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轨迹……从素问的肾气到《难经》的肾间动气
为了全面地认识肾气,这里不妨重复引用《素问》条文,“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素问》对“肾气”与“天癸”很有玩味之处,暂按下不表。但很容易发现,“肾气”与“天癸”是不同两个概念,而且二者几乎同时在左右着生命的进程。
%%%%%%%%%%%%%%%%%%%%%
《难经》涉及肾间动气的条文共计两条:
○《难经》第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於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於内也。”
○第六十六难:“……然: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雪山点评曰:可以看出,扁鹊是将“肾间动气”看作是“生气之原”、“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扁鹊是有意忽略命门的实质性部位,是故突出命门之用在于“肾间动气”,并明确地指出了肾间动气是三焦之原,该环节正是李时珍理论体系所忽略的。
查《素问·灵枢》无“肾间动气”之说,而仅有“肾气”之说。《难经》者,发明《内经》之难也,笔者以为,《难经》的“肾间动气”实际上是诠释了《素问》之“肾气”,对“肾气”的具体化与明确化。也就是扁鹊发明《内经》之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8:32 编辑 ]
●扑朔迷离谈三焦—三焦之探幽览胜—从内经“脾胃乃后天之本“到难经的先天之本
①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系指脾胃等脏腑后天气化先征引《素问》、《灵枢》中与三焦相关之经文: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全面论述三焦: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
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灵枢·决气第三十》: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
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
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
岐伯曰:壅遏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
《灵枢》将三焦功能总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已引起历代注家的注意。下据上述经文关于三焦功能之论述,再做一次梳理:
①释“上焦如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
②释“中焦如沤”:“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灵枢·营卫生会篇》)。
③释“下焦如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营卫生会篇》)。
④释营卫出处:“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营卫生会篇》)。
⑤释营气之居:“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六节藏象论篇》)。
⑥释胃为五脏之本,及手少阴的中转关系:“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素问·玉机真藏论篇》)》
上六条,可明显地看出《内经》对三焦功能的论述,重点定位于后天饮食水谷物入胃后,历经上中下三焦气化,将其精华部分气化为精微物质——营气,次将糟粕的固体部分从下焦由大肠排出,其液体部分则“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排出。
这其中过程显然是指后天饮食物入胃之后,从中焦经历上焦到下焦完整的气化过程,重点体现出中医关于“脾胃乃后天之本”的思想。且总体运化方向是从上指向下的。
《难经》称三焦为“尊”,当出于此。又“荣血”理论亦出于此。
古文繁体“氣”字,隐含由五谷之谷气化生为“氣”之意。汉字被简化之后,就将这一层重要含义阉割了。炎黄文明的精粹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被断送了。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8:35 编辑 ]
②中医五脏六腑功能主要指“气化”功能而言
②中医五脏六腑功能主要指“气化”功能而言○《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泽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分析上引经文。
上文所引从“心者”开始,到“三焦者”共十行,每行后都以“出焉”二字加上句号结束。唯第十一行“膀胱者”与上述十行不同,不同处在于“津液藏焉”之后加以逗号,然后是以“气化则能出矣”结束全句。其隐含的意义为,“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功能仅为膀胱一藏所具备。但这样一来,上述十一藏所说的“出焉”又从何说起,为何就能“出焉”?这就无法说明白了,这绝对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按原始古文中并未有句号逗号之说,全文自始至终一口气下来,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有。故在民国之前的古文有“句读”一说,就是在应当分句之处一概加上一个圆点。可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也可能是在解放之后的白话文,开始有了逗号句号的区分。上引经文,显然是经过了最现代化的句读(dou)方法,按现代白话文的惯用方式,加上了逗号句号。
若对上文“返璞归真”,即按原始古文的句读,就是将所有的逗号之处一概换成句号。其结果显然可以看出,第十一行的“气化则能出矣”是对总共十一行的总概括。其意为,所有的十二藏的功能,都必须经过该藏的“气化”功能才能“出焉”;而“出焉”,系指该藏气化功能得以实现。
或按现代标点符号的习惯,则应当将前十行末尾的句号,全部换成“分号”亦可,则为: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共十一行。)
如此,则明显地可以看出《素问》本意是指十二藏的功能一概在于“气化”二字!只有“气化”,才得以出神明、出谋虑、出决断、出喜乐、出变化、出伎巧等等。
该段文字计十一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群,十一行文字应作一气儿看,不得间断乃可。若有间断,则名不正,言不顺,理不明,事不成。
查《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3月第一版)影印本,是据明·赵府居敬堂刊本断句缩影刊出,所有经文文字统统都以一个小圆圈圈断句。明《正统道藏》所收录《素问》亦如此。
到了现代中医文字工作者,未加思索、想当然地将经文句读换成了他们想象中的标点符号,将中医经典进行了现代化。结果却在不经意之中,并未篡改任何文字,却将中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轻而易举地抹杀了!毁灭了!断送了!真可谓悲哀!这可能也是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必然下场吧?
