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6306|回复: 5

學習中醫的精要點滴-JT叔叔的老师-蔡壁名教授专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16: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學習中醫的精要點滴星期六, 六月 6th, 2009 一位對於中國傳統思想研究造詣深厚的學者,提出了對於學習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經驗與心得,非常難得,也非常珍貴,特別在這裡引用,與大家分享。

※※※※※※※※※※※※※※※※※※※※※※※※※※※※※※※※※※

秀才學醫,籠裡抓雞
前言──訪問緣由
古諺云:「秀才學醫,籠裡抓雞。」自古以來,眾多醫家皆有共識:若未深刻體悟中國文化及思想,便難以窮盡醫道的精微。是以高舉「不學易不足以言太醫」、「醫道同源」、「醫為格物致知一事」等說者甚多。
近代以降,由於歷史因素,使中醫系的教育脫離傳統路線,中西醫匯通及中西醫一元化成為現代中醫教育的核心思維。全面吸收西方科學的長處,固然是使中醫登上國際舞臺的一大利器,但是向傳統思想叩問頂禮,更是不可忽略的浚源壯本之道。
就中醫系的教育現況而言,雖不乏堅實的科學知識與思維架構,但若談到對傳統醫家的文化背景的深切認識,便往往付之闕如。因此,系學會一直期盼能尋得一位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及醫家思想深入鑽研的師長,並與之對話,希冀能為本系埋下生機盎然的文化種子。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多方打聽,系學會得知目前於臺灣大學中文系任教的 先生,不僅國學基礎深厚,對中醫更有深入的研究。於是系學會利用寒假的時間,特別 向教授進行專訪。
約莫一個半小時的訪談過程中,教授精闢的論述,加深了我們對中醫本質及如何學習的瞭解。以下是訪談內容,願與全系同學分享。

教授簡介
先生畢業於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專 任副 教授,暨臺大望月詩社指導老師,並身兼臺大中醫典籍研究社的指導老師,一向致力於傳統醫、道思想的學術研究。著有《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本草備要》中的認識觀──以《本草備要》為中心重審陰陽五行理論〉、〈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下)〉、〈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等學術著作。另著有詩集《渡口芙蓉》。

