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黎小裕

岭南医史【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5: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九:《南海明珠何梦瑶》

岭南医史篇之九:《南海明珠何梦瑶》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岭南医学的发展虽稍逊于中原地区,却将中原文化与岭南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岭南中医,成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灿若繁星的医家中,岭南医家也照耀着中医历史的天空,其中最为璀璨的,应该是被誉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的何梦瑶。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晚年自号研农,南海云津堡人,自幼聪颖,十岁能文,十三岁工诗,即应童子试。及长,博学多通,不仅对文史、音律、算术历法等有研究,而且于医学颇感兴趣,日喜诵岐黄家言,认为“医虽小道,亦道也”。  
  何梦瑶,29岁时,遇惠士奇督学广东,对何梦瑶甚为器重,认其为“入室弟子,亲受其业”,与罗天尺等并称为“惠门八子”,三年后,大学使惠士奇再次督学南粤,考举优行,特免何梦瑶检试,并赞誉其为“南海明珠”。雍正庚戌年进士,官历广西义宁、阳朔、岑溪、思恩县宰,奉天辽阳州牧。何梦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常“贫不能具舟车”,虽居官位,却不热心做官,自愿为老百姓治病,颇有张仲景坐公堂为百姓治病的遗风。但何梦瑶不仅仅坐堂治病,在当县宰时,他“风益烟江,霜轮少碛”,行走于民间,不断为人治病,而且疗效显着。如当思恩县疠疫流行时,“西池广施方药,饮者辄起,制府策公,下其方于群邑,存活甚众”。何氏58岁时弃官自辽阳归里,以医为生,“悬壶自给”,“以医终老”,享年72岁高寿。  
  何梦瑶治学严谨,他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学术上的流派能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他认为医学上的流派,不管他们的意见怎么不同,都是源于古代的经典着作,都是针对某种实际情况相对地提出来的。因此,后人继承各派的学说,不能各执一见,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取长补短,结合实际,有机地统一起来。明代医家王肯堂对金元四大家就能做到“无所偏倚”。何梦瑶对此很是推崇,认为他的着作《证治准绳》是“近代书之冠”。他除了认真诵习,还考虑到医书“文繁而义晦,读者卒未易得其指归,初学苦之”因此,他以《证治准绳》为蓝本,“芟其繁芜,疏其湮郁”,再加上个人的见解,编成了一本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的医学普及读物,名叫《医碥》,共七卷,以杂病证治为主要内容。他在书里,毫无成见地综合了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各派学说,分析病证,深入浅出,不执不泥。这是他的医学代表作。对此后人有较高的评价,说“其根究病源,常有深透数重之见,其辩论杂证,更有不遗毫末之思”(《三科辑要序》)。此书的论述,反映了何梦瑶对学术论争的公允态度。同时,他对当时盛行的“不问何证,概从温补”的张景岳提倡的温补之说很反感。他认为这是以偏纠偏,恰似“惩溺而群趋火坑”,是不足取的。因此,他在《医碥》这个书名上,有意用了一个“碥”字,既把它作为初学医者的阶梯,又使它含有对时医痛下砭石的意思。  
  何梦瑶热心医学教育,一生着述颇丰。1918年两广图书馆汇集何氏六部医着为《医方全书》共12册,第1至7册内科《医碥》,第8册《幼科良方》,第9册《妇科良方》、《追痨仙方》,第10册《痘疹良方》。第11至12册《神效脚气方》全书首有两广图书馆主人序言:“何公报之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其所着医书,悉根据南方之地势,南方人之体质,调剂与北方不同,立方与北带亦异,故南带之人民效用其方法,无不百发百中,服其剂无不奏效如神。”可见近代岭南医界特别推崇何氏医学。  
  何梦瑶其它方面着述有,《皇极经世易知》八卷,古代哲学书籍;《算迪》八卷,古代算术书籍:《庚和录》二卷,古代音乐声学书籍:《菊芳园诗钞》八卷,古代文学书籍,:《岑溪县志》四卷,古代历史学书籍。此外据广东地方志载何氏还着有《绀山医案》、《针灸吹云》、《本角辑要》、《移灯余话》、《比例尺解》、《紫棉楼乐府》、《罗浮梦缓》、《秋訇金钱隘纪闻》、《庄子故》、《肇庆府志》、《制义杰除》、《胡金竹梅花四体诗笺》、《大沙古迹诗》等等,可见何梦瑶博学多才,旁通百家,对文哲史医均有涉猎,且研究颇为深入。  
  何梦瑶对岭南医学文化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广东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医学家,在鸟瞰广州市的越秀山顶镇海楼广州历史博物馆内,尊放着他的肖像及《医碥》木刻本,供后人瞻仰。国家卫生部也把何梦瑶《医碥》列为第二批重点校勘整理中医古籍,1995年已由邓铁涛等点校,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梦瑶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在南海边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指引着后来者。
转自:http://www.lnmz.cn/html/84/n-2484.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伤寒“四大金刚”》

