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朱进忠老中医《难病奇治》——从肝论治治百病——一枝独秀,藏在深闺人未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03: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肝主风

(一)痒凤
骆××,女,10岁。
从1周岁开始即发现其在身上到处乱抓,睡眠不安。父母在其身上到处搔抓约半小时后,才可安然睡觉。但睡眠过程中还不断地搔抓各部,有时因奇痒难忍而突然痛哭,不再入睡。稍长之后,经常主诉全身奇痒难忍,昼夜难于入睡。尤其是夜间刚刚要入睡的时候,经常痒的难于忍耐,不得不抓的到处是血痕。为此曾到数个医院诊治,均确定为皮炎,但前后断续服药5年始终无明显效果。后又请某医诊治,断为风湿热邪所致的痒风,予祛风除湿清热之剂加减治疗3年左右,不但不效,反而有所加重。细察其证,全身奇痒,不断地不由自主地用手到处搔抓,搔抓之处到处是血痕,有的地方还有少量鲜血溢出,未见皮疹。皮肤粗糙,有少许脱屑。烦躁不安,昼轻夜剧,舌苔薄白,脉沉弦细,综合脉证,反复分析:血属阴,肝藏血,血虚燥热生风,则夜间痒甚。以搔其皮肤者,泄外风也,治宜养血活血,凉血散风。丹参银翘饮加减。处方:
丹参15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川芎6克 薄荷3克 生地15克
服药6剂之后,身痒大减,不用搔抓已经可以入睡,全身的抓痕已明显减少。断服24剂之后,身痒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愈。
某医问:古代医家曾反复告诫说,痒为风,痒病当从风论治,然而前医却屡用祛风之剂不但不效,反而更甚,老师仅用一味薄荷祛风,祛风之力似嫌不足,然其效甚著者,何也?答曰:痒为风,风病用风药治疗这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临床上怎么祛风却有很多学问。因为风有内风、外风之别,若风寒外客所致者,疏散风寒即可治愈,故临床医家常用消风散、麻黄桂枝汤、葛根汤治痒疹;若风湿热客于肌肤者,祛风除湿清热即可治愈,故临床医家常用防风通圣丸、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痒疹;至若血虚燥热生风者,乃因血虚,燥热所生的内风,其病因主要是血中燥热,故在治疗时只可养血润燥散风,此即前人所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绝不可先以散风之剂以伤血助燥生热,否则血中燥热更甚,风邪更剧,《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己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阴血不足,血燥生风者,夜剧昼轻,古人有云,痒为泄风,搔之以泄风邪,故只可养血为主,佐以散风清热之味。

(二)头癣
凌××,女,42岁。
头顶部圆形或不规则形白癣1年多,某院诊为头癣。初用西药治疗8个多月末见明显效果,继又用中药芫花膏外涂、川楝子膏外涂、内服防风通圣丸五个月,仍然没有明显效果。细察其证,头顶部发际之内有数片圆形及不规则形的皮损,上罩白痂,中间之头发干枯脱落,极度搔痒,咽喉干燥,舌苔薄白,脉沉而弦。综合脉证,诊为风邪久入血分,络脉淤滞,血燥生风。因拟养血润燥,活血散风。桃红四物汤加味。处方:
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12克 白芍15克 川芎6克生地9克 蝉蜕6克 白蒺藜9克 防风9克 元参15克秦艽10克 白头翁10克
服药2剂后,头癣较前缩小达三分之一左右,白痂明显减少变薄,奇痒大减,即使不用手抓也可忍受。然而左耳却出现耳鸣,两臂和肩背部出现大量的如小米大的红色皮疹,微痒,舌苔白,脉浮。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乃血络之中风邪得解,表部风热之邪未除也,治宜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处方:
银花15克 连翘15克 竹叶9克 荆芥9克 牛蒡子9克元参15克 芦根15克 薄荷6克 桔梗9克 豆豉9克甘草6克蝉蜕9克黄芩9克
服药6剂之后,头癣大部消失,仅在前顶部有黄豆大的一片,全身皮疹消失。再加白头翁9克,服药10剂之后,头癣全部消失而愈。
某医问:白头翁乃治血痢之要药,头癣之病何故用之?答曰:白头翁非但能治热痢,亦且能入血分,散头部、关节之风邪,若血分有热而又兼风邪者,其中特别是见白色鳞屑者,效果尤佳。