問:可否請教授就您求學歷程的各個階段,談談與中國傳統醫學的邂逅與因緣?
答:走上和中醫相關的道路,不完全是意外。
小時候的我非常喜歡文學,大學聯考後我只填了八個志願,全部都是中文系。讀中興大學中文系時,我非常喜歡中國哲學,並且遇到了一我很尊敬的老師: 王淮 先生。他時常在課堂上灌輸我們這個觀念:「女生不夠聰明,不適合走思想。」,由於我實在太尊敬 王淮老師,所以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因此之後我一直認為自己會研究中國文學。不過當時的中國文學研究受西方學術影響甚深,如新批評法等理論,而我個人對此並不那麼喜愛與認同。
後來我考上師大國文研究所,當時師大正處於經學研究的全盛時期,而經學同時是師大研究所的特色,所以我有計畫的在碩士班修完五經的課程。當時我已經打算要研究經學了,但有天和一群同學到圖書館找資料時,突然有位同學感嘆道:「外面陽光正好,我們卻要在這裡做這些事情,一、兩百年後,我們也許就像某些經學家一樣,只留給圖書館一個名字。」
忽然間,我有點不太想就此埋首經學研究了。
後來我的指導老師周何先生給了我關於禮學方面的題目,回去看了那個題目之後,過了兩個禮拜,我對老師說:「老師,對不起,這個題目相關的文獻資料不夠壯美,無法讓我燃起研究的熱情與感動。」
那年寒假我到中國大陸,在北京圖書館尋找論文資料時,湊巧看到文革時代劉少奇打算廢醫存藥的相關文章。他認為中醫理論在現代已經行不通,但中藥無罪,仍有許多利用價值,我們仍可用西方醫學理論指導中藥的運用。現在不管在日本、中國大陸,甚至是臺灣,很多中醫都已走上這條路。
當我接收「中醫理論不行」論點的一剎那,身為中文系人的本能反應油然升起。中醫的理論在現代不是還沒有好好被人研究過嗎?還沒有進行研究,就讓人否定了這門學問,豈不是被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真是冤枉至極。那時我想,或許我可以做這個題目。
回臺灣後,我便跟指導老師說,我想改作傳統醫家思想的研究,老師聽了非常緊張,因為那個年代沒有人在中文系從事「身體」研究,也沒有人在歷史系作「醫療」方面的題目。老師說如果我堅持作醫家思想,可能會考不上博士班。與老師討論後,採了折衷之道,我的碩士論文就寫五行思想,好歹五行思想也是先秦諸子的一家,應該「合法」,老師聽了也勉強接受。我那時寫這題目十分自在,因為我真的很想瞭解這門學問的來龍去脈。
研究這個題目的過程很有趣,有天我無意間翻到一本生理學專著,是日本人在中日八年抗戰期間,以中國人為活體解剖對象的研究書籍。過程極不人道,但那本書至今仍難以超越,從中可以看到非常真實的人類活體臟腑顏色。我那時發現,五行理論的色彩配應和真正的身體居然如此契近。後來參考了星象、土壤等方面的研究,我覺得五行學說的起源應該有一些經驗基礎,不是穿鑿附會,也不是許多近代中國學者所認為的──幼稚的機械循環論。
後來我考上臺大中文所博士班,不再受到限制,就開始作傳統醫家思想研究,並決定研究《黃帝內經》。我找了一位治學方法非常嚴謹,功力也很深厚,並且能讓學生自由發展的指導教授:林麗真先生,開始作這個題目。當時我把整部《黃帝內經》做成電子檔,將王冰注、林億、高保衡校正的文字一一輸入電腦,一邊點校,一邊寫論文,把所有觀念從一個小飣餖,慢慢薈萃,發展茁壯。從逐字消化,以及查閱生難字詞,在註解的過程當中,我發現把脈的功力竟隨之增進,便對這門學問愈加感興趣了。
初到臺大任教時,我的資歷尚淺,第一年申請的計劃是《黃庭內景經》,當時的想法是,從《黃帝內經》裡我知道了中醫的身體,那麼「丹道」的身體又是如何?
那段期間由於經費有限,助理很少,而我習慣先做半年的研究才提出計畫,所以我便想,不如在《黃庭內景經》完成前先做些東西。當時突發奇想,想到一般人都是透過一本書來了解本草,但我想到另一條途徑,透過研究漢代至民國的本草書籍,對每一味藥的歷史做一個縱觀的瞭解。最後決定從「本草學中的認識觀」切入,並以此計畫申請國科會的補助。
初步搜集的歷代本草著作便已超過百本,若僅依靠個人的力量,顯然無法完成爬梳的工作,於是我召募了一些助手,主要來自我所教授的大一國文班上的學生,他們同時也是望月詩社的成員。這些學生的國文程度都有一定水平,我制定凡例,請他們幫忙剪貼、收集並整理重複或類似的內容,後來便將《神農本草經》裡所列出的三百六十五味藥的歷代流變都整理完畢了。當中耗費的人力十分可觀,起初我曾想過自掏腰包,但沒想到一下子就花去十餘萬,把我嚇壞了。因為歷代的資料太多,而書籍也很昂貴,即便讓學生到圖書館或中國醫藥學院印製資料,同樣需要一筆支出。後來我決定義務幫學生上中醫課,而他們則相對地幫我工作。當時甚至還有幾位欲報考中醫檢特考的學生聞風而來,他們認為與補習班動輒數萬的上課費用相較,用義務工作換取免費的中醫課程非常划得來,於是一年內,我的學生從個位數累積到上百人,我甚至必須向學校借教室上課。雖然是編制外的課程,我仍然認真準備,甚至為了增進學生的理解而做了精美的投影片。例如《傷寒論》便用圖片分解每一條經文,讓他們認識病機。於是我在做《黃庭》計畫的兩年中,本草計畫的申請已有初步規模,《黃庭》的研究計畫結束後,就接著做本草。
除了醫家思想之外,我個人非常喜歡莊子,所以研究計畫也一直依違在這兩者之間。由於當初臺灣大學是以先秦諸子學門的專長聘用我,因此我謹守本分地,一篇道家論文、一篇醫家論文交錯發表。發表醫家論文時我往往會有些躊踷,因為審查的人向來都不是中醫系的教授。而國內有一些研究領域跟醫療相關的學者,對這套學問卻不一定認同,他們難免會覺得我的論文充滿「宣揚中國文化偉大論」的思想──這是對我論文的評語中,一句令我十分驚訝的話。
我認為在技術之外與內,看待這門學問的眼光真的很不一樣。我早年認穴位的時候也要經過背誦,可是現在卻覺得不需要背,只要一個人站出來,穴道的名字就在那裡了。同樣地,每多讀一次《傷寒論》,我都會覺得又比上回進步許多,但這種感覺並非「我覺得進步了」,而是「我去年怎麼講解得那麼糟?」自問去年怎麼沒有發現呢?
後來因緣際會參加了中研院民族所余舜德先生所領導的讀書會,本來個人子計畫的研究題目是「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坐相與身體感」,可是第一年讀書會主持人設計的題目是「物與身體感」。他說不一定要篇篇都寫自己原初申請的題目,只要在三年計畫完成前寫好該題即可。正好這年暑假我拜一位上海的經方老師為師,投注了大量精力重習《傷寒論》,而暑假時我覺得自己實在離不開這本書,也不想離開這個主題,於是就從《傷寒論》裡找尋研究題目。那年剛好遇到幾位性情憂鬱的學生,成天將「煩」字掛在嘴上,我的論文題目就此誕生:〈《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伴隨著《傷寒論》的學習,從經典縝密的敘述切入,了解中國人如何認識「煩」,以及煩證的身體感。
近年臺大成為五年五百億經費補助政策的對象之一,學校為了提升通識教育的內容,找我開大班通識課。幾經考慮,為了同時滿足中文系閱讀經典的需求以及一般學生修課的需要,我嘗試開了:「醫家經典中的身體論述」。上課講義原建構自我的幾篇相關論文。由於當初論文撰寫時即考慮文科讀者對這個領域可能不甚熟悉,所以詮釋原典力求淺顯詳細。每堂課我上完九十分鐘的演講課以後,便讓TA帶領三十分鐘的體驗課,在各組分配到的體驗課教室教導同學舌診、脈診及足六經的穴道,因為唯有實際體會過,才能相信和接受這套理論。這門二百多人的課程排在早上一、二節,我通常在八點十分抵達教室,每週比我晚到的學生大約只有五人,他們彷彿覺得晚到教室就吃虧了。
學期中我列出一些參考書目,主要是《內經》、《傷寒論》的繕本、標點本,和其它的參考書籍。後來我發現買書的狀況非常熱烈,雖然這只是參考書目,而非必讀書目。此時,我深刻覺得若是只是敎授論文的內容似乎有點對不起同學的用心,而考慮更換課程內容。最後我被一位中文系學生的熱誠感動。記得剛講完《黃帝內經》,準備講《傷寒論》的時候,那位學生下課後來問我:「請問老師,我回家要預習哪個部份?」我說先預習「太陽上篇」。她又說:「預習完太陽上之後呢?老師,我從這個禮拜到下禮拜都要一直唸這一科。」當下我決定換課,那時學期還剩八週左右,我打算教完《傷寒論》。我的助教都曾在寒、暑假集訓時聽過我講《傷寒論》,有些人不止聽過一遍,我常與他們討論,一邊修正教學方式,直到學生能跟得上進度。課程非常吃重,要讀的內容很多,到了最後一週,我發現課上不完,便和學生討論是否要刪減或壓縮課程,但他們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最後決定在期末考當天早上七點準時加課,八點半進行期末考。可見這些臺大學生初次接觸傳統醫學的心情,是極感興趣的。
我也曾想過,若年輕時選擇了中醫系,會否更加如魚得水?但如今我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讀醫書時,助長我最多的其實是道家思想,因為《莊子》書中有許多關鍵性的語言,例如「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如果不知道五運六氣,很難深入這個領域,瞭解醫書以後,我覺得醫書和《莊子》成書的文化語境,似乎比莊子歷代的注家更為一致。疏通《莊子‧逍遙遊》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後來成為我升等副教授的論文。閱讀醫書對在我研究莊學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大的助益。例如我昨天讀楊繼洲所著的《針灸大成》,講到任脈的內容,與莊學有非常密切的關聯,中國人講「醫道同源」,誠非虛言。醫、道兩家實有千絲萬縷的繫連,我的研究因而能夠齊頭並進,研讀醫書使我更瞭解莊子;研讀莊子則讓我更通透醫理。

