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原创】《伤寒玩家攻关秘籍手册》·雪山来客学习伤寒论的体会与临床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4 18: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冒了却不发烧,是身体正气严重不足的表现!!!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一样.我甚至都不感冒,但是长年身体这里疼那里疼,一吹风就骨头都是疼的.

但是,现在的父母个个是这样的,一发烧,谈发烧色变啊.一定要先把烧退下去,吊水,退烧药都上.同事的孩子烧了4-5天反复,我忍不住说了句:我说你孩子吃蛋糕吃多了,刚好又碰上变天受寒了,你一个劲退烧没有用.给点驱寒的和消食的,对了,烧就退了啊.
别人说:这个怎么行,还发烧,不退烧,等下烧坏了怎么搞.
别人还说:有的孩子耳朵烧聋了,有的抽搐.
难道退了烧就万事大吉了啊.
我保持沉默.个个都强悍,我退出.
真想好的中医随处都有啊,我们这些年轻的母亲不要这么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景介绍

○孙女的家庭背景,属于当前典型的“四比二比一型”倒金字塔结构,即祖父祖母、外祖父祖母,及父母,再加上孙子辈的一人,共七人的家庭结构。

○祖父则非我莫属,民间经方游击队老年支队队员一个!

○祖母,上海中医药大学1969级科班生,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多年,现已退休,并返聘为中医专家门诊已多年,但不会用《伤寒论》经方。每喜用时方对治伤寒,如荆芥防风剂、香苏散之类。百无一效而不思改悔!

○外祖父母,对中医完全外行,就像现在国内极其普遍存在的那种情况,在治疗孩子感冒发烧方面,亲家母的“座右铭”是:“赶快送医院吊水啊!”她率直地说:“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干的!”所以这个“座右铭”就被当做“真传”传给了儿媳妇!

○儿子儿媳:也完全没有中医伤寒方面的知识。由于儿媳获得来自母辈的“真传座右铭”,一旦孙女感冒发烧,就会在第一时间送孙女上医院吊水!前几年,儿子家里没有体温计,我让儿子他们准备一个以防不测,儿媳妇就说:“发烧了,就立马往医院送嘛!还量体温干么!”一副对当代医院百般信赖的样子。

以孙女为中心的系列伤寒故事,就在这七口之家徐徐展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故从这个七口之家的伤寒故事,完全可以折射出当前全社会在处理伤寒类疾病时所面临的种种窘境与诸般无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吧!

%%%%%%%%%%%%%


孙女最近两次的伤寒事件,是发生在今年元宵节刚刚过去不久的一个星期六,孙女由亲家们带着去公园疯玩,出了一身汗,后又上转盘车猛转了一通吹了风寒,上个星期天的(2012.02.12日)下午又“不幸”地发烧了,万幸的是,这次发烧是发生在作为她爷爷的我正好在家——一个民间中医,而且是对《伤寒论》经方独有钟情的“顽固不化”分子!

孙女目前还差三个月满五岁,她从满周开始,每年总要感冒发烧若干次,而且总是发生在俺不在家的时候……(注:这段记录写在两年前的2011年。)

而孙女的系列伤寒故事,还得从她刚刚出生时刻说起……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出生就遭遇药物性“伤寒”:
孙女生于五年前(2007)的五月,儿子和儿媳妇身体健康,尤其是儿媳妇体格特结实,于足月产下了孙女,七斤四两!

是在一个专门的妇科医院出生的,我老伴退休后返聘在那儿任中医科主任,而儿科的主任,就是我老伴的一个几十年的同事、好友加邻居,两家人住楼上楼下,是一个医术高明的西医儿科专家。

孙女出生没几天(儿媳妇因为生孩子还在住院)就发现有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叫做“新生儿黄疸”,据西医的理论说,弄不好会要命的!于是大人们就开始紧张,亲家母说急得晚上睡不着觉……于是请儿科专家前来会诊,老友嘛,有请必到。儿科专家,到底是专家哦!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临阵不慌,说声不要紧,不要紧!稍一观察就开出一个中药西制的“茵栀黄口服液”,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四味药的合剂,用中药西制的办法,做成玻璃管里面装的口服液,每次半管,一天服用两到三次。约莫服用一周之后,黄疸慢慢消退,于是举家放心,皆大欢喜!专家,就是牛!