(三)痤
商××,男,22岁。
3年多以来,在面部、颈部、胸部出现大量痤疮,近半年来更加严重,某院诊为青年痤疮,先用西药治疗不效,继又用中药治疗仍不效。细察其证,面、颈、胸、背部均有大量密集或散在的丘疹,有的呈黑色,有的呈鲜红或暗紫色,其形状之小者如针头,大者如豌豆,甚至有的如樱桃大,有的合并有白色脓点,有的比较密集,有的比较散在,有的甚至数个结节密集在一起。面色红赤,头晕头痛,心烦口苦,舌苔白,脉弦。综合脉证,反复分析:青年之人生机旺盛,稍有抑郁,内火中燃,三焦不化,湿热内生,复受风邪,结于肌表,而生痤痱。治宜拟舒肝解郁,调理三焦,和解营卫,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柴胡9克 半夏9克 黄芩9克 党参9克 桂枝9克茯苓9克 川军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大枣5个龙骨15克 牡蛎15克
服药3剂之后,面部痤疮稍减,其它部位痤疮同前;又服3剂之后,面部痤疮消失,胸、背、颈部痤疮稍减;再继服12剂后,痤疮全部消失,头晕头痛等证亦大减。

(四)手掌干裂脱皮而痒
李××,男,30岁。
3年多来,两个手掌干裂脱皮,有的部位皮肤增厚,某院诊为手癣。先用西药外涂5个多月无效。继又请中医以谷糠油、红花油外涂5个来月,仍然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两个手掌的掌面及指缝间有大量的如小米大的水泡疹,呈半透明状态,泡疹溃破后流出少量白水,继而脱皮,并奇痒难忍。大量泡疹溃破部皮肤变为鲜红色;不脱皮处的皮肤明显增厚按之较硬,中间有干裂;有的部位呈皮厚干裂与鲜红薄皮同时存在状态,指缝间全呈鲜红色。舌苔白,舌质嫩红,脉沉细。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手掌虽属脾,亦属于心,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血虚燥热,风邪内动。手掌干裂起疹,治宜养血润燥,散风止痒。祛风地黄汤加减,处方:
生地12克 熟地10克 白蒺藜9克 川牛膝9克 菟丝子9克 知母6克 黄柏6克 枸杞子6克 独活3克
服药1剂之后,手掌奇痒大减,疱疹、脱皮似有减轻。继服10剂之后,不料手掌脱皮、皮肤增厚、疱疹等均霍然得愈。

(五)足蹠部湿烂,奇痒难忍
刘××,女,50岁。
两足的小趾与无名趾、中趾与无名趾的趾缝之间湿烂面痒,时轻时重2年多,某院诊为脚癣。近几个月来有所加重,某医先用西药外涂治疗4~5天,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湿烂面积更加扩大,又请某医以燥湿止痒之剂外涂,湿烂奇痒不但不减,反见迅速扩大,不但小趾与无名趾、无名趾与中趾间均已湿烂奇痒,而且整个足蹠、足跟的上下均见湿烂,奇痒、痛难忍,昼夜不得安枕;又邀某医珍视,认为乃湿热所致。先用三妙汤3剂,后用萆薢渗湿汤加减4剂,服药之后,不但湿烂、痒痛不见改善,反见痒、痛、湿烂更加严重整个足部均变红肿,不能触地。细察其证:两足跟部,足背均湿烂红肿,味极臭,足心热痛难忍,其它部位奇痒,不敢触地,更不能走路。舌苔白,舌质淡,脉沉细尺弱。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湿烂之证应属湿热,湿热之证应予燥湿清热治之,然其治之不效,其故何也?《内经》曾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此病发于足蹠部,乃肝肾所主之位;湿烂之病虽属湿热,然痒则为风邪所致,风有内外之别,若肝肾俱虚,湿热不化者,常自生风。又脉沉细尺弱,乃肾气不足之脉。肝肾不足,湿邪不化,风因内生者,治宜补正以祛邪,十味地黄汤加减。处方:
生地24克 山药12克 五味子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丹皮9克 附子9克 肉桂9克 元参15克 麦冬15克车前子12克(布包煎)怀牛膝10克
服药1剂,两足肿痛、湿烂、痒等均明显改善,继服8剂,诸证竟消失而愈。
某医问:湿脚气诸书皆云脾胃湿热下注而成,主用萆薢渗湿汤加减,而本证却用之无效。十味地黄汤乃治肾虚虚火上浮之方,今用于此证反效者,其故何也?答曰:湿热之证采用化湿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这是正确的有效方法。然而湿热之证有湿热之邪所致者,有正虚而湿热内生者。若湿热之邪所致者自当化湿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若正虚而湿热内生者,但除其邪则正气更损,正气愈虚,湿热愈盛,故必须补正以除邪,此即景岳补正就能祛邪之意,补正除湿之法有补肾、补脾之分,若肾虚湿热内生者,往往阴阳俱虚,而以阴虚为主,十味地黄汤乃补阴益阳,滋阴降火为主的方剂,故以十味地黄汤治之。

