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素灵

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2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灵 的帖子

20091103 _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9)_中药大头整理

咱们今天开始讲中药,随着咱们讲中医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接触临床,在讲中药之前,咱们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包括讲五行、阴阳、诊断和辩证,这些都是很抽象的,不是很具体,也是讲了一些大的道理,具体如何应用,在接下去的几讲当中会不断涉及,由于咱们安排讲课时间比较短,我希望每一方面只讲一讲,多则讲两讲,不想拖得时间太长,主要原因是希望大家能在大的道理上先明白,别走错了路,至于快慢自己找,还有很多细节希望大家在以后不断的学习中摸索,细节不可能讲的太多。我给大家讲这么多课想给大家一个方向,方向只要找对了,问题不会太大。

今天咱们讲中药,中药这门课很重要,我还是列了一个大纲,主要分这几个方向给大家讲,第一个是“什么是中药”,其次是中药的四气五味,如何所了解的药性,中药的分类方法,常用的中药,中药的归经,中药的现状,现实中的大药和依靠自身治疗,主要分这几个部分给大家讲一下。

1,什么是中药?

咱们先从第一个部分开始,什么是中药?大家可能在自己的印象中认为草药是中药,其实这只是大家直观的印象,我在这里说一下中药的定义,所谓的中药一定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如果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就不是中药,现在随着商业制剂的不断发展,很多中草药被西医所利用、提取和转化,制成各种制剂广泛应用,比如说青蒿素。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才是中药,其它都不是中药,比如说用山楂治疗糖尿病,活血来治疗冠心病,觉得山楂里面有什么成分能够软化血管,如果这样去吃山楂,这个就不是中药。也就是说拿现在理论,不在传统中医理论背景下中草药的应用就不是中药,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偷梁换柱的,把很多中药方子在西医理论下研究提纯,做成各种制剂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也有一些副作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承认是在应用中药。

那么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有哪些呢?无非是很多树皮草根石头,石头也就是矿物质的药物,最常用的就是树皮草根,也就是植物。比如说桂枝,用桂枝的枝条,麻黄用麻黄的草,竹叶用竹子的叶,这些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常用的药物,那么同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草药也可以不断的改进,只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用药就是中药,比如说扑尔敏,用它来发汗,它就是中药,这是广义的、一个本质的定义。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只有树皮草根才是中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下面我主要针对中医理论指导下传统的中药材做一下讲解。

2,中药的四气五味。

我们知道拿过来一味中药,它的属性是什么?制定的依据是什么?首先要知道药的属性,最基本的是四气五味。四气是温凉寒热,比如说竹叶是凉的,干姜是热的,陈皮是温的,石膏是寒的,大黄是寒的,厚朴是温的,麻黄是热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寒热温凉的分类方法。不仅中药是这样,很多饮食,我们常吃的食物,它也有四气,比如说冬瓜是凉的,葡萄是凉的,因为葡萄性平,土豆是温的,黄瓜是凉的。古人通过药物和食物作用于人身体产生的反应,慢慢地总结了四气,吃了会发热,这就是热性的食物,吃了会拉稀,或者是身体不适,或者吃了可以降火,这个就是凉的或者是寒的。

那么五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五种味道,其实不只是五种味道,只是抽象为五种味道,其实饮食是百味,中药也是百味,甚至更多,最终抽象为五种味道,就是酸甜苦辣咸,像李子、葡萄、乌梅、石榴、白芍、五味子,它们是酸的,归为酸味;辣椒、肉桂、干姜是辣的,归为辛味;苦瓜、黄连、黄芩、龙胆草是苦的,归为苦味;山药、党参、黄芪、麦冬、熟地是甜的,归为甘味;牡蛎、龟板、鳖甲、海藻、昆布、芒硝这些是咸的,这些归为咸味。

什么叫做味道?就是食物放到口里,对味觉的一个冲击感觉,感觉到它是什么味它就是什么味。四气五味就是通过尝百草和饮食不断总结出来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对中药的感受,因为古代没有化学仪器,不可能对它的化学成分对它进行分析,也没有解剖,不可能拿显微镜看它的分子结构,只是通过我们的感受去了解中药的特性,最终去归纳到四气五味。然后通过对药物的长期实践和深入摸索,发现某一位药对身体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最终总结了药物的药性,它们可以治什么病,比如说半夏治心下痞,杏仁开肺,麻黄解表,大黄泻下,这些都是长期总结的,而且是屡试不爽的,就是这么回事,像葡萄一尝,有甜葡萄和酸葡萄,黄瓜吃多了会拉肚子,这个都是我们祖先不断摸索的,习以为常,自然而然,就像喝水可以解渴一样,不需要做物理或者化学性的分析,这个就是生活的一个常识。关于中药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就是神农氏尝百草,大家都知道这个传说,但是很少有人在乎的,这里面反应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药通过尝来得出这个药性的。

3,如何来理解药性

古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先民跟自然是融合的,他们只能通过自己五官感受来理解这个世界,同样山川百草也是通过感受得来的,这是最朴实最直接,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方式。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慢慢地去分析、割裂和远离自然,创造出很多不自然的东西,这个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从另一方面脱离自然,也可以说是社会的退步。对药也是这样,人们慢慢地不再去尝这些药,对药也没有直接的感受,只是把古人总结的四气五味生搬硬套的记下来,疗效记下来,写在教科书上,学生每天翻开教科书来记诵,再也没有人实地的看看这个药什么样,尝尝什么味,这个药喝下去之后在身体内会产生什么反应,后来的学生不再这样做了,以至于学了四年或者五年,大学毕业之后,最简单的几味药没见过,像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都不认识,到了药店茫然不知,什么味更不知道,你让他背他可以背下来,但是他没有尝过,这就像在厨师学校学了四年厨子,出来之后不认识蔬菜一样,只会背书上的菜谱,但是从没有下厨房做过,也没有买过菜,更没有择过菜,大家想一下这样的厨子可以做出好菜来吗?但是目前的教育所教育出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厨子,药都没有见过尝过,更别提上山采药了,并不是说现在这样,古代很多有名的中医也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就是说之前的中医郎中自己上山采药,自己炮制药,然后开方,用自己的药给病人吃。这一条龙就他自己一个人做,这样只要对症效果肯定非常好。但是后来不是这样了,不断的分工,人们割裂了,医不知药,药不知医,医生开的药没见过药,也不知道怎样炮制的,大笔一挥就开出方子来了,做药的也从不开方子看病,做药的没有临床经验,有临床经验的从来不知道药,这就是医药分家的害处,我并不是非常赞成这样一条龙跑下来,但是起码要相互融合,要了解,不能说大学毕业,有的甚至上了研究生,出来之后到了药店茫无所知,一味药都不认识,你问他黄连、秦皮、秦艽什么味,他都没有尝过,大黄吃多少可以泻下,他没有试过,麻黄吃了出不出汗,他不知道,大家想想,这和从来没有认识拿过蔬菜和食物原料的厨子有什么区别?所以导致了中医的疗效每况愈下,很简单的病用中医都看不好,这里面多多少少有医药分家、“医不知药,药不知医”的原因在里面,我跟很多学生和搞中医的人聊过,你说中药需要尝,他们觉得很可笑,说到了什么年代了药还需要尝。

其实想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恰恰就在你对药的感受上,你如果没有尝过三百味药的功夫,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你的中医临床疗效肯定没有很大的进步,就像那个厨子完全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没有下过厨房的厨子不可能做出好菜来。那么中医的药性怎么了解啊,其实很简单,举几味药,生姜切片,尝一下生姜是辣的,记住这个辛了,尝一下肉桂是辣的,也记住了,辣椒是辣的,三个都是辣的,各有各的辣劲,胡椒也是辣的,这些肯定是不一样的。四气五味只是抽象了它的基本方向,具体的应用嘴里必须有感觉,也就是一提到这几味,要知道辣味分别是怎么样的,因为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必须依靠这些。如果你开方时没有这种感觉的话,以后开方是只能是如坠五里云雾,茫无所知,只能是古人开什么方子自己照着开,自己是没有切身感受的。这些首先是要嘴尝,你自己要亲自尝一遍,也不费什么事。


第二要记得煎服,自己亲自服用一下,然后看看。生姜煎一碗喝下去浑身热乎乎的,辣椒喝一碗肚子可能会痛,还有可能拉稀,肉桂喝一碗什么感觉,身上热不热?桂枝是什么味,一尝是甜中带辣,有的药店卖的桂枝质量是很差的,既没有甜味,也没有辣味,这种桂枝没有。这种辨识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全凭一张嘴。我去过药材市场很多次,一尝就知道药材质量的好坏,药商骗不了你,即使他作假,在味道上他很难作假。

有一次尝细辛,一个贵的,一个贱的,一尝就知道贱的好,贵的不好,因为贱的细辛根很细,贵的细辛根很粗,药商还以为粗的品相好,要卖贵些,细的品相不好,所以卖便宜些。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搞中医的,他就糊弄不了你,一尝就知道,细的细辛很辣,麻舌,而粗的细辛劲小多了,不冲,所以你要毅然买下便宜的细辛,这是基本的对药物的把握。细辛有什么作用啊?细辛能够散络脉的寒,散深部的寒,久病入络,要用细辛去搜罗它,这个必须靠细辛的辛劲去起作用,如果不辣没用。大家再看看药店,很多药店细辛是根叶同卖,细辛上面有一个大圆叶,那个圆叶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到药店买药的时候一定要买根,不要买叶,买叶子没效果,这些都是通过尝得知的,不尝怎么能知道细辛是怎么样温里散寒的呢?

比如说藁本这味药,是去巅顶头痛的,你要不尝这味药,你不知道这味药有多厉害,这味药伤正气很厉害,不要轻易用。再比如说苦参,一尝觉得非常苦,有人说黄连苦,其实根本不是,苦参比黄连更苦,苦参也不是最苦的,还有一位叫藜芦的,是一味毒药,大苦,那个味道简直不可忍受,但是苦参要比黄连苦,而且苦参的苦是非常劣质的苦,气不正,这些都靠什么体会到啊?就是长期尝药自己的一个感觉,“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不是化学仪器能够分析出来的,全凭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苦参基本不入煎剂,就是喝药的时候尽量不要加苦参,苦参基本上是外用。古代很经典的方子,不可能有苦参,一个是苦参气邪,不正,另外一个是苦参大苦伤正。

再比如,吴茱萸这味药,吴茱萸这味药也不好,别看有一个治厥阴寒逆的方子,吴茱萸汤,但是在临床上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用吴茱萸这味药,吴茱萸这味药有小毒,而且大苦,气味非常恶劣,别看很多经方派开吴茱萸汤,我就不建议开吴茱萸汤,因为伤正很厉害。这些功夫都是在下面对每一味药的不断品尝和感受得到的,这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必须在下面下功夫,三百多味常用的,一味味的尝,几个月就尝过来了,然后牢牢记住每一味药自我的感受,比如说丹皮这味药,有特异性的丹皮味,你拿着六味地黄丸吃,里面放的多少,你就能吃出来,因为丹皮味特别特异,正是由于丹皮特异的味道产生了特殊的药用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味,丹皮的药用价值就降低了,就是这么简单。

比如说荆芥,采的鲜荆芥放到嘴里尝,有挥发油特殊的芳香味,就是清凉解表,如果晒干了,到了药店抓一把,像草一样,一点味都没有,那么效果就打折扣了,辛凉解表的作用就差多了。薄荷也一样,全指着薄荷的香味,没有香味就没有用了。还有大枣,调脾胃补脾的,什么是好的大枣?肉厚甜美,好吃,这是好的大枣,如果干瘪,不甜,这就不是好的大枣。难道这些非得拿化学来分析吗?没必要,那些都是拐了好几道弯子,不直接,最直接就是用自己的嘴去尝尝,就像在家做饭一样,好吃不好吃还得用专家来评判一下吗?自己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给出答案,就像自己身体好不好,难道还得用专家来告诉你吗?感觉浑身疲乏,睡不醒,每天起不来就是身体不好,搞得现在人们把身体健康的标准都给了医院的专家,让他们去做出结论,自己没有一点自信心,不知道什么叫健康,最终也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麻木不仁了。

对中药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自己不能跟中药建立第一联系,直观感受,那么中医就离你远去,下面开方子就别想,对每一味药的药性脾气不了解还开什么方子?如果你是一位领导,对下属不了解,天天让观察员把每一位下属的特性写在一个小本上,天天拿着背,这不是滑稽可笑吗?要想做一位好领导,要知人才能善任,起码对每一位下属要接触了解,在接触了解之中,知道他们的脾气性格和特长。

同样药也是如此,所以我奉劝大家,如果想自己开的方子有疗效,从尝每一味中药开始,很多毒药也可以尝,但是还是谨慎些为好,比如说附子,从一克开始尝总可以吧。我曾经尝过生巴豆,巴豆比栗子小些,圆的,把壳掰开,里面像一粒粒豆子似的,里面就一个白色的果壳,尝一口没有任何味道,尝了大概大米粒那么少,我还想多尝些,还是谨慎些吧,待会再尝,不出半个小时,肚子就有要不行了,就尝了那么一点,一个下午就暴泻了七次,不是普通的泄泻,暴泻,马上就知道巴豆的劲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古代要把巴豆油去掉,用巴豆霜来去大实泻下,后来在书上一查,七粒的巴豆油就可以把人致死,这不就是一个直观的感受吗?

很多年前喝麻黄,麻黄有小毒,20克麻黄直接煮不加甘草,先服用10克的量,没有很难受的感受,然后服用另外10克,感到心脏跳动明显加快,呼吸急促,浑身潮热,然后赶紧记下来,就知道了麻黄确实有劲,这是20克在不加甘草的情况下,成年人顿服,在很短的时间内分两次把药喝下去,没有生命危险,这是事实胜于雄辩,书上写的都是理论层面,实践要自己来做。我举得这些例子,尝巴豆有些极端,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但是大部分常用的中草药大家都可以尝。比如说党参,喝多了会有什么反应?比如说50克、100克党参,顿服下去,会有什么反应?还比如白术,煎20、30、40、50克,喝下去有什么反应?想必很多学生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中药的真知灼见,都是从这方面得来的,必须拿自己做实验,如果不拿自己做实验,怎么能拿病人做实验?所以每一个好大夫都很关键,百折不挠是一方面,有牺牲精神是另一个方面。

这个是关于如何了解药性,就讲到这里,其实很简单,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功效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自身感受得出结论的。有的人问,有的药性很平淡,比如说菟丝子和茯苓,吃了什么反应都没有,怎么能得出结论?其实吃了什么反应都没有正是一个结论,证明这个药很平和,吃了不伤正气啊。熟地喝多了还拉稀,黑便呢,证明熟地不能多服,菟丝子和茯苓对身体虚弱的人服了没什么反应,证明这个可以长期应用,没有什么副作用,药性缓和,这个不是结论吗?还有一些微妙的药起的作用必须在随后长期的临床摸索和口传心授中不断提高,但是很多药的药性可以通过直观感受来了解,这样就可以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不会让我们学中医的人茫然无知,最终把中医骂得狗血喷头,完全倒向西医的那一边。当我们下一讲讲方剂的时候,就知道了了解每一味药的药性,对于我们开方和组方有多么重要。

4,中药的分类方法。

无非是三种,第一种是《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品和下品;第二种就是现在教科书上的按功效分,解表药、泻下药、清热药、补益药等;第三种就是按照药物的形态来分,植物的,动物的还是矿物的,植物的是茎药、叶药、花药和果药。无非就是这三种分类方法,但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教科书上的按功效来分,清楚明了,要解表就到解表药中找解表药,要泻下就到泻下药中找泻下药,这个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检索上的方便,但是这种方法有非常严重的缺点,这个就要涉及到药的本身的邪正,因为我们知道气分正邪,人分好坏,事分美丑善恶,那么药也分正邪,药中有好人、坏人,有君子有小人,这一点由于按功效来分,所以被抹杀了。这一点在我们遣方用药中至关重要,如果开的药都是虎豹豺狼,那么伤人性命,如果都是正人君子,即使不对证,也不会出大问题。

所以在这里再次跟大家强调一下,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正邪,分清善恶,哪些是君子之药,哪些是小人之药,要一眼即明。这一点《神农本草经》上品中品和下品的分类方法是我极力推荐的,什么叫做上品中品和下品呢?神农本草经的序中已经说了,“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说了什么意思呢?上品可久服,中品介于有毒和无毒之间,下品都是有毒的,不可久服,说白了就是上品养气血,中品调气血,有时候会耗气血,下品是伤气血,只能偶一用之,这个是我们开方用药的大前提,这个前提如果没有保证的话,以后大家用药会变化多端,本经说的很明白,要区别君子小人,要知道哪些能久服,哪些不能久服,哪些伤气血,和气血,调气血,补气血,这些都要知道。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人一开方全蝎蜈蚣就上了,全蝎蜈蚣都是虎豹豺狼之药,大家都知道蜈蚣蝎子有毒,它们都蜇人。一个新手就把这两味药开出来了,这个就是完全不明白中间善恶,拿教科书一对,全蝎蜈蚣搜风通络去风湿,一看是这个病就开吧,这就是善恶不分。就像吴茱萸汤一样,吴茱萸有毒,不能久服,久服伤耗气血,怎么能给一个虚弱,身体有寒积在下面的病人开吴茱萸呢?道理是很简单的,你的下手都是些虎豹豺狼鹰犬,它们是利国利民还是残害百姓?现在的医生往往都开一些鹰犬之方,用一些鹰犬之药,全蝎蜈蚣、威灵仙、羌活、藁本、红花、仙茅等类似之类的药,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好举,因为我开方子基本不开这样的药。恰恰把一些好药,正人君子之药闪到一边不用,比如说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麦冬、玉竹、黄精、竹茹、陈皮,这些都是正人君子之药,反而喜欢用一些毒烈之药,干姜开到六十克,附子开到一百克,吴茱萸开到六十克,还有用木鳖子之类的药,都是开些耗伤气血之类的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呢?第一是教育的问题,不按上中下来分药,第二个是人们急功近利,鹰犬多好使啊?鹰犬可以抓兔子,你看现在企业都喜欢搞销售,卖出一件东西可以得到一份钱,其实恰恰相反,真正好的销售不在销售上,真正的治病不在通经活络上,因为好多老年人,得了风湿病久治不愈,天天用去风湿的药不断去痛,结果越来越厉害,之所以风湿这么顽固,是因为整个气机弱了,气血不足了,邪气向里侵供,正气向里塌瘪导致的,反而调动正气去攻病邪,越攻越严重,就像你的力量是一分,敌人的力量是五分,你是采取攻势还是守势啊?这不很明显吗?攻城是要“十则围之”,自己的力量是敌人的好多倍才能开战,双方力量均衡都不要开战,都要采取守势和亲,要跟对方调和,不要上来动不动就开战,很多病入膏肓的,很可怜,吃的都是攻伐之药,越攻气血越虚,越虚病情越重,越重又用更猛的药,这个就是恶性循环。第三,人们不明事理,不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不外乎就是这三点,第一是教育的问题,让人不知道有上中下三品,第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也如果这样,风湿就去风湿,寒就去寒,热就清热,这和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什么区别?没有任何区别,这个体现了急功近利,得了病马上想好,最后一个是不明事理,中医的理论没了,道理讲不清了,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你说说眼重要还是心重要?所以在这里再跟大家说一遍,好好学习上中下三品药,护人正气,正气有一分,邪气不敢进一分,正气长一分,邪气退一分,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拔苗助长。

5,常用的中药

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陌生的事物向熟悉的事物上靠,去理解,这是认识自然世界简便的方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我熟悉身边的事物,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就要这样来套。药就要拿食来套,药食同源的,只不过药的偏性多一些,食的偏性小一些,食可以养命长吃,养气血,药是调气血,治病,如果在药上不理解,可以往食物上套。

比如四气五味,有些四气不是很明显,大家可以看一下食物的属性,温凉寒热,就会看出很多食物归为凉的,但是吃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是凉的,温的也没有温到哪里去,就是说事物的寒热温凉不明显,就像现在很多人得了寒证不敢吃凉药,得了热病不敢吃热药一样,这都是走极端了,最后搞得大家什么都不敢吃了,天天查食物的属性表,这个就有点作茧自缚了,其实我非常不推荐大家天天把食物属性表挂在嘴边,用来指导饮食。吃什么好与不好,每个人都有自我感觉,有的人吃白薯烧心,那就不要吃白薯,有的人不愿吃香菜就不要吃,有的人愿意吃香菜那就吃香菜,每个人气血运行都有特异性,不要刻舟求剑。现在好多病人天天问我应该吃些什么,不应该吃什么,问某些药性凉能不能吃,有的病人告诉我说,他的医生告诉他,水果、鸡鸭鱼肉不能吃,天天喝粥吃馒头,这样下去这个人的气血从哪里来啊?当我告诉有的病人什么都可以吃时,他们感觉像过节了似的,感觉从牢中解放了似的,所以有的时候刻舟求剑照本宣科就非常害人,医生说每句话要非常慎重,不要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东西,看了很多书,就可以翻云覆雨地去影响病人,这个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你看我们一个月能吃多少种东西,常吃的多少种,不常吃的多少种,如果统计下来就会发现常吃的其实也就那么几种,主食也就那么几类,一个月下来炒菜翻来过去也就那么几十种,不会太多。同理我们用药用方也是一样,常见病也就那么几十种,病机也就那么几类,反过来掉过去都是相似的,用方就是几个方,常用药二三十味,四五十味,仅此而已,每每听别人说用药非常灵活,三百多种药,上千种中药,甚至上万种药都在用,这个有点哗众取宠,这个不可能,人大部分的疾病就归为那几类,大家看方书时有上千上万个方子,其实哪用得了那么多方子,那么多方子只不过告诉你万事万物变化万端,但实际变来变去就那么几种。

比如说祖国山河大地处处有美景,但是你一生能走几个地方呢?每天不都是家里、班上再加上一个娱乐场所吗?很多都是仅此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工厂,就是这么回事,这个走好了,你的一生就会很平坦,用药也是一样,就那二三十味药,如果能如实掌握,确实了解它们的药效,那么四五个方子,反复应用,量上不断加减,药味上调来调去,就能应付绝大多数疾病,很多疑难杂病可能很长时间遇不到一个,只要能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你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夫,不要上来就一定要攻克癌症,一定要攻克某种疑难杂病,用一个奇方,用一味奇药,这个都是舍近求远,不符合中医的中庸之道,你研究一辈子也研究不出来。

大部分疾病整个病机很简单,到了癌症或者某些疑难杂病,病机很复杂,正气很衰弱,邪气很盛,一定要在生死之间把这个人捞回来,你想有多难啊,人掉进井里的时候捞就很困难了,不如说在井边大晃荡的时候捞一下,这个很容易,只用几味药对症了,服上一段时间,病就有好转,清晰明了,就像喝上一杯水就解渴一样,绝不是虚无缥缈的,搞得现在很多人中医入不了门,学了很多年中医之后不承认中医了,认为治不了病,这么多药,这么多方,哪个能治病啊?来了一个病人拿书来对症状,哪个也对不上,哪个症状也像,西医再一检查,浑身上下都是病,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你能一个方一个方试吗?伤寒还一百多个方呢,怎么能试过来呢?再说哪有那么多病人让你试啊?所以说关键还是理论,理论要强。

有人说光讲大道理有什么用啊?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论不入门,还谈什么用药用方看病啊?如果没有理论,临床做四十年也一事无成,因为他没有入门,就像西医一样,他万万理解不了中医。比如说一个发烧,他就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烧,你随便问一个西医,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烧。但是咱们中医,《黄帝内经》、《伤寒论》写得很清楚,所有发烧,伤寒之类,伤于寒,寒邪约束肌表,闭塞毛窍,使气血不能向外蒸化,剧烈发热,这个叫做发烧,说的非常清楚,咱们看得也非常清楚,中医绝对不是糊弄人。中医能存在几千年,那么多绝顶聪明的人搞中医,怎么可能中医是不科学的呢?搞得现在有中医存废之争,大骂中医是伪科学,这简直不可理喻。常用中药就说到这里,上品药占绝大多数,然后在加上中品药两三味,下品药一两味,就构成了常用的中草药,日常用度就足够了,然后在临床过程中不断精熟,向外扩展,用一些特异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6,中药的归经

什么叫做归经?在《神农本草经》和唐本草从来没有谈过归经的问题,都是某药治某病,什么症状,治腹痛、癥瘕积聚、咳嗽、喘、气上逆、寒热、疟,都是这么说的,哪有说入肝经、脾经、肺经的?这都是后来人,从金元开始慢慢加上的,到现在成了一定之理,说某药入某经、治某病。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从气道角度没有归经这种说法,即便是归某脉,也不是这么来说的。很多药有特异性,但是这种特异性不要用归经来表述,我开方用药时基本不谈归经,为什么不谈归经?因为是如实感受药,如实了解气态和气机,比如麦冬这味药,他说是归胃经和肺经,这个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执着于它往胃经和肺经上走,你想想饮食入胃,游溢精气,遍及全身,怎么能说它单独归某经呢?很多药浓煎稀煎,它的沉浮升降都不一样,就像西药小剂量应用扩张血管,大剂量应用抑制扩张血管,在量上、浓淡、热服、冷服都起着很明显的变化,药对身体的作用都不一样,怎么能严格的说它归某经呢?