岭南医史篇之十:《伤寒“四大金刚”》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岭南阐扬仲景《伤寒》、《金匮》经方者,亦不乏其人。清代有香山麦乃求,东莞陈焕棠;近代有新会陈伯坛,顺德黎庇留,南海谭彤晖,鹤山易巨荪,号称“四大金刚”。  
  陈伯坛(1863—1938年),号英畦,广东新会人,近代岭南经方派医家,着作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麻痘蠡言》等。陈氏自幼刻苦好学,聪敏过人,博览经史,精通《周易》,尤笃好医学,22岁时开始悬壶济世,后为光绪甲午(1894年)举人。1905年受聘于广州陆军医学堂,任中国医学总教习,主讲伤寒论。1924年在广州书坊街设中医夜学馆,该馆学员大半为广州执业名医,白天行医夜间切磋技艺,可见陈氏为同道所推重。1930年于香港文咸东街创办伯坛中医专校,传授长沙之学,在此期间,香港一度痘疹流行,西医认为痘诊是疮科一类,要从外治,一见灌浆,即加洗刷,以此十不一生,而经陈氏用中药内服救治者多所全活,由此名噪香江。又因其治病所用经方,药量特重如桂枝生姜之属动以两计,大锅煎敖,药味奇辣,而服之奇效,故人多称之“陈大剂”。《读过伤寒论》与《读过金匮》代表陈氏学术成就,他认为两书的关系是:“论合卷亦合,分之则书亡……伤寒分卷不分门,金匮分门不分卷。”所以《读过伤寒论》终于卷十八,《读过金匮》始为卷十九,二书相应如合璧,读之相应宜互参。学术上陈伯坛采用“以经注经”及以临床经验注经的方法研究伤寒金匮,他强调阴阳的理论,指出仲景《伤寒论》实以阴阳二字为核心,知阴阳为法眼,治阴阳为手法;他阐发气化学说及标本中气的理论,以体现中医整体观的特点;他对仲景经方运用灵活且能结合实际,如用治疗阳毒的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当时广东流行的“疫核症”,也就是鼠疫,活人无数。  
  黎天佑,字庇留,广东顺德人,儒而通医,学术上专师仲景,为广东近代伤寒名家之一。光绪甲午年(1894年)任省城十全堂医局医席,民初在广州流水井设医寓“崇正草堂”,大厅悬挂“振兴医风,挽回国命”对联以自勉。他为人襟怀广阔,鄙视权贵,常与人说:“人生最可贵者,莫过如尽己之力,为病民服务,何必孜孜为己?”故毕生以济世活人为务。黎氏临症,均以仲景大经大法为本,善用经方救治危急重症,以此着名于时。晚年积其所学,着书立说,撰《伤寒论崇正篇》八卷。同一时期依照黎氏伤寒崇正篇体例,随仲景原文注解发挥者,还有台山伍律宁《伤寒论之研究》三卷2册,南海赵雄驹《伤寒论旁洲》二卷1册,番禺陈庆保《伤寒类编》1册。可见黎庇留的着述对广东近代伤寒研究影响也很大。黎庇留还有大量据经方治验的医案手稿,解放后由肖熙、许大辉等人整理,以《黎庇留医案》名出版。黎氏医术传儿子黎少庇,少庇曾于民国35年(1946年)在广州流水井医寓处办医学传授班,有门人汤仙州等28人。  
  谭彤晖,号星缘,南海人,举人出身,儒而通医,近代伤寒临床医家,常与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等人谈论医学心得。中医绝对几何着作,文字深奥,非儒者不能精通其说,仲景《伤寒》、《金匮》方药济世,尤为儒医所推崇。故清末岭南读书人出身的中医生,其时均以通晓仲景圣贤书为时尚。谭星沅、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四人以文会友,经常在一起畅谈讨论仲景医学心得,后人描述四人“为心性之交,每于灯残人静酒酣耳热之际,畅谈《灵枢》、《素问》论略之理”,故得“四大金刚”之美誉。谭氏毕生忙于诊务,未见着述存世。 
  易庆棠,号巨荪,鹤山人,近代岭南着名经方派医家。易氏出身医学世家,幼承祖父庭训,即嗜读神农黄帝扁鹊仲景圣贤之书,谙熟中医经典着述。成年后,执业于广州西龙津桥脚,后迁往小半甫,榜其门曰:“集易草芦”,兼客串省城十全堂赠医局医席。易巨荪诊务繁忙,但对治验案例多有记述。光绪甲午(1894年)冬至,将其辑录成书,名曰《集思医案》。集思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古人云:“集思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集思医案》即集中众人运用仲景经方智慧,推而广之使其效果更大更好。易巨荪读仲景书着重领会其精神,临症治病于无字无方处阐述发挥;又对金元四大家时方有所长者融会吸收,可见易氏治学态度严谨且又客观。《集思医案》共记录病案62例,其中内儿科46例,妇产科9例,鼠疫6例。医案之书写,文句朴实简炼,主证重点突出,其所治病症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危重病;二是急性流行传染病。在岭南地区敢于运用仲景经方治疗以上两类疾病尤其是温疫热性病,没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及过人胆识,实难以做到。 
  清末民初,广东专研经方的易巨荪、陈伯坛、黎庇留、谭星缘四位伤寒名家一起切磋医术,治病救人,传道授业,被世人尊称为伤寒“四大金刚”,也是岭南中医的重要医家,共同撑起了当时岭南医学的半壁江山。
转自:http://www.lnmz.cn/html/83/n-2483.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一:《岭南温病多发挥》

岭南医史篇之十一:《岭南温病多发挥》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岭南温病学派是温病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岭南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别树一帜,其学说内容丰富,名家医着甚多,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温病是岭南的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为医家所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叶氏温病学说在岭南的逐渐传播,运用叶派关于温病辩证之理法方药治疗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岭南温病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结合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环境等特点,对江浙叶、薛、吴、王四大温病医家学说加以阐扬发挥者,其代表人物有潘名熊、陈任枚等;二是专门论治瘟疫烈性传染病的专门着述;如《鼠疫汇编》、《瘟毒霍乱约辩》、《天花精言》等,为完善温病学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潘名熊,字兰坪,番禺西村人,《番禺县续志》有其传。潘氏儒医出身,通禅理,善弹琴,好诗文,尤精医术,喜涉猎叶天士着作,叶氏《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同治四年,潘名熊着《评琴书屋医略》三卷。全书列外感、内伤病症共计33症,集方77首。对每症之论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立法平稳,用药轻清,疗效神奇。《评琴书屋医略》虽着重于内科杂病,但在对外感热病论述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潘氏按四时划分外感,为春日外感、夏日外感、秋日外感、冬日外感,结合季节用药,均符合临床实际。同治十二年三月,潘兰坪又着《叶案括要》八卷。是书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选其方之妙者,论之精者,用之有效者,仿李翰蒙求体演为四言歌诀,并附入自己平日其要义,易于初学者掌握记诵,它是清代岭南地区研究发扬叶天士学说的一部重要着述。《叶案括要》语言精炼内容紧凑,例如风温初起,潘氏将其证治编成四言歌诀为:“风温上受,肺受热灼、蒡薄冬桑,象贝杏着,沙参粉枝,辛凉妙药。”温热邪壅肺胀的歌诀是:“吸入温邪,酿成肺胀,瓜薏桃仁,芦根清上。”  
  
