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朱进忠老中医《难病奇治》——从肝论治治百病——一枝独秀,藏在深闺人未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鼻病
1.鼻衄
(1)鼻衄,头胀痛
苏××,女,成。
3个多月以来,两鼻孔时衄时止,一直不愈,某院诊为高血压病,用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血压180/130毫米汞柱外,并见印堂部微赤,两鼻孔中有血性棉球堵塞其中,少量鲜血从棉球边缘不断渗出,头胀头痛,头晕,舌苔白,舌质红,脉弦大上入鱼际。综合脉证,诊为肝阳上亢,火邪上冲,治拟用平肝潜阳,养阴泻火。镇肝熄风汤加减。
处方:代赭石20克 石决明30克 天门冬10克 白芍15克龙胆草10克 元参15克
服药1剂之后,鼻衄停止,继服4剂之后,愈。
(2)鼻中隔弯曲,鼻衄反复发作
孙××,男,17岁。
数年来,两侧鼻中经常发生出血,某院诊为鼻中隔弯曲。每次发作时经耳鼻喉科治疗后即可好转,最近1年多来,几乎1个月左右发作1次。此次发病已经1周,遍用中、西药物及手术方法治疗,始终未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两侧鼻孔有纱布堵塞,但已变为鲜红,边缘有点点鲜血滴出,头晕,面色萎黄,血色素7克%,舌苔薄白,脉弦细、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乃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凌金烁肺所致,治拟用滋补肝肾,以降虚火,增液降火饮。处方:
元参50克 麦冬12克 生地15克 肉桂1克
服药1剂后,鼻衄停止,继服6剂,追察5年,未见复发。
(3)长期鼻衄不止
何××,男,25岁。
数月以来,鼻衄一直不止,经几个医院反复检查迄未确诊,虽反复应用各种治法一直不见效果。细察其证,除两侧鼻孔不断有鲜血流出之外,并见面色萎黄透青,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舌质淡,舌苔薄黄,脉细涩。综合脉证,诊为肝郁血虚,郁而化火,火邪迫肺所致,治拟用舒肝解郁,养阴泻火。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坐归10克 白芍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干姜3克 薄荷3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 元参30克
服药3剂之后,鼻衄减少,继服7剂之后,鼻衄停止而愈。
2.鼻渊
郝××,男,28岁。
头晕头痛7~8年,某院诊为鼻窦灸,经穿刺治疗以后曾有一度好转,但一年之后头晕头痛又重复如初。细察其证,前额、巅顶头痛,遇热或在太阳照射下走路时则尤为严重,鼻塞、鼻涕较多,烦躁易怒,在生气之后,头痛往往加重,甚或出现耳鸣耳聋,舌苔薄黄,舌尖红,脉弦而数。综合脉证,诊为肝经郁火在内,风寒闭郁于外,治拟用泻火平肝。佐以散寒,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
龙胆草10克 栀子10克 黄苓10克 柴胡10克 生地10克车前子10克(布包煎)泽泻10克 木通10克 甘草10克当归10克 苍耳子12克 薄荷10克
服药3剂之后,头痛大减,继服30剂之后,头痛、鼻塞、流涕消失。
某医问:为什么不用辛夷散、苍耳子散?患者听后曰:早已用了多剂而不效。答曰;此乃肝肺经病,且以肝病为主,故当从泻火平肝,不可重在治肺也。
3.鼻流清水不止
郝××,男,20岁。
1年多来,两侧鼻孔不断有清水稀鼻涕流出,不臭,两眼视力日渐下降,思维能力衰退,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某院诊为脑脊液鼻漏。予中、西药治疗后不见好转,又因畏惧手术而求中医诊治。细察其证,两测鼻孔不断有清水样鼻涕流出,视力下降,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极为迟钝,舌苔白,质淡而润,伸舌时微颤,脉虚缓,综合脉症,诊为气虚湿郁,治拟补气散风,益气聪明汤加减。处方:
蔓荆子10克 升麻10克 葛根15克 党参10克 黄芪18克黄柏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10克