問:可否請教授談談對於現今中醫教育的想法?
答:我曾接觸從事中醫教學的朋友,他們常會提到教學改革的困難。我想:「如何讓一個張仲景教出一百個張仲景」,這是所有從事傳統醫學教育者的希望。
如果老師和學生的程度差得太遠,我們就只能看著傳統文化日漸沒落,我很害怕這樣的現象發生,所以每當看到我的學生寫出好詩,我都非常高興。我常對學生說:「你們現在才二十來歲,你們寫得比老師二十多歲時好太多了!」中醫也是一樣,我一直致力於縮小和學生的程度差距,希望能讓他們很快離開初學入門的階段,真正地登堂入室。
中國有所謂儒醫的傳統,在古代,醫者地位低下,只有少數第一流的人才願意鑽研醫術,成為「執技之人」,難怪林億說,醫家至精至微之道,怎能傳給那些至下至淺之人?多少人視執技之人為三、四流的人!所以古代儒者在撰寫醫書時,常會教人好好鑽研,目的不是要人成為醫,只是希望你我不至於被庸醫所誤。
這幾年也許因為科系所限,我並沒有培養中醫系學生的機會,也不具相應的責任。反倒有了另一種想法,我希望將中醫普及化。中醫最值得稱許的一點,是對於疾病的定義十分嚴苛,我常與一些面臨發胖的學生開玩笑說,腰圍開始變粗其實就是疾病的徵兆了,因為在一個人最健康、血液循環非常良好時,不會出現「中厚」的狀況。中醫有一套獨特的理論,在西醫尚不把一些徵兆當成疾病時,中醫就已經把它當作疾病對待了,所以說中醫同時是一門很好的預防醫學。如果人人皆有粗淺的認識,在平常無事的時候,就能將自己的身體維持在相當的水平。

問:請問教授的詩詞創作為什麼會以古典詩詞為主?
答:我的父親過去就讀南一中起,便對於中國文化十分傾心。考上臺大藥學系後,他入了鄭曼青先生的門。我稱太老師的鄭曼青先生,人稱「詩、書、畫、中醫、太極拳」五絕。父親進入鄭先生門下後,更加重視中國文化精粹的學習。因此,從我小學三年級起,就被教育寫作古典詩,每個月都要寫幾首詩讓父親看過。起初寫詩,是用做功課及寫作業的心情,但現在回憶起來,那段歲月卻是非常值得的。
我在臺大已經教授了十五年的古典詩。猶記第一年的教學,學生學會寫詩後,在家中被妹妹取笑:「姊,妳怎麼做這種曾曾祖母才做的事情?」但是教了幾年,逐漸有了一點口碑,多年下來,現在創作古典詩,已經變成了臺大學生自豪的藝文活動。其實古典詩的格律早已由古人定好,本身就具備一種音樂性,許多學生寫不到一年就有讓自己欣喜的成績了。
你們一定會覺得,要閱讀古典詩就閱讀古人的作品,今日寫古典詩何益?但古人的詩再好,也未必能寫出當代的情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閱讀詩經時並不偏好看一些祭祀、儀節或戰爭背景的詩作,因為那與我們的生活較少共通的交集;但我們喜歡情詩,因為我們與古人一樣,仍會墜入愛河。我常會告訴學生,別將寫詩想成「這是為了交作業」,而要想成「我正在記錄我的人生」。例如:初戀往往難以開花結果,如果用文字記下當時的心動,也許日後回想起這段並不美好的戀情,因為詩的緣故,感覺仍會十分美好。

