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061|回复: 14

伤寒心易经撰者自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00: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昔东汉之末,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恤于生民多被伤寒之疾,损害横夭,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使后世学者,有所依据。叹乎《伤寒杂病论》编成适值兵锋扰乱之时,是书不幸散佚失传,而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乃搜集仲景遗篇,统成《伤寒论》一册,疏辟领标,方使仲景之书未被湮没。迄后凡千数百年递传抄袭以来,其间脱简谬误窜衍节录处,所在皆有,且有《伤寒杂病论》部分条文隐见于《甲乙经》《脉经》《外台秘要》《普济方》等书。至于今日世传诸本即有《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要略方》,唐药王孙思邈收集于《千金翼方》中之唐本伤寒,《古本康平伤寒论》《康德本》,民国初年现世之《湘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本伤寒杂病论》等。今之《伤寒论》通行本则为宋开宝中荆南国末主高继冲所献,治平二年孙奇、林亿等所校,明赵开美以宋本摹刻之《伤寒论》也。
    余叹乎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传本纷呈,且书众多而义多同,为便学者记。故学先贤今撰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宋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甲乙经》《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并以《桂林古本伤寒论》以及《金匮玉函经》为主参本,意同者并之为一,意左者同列之,并取《外台秘要》《伤寒瘟疫条辨》等书医方略补加之而集撰成册。名之曰《伤寒心易经》,是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凡十三卷,中册为诸病形辨可与不可,下册为伤寒杂病医方。
赞曰:
医之为道也大
医之为任也重
医之难,难于知易
易之难,难于知变化
毅之不敏,以撰医经
泛泛乎,何乎一笑哉

国历己丑年七月十九白露节
公元2009年9月7日星期一   四川成都李毅为之序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0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心易经  上册 目录

伤寒心易经 上
目   录
00伤寒心易经撰者序
撰者小传
校者小传
01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
02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

伤寒心易经 卷一    四川成都 李毅撰  陕西西安 邰文静较字  
00论大医习业第一  孙思邈
01论大医精诚第二  孙思邈
02论治病略例第三  孙思邈
03理法通论
金匮玉函经证治总则            金匮玉函经
金匮真言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第三                 黄帝内经素问
阳明脉解篇  第四             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梦说 并邪淫发梦   第五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
营卫三焦第六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七 针灸甲乙经
津液五别第八               针灸甲乙经
奇邪血络第九               针灸甲乙经

伤寒心易经 卷二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04脉说 前部    脉经
A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B平脉早晏法第二
C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D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E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F持脉轻重法第六
05平脉法上      伤寒论  1--64
06平脉法下      伤寒论  65- 124
07平奇经八脉病  脉经  125-151
08辨脉阴阳大法 脉经  152-161
09平虚实      脉经   162-164
伤寒心易经 卷三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10五脏论 上部(脉经)
   肝胆部第一
   心小肠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肠部第四
   肾膀胱部第五
11五脏论下部  (脉经)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伤寒心易经 卷四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12《甲乙经》论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伤寒心易经 卷五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13六气主客
14伤寒例
伤寒心易经 卷六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15杂病例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二条)要略
   温病脉证并治第二
   伤暑脉证并治第三
   太阳中暍诊治第四
   热病脉证并治第五
   湿病脉证并治第六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七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八
   寒病脉证并治第九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十:(论三首脉证四条方十六首)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贲豚气病脉证治第十二:(论二首方三首)

伤寒心易经 卷七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三阴三阳病脉证治
1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7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9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0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金匮玉函经本 作辨厥阴病形证治第九)
24厥利呕哕病形证治《金匮玉函经》
伤寒心易经 卷八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25平霍乱转筋脉证  脉经
26辨阴阳易后劳复病形证治
27平呕吐下利脉症  脉经
28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29消渴脉证并治
30淋病治法篇 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31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论一首脉证十六条方十四首)
伤寒心易经 卷九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32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33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34辨疟病脉证并治
35平中风历节脉证并治
36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7平黄疸寒热疟脉证并治 (脉经卷第八)
伤寒心易经 卷十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38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39 水气病脉证并治
40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41 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并治
42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
43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
伤寒心易经 卷十一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44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45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
46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并治
47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证三条方八首)
48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论一首证六条方七首)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并治
49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论一首脉证五十四条方十六首)
50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并治
伤寒心易经 卷十二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51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
52平咽中如有炙腐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
53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
54平妇人病生死证
55 平小儿杂病证
56杂疗方
伤寒心易经 卷十三    四川成都 李毅撰  西安 邰文静较字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附: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
发表于 2009/9/22 2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期待发表如此好的版本,保留古文化!严重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易心易 的帖子

是否已编印成书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3: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心易经》是我自己为了便于学习中医 撰集的中医经典本 本册将 各个版本的差异同条列出 一册在手等于数个版本均进行了了解学习。伤寒心易经目前只有复印件 如果有意需要 再说吧
注: 1131  1133  这些 为该卷总条文  。(三八二)为宋本条文