服药10剂后,头晕、鼻流清涕消失,视力增长,继服20剂后,视力恢复正常,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基本恢复。
4.鼻塞久久不愈
王××,男,成。
数年来,鼻塞不闻香臭,某院诊为慢性鼻炎,虽曾反复应用西药和中药苍耳子,辛夷等一直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鼻塞不闻香臭之外,并见头晕心烦,每次生气之后都感鼻塞不闻香臭加重,舌苔白,脉弦。综合脉证,诊为肝胆郁火射肺,治拟用舒肝泻火,当归龙荟丸加减。处方:
冰片1克(冲)栀子10克 酒军3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羌活10克 防风10克 薄荷6克
服药2剂之后,鼻塞消失,继服2剂而愈。
(二)咽喉病
1.咽喉疼痛,有异物阻塞感,食道疼痛
郝××,男,成。
咽喉疼痛,时轻时重已4~5年,某院诊为慢性咽炎,经用西药和中药解毒利咽之品治疗无效。细察其证,除咽喉痛之外,并见食道疼痛,咽喉有异物阻塞感,胃脘满胀,舌苔白,脉虚大弦滑,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淤,痰湿不化为标,治拟用补气养阴以培本,舒肝理气、活血除湿化痰以治标。加味一贯煎加减。处方:
党参30克 麦冬12克 生地30克 苍术15克 白术10克青皮10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薄荷6克夜交藤30克
服药6剂之后,咽喉、食道疼痛,胃脘满胀消失近半,继服1个月,诸证消失而愈。
2.声音嘶哑,胃脘满痛
王某,二年多来,声音嘶哑,某院诊为声带息肉。手术后,声音嘶哑有1年明显好转,但其后又复如初。又转请某医以中药化痰、养阴、宣肺之药治之,数月之后,不但声音嘶哑不见改善,反而日渐胃脘胀痛,头晕头胀,失眠健忘,疲乏无力。细察其证,除声音嘶哑,头晕头胀,胃脘满痛,失眠健忘等证之外,并见咽喉经常干燥,心烦不安,舌苔白,脉弦大紧。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俱虚为本,气滞血淤,痰湿不化为标,治拟补气养阴以培本,舒肝理气,活血化痰以治标。加味一贯煎加减。处方:党参30克 麦冬12克 生地30克 苍术15克 白术10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薄荷6克 夜交藤30克
服药6剂后,声音嘶哑,胃脘满痛,头晕心烦、失眠健忘均见好转,继服上药20剂后,诸证消失而愈。
(三)耳病
王××,男,60岁。
在感冒的时候,突然发现鼻塞,耳堵,头重,听力减退,当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经过中、西药治疗后,鼻塞不久即消失,但头重,听力减退,耳堵的现象却始终不见改善。后经某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又经中、西药治疗3个多月,仍然不见明显改善。细察其证,除耳堵,头重,听力减退之外,并见胸胁苦满,时时叹气,心烦失眠,舌苔白,脉沉弦滑。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沉脉者,郁证也,滑脉者,痰热也。痰郁气结,肝肺俱病,耳窍闭塞,治拟用舒肝理气,化痰泻火。柴胡枳桔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甘草10克 杏仁10克 郁金10克 苏叶10克 薄荷10克 黄芩8克
服药3剂后,两耳发堵基本消失,听力大见改善,胸满心烦、失眠亦大见好转,继服6剂,诸证消失而愈。

二、耳眼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心酌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耳病
1.链霉素中毒后耳聋
梁××,女,18岁。
1年多之前,因发热不退而请某医治疗,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后2天,发热即迅速消退,但几天之后,发现两耳听不见任何声音,经某院检查诊断为链霉素中毒后遗症——耳聋。经用西药治疗7个多月,耳聋不见改善,又请中医以补肾之剂配合针灸治疗近5个月,仍然不见明显进步,细察其证,除两耳听不见任何声音之外,并时见轻微的头晕耳鸣,舌苔薄白,脉弦缓。综合脉证,反复分析,肝虽开窍于耳,心亦开窍于耳,突然耳聋者,心气闭塞也;脉弦缓者,肝虚也,治宜补肝之精,益心之阴,开心之窍。龟龙通窍煎加减。处方:
鳖甲30克 龙骨15克 远志15克 菖蒲30克
服药4剂之后,两耳已微能听一些声音,继服16剂之后,两耳听力竟接近正常,又服20剂,听力完全恢复,愈。
2.无明显原因性耳聋
和××,女,17岁。
十几年以前,在玩耍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听力较差,经过几个医院检查没发观什么器质性病变,最后通过反复会诊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先用西药治疗数年不见明显改善,后又请中医以补肾、平肝泻火之药和针灸治疗1年多,仍然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两耳听不见任何声音,仅偶有耳鸣和两耳如有物堵死的感觉,舌苔白,脉沉涩。综合脉证,诊为心肝俱虚,耳窍闭塞,治拟用养阴平肝、开窍宁神。龟龙通窍煎加减。处方:龟板30克 鳖甲15克 远志15克 菖蒲30克 郁金10克龙骨15克
服药6剂之后,耳聋竟大见改善,在询问其各种症状时竟能全部回答而出,继服6剂之后,听力基本恢复正常,乃继服10剂以善后。
3.电话工人耳聋
耿××,女,38岁。
在长途电话台已工作20年,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发现对一般声音听不清楚,尤其是近5年以来,听力明显下降,最近半年以来,电话声音几乎一点也听不清楚,因此根本不能坚持继续工作,经数个医院治疗后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已完全耳聋之外,并见失眠心烦,烦躁不安,而色微见晃白,舌苔薄白,脉虚大弦。综合脉证,反复分析,诊为气阴俱虚,痰火阻窍,治拟用补气养阴,化痰泻火,开窍宁神。十味温胆汤加减。处方:
黄芪15克 当归10克 麦冬10克 党参10克 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 枳实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40克甘草6克 菖蒲10克 远志10克
服药6剂之后,耳鸣耳聋好转,在回答所询问的问题时几乎全部能够正确的答出,睡眠增加,心烦急躁等证有所改善,继服上方30剂后,听力恢复正常,并已上班工作。
某医问:同样是一个全聋,为什么治法各异?答曰:脉象不同耳。脉象弦缓者,兼有湿郁,故重用芳开;脉象沉涩者,兼有气滞,故重用理气;脉象虚大者,气阴俱虚,故用补气养阴。病证的重点不同,兼证有异,故治法不同耳。
(二)眼病
1.胬肉攀睛
韩××,女,35岁。
两眼涩痒、发红,有胬肉,日渐从白睛向乌睛发展有2年多,近1年来日渐加剧,影响视力,某院诊为翳状胬肉,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不愿手术,改请中医治疗。细察其证,左跟胬肉红赤约0.2×0.4毫米,右眼0.1×0.3毫米,涩●痒而痛,舌中心无苔,他处白苔,脉弦细。综合脉证,诊为心肝俱病,血络淤滞,肺肝阴虚,治拟用滋阴活血。处方:
石斛12克 麦冬12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桂枝9克桃仁9克 元参30克 牡蛎12克 龙骨12克 蝉蜕6克
服药2剂之后,两眼涩痒疼痛大见好转,胬肉有所缩小,继续按照上方服用8剂之后,涩痒疼痛消失,胬肉亦消退3/4,又服20剂,诸证消失而愈。
2.白睛红赤涩痛
安××,女,54岁。
两眼发红、干涩疼痛年多,某院先用西药治疗7个多月无效,又请某院多方检查确诊为结核性结膜炎,经用抗痨药治疗3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缅察其证,除两眼白睛均红赤,干涩疼痛外,并见经常失眠、心烦、舌苔白、脉沉细弦而涩。综合脉证,诊为阴虚为本,淤血阻滞为标,治拟养阴泻火以治本,活血祛淤以治标。处方: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麦冬10克 元参15克 石斛10克丹参15克
服药10剂之后,两眼红赤涩痛明显好转,睡眠增加,继服60剂的两眼红赤消失,睡眠正常。
(三)舌病
郭××,男,17岁。