問:在老師的論文中曾說到:寓於醫家的知識份子不是因為職業或興趣,而是一種價值的選擇,敢問教授也將醫家作為人生價值的選擇嗎?
答:我想是吧。我記得當初提出這個觀點時,有個老師不太贊同,他認為不管你信仰哪一宗教,參與哪一政黨,都有找醫生看診的一天,醫家怎麼會是一種價值的選擇?我想:道家的人不願深度介入政治,並且把個人的心靈、逍遙、寧靜置放在生命的第一位,這是一種價值的選擇。因為他認為生命價值超越現象世界之外,也就是說,道家認同的生命價值,乃建立在物質生活之外,是其認為更加重要的精神價值。醫家的價值取向則和道家非常相近,是非常淡泊、淡漠、寡欲的。另外,醫家還認為透過食物或藥物的選擇,可以達到生命的「中和」。「中和」是中國文化裡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說我們稱讚一道菜餚美味可口,絕不是因為某種味道特別突出,而是一種和諧的搭配進入口中的感覺。社會如此,開藥時須注意的君臣佐使等配伍也是如此。這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追求如何在身體、在身體與大化流行中達到和諧的價值。學了醫家思想,會更加了解老莊思想中持盈保泰的觀念,了解如何讓生命維持在「中和」的狀態,而不過多欲求。對我而言,這雖不是我原初預期的專業,但我獲益於此項「專業」。每多讀一遍醫書,我就能越接近理想中的生命狀態。

問:傳統中醫往往受到社會大眾誤解,站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教授對此有什麼感受與看法?
答 :我以前很怕別人說中醫不科學,可是現在,我會說中醫本來就不是科學。尤其我讀了西方的現象學理論以後更覺如此。
事實上,當我說:「我覺得某人的個性很溫和。」這句話就非常不科學,因為「溫和」無法透過度量衡來測量;即便稱讚一個人很真摯,「真摯」亦無法透過解剖學而證明。科學所指稱的真理,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識的真理往往是兩回事。
中醫最為人詬病之處,在於西醫可以很明確指出是什麼病毒導致的疾病,而中醫卻說是病邪傳入哪一條經絡、患了六經辨證中的什麼證。整個中醫學的體系就建構在日常生活的感受中,它當然不算是一門科學。然而,即使中醫不是科學,亦不代表中醫不能用科學方法證明。很多人不能接受中醫,是因為覺得太陌生了,一般人無法從古醫籍中獲得立即的瞭解,並且體會不到。如果透過學習,漸次瞭解到中醫的理論、體會到中醫的好處,馬上就能接受了。同理,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這門學問,中醫就不會如此被懷疑了。不過,隨著教育的推廣,我認為中醫受到誤解的問題,終會逐漸消失。

問:請問老師覺得走中醫臨床的人,應該學習多少其它相關知識,例如天文、地理、道家?
答:我覺得這類的書除非出於興趣,否則不須讀太多本,我的文章中雖提到天文、地理方面的內容,大多數也只是碰巧翻到而已。因為中國人感興趣的「天」,並非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或地球以外的星球那種天外之天,古人看重的是天候對人的影響,以及對生命的影響。
沒有多餘閒暇時,儘管中醫典籍提到了天文地理,也只要理會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部分就好。天文、地理畢竟是要隨著你的方子走的,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很可憐,要念那麼多學門的東西,遇到時當補充知識念就可以了。

問:老師能否就中醫的學習方法,給大家一些建議?
答:以學習中醫來說,我覺得《黃帝內經》提供了一個宏觀的大視野,讓人瞭解大自然及這個世界與人的互動關係,同學不妨先從這本書入手,但要知道,不是讀完《黃帝內經》就可以行醫了,這只是開始。我通常會建議同學先讀《內經》,再讀《傷寒》,接著再讀《本草》。都讀透了之後,便能初淺認識約摸百分之八十的疾病了。為何要熟讀《傷寒論》?常言道經方好學,因為經方有法,真的學會之後,治病時但依循仲景手法,心下會覺得很輕鬆。比方說太陽證的辯證──「有沒有汗」、「煩不煩」、「大便如何」、「小便利不利」、「按下去會不會痛」?從這些日常生活明白清楚的身體感問題問起,判斷點很簡單,按部就班地詢問,要出錯也不容易。
可是經方的動作大,對一些體質敏感、身體沒有過多需要排掉的東西的人來說,未必合適。而經方的補藥,也不足以應付所有的細微變化,一旦遇到一些寒熱夾雜、身體沒有瘀積的病人,治療上便不能面面俱到,這時會比較需要時方派的輔助。就我而言,我會先把經方學到夠熟的時候,再往時方派發展。

問:可否請老師對中醫系的同學提出一些人生建議?
答:想走出一番天地的學生,須有自己獨特的生涯規劃,有了明確的規劃,活著的感覺就與別人不同。當別人都向左走時,你就向右走吧!那邊的道路將更寬廣。中醫的前景可期,且目前仍有多處荒徑待訪。
常有人認為,中文系的人才要念中文,中醫系的人才要學中醫,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作文寫不好又何妨,反正自己不念中文系。表面上我們是華人,但是男生穿西裝打領帶,女生穿戴胸罩、高跟鞋,我們躺在沙發上、游泳使用自由式、棒球成為我們的休閒活動,而能讀懂《莊子》的有幾人?
我們不珍視自身文化的特色,雖然中國人不必然要著唐裝、穿旗袍,或是端坐中國式座椅,但你必需正視、體會傳統文化的存在,而後再選擇是去健身房重力、有氧訓練,或是打太極拳、練書法、學國畫。
我覺得活在這個時代的學生挺可憐,這個時代缺乏終極的價值。他們成天等待新的電腦遊戲推出,或在網路上耽溺逸樂。我認識一個朋友,現在是臺大中文系的教授,他原本學習西方建築,學生時代設計表現十分傑出,後來卻改念了中文系,這是非常大的轉向。他說因為他結婚了,並且有了小孩,在閱讀西方典籍的過程中,對於西方藝術家成名之後的瘋狂舉動十分疑慮;反觀在中國,一精神異常者寫的詩、一漢奸寫的詩,極可能無人問津。中國思想傳統對人格修養有很大的期許。他希望往後教養孩子時,能有所典範與楷模,是以繞了一圈,仍決定回歸中文系。
現在臺灣的中醫師多數不念中醫經典,因為門庭若市,生意實在太好,便覺沒時間也沒必要讀經典。若只為求利,則無法達到醫者應有的高度,除非理想遠大,或有深刻的文化憧憬。傳統文化正在衰微,現況實在令人擔憂,如果你對文化抱有感情,當為自己樹立人生的標竿。
发表于 2009/8/4 1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JT叔叔的老师蔡壁名教授讲如何與莊周、仲景相遇──漫談醫、道經典讀書法(视频), 发个网址大家去看吧。