  清末民初,岭南温病名医日增,涌现出一批致力于温病理论和临床研究的专家。着名者如郭梅峰、甘伊周、陈任枚、刘赤选等。  
  
  陈任枚(1870-1945年),广东南海县狮山乡人,近代岭南着名温病学家。陈氏家本清寒,自幼读书赖父亲勤俭供养。成年后,因科举不就,便在乡中设塾课徒度日,当时乡中有一位归隐千百精于医而藏书甚丰,陈任枚执弟子之礼事之,结为忘年交,由是“抱济世心,敞屣仕途,笃好医学。”当清末民初之际,相继任南海小学校长,南海中学教师兼学监,业余时间则为人治病,后因疗效显着,活人甚多,前来求诊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辞去了教育职务,民国九年(1921年)迁居广州设医寓于龙津西路,曰“陈敬慎堂”。  
  
  省城交通发达,人口稠密,急性传染病容易流行,陈任枚每日接诊,多属急性高热症,故对温病发生之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叶天士的《三时伏气外感篇》之说有临床实践作依据,又受吴鞠通《渐病条辨》湿温理论影响,深感温病学说乃治疗流行性传染性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一大法宝。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办,受聘于该校主讲温病学。通过临床经验的整理及理论的总结,陈任枚指出岭南温病的发生,多是先有伏热体质而复感温邪,“伏气”乃伏热体质。陈任枚的温病辩证以气统卫、以血统营,他与刘赤选合编的《温病学讲义》被认为是当时该校各科讲义编纂质量最佳者,因此,《温病学讲义》代表了陈任枚对温病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反映了他重视体质、重视环境影响、重视卫气营血辩证的学术思想。   
  
  从医学史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岭南温病学说是在继承江浙诸温病各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各自临床经验,加以总结逐步形成的。所谓继承,江苏淮阴吴鞠通《温病条辨》,就对岭南温病学医家影响很大,广东许多医家都是读《温病条辨》后成名的。清代岭南温病学医家林庆铨着《时疫辨·卷一》首云:“吴鞠通《温病条辨》,精博详备,其法分上中下三焦分治,最为的当”可为一证。所谓结合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岭南处于依山傍海的特殊地带,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夏才冬暖,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冬春有寒潮,因此各种类型的温病疫症,其挟湿浊热势焚乱病变迅速的临床证候特别明显。所谓临床经验,是指岭南温病名医众多,各自有其临床用药特点,其中善用岭南山草药防治温病者不少,这在抗菌素还未发明的年代里,它确实起到拯救危厄的作用。  
  
  岭南的温病学除了将传统的温病学结合岭南地域特点,进一步发展了温病理论之外,还包括了对烈性传染病的论治。下一集《瘟疫防治功效着》将着重介绍岭南医学对瘟疫的防治。

转自:http://www.lnmz.cn/html/82/n-2482.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5: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二:《瘟疫防治功效著》

岭南医史篇之十二:《瘟疫防治功效著》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温病学不仅能治疗常见的外感疾病,而且对烈性传染病的防治有卓着的功效清代广东曾多次爆发瘟疫流行,成心鼠疫,霍乱,天花等危害甚烈。岭南医家在治疗瘟疫病中积累丰富经验,大量有关瘟疫病专着出现,是当时情况真实写照。
  
  鼠疫,清代末年在广东地区流行,又称之为“疫核”,以其高热咯血,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瘀黑而得名,儋州罗汝兰着《鼠疫汇编》,首先明确指出该病原起:“鼠疫者,鼠死而疫作,故以为名。其症为方书所不载,其毒为斯世所骇闻。”并认为疫毒中于血管,血壅不行,发为肿结.治法依照王清任《医林改错》活血祛瘀消肿,其方统以大黄为主。又提出预防十六字诀:“居要通风,卧勿粘地,药取清解,食戒热滞。”
  
  1894年广州发生鼠疫,死亡超过十万人。1900年九月,羊城林庆铨又着《时疫辨》,其序言日:“粤东时疫之作,先是同治间始于越南,传流
广西,继而高廉,继而琼雷,二十余年,蔓延靡息。迄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继而广州群城疫作,次及村落,于今又五阅年矣。偶遇雨泽愆期,大地亢旱,雷雹不作,阳气闭郁,故疬疫盛行,倍于畴者,生民何辜,死亡接踵。”有鉴于此,林庆铨写成《时疫辨》四卷。卷一首引吴鞠通《温病条辨》语,谓温邪恶初由口鼻受之,病在上焦,不治则传中、下焦,其晃动 分上中下三焦分治。卷二论时疫杀人最速,列治疫法则八门,附录论治鼠疫方案。卷三卷四宗吴又可说,论瘟疫有九种,收集了广东各地(高州、茂名、广州)的民间验方,卷末附论癍症。《时疫辨》是一部学术水平较高的温病学着述,现存有光绪庚子年羊城刊本,2册。
  
  霍乱与天花,亦为烈性传染病。霍乱流行于我省沿海各县及水乡地带,顺德钟贻庭撰写《瘟毒霍乱约辨》,论治瘟毒、霍乱、癍痧、火疔四大时疫。是书刊行于光绪20年(1894年),佛山金玉楼藏板,一册不分卷。另外,还有中山林粹祥《霍乱经验良方》,刊于光绪戊子年(1888年),一册;阳江林辅贤《霍乱良方》等,都是防治霍乱病专着。
  
  天花、水痘、麻疹等急性传染发疹性疾病,广东医家采取中西两法防治。水痘与麻疹,儿科多见,故归入儿科类。对天花的预防,在我国宋代就有了“人痘”接种法,但此法仍有缺陷,南海郑崇谦《种痘奇书》,邱熺《引痘略》均为近代引进的西医免疫学疗法。
  
  邱熺,字浩川,广东南海人,早年从事商业活动,后因学习洋人接种牛痘成功,遂成为我国第一位专施接种牛痘的专业医生,着有《引痘略》一书。邱熺在澳门经商时听说可以通过种牛痘来防治天花。他自己恰好未出过天花,为学习此法,自己以身试之。对于一个未出过天花这种在当时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的人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献身精神,邱熺学会种痘之法后,在洋行专门为人接种牛痘。他并不是为自己某私利,而是为了当代和后世的人可以避免生命的危险,得以平安健康地成长,邱熺对接种牛痘的技术精益求精,十余年间,经他接种的人据说超过了万人之众,而无一失误,这种严肃认真、对人负责的高尚品德值得后人借鉴。
  