自幼年时起,发现舌体左侧紫暗肿胀,经数个医院诊为舌体血管瘤,中、西医大多感到难于治疗。近5年来,紫暗肿胀的面积日渐扩大,几乎遍及整个舌体,所以日渐影响说话和吃饭。6天前因吃花生米数十粒,突然整个舌体胀肿满口,不能活动,使吃饭、喝水均成了问题,为此,又急至某院治疗,建议去外地医院手术切除,不得已,求治于中医。细察其证,舌体肿大满口,不能伸缩,色紫暗,不痛,不痒,不能说话,不能正常的咀嚼食物,舌苔黄而稍腻,脉弦滑而涩。综合脉证,反复分析:舌尖者,属心;舌边者,属肝,紫暗者,属淤血。脉滑者,属痰热;弦者,属肝;涩者,属淤。综合论之,实乃心肝俱虚,痰滞血淤之证,治拟宜养心益肝,化痰活血。处方:
元参30克 麦冬10克 南星10克 骨碎补10克 全蝎4克木通6克 石斛10克 连翘10克 桂枝10克 桃仁10克丹参10克
服药6剂之后,舌体肿胀的程度明显改善,已能进食和说话,并主诉说:舌麻木,活动极不灵活,有时失眠心烦。综合脉证,反复思考:病程既已久远,伏邪极其深重,若不从里透外,则病难解。独活者,善除心肝在里之伏风,宜稍佐之以除痼邪也。上方加独活1克。
服药6剂之后,舌体的大小已基本恢复正常,惟见舌尖有数个大红点,其他各部颜色与正常者相似。遵上方服药60剂,不料,舌体大小、颜色竟完全恢复正常。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9/13 11: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脾胃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眼病
外伤后复视
邢××,男,成。
3个多月以前,在打架的过程中,突然右前额被物击伤,打伤后不久发现右眼视力下降、复视,右眼球向下、向上和内收的运动丧失,某院诊为动眼神经麻痹,先用西药治疗2个多月不见好转,继又请中医以养血平肝之剂治疗1个多月仍无明显改善,配合针灸治疗半个月亦无明显疗效。细察其证,右跟睑下垂,外斜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均丧失,眼珠向上、向下,向内的运动丧失,其它无明显痛苦,苔舌白,脉右虚大而弦,左弦涩不调。综合脉证,反复分析:右脉虚大者,气血俱虚也:弦者,肝脉也;涩者,气滞血淤也合而论之,此乃脾肺气血俱虚,肝血络脉淤滞所致。治拟宜用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
黄芪30克 当归12克 赤芍12克 川芎10克地龙10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
服药3剂之后,右眼视力明显增加,眼球的向上、向下、向内的活动情况亦较灵活,继续服药10剂之后,右眼球的话动完全正常,复视消失,瞳孔等圆,视力正常而愈。
孔××,男,45岁。
半年以前,在走路过程中,突然被飞石击伤左前额,立刻流血不止,经包扎缝台后不久即全部恢复正常,但在去掉包扎之物时突然发现视力明显下降,视一为二,急至某院眼科诊治,确诊为黄斑损伤。先用西药治疗4个多月不见改善,继又请某医以活血通络之剂,针灸相结合的方法泫进行治疗两个多月,诸证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证,两眼外观无异常,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活动均自如,头不痛不晕,舌苔薄白,脉右弦大,左弦。综合脉证,反复分析:左脉属心肝肾,右脉属肺脾肾,左脉大于右脉者,其病主在心肝为病,右脉大于左脉者,其病主在肺脾为病。又弦者,肝脉也,肝藏血,且病起于外伤之后,必有淤血相兼。合而论之,乃气血俱虚,淤血阻滞之证也,治宜拟用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
黄芪3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地龙10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 赤芍10克 茺蔚子1克
服药6剂之后,视力明显改善,复视好转,继服15剂后,视力恢复正常,复视消失。
(二)唇病
1.上唇肿胀,麻木微痒
林××,女30岁。