但是我总觉得其中似有不妥,但一下子又说不出来啥……

后来出院,过了几天,孙女发生了慢性的腹泻,屎巴巴不成形,绿色,次数多,拖了好些日子……亲家母快急疯了,认为是给孙女洗澡不当心受凉了,怪罪女儿和女婿不当心。但我觉得婴儿不至于如此弱不禁风,春夏之交暖洋洋天气的正常洗澡嘛,又会惹出啥问题?但我总觉得似乎是婴儿在不经意中,腹部受了点凉。原因不明的腹泻继续中……

又咨询儿科专家,回答说,是母乳过于的浓稠,孩子的消化不了,故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太快了,胆汁原来的绿色,来不及被氧化成黄色,就形成了绿色的稀便。嘿嘿!一整套典型而完整的西医理论,什么“氧化”啦,“被氧化”啦,都抬了出来!用地道物理、化学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西医,理论的确很是吓人哦!而且不管是遇到任何复杂疑难情况,总能够在他们的武器库里面找到圆满合理的解释!

谁又能说得出“氧化”理论有何错误?从自然界钢铁的生锈,铜锈的发绿,火焰的燃烧,食用油的变质变味,乃至人体的衰老是因为“自由基”被氧化而导致的!(所谓的“自由基”被氧化理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体生锈了!于是出现了大脑被氧化老年痴呆等等……)无处不在的“氧化”与“被氧化”反应,没有它,人们就无法做饭!有了它,钢铁就会生锈,食物就会变质,甚至于衰老也与它有关哦!普通老百姓对于西医理论中关于黄疸,及幼儿腹泻绿便所发生的氧化机制,谁又能说出半个不字?!

专家的说教,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一家人都觉得他说的很对!原因出在了奶水太稠,和孩子的肠胃不消化,两个因素的叠加,就形成了孩子的慢性腹泻。哺乳期的妈妈,为了奶水充足,鸡鸭鱼肉当然得多多吃哦!

但是我还是觉得其中似乎有什么不妥,但还是一下子又说不出来……

再过了些日子,突然想起了那个“茵栀黄注射液”的针剂的成分:

【茵陈】:“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是中药里退除黄疸的王牌药。

【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经,心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呵呵!一系列的中药,都是苦寒药,而且都进了脾胃大肠,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哪能经得起呢!不拉肚子才怪!

这就是中药西用所带来的严重弊病!

西医开药,他可不管你中药的性味功能,只看能退黄疸就能用,至于这样用药的后果和副作用,他是不需要考虑的,也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


尽管如此,孙女待到满月后被抱到广场散步,其他抱着孩子散步的年轻爸妈们,都会围上来观看孙女,因为她长得特别白,特别可爱。当满了百天之后,白白嫩嫩的小胳膊小腿,已经长得结结实实的,就像哪吒的莲藕胳膊腿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到两岁,孙女遭首轮吊水“伺候”


可是,当我两年后的春节再次回家,孙女已遭遇了若干次感冒发烧,同时也和全国的其他幼儿们一样,被抗生素修理了若干次……(一言难尽啊……)

俺每次从雪域高原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亲家家里去探望孙女。那次去探望时,看到两岁的孙女坐在火桶上取暖(江南地区一种老式取暖用具,用一个高高的木桶做成,传统上是在木桶底部生起炭火盆,炭火上面有一个踏脚的平台,把两腿及下半身坐进木桶后,再用棉布毯子盖在桶上,以此取暖。现用电炉代替了炭火盆)。看到我后,孙女立即就从木桶里爬出来,投入了我的怀抱,似乎忘记了寒冷,和我兴奋地嬉戏着,捏我的鼻子,揪我的耳朵。嘿嘿!啥叫做天伦之乐呢?