  天花的中医治疗方面,早在干隆癸酉年(1753年),羊城郭铁崖着《天花精言》,郭铁崖,晚年号双梧园主人,羊城人,究心医学凡十六年,擅长诊治天花痘症,《天花精言》一书,乃其临症经验之总结。是书图文并茂,共绘有痘疹图二十四幅,后列证治方药。张道源为《天花精言》一书写序曰:“京师每遇此症,童赤十殇八九,苟得此书流播,全治必多。”《天花精言》后由顺德麦华勋刻印,现存光绪丁卯年羊城六新街翼化堂刊本,2册。
  
  由于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迁入广东的人口越来越多,尤其是珠三角的城市更是人口众多,岭南的山岚瘴气的特殊环境特点,造成了烈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岭南的温病学家们在继承了传统的温病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特点,发展了温病学对瘟疫治疗的理论体系,形成岭南特色的温病学,为温病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转自:http://www.lnmz.cn/html/80/n-2480.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5: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三:《武林、医林渊源深》

岭南医史篇之十三:《武林、医林渊源深》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岭南骨伤科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它以精确的理伤手法和独特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着称于世。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都武打出身,故武林与医林在历史上有着渊源联系,清末民初省港澳佛骨伤科名医有何竹林、蔡忠、管镇干、李干才、梁财信等。
  
  何竹林,字炳燊,一名厚德,南海九江乡人。何氏八岁起即随广州光孝寺一老和尚(属少林派)习武学医,十七岁炼就一身功夫,时体格魁梧,膂力过人。十八岁外出离家,沿途卖药行医,由广州经南雄珠矾古道入江西,走湖北,访河南,抵北平,后出关外直至哈尔滨,返粤时途经山东、江苏等地,时历三年,行程二万里,学识视野大为开阔。二十一岁起在广州长寿路开设医馆,救治外伤病人无数,甚至被枪械贯通切裂危重患者亦能使之痊愈,故有“破腹穿肠能活命”美誉。何氏从事骨伤医疗六十年,学术上重视身体素质基本功训练,认为强健的体魄是施行骨科手法的力量基础。其常用的外治手法有“牵导”、“屈伸”、“旋转”、“推挤”等,并善于运用物理力学原理。家传验方秘方甚多,计有驳骨散、生肌膏、驱风散、消毒水、百灵膏等,其中“何竹林跌打风湿霜”,临床上用于骨折脱位,软组织挫伤,腰腿劳损,风湿痹痛等症疗效显着。何氏建国后历任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广州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等职,主编教材有《中医骨伤科学讲义》。
  
  蔡忠,又名高佬忠,原籍雷州半岛海康县人,少年师从戏班武师锦新学艺,锦新是少林派嫡系洪熙官的曾徒孙,尽得其师武技医术奥妙,为锦新的得意弟子。据伍阳仁先生回忆,由于少林派弟子遭清廷所忌,锦新为躲避清廷缉捕,曾隐姓进埋名逃入佛山琼花会馆避难。蔡忠随之,以少林武技传于梨园子弟,久而为清廷所侦知,再难立足,于是逃亡海外,蔡忠亦远涉南洋新加波,创制跌打刀伤万花油。民国初年,蔡忠返回广州,在西关越秀南设跌打骨科医馆,号名“普生园”,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为民初西关一带有名骨科医生,蔡忠医术传孙子蔡荣,蔡荣(1921—1980),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主任,无私献出祖传的“跌打万花油”秘方,造福于广大民众。
  
  管镇干,字金墀,祖籍江苏武进,行伍出身,道光至咸丰年间在军队任军医二品衔,精于跌打刀伤。后流寓广东省大埔,同治年间寄居佛山开设医馆故以占籍。光绪元年4月飓风打塌房屋,人多伤毙;光绪4年(1879年)3月佛镇城西大风刮后继以火灾,死伤尤惨;光绪11年(1885年)4月佛山火药局被焚附近房屋倾跌压伤无数。管镇干三度抢险赴救,治愈外伤、烧伤患者无数,遂而名声大噪。管氏卒年72岁,当地人民为纪念他拯溺救焚不受酬金的崇高医德医术,建造忠义祠牌坊,光绪《南海县续志》为其立传。其子管炎威,号季耀,继承父亲医术,广东近代着名的外伤科医师,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外伤科主任,全国中医教材编委会委员,民国十八年(1929年)编撰有《伤科学讲义》,是年夏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在上海召开中医编辑会议,席间各位委员对于管氏所编《伤科学讲义》交口称赞不绝,谓“各地此项人才,若凤毛麟角,纵有之,不能秉笔作讲义。而管氏讲义,节目如此其详,资料如此其富,议论如此其精,辞义如此其达,真可法传。亟望管氏书流播,全国奉圭臬,庶惠疮痍而教普及也。”管氏家庭后人管霈民、管铭生亦近现代广东名医。
  
  李干才,字子桢,佛山人,少有膂力,善好技击,为人豪爽,尚义轻利,金山寺僧智明和尚嘉其诚朴侠义,故收之为徒弟,以跌打医术授之,学有真传,医名大噪,李干才于佛山平政桥沙涌坊开设跌打医馆,原是城西石门苦力出身,故在佛镇交运工人中甚有基础,四乡凡到佛山求治跌打刀伤者,均用车轿送至李干才医馆门下,李亦有求必应,贫苦者赠医施药,富室人家亦不索酬金,任凭封给,故光绪《佛山忠义乡志》云李干才“积业数十年曾无积累”。李干才卒年八十,医术传授儿子李广海等,李广海又被后人赞誉为“佛山杏林”。
  