http://speech.ntu.edu.tw/user/vod_film.php?film_series=37&film_sn=551&mmi=5

[ 本帖最后由 开心颜 于 2009/8/4 19:19 编辑 ]
发表于 2009/8/4 1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转成简体字啊?方便阅读
发表于 2009/8/4 19: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秀才学医,笼里抓鸡
前言──访问缘由
古谚云:「秀才学医,笼里抓鸡。」自古以来,众多医家皆有共识:若未深刻体悟中国文化及思想,便难以穷尽医道的精微。是以高举「不学易不足以言太医」、「医道同源」、「医为格物致知一事」等说者甚多。
近代以降,由于历史因素,使中医系的教育脱离传统路线,中西医汇通及中西医一元化成为现代中医教育的核心思维。全面吸收西方科学的长处,固然是使中医登上国际舞台的一大利器,但是向传统思想叩问顶礼,更是不可忽略的浚源壮本之道。
就中医系的教育现况而言,虽不乏坚实的科学知识与思维架构,但若谈到对传统医家的文化背景的深切认识,便往往付之阙如。因此,系学会一直期盼能寻得一位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医家思想深入钻研的师长,并与之对话,希冀能为本系埋下生机盎然的文化种子。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多方打听,系学会得知目前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的 蔡璧名 先生,不仅国学基础深厚,对中医更有深入的研究。于是系学会利用寒假的时间,特别 向蔡教授进行专访。
约莫一个半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教授精辟的论述,加深了我们对中医本质及如何学习的了解。以下是访谈内容,愿与全系同学分享。

教授简介
蔡璧名先生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专 任副 教授,暨台大望月诗社指导老师,并身兼台大中医典籍研究社的指导老师,一向致力于传统医、道思想的学术研究。着有《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五行系统中的色彩──试论色彩因何存在于系统化五行说中〉、〈《本草备要》中的认识观──以《本草备要》为中心重审阴阳五行理论〉、〈重审阴阳五行理论:以本草学的认识方法为中心〉、〈庄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新诠(上)〉、庄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新诠(下)〉、〈疾病场域与知觉现象:《伤寒论》中「烦」证的身体感〉、〈身外之身:《黄庭内景经》注中的两种真身图像〉等学术著作。另着有诗集《渡口芙蓉》。