熬一大碗桂枝汤或者麻黄汤,这个喝下去,它是不是沿着百脉浑身上下哪里都走啊?其实归经想告诉药的作用在哪里,但是弄巧成拙了,把归经死板化了,让人一用药就要谈归经。比如说我在讲话的时候,气血运行,整个气机运行是柔缓的,如蒸如雾的一种状态,必须如实感受,如果不如实感受,用公式去套去,就像算命的似的,拿奇门、八字算,那些都是先人看到了如实的景象之后,为了留传不得已搞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其实离实像已经十万八千里,公式传下来以后,拿公式不知道公式后面代表的意义,生搬硬套去用,或准或不准,为什么人们不断应用啊?就是有时候还准,但是一较真又不准,这个就是以指指月,指月亮时人们只去看你指头了,不去看月亮了,公式归经这些东西,都是指头,不是月亮,我们要想学真正的中医,不隔靴搔痒,必须看到月亮,就是气。

气不是肉眼看到的,肉眼也能看到气,但还是有局限,前面讲《黄帝内经》时已讲过,讲的非常仔细,大家可以仔细去听去。就像现在研究死了五运六气一样,我觉得不要把有限宝贵的精力用在这些公式的推导上,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时有的,最晚是在战国时代成的书,战国时代的五运六气六十一甲子,到现在已经几千年了,气机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有太过不及,土运当令,水运当令什么的,是严格的一年一年这样走吗?中国版图从那时候到现在扩大了很多倍,那时候人们生活在哪个区域,现在人们生活在哪个区域,五运六气的推导是不是有地域的限制啊?这些东西都要考虑啊,六十甲子是谁创立的啊?创立一甲子为什么今年土运,气机上有什么变化,这些都不知道。就拿两千多年写的五运六气去推,有时候会准,因为概率摆在那里,但是年年都准吗?那是不现实的,很多搞五运六气的没有研究过算命,如何好好研究十年算命,准会推导好五运六气。都是很多上来搞中医的,最终发现五运六气很神秘,搞起五运六气没完没了。

天地之气有规律的搏动,就像心脏一样搏动,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搏动规律,三年、五年、七年、十年、三十年、六十年都是搏动的周期,只是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来,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搞这种公式性的,要知道公式背后反映的实像,还是建议大家从《黄帝内经》看起,里面有很多精确的描述,描述气机的变动,非常发人深省,就往后读,不要看节选。如果学中药的归经,学来学去,就会发现没法解释《本草经》了,《本草经》关于药效的描述,现在思维的人没法解释,但是从气道的角度就可以解释,抛开翻译,去除枷锁,还中医一个本来的面目。

举熟地这味药,归肾经,为什么呢?熟地味浓厚,气沉,主滋养,像大地,这个就往下走,其实熟地根本不是往下走,喝了之后浑身到处走,咱们说每一点都是一个小天地,其实每一个细胞都有肾,熟地养分会滋润到每一个细胞当中去,不独去肾。搞得后来很多为了入肾入得更好,把很多药加咸,把肉苁蓉搞咸了,黄柏盐炒,大大失去了生气。这就是归经搞得,好像熟地往下走,加点盐走得会更好,其实不然,比如肉苁蓉、巴戟天,弄成盐巴戟,这个补肾的效果就很差了,盐主凝涩,生机贵在条畅,一下凝涩住了怎么还可以补肾啊?所以说后代的很多炮制方法都不科学,白术本身气主运化,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土炒?白芍要醋白芍,这个看看《雷公炮制论》,我不能说这些炮制方法都错,但是有很多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咸入肾,把很多东西盐炒之后,让其入肾,这个是有问题的。

7,中药的现状

大家知道中药的现状现状很不乐观,野生药材资源越来越稀少,很多都是种植的,而且药材市场很混乱,很多老中医呼吁,要是这样搞,中药就完了,中医也就完了,中医搞得再好,没有物质基础,药材的质量做保证,怎样看病救人呢?比如说白芥子这味药,应该是辣味的白芥子起作用,就是依靠辣味起化痰作用,如果吃到嘴里一点辣味都没有,怎么起作用啊?比如说党参这味药,补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甜味上,越甜、越饱满的党参质量越好,一点甜味都没有的效果就很差。再比如枸杞这味药,好的枸杞是好吃的枸杞,香甜的枸杞,如果是酸枸杞,或者是吃起来没什么甜度的枸杞,质量就差了,补益人的作用就小了,所以说又回到那一点了,中药是尝出来的,这是一个秘密,也是一个核心,今天直接跟大家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信。

咱不说假冒伪劣的药,那是药商不良行为造成的,就说在药店买的,货真价实的药,质量的好坏都要靠我们一张嘴尝的,前面说荆芥薄荷这些药,挥发油没了也就没什么作用了,比如半夏,本身生半夏入药是很好的,我临床上用生半夏没有发现什么多大的副作用,只不过半夏在没有煎煮之前要尝它,这个东西劲太大了,尝起来扎嘴,尝一点不得了,但是生半夏煮了就没事了,加生姜更好,不加生姜有时候问题也不大,还有其他药配合一起煮,缓和了生半夏的毒性,正是生半夏这个劲有去心下痞,开通胸膈的作用,药店里卖的法半夏、清半夏,都去毒了,劲就弱多了,所以有些药要恢复它原有的面貌,比如说附子,现在有很多人也觉醒了,觉得受骗上当了,附子炮制完了之后基本上没有附子的劲了,从10克、20克开始小心翼翼地往上加,到50克、100克,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其实真正的附子,用药是要非常谨慎的,10克的话会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也就是药效反应,中毒和药效在剂量上就很难说了,身体壮实的人受了风寒在温经通脉的药中加点附子能起到很好的通达作用,再多加一点就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毒。所以说剂量的掌握,第一要对药有了解,是自己的药才敢用,不是自己的药你敢用吗?尤其在一些副作用很强的药的应用中,更要倍加小心,就像青霉素做皮试一样,每次都要重新做皮试,西医尚且如此谨慎,中医更应如此。为什么很多人不谨慎也没事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药材的质量不行,很多重要的药炮制去毒,使它药效大减。

所以说药材市场现在很混乱,什么质量的药都要,柴胡有十几种柴胡,全国各地药店各个种类的柴胡五花八门,带毛的、不带毛的、黑的、青的,什么样的都有,怎么让你适从啊?哪种柴胡好啊?这个不好说。现在药材质量非常堪忧,很多药店为了牟取暴利,进很差的药卖很贵的价格,病人没有能力鉴别药材的好坏,买菜都没别人看,何况药材呢?对于一个普通的患者来说,没有任何能力去鉴别,如果监督再没有保证,很多监督的人都是外行,药好不好不知道,只看外观,认为片大、整齐就是好药,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搞中医的如果不用嘴去尝,药材质量的好坏真是不好鉴别,再加上炮制的适当,比如说许多炒的东西,只是用大锅闷一下,根本没有炒熟,还有炙甘草,只是喷了层蜜水,就叫做炙甘草,把甘草炒熟才叫做炙甘草,就相当于生甘草加了点蜜水,有时候这些东西不可忽视,中药药品质量不可琢磨,有很大的问题。很多大夫只是在那里开方,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药品的质量,拿着方子就开,开的是什么方子?就像希特勒在覆灭前,认为有很多军团,其实早就被报销了,都是子虚乌有,还在那里指挥,早已经消灭得没有了,其实这些是一个问题。

8,现实中的大药

其实什么叫做药,又回到了咱们的起点。人秉中和之气而生,由于一生当中的际遇和与环境相处过程中使你不断的不调,就需要药来调,凡是能够调节身体使不调趋于调的都叫做药,不独草药,不独中药也不独西药。举个简单的例子,肝气不举,抑郁的人,听鼓声则振振然,当大鼓敲起来的时候,生音穿过身体能够振奋肝气,使肝郁能够得到适度的缓解,这就是药,有人说这是音乐疗法,也可以这么说。有人肝气不舒,唱唱歌之后就舒服,有的人在家里憋闷久了,出去玩几天就舒服,这些都是药,气贵流通,调达,不贵堵塞,千万别堵住,不流通了则生气断绝,就立马出问题。有的孩子打骂父母,离家出走,都是父母管教太严,使小孩的气机生机断绝了,太郁闷了,什么也不让做,这个就不可取的。大禹治水贵在调,不贵堵,鲧治水的时候堵,堵来堵去把自己堵死了,凡是能够调节不调的,疏通气机的都叫药。

有人上班的就想下海经商,如果你就不让他经商,他的本职工作也做不好,生机也绝了,慢慢头发也白了,气机也就憔悴了,感觉没有奔头了,这个叫做堵塞。这个时候什么是药啊?你让他下海经商,赚赔都是他的,只要这个人不废总能养活自己,这个就叫做药。并不是非得吃草药才叫做药,比如两口子吵架,天天不和拌嘴,你看我不顺,我看你不顺,还在一起过,这不互相当仇人了吗?其实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离婚,这个时候离婚就是药。其实我并不是提倡离婚,天天打没完没了,还不如离了呢,不然的话这不是一辈子婚姻不幸吗?

所以说药的属性有两点,一个是调不调,一个是条畅。就像天平一样,一头高一头低,就要把它整平了,这个就是调不调,什么叫做条畅啊?就像水流,一定要往前流,不往前流就堵住了,堵住了就出事,很多人一直身体很好,突然得暴病死了,肯定是某个地方阻滞不通了,人一口气不来就死了,把嘴捂住五分钟就可能咽气了,心脏停止跳动两分钟就够呛了,生生之为易,不断生而又生,变而又变,不能守成,不能守古,又不能复古,任何时代都要向前流动,就像黄河长江水一样,不断往前流,流到海里再蒸腾到天上,然后折腾下来再流,就是反复。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流动,就是要向前进,向前进不是说往前走,而是要不断变化。阴则阳,阳则阴,阴阳相易,就是要颠三倒四。

9,依靠自身之药

什么意思?其实真正的大药在自己。调不调,这是外界可以帮助的,同时,产生不调都是内心造成的,天天愤恨不平,谁让你愤恨不平啊?不是现实,而是自己,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说排队,排队是好事还是坏事啊?这要看排队的目的,比如说买票,大家都希望排得快点,如果是前面等着杀头呢,都希望排得慢点,同样是一个排队,由于心境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想法,所有的事情也是如此,都是自身造成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事情大家考虑的时候要多换几个角度,有得有失,失得一体,药在自身。比如说得了癌症的病人,知道前后是截然不同的,不知道时晚上能睡着觉,知道了就睡不着了。比如说到医院查出来得了大三阳,天天忐忑不安,到处求医看病,花了不少钱,但是身体越来越差,他认为大三阳更严重了,向重病上发展,他觉得医学理论太对了,如果不治可能会更加严重,他就更加紧张,到处求医,这个就走向恶性循环的道路了,所以说心情是至关重要的,调节好心情舒畅气机,调达百脉,这是每一个人应该自我调节的。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下面为大千老师回答问题。

1,细辛的用量  

我建议细辛的用量要配合其他药来用,如果是温润的药,加在里面调和,细辛的用量在3-10克之间,不易加的过多。下节课讲方子的时候,阴阳如何合剂开方,刚柔并用,阴阳合剂,寒热互施,这样才能开出好方子,不能开一边倒得方子。

2,西药可否为中医所用?  

可以为中医所用,只要是中医理论下的用药都叫中医,但是西药一般都是化学制剂,性味偏激,不符合中和之道,所以我们尽量少用。像激素、抗生素类药物,不是大寒就是大热,太偏激了。天地万物以化合物为主,什么叫做化合物?就是阴阳化和,里面不极阴,也不极阳,而是有中和,稍微偏阴,或者稍微偏阳,这样的药服用不易伤正,西药不是这样,它把化合物拆开,把阴提取出来,或者把阳提取出来,明显产生了很强的阴阳属性,这个不符合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是阴阳互用,阴阳化和,所以西药产生很多的副作用,就是因为它极阴极阳,中药的副作用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为中药是化和药,就是植物药直接熬出来,天生地成,喝的时候和人体的场产生就产生一种正应,人的气是一团和气,用药也要一团和气,稍微有所偏性。

3,关于慢性荨麻疹,一天起数次,可以不理它任其发作,比较好吗?


荨麻疹一天数次,身上起的包,好多都是用西药之后,邪气内藏,由于正气拱动把邪气往外发,邪气发不出来导致的,风邪、寒邪、热毒在里,随着气血的运行它们表浅化,一般得荨麻疹都是气血的问题,所以但调气血,里面调好了,外面的证像就消失了,在外面抹药是没有效果的,调肝气畅气血慢慢就好了,让他发也没事。

4,古人如何确认中药的品质,古人去药店抓药也没有什么保证?

这个自古就存在这个问题,有药商就存在好药坏药,这不是今天才有的,只不过今天很严重,连简单的判断中药的方法都不知道,宋唐以前的古人确认中药质量好坏的方法主要是尝,时间长了一看大概就知道质量的好坏,再一尝就八九不离十了。后来随着文化的衰落,人们思想的板结,离这种真实感受就越来越远了,导致人们现在不理解中药,也不会开方。

5,对西药入何判断其阴阳,及对气机的作用?

现在咱们知道,激素类药物主要是调动里面的气机,调动的肾阴肾阳,不要绝对来看,因为阴阳是一体的,用药的时候寒热药都是并用的,它们的作用既不是寒上也不是热上,而是在气态上。如实知道药它是一种什么气,它进入身体会产生一种什么效果,不在寒上和热上,只要拨动气机,使气血流畅,不用去看它的寒热,寒热都是气机外化的一种表现,我对西药没有什么反应,是外行,我知道地塞米松是激素类药物,这个不断的打,就像抽地下水一样,把肾精往外扬,肾精分阴阳,阴阳一块往外出,就像补肾的时候不要论是补肾阴还是补肾阳,阴阳双补,一块用药。我开补肾的方子的时候基本不判别是补肾阳好还是补肾阴好,直接补肾气,补肾精,这样开方才有一个指导,才知道怎样来开这个方子。

6,小儿脑瘫所致的肢体萎软,在用药和针灸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小儿脑瘫是西医的病名,什么症状、怎么得的,必须要说清楚,所以这个没法回答。

7,中药是否要学科学的管理,西药的管理学还是很系统严谨的,是否有助于改善中药的现状?


形式是无所谓的,但是理论精神要是中医的精神,而且中医讲融合不讲分裂,搞得过于系统往往会肢解这个学科,现代学科越分越细,后来西医提倡要整合学科,到现在也整合不了,它们是不断分析的,分得支离破碎,就像西医有心理学,中医哪有心理学,所有的都是一体的,有人说中医没有心理学,这纯粹是胡扯。情志致病这不典型的心理的问题吗?上医治神,神不就是心理吗?神气好病治的就快,不好治的就慢,有的人病不重,神气不对劲,这个病就别治了,调来调去也治不好。还有现在的表述方式,我看过很多西方的书,表述方式太啰嗦,和中国的语言形式是不一样的,搞得人们语言方式慢慢西方化,虽然是汉字,但是已经西方化了,这个都是对学中医的障碍。中国的语言是含糊的,言简意赅的,意味深长的,就像水墨画一样,寥寥几笔就把意境勾勒出来了,这就是中国语言的特点。我不建议中药这样系统的来搞,中国最重要的经典著作都不是系统和严谨的,都是语录式的,《论语》、《老子》、《孙子》等都是语录式的,搞成系统的就完了,那东西就死了。

8,附子在哺乳期可以用吗?

对证就可以用,不对证就不可用,很多孕妇和产妇都不敢吃药,身体都不调到那种程度还不敢吃药,身体差对孩子就有影响,把不调调过来就好了,不能说见药就止步,所有的食物都是药,那你干脆也别吃东西了,如果说药不对证,起相反的作用,那这个药就不能吃了。(完)

本录音由大头整理,不足之处还望包涵。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2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灵 的帖子

20091110_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10)_方剂七朵水仙花  1 楼 发表于:8/18/2010 8:07:32 AM  
     俺整理地可能差错很多,多指正
  20091110_¬¬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10)_方剂(草稿)

  由天道(七朵水仙花)整理

  接着我们讲中医基础讲座,这次咱们讲方剂,对于一些中医爱好者和学中医的,这一块应该比较重要,你看方剂这一块体现了很多的中医的,相当于中医的直接应用。怎么开方,怎么用药,很多想知道,到底里面道理是什么?怎么组方?古人留下的方子成千上万,理论也是很多,五花八门,金元四大家吗,也产生了各种流派,到现在为止,关于方子,能够说明白,理清楚的书籍著作不多,而且很多各承家技等。伤寒论上不是说了吗,开什么样的方子治什么样的病,这里面感觉非常的深。犹抱琵琶半遮面吗?而且现在的科学技术也解决不了,所以说我这方子准备的也不充分,因为要涉及的问题太多了。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到临床到中药,最终都要落实到方子上,因为一个中医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会开方嘛。开了方才能抓药,抓了药才能熬药,熬了药喝了药,才能体现出药有没有效果。所以说,方子是理论和临床的结合点,一个大夫水平高低主要看方子,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方子开出来之后,病人熬了喝了之后,能治好病是关键点,许多中医爱好者也好,搞中医临床的也好,所有的重点都归结在开方子上,方子承载了太多的学中医人的理想,我不想占用太多的课时讲方子,也就是今天这一堂课,把所有的也就是把我认为的必要的在这堂课跟大家说一下,让大家有一个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分3部分讲:①什么是方子?②方子是干什么的?③组方的原则是什么?有时间的话会给大家模拟几个病例。

   先跟大家讲一讲方子是怎么开出来的。

  一、什么是方子?这个讲起来既复杂又简单。因为所谓的方子就是方法,什么的方法呢?治病的方法,比如说中药、针灸、打拳等等,或其他方法,看电视都能好病,但几千年来我们老祖宗总结来总结去,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喝药。这个方子来源就是对药的选择,方子--丸、散、膏、丹嘛,各有所宜,丸就是大丸子,散就是药粉,膏就是把汤剂浓缩成稠膏,丹就是一些丹药,当然还有汤药。最常见的就是把草药抓回来以后用锅煮,煮出来的汤汁就是汤药。但这些都涉及到组方,其实方子要是归结到最简单的方子就是一味药,比如说我们肠胃堵住了有食积了,煎煮点大黄一泻;好多人要减肥,你煎点三七叶一泻,这就是最简单的单味方。风寒感冒了,煎点生姜水一服;肚子有气胀,熬点陈皮水一服;一个人闷厥了,往他的鼻腔里吹点细辛皂角粉,刺激一下他的神经,刺激着了使他一下子就回来了,这些就是最简单的单味方。人们在实践当中总结发现很多时候一味药治病并不是很理想或有很多副作用,就把几味药组织在一起使用,尽量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那么这就是复方,也就是现在大家去医院大夫给你开的中药方子里有许多药;这样方子就延续下来了,复方多味药组成的用中药的治疗方法叫复方。慢慢地人们把很多最有效的复方组方的药味和用量不断的固定下来,应用于临床,慢慢地这方子就定下了,人很朴实,一味药治某病,慢慢地多味药组合治某种病;所有的方子当中有经方和时方,经方是指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后人开的方子叫时方,时就是时代,每个时代流传下来的方子;经方也就是经典的方子,为什么叫经方呢?因为它的组方原则和疗效是后代有目共睹的,只要辨证准确,用量符合时宜,效果一下子就表现出来,其中经方中的桂枝汤为群方之祖,它代表着所有方子的组方原则,一代代的几千年来,人们头痛脑热呀,大病小病都是靠我们的中医大夫用经方时方来进行治疗,几千年来中医不断长养者整个中华大地,咱们能够不断的繁衍身体,是跟方子的直接疗效息息相关的,中医的所有精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方子上,这就是什么是方子。