可我一摸她身上,发现她小小胳膊腿,小屁股上,原来一身结结实实的肉都不翼而飞,皮包着骨头,瘦得走形了……更要命的是,她的手脚,乃至全身都是冰冷冰冷的。而面色也是煞白煞白,没有血色……后来知道,孙女满周后几次感冒发烧,都被送进医院吊抗生素伺候了。伺候的结果,就成了目前的这副惨样!

亲家母没啥医学常识,每当孙女一发烧就会立马吆喝:“赶快送医院吊水去!”好像吊水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烧的唯一选择!但儿子儿媳是新生代的上网高手,他们从网上获得的医学知识告诉他们,抗生素是不可以轻易使用地,但没办法啊,找不到会治幼儿伤寒的中医啊……(旁注:俺老伴这些年返聘在当地医院作中医专家门诊,干嘛去了!)

吊水的结果,烧退了,炎消了,但咳嗽在继续,昼夜不停……而且孩子不断地抓着胸口部位嚷嚷:“肚子痛!肚子痛……”【注:抗生素属于阴寒的药物。把寒气引入骨,进入到了膻中部位的胸骨里面了!】

事至如今,俺也只好用寒咳丸慢慢调治,两周后孙女体内积累的寒气慢慢地被赶了出去,身体渐渐地回阳,手脚温暖了,面色也就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红润。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到三岁,遭遇“支原体”感染


孙女三岁时俺再回家,家里告诉我说,孙女又被西医修理过了,这次又是高烧不退住院,被市人民医院的西医们,用各种抗生素轮番吊水轰炸,用了一种抗生素不管用,就几种合起来用,再不行就升级品种,还是不行,就再换……反正西医的抗生素大家族的成员现在多得几乎数不清,什么庆大、先锋、头孢等等等等……在国外就连成人也慎用的抗生素,而在国内竟然肆无忌惮地给孩子们上(旁注:倒觉得很像是古代审讯犯人时,县太爷喝一声“大刑伺候”!而仅仅是将鞭子木棍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换成了“科学化”的,合法合理的,能冠冕堂皇登大雅之堂的新时代化学刑具——抗生素!而当一种酷刑不能使罪犯低头认罪时,就各种酷刑轮番上阵。还曾看到过一个帖子说,某小儿伤寒发烧,五天就换了五种抗生素,也没有搞定。看来给抗生素轰炸机换上不同品种的“炸弹”轮番轰炸已经是目前西医的惯技了)。

就这样若干轮的狂轰滥炸下来,还是毫无效果可言,门诊医生真是束手无策了。后来亲家母一看这样不行,就托人找了医院院长,一个值得尊敬的儿科专家。这位专家一诊断,觉得应当是“支原体感染”,经过化验,就是从咽喉部取出一点痰液送检。次日结果出来,果然是“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据说西医认为是一种大小介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致病体。期间,还被西医怀疑是小儿手足口感染。】于是打屁股针两天,终于退烧了!(旁注:那此前被注射抗生素的冤假错案事件,就这样被轻轻滴忽略了?)

呜呼哀哉!一个两岁的孩子,竟然被西医当做抗生素大家族动物实验里的小白鼠,用来轮番实验那些名目繁多的抗生素的疗效!何等的荒唐!西医们不是自诩为多么多么的“科学”啊!怎么当他们面对临床的时候,居然那样地残酷无情,而又苍白无力!