还可以看到的是,中医与西医之根本性的差异在于,西医是着眼于饮食物的“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分别被相应的消化酶分解切割而成为分子量较小的葡萄糖、甘油和氨基酸等,是典型的机械论),而中医却认为是“气化”,饮食物被气化成营卫二气。这就是中医基本理论范畴中之“气化论”。而“气”与“气化”的概念,正是有机论的核心。西医是形而下,中医是形而上。天壤之别,无法相提并论。正在此处决胜负、见高低、判是非!
现代中医,尤其是学院派毕业中医,开口“消化功能”,闭口“消化酶”如何如何。当他们觉得患者“消化功能”欠佳时,也会与西医一样地给患者开所谓的“多酶片”,以帮助“消化”,觉得中医应当这样与世界接轨。岂不知“接轨”及“现代化”的结果,恰恰是阉割了中医的灵魂。
我同意很多同道的意见,说中医如江河日下的衰败之势,应首先在中医内部找原因,“闭门思过”,正由于中医自己的太不争气,而“自毁长城”!
所有纯粹的中医工作者,都应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心翼翼地防止中医被“西化”,被“修正”,被“阉割”!以保持原生态中医的纯洁性!
中医脏腑功能功能还有贮藏、传输等项功能,本文以气化作专题,故独强调气化功能。
张介宾注云:“主奉行君相之令而布施气化,故为臣使之官。”吴崑注云:“膻中气化,则阳气舒而令人喜乐;气不化,则阳气不舒而令人悲愁,是为喜乐之所从出也。” (《素问注释汇粹》,程士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p133。)
张介宾注云:“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行,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同上,p134。)
张介宾注云:“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亦。”又唐容川《医经精义》云:“溺出膀胱,实则三焦主之,而膀胱所主者,则在于生津液。肾中之阳,蒸动膀胱之水,于是水中之气,上升为津液,气著于物,仍化为水,气出皮肤为汗,气出口鼻为涕为唾,游溢脏腑之外,则统名津液,实由肾阳蒸动于下,膀胱之水,化而上行,故曰肾合膀胱,而膀胱为肾生津液之府也……人但知膀胱主溺,而不知水入膀胱,化气上行,则为津液,其所剩余质,乃下出而为溺,经文所谓气化则能出者,为出津液,非出溺也。” (同上,p135。)此说对膀胱为津液之府别有所悟,其妙处正在于知“三焦气化”之妙!而西医仅将膀胱看成尿液之贮存容器,纯属低庸之见,其低庸之处,恰在于不知中医气化之妙也!此已为唐容川之说所批驳。上引张介宾等注文,足见经文文义正在于十二藏之气化。
由此联想到学习中医,应当以古版竖排繁体字本为准。若采用现代横排简体字本,则很有可能被偷换了概念。
①《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6月第一版。)②《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2月版。)③《素问校释汇粹》,陈士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这三个《素问》的权威性版本一概如此。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9:32 编辑 ]
③《内经》三焦气化之起点与侧重点在于中焦脾胃后天气化
③《内经》三焦气化之起点与侧重点在于中焦脾胃后天气化 下征引相关经文如下:○《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
从上文归纳出重要论点: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
下表为图式:
饮食物入胃(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化”,即“气化”。通过气化提取其精微。“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胃者六府之海”。“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转下行)
→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转下行)
→上入于手少阴肺,再经肺脏气化,将吸入之清气(氧气)与来之于胃的精微物质气化为一体而成营气与血(注意营血与气为一体,营血为气之载体),又→由第⑥条:胃气必须从肺经转输于五脏(简言之曰“肺朝百脉”,但如何转注五脏尚语焉不详,待后详解。)
再表达成简图为:
饮食物口入→入胃通过脾精气的气化蒸取精微,并通过脾气升举→入肺与清气气化为一体而成营血→……?→转致五脏
上引《素问》经文中对“营气”的定义,以及生成过程交代得十分明确。而对卫气的定义,以及如何生成的却语焉不详,仅“卫出于下焦”五个字而已。关于卫气问题,将在下文细细商量。
据此条,五脏六腑气化功能绝不限于生气血津液等,还可以生“神明”!这又是西医理论无法企及的中医理论。道家《黄庭经》说:“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笔者在上文中说过,精炁神是三位一体的。
此即为中医五行相生的“土生金”过程。
经曰:“脾为之行其精气”可资证明。但脾气之升举功能,仅为脾气功能之一端,