  二、方子是干什么的 大家都知道,方子是用来治病的;那么方子是如何来治病的呢?学习这个气道大家知道,人是一团气,人得了病必然是这团气出现了异常,这团气出现了异常,方子就是来纠正这团异常气的,我们知道不管人物事都是由气组成的,人是一团气,任何一味药也是一团气,几味药组成一个方子也是一团气,这个叫做方气,方气有方气的特点,药有药气的特点,人有人的特点,组方开方治病,目的就是用方气去影响人身之气,使之归正,让他恢复正常;比如一个人受凉了,寒着了,那你就要开一些热药,把寒化开,那么热药呢就要开热方,热药开什么呢?就是要开干姜,花椒,桂枝,当归,官桂,川芎,附子这些都是一团热药,很简单很朴素的开方目的;病人上火了就开些凉药,这就是最基本最朴素的开方的目的;咱们先不论是否一上火就开清热的药,一聚就开温热的药重要的是把开方知道是纠偏,气不通了就通一下,气虚了就补一下,气紧了就放一下,拿什么药去放呢?半夏让它去放去散;虚乏了就吃一些有滋补的方子,达到补虚效果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也就是把我们的身之气纠正过来,正常地人身之气它有一个状态,上下周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不温不燥,处在中间状态,凡是脱离了这个中间状态,人就会生病,方子就会把不正常的状态调到正常状态,仅此而已,所以我们说开方子用途就是纠偏,偏了用偏气把你纠正过来,就像天平一样,通过加减砝码使之平衡,关于方子是干什么的,我们就讲这些。

  三、重点讲组方原则:

  组方的原则归纳了10条,1.中正平和 2.刚而不猛 3.缓(柔)而不懦 4.温而不燥 5.凉而不寒 6.清而不枯 7.浊而不凝 8.通而不暴 9.攻而有守 10.补中带调。简单的把方剂的原则概括一下,虽然不周不到但大概的意思就这样。

  ⑴中正平和:正常人本身就是一团中和之气,出了问题,稍微偏了一些,你配方第一条原则就要使方子这团气与人身之气尽量相近,不要差的太远,这一条非常重要,大家要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差的太远,容易影响到人身之气,会对人身之气有一定的伤害,譬如:这个方子开的和人身之气不相近,比如说开一个大黄,开巴豆,或者说开全蝎,蚂蚁等等,这些药的气跟人身之气是不相符的,明显带有这个药自己的偏性,而且偏的很厉害,这种药下肚以后会直接扰乱人身正气,咱们先不管它去不去邪气,首先要知道这药是扰乱正气,如果说扰乱的厉害就叫毒药,扰乱的不厉害叫副作用,但效果一样,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化疗药使人的头发掉了,这就是化学制剂的气和人身中正平和之气相差太远,你想这股气进入人身体,人身要拿出多少中正之气去化合这些气,象一勺盐放到水里一样,这勺盐就是化学制剂,或者说就是不平和的药气,水就是你的中正之气,你想想一勺盐需要多少水来化它,现在发现当今大夫开方用药这条原则完全摒弃,完全忽视掉了,他们在开方的过程中,没有这种理论概念,不知道开方的几条原则,不知道中正平和药跟人身之气相接;咱们经常吃的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和人身之气相近似,如馒头米饭粥萝卜白菜等等这些气很平和,跟我们人身之气很相近,所以我们吃了对我们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影响,否则,你开方就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上次我讲了巴豆劲大,人吃了就会爆泻不止,附子--正品附子,你吃一些10g,就浑身麻得不得了,而且有泻泄呕吐的可能,这些药在神农本草经上都是下品,不便常服,不得已,用之来治病;我们组成这个方子尽量为中正之气,比如桂枝汤,就是比较中正之气的方子,桂枝白芍姜枣草,一般人喝了这方子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现代人开方子,这条原则大部分都去掉了,很多人开方,求快,求狠或求稳,不理解中正平和的意义,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中正平和就是让方子之气跟人身之气相近,相近之后,人气稍微有点偏,你的中正平和的方气向相反的方向偏一点,来纠正人身的相偏之气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⑵刚而不猛:药劲大代表刚,药劲小代表柔,比如麻黄,干姜,细辛,附子,大黄等等这些药劲都大,开方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劲大的药让它缓和下来,体现刚而不猛地特点,怎么体现呢?比如用附子这个刚药时,加一个柔药,去缓和他这种猛劲,加什么呢?加甘草,这就是一个方子就是附子甘草汤;那么你用桂枝通经,为防止桂枝的燥性,加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这就是桂枝汤;那用甘草缓和大黄的猛劲,那就是大黄甘草汤;开方就是牵制,利用它刚得一面同时又要牵制它猛烈的一面,这样容易让它发挥它正面的作用,缓和它的疗效;现在很多人开方他不是这样,唯恐这个药不够刚猛,最简单地就是麻附辛,不加任何制约的药,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均刚猛之药,过刚过猛,导致什么结果?很简单—伤正,一个人用可能表现不出来,一批人用马上就表现出来,比如肚子有寒,你用麻附辛去通他,寒是一天两天的,一下子好了,就认为这方药起作用,好用,但是一个久寒的放在那里,或者一个虚寒放在那里,或者除了寒还有其它淤阻的问题,光用麻附辛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还暗伤气血;所以说有人开麻附辛,我就建议再加点柔药进去,效果就好,不能轻易用麻附辛,不要让麻附辛跑的太远,这是原则上刚而不猛,也是中正平和的一个特点。比如:肚子有实气,有人要泻下,不断的泻,泻中要收一下,收中有泻,这样既能达到推陈出新同时又能达到守正这个目的。正气在,你才有御邪的能力,正气不在了,你下多大的方子都没有用。

  ⑶缓(柔)而不懦 什么叫缓而不懦呢?你的方子柔缓但不怯懦,和刚而不猛,刚而不烈是对立的;有的人开方太狠,什么毒药下去了如附子、蚂蚁伤身,什么都敢用,搞得病人气血暗耗,上吐下泻,眼睛发黑,肢体麻木,病本身不重,越治越重,都是开方过于刚强伤了的病;它的反面就是开方太怯懦,我们可以开柔缓的方子,但一定要柔而不懦,缓而不懦;比如:治一个风寒感冒,来势汹汹,发烧39℃,这时你要开一个很懦的方子:如:紫苏、藿香、陈皮、桑叶、菊花,药劲就很小,不能达到御敌的效果,再说很多药店的紫苏、藿香就是一干草,完全没有了药的气味,劲小的狠,再加上桑叶、菊花这药非常轻柔,整个药劲过于懦弱,不能很好的御邪;所以我们开方一方面不能过于刚猛,同时也不要开过于懦弱的方子,如小孩的食欲不振,上来就是焦三仙,谷芽,麦芽之类的方子,但有时候过于懦弱,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⑷温而不燥 什么是温而不燥呢?比如说一个寒证的病人,上来开方就是肉桂、干姜、附子,这些太燥了;开方一定要温和,温里散寒的,同时又要避免过于辛燥—辛温燥烈之药;后来评价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药就过于辛燥,伤正;所以我们开方要避免辛燥,怎么避免呢?很简单,加点甘润的药就可以了,如干姜,肉桂,加点麦冬,白术,茯苓稍微缓和一下,让它达到温而不燥的效果。

  ⑸凉而不寒 什么意思呢?就是开方不可过于寒凉,可以凉,但要凉中带温,不要过于阴寒,比如说咱去一个热,你上来就是三黄(黄连、黄芩、黄柏)加石膏、知母、龙胆草、大青叶、木通,一派寒凉之药,这个方子就不好,偏一边了如果你想治疗这个热,开方要凉中带温,凉中带散,凉中带补,不要过于寒,开方怎么开?比如一个胸膈中有热的,三黄可以用,石膏竹叶也可以加,然后上其它药:麦冬、甘草、大枣、升麻、柴胡、炮姜缓解,这就是凉而不寒,即使是大热的病,也不要开一边倒的药,稍微过了就伤正,稍微不对症就伤正。所以说不管是刚而不猛,缓而不懦,温而不燥,凉而不寒,都要体现中正平和之气,这就是孔子讲得“时中”,时间的时,中间的中。中正平和之气不是一根棍子立在那里,就直立在那里不动,它可以稍微偏左,也可以稍微偏右,但是不可极左极右,与时消息吗,做到这样很难。所以中医大夫看病开方就要适中,微左微右,不能极左极右;开刚药可以,但不能猛;开缓药可以,但不能懦;开温药可以,但不能燥;开凉药可以,但不能寒。下面接着讲。

  ⑹清而不枯 什么是清而不枯呀?首先人身之气分清楚,上面气清,下面气浊,清浊相干互为循环,如果我们开治疗清气的方子,清气当中要带点浊气,不要太干枯了。从面象上讲,很多人呢看面色太清,气太清秀了,清秀的没有福气了,这就叫清而枯,清中要带点浊,这人就有福气了,而且有理想,太清了完全理想化了而不现实,导致最后自己凄苦一生,婚姻不幸,家庭不幸,事业不行,身体也不行,这叫清枯之象,清贫之象;很多人很清秀,但却凄苦一生,就是因为里面少了浊气,在这里我们开方也一样,一定要清中带浊。比如:白虎汤中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石膏、知母是气清,甘草其气浊,它在清热的同时带有浊阴之气。清而不枯,清而有浊,比如开三黄,气太清了,怎么体现出浊性呢?加麦冬甘草之类的。

  ⑺浊而不凝 什么是浊而不凝呢?尤其是开一些补方,补下焦的方子,开浊气的药是组方的药,比如: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那三补呢?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是茯苓、泽泻、丹皮;如果没有三泻,那就是浊而凝滞,熟地、山萸肉、山药这三味药都是静止不动的,凝滞不化的,这就是浊而凝,但万物贵在流动,浊了不让它凝滞,所以要加三泻,要加茯苓、泽泻、丹皮,使阴浊之气能流动开来,万物贵流通,贵变化,清中带浊,浊中带清,浊而能走,清而能守,这个都是开方的组方原则,大家在应用过程当中要细细体会。

  ⑻通而不暴 什么是通而不暴呢?通经脉但又不能太刚爆,现在很多人学中医都知道,人呢?经脉不调,气机闭塞,是导致很多病的原因,既然经脉不通,难道你就要不断的拿棍子去捅它吗?脑栓塞难道你拿东西捅开它吗?脑栓塞拿棍子一捅就脑溢血了,本身他栓塞的同时(脑梗塞、脑堵塞)血管已脆化,通也不是,不通也不是,你硬拿药一通血管破了,这就是很多治疗象脑梗塞导致脑溢血的悲剧的原因。溶栓一溶,血栓就化了;很多治风湿病的,用全蝎、蜈蚣、地龙、蚂蚁、威灵仙、羌活、高度白酒猛攻它,想把经脉打开,结果越吃越没劲,越吃越痛,浑身都虚脱冒大汗,这个就是强暴的去通它的后果。人身是一股清虚之气,时间久了缓缓积累了导致经脉不通,不能一朝就通开,开药过猛会通伤正气,象放疗化疗一样;这就是我们单独拿出来的通而不暴,你可以通,没反对你通,慢慢地把它通开,一点一滴的通,柔,时候到了自然就打开了,时候不到想法去捅,那就破,气血就耗掉了,在这里再次奉劝猛攻派的大夫,喜欢刚爆用事的大夫要加小心,很多病就是你治出来的,大刀阔斧,休克疗法,胆子大一些,用药再猛一些,再冲击一下,病人就完了;特别在用方上“宁不及勿过”,我的药宁可通不过,它不及,也不可以用过了,用过了很容易伤正;你看谁谁谁不是好了吗,吃顿附子,第二天手麻等风湿病没了,这样的病历有吗?没有!比例是多少呀?我跟你说:百分比很低,和中毒效应差不多,不要盯着谁谁谁吃中毒了,又去买的了,其实大部分疾病都不是用刚爆的手段治愈的,尤其是慢性病。毛泽东不是讲了吗,打持久战,道路是曲折的,用泡蘑菇的办法慢慢地化解它,这就叫农村包围城市,做一点一滴的工作,最终让敌人陷入汪洋大海中,这些都充满了智慧方法,同时也适用于我们看病用药,所以我再强调一下,开方尤其是通经脉,一定要通而不暴,慢慢起效,时候到了就好。

  ⑼攻而有守 什么叫攻而有守呢?很简单,就是你攻的时候,后面有粮草保障,不要开出一派攻药,这个还要举一下麻附辛这个例子,麻附辛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刘关张,光指望刘关张去打不解决问题,跑不了20里,你就筋疲力竭了,后面一定要有部队跟上,其中就有粮草供应,没有粮草供应你打什么仗呢?只伤你的气血,我看很多大夫开方只攻不守,很多感冒方子都是发表,后面没有粮草接济,发表出汗,怎么也不出,害的许多老年性的身体虚寒的导致风寒痹阻,用中药用攻药可以,但后面没有粮草接济,你能用多久,这个都是攻而不守,攻而不补的后果,所以我跟大家说想用中药时,一定要攻而有守,不能开一边倒得药,只知攻不知守,大家看伤寒论的方子,都是攻补兼施,大家看麻黄汤很典型吧,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甘草为补药;你看几个泻心汤,泻心汤成分是半夏、黄芩、黄连等,补药是参、姜、草,里面有人参、生姜、甘草都是补药;白虎汤什么成分?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石膏、知母是攻药,甘草、粳米是守药,井然有序,伤寒论的方子是非常体现攻补兼施方子的特点的,如大建中汤,有蜀椒、干姜、人参、饴糖组成。人参、饴糖是补药,都是攻药放到补药当中去施行,这是很重要的,大家以后要仔细体会,没有全攻的方子,也没有只守的方子,都是攻补兼施。

  ⑽守中带调 和攻中有守一个道理,为什么不说补中带攻呢?我觉得开方应少用攻药多用调药,不主张对抗,不主张开战,大家可以调,所以改成了补中带调,要补一个人,很多人虚不受补,瘀不受补,补不进去,都堆滞在那里,上火等等这些现象是有的,我们一定要在补中带调,调补吗;把那个调开点,补进去,调开点,再不进去,这样他慢慢地就得到了补益,同时又能调畅气机;现在很多大夫,依仗攻伐不愿意去补,他觉得补,补不进去,经脉不通你补什么呢?首先要通经脉,那样他就不断地用攻伐的法子去通经脉去,导致这人越来越虚;这个瘀本来是一个气瘀,不能用通伐的方式缓解,只能用柔缓的方式慢慢地去解瘀,解一点不一点,什么也不耽误,就像刮风下雨一样,不能只刮风,而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也有的但狂风暴雨只能带来洪水,不能安养当地的百姓,所以下雨还是要下温和的雨,刮风要刮温和的风,这就是我主张的补要小补,调要缓调,攻要慎攻,别上来就攻,强良者不得死,别用强和刚对抗的形势,那跟西医有什么区别,所以最终归结到补中带调的这一项,尤其是“调”字,调百脉,调达气血。

  这就是我们开方从中正平和开始到补中带调结束我一个开方的基本原则,刚柔并济;温凉同使;清浊相交;攻补并用。像这种情况,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对药要有了解,对气机要有了解,对病机要有了解,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去摸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三、五年之功底,不可能体会其中的经验,为什么讲方子着重讲组方原则呢?就是要告诉大家,开方如做人,开方就是在做人,开方就是在做事;你看这几条原则,用在做人做事一样,做人要中正平和,性情不能太刚猛,不能太过了,不能太躁了,不能太阴寒,不能清枯,亦不能太浊凝,不能动不动就跟别人战斗,也不能只积攒钱财,都要不断地流动变化,不失中正平和之性;做人做事你要能有这样的品德,你开方用药也一样,咱们知道,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也好都反映着你;如果你开方喜欢用苦寒的药,估计你这个人呢也差不多,看这个大夫开方,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大夫的性格;有的大夫毛糙,患者希望马上好,尤其是一些临床经验不多的,越喜欢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喜欢开攻伐的药;但是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和阅历的加深,慢慢地他就发现原先做了很多坏事,医坏了很多病人,胆子就会越来越小,又找不到开方的真正诀窍在哪里,开方的胆子就越来越小,最后什么个性药都不敢用了,最后只能开谷芽、麦芽、焦三仙了,就开这种药了,从原先的过于刚猛到现在的过于懦弱,反正我开的方怎么也吃不死人,但也不治病;那还有一些大夫,开过于刚爆的方子,治愈了几个病人,就觉得找到了治病的诀窍,因之而一发不可收拾,不断的在刚爆方子上花心思,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治病甚至治厉害了治死了人,仍然不知悔改,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治病之路,这个很可怕,它会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虽然治愈了一些病人,但是治坏了的也很多,他视而不见,仍然我行我素,这种大夫比前一种大夫厉害的多,危害也大,而且他在著书立说,对后世又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事就不好说;还有一种大夫,喜欢用补药,什么药贵开什么,什么鹿茸片、野生灵芝、各种参、虫草等等,不断地开,罗列了一堆补药,其中没有任何调药和章法,去给病人治病,导致病人吃出很多毛病来,上火、头胀、失眠、便秘,很多症状都出来了,但是他有一点好处,我都给你开的补药,帮助你的,补益你的,病人又说不出什么来,不知道问题的根结在哪里,就像栽花施肥一样,什么肥好统统都上,最终把这花烧死了,他不知道肥多肥大能把苗烧死,这个问题很普遍;尤其是现在很多家长带小孩,都这样把小孩的身体搞差了,经济条件非常好,这营养那营养买的东西很多,恨不得把小孩能淹没了,最终小孩长得又胖,天天有病,像个豆芽菜一样,弱不经风,这个就是补补出的问题,小儿就补,到老了你补什么?我举得例子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过犹不及”不能平一点;有人要问:应该吃什么?应该吃肉?应该荤素搭配,不能完全吃素,也不能完全吃肉,但吃素,我说的这个素是素淡的意思,不是素菜的意思,如果你经常吃一些豆腐,熬一些素菜的汤也可以,如果天天吃青菜,一点补益的东西不吃,这人身体体质也不会好多少,象有的大夫开方的时候,忌牛羊肉,忌猪肉,忌水果,忌甜食,最终这种病人只能吃几样青菜了,这样久而久之气血补不上来,就会产生很多畸形的问题,这相当于落井下石,本来身体不怎么样,又不让吃这个吃那个东西,导致身体更差,在现实生活当中,做人做事,开方用药,看病都体现了“中道”这个问题,不能总愿偏一边,不能综合的考虑问题;先讲到这里,休息五分钟。

  回答问题

  ①道可道问:俗话说“以毒攻毒”应如何理解?是否与中正之道背道而驰?

  答:咱们这样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中正平和之道是权,以毒攻毒是变,权,变,有权,有变,你说绝对是中正平和?如果说突然刚爆之气多了,你怎么对付它呢?突然发生战争,你怎么办呢?大部分时间,我们要秉承中正平和之性。同时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也要开战,日本人打过来了,你在中正平和,那么怎么你也不会和的。但是有一点,要在开战的过程当中,也要杂糅中和,不能完全征战,战中有和,和中有战,战战和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任何时候都不能一边倒,就像我们做事一样,“骂人还要留三分”,你要光骂他,他就容易打架,“打人也要留三分”别人把对方打急了,打急了动刀子拼命就不好了,所以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以毒攻毒当中,也要守正,你不能完全豁出去了,正气不要了,跟邪气拼了,就像管他死活,把驼背拿夹板把他夹好了就算为止,恐怕这种东西都不能用,如果夹吧,夹不好我就歇一歇,别把他夹死了。如果治发热,发热发烧,我以毒攻毒,我拼命用麻黄汤发汗,发一遍出汗,烧没退,我再发,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的通过发汗,想通过发汗将邪气发出去还没等邪发出去,这人就先虚脱了,这就得不偿失了。发歇一歇,缓一缓,但再发,你别卯足了劲的发汗,那还不就和有寒怕冷去吃附子去通,还怕冷,还通,害怕力量不够,一通再通,通,通的最后,对方眼前一黑,一下载倒在地上了。这个你想想,哪有这样治病的,你即便是坏人,坏人也有三分好,完全是坏人也没有听他的,如果黑社会老大,他黑社会老大必然有他黑道上的一些治学吧?如果他完全没有治学,估计他这个黑社会也起不来。也就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要有胃气。什么是胃气呢?中和之气,你不管其他四脏,心、肺、肝、肾、都要存胃气,为什么摸脉的时候要有中和之脉,要有胃气,,如果是真脏脉,真脏脉见,心脉脉如钩,肺脉如毛,肝脉如弦,肾脉如石,如果这些真脏脉见了,没有一点缓和,就死了。所以说,黄要罗裹雄黄嘛,丝织品裹着雄黄,隐隐约约地,别把雄黄里面的黄完全呈现出来。

  ②君、臣、佐、使是怎么控制的?

  答:关于君、臣、佐、使呀,开方过程中要体现看君,臣,佐,使,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味是主药治这个病,再配二个辅助的,再稍微有点帮上忙的,最后再有一个引经报使的,这就是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就是个仪仗队。有向导,有大将,大将旁边有裨将,裨将两边还有悍将,后边再加一队士兵,大队人马就开始了,海陆空嘛,你是打空为主,还是以打地为主,其他部队作侧应。说个简单的道理,你这个病症咱就说实证吧,你选谁打头阵呢?你可以选大黄打头阵,也可以选厚朴枳实打头阵。比如说咱用大黄打头阵,那么大黄为主将,厚朴枳实为侧应,陈皮茯苓为佐,这就是君、臣、佐,有的药有使药,有的药没有使药,这个咱不拘泥,主要体现君臣佐使。再者,开方子若君臣佐,三个层次的药你都用的来,你就能开不错的方子。大黄,再厚朴枳实加陈皮茯苓,如呕吐加半夏,比如说咱这样说一个心下逆,气逆,气往上逆的症状,很多人生气呀,导致心下气憋或者伤寒论上的心下痞,象泻下汤这样的,拿什么当主药呀?憋气要拿半夏当主药。半夏当主药为君,那谁为臣呢?梳理气机的拿陈皮茯苓当臣,佐药是什么呢?参草枣,咱单从解决这个心下气逆角度来说,君臣佐,所有的药相互配合,有发挥主要作用的,有发挥次要作用的,比如说听到扫雪,其主要作用的是推雪车,推得不干净,再扫一扫,扫帚就是佐使,起佐使的作用,如果我们处理一个心中热,用石膏清一下热,还有一点状的热留在上焦,用黄芩清一下,清完还有虚热留在那里,用竹叶荡一下,可能还有一些不顺,用陈皮扫一下,最终虚乏因热气蒸腾导致的虚乏,阴伤拿麦冬补一下,这各组成就很好治上焦客热的一个方子,方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开出来的。

  ③开方的量一般怎么控制?君药的量一定要比臣药的量大吗?

  答:这个肯定不对,君药它起的是非它不行的这个作用;比如,你有热邪,你必须用大黄,不用大黄你用枳实厚朴它推不出去;再如说解表的最好必须用麻黄,你用其它的要就不好使,开表你用荆芥柴胡你就开不动,你用麻黄去开,后面用杏仁顶着,用桂枝,然后最后加荆芥紫苏之类的药。关于量大家自己总结吧,这个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量劲大了就注意了,劲小了慢慢地开始往上加。

  ④如何分析西医的疫苗,疫苗作为预防手段,其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可它为什么有副作用?