(六)手掌脱皮,全身奇痒,遍身血痕
赵××,女,38岁。
5年多以来,手掌经常瘙痒脱皮,手一沾水或用手洗衣服即痒痛难忍。近2个多月以来,突然又发现痒痛难忍,昼轻夜剧,抓破皮肤形成条条血痕之后,瘙痒才稍事减轻,某院诊为手癣、皮炎。先用西药外涂、内服无效,继又邀某医以中药除湿清热散风之剂后搔痒更甚。细察其证,除两个手掌奇痒脱皮及部分皮肤增厚之外,并见全身瘙痒,不由自主的用手乱抓,全身各处到处是血性的抓痕,尤其是腋部、乳房皱襞、脐周、肩胛间区、肘窝、肛门周围部更为明显,手掌脱皮处与小水泡相间存在,大小鱼际处有很深的裂口5个,裂口处有血液渗出。时见烦躁不安,舌苔白,脉弦细,综合脉证,反复思考:手掌奇痒、脱皮、干裂者,血虚燥热也;夜间奇痒者,阴虚血燥生风也。综合考虑,乃血燥生风之证,治拟养血润燥祛风,祛风地黄汤加减。处方:
当归12克 生地15克 元参30克 熟地10克 丹皮10克生何首乌15克 白蒺藜10克 僵蚕10克 红花10克 甘草6克独活6克 枸杞子10克 知母10克
服药6剂之后,身痒大减,夜间已能入睡1~2小时左右,但手掌脱皮、皮肤增厚、干裂出血等证不减,继服12剂之后,身痒痛消失,手掌脱皮、起泡、干裂出血、皮肤增厚均消失而愈。
某医问:手癣、皮炎是不同性质的两个疾病,然其应用一个药方竟然均获痊愈,其故何也?答曰:手癣的脱皮、起泡、皮肤增厚、干裂出血皆心肝血燥生风所致,皮肤瘙痒抓破出血,夜间尤甚亦血燥生风所为。病虽不同,但病因病机却完全相同,所以用一个养血润燥祛风的方剂而两病皆愈,此即所谓异病同治之法也。

(七)全身奇痒,到处是血性抓痕
刘××,女,52岁。
皮肤干燥。睡觉前刚脱衣服时全身到处奇痒一阵,搔抓一阵后才能入睡。但没有引起注意,15天以前,突然全身瘙痒加重,头面、四肢、肩胛间、腰以及眼睑、颈项、会阴等处均感奇痒难忍,烦躁不安,每时每刻不但本人,而且不断的叫别人替她到处搔抓不已,某院诊为皮炎。先予西药外涂、内服、注射等治疗不但不效,反见加剧;又改请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等治之,痒更难忍。细察其证,全身瘙痒不已,昼轻夜剧,全身到处是血性抓痕,瘙痒之处非抓破皮肤之后不能减轻症状,烦躁不安,舌苔白,脉弦细。综合脉证,反复思考:夜间痒甚者,病在阴分、血分,此必阴虚血燥生风所致。治用养血润燥祛风。祛风地黄汤加减。处方:
生地25克 熟地9克 生何首乌10克 当归10克 红花10克 元参30克 白蒺藜10克 僵蚕10克 桃仁10克 甘草6克
服药1剂后,全身瘙痒稍减,夜间已能入睡5个小时左右。继服6剂后,身痒消失,皮肤血痕亦消失。

(八)湿疹久久不愈
耿××,女,成。
全身瘙痒皮疹反复不愈已十几年,某院皮科诊为慢性湿疹。先用西药治疗数年不效,后又请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之剂治之3年,效果亦不明显。不得已,改用中、西药联合治法,但治疗1个多月之后,不但不见减轻,反而日渐加重,特别是近1周来,全身瘙痒的简直难于忍受。细察其证,全身满布皮疹,小者如针尖,大者如高梁,奇痒难忍,夜间尤甚,有时非抓破至出血时才能减轻症状,舌苔白,脉沉细。综合脉证,诊为湿邪入于血络,热久伤血,阴血燥热而生风。治宜养血活血,凉血解毒祛风。丹参银翘饮加减。处方:
丹参15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0克 银花12克 连翘12克 薄荷3克
服药4剂后,身痒稍减,继服10剂后,身痒、皮疹均消失而愈。
某医问:湿疹乃湿热所致,治应予清热利湿,如龙胆泻肝汤、渗湿汤加减均为有效方剂,而本例却用之反甚,其故何也?答曰:湿疹用清热利湿之剂治疗这无疑是正确的,萆薢渗湿汤等对湿疹来讲确是一个有效的方剂。但是本病病程已经很久,加之又长期应用除湿清热之品,致使湿热虽减而血燥反生,血燥生热化风,故抓破出血,夜间痒甚;又本病病程甚久,已由气转入血分,故再予气分之药无效,投血分之药而愈也。