中医“营血”的概念与西医的“血液”的概念完全不同。营血是血与气统一体概念,说营气与血亦可,也就是“血载气”。西医不知血中所载之气。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8:41 编辑 ]
④《难经》之三焦气化侧重点在于下焦原气 之先天气化
④《难经》之三焦气化侧重点在于下焦原气之先天气化征引《难经》中三焦的相关经文:
○第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於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於内也。”
○第二十五难 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
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第三十一难 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始常在何许?可晓以不?
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腕,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纳,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
○第三十八难 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第三十九难 《经》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
然:六府者,正有五府也,五藏亦有六藏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府有五者何也?然: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於五藏,故言府有五焉。
○第六十二难 藏井荥有五,府独有六者,何谓也?
然:府者阳也,三焦行於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府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第六十六难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归纳并分析《难经》上述各条:
①三焦的形态:“有名而无形”。
②三焦的功用与分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中焦者在……下焦者当膀胱上口……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
③三焦与原气的“原”与“别”关系,并从正反两方面讲:
三十八难:“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这是逆着说三焦是原气之别。)
八难:“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这是顺着说肾间动气——原气是三焦之原。)
《难经》从正逆两方面强调肾间动气与三焦是“原”与“别”的关系,可谓用心良苦。
④由第六十六难,将肾间动气定位在脐下,是人之生命与十二经之根本,故称“原”。
⑤高规格地定位三焦:三十八难说三焦“主持诸气”;六十六难“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⑥最高规格地定位肾间动气——为原中之原: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按:明确“原”与“别”的关系),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上文中,《难经》已将三焦尊称为“原”。在此又将“肾间动气”定位为“三焦之原”,可见肾间动气就是原中之原,也就是尊中之尊了。通览《难经》全文,被尊称为“尊”的仅仅只有三焦与肾间动气二者而已。可见三焦与肾间动气之重要性,而最为重要的却是原中之原的肾间动气!
⑦三十一难说:“下焦者……其治在脐下一寸”。而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可见肾间动气(原气)的部位明确地就应当在下焦,亦即肾间动气的部位与下焦的部位应当是重合的。就是说下焦是肾间动气(原气)活动的部位(或者是大本营)。是故,真正为原气之“别使”者,实际上仅剩上焦与中焦两者而已。
⑧指出“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於五藏”。又说“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就是说“三焦”这个无形的“府”之下还隶属着一个“府”——“气街”。《难经》在这儿煞费心机地绕圈儿,究竟有何用意?由《灵枢》“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知“气街”隶属于六腑,《难经》与《灵枢》之意相符。
⑨指出治病的一条根本性途径:从上文分析已知,《难经》尊称“原”者仅有二:其一指“肾间动气”,其二指“三焦”。故所说的“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的“原”,是统指“肾间动气”与“三焦”二者。其文意义十分明确,即五脏六腑有病,就应当全面地兼顾三焦与肾间动气(原气),而原中之原的肾间动气(原气)却更为重要!