举例 伤寒心易经  把不同版本的区别均如下进行整理
●1131(三八二)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1131-1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不复吐利.当属何病?答曰.此为霍乱.吐下利止.复更发热也。(金匮玉函经)
●1131-2(三八三)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而复吐利.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唐本,宋本 康平本)
●1131-3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桂林本)

●1133(三八五)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金匮玉函经,宋本)
●1133-1恶寒脉微而复利。(小注: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康平本)
●1133-2伤寒脉微而复利,利自止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桂林本)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1134 (三八六)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金匮玉函经,宋本)
◆1134-1霍乱已,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桂林本)
五苓散方
  茯苓十八铢 猪苓十八铢(去皮)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枝半两(去皮)
统一以分计量
茯苓 三分  猪苓 三分(去皮) 白术 三分 泽泻 五分  桂枝 二分(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将息如法。
理中丸方.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朮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熟.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丸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朮.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朮.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朮.悸者.加茯苓二两.
渇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掲衣被.
理中丸 千金方
内容:主霍乱临时方。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弹丸。取汤和一丸服之,日十服。
吐多痢少者取枳实三枚炙,四破,水三升,煮取一升,和一丸服之;
吐少痢多者,加干姜一两;
吐痢干呕者,取半夏半两,洗去滑,水二升,煮取一升,和一丸服之;
若体疼痛,不可堪者,水三升,煮枣三枚,取一升,和一丸服之;
若吐痢大极转筋者,以韭汁洗腹肾从胸至足踝,勿逆即止,
若体冷微汗,腹中寒,取附子一枚,炮去皮,四破,以水二升,煮一升和一丸服;
吐痢悉止,脉不出体犹冷者,可服诸汤补之。

[ 本帖最后由 易心易 于 2009/9/24 23: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3: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56杂疗秘药仙方  

部分条文

1175 午后身热 白通汤  无论夜间午后,发烧面赤,唇红脉空,饮滚无神,白通汤主之。
1176 小儿疳积  磨积散方治小儿疳积症见:尿如米泔,经常发热,继之面黄肌瘦,腹大青筋,嗜凉多饮,小便清长,困倦多眠,大便糖稀或干如羊粪。
鸡内金30克 生谷芽30克 焦麦芽30克 生黄芪25克 胡连12克 五谷虫30克 蜣螂30克
上药研磨为粉,每晚用红糖水调服3-6克
1177 二陈汤 顺气化痰之总方也 水煎服
姜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白茯苓一钱半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1178 攻积诸药论,如莱菔子、麦芽攻面积;六神曲‘谷芽攻米积;山楂、阿魏攻肉积;陈皮、苏叶攻鱼鳖积;枳具子攻酒积;当门子攻酒果积;甘遂、大戟、攻水积;雄黄、腻粉攻涎积;礞石、蛤粉攻痰积;木香、槟榔、枳壳攻气积;肉桂、干漆、桃仁攻血积;三棱、莪术、穿山甲、鸡内金攻症瘕;巴豆攻冷积;大黄、芒硝攻热积。
1179 疗头风瘙痒白屑五香膏方 疗头风,头中痒,搔之白屑起。
五香膏方:藿香 甘松香 甲香(炙) 鸡舌香 附子(炮) 续断 乌喙 (炮 喙音会)各五分
泽兰 防风 细辛 白术 各四分;白芷 松叶 莽草各七分,柏叶炙 八分;大皂荚二寸,炙;甘草三分炙;猪膏四升。右十八味 哺咀。锦裹,以苦酒二升渍一宿。用膏煎之。取附子黄为度。去渣准前沐头了,将膏敷用。手揩头皮。令膏着皮。非唯白屑瘥,亦能长发,光黑滋润。(外台秘要 卷第十六)(李毅注:柏叶可用松叶代替)
1180 坠落车马当归散方 深师疗坠马,落车,被打,伤腕折臂,呼唤痛声不绝,服此散,呼吸之间不复大痛,三日筋骨相连。
当归散方:当归 桂心 炙甘草 蜀椒(汗)各二分,芎?六分 附子炮一分 泽兰一分
上七味共捣为散,酒服方寸匙,日三。小儿被奔车马所损裂,其膝皮肉决见骨,即绝死,小儿啼不可闻,服之便眠,十数日便行走,其神验如此。(外台秘要 卷二十九)
1181 昼身如冰 夜身如焚。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7: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心易提出中医的几个基本问题谁能解之?


吃盐为什么令人渴
吃酸为什么口生津
辛酸为何指心境,
辛苦为什指劳作。  
为啥人说工作苦
何又不云工作酸  
累字为啥田压下
闲字为啥木开门  
申字为啥竖贯日
寅字为啥盖住田
发表于 2009/9/25 19: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易心易 的帖子

字以载道,看来前辈对文字也有研究,不错!
发表于 2009/9/26 1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给大家解释一下,让我们学习学习。谢谢~~~期待书排版校订早点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我用来 自我学习的  没考虑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