  梁财信,字玉山,南海澜石人,少负绝力,喜好武技,后习跌打刀伤之术,学而益精,地方志记载他能以手术治疗粉碎性开放性骨折,遭受以麻线缝合创口外敷以膏药,逾月遂能下地行走。梁财信医术传儿子梁然光。梁然光,字桂长,号大川,亦擅长断伤续骨。孙子梁秉枢、梁秉端均世其业,后充广州府水陆提督军医。曾孙梁以庄,梁匡华民国年间任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教师,编着有《伤科学讲义》,其序言曰:跌打科,乃医学局部名称之一种,要其所得之症状,不外一个“伤”字,而伤则分跌伤、打伤、炮伤、金伤、火伤五种,均可伤及筋、骨、血、肉,此乃为伤科最重要之学理。这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医学理论水平。岭南骨伤科名医还有林荫堂(1879—1964年)、陈汉麟(1891—1970年)、林俊英(1888—1966年)等。他们治疗骨伤也有着许多独特手法。这些手法,多无医学文献记载,而主要的是流存在他们徒弟手里,所谓“只有法传,而无书传”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况。故此历代岭南骨伤科文献不多,现存者尤少;广东的骨伤科名医,大都没有着作存世,而其盛名于时,全凭他们的临床实干功夫,从而赢得广大群众信赖赞誉,口碑载道于今。

转自:http://www.lnmz.cn/html/81/n-248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21: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四:《岭南妇科荫妇人》

岭南医史篇之十四:《岭南妇科荫妇人》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医妇科学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专职的妇科医生,扁鹊就在邯郸做过“带下医”,这带下医就是妇科医生。可见在秦汉之前我国的妇科就已经独立成科了。  
  岭南清代以前的妇科学文献虽然很少,但岭南人民代代生存,人口繁衍昌盛至今,妇儿科医生所作贡献很大。清代以后,岭南也出现一批妇科学文献着述,许多综合性医书里,妇科内容均占一定篇幅,如何梦瑶《医方全书》内,就有《妇科良方》一册,而专门的妇科学文献着作,近代各地方志齐心协力亦颇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代岭南妇科专着约有十册左右,在一个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在一个地区有这么多的某一学科的专着,应该是一个高产的学科。在现存的清代岭南妇科学着作中,以南海何守愚《广嗣金丹》影响较大;而岭南着名妇科学医家,近代有鹤山吕楚白、南海谢泽霖、现代有南海罗元恺、澄海蔡仰高等。  
  何守愚,字芥园,南海人,生平喜欢岐黄之术,兼以研究方术,搜集秘录多年,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辑着《广嗣金丹》二卷。其例言说:“是书专言广嗣之法,类分四门,曰种子、曰安胎、曰保产、曰福幼。各门中皆采昔贤格论与及前人妙法,经验良方分类纂入,俾阅者一目了然,易于知所适从。”由于一个出色的妇科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儿科知识,尤其是新生儿急救知识,因此该书中有妇幼一篇,因此《广嗣金丹》是一部以妇科为主的妇儿科学专门着作,各编内容,以汇辑前人文献为主,略加评述,起画龙点睛之作用。其汇辑文献,取材广博而又不失其精要,体现了何氏妇科学的理论水平及临床治疗经验。《广嗣金丹》“板存佛镇金谷楼书坊,印以数千计,盛传两粤。”可见其影响流传之广大。  
  吕楚白与谢泽霖,两人都是民国年间粤省城有名妇(儿)科医生,并兼任中医学校妇科教学。吕楚白,名绍珩,鹤山县人,民国二年(1913年)学课于广州医学卫生社,后为广州卫生局注册中医师。临症治病,善于将地方草药与中药同用,诊治病人以妇儿科为多,于经前发热、崩中漏下、月事不调,妊娠恶阻,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有较深造诣。历任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师,认为学医之道,其本在乎望闻问切以识病,其要在乎寒热虚实以处方,其中有至简至易之捷径,惟在得其要旨矣。故编撰之教材,多有“要旨”两字,如《幼科要旨讲义》、《妇科要旨讲义》等。  
  谢泽霖,南海县狮山乡人,与广东近代着名中医学教育家陈任枚为同乡。民国八年(1919年)学课于广东医学实习馆,后在广州西关悬壶执业。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办,与陈任枚一同受聘于该校,编撰教材《妇科学讲义》二册。谢氏《妇科学讲义》,全书分为四大篇,经事门,胎孕门,产子门及杂治门,囊括了妇科的经孕胎产及杂病等。谢氏《妇科学讲义》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最早使用的妇科教材,书印成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三月,如同是书绪言所说:“兹集诸家学说,弃瑕录瑜,务求证候备而治法详,意理深而词旨显,俾学者按图索骥,固可事半功倍,忘筌得鱼,亦可超神入化矣。  
  罗元恺,字世弘,出身于书香之家。其父罗棣华是晚清儒生,精通医学。他幼承庭训,童年曾就读于私塾,诵四书五经及古文诗赋,并得其父之指导及熏陶,对中医学亦有所接触。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就读,在中医学校的五年里,罗元恺勤奋学习,诵读了内、难、伤寒、金匮、本草、温病等经典着作,对中医学有了深入的理解。经5年的研修与临床实习,1935年罗元恺以总成绩第一毕业,并留任该校附属的广东中医院任住院医师。他才时间地在临床中锻炼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日后的中医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罗元恺积极从事中医教学工作。建国后,罗元恺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广东中医院院长、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广州中医学院妇儿科教研室主任、广州中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国务院首批有权授予妇科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  
  罗元恺学术造诣很深,他认为研究中医字理论,应着重阴阳,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尤其推崇张景岳学说,对妇科疾病治疗从“肾”着手,在不孕症、先兆流产、功血、痛经等妇科疾病的辩证论治方面取重显着效果。罗元恺论着颇丰,科研成果丰硕,着作有《罗元恺医着选》、《注释妇人规》、《常见妇科病的中医疗法》、《活血化瘀法对妇科疾病的运用》等,主编教材工具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妇科学分册》研制成功的中成药有“滋肾育胎丸”、“田七痛经散”。  
  蔡仰高,澄海人,出身医学世家,到蔡仰高已是第十三代,蔡仰高幼承庭训及长继承父业,行医六十余年,潮汕一带乡新无人不知晓。蔡氏擅长中医妇科,验方甚多,尤喜用潮汕地区野生草药,例如治崩漏证之“补中固经汤”,就是由草药与中药组成,临床疗效颇佳,被选辑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他还把祖传13代的秘方献给国家。主要论着有《带下病论治》、《妊娠脉法和妊娠病疗法》等。
  岭南妇科虽起步较晚,但民工迅速,名家名着较多,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为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妇女的医疗保健作出了重要贡献。
转帖:http://www.lnmz.cn/html/79/n-2479.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21: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五:《广东儿科著述丰》

