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学而思之,可喜可贺。。。
对于五味与五藏的关系及其运用,别说初学者,就是专业中医也有很多弄不明白 ...
这些话我一直也有点困扰,找不到一个确定的内在逻辑。有时候睡觉晚了,早上嘴巴里有咸咸的味道,或者有时是其他味,就想这可能是以舌头的感觉功能来体会不同的气,就成了味。所以就想肾气(用舌头来感觉)是咸的,那么食适当的咸就使外来之气与内在的肾气相近,这样肾可能就能被打开和影响,进而做点什么来改变肾的状况,或补或泻。而过咸则味太厚,外气太烈,做为人体或者被这个所伤,或者有一个自然的抗拒的保护反应。所以,这段话可能省略了对程度的差别描述。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呢? 所谓的适其性为补的意思其实就是只要有对病有好处的方法统称为补,不管你用的方法是补还是泻,这就是黄帝内经原文的意思。 本帖最后由 zhjf7758521 于 2010/11/29 20:27 编辑
回:sj30975:
其实我懂了你的三点意思,但是这与文中的这段话不符合啊: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难道是过量吃咸不可,而适量吃咸可以?
回:慧光
谢谢你。按照你的思维,那么酸不仅对于肝有收敛作用,对其他藏也有收敛作用;那么:“酸入肝”怎么理解?
回:鸿羽80
谢谢你的观点。但是我不这么理解。
内经中补和泻都可以治病 的。 本帖最后由 sj30975 于 2010/12/1 14:37 编辑
回复13楼与14楼的问题:
其实答案都在我写的那三句话中,再重复解说下吧:
我的第一句话翻成大白话落到文中意思就是:
。。。。
过分食咸味会使得肾得病(根本不是讲“得肾病要吃咸”!),此种情况下宜食苦味,补其收藏封固之性。
过分食酸味会使得肝得病,此种情况下宜食辛味,补其升发之性。
。。。。
余仿此
第二句话是展开讲了下过分食咸味会使得肾得病的道理
这两句你看仔细了、理解了,就不必再问“难道是过量吃咸不可,而适量吃咸可以?”
第三句话你若真明白了,了解了体用关系,就不会再问“酸入肝怎么理解”了
内经中的一段话: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内经为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文字若不能细细玩味、深深领悟是入不了医门的)
肝由酸味所生,这决定了肝的先天之体;同气相求,酸入肝也正是由其先天之性所定
先天已成,后天之用是怎样的呢?正因为有先天酸收之体,才有得后天升发之用,就象拳头只有原来是收回的状态,而后才能有击出的用处,所以说肝是体阴而用阳,体酸而用辛。
余藏皆仿此理
“肝病食酸,酸味泻,辛味为补”正是针对后天之用而言,过食酸会阻碍其升发之用,肝郁而病,此种情况下宜食辛味,补其升发之性。(有没有升发过度的毛病?有啊,俗称“肝火旺”,此时就要用酸收滋润之法了)
总的来说,五味的运用要分清正常的生理之用(不偏不倚)与病理之用(以偏纠偏),要明白五藏先天的体与后天的用的关系
要在医理上通透明白,首先在“道”理上明白,要悟得“中”,也就是“中国”的中,“中医”的中,“中庸”的中。。。。。
唯得其环中,始能以应无穷。。。。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你所引用的两句话从根本上来讲是两种不同的病症,拿肾来说,虽然都说的是肾病,但是一个是说的肾太过,一个说的是不及。肾太过补的话就是过尤不及,则补反而成泄,泄反而成补。故咸为泄,苦为补。 回16楼:
肝是体阴而用阳,体酸而用辛
谢谢,终于明白了,感觉自己有点笨啊,哈哈。 回17楼:
恩恩,辛苦了啊!
以后有什么问题再请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