问:可否请教授就您求学历程的各个阶段,谈谈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邂逅与因缘?
答:走上和中医相关的道路,不完全是意外。
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文学,大学联考后我只填了八个志愿,全部都是中文系。读中兴大学中文系时,我非常喜欢中国哲学,并且遇到了一名我很尊敬的老师: 王淮 先生。他时常在课堂上灌输我们这个观念:「女生不够聪明,不适合走思想。」,由于我实在太尊敬 王淮老师,所以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此之后我一直认为自己会研究中国文学。不过当时的中国文学研究受西方学术影响甚深,如新批评法等理论,而我个人对此并不那么喜爱与认同。
后来我考上师大国文研究所,当时师大正处于经学研究的全盛时期,而经学同时是师大研究所的特色,所以我有计划的在硕士班修完五经的课程。当时我已经打算要研究经学了,但有天和一群同学到图书馆找数据时,突然有位同学感叹道:「外面阳光正好,我们却要在这里做这些事情,一、两百年后,我们也许就像某些经学家一样,只留给图书馆一个名字。」
忽然间,我有点不太想就此埋首经学研究了。
后来我的指导老师周何先生给了我关于礼学方面的题目,回去看了那个题目之后,过了两个礼拜,我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这个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不够壮美,无法让我燃起研究的热情与感动。」
那年寒假我到中国大陆,在北京图书馆寻找论文数据时,凑巧看到文革时代刘少奇打算废医存药的相关文章。他认为中医理论在现代已经行不通,但中药无罪,仍有许多利用价值,我们仍可用西方医学理论指导中药的运用。现在不管在日本、中国大陆,甚至是台湾,很多中医都已走上这条路。
当我接收「中医理论不行」论点的一剎那,身为中文系人的本能反应油然升起。中医的理论在现代不是还没有好好被人研究过吗?还没有进行研究,就让人否定了这门学问,岂不是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真是冤枉至极。那时我想,或许我可以做这个题目。
回台湾后,我便跟指导老师说,我想改作传统医家思想的研究,老师听了非常紧张,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人在中文系从事「身体」研究,也没有人在历史系作「医疗」方面的题目。老师说如果我坚持作医家思想,可能会考不上博士班。与老师讨论后,采了折衷之道,我的硕士论文就写五行思想,好歹五行思想也是先秦诸子的一家,应该「合法」,老师听了也勉强接受。我那时写这题目十分自在,因为我真的很想了解这门学问的来龙去脉。
研究这个题目的过程很有趣,有天我无意间翻到一本生理学专著,是日本人在中日八年抗战期间,以中国人为活体解剖对象的研究书籍。过程极不人道,但那本书至今仍难以超越,从中可以看到非常真实的人类活体脏腑颜色。我那时发现,五行理论的色彩配应和真正的身体居然如此契近。后来参考了星象、土壤等方面的研究,我觉得五行学说的起源应该有一些经验基础,不是穿凿附会,也不是许多近代中国学者所认为的──幼稚的机械循环论。
后来我考上台大中文所博士班,不再受到限制,就开始作传统医家思想研究,并决定研究《黄帝内经》。我找了一位治学方法非常严谨,功力也很深厚,并且能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指导教授:林丽真先生,开始作这个题目。当时我把整部《黄帝内经》做成电子文件,将王冰注、林亿、高保衡校正的文字一一输入计算机,一边点校,一边写论文,把所有观念从一个小饤饾,慢慢荟萃,发展茁壮。从逐字消化,以及查阅生难字词,在批注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把脉的功力竟随之增进,便对这门学问愈加感兴趣了。
初到台大任教时,我的资历尚浅,第一年申请的计划是《黄庭内景经》,当时的想法是,从《黄帝内经》里我知道了中医的身体,那么「丹道」的身体又是如何?
那段期间由于经费有限,助理很少,而我习惯先做半年的研究才提出计划,所以我便想,不如在《黄庭内景经》完成前先做些东西。当时突发奇想,想到一般人都是透过一本书来了解本草,但我想到另一条途径,透过研究汉代至民国的本草书籍,对每一味药的历史做一个纵观的了解。最后决定从「本草学中的认识观」切入,并以此计划申请国科会的补助。
初步搜集的历代本草著作便已超过百本,若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爬梳的工作,于是我召募了一些助手,主要来自我所教授的大一国文班上的学生,他们同时也是望月诗社的成员。这些学生的国文程度都有一定水平,我制定凡例,请他们帮忙剪贴、收集并整理重复或类似的内容,后来便将《神农本草经》里所列出的三百六十五味药的历代流变都整理完毕了。当中耗费的人力十分可观,起初我曾想过自掏腰包,但没想到一下子就花去十余万,把我吓坏了。因为历代的资料太多,而书籍也很昂贵,即便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中国医药学院印制数据,同样需要一笔支出。后来我决定义务帮学生上中医课,而他们则相对地帮我工作。当时甚至还有几位欲报考中医检特考的学生闻风而来,他们认为与补习班动辄数万的上课费用相较,用义务工作换取免费的中医课程非常划得来,于是一年内,我的学生从个位数累积到上百人,我甚至必须向学校借教室上课。虽然是编制外的课程,我仍然认真准备,甚至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而做了精美的投影片。例如《伤寒论》便用图片分解每一条经文,让他们认识病机。于是我在做《黄庭》计划的两年中,本草计划的申请已有初步规模,《黄庭》的研究计划结束后,就接着做本草。
除了医家思想之外,我个人非常喜欢庄子,所以研究计划也一直依违在这两者之间。由于当初台湾大学是以先秦诸子学门的专长聘用我,因此我谨守本分地,一篇道家论文、一篇医家论文交错发表。发表医家论文时我往往会有些踌踷,因为审查的人向来都不是中医系的教授。而国内有一些研究领域跟医疗相关的学者,对这套学问却不一定认同,他们难免会觉得我的论文充满「宣扬中国文化伟大论」的思想──这是对我论文的评语中,一句令我十分惊讶的话。
我认为在技术之外与内,看待这门学问的眼光真的很不一样。我早年认穴位的时候也要经过背诵,可是现在却觉得不需要背,只要一个人站出来,穴道的名字就在那里了。同样地,每多读一次《伤寒论》,我都会觉得又比上回进步许多,但这种感觉并非「我觉得进步了」,而是「我去年怎么讲解得那么糟?」自问去年怎么没有发现呢?
后来因缘际会参加了中研院民族所余舜德先生所领导的读书会,本来个人子计划的研究题目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坐相与身体感」,可是第一年读书会主持人设计的题目是「物与身体感」。他说不一定要篇篇都写自己原初申请的题目,只要在三年计划完成前写好该题即可。正好这年暑假我拜一位上海的经方老师为师,投注了大量精力重习《伤寒论》,而暑假时我觉得自己实在离不开这本书,也不想离开这个主题,于是就从《伤寒论》里找寻研究题目。那年刚好遇到几位性情忧郁的学生,成天将「烦」字挂在嘴上,我的论文题目就此诞生:〈《伤寒论》中烦证的身体感〉。伴随着《伤寒论》的学习,从经典缜密的叙述切入,了解中国人如何认识「烦」,以及烦证的身体感。
近年台大成为五年五百亿经费补助政策的对象之一,学校为了提升通识教育的内容,找我开大班通识课。几经考虑,为了同时满足中文系阅读经典的需求以及一般学生修课的需要,我尝试开了:「医家经典中的身体论述」。上课讲义原建构自我的几篇相关论文。由于当初论文撰写时即考虑文科读者对这个领域可能不甚熟悉,所以诠释原典力求浅显详细。每堂课我上完九十分钟的演讲课以后,便让TA带领三十分钟的体验课,在各组分配到的体验课教室教导同学舌诊、脉诊及足六经的穴道,因为唯有实际体会过,才能相信和接受这套理论。这门二百多人的课程排在早上一、二节,我通常在八点十分抵达教室,每周比我晚到的学生大约只有五人,他们彷佛觉得晚到教室就吃亏了。
学期中我列出一些参考书目,主要是《内经》、《伤寒论》的缮本、标点本,和其它的参考书籍。后来我发现买书的状况非常热烈,虽然这只是参考书目,而非必读书目。此时,我深刻觉得若是只是敎授论文的内容似乎有点对不起同学的用心,而考虑更换课程内容。最后我被一位中文系学生的热诚感动。记得刚讲完《黄帝内经》,准备讲《伤寒论》的时候,那位学生下课后来问我:「请问老师,我回家要预习哪个部份?」我说先预习「太阳上篇」。她又说:「预习完太阳上之后呢?老师,我从这个礼拜到下礼拜都要一直念这一科。」当下我决定换课,那时学期还剩八周左右,我打算教完《伤寒论》。我的助教都曾在寒、暑假集训时听过我讲《伤寒论》,有些人不止听过一遍,我常与他们讨论,一边修正教学方式,直到学生能跟得上进度。课程非常吃重,要读的内容很多,到了最后一周,我发现课上不完,便和学生讨论是否要删减或压缩课程,但他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最后决定在期末考当天早上七点准时加课,八点半进行期末考。可见这些台大学生初次接触传统医学的心情,是极感兴趣的。
我也曾想过,若年轻时选择了中医系,会否更加如鱼得水?但如今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读医书时,助长我最多的其实是道家思想,因为《庄子》书中有许多关键性的语言,例如「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如果不知道五运六气,很难深入这个领域,了解医书以后,我觉得医书和《庄子》成书的文化语境,似乎比庄子历代的注家更为一致。疏通《庄子‧逍遥游》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后来成为我升等副教授的论文。阅读医书对在我研究庄学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我昨天读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讲到任脉的内容,与庄学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中国人讲「医道同源」,诚非虚言。医、道两家实有千丝万缕的系连,我的研究因而能够齐头并进,研读医书使我更了解庄子;研读庄子则让我更通透医理。