岭南医史篇之十五:《广东儿科著述丰》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岭南儿科,素有优良传统,早在宋代,刘方着《幼幼新书》,为我国儿科学之巨着,早已为医界所深悉。及至清代,又有陈复正《幼幼集成》,近代程康圊《儿科秘要》、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亦是名重一时的儿科医家医着。
  
  陈复正,字飞霞,惠州府人,生当清康干年间,岭南着名儿科医家,自幼网罗百氏,淹贯群言,于《周易》、《尚书》、《参同契》诸书皆穷其枢要。因体弱多病而究心医道,立志成为济世良医,后出家罗浮山,师从一道士学习气功,道士不但是玄门正宗,还精通医学,陈氏被带回道家圣地罗浮山修炼,尽得道士卓越医技,然后下山济世,竹杖芒鞋,四海云游,人称飞霞道士,所至之处,救死扶伤,沉疴立起,尤其擅长儿科。行医四十年,治愈患者无数,积累临床经验,并在这基础上,采集前人有关儿科文献。陈复正晚年定居在澻阳种杏草堂,对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型医学从书《医宗金鉴》有关儿科内容的欠缺,特别是面对当时不少庸医不论外感内伤,遇发热则以“惊风”而亡治的实际,陈复正深感忧虑,陈氏指出:“《医宗金鉴》遍周海宇……惟幼科一门,不无遗憾。虽喻嘉言微启其端,而其言未竟。予每读惊风之书未尝不三叹而流涕。”有感于此,陈氏立志对儿科证治进行刻苦研究,他博览群书,尤其注重幼科诸书,参互考订,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加之本人临证心得,附以经验之方,于干隆十五年(1750年)写成《幼幼集成》刊行面世。该书共六卷,卷一,论述小儿赋禀、诊法、初生儿疾病的防治;卷二至卷四分述小儿各种病证,包括外科疮疡。卷五、卷六为删订《万氏痘疹》的各种歌赋170余首。附方130则。陈复正说:“是书虽言编辑,而幼科家言,又末敢尽信以为确。其理明义畅有俾实用者取之,浮靡不切者去之,间有未妥之处,即参以鄙见并素所经验者全之。”可见《幼幼集成》不单纯编辑删订前人儿科文献,而且也包括着陈氏平素临床经验。该书对以往儿科学着作中出现的错漏起到了矫枉纠偏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陈复正在中医儿科学的地位,江育仁认为,陈复正“为清代有代表性的儿科学家之一”。
  
  程康圃,名德恒,高明人。查广东各地方志均无其传。惟从和氏着述《儿科秘要》刊版年份(1893年)印书人序言、后跋中略知,程康圃生当十九世纪,为清代道光至光绪间人,出身中医世家。程氏自言,余幼读书,年才弱冠,即专业医门。惟凭祖训,今五十年来,所取信于人者,首以小儿之症。又曰:“我家六代业医,幼科最良。可见程氏祖辈,在当地是颇有名望的小儿科医生。而程康圃本人,行医达半个世纪,学验俱丰,但直至晚年才敢着书立说,把祖传六代的儿科经验及自己临证所得,传于后人。故其《儿科秘要》又名《小儿科家传秘录》。是书确立了儿科八证即风热、急惊、慢惊、慢脾风、脾虚、疳证、燥火、咳嗽和治法六字即平肝、补脾、泻心的学说,也奠定了程康圃在中医儿科学上的学术地位。
  
  程康圃之后,岭南又出现一着名儿科学医家扬鹤龄,其儿科学说与程氏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千秋,二者关系相当密切,代表了近百年来广东儿科学的水平,故后人把程康圃扬鹤龄合称为“程扬二氏”,着述堪称“岭南儿科双璧”。
  
  杨鹤龄,大埔人,生于1875年,卒于1954年,享年七十九岁。概括性氏也是医学世家出身,祖父扬湘南,儒而通医,于医学素有心得。父亲扬继香,承先祖之学,往省城在各善堂及广东育婴堂当官医生职。鹤龄自幼即随父研读医书,长大后在堂帮同诊视,年仅十七岁,考取前清官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其父继香公殁,鹤龄年三十二岁,继任广州东山育婴堂内儿科医生职六年。育婴堂内收养婴幼共分七栅,其中一栅住危重患者,鹤龄把握病机,细心诊治,任职期内,积累了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民国初年育婴堂停办,扬氏乃于广州旧仓巷(现中山四咯一内街)十七号设“扬吉祥堂“悬壶五十多年,因医术精湛,名传遐迩,每日踵门求诊者甚多,着手成春者无算。晚年应学生邹复初之请,将五十年之儿科经验加以整理写成《儿科经验述要》一书。这本书是概括性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是儿科的重要书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州中医学院邓铁涛教授带领刘小斌、肖衍初、邱仕君三位研究生点校该书,邱仕君还以该书为课题,对该书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研究,一并编入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岭南儿科双璧》一书。
  
  近三百年来,广东省有关儿科学(包括痘疹学,发疹性急性传染病多见婴幼儿)的专门着述文献,为临床各学科之最多。统计自清代至民国初年,岭南儿科学麻痘疹科学着作共44种,可见其内容丰富,亟应继续发掘,深入研究。

转帖:http://www.lnmz.cn/html/78/n-2478.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六:《中西汇通岭南先》

岭南医史篇之十六:《中西汇通岭南先》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长期以来僻静处祖国的南疆,北依五岭,南临海洋,长期由于交通的困难阻碍了广东经济的发展和与外界的沟通。但是,当历史的长河流到明清时期,广东省同样因为她的地理位置而出现经济文化地位的提高。由于广东面临南海,沿海一线有优良的港湾,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大部分都是在广东沿海进行,这大大提高了广东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应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清朝后期,满清王朝国势江河日下,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在全球寻求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至十八世纪上半叶,地大物博的中国已成为他们推销商品和贩卖鸦片毒品的市场,我国的黄金白银在沿海各省份尤其在广东大量外流,广东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其政治经济形势的改善,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学者医家,随着官员从中原江浙等地南下入粤,促进了近代广东文化事业的建设,使岭南成为人才荟萃的地方。另一方面,广东因有其广阔海岸线及优良港湾,从海外又传入大量西洋医学文化。随着近代西洋医学,从岭南登陆进入中国。作为近代中医面对西洋医学的一种积极性反应,在十九世纪产生了新的中医学术流派——中西医汇通派,其中有不少是岭南医家,如邱熺、陈定泰、陈珍阁、朱沛文等。
  