  答:所谓的疫苗就是小的邪气,提前启动你的身体,让你身体正气有一个适应,能反应过来产生抗体,这个用中医很好解释,先用小股部队骚扰一下。让你有时间准备提前做好防范,这个是有前提的,这个是你正气不太弱,要正气弱,邪气来了,小股部队骚扰你一下,你把对方去除了,大的邪气再过来时,你照样不行,你打疫苗也没有用,所以说还要以提高正气为主,不要完全依靠疫苗,很多人打了疫苗还是得病,这不很简单吗,你这个城市就100多人,都是老弱病残,对方派小股部队侦察一下,你艰难的把它们消灭了,那后面的大部队来了,你必定提前有一个防范,但一点用也没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定之理。你流感呀,甲流呀,来了之后,先击倒身体弱的,这个没有什么百分比,这个百分之多少死亡率,百分之多少概率,这个没有可比性;举过一个例子,就像高考吧,高三的年升大学率是50%,这个话对于学习特别好的学生和学习特别差的学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不能指着学习好的学生,你去跟他说,咱们都50%吧,学习不好的也50%,这个没有意义;这个正气足的人基本就是100%,或者说98%左右;正气弱的,可能这个流感还没击倒他呢,其他病先击倒他了,这不是很简单吗;还有疫苗有一个有效期,不是说打了这个疫苗终身免疫,不是这样,它刺激你一下,就慢慢慢慢地衰掉了,所以说我们不能靠疫苗,要靠自身增强自身的正气,身体好了就行,你抗击打能力就强了;很多人只所以怕冷,身体弱、精力差,都是正气不足;要努力把正气搞上去这个是关键;咱们学中医的都知道,精气神是人身三宝,没有精气神都靠不住,靠任何先进的科学医疗手段都不能解决精气神的问题,因为精气神从自然当中来,从道中来,你只有遵从自然,遵从于道,你才会有充沛的精气神,所以说我讲课不厌其烦的告诉大家保精全神,顾护正气,这个是治本之道;固然有人说我是补派,光知道补,这个在这里证一下名;跟“补”不一样,“补”不是简单的叠加,给你吃多少补药,不是这么回事,即使用药物来补,也不能纯补,光补不调,那这个补也没有实际效果,那这个大夫那个大夫的功德意义也不大。

  ⑤西方人的正气和东方人正气有何不同?西方人靠什么增强正气?西方人的先天体质是否强于东方?

  答:这个问题我记得原先回答过,西方人和东方人的身体素质是有差别的,西方人气在外、内虚;东方人气在内、外虚;从形上来讲,西方人强于东方人;从神上讲,东方人强于西方人。所以西方人从形上看长得高大、威猛、有力气;东方人长得矮小、力量相对弱,但东方人有神气;西方人他考虑问题他深度不高,语言表达能力各方面都呆板,想问题简单直接;东方人不是了,说话含蓄,表意隐晦,意境深远。从美术上就能看出来,西方人油画,颜色浓密,色彩鲜艳;东方人抒情写意写景,分黑白两色,这是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画传神,西方人的画在于形迹,一个内一个外吗。西方人饮食也一样,比如他喝咖啡,东方人喝茶,茶和咖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咖啡味浓,茶味淡;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无奈和不同,你只能各如其列;西方的文明是物质的文明,东方的文明是神气文明;文字上也一样,西方人横着写,东方人竖着写,不过现在由于西方人的影响也是横着写,东方人写字从右往左,象形文字,西方人发明最终普及的是阿拉伯字母,有26个希腊字母,a、b、c、d呀,是有个数的组合文字,但是东方文字是没有个数的,是象形文字,大家以后会知道象形文字是有独特优势的,方方面面呢都体现着,一横一竖,这个就不深说了。

  ⑥攻补调温凉这些在本草上并无划分?在哪里可以看到类似的话语?是否按此累结合药效来开方?

  答:这个问题你既然提到了,这我就简单地说一下吧,现在的教材上,对中药的分类方式和解释是字典型的,字典不能教你学习,但可以帮你检索,你光看中药学,永远不会学会开方用药的,就像你光看字典你能学到多少知识呀,所有知识都是支离破碎的,那你只有专门看介绍这方面的书籍才有可能;但是很遗憾,这样的书籍少之又少,有,也由于初学,你也看不懂;所以说中国古文的丧失,改成白话文,这是对历史的一个割裂,那个没办法读了;繁体字变简体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摧残,同时不重视古文,又是一次摧残,导致现代中国人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繁体字隔着一层,古文隔着一层,你说你怎么了解神气文化,没办法了解。有心人只能逆流而上,努力学好古文,然后再啃古书,这样才能回到神气文化里面去;我们应用又在神气文化的教导当中应用,要跳出来活学活用,“伤寒”这个传之先载的典著,但是你不能完全死守伤寒的方子,应用在今人身上,疗效也不能很好体现,世界在不断地向前变化,理是不变的,法是不断的要变。

  ⑦西方也有宗教巫术等等,怎么没有认识到“精气神”?

  答:这个我只能这样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国古代的文化以神气文化为主,以行迹文化为辅;西方正好相反,他们也有神气,只不过不叫精气神,内证呀,基督呀,他们那些宗教呀,还有些是本民族的远古的一些宗教,他们也有神气,不过也是越来越衰微,随着文艺复兴和后来整个西方科学不断的发展,慢慢地就被湮灭掉了;任何一个地区的文明都不是一边倒,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看看有没有问题?

  那比如我们开方子,怎么内证方子呀?首先对药要有内证,每个人都可以操作,你就看药尝药,有些药你不用看到它的形态,不用看到它的根怎么样?茎怎么样?你尝一尝,然后对一下药性,你记住这个味道,久而久之,你自然神而明之,理解这个什么意思,同时组方的时候,你组了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白虎汤,组方以后自己熬一熬,然后在喝一喝,记住那个味道,久而久之你又神而明之,知道这股神气,慢慢地在实践过程当中了解;象火一样,一看到火就会躲得远远地,就会感到温暖,为什么呢?因为你接触过火,你再内证的人,如果没有接触过火,那也不知道火的特性,接触过几次火,接触过几次水,接触过玻璃划破过手,那么你就了解了这个事物的特性,中药方剂都是一样。请问诸位有几个尝过中药尝过方剂,牢牢记住它的味道的,试问有几个真正的把伤寒论上的主要方子煎过,并且尝过?没有!所以说你还找什么内证呢,这些基本上都没做过,参禅,打坐你更没法去内证,就像上节课跟大家说的,学了当了几年厨子,从来没有做过菜,从来没有吃过自己做过的菜,那还叫什么厨子,为什么现在学中医学不了,学不会,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子都开不了,感冒头疼脑热你治不了,就因为大家离实践太远了,完全不了解神气文化了。

  现在很多经络热,可能抱着经络不放,你研究的经络如果不是在神气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你研究的经络都是死的,你以为扎一个穴位能解决治疗许多疾病,不是那么回事,像现在很多老外学习针灸,他学的针灸方法和扎针方法没有什么两样,试问现在的针灸大夫有几个扎真就不想扎针的,凡是扎针灸向扎针的那样的,他离真正的针灸远着呢。

  中药的上品,中品,下品都可以尝,其实大家尝药尝40-50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种都尝,最多尝200-300味,就可以了,很基本的;基本你就能开方了,若是有一个好师傅带一带,很短的时间内,你就能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现在学中医,跟传统的中医割裂了,没有传承人了,路不知道怎么走了,搞的五花八门。

  ⑧药物的炮制手段是否可以采用现代的一些技术?

  答:现在的技术倒是可以采用,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在神气文化的指导下改进,,但大势所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说搞中医的还是步行或骑马,那么也会被社会淘汰,该开车就开车,那么这个开车要顺从自然规律开车,同样剂型可以改进,没有说不能改进的,但是其中要有依据,不能依据现代科技,要依据神气文化。举个简单例子:现代的丸剂古代的丸剂把药物碾碎,然后搓和成丸,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现在的做得漂亮,粉子细,口感好,一个问题来了,古代人做的丸子药粉颗粒大,粗糙,现代人做的丸子细腻,那神气文化量又量不出来,粉子细了好不好,这个跟吃粗粮细粮一个问题,你搞得都精米细面了,粗纤维减少了,整个影响肠道的功能,肠胃功能慢慢地就弱了,梳理气机的能力差了;同样,你丸子做成颗粒吸收,也有问题,容易粘腻,肝郁肝气郁结的人不利,这不很简单吗,还有现在搞那个免煎剂,那个对中药是一种摧残,如果那个能推广开来,我估计中医中药就很危险了,要是免煎剂推广开来,我不知道现在搞中药的标准化科学化,要把所有的中药饮片原辅料都搞成免煎剂,那么中医中药就灭亡了。什么是免煎剂?所谓的免煎剂,就是要通过物理化学的萃取方法,把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且量化,然后把渣滓跑掉,就像现在那个中药提纯,那个山药呀,黄芪呀,党参呀黄芩,白术,茯苓等等,把所有的东西提纯,变成一小袋一小袋的,1g,3g,5g,6g,几克,这种东西要能推广就坏了;中药搞成片剂,胶囊剂,效果都不好,为什么不好呢?通过这个加工后,很多药效都没有了,药效并不是存在于成分中,而是存在于结构中,并不是你完全萃取提纯,保持它原先成分不失,就它的疗效这个完全不同;比如说:很简单,这个牛奶和奶粉出入就很大,这牛奶要把水蒸掉,下面出了一层干粉,才是奶粉,奶粉加上水,沏上一杯味道和牛奶的味道一样吗?功效一样吗?也就是疗效不仅仅存在于成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结构和形态当中。喝一杯凉水和一杯热水,成分一样,但凉热不一样,你喝的效果就不一样,凉水喝了拉肚子,热水喝了暖胃、出汗,你说能一样吗?你让西医来检查,凉水热水一样,他认为一样,跟挂水一样,凉冰冰的输入到人的静脉当中去,冲击着人的血液,你说得需要多少能量去化解这些冰水,得消耗多少人体的正气!挂了几瓶水之后,整个半个胳膊都凉了,他还视而不见,他还认为还在给你打营养液呢,你说你去哪里说理去,这就是集体致盲,什么是致盲,就是瞎了,集体的眼睛都瞎了,这是神气文化丧失之后的结果。很多手术,给人剖腹,洗肠子,洗来洗去的,你说从神气文化来讲,你得泄多少正气呀,寒气得进去多少呀,西医手术是完全不考虑这些问题的。

  大家看一看有没有问题?

  ⑨吃饭容易出汗,该如何调解?

  答:那看那种出汗呢?你这人身体很壮,一吃饭就出汗,估计很多年轻人都这样,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身体壮吗;食入于胃导致气血蒸腾就容易出汗;还有一种就是虚性的出汗,就是一吃饭带着热气赶动了你的气血,容易出虚汗,主要区别的标准:就是平常累不累,平常你吃饭很累就是虚汗,你身体很壮,精很旺,爱出汗就是旺盛的表气,可以不用治;检验身体健康的标准,就是看你体力怎么样?精力怎么样?心情等就这几个方面,时常????人就不会得大病。前两天治了一个肚子痛的病人,当时她说肚脐眼痛,脐周痛,那么我让他,因为仓促,晚上也没法子抓药,生姜红糖水加花椒,什么意思呢?生姜我就理解她这个有寒痛,着凉了,导致脐周痛,生姜有散寒的作用,因为散寒加红糖补一下,散中有补,补中带散,花椒散寒力比较专猛,生姜红糖水加花椒喝了去治她这个肚子痛,但是她说肚子痛没止住,而且照样是着寒,这个时候就怀疑,她原先是一个产后的病人,就怀疑她能会深层次的出了问题,出了郁结,咱就不说血分气分这样的话了,告诉大家是深层次的郁结,告诉大家用什么药呢?我就不会用麻附辛去治疗这样的寒去,那很简单:当归、白芍、炮姜、陈皮、桃仁,立体性方方面面的照顾到,组织一支综合性的部队,来对她治疗,当天就解了;所以大家开方呀,脑子一定要灵活,不能找一点,一看寒就热药麻附辛,这很要命的,你看麻附辛,它都是一个层面的,你比如说血瘀,麻附辛就解不了血瘀,很简单吗,如果说气郁呢?麻附辛也解不了气郁,烧灼的状态,你喝下去后有烧灼的状态,只有很表浅的寒你才能去,而且你还伤正,就像打仗都上迫击炮一样,全都是迫击炮你能打仗吗?不能打仗,迫击炮有点,步兵有点,空军有点加上坦克部队,后勤补给部队,前面有侦察兵,后面有后勤,都配合得当了才能打仗,不能说迫击炮好使,能端掉敌人的炮楼,你所有的都上迫击炮,有这样开方的吗,空军好全上去,空军再好也不能没有地面部队,看有的中医感冒发烧用麻附辛,怕风怕冷用麻附辛,干什么都用麻附辛,你说可能吗?这个社会世界是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是综合的,你一定搭配着来,好菜能用,也不能天天辣椒炒辣椒吗,辣椒炒红椒这个可能吗?没有那样的师傅,你上盘肉菜,还想来个素菜呢,三个热菜还得配个凉菜,上个麻辣的还有喜欢酸甜的呢/,很简单的道理,还是百花齐放,多样化,综合的,最终成为一个中和之气,酸甜苦辣咸都在里面,为什么内经上一再强调辛以散之,辛以润之,甘以缓之,酸以收之,甘以补之,苦以发之,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方子里就要体现这些东西,大家看看小青龙汤你就知道,你光看麻辛附,没有看到后面的参草姜枣,没看到芍药,没看到麦冬,你说你还开什么方?量也不大,很简单,5g,10g,病人吃下去,病就好了。

  看看大家还有没有问题?好多人上火,三黄片,那三黄片很差劲的,吃多了拉肚子,三黄片是什么呢?大黄,黄连,黄芩,有的还加牛黄呀之类的,这样的方子都很差劲,因为很多时候都是郁火,把那郁气解了,火就散了,不要专门去治那个火,你看现在不是有清热派吗,要全清热,龙胆泻肝汤,方子我给你念一下: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柴胡生甘草,80%的药都是攻伐的,清热的,这样的方子不可常吃,还有关于这方剂学,我拿的是5版教材的方剂学,这里面的方子都不是特别好,却堂而皇之的上了课堂,你看这个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檗栀子,一边倒的药,这个方子一边倒,身体虚的人如果天天喝黄连解毒汤,身体就会吃出毛病来;你看伤寒论的石膏汤就很好,也是清热的,石膏竹叶清热,半夏散结,麦冬人参甘草基本都是补,补中带攻,补中带清,这样就好中正平和,那能开一边倒的方子呢;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有攻有补;逍遥散的方子就很好: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气平和,看着平平淡淡的,常吃对身体有好处;关于补益的方子也不好,如大补阴丸就不好,黄檗知母熟地龟板,这个暗耗人的阳气,黄檗知母吗;你看看这个左归丸,张景岳的,熟地枸杞山茱萸牛膝菟丝子鹿角胶,什么问题呀?不符合我们讲的那条原则呀?看看那条原则?浊而不凝,它太浊了,光补没调了,它太凝滞了,你看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全都是凝滞之药,川牛膝稍动一点,其它的都是凝滞之药,这个人是不是虚不受补呀?都凝在下焦不化了,所以很多方子,大家都要长好眼睛,堂而皇之的都上教材了;你看补方什么好呀?炙甘草汤就特别好,给大家找一下,你看: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阿胶麻子仁大枣,大家用那9条原则衡量它一下,你看这个药当中,浊而不凝::甘草人参地黄大枣麻子仁麦冬这些都是凝滞的,但是它加了生姜桂枝,桂枝是通散的,生姜是散的,凝中带散,这个比较好;温而不燥,桂枝是温的,生姜大枣是温的,但是有地黄凉的阿胶凉的麦冬凉的去其热,麻子仁平的,大家仔细去理解这个方子,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子,寒热并用。 时间有限咱们就不多举例了,多看伤寒方,体现咱刚才说的那几个原则就可以。

  参麦散熬成膏可以常喝吗?

  治什么病呀?光是麦冬人参气太轻了,不治下焦病,治下焦病必须有浊药,今天到点了,要体现清浊相近的特点吗.?开方要有情有浊,不能一直都是清气,也不能一直都是浊气,要不都静,要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要都是热药,也不要都是寒药,要寒热并用,寒热错杂,不能都是补药,也不能都是攻药,要攻补兼施,这不是很简单的阴阳结合吗,都是阴阳合意的体现在开方的方方面面;要想学好开方,首先要学会认药,要想认药先尝药,一步一步来吧,要是想进一步了解,大家可以到气道论坛去看看,我的很多录音讲课呀写的一些东西在上面都有,现在学中医贵在方法得当。下一次讲治疗,今天就讲到这里。

   问:肺寒用那些药?
   这个很简单,肺寒干姜要用吧,杏仁、麻黄、桂枝、陈皮、半夏、生姜、细辛,这些热药都可以应用,但是跟大家说一点,热药当中,这些辛散的药当中,必须有甘润的药,有敛阴的药,大家开方子时不能一边倒,比如小青龙汤那么热的药,里面要有五味子,姜辛味吗,要细辛、干姜、五味子,就像桂枝汤一样,里面必须要为白芍,都是阴阳搭配来开方子,为什么要用甘润的药?就是因为辛热的药太燥了,容易伤正,伤气血,热药虽然能够驱寒解表,但是伤正也不好,所以要用甘润的药加以缓护,比如说甘草、麦冬、党参、人参,这个很简单,就像麻黄汤一样,麻黄汤很厉害,但是里面一定要加甘草,道理就在这里。有的人开方子,认为甘草可有可无,你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如果药里面已经有甘药了,如果没有甘药,可以加甘草,如果有了党参大枣了,甘草就可以不用加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加甘草,要知道开方的原则。比如说我们气道开方,要知道开出的方子是团什么气,不同的几味药组成一股什么气,这股气不能过于粘滞,粘滞伤正,都滞在那里了,不能过于辛散,不能过于辛热,不能过于苦寒,过攻过补都不好,一定要是一团流畅和美之气,在里面体现有辛散的作用,有通经的作用,有活血的作用,有去湿祛瘀的作用,有行气的作用。这个大家要清楚,开方要知道原则是什么,鉴别标准是什么,这块可以多说两句。现在大部分中医大夫,可以很肯定的说,不懂开方原则,没有标准,要么完全的死板地按古代的方子开,要么按不知从哪里继承下来的原则来开,大家要遵守一个规律。就像炒菜做饭,端上来一盘菜,这盘菜好不好,怎么评判呢?很简单,是不是适口,大家想想是不是感觉,一个菜好坏首先要有一个大概的标准,通过根据个人的口味产生不同的标准,这个就是开方用药的差异性,但是有统一的原则,如果这菜太咸了谁吃都不行,还有味不同,有人喜欢吃芹菜的,有人喜欢吃香菜的,它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还有一个个人的标准,我们对待疾病也一样,有一个通用的原则要放在那里,大家要都认可,同时对不同的病人也要有差异性,大家要清楚这个标准。药食同源,开方熬出的汤药就是一道菜,在这里直接跟大家说白了,好喝不好喝,不是说多甜多香多辣,药表现出来的味道要适口,要适病人的口,并且有一个大的普遍的原则人们可以接受。是不是适口就是好喝啊?不是这么回事,开方用药多了自然就知道了。我们开方是在干什么?我以前跟大家说过,开方就是模拟,开出方子的气首先要跟人身的正气不相抵触,和人身的正气很接近,然后再去纠人身之气的偏,比如说口很燥,外面的天很热很毒,那怎么办呢?用食疗的方法吃一个甘甜爽口的大西瓜,是不是吃了西瓜就可以了?不是的,要吃甘甜的西瓜,有的西瓜没熟,有的西瓜不甜,有的西瓜还坏了,这些西瓜都是不能吃的,一定要吃甘甜的西瓜,这个是关键,不是大街上随便拿一个西瓜来吃就是可以的,那同样开方子呢?可以开一个葛根汤加白糖,葛根是升津液的,白糖是解暑的,可以再加点白醋,酸甘化阴,这就很好了。那么加多少醋呢?一盅两盅还是三盅?喝的时候适口就可以,既不很酸,但能喝出酸味来,也不很甜,但是这种甜很舒服。熬出汤药浓淡火候掌握关键在哪里?今天咱们讲课直接说明了,就在于合不合口味,加三十克还是四十克,这个标准谁来定啊?是医生的经验和病人的感觉来定,就像驱寒的时候,很多大夫喜欢开吴茱萸汤一样,怎么喝吴茱萸汤病人就是好不了,为什么呢?首先开错药了,有的是陈年老寒,有的是血分的,没有加血分的药,还有要告诉大家,尽量不要用吴茱萸这味伤正气的药,突然有寒实用吴茱萸来打是可以的,但是虚寒久寒血分之寒,夹杂其他病变,不要上吴茱萸,你想想天天喝吴茱萸汤,你喝一次吴茱萸试试,如果大家是医生的话,如果你再开吴茱萸汤,我劝你回家喝一次吴茱萸汤,试试舒服还是不舒服。吴茱萸是非常难喝的一味药,为什么古代的方子苦参不入煎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苦参这味药特别苦,有点邪苦的意思,没有黄连的正苦,所以苦参不入煎剂,很多大夫把方子里加苦参让病人来喝,为什么大部分病人反应中药难喝?实在是太难喝了,医生开个方子基本从来不去喝的,都让病人来喝,自己在那里纸上谈兵,就像厨子一样从来不尝自己做的菜,拿本菜谱就能做,这样是不行的,这样治病害了自己也害了病人,我也我劝各位,凡是想当医生,想把中医学明白的,有几点是要做的:第一,你所用到的药要了如指掌,有几个品种、如何炮制、价钱多少、长得什么样、尝出来什么味、真假如何分辨,这些都要了如指掌。第二,组成的简单味,比如桂枝白芍搭配、麻黄汤、小青龙汤、四君子汤是什么味,多加熟地什么味,多加白芍是什么味,这些大家知道吗?如果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我说的这些话大家措手不及,希望大家回去尝一尝,什么叫临床?不是开方子叫临床,要对开方子中的每味药了如指掌,这个是临床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然怎么派兵点将啊,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大家,我开的方子我基本上都知道什么味,每一味药都知道什么味,刚才跟大家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什么味,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我一说苹果,大家都知道苹果什么样,哪种苹果好吃,多大多圆,这些都知道,为什么药上医生就不知道呢?一到药店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认识。第三,很多主要的药,喝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大家要知道,会出汗还是会放屁,还是会头痛,起码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比如黄芪、白术、白芍、吴茱萸喝多了会怎么样?白芍喝多了会腹泻,黄芪喝多了会发热出汗,吴茱萸喝多了会头痛,这些都要了解。咱们谈气道中医,我不求大家能够感知气、看到气、摸到气、听到气、闻到气,不需要大家这样做,但是大家对药对方要有感知,怎么办呢?拿嘴巴尝亲身来试。说的激进点,巴豆吃多少会暴泻?你们做过试验吗?生附子吃多少会有麻感?哪种附子好?药店炮制的黑附片是怎么回事?生半夏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藜芦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如果大家没有做的话,请做一下。甚至雄黄吃到肚子里有什么感觉?作为一个医生,这样要非常了解,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这些药,跟它们打交道,慢慢地再融入气道理论,就知道了,就心领神会了,方子一配出来是什么气马上就知道了,白术茯苓配在一起什么气,加上陈皮、半夏、麦冬、党参、延胡索、白芍各是什么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药是忠臣,哪些药是奸臣,哪些药是鹰爪之药,哪些是伤正之药,这些都要区分开,比如全蝎、蜈蚣伤正,这些都不建议常用,还有薏米去湿是去的哪种的湿,白术去的哪种湿,陈皮去的哪种湿,这些都要了解知道。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东西不去做,天天做一个开方医,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迷宫里走,一辈子也走不出来,就像一个从来不尝自己菜的厨子一样,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厨子,更别说成为一个名厨了。还要说一下,巴豆大家不要瞎尝,巴豆很厉害,半粒也就跟大米粒那么大,两个大米粒是一粒,尝半粒生巴豆就能导致严重的腹泻,能泻上七八回。巴豆无色无味,搁到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不麻不辣不酸不咸不苦,等一回就发现自己的肚子开锅了。三味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咱这里面有做过的吗?其实对于一些急症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说是热爱中医,好多丸散膏丹希望大家可以做一下,尤其是丹药。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2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灵 的帖子

