼吸之精气相合,三元为一,中医讲肺统气,此时才形成人们常说的“元气”,仿似长江江流已成。在肺的作用下,元气向各脏腑输送,以成脏腑之气,生化各种功能。]
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朋友们所说的“虚”到底虚在哪里?先天肾气乃生衰之根,用俗话说就是压箱子底儿的宝贝,所以要想健康长寿,主要靠按时休息来缩减开支、靠营养滋补来抵消能耗,尽量少动压箱子底儿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出现与年龄不符的先天气透支,那么此气一弱,百病滋生。
这个先天肾气怎么补呢?以常人常法是不能增加其半分的,这也就是人不能长命百岁的根本原因,如果能补的话则能青春永不老、白发换新颜。老年人虚弱病,几个治得好呢。
补友们可以掂量下自己的身体,到底是哪里“虚”了。如果觉得精气神尚且充足,只是局部有淤滞,那么找个好大夫开两剂药很快就能盘活全身气血,感觉无恙。如果是寄于肾中的先天气虚了,我还没见到过谁吃药吃营养品能“补”得上,好的只能做到暂时地、有限地调节,多半负面作用更大。如有此道能人,恳请一谈,虚心求教。
(三) 说“补”
名可名,一个“补”字在岁月中已经转换了它的含义,在说法上也就变得含混不清、似是而非。
大家在讲补品、食补的时候,这个“补”字总是被赋予“增加”、“填充”的意思。你说我这几天没吃饱,胃里总没东西,那我要多吃点补补,这样叫补也对,增加食物摄入量充沛体力;你说我最近老吃萝卜咸菜,没营养,那我要多吃点老母鸡补补,这样叫补也对,全面补充人体需要的精微物质。从这些方面讲“补”是符合大家的普遍理解的。
但是你脾胃虚弱、肾气不足等症,再谈吃点“补药”进补可就不是这个概念了。
【进补问药】
为了讲得更清晰,有必要先谈一下“药”。
“是药三分毒”嘛,经常念叨的话,其实在最早药与毒是不分的,都是“百草”而已。用于治病就为药,用于索命就是毒,事关生死,所以为医者不可不慎。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即有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之说。
按中医五行说法,人为万物之灵,身具五行(五脏),五行平衡则身心康健,所谓“平”民百姓嘛,五行失和则必有偏颇发而为病;而普通金石草药只具备五行之一,为五行之偏,偏性越大刺激性越大。以药石之五行偏性作用于人身之五行,最终达到调和平衡的效果就是“药”的作用。
譬如说你肝脾不和、胸胁胀满,肝木克制脾土造成的啊,常规的吃点什么“柴胡疏肝散”解解肝里的郁气。这个柴胡就是金属性的,“柴胡入肝,其性专克木”(见《本草新编》)。但是你以为是柴胡拿着斧子进去把肝木给伐了吗?非也。柴胡起到的只是辅助的作用,好比是一湾死水,淤物堆积,你拿根棍子去捅了捅,水动起来了,似乎要来生机了,但是稍有片刻又死静了;只有引活水进来,循流不息,才能净化环境、滋养生物。所以相对于人体来讲,“药”的外力作用就像是那根棍子,在死水里搅和搅和,最主要的在于“药”会向身体发出信号,调动“元气”这股活水的力量去冲击病灶。
如此,如果认可这个观点请记住,“药”本身不会增加你的“元气”,只是调动你的元气去帮助你失和的五行恢复平衡;也就是说只“调气”不“增气”。如果“元气”(关于元气,上篇有述)不足,吃再多的“补品”只是增加脾胃负担,服再多的药剂只是虚耗真元之气。我也不知道“医中之圣,方中之祖”的张仲景能不能开出一方补充真元的药方啊!