7年多以来,上唇一直肿胀麻木微痒,曾前后就诊于数院,或诊为唇炎,或诊为慢性丹毒,或诊为唇癌,惟因患者不愿作病理切片检查而一直没有确诊。曾先后应用各种消炎药及多种抗癌药进行治疗,然而不是不效,就是有严重的副作用,后又请某医以中药清胃散、甘露饮、银翘散、清瘟败毒饮、普济清毒饮等加减,以及单方蜈蚣、全蝎和梅花点舌丹外用等进行治疗,但用药2年效果甚微。细察其证,上唇肿胀麻木微痒,色紫暗红,按之不痛,局部无明显的糜烂和溃疡存在,鼻孔微有堵塞感,舌苔薄白,脉弦缓。综合脉证,反复分析:精神、食欲尚正常者,正气不虚也。脉弦缓者,脾湿也;又前医久用大寒之品以除热邪,而湿未除,致成脾胃湿热为病。唇者,居于上焦,上焦之病非风药难到,即阳气不能达于上所致耳,合而论之,此乃脾胃湿热,阻于中焦,清阳失升,湿浊不化之证也,治宜清胃之湿热,佐以散风升阳除邪。泻黄散加减。处方:
霍香10克 甘草10克生石膏15克栀子10克 防风10克元参10克 白芷10克
服药4剂之后,上唇肿胀、木、痒均好转。继服10剂,诸证全部消失,愈。
2.口唇肿胀溃烂,脱皮流黄水
曲××,女,38岁。
十几年以来,上下口唇红肿、发痒、脱皮、裂口、流黄水,某院诊为慢性剥脱性唇炎。先用西药间断性治疗6~7年无效,后又请某医以清热解毒,清胃泻火,活血祛淤,以及单方蜈蚣、全蝎、土元、成药梅花点舌丹、锡类散。蟾蜍锭等治疗2年多,仍然无明显效果。最近1年多以来,不但肿胀、脱皮、发痒、流黄水,而且经常从裂口中流出血水样物。细察其证,上下两唇均明显肿胀,有的部位黄水堆积成厚厚的痂盖,有的部位皮肤脱落呈鲜红色,其间有多处裂口,裂口处不断有鲜血或血水流出。有黄水痂盖处奇痒而麻,有裂口处则疼痛,致使上下两唇经常庠、麻、痛并见,难于忍受,舌苔白,脉弦缓。综其脉证,诊为脾胃湿热,久入血络,郁而化风,清阳失升,浊阴失降。治拟用除湿清热以培本,散风活血以治标,泻黄散加减。处方:
霍香10克 甘草10克 栀子10克 防风10克 大黄1克
服药6剂之后,上下唇部的肿胀明显减轻,痛、痒、麻等好转,已不流血及血水,继服6剂,诸证消失而愈。为巩固疗效,又服10剂以善后。
(三)牙龈病
1.牙痛,牙齿浮动
智××,男,15岁。
3年多以来,牙痛时轻时重,上下牙齿全部浮动,不熊吃硬和粘的食物,齿间疏豁。偶有鲜血流出,某院诊为慢性牙周炎,先用西药治疗1年多无明显效果,后又用中药牛黄解毒丸,清胃散加减方等治疗亦末见明显疗效。细察其证,除满口牙齿浮动,隐隐作痛之外,并见烦躁易怒舌苔黄白,脉弦,综合脉证,诊为肝肾阴虚,虚火上冲,治拟用滋阴降火。牢牙散加减。处方:
升庥1克 白芷1克防风2克 龙胆草13克地骨皮40克
眼药7剂之后,牙齿浮动、疼痛均明显改善,用舌舔上下牙齿时已不摇动,又继服上方40剂,牙痛消失,虽吃炒黄豆也不疼痛动摇。
2.牙衄
郝××,女,29岁。
6年来,牙龈衄血时轻时重。近半年多来,在睡醒以后经常发现满口是血,某院诊为慢性牙周炎、维生素C缺乏病,曾反复应用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牙根部不断有血渗出外,并见齿龈萎缩,齿根部有血块,牙齿疏豁,头晕心烦,舌苔黄、脉弦。综合脉证,诊为阴虚火旺,治拟用滋阴降火。增液汤加减。处方:
元参60克 石斛15克 生地18克 怀牛膝10克
服药15剂之后,牙衄明显改善,齿龈微长,继服20剂后,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本病重用滋阴之品尚可理解,其用牛膝者,当作何理解?答曰:怀牛膝补肝肾,降虚火,故用之。又本病脉见弦象,弦为肝脉,故在重用肾药的同时,加入怀牛膝以补肝。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肾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眼病
1.范××,男,28岁。
半年以前,突然发现左眼视力丧失,右眼视力明显下降,并有很多小的黑点在眼前游动,某院诊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底出血。住院治疗1个多月,视力有所恢复,但在刚刚有所恢复时,又发生了第2次出血,出血后,两跟视力全部丧失。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以后,视力又逐渐有所恢复,并能在1米的距离之内看清人或床椅的形状、位置,就在这时又发生了第3次出血,出血之后,又全部失明。此次出血之后,视力一直不能恢复,至今已经3个多月,也仅能在2尺左右的距离内看到人在晃动,有时就看不清。细察其证,两眼外观无异常改变,头微微作痛,他无所苦,舌苔白,脉沉弦。综合脉诊,诊为肝肾俱虚,络脉淤滞,伏风入内,治宜拟培补肝肾,疏散伏风。独活补元饮加减。处方:
独活15克 骨碎补10克 元参60克
服药4剂之后,视力明显改善,在1米的距离内可以清楚地看见手在晃动,继服20剂之后,视力恢复正常。追访1年,一直没有复发。
2.赵××,男,48岁。
十几年以前,因左眼眼底出血经过多方治疗无效已经失明,最近2年多以来,右眼眼底又发现反复出血,经北京、上海、太原等地医院诊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底出血,反复住院1年多,在这些医院住院期间虽曾有过视力改善,但都因一次一次的反复出血而停止治疗,或转入其他医院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已,转请中医试验治疗,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多数医生均采用活血止血法治疗,经过近半年多的治疗发现,出血的次数仍然保持在1月左右1次,最短的1次,仅仅有18天。为此,视力在几个月内始终没有恢复过。细察其证,左、右两眼视力均完全丧失,除此之外,尚有头晕头胀,心烦,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诊为肝肾阴虚,伏风于内,治拟用补肝肾,降虚火,散伏风。独活补元饮加减。处方:
独活15克 骨碎补10克 元参60克
服药20剂以后,视力明显改善,不但能自己去厕所,而且能不在别人的帮助下上下楼梯,在庭院中散步。眼底检查结果:出血已大部吸收。正在此时某医主动来诊,认为上方无止血之品,恐其再次出血,改用凉血止血之药治之,服药4剂之后,突然右眼又完全失明,经检查为跟底大量出血,于是又邀余治之。细察脉证,与前无异,乃再予前方治之,服药10剂之后,视力又有所恢复,然较上次恢复较慢。细察其证,左眼已失明,右眼在1米左右可以看到人影在走动,也可以看床,此外,尚见胸满心烦,头晕头胀,大便秘结,舌苔白,脉沉等。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沉脉者,气滞血淤也,治宜拟用理气活血。复元活血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赤芍10克 枳实10克 川山甲10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大黄4克甘草10克
服药6剂之后,视力明显增加,巳能自己在屋内随便走动,继胝40剂后,视力恢复至0.5,并可到庭院、大街走动,又与前方交替服药半年,视力恢复至0.9。
3.眼痛、目赤,视力下降
宋××,男,59岁。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因为历史问题,与领导反复生气后,两眼突然困痛,视力很快由1.5降至在1米左右内仅能看见人的大致轮廓,某院诊为虹膜睫状体炎。先用西药治疗2个多月,视力似有增加,但很不显著,又加服中药明目地黄丸1个多月,效果仍然很不明显。细察其证,两眼均微赤痛,两眼在1尺距离之内可以看清手指,此外,尚见有头痛头胀,胸胁苦满,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综合脉证,诊为肝肾阴虚为本,肝郁化火,上冲眼目为标,治拟宜滋补肝肾以培本,舒肝解郁,泻火以治标。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生地15克元参60克 薄荷2克 茺蔚子10克
服药7剂之后,视力明显增加,在2米左右的距离之内,巳能清楚地看清手指,头晕头痛、眼困眼痛、胸满心烦亦大有好转,继按上方服药20剂,视力恢复正常,其它诸证亦大部消失。
4.产后视物不清
梁××,女,30岁。
生产之后不久发现关节疼痛,某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先用西药治疗6个多月疼痛不见好转,继又配合中药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之剂治疗1个多月,不但身痛没有减轻,而且发现疲乏无力,自汗盗汗更加严重。在1个多月之前又发现两眼逐渐视物不清,1米左右之内,连人影也看不清楚,某院眼科诊为视神经炎。先用西药治疗近20天,视力稍有改善,但继续用药1个多月时,视力反而不再继续进步。又请某医以养阴明目之药配合治之2个多月,视力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证,两眼外观无异常,在2米左右可见人的轮廓和大的物体,此外,尚有疲乏无力,自汗盗汗,腰疼腿困,关节疼痛,口苦咽干,舌苔白,脉虚大,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为本,清阳失升,不能荣养于目为标,治宜拟补气养阴以培本,升阳明目以治标。芪麦地黄汤加减。处方:
黄芪15克 当归10克 麦冬10克 党参10克 五味子10克生地18克 苍术10克 茯苓10克 石斛10克 泽泻10克丹皮10克
服药3剂之后,视力稍有增加,在一米左右的距离内可以清楚地看清人体,在1尺左右的距离之内可以看清手指,身痛汗出,腰腿酸困疲乏无力均大减,继服上药30剂之后,视力恢复正常,其它诸证亦大部消失。
(二)耳病
左耳疼痛,不断流出黄绿色脓汁
李××,男,14岁。
从1周岁左右开始左耳即经常流脓,或轻或重,始终不愈,最近1年多以来,左耳始终流脓不止,听力明显下降。1个月以前,又突然发现寒战高热,剧烈头痛,继而不久左耳流出多量的黄绿色脓汁,脓出之后,寒战高热消失,头痛亦明显减轻,其后脓汁越来越多,乃赴某院检查,诊为左耳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左耳后稍上方有一5×4毫米孔口,一直通向外耳道鼓膜前后方,内径口约2×3毫米,管内有脓性分泌物。先用西药治疗2周无明显效果,继又配合泻火之剂治疗1周仍无明显改善。细察其证,左耳不断有黄色脓汁流出,按其乳突部有压痛,精神,食欲正常,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虚而缓。综合脉证,诊为肝肾亏损,耳窍蒙蔽,治拟用滋补肝肾,佐以开窍。处方:
肉苁蓉15克 菟丝子18克 枸杞子12克 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 菖蒲6克 怀牛膝12克 白芍15克 白蒺藜3克熟地30克 五味子9克 沙苑子9克
服药3剂后,脓汁减少,继服20剂以后,愈。
(三)牙病
1.心悸,齿衄
赵××,男,61岁。
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经常反复发作,近五个多月来,牙龈经常反复出血,几乎每天早晨都满口是血,某院以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时,心悸胸满稍见好转时则牙衄就加重;当应用治疗牙衄的药物治疗牙衄时,心悸胸痛即明显的加重。转请某医以中药配合治疗,或用滋阴降火,或用清胃泻火,然而不但心悸胸痛不减,反见牙衄加剧,经常胃痛。细察其证,除胸满胸痛,心悸心烦,牙龈经常出血之外,并见腰酸腰痛,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沉细结代,综合脉证,诊为肝肾俱虚为本,阳气不化,虚火上炎为标,治拟用培补肝肾,温阳降火。十味地黄汤加减。处方:
生地15克 山药9克 五味子9克 肉苁蓉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丹皮9克 附子9克 肉桂9克 元参12克麦冬12克 怀牛膝12克
服药8剂之后,衄血完全停止,心悸胸满胸痛亦大见好转,继服4个多月,诸证消失而愈。
2.牙龈肿胀。时时衄血
张××,女,成。
牙龈肿胀衄血,时轻时重十几年,先用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继以中药清泻胃火,滋阴降火等亦无明显疗效。细察其证,牙龈微见肿胀,不痛,牙龈及牙根部有少量血痂,牙缝处时有小量血液渗出,按压时出血加重,用牙刷一刷则满口均变为红色,用牙咬馒头时咬痕处全是鲜血,舌苔白,有血染的血红色,脉沉细尺大而弦。综合脉证,诊为肝肾俱虚,虚火上炎,治拟用培肝肾,降虚火。增液止衄汤加减。处方:
元参15克 麦冬15克 生地15克 骨碎补15克
服药15剂之后,牙衄完全停止,血衄停之后,患者自动停药1个多月,停药之后,衄血又再次出现,但较前出血明显减少,又继服上药30剂,停药1年,衄血未作。
3.牙痛
和××,男,40岁。
左侧下臼齿部疼痛半年多,先用抗菌优、止痛片等治疗1个多月不效,继又请某医以牛黄解毒丸、清胃散等治疗5个多月,仍然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牙痛时轻时重,其重多在夜间,白天则疼痛明显减轻,舌苔白,脉弦缓,综合脉证,诊为肝肾俱虚,伏风于内,治拟用补肝肾,散伏风,独活补元饮加减。处方:
独活15克 骨碎补15克 元参60克