(九)全身牛皮癣,脱屑盈碗
杨××,男,29岁。
半年前,突然发现全身出现大批癣疹,某院诊为银屑病,先用西药治疗1周不效,后请某医以葛根汤加味6剂即愈。1个月以前,在胸、臂上又发现4片约五分币大的皮损,上罩白色鳞屑,基底呈红色,奇痒,患者自取葛根汤加味方4剂服之。药后不但原来的皮损面积增大,而且又发现很多小的癣疹。又急至某院皮科诊治,应用西药1周之后,不但没有控制,而且很多又融合成大片,小的癣疹更加增多。又请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之,服药3剂之后,又有更多的癣疹融合成大片的皮肤损害,小的癣疹几乎布满全身各个部分,奇痒难忍。早晨起床时白色鳞屑落在被褥之上厚厚一层,集在一起约有一碗左右。细察其证,除两颊、两个手掌、两个足掌没有癣疹之外,几乎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癣疹,背、腰、胸、腹、前臂、大腿部均己融合成大片的皮肤损害,微微高出正常皮肤,上罩白色鳞屑,剥脱后呈红色,痒而不痛,脱衣服时鳞屑象雪片样的纷纷落地,夜间较白天为痒。舌苔白。脉弦细,综合脉证,反复分析:脉弦细者,血虚之脉也。脾统血,肝藏血,脾土肌肉,肝主营卫。脾土不足,木邪来乘,阴虚血燥,营卫失调,但予祛邪则脾土更衰,阴血更燥,风邪更盛。治疗之时非健脾抑木,养血润燥,调和营卫不可。因拟健脾抑肝,养血润燥,调和营卫,以除风邪。归芪建中汤加减。处方:
黄芪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桂枝7克 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7个生地10克
服药4剂之后,小的癣疹大部消失,融合成片者竟也明显缩小。继服20剂后,皮损全部消失,边访1年未见复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03: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肝主两胁,少腹

(一)肝脏肿大,持续高热
郑××,男,38岁。
半年来,持续高热不退,寒热往来,恶心欲吐,肝脏肿大6指左右,在某脘住院5个多月不见改善,又转至他院,经肝脏穿刺后抽出巧克力色脓汁,细菌培养发观有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生长,诊为阿米巴肝脓肿合并有细菌感染。治疗1个月后,诸证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证,除寒热往来、恶心欲吐、肝肋下五指,疼痛,按之更甚之外,并见体温40.2℃,消瘦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几乎全无,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滑数。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虽正气已虚,然其脉舌均以肝胆实热,痰湿阻滞为主。治宜和解攻里,化痰清热。大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8克 半夏15克 黄苓15克 枳实15克 白芥子10克大黄6克 白芍15克 连翘15克
服药2剂之后,寒热往来,肝区疼痛,恶心欲吐等证均见好转,体温37.5℃。宗效不更方之旨,继服6剂后,肝脏肋下1指,疼痛基本消失,精神增加,食欲大增,体重在7~8天内增加4斤。因患者不愿继续服用中药,改用西药治疗,愈。
某医问:本病为什么不加入治疗阿米巴的鸭蛋子?答曰:鸭蛋子确是一味治疗阿米巴痢疾的好药,然而本药有一副作用:即容易引起恶心欲吐,而本证又有恶心呕吐,故不用之。又本病脉弦滑数乃肝胆实热痰积为患,鸭蛋子无此功效,故不用。

(二)乳痈
赵××,女,成。
产后半个多月以来,因乳汁不通,突然发现乳房肿痛、发热,某院诊为急性乳腺炎。用大剂的抗菌素、热敷等治疗1周不见好转。又邀某医以大剂清热解毒,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当归12克、白芷9克、乳香9克、没药9克,每日2剂相配合,治疗1周后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证,除右侧乳房高度红肿疼痛,按之热,肿痛部的中心微软,按之有彼动感之外,并见其烦躁喜哭,恶心欲吐,寒热往来,食欲不振,体温39.8℃,脉沉弦滑数。综合脉证,反复分析:乳痛予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之法应该有效,然其效果不著者何也?求之脉证,乃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热毒壅郁,化而为脓之故也,非用舒肝解郁之法则难散难解,因拟舒肝解郁,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柴胡橘蒌煎加减。处方:
柴胡15克 赤芍12克 当归12克 青皮12克 橘叶12克瓜蒌60克 桔梗30克 蒲公英30克 银花15克
服药1剂后,乳房肿痛好转,体温降至38.8℃。继服15剂后,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乳痈乃热毒所致,为什么用清热解毒大剂不效而改用清热解毒中剂反效?答曰:痈用清热解毒之剂治疗这是常用的有效方法,然而但知热毒内盛,而不知气血壅滞是本病的重要因素,则治疗上往往事倍功半,本病之取效者,就在于理气,即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滞消,故用解毒中剂反效也。

