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B 发表于 2012/7/11 15:25:17

我家小孩,咳了有12天了,还不见好,天天吃中药,医生说是湿热引起咳的,白天咳得严重,晚上睡着没咳,没发烧。白天很容易出汗,头发经常是湿的。舌苔白,有点厚。不太口渴的。

竹林B 发表于 2012/7/11 15:34:34

补充一下:小孩今年四周岁,是干咳,咳不出痰来。经常生病。三四天大便一次,医生说肠胃不好。

杏林望远 发表于 2012/7/11 22:15:46

回复 xihuangzhongyi 的帖子

不用和她吵,你好好研习医理,只有让她看到你的成绩她才会认可你,支持你,加油...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7/20 08:51:12

模棱 发表于 2012/7/10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不懂就问 的帖子

把楼主老师猜老了,不好意思,别见怪哦。


那楼主老师学习伤寒论是先通篇学习完原文才看医案分析,还是边学原文边看医案分析啊?是看名家讲解吗?


几种情况都有。结合原文看大量医案,有时一个方证有几十个医案,并看名家解释。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7/20 09:09:11

竹林B 发表于 2012/7/11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补充一下:小孩今年四周岁,是干咳,咳不出痰来。经常生病。三四天大便一次,医生说肠胃不好。

   用手掌拍打两手肘关节内侧,两腿膝关节后侧,背部大椎附近往下到肺部,拍出痧点或瘀紫色,有病治病(比如发烧、咳嗽、便秘),无病提高免疫力。
   另外,可以用食疗的方法,如彭子益的乌梅三豆饮。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10/13 09:35:04

张氏医通:中风门
灵枢云:身半以上(中风)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邪之中于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10/13 09:38:06

中于面则下阳明。面瘫者,属于阳明经受邪。读医案,见有医家以葛根汤等阳明经药治之而成功。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10/13 09:40:12

“中于项则下太阳。”太阳病,头项强痛,以桂枝汤、麻黄汤之类治之。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10/13 09:44:56

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人体侧面属于少阳。故脸颊、两胁属于少阳经。脸部正面口眼歪斜可以从阳明、太阴(阳明的底面)论治,侧面即脸颊受邪引起的面部痉挛则应该从少阳论治。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2/10/14 10:23:49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查看完整版本: 用《伤寒论》守护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