服药10剂后,牙痛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儿科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小儿稚阳之体,肝阳易动,故风病、惊病尤为多见,因此治小儿之病尤应注意适当佐用肝药。
1.高热不退
朱××,男,3岁。
持续高热不退5天,某院诊为流行性感冒,以西药治之不效,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仍不效。细察其证,身热如炭,神志时清时昧,舌苔黄白,脉数。急予升降散加减,处方:
蝉蜕10克 僵蚕10克 姜黄10克 大黄3克 薄荷6克
1剂后,热退,神清,继服1剂而愈。
2.惊、哭常作不止
徐××,男,5岁。
十几天以前,在玩耍的过程中,突然受惊,其后经常胆小怕事,既不敢出门,也不敢下地,不敢离开父母一步,然而仍然时见惊哭不安,在睡眠中经常突然大哭而惊醒,不敢离开母亲怀中。这种现象经常一夜3~5次不等,某院儿科予镇静剂治之,除药后疲乏思睡之外,别无其它效果。细察其证,除时见惊哭之外,别无异常,舌苔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证脉,诊为心肝失调,痰浊内阻,治拟调和心肝,化痰镇惊,桂枝龙牡救逆汤加减。处方:
桂枝3克 生姜2片甘草3克 大枣5个常山3克牡蛎6克龙骨6克
服药1剂后,诸证消失,继服1剂而愈。

——全文完——
发表于 2011/12/22 1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楼主辛苦
发表于 2012/1/11 17: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内科疑难疾病与肝、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131
(一)咳嗽        131
(二)哮喘        132
(三)短气        134
(四)胸痛        135
(五)背痛        135
(六)咽喉异物感        136
(七)失语        137
(八)咳血        138
(九)背冷        139
(十)肺痈        139
上面这章找来找去没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6: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其医理及辩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nniehe 的帖子

那就是疏忽了,遗漏了。我当时是想将其全部贴出来的。等我空闲了,从电脑里面找出来全部压缩一下,上传一个提供下载的word文档吧!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如何打包上传。而且当时网站的服务器不行,资料下载必须上传到另外一个服务器,我也不知道如何通过密码进入。现在的服务器强大了,就直接上传的这个页面,提供大家下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整理者整理的WORD文档,还可以继续提供下载:
回报民间中医网,贡献一本好书:word格式《难病奇治》
http://www.ngotcm.com/forum/foru ... fromuid-15143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三校完。pdf格式。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三校完.part2.rar (622.15 KB, 下载次数: 490)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三校完.part1.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501)

发现天色已晚原来给出的外部链接可能失效,故在此上传,以方便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2/23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