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拿手法——怎一个“柔”字了得 (转帖)
论推拿手法——怎一个“柔”字了得少时有自谓中医推拿”高手“者,言自己指力惊人,力透筋骨,其效非凡。我当笑作如是观!经他“过手”的颈肩腰腿痛患者,有人说好,有人说歹。莫一是衷。说好者,自述按过多家,均绵软无力,都压不住那份“痛楚”,总觉得“不过瘾”,遇到他了,才是他乡遇知音,久旱逢甘霖,一溜下来甚为”痛快“。说不好者,一下手就呼天喊地,蹙眉拧嘴,大叫:“受不了啊,轻点不行吗”。那位仁兄一面好言安慰:”不痛怎么能有治疗效果呢?“,一面手上加力,大有一副菩萨心肠,屠夫手段!
这等仁兄在市场上很多,当然了”时势造英雄啊“!在这个推拿市场混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加之患者自身医学知识匮乏的大环境下,这等”仁心“、”仁术“必然能大行于天下。
试问”高手“你学过医没有?受过几天培训?得的那家师承?你到底是在”治人“还是在”害人“?患者”无知“无可厚非,你若”无知“当人神共愤!!!!
就是初涉中医的人也都知道,真确的施用手法、力度才能真正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进而达到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再者,清代医家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早已言明”筋喜柔而恶刚“,大力、暴力结果只有两个:一是旧病未愈又添新伤,或是无谓的提高了患者的痛阈,使得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份暴力,说简单点就是对暴力”上瘾“了,到了这个程度,找不找推拿医生已经无所谓了,在他心目中只要力气够大就是”良医“,就能”手到病除“,可悲的是,有些推拿同仁,不明就里,在这些患者面前,或是不敢道出实情,或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倒让患者”反客为主“,他要大力你就大力,他说那疼你就按那,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一个”施暴者“。对于患者来说到了这个地步是可悲的!对于医者来说,你还百般迁就着他来,是可耻的!
从”中医推拿“到”施暴者“着中间的距离有多远?《黄帝内经》中将业医者分作上工与下工,对于一个”施暴者“来说,你算是什么”工“呢?我看,连个劣工都谈不上,你按摩一辈子也就是个”买力气“的了,更可恨的是你的无知又会害多少人呢?
临床上,我若是见到一些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前来就诊,一触手”钢板“一块,当你还在给他用手法整体经络调理的时候,他已经极度不耐烦的啷啷了:”这里,是这里痛,用劲,劲小了没有用的“。问问既往诊治经过,他会列举在某某推拿馆,某某人给按过,最后的评价也往往是:”力气大,到位!“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停下手法,给他慢慢解释:您这病这样推拿,路子不对啊,今天或许我用大力气给”推“开了,这块肌肉或许能轻松一阵,明天它就会绷的更紧,您就会更难受啊。明理的人,听完后,反观一下自身,确实是这个理,确实是越按摩越难受,不明理的人呢,还以为你是忽悠他,舍不得劲。
推拿是复杂高深的技术技能,非一法可概括,更非一“力”可尽说明者,刚柔是阴阳辨证的一部分,推拿施术要一定的力气但更重要的是技术技巧和功夫(比较难说明,所以也容易误解),最基本的一般的推拿也要多些技术含量。楼主所说较有道理,直指了一些暴力推拿的弊端,但也不无偏颇,值得细思。且并非别人皆无知者,只是有很多人是学而未明(或未精),或用有偏差,或因当今大环境之致人浮躁而涉学无究。
〈医宗金鉴〉说提法时:“尚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适所用也! “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医推拿?什么是手法?你想过没有——” 确是值得深思,但哪个又能讲得明白?那个能给出一标准?所以争论就多了。推拿者,方法很多,专业此者,皆有所长,多有惯用法,业几十年而仍用者,有效也,否则就不会一直用下去了。当然对于每人都有需更精进者,再学习之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诚如中医者,绵绵数千年而不废,有效故也。
推拿就是推拿,虽也辨证选用穴位,但并不是同于针灸法,包括其补泻方法自也有异。推拿简便易学,是针对最基本的方法掌握来说,与其他技术技能一样,欲精则难,最基本的推拿按摩操作也可解除一些不适,并非无益,只是现在“浮躁行事”者多,以蛮力代功力者诚如楼主所说。
推拿职在隋代就有明确记载,《隋书百官志》记载:.....按摩博士2人......。《旧唐书职官志》:“......按摩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当时按摩科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唐六典》说按摩博士负责教授“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凡人支节府脏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若损伤折跌等以法正之。”当然此时按摩职者除手法施术还应该包括了运动导引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