20091117_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11)_治疗(1)(1-30分钟):如意轩 ,(30分钟-结束):坐看云起

大家好,不好意思,今天来晚了,有点别的事情,今天讲还有下周讲之后就不再讲了,那么这周和下周这个周二,也是讲治疗,今天讲治疗的原则,下周讲常见病的治疗,以这么两个治疗的课结束咱们这次的网上讲课,所以说这两堂课我可能会更多地自由发挥一下,也更接近于现实,给我们尽量能够带来些帮助,我从这方面来考虑的。

   

刚才列了大概的提纲,因为没有时间准备,这阵子我比较忙,今天有关治疗的原则我想从这几方面来讲。第一个是讲一下亚历山大之结,讲一个小故事,作为引子,把这个治疗的原则给引出来。接下去讲我觉得对大家能够有一些帮助或者启发的一些原则,是以下几点:治人不是治病,我们治疗的原则是治人不是在治病;是治整体不是治部分;治原因不是治现象;治神气不是治形体;治生活不仅治身体;治症不是治病;不是药在治病;调神不仅是调方;个体的差异,最后讲下病的节奏。可能罗列的标题组词不当大家谅解,因为是刚组的,刚从外面回来,所以说我想根据这些原则把整个的话题展开,讲下治病的意思。

1,亚历山大之结

   

那么什么叫亚历山大之结?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亚历山大之结又叫戈尔迪乌姆之结,这个挺绕嘴嘛,这个小故事大概怎么回事给大家说一下。公元前334年春天,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一支三万多人的队伍,远征波斯,冬天亚历山大进入小亚细亚北部城市戈尔迪乌姆,戈尔迪乌姆的卫城有一座宙斯神庙,庙内有一辆战车,车辕之间用山茱萸绳结成一个绳扣,几百年来,很多智者和能工巧匠想解而解不开,这个被称为“戈尔迪乌姆之结”。神谕说过:谁能解开这个结,谁就能成为亚细亚之王。当然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他这次远征的目的,就是要征服亚洲。他也带人来看这个神秘之结,他见到了车,看到了绳,但这个绳没头也没尾,他明白若按正常途径,是解不开这个结的?没头没尾怎么解,那么多智者和能工巧匠都没有把这结解开,那么换他也一样,如果专门去找这个结在哪是不可能解开。于是,亚历山大怎么做的呢?拔出自己的宝剑,把绳子砍开,手起剑落,没费吹灰之力就把绳索解开,那么这个就是亚历山大之结。

说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大家做事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陷到自己的一个定势的思维当中,不能自拔了。那么看看我们中医的治疗,是否我们也犯同样的错,陷在某一个固定的形式当中或方法当中,无法超越,那么你每一次超越,都是对自己的最大提高。这个时候是作为一个中医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要思考的,要像很多修炼人讲的要开悟嘛,怎么开悟?你所说的开悟其实就是让人的思想境界上一个层次,不要在原地打圈圈。比如在一个水平线上很多能人大家都在研究都在思考,如果你在这个层次你不可能比别人更聪明,那么如果想更上层楼必须开阔思维,要睿智地想问题,那么下面我就会跟大家来讲中医的治疗过程当中如何去体现这个亚历山大之结的妙用。

2,是治人不是治病

那么就这个一条,这个范围很大,这已经是分出了医学水平的高低。如果仅仅去治病而不关注人本身,这个是医之下者。这个医生他水平再高他也是局限在这个层面上,不可能再提高,就天天盯着病,这个病分析怎么得怎么来的,分析得再清楚你不能统观全局地观察他这个人,你治病的效果不会好很多。举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这之前跟大家说过就是一个癌症患者,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和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他的这个身体,这个疾病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人的因素会影响到这个疾病,那一会我们讲神气的时候会仔细来讲当一个癌症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神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是如何影响形体的,并且使这个病情加重。

我原先也说过,这个人是个活的,有血有肉的,但是大家现在看看西医,或者很多中医,他不把这个人当成一个人看,他只关心他得了什么病,去治他这个病,使自己整个的思维局限住。比如说一个高血压,高血压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呢?他不去认真地分析,总是局限在如何降压、如何软化血管。这两天看了一个高血压的病人,吃了降压药,压就将下来了,非常迅速地降下来,同时撒尿是蓝尿,并且有严重的口干和夜尿现象,现在很多高血压的都要去吃降压药,他不问一下高血压是怎么得的,他就去降这个压,而且这个药,西药吃下之后迅速降压。这个用我们神气和中医来解释,很简单就能知道为什么会迅速降压,并且会出现蓝尿、夜尿和口干,那这个如果说得严重点这就是慢性中毒、慢性自杀,之所以产生高血压,是由于气机不衡、气机硬化,不能调达、顺畅,调柔能力差,而使心脏泵血的时候所有的血管不能及时地接受、容纳,就泵出了血液,使血液增高。

什么原因导致呢?由于人们生活过于紧张、压力大、怨恨、抱怨,各种违反自然调达顺畅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高血压,再加上人们饮食无度、房事不节、生活没有规律,使整个气机失衡,导致血压增高,那么这种体质性的高血压是绝不能通过西药的降压药强行降压,那这样一降压相当于什么呢?使血容量降低,或者它所谓的扩血管、利尿,都是很生硬很强迫地、对抗性地让你血压降下来,这种降压很危险,会直接慢性地损害肝脾肾,所以说这个人产生了蓝尿,蓝尿就是肝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同时夜尿增多,一个小时一次,口干,肾脏受损。大家看看现在吃降压药的人有多少,抱着瓶子吃,而且终身服药,这些都属于慢性自杀,吃降压药吃得越来越多,每天吃,吃的越来越频繁,习以为常,这个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最终由于高血压并发其他病症,最终导致身体衰弱得病,甚至死亡。

那你要把一个人当成整体来看,你要知道高血压产生的原因,这个人是一团什么样的气,在什么情况下这团气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使血压增高。但是现在人吃这个降压药,时间长了这个血压是降下来了,但是人的素质就变差了。就象发烧一样,一会我在原因和现象会讲下发烧。是啊,发烧发烧很高,你拿挂水、退烧药一下把烧打下来了,正是把你正气给打下来了,而不是把病邪打下去,所以说我们时刻要关心人,这个人气机怎么样、人气血旺不旺,而不要关心病而忘记了人。就像这个例子,不管是死是活,我把罗锅夹直就行,那不一个笑话么?人不管光治病,就像西医追求五年生存率、十年生产率一样,说这个人都没有了一个生存的尊严、生活的尊严,每天躺在病床上呻吟,虽然能够活下去,浑身插满了管子,生活不能自理,大脑不清醒,那你说他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限的痛苦,那么这样追求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生存率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这个一年前吧上海那个医院出那个事,人家小孩是个心肌炎,先天的,一定要给他换心,用德国进口的那个心脏,换了之后当时没有死,到处展览去,通过病人的这个病例,去让更多的人换心,宣传自己的技术,如果医生、医疗行业在没有道德约束和没有高瞻远瞩的人文精神的前提下,一个医生的所作所为,是在干什么?最终无非成为商业的奴隶,以挣钱为唯一目的,自觉不自觉就以挣钱为目的,换的心越多他们挣的就越多,这个都是丧失神气文化和不以人为本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这条路。那你说人要没有了心脏,没有了自己的心脏换成了机器的心脏,有时候我就在那想,你说这个人还能称其为人吗?这样生活还有目标吗?这样的生命要还是不要?这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难道人就那么贪生怕死?为了苟且活着放弃了所有的尊严,任人宰割。如果说这样的一个文明任其发展下去,我想这不是人类想真正要的一种文明,就像西医学发展起来以解剖动物、解剖尸体为实验对象,当时教会强烈地反对,现在我们看一下,难道它反对没有道理吗?如果说是把这个人文和精神放在次要位置来考虑,只考虑人肉体的生存的话,那么这个文明发展下去是可怕的,最终人为了一个苟且偷生使整个的人啊、生命啊,不会再绽放光彩、一片暗淡,大家想想。所以说我们强调中医,真正的医学治人不是治病,不是为了活着。我记得谁呀?那个老红军啊,当自己身上插满管子的时候他很尊严地把所以管子拔掉,选择死,那么这是第一个问题,治人不是治病,大家要清楚。

3,那么第二个,治整体不是治部分

咱们中医教科书上也写着中医是治整体的,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个好说,但是现在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一条,什么叫做整体?什么叫做部分?比如说你牙疼,牙疼怎么办?是牙龈出了问题,发炎了,有细菌感染有真菌感染,那么就去治牙,这个治部分,西医只能认识到这个局限,它只能认识到这个牙出了问题,它就治牙,它不会认为是别的地方有问题,大不了拔掉,很多著名的牙医,他以拔牙为生。牙科之父是谁呀?他一辈子拔了多少万颗牙,被尊为牙科之父啊?像这种人很多啊,很早牙就掉了很多,就是牙疼就拔掉,而且现在都建议你牙不好要拔掉,及时拔掉不要感染其他的牙。这不仅西医是这样,中医也是这样啊。比如说什么什么西瓜霜,牙龈上火喷一喷、涂一涂,那这个管用吗?像咽喉不适,服那个咽喉片一样,和眼睛干涩滴眼药水,这个都是在治部分,不是治整体。就我们这个中医教科书上明确讲过,五官的疾病都是脏腑不调反映上来的,烟囱冒烟是下面灶着火了,烧上去了冒烟了。

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大夫跟我说,他搞这个脑梗塞研究,用中医的方法如何去活血化瘀,脑梗塞嘛,要活血化瘀,要把脑梗塞的这个地方通过活血化瘀的方式给他通开,难道这不是在治部分不是在治整体吗?所谓这个脑梗塞,为什么人会得这个脑梗塞呢?脑梗塞之所以得,是因为整体的气血出现了瘀滞、不调、不通,肝肾亏虚、气不上蒸导致的。那我们讲这个气道讲过,人是一团气,一个整体,牵一发动全身,这团气塌瘪了,那么整个人就塌了;这团气旺盛了整个人就旺盛。那就像一杯水一样,是吧,你把一杯水倒满之后它各个方向的压强是一样的,人是一个自充自融,充是充满融是融化,自充自融的一个整体,它不会说一个部分很不好,一个部分很好,人是自然的一个产物,人这个身体,它会让各个部分协调的平均地分配资源能量,共同消化这个不良的这个事物,所以说你但调整体就可以了,《伤寒论》上不是说了么?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个气什么气啊?邪气,不调之气。什么叫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啊?这个大气啊就是人身一团之气,周身之气,整个就一团,你也别分哪个,也别说宗气、元气、卫气、营气,这个都不要去分,本身就是一团气,只不过有深有浅,有内有外,有上有下,有清有浊,实际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这个东西,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是吧,这团气一下运转开了它就把不调之气、淤邪之气都给散开,这就是治整体,不要去治部分。

比如说一个人,他这个牙疼,原先我一个同事他这个三叉神经痛,突然三叉神经痛,牵连到耳朵痛,牙痛、耳朵痛、腮帮痛,找上我了,我说你是不是上火了这样,他说跟老婆吵架了。这不很简单吗?吵架之后引动肝火沿肝经上炎,燃烧到牙床这了,一直往上烧,烧到腮帮子一直烧到耳根,这个你要拔牙多冤枉啊。好多人拔牙都是上火导致的,上了一次大火郁闷,工作没了,老婆没了,跟老婆吵架,找别人打架,突然钱赔光了,生意做赔了,这牙疼得不得了,没办法,拔吧。其实啊在他最疼的时候已经是火往外发的时候,再忍忍这火发出去就不疼。那大夫怎么说呢?现在不拔,以后上火还疼,还得拔,还不如早拔,很多牙就这样被拔掉的,实际上这股火出去不就好了么?下次会不会得啊?还会得,你只要上火牙就疼,那是不是就把牙拔了就一了百了了呢?这牙拔掉火还是会从其他地方走,除非你都切了,都拔了,耳朵也抠了,牙拔了,眼珠子也挖了,这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意思,就是治病啊,没解决那个根本,那个本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叫整体,上下左右前后,标本根结,这些东西都不讲,那么你就拔吧,哪出问题你就敲哪,胃出问题拿胃,食道出问题拿食道,拿拿拿最后人就拿没了。现在在这说啊,好像说得很清楚,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现在医院每天都上演这样的故事。大家看看妇女割子宫、卵巢的有多少,乳房的有多少,切胃的、切肺的、切肝的有多少。

我还有一个同事,说他这个眼底啊长了一个瘤,给他懊恼坏了,万念俱灰,动了一次手术好像后来又扩散了,那不行就挖眼睛了,只能把眼睛挖掉。前一阵子有一个美国的芝加哥的患者找我,他就是耳底长了一个瘤,最终怎么办呢?做手术了在当地,在美国做手术了,就把那个瘤啊带着左耳的听神经的那块肉吧,就全给挖掉了,干净利落省得扩散,挖掉之后拿肚子上的一块肥油贴在那堵那块窟窿,这人左耳的听力完全丧失,这大家想想,这都是只知部分不知整体所导致的。如果你只知那个部分,你怎么治都好不了,你只能把它敲掉,敲掉它又跑到其它地方。就像癌症一样,拿掉之后扩散,扩散之后再拿,越拿越多,最后死掉了,不知道病本在哪儿。

你看现在不管是中医西医,都向只治部分不治整体发展,你说一个脑梗塞,千万不要去溶栓,也不要去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更不能。那怎么治啊,要看他的整体的气机怎么样,气机太燥了,给他润一下,气机太弱了,给他补一下,气机严重的失衡,给他调过来,大气一转,气机乃散,慢慢来,整体好了,部分就会慢慢好,不要去治部分。

就像一杯水一样,一杯水它有一个水平面,这个水平面,一点的增高必须连带着所有的点的增高,你要想让一点增高,那是不可能的,你要让这个水平面的每一点都增高,那么每一个点都高起来,人也是一样,你一个地方虚,一定是连带着整个气团虚了,只不过那个点虚得明显一点,但一定是整个气团虚。你需要做的工作,只是把整个气团补足了,那一个点慢慢地就开了,那好多。

膝关节有炎,滑膜炎,膝关节有积水,下楼,歪了一下,那怎么他二十岁不崴呀,唉呀,天天想这个膝关节不行了,其实根本不是,是你整体素质下降了,最终导致反应在这个膝关节上,那很多老人,不小骨折了,那是一个简单的骨质疏松吗?,不是,是整体身体素质下来了,咱们中医不是讲精气神吗,咱把这个神拿一边去,精气,精气衰了,导致身体整体下来了,导致骨质骨质疏松了。稍微不注意,冬天雪一滑,摔那儿了,骨折了,骨折是一结果。你能单纯治骨折吗?把这个骨头接上,活血化瘀?根本要想治疗这个骨质疏松,膝关节不好使,关节咔咔响,调整体,整体好了,慢慢地部分也就好了。

如果单纯一个被扎伤了,跟整体没关系,你整部分,很快也就好了。但是话又说回来,整体的衰弱是慢慢衰弱的,你想调回来,也得慢慢调。想吃两个包子一下饱了,这不太可能。所以说必须日久天长的,水滴石穿的慢慢地把整体调起来,当某一天,你整体上来了,你发现,部分也好了,这是什么意思啊,你有了钱,你做任何事情,你都会得心应手,当然这个事情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你不能是,胡乱地做。整体好,部分就好,整体不好,部分怎么搞也好不了,那么这个是治整体不要去治部分。

4,那么下一个是治原因不是治现象


这个问题也是,现代医学走到现在是可悲的,因为大家不知道原因,只看到现象,一二三四五,只看到五,没有看到一二三,看不到,为什么看不到呢,神气文化的丧失,下面一会咱们会讲治神气不治身体。整个社会文明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注重形式,注重结果,注重物质,当然了精神就丧失了,本质就丧失了,原因就丧失了,越来越迷失,回不来了。

就像一粒种子从地上长出来,长出干,长成枝条,开花结果,结果呢,它这个树越长越繁茂,导致,咱们这样说啊,这个树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人,那么越往上长,这个人啊,这个叶子这个细胞啊,越不知道自己从哪来的,还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在最上面,慢慢地就把下面的给掏空了,下面掏空,上面就开始枯黄,上面一枯黄,它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找不到,因为这个脉络太多,分杈太多,自己不能返本还原,回不了家了,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所以各种学说纷至沓来,各种学科啊越分越多,互相抵触,互相矛盾,看着灿烂,繁多,其实呢,舍本逐末,不知道什么是根本,像做学问做多了,不会做人了一样,不知道人怎么做了,看书看得太多了,最简单的道理不会了,这也就是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的一个结果。

如果不是这样,大家想想,怎么走下坡路呢,如果说什么事情都直着向前发展,永不停息的话,那么这个符合自然规律吗,有春就有夏,有夏就有秋,有秋就有冬,一年四季,有生就有死,像原先讲育儿的时候,并不是一步先步步先。你跑到前面就永远比别人跑得领先吗?不见得,你跑得越快,前面有个坑呢,你先掉下去,后面的人没有掉下去,这就是在人与人竞争当中上演的,一波接着一波的,冲在最先面的都死了,后面的又挺上来,所以说,老子就说了,不敢为先吗,不敢为天下先,不敢进寸而退尺,往前进了一寸都不敢,赶紧往回退了一尺,这叫知止,你要不止,就不知道自己从哪来的,不断地消耗自己的神气,不断地消耗自己的智慧,最终这个人你看着很聪明,其实很蠢。

看现在很多人,忙着挣钱,挣来挣去怎么样啊?身体搭进去了,以为钱可以买回身体,买回健康,你说这种人不是最蠢的人吗?亲情也没了,爱情也没了,身体也没了,光剩钱了,但是像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你追我夺。所以说,想得到原因,必须返本还原,必须坐下下认真思考,冷静,不能浮躁。不能只向前不向后,往后看看自己来得路,就像进一个山洞,不断回头看看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拴根线牵着点。

比如这个发烧,现象是发烧,原因是什么呢,是正气和邪气相争而产生发烧,发烧越高,争得越厉害,正邪互不两立啊,刚才有个病人给我来电话,前些日子给他小孩啊看发烧,38度,39度,开了一个方子,小孩不喝,这个母亲不在小孩身边,是奶奶带,哎呀这个奶奶啊看这个小孩越来越烧,烧得厉害,都烧到40度了,没办法,太爱孩子了,太爱孙子了,抱着这个小孩往医院跑,挂水去,因为这个小孩的妈妈啊在我这儿看病看得比较长,比较相信我,知道了一挂水啊,准坏事,这个挂水啊,如果你这个正气足还好,正气不足,它直接就把你这个正气浇灭了,浇下去了,正打呢,正邪正相争呢,是不,一瓢冷水浇下来,烧就退了,烧退以什么为代价啊,以把正气打下去为代价,如果邪气不盛,慢慢地正气恢复一些,正邪互相融合,这个病可以好,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正气弱,邪气潜藏于身体,当时不发,随后还会引发其它的疾病,所以说现在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挂水导致的。

比如说白血病,这个以后有机会,我专门给大家讲,你看现在这个挂水普遍现象,也是造成人们得病的普遍原因,刚才又给我打电话,挂水是昨天挂的,今天给我打电话,说烧是退了,但是复烧37度,同时小孩开始拉肚子。这个小孩还可以,又烧起来,但是不是昨天的39度40度。证明什么呢?正气弱了,为什么弱了,泼了瓢冷水,本身烧到40度的时候啊,这个小孩跟大家说,正是小孩正气足,向外努争,抗邪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你应该赞扬他,鼓励他,让他再坚持一天,时候到了,邪气解,正气复,那个烧马上就减36度。如果这个时候你看着小孩难受,你过去给他一巴掌,是小孩不哭不闹了,烧下来了,但是邪气还在啊,因为小孩正气强,过去一天,他恢复一点,他又烧,他37度又想跟邪气打仗,但是这个时候体力不支啊,刚被泼了瓢冷水啊,所以是小烧,同时为什么拉肚了啊,伤了脾上了,这就是挂水挂的,所以说奉劝各位,挂水的危害丰常多。凡是在我这儿治疗感冒发烧的,只要是没挂过水的,一般吃上一两天药就好,身体弱的,或者病邪重的,三四天也就好了,而且不留任何后遗症的。

你看,什么是现象?发烧是现象。什么是原因呢?正邪相争是原因,发烧越高,正气和邪气越旺,所以说小孩发烧,大人发烧,越高越不害怕。就像咳嗽一样,越咳嗽得厉害越有底气的咳嗽越不可怕。很多吃了我的药之后,发表宣肺发表散寒的药之后,说当天晚上剧烈咳嗽,第二天明显好转,就是这个药帮助正气向外御敌,以咳嗽的方式咳邪外出,有些人咳嗽得厉害了,马上骂大夫,说这是什么大夫,原先还没有咳嗽这么厉害,吃了药怎么咳嗽得这么厉害。大家想想,你怎么跟他说呢?都说我们要找原因,不要看现象,牙疼是现象,原因是肝火上来,耳鸣是现象,肾虚是本质,像糖尿病一样,为什么胰岛素少了呢,你光打胰岛素没有用,一个瓶子漏了一个口儿,你光往里灌水有什么用呢?你得堵漏,漏堵了,你不灌水,那水都不带走的。

如果人们不知道原因,后果是可怕的,那终身服药吧,越服身体越虚,越虚越服,最终所有的病发症都来了,本身糖尿病,高血压,类似这样的病啊,不会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所有的并发症,很多种,都是长期服药导致的,但是现在谁敢停药啊,他嘴大,你嘴小,谁信谁啊!所以说现在听骗不听劝,你骗他行,你劝他不行。但是如果说在这里听课的,想更上层楼,那么就好好学,多了解原因,你就知道现象是怎么回事了。就跟那个猫逗线头一样,你拿那个,不说这个了,你就拿那个镜子往墙上打光,说那个猫就去抓那个光影去,小时候我就经常玩这个游戏。我拿个镜子往墙上照,那个小猫啊,跳得可欢了。那大家现在不是一样吗,大家跳得可欢了,不知道后面有个人拿个镜子在那儿照。好,那这个我们讲到这儿,

5,下面讲治神气不治形体


我们提到啊,专门讲精气神,神气形的,什么叫神气形啊,讲过多次了,三种存在,一个比一个高,神最高,气次之,形最差。说你一注重形,这就很差了。说这儿鼓个包,包哪儿来得啊,气推得,你要知道这个层次,这个病好治,你要不知道,那拿刀割下去吧!就像很多人点痦子一样,能够改变命运,眉心一颗痣,眼角一颗痣,腮帮子一颗痣,你说这些痣是怎么来得呢,是体内恶气,或者是吉气发于面而产生的,这个痣有好痣有坏痣,饱满光亮,颜色正为吉痣,邪气晦暗,颜色不正为恶痣。恶痣恶气之所发,吉痣吉气之所发。所有痣都有根的,都是体内的气向外表现出来,那你点痣有什么用呢?