(三)男子乳房肿大
栗××,男,20岁。
2个多月以来,两侧乳房日渐肿大、疼痛,前医以软坚散结之剂治疗不效。细察其证,两侧乳房肿大如核桃,用手触摸或用衣眼碰触时疼痛,但不红,不热,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沉脉者,郁证也;肿核者,痰凝所致也。肝郁气滞,痰凝成核。拟用舒肝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柴胡橘叶煎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赤芍10克 当归10克 青皮10克 橘叶10克 瓜蒌15克
服药3剂之后,乳房肿大、疼痛明显好转,按之已不痛,继服10剂。肿痛消失,愈。
某医问:肿块应予软坚散结治疗,而此病用之不效,上方软坚散结之药很少,而用之反效,其故何也?答曰:肿块类病变采用软坚散结之药物治疗,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治疗方法。但采用软坚散结药时必须注意气和血,即气虚必补气,血虚者必补血;气郁者必行气,血淤者必行血。本病脉见沉,说明是气郁为主,故重用舒肝理气,佐以活血,软坚之法治之,即其所以取效者在于重用行气之法耳。

(四)慢性阑尾灸
郝××,女,成。
右小腹疼痛1年多,某院诊为慢性阑尾炎,建议手术治疗。固患者害怕手术而采用西药保守治疗3个多月,始终未见明显效果。又邀某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等法配合治疗3个多月仍无明显疗效。细察其证,右侧小腹疼痛不止,时而隐痛,时而剧痛,按之则痛甚,心烦喜哭,纳呆食少,舌苔薄白,脉弦。综合脉证,反复分析,前用活血清热解毒等无效者,乃经络不分也,又思证、脉均为肝病,且有下寒之表现,因拟舒肝理气,活血温经。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干姜3克 薄荷3克 香附10克
服药剂3后,腹痛大减,其它请证亦明显改善,继服10剂,诸证消失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0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肝主疏泄

(一)颈部肿瘤
甄××,女,65岁。
一个多月来,右侧颈部出现一肿物,不痛,皮色不变,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某院诊为何杰金氏病可疑,建议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疗治。服药3天后,不但肿瘤不见缩小,反见恶心呕吐不止,不能进食,很快消瘦,疲乏无力,行动困难。不得已,停止药物治疗。细察其证,颈部右侧肿瘤如馒头大,质硬,不红、不热,头晕心烦,恶心呕吐,发热微有恶寒感,舌苔白,脉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结,痰凝血滞,结而为瘤。治拟舒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散结,柴胡橘叶煎加减。处方:
夏枯草20克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青皮10克橘叶10克 白芥子6克 瓜蒌20克
另,葱叶四两蜂蜜半斤,捣烂,外涂局部,1日换药2次。
服药6剂之后,肿块明显缩小,精神、食欲亦好转。上方加连翘10克、干姜1克。
服药15剂之后,肿瘤全部消失,食欲、精神均恢复正常。

(二)痰核瘰疬
张××,男,成。
颈项两侧、耳下、两腋下有大量结块,小的如豆粒,大者如杏,约有1年多,并偶见咳嗽,某院诊为颈、腋、肺门淋巴结核。先用抗痨药治疗3个多月无效,后用猫爪草、消瘰丸等配合治疗2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颈项两侧、耳下、腋下有结块数十个,大者如杏、如枣,小者如豆,不红;小者推之能动,大者推之不动,无痛感。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诊为痰郁气结,凝结成核,治拟用舒肝理气,化痰散结,夏枯橘药煎加减。处方:
夏枯草30克 白蒺藜9克 赤芍g克橘叶9克青皮9克 连翘9克 牡蛎9克 瓜蒌15克
服药连续达24剂之后,颈、耳、腋下结块已大部消失,继续服药1个月之后,颈项、耳下、腋下结块全部消失,胸透、胸部拍片后,肺心均正常。