退烧了,但咳嗽还在继续,干咳,咳不出痰来,但不是没有痰!于是我得想法用中药将痰排出。用药王孙思邈《千金方》里面的苇茎散【所有的《方剂学》书籍中都可以查到此方,中医治疗肺痈的王牌方。】加上金银花、生黄芪等,以加强托脓排痰力量。金银花消炎,是纯天然无毒性的抗生素,比西药抗生素好得多。打粉服散剂。次晨,孩子就开始排痰,吐出来的全是浓浓的黄绿色脓痰,一块一块的。后来就越吐越爽快,轻轻一咳,痰就能飞出去好远。三四天后,黄绿色脓痰排尽。【苇茎散不需要多吃,每次1-2克,日两次即可。】但寒气犹在,接着服寒咳散几天排寒气。告愈。两到三岁间的孙女伤寒咳嗽故事结束……

【雪山注:所谓的黄绿色脓痰,实际上就是脓块块,这意味着气管里已出现了化脓性病灶!说明西医的抗生素非但不能消炎,还具备制造气管中炎症的“特异功能”。其实,国内中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等等,都是被“科学”的西医用完全符合“科学”的抗生素一手制造出来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哮喘患者,当给他用了中药排痰药之后,开始大量排出黄绿色脓痰块块,后来甚至排出黑色痰块块。随着脓痰排出,这位患者的哮喘也就迅速好转。】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到四岁:与时方中医“神圣”狭路相逢——假作真时真亦假


但,好戏还在后面呢……

孙女三岁那次俺回家,儿媳妇带着若干兴奋地告诉我说,据同事们传说,市中医院有个年纪不算太大的中医,治疗小儿伤风感冒咳嗽有绝活,很多同事的孩子经过他的治疗就很快痊愈了。这样,以后孙女要是再次感冒发烧,儿媳妇就可以毫无悬念地将孙女送到他的诊室去,同时还跟我说:“你也可以跟着去领教下他的医术。”言外之意是让我过去见习一下,跟他学一手。但是我却仍然深抱怀疑没有随行,而是关照儿子用手机拍下他的药方,带回来“研究研究”,打探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儿子和儿媳妇带着孙女就诊回来,但手机拍摄的药方字体很小,而且字体潦草,根本无法辨认,这位“神圣”的底细就暂时没能打探到。但是儿媳妇对此君有多大能耐却作了一番细细的描绘:

1、他诊室的三面墙上统统挂满了患者们所赠送的锦旗,是从天花板一溜儿挂到墙脚底下,当然除了开窗子的那面墙之外,这起码毫无疑问地说明了“神圣”的口碑与业绩【终于遇到了头上顶着光环的“神圣”,相见恨晚哪!】

2、这位“神圣”不但会号脉,另外还要看舌头。号脉这本事在现代中医里面可已经失传已久了啊?【该中医院与全国其他中医院一样,现代化检查设备一应齐全。所以一般的中医都会跟着西医学会开出各式各样的检查单化验单,反正是患者掏钱,自己何必去犯神号脉呢?这就是现代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当然,更是医院创收的重要举措!】

3、“神圣”每次只开一帖药,吃完后次日必须复诊,要每天换方【说明“神圣”高度的责任心】。药量开得很大,甚至超过了大人的剂量。但是口头要求孩子每次只要服用50毫升即可。【阿弥陀佛!还算是我孙女走运!我一位同事的孙子也曾被带去看过这位“神圣”,那时候的要求是全部喝下。】并要求在本医院的药房抓药,抓好药之后,药房收回药方,再回去听候“神圣”交代服药要诀。【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因此,医院的创收才能有保障,而“神圣”的秘方也不至于泄露。】

就这样,我儿子、儿媳妇、亲家母他们,就天天换着班,起早摸黑地排队前往挂号【生意兴旺啊!好像是全国各地的“神圣们”生意都是如此地兴隆!】,带着孙女去那位“神圣”那儿朝圣。一个星期十多天过去了,但也没见病好,咳嗽依旧……

一天中午,我儿子抱着孙女很早就“朝圣”回来了。
我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答:“医院药房取药的人太多,我就到外面药房抓药算了。”
我说:“药方拿来看看。”

一验药方,“神圣”顿时原形毕露!我把“神圣”的药方作为一个难得的“墨宝”珍藏着呢,以教育子子孙孙后代,同时也可作为警示天真而善良人们的一记警钟!下面晒晒“神圣”的秘方(括弧里的药性为笔者所加):