  中西医汇通派其历史不过短短百年,在岭南却已有学术世家出现,可见岭南得风气之先的程度。这汇通世家,指的就是广东新会人陈定泰、陈相静、陈珍阁一门三代。
  
  陈定泰,字弼臣,广东新会人,定泰本习经史,因屡试不售,遂专心于医,同时还嗜好道流,奉“吕纯阳”为师,死后被封为“碧云真人”。着作有《医谈传真》四卷、《医学总纲》一卷、《风月楼谈医》二卷、《症治辨源》四卷、《医一贯》一卷和《本草亲尝》二卷等,生前仅《医学总纲》曾行世。
  
  陈定泰在他的《医谈传真》中引用了解剖图16幅,这是第一次在中医着作时系统引用西医解剖图谱,并加以认真研究,这是《医谈传真》的最突出特点,亦是陈定泰堪称为近代中西汇通医家第一人的原因。
  
  陈定泰之医传子绶尊、绩尊及孙茂楠、茂梧。陈绶尊即陈相静,他幼承庭训习医,自称“于医虽不甚精,未尝不嗜之茑,异无着述传世。他自念身为三世医后,继述未能,心甚愧焉”,后承他的道门师父之命,专心业医,并筹款刻印了《医谈传真》。他于汇通方面并无剖见,但一则能继承父学,二剐校订刻印流布《医谈传真》一书,大有贡献,在陈氏三代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陈珍阁是陈定泰之孙,着有《医纲总枢》,在陈家后人中惟他有医书阐扬家学。陈珍阁主张借新知批判旧学术中的玄理思辨倾向,呼吁重新确立中医传统的实证精神,这与后来废医派抓其一点否定全部是不同的。陈珍阁毕生是个卓有成就的中医临证家。临床方面,《医纲总枢》论述最多。陈珍阁在书对内科疾病的论述,采纳了大量西医知识,有的名词、病理纯然就是西医学的中医文法表达。
  
  陈氏家庭的中西汇通是实用主义的中西汇通,因此他们提不出“中西汇通”,“衷中参西”之类纲领性口号的原因。与同时代的唐宗簿、张锡纯等旗帜鲜明地要汇通中西的人士相比,更是少了一种忧患意识,和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陈氏三代都只是不自学的,务实的中西汇通医家。尽管如此,有此一门,更体现近代中西医汇通潮流之大势所趋而有《医纲总枢》在,“临床汇通第一人”之誉,也已不能让张锡纯独享。
  
  岭南的另一位中西汇通医家是我国近代史上着名的“中西汇通四大家”之一的朱沛文。朱沛文,字少廉,又字绍溪,南海人,出身医学世家,幼年随父习中医。父卒后行医,兼读西洋医书,并往西医院亲验真形脏俯,致力于中西医汇通,着有《医论》、《医学管见》,辑有《华洋证治约纂》及针灸论着等。朱沛文提出汇通要以临床验证为准;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固有可通之处,不通的地方亦不必强通,可存疑互异。他指出中医与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这些廉洁在当时都是比较客观中肯的。又提出外科宜求诸海外,因为“泰西医士授受既无私秘,器械又极精良。”由于朱沛文在中西汇通方面的贡献,后人将其与唐容川、恽铁樵、张锡纯一起称为“中西汇通四大家”,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中西汇通派医家。
  
  民国以后,广东中西汇通医家不断增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南海谭次仲、郁南张二仲、番禺黄省三等。广东作为我国与外界沟通的窗口,西洋医学的传入和发展都在广东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广东医家对西洋医学的从容接受的态度也给了西医进一步发展并与中医汇通的机会,对于中医和中西医汇通都有重要的作用。

转帖:http://www.lnmz.cn/html/77/n-2477.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5: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七:《岭南中医药组织》

岭南医史篇之十七:《岭南中医药组织》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风起云涌的近代中医药历史中,中医药组织作为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承载了近代中医保存、抗争、发展的命脉。
  
  19世纪末,由于西医的传入及发展,以及西医院的开办,广州已开始形成了中西医两种医学、两支队伍并存的局面,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随着西医发展和逐渐被接受,中医界人士开始思考中医药的出路。另一方面由于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中的爱国思潮逐渐发展,于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东医学求益社应运而生。
  
  1906年6月,广东第一个中医社团组织——医学求益社,在南海县横江墟成立。求益社很快得到了发展,广东医学求益社的发起人黎棣初,李炯臣等11人载重量阳世医或儒医,但他们并不是盲目的排斥西医,而是对中西医进行客观的评价。该社《课艺留稿五序》更称“医学分析古略而今详,中疏而西密;论形则以剖解为实,论气化则以灵素为精。欲合中西一炉而熔铸之……”他们的学术思想与当时社会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是接近的。
  
  1906年8月,该社迁入广州西关。关于社名的改变,据该社开幕时,张人骏之“训词”称“广东医学求益社”,而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十八日广东提学司沈曾桐批准立案之《照会》则称“广州医学求益社”,该社名称由“广东”易为“广州”,可能就是从此时开始。
  
  求益社联络起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广东同仁计有383人,准备在此基础上设立广东中医学堂。社团为了促进学术,每月初一出题,每次三题,前两题出自《内》、《难》、《伤寒》、《本草》、《金匮》五部中医经典,后一题不拘古书,时症及西医均可,各地中医自选一题撰写论文,15日交卷,25日定出名次,前五名论文刻印为该社的课卷,前十名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从1906年到1912年,这样的交流共举办了70多次。
  
  1912年民国成立,广州求益社改名为广州医学卫生社,并搬到了广州南关厂后街三界庙内,同时坚持论文评选的活动。尽管时局动荡,但仍然坚持到1918年,共举行了40次。
  
  1917年,广州医学卫生社衍生出“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地址在广州小东门清水濠。学制一年,课程共计8门,其中除7门中医课程外还设有《解剖》。到1922年共计培养学生100多人。1924年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备案,改称为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招生上课。
  