(三)脱疽
耿××,男,40岁。
右足拇趾冷痛1年多,经中、西药治疗后不见好转。半年前,右足拇趾更加冷痛,色变紫黑,疼痛难忍,昼夜不能入睡,某院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死期,进行拇趾截趾术后,2个多月以来,创面一直没有新的肉芽生长,而且从足到整个小腿仍疼痛难忍。细察其证,除拇趾已经截除以外,审其创面无新的肉芽长出,足背微见肿胀,小腿疼痛,但不红肿,按其右足仍较左足为冷,头晕头痛,心烦心悸,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综其脉证,反复分析,手术之后应有新的肉芽生长,然却始终不见生长。又用中药补益之品亦末见功,改用四妙勇安汤亦无明显效果。脉证相参,必肝郁气滞,血脉不通之故,治拟舒肝养血,活血清热、通经,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甘草10克 干姜3克 薄荷3克 丹皮10克 丹参16克栀子10克
服药4剂之后,头晕头痛,心烦心悸,纳呆等好转,足、腿疼痛眠显减轻,但创面无明显改变。继按原方眼用4剂,除其它症状明显减轻外,创面已有新的肉芽出现。又继续服用20剂,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本病为什么久用阳和汤、当归四逆汤,以及其它温阳活血益气之剂不效,产生坏疽之后,诸医多主张用顾步汤、四妙勇安汤,然何故亦用之不效?逍遥散本是治疗内、妇科方剂,为什么用之于此病反而有效,其故何也?答曰:仲景在《伤寒论》中特别强调辨证时要注意观其脉、证,即是说当用常法治疗无效时,一定要注意脉的变化。本证脉见弦涩不调,乃是肝郁气滞为主,寒郁化热为辅之脉,若不用舒肝、温散、清热相互配合则难于取效,本病之取效者,就在于观其脉象变化,适时采用了舒肝、温散、清热相结合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03: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心的关系洽验的实例
(一)火疖
刘××,男,25岁。
数个月来,在面部、颈和两后臂、肩胛部反复发生疖肿,某院等应用西药后曾有两个月消失,但又重复出现,继续应用以上西药则无明显效果。请某医以清热解毒之中药治之,曾有几天全部消失,但不久又重复出现,以后虽然反复应用以上药物,仍然时好时坏,细察其证,面部、额部颈项各有疖肿—个如枣大,红肿疼痛,额部疖肿已破溃出脓,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干,脉弦数。综其脉证,诊为心肝实火,治拟清肝泻火。当归龙荟丸加减。处方: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防风10克 龙胆草10克 大黄9克 元参15克 羌活6克
外涂牛黄解毒丸,凉水化开,涂于疖肿之上,1日换2~3次。
服药6剂之后,疖肿消失,大便1日2行,其后末再复发。

(二)痈毒内陷
(1)乳痈,高热,昏迷
高××,女,25岁。
8天以前,突然发现乳房肿痛,某院诊为急性乳腺炎。用抗菌优。热敷等治疗3天后,不但肿痛不减,而且突然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全身出现少量出血点,不久即很快发现神志不清,某院急收入院,诊为败血症。以大量抗菌素等治疗,并邀李翰卿先生会诊。李老审其舌质红绛、脉数而疾,诊为热入心肝血分,治拟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加减。处方:
犀角9克(先煎)生地30克 白芍15克 丹皮12克麦冬12克 元参15克大黄3克
服药一剂之后,神志转清,发热好转(由40℃下降至38。8℃),继服3剂后,神志正常,发热明显好转,体温37.5℃。
(2)乳痈,高热,抽搐
高××,女,28岁。
产后5天发现乳房肿痛,某院诊为乳腺炎。先用抗菌优、热敷等治疗不效,继用青霉素等治疗3天,不但肿痛末减,反而发现高热持续不退,神志时清时昧,手足阵阵抽搐。细察其证,乳房红肿,按之硬痛,面色晃白,自汗盗汗,身热,体温39℃,神志时清时昧,手足时见蠕动,舌质嫩红无苔,脉虚大数,时见促象,综合脉证,诊为热毒内陷,心肝阴虚,虚风内动,治拟用养阴清热,柔肝熄风,三甲复脉汤加减。处方:
龟板30克 鳖甲30克 牡蛎15克 炙甘草10克 麦冬1克白芍15克 阿胶12克(烊化)元参30克 五味子12克,火麻仁10克
服药2剂后,神志转清,抽搐停止,发热汗出好转,体温38.2℃:继服20剂后,乳房红肿疼痛明显改善,食欲,精神正常,体温27.1℃。因某些客观原因,停止中药治疗,继续应用西药1月而愈。
某医问:急性乳腺炎先用抗菌素未能控制,其后转为败血症,然其治法何故不同?答曰:一为实,一为虚,若为热入营血之实热证,治宜犀角地黄汤,若为阴虚风动证,治宜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又问:为什么热毒所致的乳痈不用银花、连翘等解毒药?答曰:银花、连翘为治疗热毒在卫、气证的药物,本证已经全部转入血分、下焦,故不采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03: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脾的关系治验实例