茵陈(寒)、蒲公英(寒)、玄参(寒)、大贝(又称浙贝,苦寒)、大青叶(大寒)、前胡(寒)、桑白皮(寒)、地骨皮(寒)、制半夏、青皮(寒)、陈皮、郁金(寒)、枳实(寒)、射干(苦寒)、苏子、白芥子。共十六味。(2011,01.24日)药量,基本上每味药都是15克。

好家伙,一共16味药,却一连串用了12味苦寒药!再明显不过了,这位“神圣”是一个苦寒攻下,且用心险恶无所不用其极的骗子!他的套路,就是用苦寒药彻底摧毁孩子们五脏正气,从而使孩子的体温强制降下,再用降气止咳化痰中药强制性地抑制咳嗽,不让它咳出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孩子病愈的假象来!【现在有3.15的全国打假日,不知道这种潜藏在中医界内部的骗子,该由哪个部门进行打假?!】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药方里相关的部分药物性味与归经:


大青叶:苦,大寒。归心、肺、胃经。【用极度苦寒药彻底摧垮孩子的正气,制造出一个退烧的假象来!可见其手段的毒辣!板蓝根就是大青叶的根。这两个药,现代化科学化的温病派认为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

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此药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就是质量那种从骨头里面发烧的阴虚之火,与伤寒的发烧咳嗽毫不相干。其结果,就会将寒气引入到骨髓里面去了。可见其心狠手辣!】

玄参:咸寒,归肺、胃、肾经。

蒲公英:甘寒。归肝、胃经。也是温病派喜欢用的清热解毒药。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宣散肺热。【所谓“降气”,就是将咳嗽强行压制,暂时不让孩子咳出来,制造出咳嗽痊愈的假象来。为中医止咳造假的必用药。】

大贝:即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笔者注:实际上,根本治疗咳嗽,应当用宣肺药宣发肺气,利痰排痰药将痰排出体外,才能才根本上彻底治愈咳嗽。所以笔者治疗寒性咳嗽,从来不用贝母之类的止咳药。当然,对于热燥性咳嗽少痰,贝母炖梨子还是可以的。】

射干:苦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笔者注:苏子,降气,就是把气强行下降压制,以此压制咳嗽的功能。也是时方中医喜欢使用的一个药。】

……

好了,不需要全部罗列了,可以想见,这副药服下后,孩子的五脏六腑就会全部被寒气所侵占,而正气却遭到灭顶之灾!

其中的前胡、贝母、射干、苏子等,都是全国儿科咳嗽门时医喜欢用来造假的药,在此特提醒孩子的父母们留意!

首先,好几味药都进入胃经,意味着寒气占领了胃部,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于是孩子的后天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被彻底摧毁!

最为可怕的是地骨皮,会将寒气引进到人体最深处的下焦的肝肾。本来伤寒发烧,是风寒刚刚侵犯到人体体表,属于伤寒表证,运用经方很容易祛除,这下可好,这个“神圣”的药将寒气偷渡到了人体的最深处。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这意味着孩子的先天之本被严重摧毁!

孩子的先天后天之本都被披着白大褂的侩子手摧毁了,这个孩子还能有日子过吗?

外邪没能做到的,他却帮着做到了,何其毒也!

我当即明确表明了态度。但是我儿子也没有办法,他奉老婆和丈母娘之命,不得不将药熬好放着。最后,晚上儿媳妇下班回家,一进门就问:“宝宝的药喝过了吗?”儿子答:“没有呢。”儿媳妇立马拉起嗓子吼道:“你们都是白痴啊!早晨带去看病,到了晚上还竟然还没有吃药!”说完,就到厨房拿来药给孙女灌,孙女就是不肯喝。但毕竟拧不过大人,在哇哇大哭一阵之后,还是被其母将这碗毒药硬给灌了下去……

【遇到过不少被妈妈强制灌药孩子,有的已经长到了30多岁,他们回忆说自己能知道药是否对路,不对路的药就会坚决抵制,但是孩子终究抵不过大人。严重提醒:凡是苦寒药一律都是非常苦的,孩子都不会喜欢喝。而《伤寒论》中的经方,基本上没有苦的,甚至于还往往带有甜味,孩子们很乐于接受。】

我想,这样一副寒凉药,就算换上一个成人,一连灌上两三副,也会被搁倒了,何况乎一个3、4岁的孩子!