问:可否请教授谈谈对于现今中医教育的想法?
答:我曾接触从事中医教学的朋友,他们常会提到教学改革的困难。我想:「如何让一个张仲景教出一百个张仲景」,这是所有从事传统医学教育者的希望。
如果老师和学生的程度差得太远,我们就只能看着传统文化日渐没落,我很害怕这样的现象发生,所以每当看到我的学生写出好诗,我都非常高兴。我常对学生说:「你们现在才二十来岁,你们写得比老师二十多岁时好太多了!」中医也是一样,我一直致力于缩小和学生的程度差距,希望能让他们很快离开初学入门的阶段,真正地登堂入室。
中国有所谓儒医的传统,在古代,医者地位低下,只有少数第一流的人才愿意钻研医术,成为「执技之人」,难怪林亿说,医家至精至微之道,怎能传给那些至下至浅之人?多少人视执技之人为三、四流的人!所以古代儒者在撰写医书时,常会教人好好钻研,目的不是要人成为名医,只是希望你我不至于被庸医所误。
这几年也许因为科系所限,我并没有培养中医系学生的机会,也不具相应的责任。反倒有了另一种想法,我希望将中医普及化。中医最值得称许的一点,是对于疾病的定义十分严苛,我常与一些面临发胖的学生开玩笑说,腰围开始变粗其实就是疾病的征兆了,因为在一个人最健康、血液循环非常良好时,不会出现「中厚」的状况。中医有一套独特的理论,在西医尚不把一些征兆当成疾病时,中医就已经把它当作疾病对待了,所以说中医同时是一门很好的预防医学。如果人人皆有粗浅的认识,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就能将自己的身体维持在相当的水平。

问:请问教授的诗词创作为什么会以古典诗词为主?
答:我的父亲过去就读南一中起,便对于中国文化十分倾心。考上台大药学系后,他入了郑曼青先生的门。我称太老师的郑曼青先生,人称「诗、书、画、中医、太极拳」五绝。父亲进入郑先生门下后,更加重视中国文化精粹的学习。因此,从我小学三年级起,就被教育写作古典诗,每个月都要写几首诗让父亲看过。起初写诗,是用做功课及写作业的心情,但现在回忆起来,那段岁月却是非常值得的。
我在台大已经教授了十五年的古典诗。犹记第一年的教学,学生学会写诗后,在家中被妹妹取笑:「姊,妳怎么做这种曾曾祖母才做的事情?」但是教了几年,逐渐有了一点口碑,多年下来,现在创作古典诗,已经变成了台大学生自豪的艺文活动。其实古典诗的格律早已由古人定好,本身就具备一种音乐性,许多学生写不到一年就有让自己欣喜的成绩了。
你们一定会觉得,要阅读古典诗就阅读古人的作品,今日写古典诗何益?但古人的诗再好,也未必能写出当代的情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阅读诗经时并不偏好看一些祭祀、仪节或战争背景的诗作,因为那与我们的生活较少共通的交集;但我们喜欢情诗,因为我们与古人一样,仍会坠入爱河。我常会告诉学生,别将写诗想成「这是为了交作业」,而要想成「我正在记录我的人生」。例如:初恋往往难以开花结果,如果用文字记下当时的心动,也许日后回想起这段并不美好的恋情,因为诗的缘故,感觉仍会十分美好。

问:在老师的论文中曾说到:寓于医家的知识分子不是因为职业或兴趣,而是一种价值的选择,敢问教授也将医家作为人生价值的选择吗?
答:我想是吧。我记得当初提出这个观点时,有个老师不太赞同,他认为不管你信仰哪一宗教,参与哪一政党,都有找医生看诊的一天,医家怎么会是一种价值的选择?我想:道家的人不愿深度介入政治,并且把个人的心灵、逍遥、宁静置放在生命的第一位,这是一种价值的选择。因为他认为生命价值超越现象世界之外,也就是说,道家认同的生命价值,乃建立在物质生活之外,是其认为更加重要的精神价值。医家的价值取向则和道家非常相近,是非常淡泊、淡漠、寡欲的。另外,医家还认为透过食物或药物的选择,可以达到生命的「中和」。「中和」是中国文化里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说我们称赞一道菜肴美味可口,绝不是因为某种味道特别突出,而是一种和谐的搭配进入口中的感觉。社会如此,开药时须注意的君臣佐使等配伍也是如此。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追求如何在身体、在身体与大化流行中达到和谐的价值。学了医家思想,会更加了解老庄思想中持盈保泰的观念,了解如何让生命维持在「中和」的状态,而不过多欲求。对我而言,这虽不是我原初预期的专业,但我获益于此项「专业」。每多读一遍医书,我就能越接近理想中的生命状态。