(一)肠梗阻
1.急性肠梗阻
牛××,男,15岁。
2天以前,吃两块冰块之后不久,突然发现腹部剧烈疼痛,某院诊为肠梗阻。急用复方大承气汤,萝贝芒硝汤昼夜连续服药各1剂,腹痛不见好转,急欲手术治疗,但患者和家属拒绝手术,乃邀中医诊治。细察其证,腹部胀大,疼痛剧烈,时有包块起伏,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寒凝气滞,腑气不通,拟用理气导滞、温中散寒,三香汤加减,处方:
木香9克 肉桂9克 陈皮9克 香附9克 小茴香9克槟榔9克
服药1剂后,连续矢气数个,痛胀不久即大见好转,继服1剂后,次日,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复方大承气汤,萝贝芒硝汤均为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剂,何用之不效?三香汤仅是一般理气温中导滞之方,何用之反效?答曰:寒、热未分耳,此证舌、脉均为寒,寒者当温,而前药反凉,故无效。
2.疝气,嵌顿性肠梗阻
高××,男,77岁。
小肠疝气已经数十年,每次发病时用手一托回再平卧休息1个多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最后2~3年小肠脱出的次数日渐增多,休息的时间也逐渐延长,有时托回以后休息半天才可自由活动。7天以前,小肠疝气又发作,先开始自己用手没有托回,急请某外科医生治疗,亦没有托回,致使腹痛不止,频繁呕吐,某院诊为肠梗阻,急用大承气汤,黑豆油内服,肥皂水灌肠。5天之后,不但大便未行,腹胀大如鼓,而且突然发现精观萎靡,血压下降(由160/100毫米汞柱降至60/50毫米汞柱),内服任何药物、食物均呕吐而出,除积极采用措施抢救休克外,又邀中医会诊。细察其证,精神萎靡,腹部膨隆胀大,但按之尚较软,前额、耳壳、四肢均冰冷,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弱而几近于无。综合脉证,诊为年高气衰,阳气大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拟用补脾益气,行气散寒,厚姜半夏甘参汤加减。处方:
厚朴25克 人参10克 半夏15克 炙甘草9克 生姜10克
服药1剂之后,大便得行,腹胀大减,呕吐停止,精神倍增,食纳稍进,血压100/80毫米汞柱,继服数剂而愈。
某医问:此证遍用治肠梗阻方治疗无效,而用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却效如桴鼓,其故何也?答曰:本证患者年高气衰,又复寒气凝滞,治应补正在先,攻邪在后,否则正气不支而邪亦难除,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既补气,又行气,既散寒,又降浊,故其效如神也。