人们用“杀人不用刀”来形容那些居心叵测,而又极其险恶,毒如蛇蝎的恶人。那个披着白大褂的“神圣”,当剥下了他的画皮之后,活脱的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恶魔!

当今世界,几乎整个社会都在谴责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恶果,但是,在西医界从业的西医医生,当年在进入西医医学院校之后,他们所学到的治疗理念套路就是如此。发烧,就必须先退烧,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代价地退烧!抗生素、激素、干扰素,甚至于物理降温像冰袋冰敷等等都可以上。这就是他们从科班大学里面所接受的治疗哲理!大学教科书、老师、教授们都是这样“科学”地认为,这样异口同声地说。当他们这样作为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完全可以不受任何道德良心的谴责。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中医医师的最起码的常识,伤寒所引起的发烧,是人体调动正气,祛除外寒入侵所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也是民间中医所应当具备的起码的常识,而科班毕业的中医医师就更别说了,《伤寒论》是每个科班中医的必修课,学过《伤寒论》的人,如果不是白痴、呆子,最起码应当明白《伤寒论》以温热药扶正祛邪,祛除外寒的道理。

而从“神圣”的方子看,他并不是不知道中药的药性,否则他不可能将寒凉药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了!他不可能不知道孩子们服用了这个方子的后果!

相比较,西医师们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发烧实出无奈,而这类“神圣”们这样地使用中药,就只能认为他们是丧心病狂了!

那效果呢?到了半夜,还是高烧!后来嘛,又被送到了“神圣”那儿“修理”。我呢,只能无语!人微言轻!我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但同时也是一个正宗的伤寒“经方游击队队员”,在雪域高原所面对的伤寒患者,用经方都是一副药搞定,一般就连第二副都不需要,但是对自己的亲骨肉却无能为力!

“假作真时真亦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末法时期,这种是非颠倒、人妖颠倒的事情居然比比皆是!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伤寒故事连载——四岁到五岁(2011——2012.03)


这回的故事发生在今年的春节后,我从雪域回家,就发现孙女舌苔异常,舌面中部和根部极厚的白腻苔(临床多年还没有见到过这么厚的白苔),提示中焦、下焦寒湿严重绞结,那是吃了那个黑心中医的黑心药留下的!于是就让她吃健脾化湿祛寒的中成药,但是舌面的白腻并没有明显地消退。结果,内有寒湿,外中风寒,里外呼应,内外夹攻,孙女就再次发烧病倒了。

这次起因是亲家她们在星期六(2012-03-10)带着孙女到儿童乐园去玩。今年冬天气候异常的冷(准确是2010年冬),春天又逢连阴雨,好容易盼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孙女玩得尽兴,出了身汗,后来又上了大转盘上,猛转了一通,又受了风,次日下午就发烧了。(39℃多一点。)

发烧无汗,39°左右,明显的麻黄汤证。参考舌苔中部根部白腻,那下焦肯定有寒。同时咳嗽吐清痰。按照我以往经验,属于太阳麻黄证与少阴证的合证(太少同病),开方,麻黄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剂:

麻黄、桂枝、杏仁(去皮打碎)、制附片各2克,炙甘草、细辛各1克。一剂。煎一次,分两次服。

(按:太少合病,一般用麻附辛三味即可,但这里还伴有咳嗽,故与麻黄汤合剂为妥。)