⑩即可进一步讨论《素问》“卫出于下焦”的疑问。卫气出于下焦,正意味着卫气是原气行于人体体表,并起着防御功能的那个部分,名之曰“卫气”,故能表现出“慓悍滑疾”的性质。它的成分比之于营气更为清轻精微,是营气在下焦经过原气进一步气化的产物。《灵枢》:“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荥(营)气。”至于营气如何到达下焦,且听下回分解。
有一定修炼经验的人,若用虚光向他人望去,就能见其人四周被一层淡淡的辉光所包裹着。辉光亮度高的,卫气强盛;反之,卫气不足。这层辉光不是别的,正是卫气!原气旺盛的人,卫气亦固密,就不容易生病感冒。卫气就是包裹着人体的一件无形的“铠甲”!
笔者在修炼之前体质甚差,夏中暑,冬中寒,秋冬之交吹到一点风就腰酸背痛,一年四季感冒常相伴。吃多不能消化,吃少不够营养。血色素不到9克,白血球血小板超低,经常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举步维艰,窘态百出,苦不堪言。西医名之曰“肝炎后综合症”,又曰“神经衰弱综合症”,要进行“腰椎穿刺术”查骨髓,被我拒绝,查了又有何用?但笔者心知肚明,以中医观点看,仅气血虚亏而已。
后多方服用中药,亦未效。经短期修炼调动丹田原气之后,百病不治自愈,一扫往日窘态。无数练气功者在百病丛生的状态下,在调动了丹田原气之后,往往可收不药而愈之效。即使被西医宣判为不治之症的王中王——癌症亦然。这就是因为走了《难经》的路子,调动了脐下肾间动气与三焦之原的道理,与道冥合,以补医药之不逮,亦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西医将人抵抗疾病的能力称为“免疫力”,每每云如何服药可以提高人体之“免疫力”。而抵抗力来自白血球对于细菌的“吞噬”作用,又来自于胸腺T细胞的防卫作用,看似振振有词,实则一窍不通!以科学的名义编织的高级骗术而已。
《难经》惯用“原气”,现多称“元气”。
按:妙哉“无形”!中医玩的是“形而上”,这正与西医的“形而下”天壤之别!参得“无形”,才玩得转中医。此处无形胜有形。为何中医里面会出现许多“无形”的概念?如气、炁、经络、三焦、命门、气街等等等?只因身体是一个多层次多深度的有机体,各个人所看到的层次各有不同。又因“缘起性空”的原理,身体的本身也是“色空不二”的,看得见的色身中,同样包含着无法言喻的空性。
《灵枢·卫气第五十二》:“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
《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气功之获效,在于与道冥合,调动肾间动气与三焦之原。气功之偏,在于缺乏规范,每被骗子所利用。所谓“成亦萧何,败亦萧何”。寻规范,走内家太极易筋五禽类,更上者,佛家禅定,道家内丹庶可近之。
西医认为胸腺(thymus)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在于产生T淋巴细胞,与免疫紧密相关。http://baike.baidu.com/view/38849.html?wtp=tt
西医认为T淋巴细胞是承担细胞免疫的活性细胞,当接受信息后,产生返祖、分裂,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可以发挥对靶细胞(微生物、肿瘤细胞等)的攻击,同时将信息传递给B淋巴细胞,发挥协同作用: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205646.html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8:49 编辑 ]
●总括素问、难经、李时珍、道家理论与印度瑜伽 ——肾乃先天之本
●总括素问、难经、李时珍、道家理论与印度瑜伽——肾乃先天之本下面将结合《难经》、道家理论与瑜伽理论,从几个方面综合探索天癸命门三焦气化全过程。①命门与天癸——先天之中的先天命门的具体位置是从尾闾骨向上数第七节之正中,在脊柱骨内腔中。即《素问·刺禁论篇》“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所指的“小心”。这里采纳李时珍所说,以彰显《难经》中有意隐去的部分。
天癸:由《金丹四百字》:“内有坎离精”可知,命门藏有真火真阳离(☲),与真水真阴坎(☵)汇聚为一体之精华。是两者合而为一体的精华,就是太极☯未剖分之前的状态,也就是《素问》所说的天癸——生命的先天原动力。
命门是指所寄托的部位而言,天癸是指命门功能的实质而言。天癸属于先天之中的先天炁,无形之中的无形。
若便于理解起见,勉强而不恰当地比喻,可将命门喻为体内与生俱来的“微型核反应堆”,而将天癸喻为贮存于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当“核燃料”中真阴真阳“阴阳合变化起”,“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真炁)首先被输送到脐下,而成为“肾间动气”。先天禀赋强的人,天癸充足,肾间动气自然也就充足,表现为生命力茁壮,健康长寿。