  这些社团实际是中医学堂的雏形,为以后广东中医教育的兴起,并担负起传承中医的责任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教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随着中医社团的发展,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中医专门学校的创办已是呼之欲出。
  
  1913年,在省港药材行暨广州中医知名人士共同倡议下创办了中医高等本科专业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该校筹建于1913年,并于1916年10月正式成立中医药学校省港筹办处,公推卢乃潼、李蓉生为广州筹办处总理,伍耀庭、曾思普为香港筹办分处总理,以专贵成。
  
  中医药学校省港等分处成立后,粤省署迟迟未肯输学校立案事宜。1917年冬,总理卢乃潼亲赴北平面见内政部长,几经艰辛努力,始获成功。1918年1月15日,奉内政部第198号批文,应准如呈立案。1月27日,又接粤省省长公署第151号批文,准予备案候行省会警察厅切实保护。
  
  1924年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首任校长卢乃潼发表演讲:“中国天然之药产,岁值万万,民生国课,多给于斯,傥因中医衰落,中药随之,其关系至大,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保存国粹。维护土货,以养成医学之人才。”这是卢氏对学生的训词,也可以说是省港中医界创办教育之目的。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至1955年停办。三十年来共有毕业生21届571人,曾学课于该校者322人合计893人,培养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他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广州市、广东省,甚至是全国的名老中医如张阶平、李仲守、罗元恺、邓铁涛、刘仕昌等,都是中医界的元老。他们自身也是广州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师,用自己的学识和临床经验培养着中医的后来人,是中医的传薪之人,为中医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广东中医的社团和中医学校大部分成立于二十世纪初,那是一个国家动荡、中医饱受摧残,风雨飘摇的年代,也就是因为有了当时中医人坚忍的斗争,创办了这些中医的社团和学校,让更多人认识和学习了中医,扩大了中医的影响,才有了中医的得以保存和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说,中医社团和中医学校的创办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中医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转帖:http://www.lnmz.cn/html/76/n-2476.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5: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医史篇之十八:《岭南中医药刊物》

岭南医史篇之十八:《岭南中医药刊物》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医药期刊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连续出版物,这种学术交流形式是近代西方文化传入的结果。现存最早的广东中医期刊,是民国十一年(1920年)由广东赞育医社出版的《赞育月刊》。当然,在此之前,广东地区中医药界人士就已定期出版过一些中医刊物,如官复原职学求益社定期出版的《广州医学求益社课本》,这些课本收载了清末民初广东地区名医撰写的中医学术论文,是研究广东近代中医学术发展不可多得珍贵资料。不过,这些课本虽然是定期出版并更新,但是似乎仍未能算作正式期刊,属于教材性质的中医书籍。  
  广东中医期刊的大量出现,是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据已有资料统计,截止1949年共有《赞育月刊》等37种中医杂志出版,并且至于还有26种见存,其他十一种也有文献记载。  
  广东的中医药期刊大部分出现在1929年中医风潮之后,是广东中医界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中医的压制甚至想废除中医的政策的一种反抗手段,是抗争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广东中医药界前辈面对邪恶势力进行的不屈不挠抗争的见证。
  广东最出名的中医药学杂志是1931年1月由岭南医林一谔社创办的《医林一谔》,该刊是在陈任枚校长的支持下创办的,主编是广东中医专科学校的李仲守和陈亦毅。刊名出自《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该刊文笔犀利,网点鲜明,风行一时,蜚声海外,在近代广东中医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决议废止中药四项措施,其中有一项是“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医林一谔》为此专门印刊了“医药生机专号特辑”,洋洋洒洒19余万言,谓教卫二部焚坑国医国药之痛史不可忘,并详细搜载了广东陈任枚等11位参加中央国医馆成立大会的代表在所做的种种努力,俱极详备,不仅是当时抨击当局的重要文章,也是当代研究中医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广东的中医期刊又是伴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创办增多的。解放前广州主要有三间中医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广州汉兴国立国医学校。相当一部分的期刊即由这三所学校出版,其中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出版期刊最多,共计九种。中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许多有名的期刊编辑即出身于此,如廖伯鲁,张阶平,陈亦毅,李仲守,罗元恺,赵思兢等等,他们都曾是中医专校的学生或老师,系统地接受过中医课程教育,故能较好地肩负起编辑发行中医期刊的重担。  
  《广东医药杂志》是1926年4月10日由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学生会创办的,其办刊的宗旨是:“研究国际性的医药学,不分轸哉门户,中西新旧学说……”内容分专、讲义、论说、考证、医案、常识、评坛、文艺、医字顾问、杂报等10门。该刊与该校教务处主编的《中医杂志》一同问世,得到校长卢乃潼、教师卢朋着等的大力支持。投稿者除该校师生之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外地来稿。该刊中西兼采,除研讨中医学术外,每期都有相当篇幅介绍近代医药知识。此外,该刊对该校学生会的活动情况有详细的记录。 
  由于解放前中医办期刊,经费没有固定来源,所以期刊种类数量虽多,但寿命却不长,一般出版三、五期即销声匿迹。张阶平编辑的《杏林医学月刊》出至101期,期数最多,每期发行量约千余份。 
  《杏林医学月报》是在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校长陈任枚的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杏林医学社创办出版的,主编是张阶平等。其宗旨是融贯古今,沟通中外,研究中国医药之实用价值,宣传我国中医药文化。从1929年1月创刊,出版至1937年7月。除1929年2月、12月因故停版外,该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1期。现广州存有1929年1月至1937年7月的1~101期,是民国暑期广东中医刊物出版时间较长,出版期数最多者,也是现今广州市内保存最完整的中医期刊,经统计,该刊所刊载的中医文献(包括医论、医话、医案和医事等)共有1 402篇,作者253名。《杏林医学月报》在政府对中医采取压制政策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医风雨飘摇之际,坚持出版近九年,成为中医界前辈为中医争取生存权,抗击邪恶势力的重要武器,是30年代广东中医界重要的学术和舆论阵地。 
  在二十世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出版不仅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播的需要,更是中医药争取生存权利的武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各地创办中攻医药刊物。广东出版的《广东中医》、《新中医》、《广州中医学院学报》都蓬勃发展。可见,中医期刊只有列入国家出版计划管理范围,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转帖:http://www.lnmz.cn/html/75/n-24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5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