很多人对中医的认识就是一把脉二抓药,不给开药就认为治不好病,人之常性啊。人有了危险都想抓一个东西在手里才有安全感,遇见歹徒最好有个板砖在手里,俗称“抓个救命稻草”嘛,越有形越与他亲密就越有安全感。所以人们对中医,第一信任草药,因为喝到肚子里了,这下跑不了了;其次针灸拔罐之器具类;第三算是按摩;再往上“不知有之”。
【进补问法】
随着医疗仪器越来越先进,医药费越来越高,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很多病友都改投中医;却没想到境遇并没有好转。这是一个在矛盾斗争中趋向转折过渡的混乱时期,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低,这就意味着各位朋友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病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鉴别能力,人家给你下药你可别乱吃。不怕要钱怕要命。
各位补友看看自己经常说的进“补”处于哪个层面。如果身体没什么大的状况,参照下食补等一些内容,搭配下饮食,充分发挥脾胃生化营养精微之气的作用来滋养身体是不错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还请先问诊就医,把经络脏腑调理协调再做进补计划。再打个比方,身体运行状况就好比是路上行车,车要跑得快跑得通畅,首先要求道路修得好、无阻塞,在人身则是要经络(元气所行之径)通达,其次要求车里得有油,在人身则为元气。如果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不疏通经络而自作聪明的进补,便如汽车在堵塞的路上不断踩油门;我也希望你能闯过去。
其实在读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相信一部分朋友始终想知道,怎么才能补上“元气”(根上是先天肾气)。我上一篇说“气”提到了“元气”三个组成部分,第三部分(水谷的炼精化气和吸收的宇宙间真气)并未详述。今天早晨起来站在阳台上眺望,还看到公园里一老太太环着一棵树在转圈,是在采气?呵呵,我的意思是说至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很多人还是相信这种方法。我是怎么看待的呢?
有一次碰上一个民间大夫,年过六十。曾是炼钢工人,五十岁差点死在炼炉旁,后来机缘巧合得高人救治与指点,开始钻研医道。他讲中国的东西流下来可以分为四门:易学(占卜)、中医、养生、修炼(当然这种分法比较片面)。占卜是算命,算得准也不能改,所谓“知天命”而豁达,不被名利所累;中医治病,解除人生病苦而已;养生教人不得病,全其天年;但这三者都围绕着“生老病死”不能摆脱。唯独留了个修炼,给特殊人群探索。
我不反动,我不是发动大家去搞什么修炼;我的研究范围是既然中医在先天肾气这方面不能补,或者在这个修炼的法门中有些法子,可以给一泻早衰的悲催人士一些希望。你看看现在这些病,什么糖尿病、宫寒不孕、各种机能衰退。。。唉,不说了。我觉得“水谷的炼精化气”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会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搞养生的人都气色红润、健康长寿的原因吧,他们静养啊。不在于药,《内经》里其实都写着呢。
这种静养的方法可以说五花八门,我相信大家在身边找都能找到。在这里我还是提醒大家一下,静养的方法,“得法”很重要,不是说弄个姿势、掐个手印就自己玩去了,为了别出差错,最好还是找个良师指点下,一是不会出偏,二可调理你虚损的元气。
当中很多微妙之处难以名言,就到这里吧。
写的太有水平了,您应该是中医吧 银花 发表于 2011/11/19 1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太有水平了,您应该是中医吧
不敢,我是业余人士,无事生非来讲讲 楼主您好,您这篇文章已分享到论坛首页,2、3楼内容都整合到一起,调整了行距,内容未动。请问您这篇应该是您原创的吧,如果是转帖麻烦告知。
您的文章既讲出中医理论,又引出贴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行文潇洒,令人佩服。感谢您无私的分享! 内外兼修 发表于 2011/11/19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您好,您这篇文章已分享到论坛首页,2、3楼内容都整合到一起,调整了行距,内容未动。请问您这篇应该是 ...
本人只是业余爱好,无事生非,信笔而作;承蒙赏识,惟恐偏差,误人误己,还请大方之家多多指教。 说的太好了!期待在修炼方面有更多的教诲! 写得真好 时下的医生可不敢写这样的东东,影响经济效益!:lol你不是虚了要补吗?我就给你补!把你的保险丝换成铜丝,你就尽情地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