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原创】《伤寒玩家攻关秘籍手册》·雪山来客学习伤寒论的体会与临床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8 15: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的文章,深受激励,想咨询你个问题,关于伤寒论上的计量问题,郝万山讲的计量是1两=15克,但看你好像不是按这个开方子,请问你是依据什么来进行计量转换的呢?
发表于 2015/10/29 16: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hxtzlhxtz 于 2015/10/29 16:13 编辑

症状:外感,发热,鼻子塞,脉浮,皮肤干燥不明显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 15 白芍 15 甘 草 15 生 姜 15  红枣(去核) 12个   厚 朴 10  北杏仁(打碎) 15 】

煎服法:
头煎3碗水泡药30分钟,煎到1碗水,温服, 10分钟后喝热粥1碗,马上躺在床上盖毛毯捂汗,如果90分钟内能全身得小汗(用干毛巾擦干体汗),觉得热退身凉,就不用服二煎(因为这时你已经好了),否则,只有额头有点汗,全身未见小汗,就再用2碗水,煎到1碗水,温服二煎药汁,马上躺在床上盖毛毯,等到全身有暖流感时(药后30到60分钟左右)就用300毫升温热开水送服香港何济公出品的止痛退热散1包(当麻黄用,灵活地变为麻黄桂枝各半汤)以助发汗,马上躺在床上盖毛毯捂汗,1小时内必得畅汗出,热退身凉。一共费用不到10元,在家治疗半天好。小孩药量用三分之一。曾用此法医治一家5口,老中小 齐齐外感发热,用药后齐齐半天好。

如有不效者,请检查那袋西药的真伪,颗粒晶莹者为真,粉状无光者为假!国人良心丧失,药品假冒者多!
发表于 2016/5/13 20: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吃了一段寒咳散 咳嗽不咳了~喉咙也不痛了~后背基本也不冷了~就是喉咙气管间一直感觉有清痰(透明状的清痰)出不来~我每次都吃2克左右寒咳散~这种情况寒咳散要加减吗~还有量是不是吃少了~盼先生回复~
发表于 2016/5/13 21: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先生~这种透明的白痰是不是痰饮啊 好像吐出来没痰块~我就是去年八月份发高热~到医院连着吊四天的盐水~烧退了 然后就一直咳嗽~去医院又吃了大半月的抗生素~咳嗽还是没好 还一直有清痰~就看了两个月的中医~还是咳有痰~然后自己药房买鲜竹沥 念慈庵 还有川贝蒸梨~吃了一段时间 咳嗽好像比以前好些了~但是出现了后背极冷~冷到骨头里的那种感觉~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到看了你的贴子 我才知道 寒气进入体内太深了~我平时寒咳散一早起来吃2克~这几天晚上也吃1克多点寒咳散~晚上睡眠很好~请问先生对付这种透明清痰还要用什么经方吗 量要多少~盼回复 谢谢~
发表于 2016/5/13 2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特的思路学习了
发表于 2016/5/15 1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厉害的帖子 怎么没人顶啊~先生 快来啊~
发表于 2016/5/16 06: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这的确是自学伤寒的好方法
发表于 2016/5/16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wghsir518 发表于 2015/10/3 16:17
感谢雪山老师的回复,本人学习中医,主要是家人健康不太良好,老婆和儿子目前都已发展为肥胖,平时睡觉都有 ...

肥胖主要是控制饮食,第二锻炼,
发表于 2016/5/20 11: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001 于 2016/5/20 12:03 编辑

1-        ②【桂枝汤】

【组成】古方原文:桂枝 三两,去皮(味辛热),芍药 三两(味苦酸,微寒),甘草 二两,炙(味甘平),生姜 三两,切(味辛温),大枣 十二枚,掰(味甘温)。

按现代剂量:桂枝9,白芍9,炙甘草6,生姜9(切片),大枣四枚(掰)。

【《伤寒论》服法原文】
右五味,□(口旁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zhi),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按:原本“役”为单人旁)期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臭恶等物。

【服法原文解释】
【按】本来原文叙述已很明白,但现在很多人古文基础实在太差,会拿一些话来找我解释,再考虑上文中麻黄汤服法要点及禁忌几乎与此同,故有详加解释的必要。

【解释】
右五味,□(口旁父)咀(按:咀嚼,即用牙咬碎,古时没有已经加工的饮片,故整根药材只能用牙齿咬碎),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按:注意用微火将七升煮到三升,一定要煮很长很长时间,而现在的医生往往会嘱咐煮二十分钟等等,以量为准与以时间为准,两者的效果恐怕不太一样吧),去滓,适寒温(即将药液放置降温,到能进口即可),服一升(即服用总量的三分之一)。

服已须臾(服完稍候片刻),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借谷气助药力,吃一升粥与喝一升白开水,效果肯定不一样。繁体字“气”作“氣”,说明古人很明白“氣”是由谷物气化而来。草率地将“氣”字简化成“气”,也就阉割了炎黄文化的精华所在),

温覆令一时许(吃完粥,等身体温暖后盖上被子将息。古时一时辰,即今之两小时),

遍身絷絷(zhi),微似有汗者益佳(“微似有汗”四个字是最为要紧之处,需反复推敲捉摸,笔者的体会是全身热透,皮肤微微发热发潮,即将出汗而又不见汗珠的状态,若按这个尺度把握,定能速愈),

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服用西药阿司匹林等药退烧,必定汗出淋漓,衣衫俱湿,后患无穷。医圣早有预言于此告诫后人)。
雪山先生--讲得好--伤寒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有其深的--医理

啜热稀粥---是伤寒论的—关键药物
保护—胃—阳明为关
把阳明--把住---防止---太阳传阳明


所以必须—要喝粥—这是有理论根据的
希望大家—不要乱理解—张仲景


发表于 2016/5/20 12: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啜热稀粥---是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具体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1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