比如说咱们点这个恶痣,你点了它恶气还在里面,你光点它不是掩耳盗铃嘛!而且,跟大家说,你点恶痣,容易激发恶气暴发,我见一个病例,后背后心两乳间相交处,后面平行的那个点,后心吗,有一颗黑痣,他给点了,大家知道点了以后有什么反应吗?恶气迅速暴发,蔓延全身,就像那个长颈鹿一样,全身全是恶斑,目不忍看哪!这个就是恶气就被你激发出来了,原先恶气还藏在里面,它只是从那个地方发发,你点它,动了它神经了,迅速蔓延到全身,所以说你要不知道后面有神气,光治形体,你这个治病过程当中啊,你很难把握。现在很多人点痣,那个痣能点吗,不能点,千万别碰,那怎么办哪?你不是恶气之所发吗,你化恶气,恶气化了,那个痣啊可以由恶转吉,或者隐然而去,吉气更不能点啦了,吉气是好的象征,我看很多小孩儿,象年轻的,把那个吉痣也点掉了,本身长得好好得,是吉气所发,你还给他点掉了,点掉代表什么呢,点掉吉气无头,你把这个吉气给破坏了。

那有人问了,那恶气也不能破坏吗?这个不是这样的,恶气转逆气,你容易引逗它。吉气有顺吉,你容易残害它。就跟好人坏人一样,坏人你一碰他,他打你,好人你一碰他容易伤害他。所以说不管由吉气所发的吉痣,还是恶气所发的恶痣,大家都要顺期自然,不要动它,你要想化,化神气,神气化了,痣自然会发生改变,就像人的面像一样,你要天天呢做坏事,面相就为之恶,你要做善事呢,面相为之善。那么这个善恶是不是好看呢,这个美丑呢,不是这样的,这个必须要看后面的神气,底蕴。并不是说好人长得就好看,坏人就长得难看,不要看形体,要看后面的神气,神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那现在我看很多人练书法的,光盯着那个字怎么写得好看,每一笔极尽钻研之能事啊,把这个字尽量描得好看,而且还有追求丑、追求怪、追求奇,这种创作风气,不去研究神气去,神气所发,形迹所成,写字根本不用看字,把你身体的正气写出来就行,像大家走路的时候似的,谁关心怎么走啊,是那个关节动啊,没人关心,他抬起腿就走,你要关心,你的每一个关节是怎么动,你这路没法走,我们看病也一样,看神气,神气能治这个病就能治,神气不能治这个病就不能治。

最简单的,得了癌症这个病了,他要神气丧乱了,神不依气,气不依肉,肉不附骨,那你要是看到这种形体的人,那就别治了。神气都该丧亡了,这个病啊基本可以定形了,离死不远了。要我治癌症,一条原则,对方这个病人不要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了,因为这个癌症,其实这个癌症不是那么难治,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难治,但是一旦这个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了,心理上接受不了,思想上巨大的包袱,神气一下子就给崩溃了,这样的病人没法治。

大家看看有没有问题啊,有问题提吧。那个别讲完了再提了,大家用十分钟提提问题可以。你看这个《黄帝内经》上说,上医治人,上医守神,还是怎么说得,守神守气吧,听得挺悬,都是至理名言。你这个病人过来,你不看他神气怎么样?上来就治吗?



6,我们下面讲那个治生活不仅是治身体

现在大家啊看病啊还是太关注这个治病本身,你应该多关心一下他的生活方式,多关心一下他所生活的环境,他所得的病,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由于他所生活的环境造成的。比如说写字楼,往那一坐,一天八个小时,盯着电脑,你说他身体能好得了嘛?五年,十年,十五年,都这样,不可能好得了,你想发明一种灵丹妙药,让他身体好起来,不可能。你先让他从那个环境中跳出来,或者说能够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周六周日从来不运动,一天八个小时盯着电脑,也不活动,腿也凉,脑子也迷糊,眼睛也涩,浑身没劲,对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来,回家就累,你说是怎么导致的?天天愁眉苦脸的,这个都是致病之原,你不调生活,不帮他改变,他的病很难好起来,好了还犯。你看治人,治病不要治病而是治这个人,治人一定要治他的环境。这个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而且影响是切切实实的,非常严重的。

治农村人得的病和治城里人得的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农村人可以攻,因为他气血足啊,城里人禁攻,气血太弱,你一攻,他散架子了。好多这个大夫反应,这个人寒热错杂啊,虚实夹杂,攻也不是,补也不是,一补就上火,一攻就拉稀,没气了,你就这个病怎么治,没办法,非常棘手。不信,大家在临床上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一补就上火,你看这个农村人来喽,你拿攻药一打,病好了,这不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嘛。我治病的过程当中也有这个体会,很简单的方子,投给农村人和投给城里人,是截然不一样的。尤其大城市的,尤其白领,尤其用脑过度的,这个病才难治呢。用脑过度的,管人的,搞科研工作的,神气啊衰弱得很,为什么有那么多过劳死啊?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了,都是神气坏了。那还有那个运动员,踢足球的,谁来着,跑跑跑,突然倒地死了。神气乃张嘛,都空了。或者说他这个神气外运得厉害,里面突然空了,不能及时补充上来,导致暴亡。

所以说老子一再告诉我们,一定要返本,一定要归根,一定要知止,要安静,告诉我们柔弱胜刚强,“强梁者不得其死”,“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反复告诉我们,就是让我们知道神气一定要畅达,柔缓,舒畅、自然,不要僵硬,紧张,萎曲、造作、刚强,这些都不可取。你看现在生活压力如此之大,每天奔忙,没有停息,这个不好。

前些日子看了一个病人,在我这,说是肝不调,天天乏累,快四十了,在这个政府机关,每天很累。工作不停歇,没有白天黑夜,我告诉人应该退而进,进进退退方为君子,光进不退属于小人,光往前跑了,从来不停息,你说这个人能,最终何以为计啊,最终就是油尽灯枯。你到时候想相再干都干不了了,因为人枯槁了,精血没了,都耗光了,本来是日作夜息,这样的长期坚持,时间长久,你光日作了,没有夜息,光干活了,没有休息,你说这个人能维持多长时间?元气能有多少供给他去消耗,十年,二十年,你看现代人衰老都很快,三十多岁就开始衰老,有人说没办法啊,这个在工作岗位上啊,这个社会啊推动着人往前。不是没有办法,海绵想挤永远有水,你就是不愿意停,这是惯性,一个人聪明与否啊,就看能不能摆脱这种惯性,就跟学佛学道一样,说你得的业力带动着你惯性向前,奔跑,就看你能不能回头看一看,放下脚,停一停,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有几个人能退呢?有一个问题回答完了,我们休息十分钟,然后接着讲。

问:正气从何而来,是先天就有还是后天生成,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弱呢?

那么这个问题,这样来回答,正气是先天地生而给的嘛,天地之间就有正气,先天而给,后天萌发而完成。有生有死,有成就有败,成住坏空,就是整个惯性推动的,就是宇宙之间的呼吸,一呼一吸嘛,它一呼一吸,你跟着也一呼一吸,所有的万物都在这呼吸之间,去不断地律动,有节律地跳动,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生死过程,那么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是变,不断地变,颠三倒四地变来变去,今天是男的明天是女的。今天是小孩明天是老人,今天是人,明天是狗。就这样颠三倒四地,这个神气在里面不断地品物流形。那《周易》上不是讲了,品物流形,什么叫品物,就是万物,什么叫流形,神气不断地以形体的形式不断地流动寄居。正气是什么呢,正气顺从这股气自然的流动,叫正气,违背这股气,逆自然,造作地流动,叫做邪气,那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人有生有死,有死就有生,生生死死如昼夜,如寤寐,睡了醒,醒了睡。不知道这个,所以人啊才贪生怕死,导致人啊现在抓住生不放,抓住生而生又不能一直延续下去,有生有死嘛,导致人有无端地有更多的痛苦,要死就死嘛,庄子不是说了吗,“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就是说你该生的时候就生,死的时候该你死就死,不要抱着不放。你越抱着不放,越违返自然,你现在抱着不死,你明天就没有办法投生啊。你现在不睡觉,哪能明天有精力起来呢。

好,那咱们先休息十分钟吧,然后咱们再接着来讲。有问题大家提吧,一会上课先回答大家问题。咱们接着来上课吧,有几个问题回答一下。



问:成年人的运动强度应该如何控制?感觉运动很难恢复,浑身酸痛,为什么感觉适度运动感觉有助于恢复,运动疲劳引起的疲劳酸痛?人体的血液同气有什么关系?

答:这个问题也是比较概念性的,可以借题发挥了。那我建议大家,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三十岁以上的,都不要做太多的剧烈运动,因为气在柔,不在暴,在缓,不在急。那么你看那个小苗生长,它慢慢地长,猪,慢慢地长。气血慢慢地长,云慢慢地飘,雨慢慢地下,风慢慢地刮,这个才是自然之常,什么是常啊,就是经常要做的事情。还有一个自然之变,突然狂风暴雨,地震,地动山摇,那这个都是带来破坏性的,我强调过多次啊,现在人们搞这个运动啊,只知道动不知道静,那么就是这个极限了,不可能再恢复了。但是如果你知道动静结合,并且知道护养气血,锻炼内气,人们这个极限很快就可以突破。跑,练长跑,跑得都吐血了,都便血了,说你还在让他跑,激发他的潜能,这是西方搞那个极限运动最大的一个缺点,老觉得这个极限啊,追求这个极限,是对生命的一个挑战,其实不知道,中庸才是真正的对生命的提高。中庸啊,能做到真正的中庸,中合,一团祥和之气,很难的,它那个静,要达到这个静,这种境界不是在极阴极阳,极强极弱,极光明极黑暗中得到,而是往往需要在泰和当中得到,什么叫泰和呀,就是平和中正中得到。

为什么道在寻常中啊,就是在寻常才有道,不是在深山里才有道,不是在北极有道,不是在南极有道,不是在海里有道,都是在平常中,所以说大家运动要适度运动,适度运动什么呢,不是做那个体操,做那个形体肢体的运动,是适度运动当中体会气机的自然规律。神气相得,自己与神气相与,什么叫得啊,得就是相和的意思,和了节拍了,跟自然的韵律合了节拍了,你就是从与自然,顺与自然,达与自然,这话说得有些绕,但是大家以后自己体会吧,话只能点到为止。说再深,再说,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

那么酸痛是怎么产生的呢?说过多次了,这种酸痛,剧烈运动之后产生酸痛,酸痛就是它那个肌肉那个地方啊,那个能量气血耗光了,耗光了之后不能及时补充产生的匮乏,说气血向里塌陷而产生的酸痛。那么你再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气血的补养,它那个匮乏的地方填实了,它就不酸痛了。

人的血液同气有什么关系?那你这个问题本身问得就有问题,这血液是血液,血是血,不是一回事,中医讲的血,代表气得层面的血,就是浓稠的气叫血,不是一割开,喷出来那个血液。血液是物质层面的,中医的血是气的层面的。这所有东西,在气的层面都叫气,但是气分清浊,循环不已的,这个卫气和营气,其实卫气营气,你就可以把营气啊当成血来对待。卫者气清,营者气浊,卫行脉外,营行脉中。营卫可以对应其实,从某种程度上。那么气血又是对气的一个总称,清者为气,浊者为血。就像一对男女一样,一团气分男女,男女包绕,循环无端,莫知其极也。有男有女,就像整个社会,我们说人,一说人其实就包括男人和女人,男人女人存在于哪儿啊?存在于社会当中。不可能北边都是男人,南边都是女人,也不可能这边街道全是男人,那边街道全是女人,总是男女混杂的。男人也是人,女人也是人,所以统称为气,中间又为分气和血,也就是男和女。大家知道男女的社会,也就知道什么叫做气血,它们异名而同类吗,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那气血是怎么相生相存呢,你看看男女就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一般都是互相的吸引,互相杂揉,同时也有排斥的时候,就是气血不顺,气血不调,就是营卫不调吗,营不共卫和谐,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男女之间也会出现矛盾,你看现在很多人,咱把这个社会比做一个人,那这个社会出了问题,归根结底会表现在男女上出现问题,它家庭不和吗,人身上就是气血不调,是气不调血,血不调气。气血互相不协调,气不识血,血不从气,这就出问题。好,这个问题说到这。



问:下一个,请问老师,现在局部突出的病,如果调整是不是太慢了?如果调整体后,是不是太慢了,调整体后局部都气血顺畅了,是不是可以用一个方子加减呢?



这个问题也提得很好。第一个问题,说局部突出的病,是不是调整体太慢了,这要看你局部突出的病是不是由于整体导致的。如果由于整体的亏空,或整体的不调,最后在那一个点爆发,那么一定要调整体,如果这个局部爆发得很明显,可以适当地,急则治标吗,稍微治一下,但是回头马上补整体。

他说是不是太慢了,这是因为你这个病啊得的时间太长了,比如是一个肝癌,是一天两天得的吗?是长久得的,那么你想调回去,是一天两天调回去吗?必须慢,你只要慢下来,你才能调回去,你快了调不回去,越快越不回去,所以说很多慢性病,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个字,就是慢。只有慢才会成功,快不可能成功,猛攻疗法、冲击疗法,休克疗法,都是胡扯淡的。不能解决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越快越出乱子,越快越治死人。得了那个肝癌了,切掉,快不快啊,切掉试试。很多人也批评我,治病太慢,用方太缓。本身就是一个必须要缓的治疗方案,怎么可能快呢?养猪,还是举养猪那个,你快快催起来,那猪还能吃吗?现代人们太急功近利,太想成功了,太追求完美,太功利。所以说企业长不了,人的健康长不了,幸福长不了。适得其反,南辕北辙了吗,追求来追求去,没有用正当的方式去追求。结果得来的都是痛苦。

大家看病,尤其是看慢性病,跟病人也说清楚,慢中取胜。你看那个炊烟吗,袅袅的炊烟,那没有说像放炮仗那样的炊烟。你要说要像放炮仗那样的炊烟上去,那自然那动静多太呀,天天要都是汶川,来几个汶川,那人们还活不活!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大家知道十年磨一剑,你说慢不慢。大家老觉得慢是一个贬义词,是一个落后的用语,实际恰恰相反。这和友谊一样,友谊没有十年的基础,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友谊啊。能一天有个友谊吗,现在都讲速配,不管是谈朋友啊,搞对象啊,都搞速配。速配有几个好结果的啊。像吃快餐一样,那水火锻炼,不慢炖,那它这个食物怎么协调在一起为我所用啊。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了,以至于违反了这个自然的规律。要是地球转得快,自转也快,公转也快,你试试。这个很明显的道理嘛,现在人们说话也快,快得像炒豆子一样,像打架一样。像我们同事说话,那快得不得了,根本没法插嘴,那干脆就不插嘴。唯恐避之不及,一点和缓的劲都没有。

那下一个问题,调整整体后,局部气机畅通了,那么治病是不是可以用一个方子啊,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上一节我们跟大家说过,真正的好方子,他开出的方子一定和你和身体之气相近,并且帮助你身体调你的不调,如果相差太远,上来喝了之后反应非常大,损伤气血,开方不能开极阴极阳,极寒极热,极攻极补,那这个方子都不能开,一定要是温和的方子,缓攻,攻中带守,缓补,补中带调,这个凉药,凉中带温。热药,温药,温中带通,都是这个理。大家不要做大开大合的事情,大成大败的事情,都不要去做,这个都和投机有关系,有时候你能赌赢了,但大多数你都赌不赢。

其实治病啊,常见病就五个方子,五个方子加减就可以。这五个方子都和人身之气相近,不会出大的偏差,再随症加减,完全够用。五个方子是不是《伤寒论》上的方子呢,给大家说不是,但是是《伤寒论》的理,不是《伤寒论》的方子。那五个方子足够应付常见疾病。没有必要用那么多方子,用药不会超过50味药。开方不超过五个基础方,可以解决大多数常见病,包括癌症。就是由于现代人们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导致现在开方子五花八门。本都失去了,抓得都是末梢,良将都不用了,用得都是毒药。君子退,小人进嘛,虎豹豺狼蛇蝎全都来了,祸害人民嘛,谁是人民啊,就是你的气血啊,你的精气神嘛,上来都是祸害你精气神的东西。那五花八门,各现神通,各种妖怪,全都出来了。大家说妖怪,什么妖怪啊,不是《西游记》上演得戴个头套的那个妖怪,妖怪就存在我们现实当中,不一定指的人,你们开得方子里面就有妖怪。很多妖怪堂而皇之,都上教科书了。

原先有个朋友,也是搞中医的,搞了一个什么啊,搞了一个蚂蚁酒,大蚂蚁,大黑蚂蚁,加了几味中药,天天喝,他说喝得他神采奕奕。大家想想,蚂蚁是什么东西啊,蚂蚁是走窜之物,走哪儿的啊,走肾经的走窜之物,那么你说他吃得神采奕奕,把什么都吃出来了,和激素一个道理,把肾精都吃出来了,都走窜出来了,那就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一个油灯,捻啊,你挑得亮亮的,你看着很亮,那油啊很快就耗光了。现代人不辩忠奸,不辩正邪。真像屈原说得那句话啊,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什么叫黄钟毁弃啊,黄钟是重器,是音乐中的重器,代表正声,黄钟大吕嘛,黄钟凿了,那用什么来弹啊,瓦釜雷鸣,瓦罐,天天在那儿敲那个瓦罐。



问:头脑中思绪很多,也喜欢看书,但是老是静不下来,这是不是也是身体有病的表现啊?

这个就不好说了。这看什么时候,什么事引逗的你呢,人要心沉不下来,别说学习啊,养生都做不到,沉静下来是需要功力的,尤其是对现代人来说。脑力劳动者如果想要有效休息脑子,利用一夜时间做一些不是脑力活的事,出外玩一玩,搞一些原先看不上的一些东西或者事来做,你看现在很多精英,都扎在网络上,扎在科技上,就像那个淘金热一样,大家都去淘金,种地的都走了,都淘金了,其实你应该回头,大家要避实就虚嘛。回头走走看看,有可能就海阔天空呢。

好。那咱快点讲吧。



7,说治症不是治病


什么意思啊,现在这个都用这个病名,这个病名都是西医的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肝炎,但是中医不这样看病,中医只看症,通过症来分析你的神气,所以说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同样说你肝不好,那病人就问了,我查过了啊,肝没问题啊,肝脏没问题啊,指标都正常,这个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咱们说得肝是肝气,不是说得肝脏。同样,有的病人来了,让我摸脉,摸脉我只能说什么症状,他说不对,我有高血压。你说你怎么办,你能摸出他有高血压吗?他有冠心病吗,你只能摸出来,他的气血处在一个什么状态,神气是一个怎么样的,有可能会有哪些毛病,症状反应出来的,你只能说他这个,这个命名啊是西医命得名,你不要再去迎和这种西医的命名。

他一看糖尿病,咱赶快降糖吧。说中医降糖有什么好办法嘛,完了,你被人家牵着走了,彻彻底底完了,就像前面讲得那个脑梗塞,既然是梗塞,我怎么样来活血化瘀呢?这不是让人牵着走吗?自己的东西都丢了。丧却吾家无价珍,咱们家的宝贝都让你祸害光了,都丢了,一个也不珍惜,就像很多那个把自己家的老古董什么的都拿去当了卖了,扔了,或者说是喂马喂猪去了,这不就是丧却吾家无价珍嘛。你不要辩那个,那个指标可以做参考,但是你一定要立场坚定,他神气怎么样,一团什么气,哪儿不正常,调吧。现在搞来搞去,都治病了,不治症。

像今天下午那个小孩,原先是高烧41度,开完方子,小孩不喝,奶奶给挂历水去了,挂完水之后,拉肚子,低烧,那就不能再用原先的方子,就得换方了,因为症变了。拉肚子加低烧,原先高烧正气足,你直接鼓邪外出就行了,现在正气不足了,外加脾阳伤了,那就得护一下正气,温一下脾阳呀,这很简单啊,你还管什么病啊,还有一个咳嗽,说是什么玩意儿,就是那个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问我,这方子用不用调,能不能治,如果是你的话,支原体怎么怎么的,那不就是跟着西医走了。那永远让人牵着鼻子,没有一点自信力,还有很多一说是肺炎,说完了病情加重了,你一样当感冒发烧治,别管他肺炎不肺炎的,别看肺炎你就害怕不敢动手了。所以说一定要治症,以察其神气,不要治病,跟着西医走。

你看现在中医搞这个甲流疫苗一样,比哪个国家搞得都积极,都快,说一下要5%的全国的人注射甲流,这可是天文数字啊,这百分之五的人注射甲流,本身甲流这个病很好治,典型的症状,一个浑身酸痛,咳嗽嘛,有腹泻现象,这明显的一个有邪气袭表,只不过邪气重一点,你护正气发表,病就愈了。哪有那么难治的啊,搞得现在惊弓之鸟,失去自信力了。如临大敌一样,让世卫组织牵着走了。