问:传统中医往往受到社会大众误解,站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教授对此有什么感受与看法?
答 :我以前很怕别人说中医不科学,可是现在,我会说中医本来就不是科学。尤其我读了西方的现象学理论以后更觉如此。
事实上,当我说:「我觉得某人的个性很温和。」这句话就非常不科学,因为「温和」无法透过度量衡来测量;即便称赞一个人很真挚,「真挚」亦无法透过解剖学而证明。科学所指称的真理,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的真理往往是两回事。
中医最为人诟病之处,在于西医可以很明确指出是什么病毒导致的疾病,而中医却说是病邪传入哪一条经络、患了六经辨证中的什么证。整个中医学的体系就建构在日常生活的感受中,它当然不算是一门科学。然而,即使中医不是科学,亦不代表中医不能用科学方法证明。很多人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觉得太陌生了,一般人无法从古医籍中获得立即的了解,并且体会不到。如果透过学习,渐次了解到中医的理论、体会到中医的好处,马上就能接受了。同理,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这门学问,中医就不会如此被怀疑了。不过,随着教育的推广,我认为中医受到误解的问题,终会逐渐消失。

问:请问老师觉得走中医临床的人,应该学习多少其它相关知识,例如天文、地理、道家?
答:我觉得这类的书除非出于兴趣,否则不须读太多本,我的文章中虽提到天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大多数也只是碰巧翻到而已。因为中国人感兴趣的「天」,并非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或地球以外的星球那种天外之天,古人看重的是天候对人的影响,以及对生命的影响。
没有多余闲暇时,尽管中医典籍提到了天文地理,也只要理会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部分就好。天文、地理毕竟是要随着你的方子走的,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很可怜,要念那么多学门的东西,遇到时当补充知识念就可以了。

问:老师能否就中医的学习方法,给大家一些建议?
答:以学习中医来说,我觉得《黄帝内经》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大视野,让人了解大自然及这个世界与人的互动关系,同学不妨先从这本书入手,但要知道,不是读完《黄帝内经》就可以行医了,这只是开始。我通常会建议同学先读《内经》,再读《伤寒》,接着再读《本草》。都读透了之后,便能初浅认识约摸百分之八十的疾病了。为何要熟读《伤寒论》?常言道经方好学,因为经方有法,真的学会之后,治病时但依循仲景手法,心下会觉得很轻松。比方说太阳证的辩证──「有没有汗」、「烦不烦」、「大便如何」、「小便利不利」、「按下去会不会痛」?从这些日常生活明白清楚的身体感问题问起,判断点很简单,按部就班地询问,要出错也不容易。
可是经方的动作大,对一些体质敏感、身体没有过多需要排掉的东西的人来说,未必合适。而经方的补药,也不足以应付所有的细微变化,一旦遇到一些寒热夹杂、身体没有瘀积的病人,治疗上便不能面面俱到,这时会比较需要时方派的辅助。就我而言,我会先把经方学到够熟的时候,再往时方派发展。

问:可否请老师对中医系的同学提出一些人生建议?
答:想走出一番天地的学生,须有自己独特的生涯规划,有了明确的规划,活着的感觉就与别人不同。当别人都向左走时,你就向右走吧!那边的道路将更宽广。中医的前景可期,且目前仍有多处荒径待访。
常有人认为,中文系的人才要念中文,中医系的人才要学中医,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作文写不好又何妨,反正自己不念中文系。表面上我们是华人,但是男生穿西装打领带,女生穿戴胸罩、高跟鞋,我们躺在沙发上、游泳使用自由式、棒球成为我们的休闲活动,而能读懂《庄子》的有几人?
我们不珍视自身文化的特色,虽然中国人不必然要着唐装、穿旗袍,或是端坐中国式座椅,但你必需正视、体会传统文化的存在,而后再选择是去健身房重力、有氧训练,或是打太极拳、练书法、学国画。
我觉得活在这个时代的学生挺可怜,这个时代缺乏终极的价值。他们成天等待新的计算机游戏推出,或在网络上耽溺逸乐。我认识一个朋友,现在是台大中文系的教授,他原本学习西方建筑,学生时代设计表现十分杰出,后来却改念了中文系,这是非常大的转向。他说因为他结婚了,并且有了小孩,在阅读西方典籍的过程中,对于西方艺术家成名之后的疯狂举动十分疑虑;反观在中国,一名精神异常者写的诗、一名汉奸写的诗,极可能无人问津。中国思想传统对人格修养有很大的期许。他希望往后教养孩子时,能有所典范与楷模,是以绕了一圈,仍决定回归中文系。
现在台湾的中医师多数不念中医经典,因为门庭若市,生意实在太好,便觉没时间也没必要读经典。若只为求利,则无法达到医者应有的高度,除非理想远大,或有深刻的文化憧憬。传统文化正在衰微,现况实在令人担忧,如果你对文化抱有感情,当为自己树立人生的标竿。
发表于 2010/4/10 1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半个小时 终于是看完了 受益匪浅 感触良多

谢谢 lz 的转载

我决定把这个转给朋友了

再次谢谢
发表于 2010/4/10 1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JT哪个阶段的老师?印象里JT比较不认同时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