服后午睡,微微见汗。下午热度略降。晚睡前再服。儿子说,稍微出了一点汗,但是后来又缩回去了。此后体温又升高到39℃以上,儿媳妇忍不住了,夜里十点多给孙女服用了西药退烧(托恩布洛芬悬浮液,一种目前广泛用于小儿退烧的西药)。不料服后孙女出现强烈的喷射式呕吐,一夜竟吐了十几次。(中焦有寒湿,无法以解表祛除,服用退烧药强制退烧后,以呕吐方式排出一部分。)热度倒是退下一些了(假象!!!布洛芬是造假冠军!)。

次晨,我去儿子家探望,儿媳妇怀疑可能是病毒性脑炎,她说此病会发生喷射式呕吐,而亲家母则怀疑是支原体感染,想送到医院去检查(可见西医之深入人心,老百姓一个个都成了西医专家了)。亲家母还说,她老两口子急得一夜都没睡着!(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因服用西药退烧药后,改变了单纯性伤寒本来应当出现的症状,故此时我也无法一下确诊病证。就提议带去让我老伴会诊下,亲家母女两倒也同意了。

晨8点,社区医院刚上班。老伴是上海中医学院1969届科班生,原任某三甲医院中医科主任,退休后返聘社区医院开中医专家门诊。她斟酌一下孙女病情,目前发烧不高,伴有呕吐,似应少阳证,应服小柴胡颗粒。但我问了孙女几个少阳证的症状,胁下痛、咽喉干燥、寒热往来等,都没有,觉得也不太像是少阳证,但一时也无法提出更好的确诊根据来,也就同意这个方案(服西药退烧,制造了假象,严重干扰确证)。

抱回家后,给服小柴胡颗粒半包,日两次。体温一时没有升高,但是也没有退干净(这个最伤脑筋)。但咳嗽继续,痰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淡黄绿色,说明了寒气没能祛除,久郁化火,而且往深里发展。更说明了按少阳证(小柴胡证)辩证不靠谱。就这样拖了了两天,终于一天夜里孩子的体温又猛升到了39℃以上。儿媳妇一看体温升高,就再次给孩子服用了退烧药(托恩布洛芬悬浮液),当时热度退下了,但次晨体温还是再次轰轰烈烈地攀升到39℃以上(不超过39.5℃)。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思考孙女应当确诊为伤寒的哪种类型?几经思考后,时不我待,终于给老伴提出我的看法(民间经方爷爷斗胆挑战科班时方奶奶):

1、发烧到39℃以上,但是不超过39.5℃,这个体温,加上无汗,当属太阳表实证的麻黄证(伤寒太阳实证)。肯定是还有表证在,没有太阳表实证,就不会有高烧。这应当是好事,说明孩子的正气(抵抗力)还可以,能够将寒邪抵御在体表。

【注:太阳表证还有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证应当是汗已出,而且体温不应超过39℃,一般是38.5℃左右,属于太阳表虚证。这里,孙女虽然已经汗出,但因是服用退烧药所致,而非自汗。而太阳表证也可以与阳明证合证,这时体温就会高达或略超过40℃,就得用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而少阳证,即小柴胡证的体温一般不高,在38℃上下晃动,且有寒热往来,就是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发冷。在伤寒里面,只有三阳证会发烧。当寒气侵入身体深处后,转成三阴证,就不会出现发烧。这就是根据体温辨别小儿伤寒三阳证,以及三阳证与三阴证区别的简单确切的方法,百灵百验!】

2、舌苔中部和根部白苔出奇的厚腻,说明中焦下焦久有寒湿积聚滞留。是整整两年吃了那个黑心中医的虎狼药,将大量的寒湿埋入身体的深处所致。法当理中汤健脾化湿,祛中焦之寒湿,再以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祛下焦之寒(加起来共五味药:附子、干姜、炙甘草、细辛、麻黄,笔者将这个组合称为“驱寒散”)。中医认为,“湿会恋邪”,意思是说,如果体内有湿,这个体内的湿气,就会将风寒等外邪捆绑住,很不容易祛除,故在祛风寒解表的同时,必须同时祛湿。