8,下一个,不是药在治病

这个提法大家好像有点莫名其妙,那是什么在治病啊?是你药推动气血在治病,对,这是关键,气血没了,你药再用都没有用了。好多大夫把什么药啊做为一种万能的,说在药上下功夫,我跟大家说啊,你下错重点了。说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气血,你的神气。这个病邪是怎么解得啊,正气进,邪气退,正气调,邪气乱,溃乱,最终导致这个病好,根本不是这个药再起作用。你想想吧,把气血抽出去,你药,你加多少药有什么用啊,没有用了,大家要在神气上下功夫,药在神气上起作用,就像一个人在吃饭,不是你在吃,你要教那个病人怎么吃,不是你替他吃,这是一个本质的不同,你要拿药让气血去治病,那就是像现在治感冒发烧一下,不敢下补药啊,怕把邪补住,大错特错,很多虚证的感冒发烧,必须用补药。补而发之,补谁啊,补正气,发谁啊,发正气。不是发邪气,把正气宣胀起来,把邪气顶出。这个宣胀不是药在宣涨,是药激发了正气在宣涨,涨是膨胀的胀,你光宣它了,光胀它了,它在这弱着,宣不起来,底下就得赶紧加补气血的药。让它胀起来,让它宣起来,让它把把邪气顶开,不是你药在起作用,如果说,连这个你都不明白的话,你这个中医看病不可能前进。所以说,你时刻要考虑你的神气,治病当中就考虑神气嘛,神气在病就不可怕,神气去,百药无用。你再下药有什么用啊,人的神气都没了,眼珠子都发直了,你还用什么药啊。

那这样吧,今天时间不晚了,那咱们都到这儿吧,今天没有讲完,下面接着讲不是药在治病,调神不仅是调方,个体的差异和病的节奏,夹杂着讲吧,下节课争取讲完它。一般常见病前面也说了一些了,然后下节课再重点说一些。不要逞一己之能,不要觉得治好了病是你的药方开对了,下节课咱们再讲,这个药方啊,大部分大夫这个药方都开不对,但是好病哪,那咱们下节课再讲,行了,咱们今天到这儿吧。




发表于 2012/3/19 09: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哪听老师的课阿?
发表于 2012/9/28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還有一課, 下面是在網上找到的
20091124 _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12)_治疗(2)
素灵  1 楼 发表于:12/9/2009 7:50:46 PM   
由媛整理

好,那咱们来讲,今天这堂课是在民间中医讲课,是最后一堂课,那咱们最后一堂课再讲一次治疗,解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上次咱们讲治疗,讲了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说的亚历山大之结,寓意就是让大家尽量站在高度层面来看待中医的学习和治病。
第二个说了一下治人不是治病这个问题,中医看病要这么看,但是我们是治人身体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一个整体,那某一点出了问题,有可能有整体的一个反应,所以说看病一定要看怎么来治这个人,这个人当然是也包括了身和心,不仅是这病的一点,这一点他可能是引子,会引出一系列的问题。
然后又谈了一下是治整体不是治部分。那现在大家知道了,因为现在是西医文化指导下的整个的中国医疗体系,他这个人为的把看病分科,单纯的处理,这个是没办法的,自然的融合的规律,直接导致割裂,什么东西都分解拆开了,把化合物都提纯,就是混合的都分离完,都提纯,走向了和自然对抗的一条路,如果说这样发展下去,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接下来谈了一下治原因不如治现象。因为我们知道整个世界是由神气形三种存在方式共同构建的,现在由于现代文明已经不信有神和气,局限在形的世界来处理问题,研究问题,直接导致很多事情他找不到这个本质在哪。比如说气上出了问题表现在形上,他光关注形,不去理气,就像很多癌症病人一样,那这气发生了改变,调气可以把这个癌细胞调完,并不是要杀癌细胞,杀来杀去最后把人这个形就给毁灭了,气无所依,神无所舍,那这个人也就完了。
然后我们谈了一下这个治生活不是治身体。因为作为一个好的大夫,不仅是要知道病怎么治,还要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儿,她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她是在一种什么神气状态下过来看病,那这样你才能去对症下药,辩证施方,去帮助他从一种不正常的生活状态、心身状态,帮助他出来。所以说一个好的大夫也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帮别人,让他从身心两方面返回健康,那这才是大夫应该做的事,而不仅是当一个坑,拿病人就是说,这个是有违道的精神。
然后下面又谈了一下是治症不是治病。现在,这个时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各种疱疹、皮炎等,这个都是按西医的医学体系来命名,由于中医现在很衰落,依附于西医的这种命名,现在很多大夫也是你得了什么病,糖尿病,那行,那中医呢,也分心肾两虚型,肝肾两虚,脾虚,三焦之类的,再去对,和糖尿病对,其实这是风马牛不相及,中医的体系和西医的体系是不一样的,这要是按西医来你就上了那个圈套了,走上了西医的那个思路。

不好意思啊,录一下音,忘录音了。

所以说我们想从目前的这种状况当中摆脱出来,那是需要大家共同来努力的。我记得原先,就是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这一病人过来,看了下舌苔,湿热很重,我就说了一声这个湿热很重,那个老大夫马上说了一句,你不要说湿热很重,你直接说这个病名,当然这个病名是西医的病名,为什么这样啊,不要把事情复杂化,因为对方没有听过湿热这个词,马上就问什么叫湿热,你这样解释来解释去,最终你自找麻烦,直接就是西医一统天下的这种局面。随着我这个自己的行医,后来我发现,必须解释,老百姓能听懂,比如说肝瘀,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湿热,肝脾不调,肺中有寒,外感寒邪,这些词你只要去用,你真正明白,去跟病人沟通,病人他也会听懂,不要把病人当傻瓜。一定要去隐瞒或者说不理,这个都不行,你得跟他解释,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他以后慢慢的就接受了。比如说现在这个电视啊,国家开始宣传中医这个概念,整个中医的事业开始扶植了,慢慢我发现身边的同事朋友也开始用一些中医的术语,耳鸣也知道是肾虚导致的,也知道肝通眼,腰者肾之府,这个你只要去说,这个尽自己的能力去说,那么病人嘛就会跟你解释,慢慢也会形成风气。所以说如果说中医要想发展,必须把中医的文化传播出去,在某种程度上脱离西医的阴影,不要在整个的西医的影响下,去依附他,那样是没有出路的。

有很多人在说,中医西医结合嘛,其实啊,这两种体系,一个是天上飞的,一个是水里游的,你说让他俩咋结合,很困难,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就可以了,硬要往一堆儿掐啊掐的,只能说飞也飞不动,游也游不了,到最后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说我不建议这个单纯的中西医结合,结合四十年了,什么结果啊,最终就是中医灭亡了,都结合到西医那儿去了。好,那这是治症不是治病。中医辩证,你有什么症,根据这个症的特点,综合考虑整个的身体状况,来辨别气出了什么状况,然后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调气,气调好了对症了,那么你这个病也就好了,治病就是那么简单。

方药不对症为什么也能治病?
那么下面,上次还谈了一部分关于药,不是药在治病,跟大家上次说过,方药对症能够治病,有时候方药不对症也能治病。为什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

这个大夫认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药方上,开出一个好的药方可以治某种病,这不是一劳永逸了么,凡是来这个病,我就拿这个药方去治,或者是单纯守一个病,很局限的一个小病,然后不断钻研某一个方子,那么多方子,试呗,行医这么多年,拿方子不断去试,试来试去,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最终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治好了也不知道怎么治好的。有的大夫穷一生的精力也没搞明白,一个方子也没研究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很多这个治病阿,这个病啊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但是如果你站在神气的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又很简单。我说过,其实这个得病啊有原因的,去病是靠自己的正气的恢复,并且如果有外邪,把外邪顶出、化掉,这个病就好了。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发热,我们讲过,现在大部分的发热是风寒感冒发烧,夏天也一样,夏天吹空调,吹电扇,风寒之邪留于表,导致毛窍闭塞,里面的热气郁闭,导致里面发热。那么这种发热,我们但解其表,宣其肺,发则宣肺,那就可以了,怎么解呢,很多药都可以,不独是麻黄汤桂枝汤,凡是能够鼓舞正气、宣表的,什么叫宣表啊,宣散,向外扩张,集在体表的邪气,震掉,什么叫震,就是抖掉。最简单的就是发汗,汗带着邪气就走了,烧就退了,并不就是药本身治的病,药促使正气相外鼓荡而治的病,那么最终是正气在治病,而不是药在治的病。同理,大部分疾病都是正气来复,什么叫来复?就是回来了,康复了,使邪气没有停留的余地,邪气瓦解,邪气被正气破掉,邪气被正气排除,邪气被正气解散这个病才好的,药所起的作用,只是扶持催促帮助的作用。

那象一个老年人,身体虚弱摔倒了,那什么是药啊?一个大夫啊,你能做的方法就是搀扶老人让老人起来,你可以搀左手也可以搀右手,也可以抱腰,总之你可以想办法让这个老人能够起来。那是不是你代替他起来呢?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病人正气没了,你吃什么药也没用。那这个病人来了你一定要观察他神气之所在,那你看他如果神气还在,那这个病可治,如果神气不在,神气涣散,这个病难治,即使是小病也难治。

现在很多大夫把注意力用在药上,那我希望通过这个讲课,让大家把注意力用在对方的正气上。人身一团气,这团气旺,这个人身体旺,这个人这团气衰,这个人身体就衰,一衰了当然什么病都会得。象甲流,那甲流找什么人呢?肯定就找身体差的人。那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蛋很完整没有一个缝,那怎么叮啊,所以这个甲流疫苗阿,我建议大家尽量能不打尽量不打,不如巩固自己的正气。一团充盈正气,百邪不侵,打这个疫苗,忽视自己的正气的培护,一样得病。

那么我讲,大家学医的话,一定要把你的用功点放在这个正气的运行规律和如何养护正气上,这个是根本,而不在用什么方,我们知道方也有正气,药也有正气,尽量用正气对正气,不要用邪气对正气。那现在很多大夫开方,很多都在帮倒忙,对方摔了,你应该是扶的,其实很多大夫在干的事儿都是在按的,他想自己爬起来。你给他稍微扶一下你能加速他爬起来。本来可能是一个小时爬起来,你给他一扶他可能一分钟就爬起来了。但是你按他,刚想抬起头来你一按,又下去了,一下倒地拉倒,现在看病普遍现象就是在按对方,不是在扶对方。

比如说小孩发烧,打一针,或者挂水,退烧针,起的作用是按的作用大于扶的作用。比如说冠心病、心脏病,吃那个速效救心丸之类的,很多不该死得吃了就死了。为什么,很简单,很多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心慌得厉害的那种,很多是肾虚导致的,气不养心导致心慌难受。或者肝气郁阻,肝气不调上逆犯心,像这样的类似的虚证和肝气的这个心脏病,坚决不能扩张血管。大家一看心脏病啊,马上一抬,抬到楼底下放上车120送医院,医院再抢救,这个过程阿使死亡率大大提高,你犯了心脏病,你平躺放床上,或者干脆就等,如果没躺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直接等,原地不动,休息十分钟半个小时你就能缓过来,百分之七八十病人能缓过来,你这个一搬一弄,一上120,路上一颠簸,那边抢救,本来百分之七八十能缓过来,现在可能就缓不了了。有的病人忽然休克,你去做胸部按压,这都是大忌。包括口对口呼这种抢救,大家有没有想过,比如说一个病人心脏不好,经脉空乏虚损,晕厥了,这时候你如果做胸部按压,你可真是帮倒忙了,这个气本身不够用,你再乱折腾,这个病人气就倒不上来了。

所以说现在这种以物质文明为指导的医学发展,存在着大量的弊端。你比如说急腹症肠梗阻,其实这些病中医的治疗效果都非常好。腹中有实则打实,腹中有寒则温里,这是最简单的。到医院,说肠梗阻都黑了,要把这个肠子拉去一截,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瘀阻在那儿肠子发黑,瘀阻给他通了之后,人的正气一化,肠子又转回红润的状态了。有好多手术动完,这个医生还吓唬病人,你再晚点你得死了,你看肠子都黑了,确实黑了,病人也就信以为真了,其实呢那黑只是暂时的,能转换过来。其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一磕不也青吗,青紫一块,那难道西医还吓唬你吗,青紫了再不挖下去,这肉都烂光了,很简单。我治疗的这个急腹症,很简单的解决,西医又开刀又忍受那么多的痛苦。就两类急腹症,第一个有寒,第二个有实,有寒则温里,大量的干姜、甘草,包括附子、花椒、陈皮、白术、陈皮,给他送服就是了,不断的喝,喝到放屁为止,肚子咕噜噜噜一下子,寒就下去了。要有实更简单了,如果真是体质壮实的,结了实的,化燥化热,大小承气汤,刚开始你可以试探着来,如果说病人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慢慢的加,很简单就可以治好。如果有走血分了,加血分药。

很多情况下,我建议大家在不知道病因病情的情况下,尽量保守治疗,人是有机体,是神气结成的,能自己调过来,那个动物没有医生,也能自己调过来,也没见到大量的动物死于非命,除非被对方吃掉,自己本身就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何必让人去帮那个倒忙,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所谓抢救实际加速病人的死亡,不抢救还死不了,一抢救就有可能死。这个一努力抢救或者积极抢救或者说全力抢救,病人死得更快。那很多新生儿肺炎或者怎么样,到重症监护室,氧气罩一带,这个小孩儿阿就悬了,这违反自然了,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去治病,也不相信人体能够自愈,完全是外力强加给孩子,强加给病人。像很多病人,一般的病人要休息,不能起来,很多肝病的病人必须起来活动,肝病的病人容易产生瘀阻,你不活动躺着瘀阻更厉害,自己心情郁闷知道自己有这肝癌,死的人多又认为肝癌不治,没法治,那别人一得肝癌更觉得要死了,所以最终成了个正常的现象,就是说由于大量的误治导致这个病治死了是正常的,那这就是一个集体的悲哀。

所以说大家要相信自己有自愈能力,自我调化、自己去邪的能力,尽量不要加以外力,除非你很明白,但是学习神气文化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十天二十天的工夫可以学通学懂,所以在没有学明白之前,建议大家自然而然。很多学佛学道的,多少都懂这个道理,生死都不怕,就看我到底能不能死,很多都死不了,反而是越怕死,越找人治,死得越快。所以很多病不是药在治病,很多大夫治好了一病,欣欣然起,以为是自己药方治好的,其实未必。这又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你吃错了药,病也好了,就是因为吃错了药,有些吃错药,不对症的药,但是他没有按这个病人,或者按得很轻,其反作用力很小或者没有,只是一个平常方子,他也没有扶这个人,但是这个人慢慢的能够站起来,你不碰他这个人也能够慢慢的站起来。所以说,类似这样不治病的,起这个反作用力的方子下去了,病人也能够好,那这是个问题了,那到底是方子治好的,还是病人自己好的呢,这个就需要大家自己去体会。不要认为自己治了一个病人就觉得这个方子是万能的,下次来个病人,投这个方子不好使了,你说怎么说,好多这个都是以讹传讹,某个方子治某病,其实根本不治。

比如说糖尿病的三消,现在都写在教科书上,其实现在好多糖尿病都不是三消。什么叫三消啊?上消在肺,中消在脾,下消在肾,这三个脏器有热,消,消渴。其实现在的糖尿病也不能算是消渴,古人所说的消渴实证的,今人所说的消渴主要是肝脾肾三脏亏虚导致的。糖尿病啊,肝脾肾三脏亏虚,精虚,脾不能很好的分泌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分泌胰岛素,肝肾脏虚了嘛,虚了他就不分泌胰岛素了。你把肝脾肾三脏调起来,他就重新分泌胰岛素,还有其他的一些供给人体必要的生存的一些能量,这个人就慢慢转好,这个糖尿病啊非常不建议限糖,纯粹是掩耳盗铃。

现在很多这个病,比如这个结石,就特别差,什么也不让吃,那咱们就说这个糖尿病,你什么也不让吃,你营养从哪儿来。这糖不让摄,为什么不让摄,就是因为糖会使血糖增高,不吃糖血糖就不会增高。那么大家想一想,比如说一个人肚子胀,那么为了减缓肚子胀就别吃饭,那他一吃肚子就胀那就别吃吧,这不是一个道理嘛,他不吃肚子是不胀了,可人怎么办哪,还活不活呀。青天白日下,这种治疗方式他都能大行其道,是没有道理的。大家仔细想一想,并不是写在教科书上,所有人都在用的,他就是正确的。很多糖尿病的后期并发症他都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眼睛瞎,脚趾头烂,各种其他的一些五脏衰损的症状,他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的。这就像肚子胀不吃饭一样,是肚子不胀了,这人也离死不远了。其实咱们中医来看,你把营养搞好,这糖一定要吃。血糖高用其他的方法慢慢的往下降,这个降不是硬来,把肝脾肾调起来,这人对糖的摄入吸收运化能力加强,这糖自然不存在血里,跑到身体的各个脏器,成为些有用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人身体虚了,吃了糖,糖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身体,导致血糖。但是糖是人体必需要摄入的东西,你不吃糖,本身就空乏了你再不吃,这看着血糖降了,实际很危险,等于是慢性自杀。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路,你跟别人说,跟病人说,这病人开始骂你,这人怎么死的呀,都是这样死的。

好,这个问题咱们说到这,不是药在治病,是自身气血正气在治病。不要去研究那些方子,要知道是正气之有无,方子只是帮助正气去治邪,有人开的攻伐的方子,把正气都杀掉了,还治什么病啊,决不能越俎代庖是你的方子去治病。

调身不仅是调方

好,咱们说下一个问题,调身不仅是调方。什么意思啊?再强调一下,这方子干啥用?这是一定调气之不足、有余的。这人身一团正气他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下,处在一种病态下,这种病态是怎么体现的?是虚?是实?是寒?是热?是紧?是松?是缓?是急?你要清楚,怎么个不调,这方子就是干这个事儿。不要天天想着攻杀,调正气既是化邪气,有的人一定要把这个寒赶出去,有的时候这个正气调好了,一团温和之气,你这个正气就把那寒化掉了。就像一块冰一样,我跟病人说过多少回了,你身体有寒,有没有寒,不管有没有寒,比如说他有寒,这有块大冰,在屋子里放着,你室温很低,像个冰窖,这冰永远化不了,你给他凿出去,再来点水还是结冰。那你只有把室温调到二十度,那这冰慢慢不就自己化掉了么?不要搞对抗,真正好的大夫都是调,调御大夫,你把正气调好了,邪气就没有存留的地方了。墙上长霉了,是因为屋里太潮,把潮气放一放,干一干,墙上的霉自然就没了。所以说调方也好,看病也好,都是在调这个身体,身体调好,病就慢慢都消失了,一夜就都不见了,不要找这个病一会儿攻攻这个地方,一个攻攻那个地方,用一些五行阴阳的道理,脏腑经络的道理,这个穴道那个穴道,奇经八脉,任督二脉,这不断的制造各种名词,搞各种方法,奇技淫巧,大家看看多少奇技淫巧堂而皇之上了书,我们日常不断去应用,奇技淫巧非大道,大道就是调身正气,护身正气,这个是最重要的,

那我们说过,调方就是调一身之正气,你开个方子,首先这个方子要一派正气,他这个方子吃下去才能助你的正气。如果你开的这个方子都是豺狼虎豹的话,那你想想这个方子吃下去之后,没去邪呢,先把正气攻杀一遍,全蝎蜈蚣黑蚂蚁,这个羌活独活威灵仙,大黄,番泻叶全上了。

关于大黄也和大家说下,很多这治便秘啊,很多这个便秘都不是实证,不要都上大黄番泻叶,但调运脾气,这个便秘就能调好,肝脾二气,有的时候肝气瘀在那,就出现便秘,典型的特点就是便秘便粘,大便粘,发青,肝不好,还有一个调脾气,大便干燥,很费劲,或者出点血,这个都是脾气不濡,但调脾气。方子很简单,白术、茯苓、陈皮、生姜、麦冬,这个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便秘,加桃仁加杏仁都可以,加二仁,起到这个濡滑的作用,不要一看便秘就大黄番泻叶泄。你说这个女人爱美容,愿意排毒,奉劝各位都不要去排毒,化正气毒自消,哪有那么多毒让你排,这些毒都是你正气化的,你越排你就越虚。这就像肺积水一样,这所积的水都是正气化的,不断的抽这个肺积水,抽完了过两天又乌乌丫丫的上来了,再抽,再上来,抽得都是你的精气,精气精血,到最后人都抽干吧了,都抽死了。大家想想多可怕,现在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事情。其实像肺积水,就是下边虚,上边心阳无以运化,但补下面,调心阳,水慢慢化开,这病人要难受,你忍一忍,用方要精当些,他只要稍微缓解,就向良性方向发展。但是现在西医基本束手无策呀,对这个肺积水,就是不断的抽啊,是当时痛快一下,呼吸能够上来,这是饮鸩止渴,这多抽几次人就完了。

还有比如说老年小便不利,这个用利尿剂去利去,这个都是大错,越利这人肾越虚。为什么他不利啊,就是因为肾气不足,无以运化水液,导致膀胱开合不利,导致小便不利。对西医不能用利尿剂,对中医也不能用利水剂,千万不要用五苓散之类的方子去通这个小便。这个治病不要只看现象,一看出汗,都用麻黄根,这是止汗,龙骨牡蛎,太差劲,你不看他出汗是什么原因,是自汗,盗汗,但补气,要是气虚补气,血虚补血,精虚补精,有不调用调,汗自止,何必拿龙骨牡蛎收呢,我在开方的时候最不愿意用的药就是收涩之药。

比如说女子这个崩漏,一个崩一个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收涩药去收,崩漏自然有原因,是血虚气虚肾虚,是湿热是血热,要判别清楚,投下去即有效。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女的在马桶上下不去了,人虚的不得了,脸色白,这开个方,相当于黄芪党参炮姜麦冬,一个方子大剂量,方子忘了,吃了之后血马上少下来,第二天血就能够止住,一个收涩药都没有开。

同样,在咱们这儿也是,老年小便不利,一定要用补肾的药,使他这个肾气重新蒸腾起来,这个肾的蒸腾之气起来之后,运化到膀胱,慢慢的膀胱功能恢复,开合有度,慢慢小便不利的症状就好了。现代人好攻伐,我建议大家,不管是搞医的,不搞医的,都要记住贵在柔和,不贵攻伐,十个病不一定你会用一个病去攻伐去。这为什么伤寒论上的方子都很猛啊?这是因为那个时候人们都是实证,身体壮,都是实证,所以那样。现在的人都是虚证,身子都弱,思虑都过度,不要用太猛的,不要用毒药,要用调药,要用安养药,补气血药,调补肝脾肾,这样慢慢调,而且辅以心理治疗,这才是真正调身的方式。那这个问题咱们就说到这儿。