由张惠兰所说的瑜伽师的体验——脐轮是身体元气健康和体力的中心,它也被认为是热和火的中心。它的位置是在肚脐的部位,但是在练调息和昆达利尼瑜伽时,通常总是体会到它在身躯的背面(按:即命门),而不是在前面(按:指丹田一带)。有的瑜伽师说,昆达利尼蛇是沉睡在脐轮,而不是在脊根气轮那里。是因为当昆达利尼蛇到达脐轮时,就变得更活跃……而另一些瑜伽师说,昆达利尼蛇是沉睡在力源气轮那里……是因为当这条蛇醒来时,第一个明显的征象就是脊柱基座(力源气轮的触发点)有发热、紧绷或揪痛的感觉。但事实上,昆达利尼蛇是沉睡在脊根气轮①那里的,而当它醒来并上升时,瑜伽师会在力源气轮②和脐轮③处感觉到它的存在。瑜伽行者设计了一系列唤醒并激活昆达利尼蛇的功法,使它苏醒、燃烧,并沿着中经上升——这正与道家与中医关于玄关命门阴蹻丹田肾间动气的理论不谋而合。在修炼道家内丹时所显现的觉受与此雷同,可见该书笔者完全是经验之谈。
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年版)说,按照瑜伽派的三脉八轮理论,沿着中经从基座到顶端,分布着不同的经络交汇点,叫做气轮。从下向上看:①脊根气轮位于中经基座,它是能量(梵文shakti)所在之处,昆达利尼蛇就是这能量的象征。就男性来说,这个气轮的触发点就在会阴穴那里,而女性是在子宫颈部位。②力源气轮有时叫做“生命之气的发源地”。这个气轮的触发点是尾骨,即脊柱基座末端的小骨头。③脐轮是身体元气健康和体力的中心,它也被认为是热和火的中心。它的位置是在肚脐的部位,但是在练调息和昆达利尼瑜伽时,通常总是体会到它在身躯的背面,而不是在前面(p395)。有的瑜伽师说,昆达利尼蛇是沉睡在脐轮,而不是在脊根气轮那里。是因为当昆达利尼蛇到达脐轮时,就变得更活跃。于是瑜伽修习者说它的存在、力量特点就非常明显了。而另一些瑜伽师说,昆达利尼蛇是沉睡在力源气轮那里。他们相信此说,是因为当这条蛇醒来时,第一个明显的征象就是脊柱基座(力源气轮的触发点)有发热、紧绷或揪痛的感觉。但事实上,昆达利尼蛇是沉睡在脊根气轮①那里的,而当它醒来并上升时,瑜伽师会在力源气轮②和脐轮③处感觉到它的存在(p492)。瑜伽行者设计了一系列唤醒并激活昆达利尼蛇的功法,使它苏醒、燃烧,并沿着中经上升,这与道家与中医关于玄关命门阴蹻丹田肾间动气的理论不谋而合,特附上供参考。该书是一本十分正宗的气脉修炼教程,各部功法皆有明确地次第性教授,目前有网购,按书名搜索即可。昆达利尼蛇瑜伽-中脉七轮的奥秘—供养大家了解生命的奥妙-相关视频:①新浪视频: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16731546&uid=1559412037http://(中文字幕)②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wNDE2MTY=.html)(无字幕,可供下载)
命门位置,在《素问》中已被老祖宗列为禁止针刺的部位,区区小针尚不可刺,而西医却每每以腰椎穿刺术检查骨髓为名,玩忽人命,戕害患者。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8:53 编辑 ]
②脐下肾间动气——先天之中的后天
②脐下肾间动气——先天之中的后天“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原”,即元气(元炁)。具体活动的部位在脐下。道家所谓的“下丹田”(对修炼者可称为“丹田”,不修炼者无丹田可称,只称脐下,扁鹊措辞颇经斟酌)。命门内藏之天癸释放之后直接输送到这儿成为肾间动气,即先天之中的后天炁。正是肾间动气支持着三焦、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的总体功能,而这一点恰恰是李时珍理论所忽略的。李氏之所以会忽略这一重要环节,正说明他还没有从实修获得相关经验。
肾间动气也是剽悍疾利的卫气的总来源。肾气(肾间动气)旺,卫气自然固密,表现为机体对外邪的防御功能较强,不容易感受外邪,而患上感冒或伤寒等等。
另据《素问》、《灵枢》以下两条:
○《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中,伏行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可见下焦脐下胞宫同为为任冲督三脉之起点,而冲脉又为“五藏六府之海”,也是出于脐下气海,则脐下肾间动气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了。
张介宾注云:“中极,任脉穴名,在曲骨上一寸。中极之下,即胎宫之所。任冲督三脉皆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之间。”(《素问注释汇粹》,下册p85。)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9:02 编辑 ]
③三焦——原气之别使也(原气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
③三焦——原气之别使也(原气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意即为,三焦之气又是从原气(肾间动气)派生而来的。
