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jg98
发表于 2011/3/2 16:02:26
楼主,我吃你给的方子4天了,说说效果吧!
药都是饭前半小时空腹喝的。
第一天早上吃药后1小时抠鼻子出了点血,不多。中午吃药后鼻子也有点出血。以后几天再没有出血了。
但是第四天发现右边鼻孔内上侧有点溃疡,是不是我火气重了,不胜补的缘故,可以喝点栀子泡的茶去火吗?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1/3/2 17:03:46
回复 lujg98 的帖子
不需要,以后再不要抠鼻子了。这个药方本身就能降火,何况还有小蓟?
lujg98
发表于 2011/3/11 08:50:30
12天的药吃完了。说说我的感觉吧!
药总的来说比较平和,味道甘甜。
也有需要稍微改进的地方,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补得成分有点多了,是不是需要增加小蓟的量,或者加栀子。因为我吃药过程中右边鼻子内上侧有点溃疡。
我吃药过程中,嘴角有点破,吃了一颗VC和B2后,鼻子就有点出血。
至于鼻子出血好了没有,我现在还没有验证。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1/3/11 09:05:44
回复 lujg98 的帖子
补阴和补阳有本质的区别,方中只有黄芪是补气的,如果不十分合适可减量或不用,至于说看见溃疡、嘴角有点破就加栀子等清火药欲执方愈加吾不为也!窃以为去黄芪加北沙参3克可能最合适于您,没有四诊,善则从之。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1/3/12 17:58:22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1/3/12 17:59 编辑
我认为这则小案可以总结出:第一、某些病症虽粗看无显证可辨,但细思有迹可寻。皮肤科很多疾病如:银屑病、鱼鳞病、冬季皮肤瘙痒病为什么会在冬季发生或加重?我们谨守阴阳,谨守病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是不是能于“无”证处觅证,多一点辨证思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呢?第二、中医、西医是同行,不是冤家。中医不必妄自菲薄,此案西医诊断清楚是由于鼻粘膜溃烂导致的鼻出血,但能不能解释为什么鼻出血只会在冬季出现?按西医理论夏季细菌容易滋生,炎症应该是会在夏季加重才对呀?不然为什么择期手术大多选择在冬季才做?中医不能妄自尊大,在学术水平还未达到工巧神圣的地步时,我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同时能不能把西医的检查做为望诊的延伸,更好的为辨证论治服务?此案如果没有考虑到西医诊断为鼻粘膜溃烂而加黄芪托毒生肌恐怕也未必能五剂痊愈。第三、我们用中药治疗疾病的时候是不是剂量越大越好呢?或者问中药有没有副作用?此案第一剂只用常规剂量,每味药最多仅用10克即出现腹泻水样便,后依《方剂学》除生、熟地用9克余药仅3克、1.5克,病愈腹泻未作。中药治病如用的药、量与所治疾病相符一般是没什么副作用的(仲圣在伤寒、金匮中明确表述过的除外),一但错用、滥用则祸不旋踵。滋阴如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扶阳呢?需知玩火者自焚呀!
意中医
发表于 2012/3/15 09:51:27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老大夫您好!我检查出来也是鼻中隔偏曲,鼻粘膜糜烂,每年秋天到第二年春季都会流鼻血,而且舌苔白腻,先端红。大便秘结。可否用您用过的方子一试?还有为什么仙鹤草不再用了?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3/15 10:10:23
意中医 发表于 2012/3/15 0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老大夫您好!我检查出来也是鼻中隔偏曲,鼻粘膜糜烂,每年秋天到第二年春季都会流鼻 ...
您好!可以试一试,此方如对证服一般四剂即可治愈,十剂不复发。小蓟、白茅根、藕节(原方为鲜藕)是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的三鲜饮,用来治疗此证似乎更为合拍;为不广络原野,我临证处方一般不超过十二味药,所以去了仙鹤草。谢谢您的信任并祝您早日康复!
意中医
发表于 2012/3/15 11:09:25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我鼻出血后停了一段时间了,但是鼻粘膜糜烂一直好不了,就在家用张锡纯的二鲜饮一个星期了,我的做法是4两白茅根、4两鲜藕放砂锅里煮两碗水热服,是不是服用方法不太妥当啊,感觉患病的鼻子还是不太舒服,而且昨晚不知道是睡觉的时候着凉了还是晚上饭后吃了柚子的缘故,胃部总是有点隐痛,清晨的时候这侧的鼻子一直塞着。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3/15 11:26:56
意中医 发表于 2012/3/15 1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我鼻出血后停了一段时间了,但是鼻粘膜糜烂一直好不了,就在家用张锡纯的二鲜饮一个 ...
鼻粘膜糜烂似宜黄芪托毒生肌,至于胃痛由于您提供的信息太少我不能给您建议。
意中医
发表于 2012/3/15 12:43:46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脱毒生肌的药就属黄芪比较有效吗?那么我是不是平时都可以用黄芪生脉饮作为摄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