3、我回家后不久,就发现孙女一上饭桌,望着饭碗就是一声长叹,有时候还会嗝气,觉得很奇怪,刚四岁的孩子就会叹气嗝气了,这是什么事儿啊!后据亲家母“揭露”,连续两年来孩子没胃口吃不下饭(一肚子寒湿,那儿还有胃口!)儿子和儿媳妇每到吃饭时就对孙女又打又骂,以至于孙女一上饭桌就哭。至于没胃口的根源,就是服用了黑中医极其寒凉的虎狼药,严重损伤了脾胃。再经常挨打骂,造成孙女严重的肝郁,肝气犯脾胃。这样一来,自然就更没有胃口了。叹气和嗝气就是肝气犯脾胃的症状,再加上孙女手脚冰冷,有明显的四逆证,故应以四逆散疏肝。【本人的不共的发现,肝气和寒气两种邪气,也会“捆绑”在一起,形成难解难分的“气结”,难以祛除。故在解表祛寒的同时,必须疏肝解郁。这是外感风寒,内伤七情,两病同治的重要诀窍!】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
1、伤寒表证太阳证与少阴证里证合病(太少同病);
2、清理以前吃虎狼药进入中焦脾胃和下焦的寒湿;
3、再加上肝郁需要疏肝。

合起来就是麻黄汤、理中汤、四逆汤、四逆散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呵呵!一个经方大拼盘!

我给老伴讲了我的想法,老伴立即反驳:“你那个不行,理中汤是治太阴证腹泻的方子(这话不算错,《伤寒论》里面将理中汤理中丸放在“辨霍乱病脉证第十三”,老伴的背书功夫可以啊!),不是用来治伤寒的。现在当务之急是先退烧!再说现在春天,一般感冒都夹有病毒、细菌感染,故还需要考虑抗细菌病毒等因素,还是我来吧!”【呵呵!动不动西医学和温病学说就冒出来了。现在的中医就这味儿,中西合璧!】

老伴坚持,我也不好把她硬挡下来。她出一道方子,是荆芥、防风、加上香苏散(紫苏、香附等,是《医学心悟》的方子),既解表,又能抗病毒的方子。【按:可谓面面俱到,既解表,又抗病毒!中西医,温病都能沾到边。但理论是否对头,那还得看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

上午我去把老伴的药方抓回来,煎服两次,可孩子第二天早晨依然顽强地发烧到39℃以上。同时,这两天孙女咳嗽依旧,可痰却由白色清痰变成黄绿色,是寒邪久郁化火之像【现在的孩子这种黄绿痰很多,都是因为伤寒失治误治造成的】。老伴一看也没辙了,就说那你来吧!这样来来去去不觉间孙女这次发烧已经折腾六天了(2月17日),时不我待,跃马横刀,背水一战!于是我就按我的套路开方: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2: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术6 茯苓3 干姜2 炙甘草2 柴胡2 白芍3 枳壳2 麻黄3 制附片1 细辛1 杏仁6(去皮打碎) 桂枝3(共12味药。单位:克)
一副,煎一次分两次服用。才2元钱。

上午煎汤服下,午睡微微见汗,午睡后体温就降到了37.5℃。晚再一服,夜睡微见汗,次晨体温降至37℃,表证已去。观其舌苔,中部和根部仍然厚腻白苔,表证虽解,内部寒湿与肝郁仍在,表证易解,内伤难除,不可大意,故再疏一方。上方其它内容不变,继续健脾疏肝祛湿,仅将麻黄汤易为桂枝汤(桂枝汤之功,重在调和荣卫)善后:

白术3 茯苓3 干姜1 炙甘草2 陈皮1 半夏1 柴胡2 白芍2 枳壳2 麻黄2 制附片1 细辛1 桂枝2 大枣一枚 生姜两片 (共15味药。单位:克)一剂,水煎服。

服完,次日观舌苔,舌苔中部根部还是厚白腻苔,上方加苍术、厚朴各6克,以加强去寒湿的力量,打粉加蜜,在微波炉加热至微微沸腾,做成蜜膏样,长期服用,继续祛中焦下焦寒湿,方保无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