个体差异
下面咱们来说一下个体差异。什么叫个体差异啊?那咱们现在不都是什么,这个世界是多样化,文明要多样化,物质要多样化,方方面面都要多样化,不可能有单一的,不可能有一个标准,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只有一个标准,这个完了。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不断得分,如果都成了一,大家觉得都还有变化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总是不断的变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总是在这个里面反反复复的,五彩斑斓的,演进着我们这个世界。说到对个体来说,高矮胖瘦,各得其所宜,内向的外向的,有好人有坏人,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赋予的,是惯性结成的。关于这个个体的差异,这是一个正常现象。那么对于每一个人的个体差异,都要分别对待,大家不希望以后变成都是一个模子,那这个社会就没什么意思了。高矮胖瘦都一个样子多么可怕,但是这个社会朝这个方向发展,都一样,都说一种话,一种思维,一种境界,那这个人类啊就离灭亡不远了。

所以说,现代科学上不断的强调标准化,这是很危险的一个信号,方便面标准化,所有的药品标准化,食品标准化,服装标准化,以至于文化标准化,这都是催人类走向灭亡。所以,用在医学上,咱们直接说,千万不要让中医标准化,也不要让药品标准化。好多学中医的非常强烈的想往西医上贴,说中医一定要标准化,科学化,正规化,所有的药品,所有的饮片,都是同一种,质量都一样,觉得这回可上了科学的船了,这回我可是摆脱了土里土气的那种医学了,其实呢,正好走了一条错路。

中药千奇百怪、有好有坏,种的地方不一样,有地道药材,有非地道药材,有各种妙用,关键是,妙用在乎一心,你这个人,你这个大夫能否去了解这些,我们上次不是讲过么,这个大夫啊,把握药性,每一味药,每一批次的药,什么特点,用嘴一尝,用眼睛一扫,这些基本的要知道,根本就不用什么化验。比如说你附子这味药,这都标准化了,这附子怎么炮制呢?都炮制了,比如说现在药店附子炮制了,附子完了,你这个附子永远无法达到古代炮制附子的品质,这不很简单的么,就是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标准化,你还能去安国药市买到没有错误炮制的附子,拿回来你自己还能炮制,如果所有的商铺都进了超市,没有私人商铺,没有地摊儿了,大家想一想,你说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啊。如果这个经销商啊,直接厂商对应零售商,把经销商挤掉,那你觉得有意思么?原料直接进超市,这个都不对,不能直接进超市。一定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看病也是一样,有好的大夫,也有不好的大夫,不能都是好的大夫,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整个社会也不是完美的,如果说完全追求完美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所以说用药千奇百怪,同样是好医生,看一个病,张三开麻黄汤,李四开桂枝汤,王五开桂枝二仁汤,同样都能治。治得方式无非是大家猪拱鸡跑么,猪往前拱鸡往后跑,各有各的门道,但是有一个理要掌握,同样是治感冒发烧,你只要能催促正气把邪气给解掉就行了,没这么多要求。不强迫大家用一个方子看病,那就坏了,这样看病才是一门艺术,你才能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有生机,看病无穷,道亦无穷。

所以说中医不能标准化普及,很简单,不能产品化普及,很多人老是攻击中医不能定量,这简直是一种笑话,谁身高能定量啊,还是年龄,死,生,能定量阿?都定不了量,那为什么一定要让中医来定量呢?西医定量本身不科学。这么简单的道理,堂而皇之成了统治思想了,难道这不是迷信么?巨大的迷信。

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还是说猪吧,猪在这个猪圈里,工业化大生产,猪在这个猪圈也是,就在一个地方,出生就开始喂,然后喂到完,然后去屠宰场杀掉。住在猪圈里天天吃,吃的都是催肥剂,催肥的时候,催催催,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大家想想,这个人和这个猪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又知道多少真正的道理,你每天过的生活不就是重复吗,以一种不可抗拒力干涉、影响、蒙蔽人,猪去屠宰场,你去哪儿,也一样,去医院,大家仔细想一想。庄子说的,两国打架,打来打去,最后发现,甲国在蜗牛的左触角上,乙国在蜗牛的右触角上,打来打去还是在蜗牛两个角上,说白了,大部分人天天兜来兜去,和猪的生活方式没有区别,说的比较难听,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多少人能够摆脱历史的局限,做一个超越社会的人。

好,那么最后再讲一个,然后安排半个小时,要是没有提问,咱们先下课。先休息五分钟,下面讲一下病的节奏。休息五分钟吧。

讲一下病的节奏

最后是一个问题,病的节奏。这话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从这个神气角度来考虑就知道了。正气是有节奏,你这个身体有节律性,比如说有时候身体好有时候身体不好,只不过正常人体现的不是特别敏感,病人体现的敏感。潮有潮汐,潮涨潮落,月有阴晴圆缺,年有四季,人的身体有自己的节律,自己的节律自己找,你可以每天拿一个本记,今天觉得身体好,明天觉得身体不好,你慢慢的画一条曲线,你就会发现是有一个波动性的。比如说举重运动员,有时候他成绩就好,有时候成绩就不好,一方面是自己发挥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节律的问题,他在高峰期成绩就好,低谷期成绩就不好,这是自然的。有些运动员就说,他原先能举140公斤,他这次比赛怎么只举过120公斤呢,除了一些其它的因素外,和节律有很大关系。再比如说上楼,有时候上楼有劲,有几天上楼没劲,那这几天睡得挺好的,那为什么上楼还没劲呢?这就是节律处于低谷,这慢慢慢慢过几天气攒足了,就又上来了。所以说人要发现自己的规律,人这自身的规律不是别人给定的,是自己感觉出来的。

同样,这个病他也有节律,我们要知道病气也有灵,什么叫灵,就是这病气你也要把他当作生命来对待。一个病突然得了,就相当于一个病气突然起来了,他是有神识的,他这个气儿很足,劲儿很盛,他在你身体里捣乱,他是一个急症,咱就说一个急症。比如说这个急腹症,在肚子里绞痛得很厉害,人简直忍受不了,但是这个邪气附在这个身体上,他是没有根据地的,你只要守住正气,慢慢的邪气就能衰下去,或者发生变化,而且还是一阵一阵的,一会儿好一会儿坏,慢慢的衰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正气有根据地,因为有身体,邪气是没有根据地的,刚来的邪气,邪气刚来,荣荣未有所定居,这时候推之则前,拉之则后,他没有根据地,只不过来了一群暴徒,东砸西抢,简直就闹翻了天,不可一世了,那么这个时候一个病人一定要稳住了神,去分析这个病,等待、坚持是必须的,看他怎么转归,正邪之间是会消长的,如果这个时候你乱了方寸,胡乱吃药,采取不当的手段,那么在此乱了正气的情况下,邪气又没伤着,那么邪气就会见缝插针,能搞起更大的波澜,有可能扎下根,正气一虚,邪气填补,那么最好的办法,对敌人方来我们说坚壁清野嘛,什么叫坚壁清野阿?护住正气,在不知道如何开战的情况下不要去开战,坚持下去,敌人粮草没了它自然就退了。同样有很多急性病,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要去等待坚持,漫漫的邪气就衰退下来,衰退下来你就能够按而拿之了,推而化之了,慢慢的他就消失掉了。就像我们说的,其来如暴风骤雨,其去如烟尘,轻微,一打就掉了,还用你治么,正气就化掉了。

但是现在大家看一下,都是自乱阵脚,邪气一发作发呢,就自个儿乱了,抬胳膊腿儿,各种措施全都上了,敌人还没打你呢,你自己先内乱,那么敌人邪气顺势而攻之,直接就把你营盘端了,你还治什么呢,就别治了。讲到这个甲流,很多甲流这个预防的方,一看就是自乱阵脚的方,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银翘,就这么,对方还没来呢,自己先杀自己,都清热药,望风而动,风还没下来呢,先自己打起来了,自己互相猜忌,倾轧上了,现在人们尽干这事儿了。


所以说,不管大家是病人、爱好者、医生,一定要踩好点,病有节奏的,它有神识的,把它当一个人看不就得了么。来的时候张牙舞爪,搞两下他就虚了。你都不用理他,他慢慢的就衰退下来了,肚子疼在地上打滚,往医院送,送到医院好了,还没治呢,那就好了,为什么,邪气是有节奏的,他不会进行性加重,疼起来没完就死了,把人搞死了,这种事情很少,他一般不会加重起来,即便不能,这个病去不掉,他也不会一直严重下去,严重到底,这就跟狗一样,你要是不惹它,狗不会穷追到底,去咬你,动物也是一样,相对来说,动物都是友善的。这凭什么就张牙舞爪的向你开展呢,这没有这个道理。邪气也一样,这些东西都理解成人,都理解成生命,你自己就不怕了。

就好像很多人都怕鬼一样,自己晚上吓得直哆嗦,不敢一个人睡觉,不敢走夜路,老回头,总觉得后边有东西,这都是自己吓唬自己,自己乱想。即便有鬼,那人也是阳物,是阴阳的合体,人是实的,鬼是虚的,只能有他怕你的事儿,没有你怕他的事儿。越害怕越看鬼片,把自己吓得不得了,你说这谁搞的。

病也一样,不要怕病,突然来病,如果说自己身体里面没有这个根的话,他都是没有根据地的,你只要正气不是很弱的话,完全可以和他打持久战,他远道方来,你坐地户,邪气要带着粮草过来,用完了就退了。这和炒菜也一样,我们炒菜做饭,都要有个节奏。掌握好这个节奏你就可以和病人看病,不要忙三或四的,一个小时投一剂药,这个药没什么效,就赶快换另一个方子,再投再没效就再换方,搞得乌烟瘴气的,把人的正气都杀了。投一个方子,静观其变,然后查正邪之关系,看人意志,再下一步。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要等待,不要搞错了。急性病也不是说马上就好,有些急性病有根,突然爆发出来,也要三五天一周两周的时间,慢慢的把它去掉,一定要等待忍耐。你要不等,那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慢性病更是,慢性病反反复复的,迁延难,。但是只要他往好的方向走,你要坚持住,你就把慢性病当成养生,当成修炼可以。凡是得慢性病好了的,经过慢慢努力一年两年好了的,并且读过一些医书,明白一些道理好了的,他都适合修炼,因为修炼就是这个道理,提升自己嘛,维护正气,把心结打开,这个治病和修炼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得病是一福,这个和大家说过多次了。福在哪儿啊,就福在让你明白,身体是怎么一回事儿,怎么才能好,怎么才能养生。

好,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啊?咱们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啊。

问:怎么才能培养有中医思维的合格中医呢?
这好像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这个问题我只能从这个方面来说,必须重建神气文化,也就是说要建立神气形三界存在的世界观,这个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你要不承认人有神有气,人身有一团气,这气机蒸腾变幻的,这是不可逾越的。这步如果绕开,中医没法学。就像一个人跑步一定要先站起来一样,你趴着怎么跑啊?这古人的整个文化核心都是神气文化。《黄帝内经》在讲什么,就是在讲神气嘛,《伤寒论》在讲什么,所有的症状都是围绕气在讲,但气痞尔,心下结,心下硬满痛,少腹满痛,这在说什么,都在说里面气的状态,包括脉,弦脉,紧脉,紧脉就是气紧张的脉阿,沉脉,就是气沉在里的脉,就是这么解释。这一步如果你说不承认,或者说你不愿意承认有气有神,中医就没办法学。
那么关于这个以前讲过的阴阳五行,咱就说脏腑经络四诊八纲,这些东西都是表皮的东西,这些都是模型,只是想让你去理解后面的是气,不然的话就是隔靴搔痒了,你搞了各种理论,你理解不了,绕来绕去的,越学越糊涂,一点真知灼见没有。你只有把这个归结到气上,他是能够体察感觉的,能够确实体会的,你得落实到这个上面,你才能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明白,用药你才能明白如何来用,方子如何来搭配。中国古人也没有更先进的方法,他就是一脉脉相承,承认有这个东西,你承认之后,你慢慢就能体会到。有人说为什么不能体会到再承认呢?这就相当于北京有没有一样,你要到了北京才知道有啊,如果说你坐在广州,你说你得给我证明北京有,然后我再去。你要是不去,谁也不可能给你证明北京是存在的,这道理不一样么?信则入,信是入道基,你只有相信,你才会去接触,才会愿意去接触。

问:关于眼睛看东西弯曲的。
这属于看病的范畴。在这儿不讲。简单说一句吧,那你如果看东西是弯曲的,那你肯定气是弯曲的,身体某种气是弯曲的。我记得有一个病人,他看任何东西凡是棱角的东西都觉得很刺眼,这就是因为他身体浑和之气、圆润之气可能发生缺损,不能包容锐利的东西,有可能是肝气受到损。

问:现代人为何无法感受精气神的存在呢?如何去感受?
这和刚才那个一样,已经和大家说了么,你不愿意去感受,所以你感受不到,没人带你去受,你也感受不到。不是道远人,是人远道嘛,你不愿意去,谁能拉你去?你死活坐着你不相信那个地有,你坐在广州不相信有北京,你永远也看不到北京,这个一点办法也没,这个就是社会惯例。可能整个的神气文化就是这样慢慢丧失掉的,这就好像白天转入黑夜,夏天转入冬天,大势所趋,没有办法避免。但是有时候个体是会超越社会超越时代,那么就看大家努力了。
现在人们丝毫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到,去感受一下自己身体的状态内心,完全都是在外求,不断地掏空自己的精气神,送给别人,送给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华而不实的东西,最终自己掏空干枯掉。尤其女的上了点岁数,面容憔悴,不再光鲜了,再去美容,现在很多人搞美容搞得,怎么搞都是一张假皮,假脸,很不自然,何必呢,花很多钱,受很多罪,不自醒悟。肚里都空了,外皮慢慢就干瘪下来了。
所以说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道学方面的书,佛学方面的书,儒学方面的,这对大家学中医、理解世界是有帮助的。学中医在中医之外,如果光学中医啊,学不好。你看注解吧,看现代人写的书吧,中医不是不好学,是指错路的人太多,你说北京怎么走啊?一指,指到土耳其去了,你说你什么时候能到北京啊,到不了,因为你从来没有到过北京,也没有人带你到北京,你路上问人,问一个指错路,问一个指错路,你说你去得了么,你这辈子到不了北京,所以说中医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整个中医体系,整个架构已经土崩瓦解了,中医这套文明体系已经崩裂了,这里直接跟大家说,什么时候崩溃的呢,不是现在崩溃的,是一步一步崩溃的,从元明清开始,这个中医就开始没落了,核心就慢慢的抽掉了,就没有这个核心了,只有一个外壳,到民国,到现在,是彻底的崩溃掉了,大家也不要觉得中医是一下子土崩瓦解,是一步步来的。新文化运动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中国要灭国么,就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不好,失去了自信力了,都是西方的好,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要重拾信心,重建体系,没有三代五代不可能的,而且时运还要好。这谁说的。
中医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比如市面上讲经络,讲穴位,讲按摩,讲艾灸,讲心肝脾肺肾,看看有几个是建立在神气基础上讲的,基本没有,都是种技术,技法,什么时候你刨根问底,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啊,这证明不了。再加上没有神气的辩证,见不到疗效,或者疗效很微弱,尤其遇到一个关键的疾病的时候,没有什么效果,你说说到这个时候,中医不就是一个皇帝的新衣么,热热闹闹一会儿,过后来发现啥也没有,啥衣服也没穿上,真有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局面么。
你看现在治感冒怎么治,中医怎么治感冒,大部分都是清热解毒,都是清热,治感冒,或者是桑菊饮银翘散之类的。见咳嗽去润肺,感冒发烧不敢用补药,你说这样治感冒发烧有多少疗效,感冒发热大部分都是清热,认为大部分感冒都是风热感冒,这风寒感冒占了绝大多数啊,百分之八九十啊都是风寒感冒,怎么可能都是风热感冒呢。一咳嗽就蛇胆川贝液,这都是凉的东西啊,凉润的东西,这东西不能吃啊,川贝枇杷止咳露之类的东西,这鱼目混珠都上来了,你说中医怎么搞,这中医没法搞。也就是说一个文明的衰落,必然涉及到他的方方面面,中医是中国传统神气文明的一支,既然这个文明不复存在了,或者说极度衰弱了,那中医也是一样。
现在是这么个现象,万事万物还有人自觉不自觉的在进行着气血的掠夺,掠夺别人的气血,同时也掠夺自己的气血,精气神三宝在不断的丧失,如果说用魔比喻的话,这个魔境啊不断的在吸食着人的精气神,耗损人的精气神。很简单,这女的爱美,不能吃糖,不愿意吃,不吃主食,光吃蔬菜,摄入低糖,糖是人体至关重要的一样东西,不吃糖就会让人干枯。现在搞的很多人不吃糖,糖尿病不吃糖,很多病都不吃糖,这个非常错误。搞的现在很多都不能补,这些观点,你体内有寒,千万不能补,一补把寒都补住了,你体虚感冒千万不能补,一补外邪都补住了,搞的人们不敢补,不敢去来补这个气血。外耗得越来越多,喜怒忧思悲恐惊,寒暑湿热风火,天天工作劳累,夫妻生活,所有的都在耗你的精血,再不明白道理,精血暗亏的厉害,精血不断的暗亏,人又不断的制造了很多错误,让人不知道去补,不愿意去补,让人觉得体内有块寒疙瘩呢,觉得还有毒素要排,还要洗肠子呢,干这些事情,搞得人形容消瘦,精气亏虚,人就越来越,这空了么,这都给你掏空了么,就好象吸毒的人一样,躺在医院,骨瘦如柴,就等咽气呢。

问:怎么与癌症共存?
这个我专门讲过一讲,那是在德明中医讲关于癌症,大家可以下载来听,这里面再简单的说两句。癌症不可怕,本身就不是绝症,80%的癌症都可以好转,甚至治愈。搞的现在癌症这么难治,癌症必死啊,这个大家共同业力反感召的,咕咚来了,子虚乌有的东西,最后传传传,真有咕咚了,最后把所有人都吓跑了,这也一样。谈癌色变,就这一条就断送了太多人的性命,大家想想得了癌症,这个人精神崩溃,这个第一,第二,得了癌又马上送医院,卧床,完全改变了以往所有的生活方式,不能吃辣的,不能吃你喜欢吃的东西,固定的吃医生建议的几种,完全改变了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导致人不能适应,整个的气机紊乱,大乱,这是第二点。那么第三,手术、放化疗,是催命的,胃癌你切胃有什么用啊?如果癌扩散全身那这个人应该毁灭了,你只要正气足,这癌细胞不会满身跑,正因为你割了胃之后啊,使你正气严重虚弱,这个癌细胞才迅速扩散,你没有正气就拿邪气填补,正气足了邪气就往后退,这很简单的道理。这很多妇女无缘无故的就丧失了子宫卵巢,得了胃癌直接割胃,肝癌割肝,肺癌割肺,食道癌割食道,这哪是治病啊,这纯粹要人命。很简单的道理大家不明白,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谓的一些概念所蛊惑,最终形成一种风气,导致癌症不可治。
还有什么时候发起总攻啊?正气到一定程度,十则围之,倍则攻之,你要是敌人的两倍,你才可能攻打敌人,你是敌人的十倍,你才可能给他围起来,歼灭敌人。这个现代人自不量力,得了癌一般就是正虚的很,这时候你还要扛起攻癌的大旗,攻那个癌症,吃那些药啊,那些药都干啥的呀,就像你的雇佣兵,雇佣兵都不会真正给你干事儿,他花着你的钱,吃着你的粮,你要稍微一不行,这些雇佣兵全就撤退,你要正气一不足,这个药没有一个能顶用,这叫认贼作父。罗京怎么死的,丛飞怎么死的,傅彪怎么死的,大家好好想想,你说凡是上电视的,像罗京得了白血病的,你看最后什么结局,一定是死,越到好的医院,越积极治疗,全力以赴,越死的快。
本身得了癌症,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同时要善待癌,他是你的一部分化出来的呀,不是凭空长出来的,是正气衰弱之后的变异,要知道这原先不是敌人,你也不要当成敌人去推去,与癌症共存,健康生活是完全可能的。现在人得了癌症,你苦口婆心跟他讲,也不听,业力在那,他就该死,那让谁去治死呢,那就让现在的医学去治死吧,这不很顺理成章的么,只有极少数人他有可能去反思去琢磨,大浪淘沙,就是淘那一点儿真金出来。不要想着去发起总攻,你健健康康的活着,吃喝拉撒睡都没受影响,就让他在身体里呆着,有什么不好的呢。他时刻提醒你正气的有和无,弱和强,他只要一动,就知道你正气不足了,赶紧补正。这补正气是不是量上能体现出来的么,这也不对,你觉得补一块儿正气进去,没那么回事儿。所谓的补是使你的正气旺起来,通过各种自然的方式,自然而然的方式,顺其自然的方式使你的正气旺起来,而不是量上的叠加,也就是说正气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人说补就赶紧用虫草,人参鹿茸就上去了,不是那么回事。这一定要想到正气,这怎么可能不去扶正呢,你扶了正不可能正气跑邪气里边去了,都让邪气们吃了,这扶正不是补正,大家一定要知道,不是吃些补品就完事了。这正气如果不调了,你要调这正气,这正气虚乏了你要补这个乏,气不升要使他升,气不降要使他降,是这样来扶正,不要管癌。我这治癌症,中心一点不要去治癌症,去攻癌症,越攻人损失越大,自己得癌症就表示虚弱成那样得癌症了,癌症这个敌人一定比你强。
大家想想,当对方比你强的时候,你还什么攻啊,谈不上,越攻你死的越多,癌细胞就开始扩散,很简单的么,原先还没有扩散呢,你看看,原先还没有扩散的,到医院一治,一治就扩散,为什么呢,自己正气没有多少,自不量力,还要去攻癌,人家癌症也是有神识的,人家癌症在你这里呆的好好的,大家和平相处,本来人家想要跟你和平相处,你不干呢,这个马蜂窝非得去捅,一捅不得了了,这对方本来就比你强大,你再攻,你再耗损,一下敌人洪水一样铺天盖地的过来了,你说你不找死么。为什么癌症只要一发现,只要知道都活不过半年呢,很多一个月就死了,很多放疗化疗手术,所有的这些都是催命符。
自己好好想想,现代人无知无觉,不知道灌了什么迷汤,就像生化危机的那个电影里一样,中了超级病毒了,讲道理也没用。那就是一个个赶着去死了,很多得了癌症的做了放疗化疗手术,赶着去死。那治好了的有,这就像彩票一样,几率的问题,你算一算,凡是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的,有几个好的,几个死的,几个不死的,大家统计一下,一目了然,为什么数字不公布啊,就是因为没法公布,医院敢公布么,以后谁还治啊,这医院的钱怎么收啊。这就一个一个往里垫吧,垫进去就治,治愈率相当低,好转率都相当低,这个已经是公开的了,放疗化疗,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这个放疗化疗已经成了不可撼动的方式,西方已经开始检讨了。

今天九点半了,咱们先到这儿吧。正好这个中医基础,从讲什么开始啊,从讲精气神开始,一直到现在,讲到治疗,告一段落。那么以后我可能在德明中医换着课讲这个,大家有兴趣到时候可以听,那么在气道养生论坛以后会有讲课的通知,大家可以关注的。那咱们今天就到这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