参考李时珍“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经过上文梳理,从命门天癸,到肾间动气,再到三焦气化,中医这一核心理论的脉络就十分清晰了。
试用图式表示为:
命门天癸→脐下胞宫肾间动气→三焦→升降出入经历於五藏六府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 从这个图式不难发现,《难经》的肾间动气理论模式体现了先天气对后天气化的支持功能。就三焦而言,是反映出下焦对于中焦、上焦的支持,是从下而上的动态过程。该模式与《素问》的理论模式的过程指向恰恰相反,故《难经》创造性地发展了《素问》模式,补充了《素问》模式的不足并使中医的命门肾气三焦气化理论臻于完美。
可以看到,《难经》关于三焦的思想,比之《素问》远远丰富得多。李时珍秉承并一定程度地发展了《难经》的思想。
这个理论体系,实际上体现并建立了中医的“肾乃先天之本”的思想。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9:05 编辑 ]
④下焦原气、中焦胃气与上焦宗气,三者升降运行的道路是“气街”
④下焦原气、中焦胃气与上焦宗气,三者升降运行的道路是“气街”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
三十一难:“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始常在何许?可晓以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腕,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纳,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
在作“传化之府”时,称为三焦;“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时,称为“气街”。此为《难经》在三焦之外另立一府“气街”之意。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6 19:08 编辑 ]
⑤三焦气化其实是六腑气化的综合态与司令者
⑤三焦气化其实是六腑气化的综合态与司令者○《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按】此段“传化之府”,“传化”二字,其句读宜分开作“传、化”看。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既具有“传”的功能,又具有“化”的功能。张琦注释说:“精气化于府而藏于脏,非府之化则精气竭,非藏之藏则精气泄。”显然此“化”字,就是指“气化”。只此三句,可知张琦深得脏腑气化妙旨。而“姚止庵注: ‘化物至秽,而不可久留……化物,水谷所化之物也。’诸注义同。”
【按】上文“诸注义同”四字,系集注者所加。意即所有的历代注文都同意姚止庵之注文义,同时集注者也赞同此义。意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府所化之物统统为至秽之物,不值得容纳,而必须速速排泄。此义已将府之气化功能一笔抹杀,仅剩排泄功能而已!中医思想精粹,就这样在不经意之中而被阉割!呜呼哀哉!是故,凡翻阅集注之书,均宜慎作取舍!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六节藏象论篇》)。
【按】此段“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其意为气化糟粕,并将其中之精华转“味”而入出于五脏六腑。
○第三十八难 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第六十二难 藏井荥有五,府独有六者,何谓也?
然:府者阳也,三焦行於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府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按】此上“主持诸气”,意为三焦“主持其它五府之气”。盖因三焦为原气之别,为尊,故能“主持诸气”。又由“六十二难”知,三焦称“原”,“府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意为六府之气与三焦之气共为一气,却又知三焦为原、为尊,故知应由三焦之气统领(司令)六腑之气也。故知六腑之外而并无独立之三焦,而离开三焦亦无各各分立之六腑也。
三焦实为六腑气化功能之总称!至此,历来关于三焦之聚讼可明辨矣!
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p177。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5/29 08: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