(二)盆腔脓肿,阴道膀胱瘘,慢性胰腺炎
焦××,女,成。
十几个月以来,从胃脘至小腹一直硬满疼痛,不敢俯仰,阴道和尿道不断流脓,高热,恶心呕吐,不能饮食,某院诊为结核性盆腔脓肿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阴道、膀胱瘘、慢性胰腺炎,经用西药治疗5个多月不见改善后,又请某医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治疗1个多月,仍然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寒热阵作,恶心呕吐,头晕头胀,腹部膨隆,按之板硬而痛更剧,不能俯仰,亦不能自如的翻身,口苦口干,面色萎黄而瘦削,言语无力,阴道、尿道中不断有脓性物流出,但大小便时很不畅,身体瘦弱,身热如炭,舌苔黄褐干燥,脉滑数,体温39.5℃。综合脉证,反复思考,此虽正气大衰,然以邪实为主,邪实为主者当先祛邪。又思仲景曾云: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者,宜大陷胸汤,但大陷胸汤不可用于兼有少阳之疾者。本证少阳阳明俱见,拟应予和解攻里,佐以化痰解毒法,大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5克 半夏15克 赤芍15克 枳实15克 白芥子9克蒲公英30克 大黄6克
服药2剂之后,腹痛竟然大减,稍能触按,按之亦较前柔软,寒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好转,稍能进饮食,舌苔黄,体温38.1℃,脉滑数,又思下腹之痈肿证,仲景多用败酱草、生薏米,乃于上方中加入生薏米20克,败酱草30克。
连续服药8剂之后,阴道、尿道向外流脓消失,腹痛消退大半,能起坐俯仰,恶心呕吐消失,并能进食,1日约8两左右,头晕头胀、寒热消退近80%左右,继予上方20剂后,诸证大部消失,体重由原来的62斤增至90斤,面色亦较前红润,因患者不愿再服汤剂,改用西药抗痨药以善后。
某医问:本病如此之危重,而竟用攻下之剂,难道没有危险吗?答曰:当邪气壅实直接危及生命时必须先祛其实邪,故《伤寒论》有三急下以治少阴病的教导,然而正虚邪实者,去实务求不伤正,此所以用大黄仅6克之意也。又问:从本病的症状看是一个典型的大结胸证,为什么不用大陷胸汤?答曰:证确是一个典型的大结胸证,应予大陷胸汤进行治疗,但是因其合并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的少阳证,少阳证有三禁,一汗,二吐,三下,故不可仅用大陷胸汤攻下,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三)☆痞痦(peilei)(中医的荨麻疹)
安××,女,48岁。
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全身荨麻疹反复发作已30多年,某院诊为慢性胃炎、慢性荨麻疹,经中、西药反复治疗始终未见明显效果。最近2年多来,胃脘胀痛、荨麻疹的发作更加严重,尤其是最近数个月以来,胃脘一直持续不止的疼痛,荨麻疹时隐时现,从不消退。细察其证,除胃脘疼痛,荨麻疹之外,并见心悸心烦,全身疼痛,口苦咽干,舌苔黄白,脉浮弦紧。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乃脾虚肝郁,清阳失升,风邪闭郁,寒热夹杂之证,拟用健脾和胃,舒肝理气,疏风解郁,升阳益胃汤加减。处方:
黄芪15克 甘草10克 党参10克,黄连10克 半夏10克陈皮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防风6克 羌活6克 独活6克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生姜3片大枣5个。
服药1剂后无明显反应,第2剂服完之后的一小左右,突然胃脘疼痛加剧,烦乱不安,2小时后,突然全身奇痒,继而荨麻疹连成大片,又经2个小时后,胃脘疼痛突然停止,荨麻疹全部消退。继予原方2剂,追访10年,以上二病均末复发。
霍××,男,成。
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全身荨麻疹反复发作5年多,某院疹为慢性胃炎、慢性荨麻疹。前后用西药的抗过敏药、胃病药治疗3年多,始终效果不太明显,又用中药祛风药治疗荨麻疹,温中散寒药治疗胃脘痛,除胃脘痛不见改善外,荨麻疹反见日甚一日。细察其证,胃脘痞满隐隐作痛,全身此起彼伏的散在荨麻疹,舌苔薄白,脉沉。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乃脾土不足,湿郁不化,清阳失升,风邪内扰,治拟健脾除湿,理气醒脾,升阳散风。消风散加减。处方:
羌活3克 防风3克 荆芥3克 川芎10克厚朴1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 僵蚕3克 蝉蜕3克藿香10克
服药4剂之后,胃脘痞满、荨麻疹等均明显好转,继服20剂,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为什么我用消风散而诸证加剧,此方用之反效如桴鼓也?答曰:本证是一个以脾气不足,湿郁不化,清阳失升为主的证候,因此治疗之时必须以健脾和胃,理气升阳为主要治法,至于风邪,它是在脾虚为主的情况下的风邪入里证,因此治疗时只可在健脾的基础上酌加风药,否则的话,仅用大剂风药入于方剂之内,必使脾胃更虚,风邪不除。此外,本病还挟湿邪,湿邪只可微风解之,不可大剂风药,以免犯“但风去,湿气在”之错误,至于前用此方诸证加剧,恐怕就在于风药量较大这一点吧。

(四)慢性湿疹
郭××,男,69岁。
尾骶部如掌大一片皮损十几年,某院诊为慢性湿疹,先用西药外涂等治疗不效,后又请中医以燥湿清热榔毒之剂外用,内服治疗,结果仍然时轻时重,特别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不但尾骶部湿疹有所扩大,而且发现全身均有大量湿疹出现,虽然应用了大量中、西药物,仍然没有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尾骶部有掌大一片密集的湿疹外,全身出现有大量的如小米大小的皮疹,奇痒,搔破后流出少量黄白色汁水,胃脘及腹部均有满胀感,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反复考虑,诊为脾胃湿郁不化,肝木郁滞,风邪外客,治拟用健脾除湿,理气散风,清热燥湿。消风散加减,处方:
羌活6克 防风6克 荆芥6克 川芎10克 厚朴1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陈皮10克 甘草6克 僵蚕6克藿香10克苦参12克
又,艾叶10克 花椒10克 苦参30克
水煎,外洗。
内外合治共六天后,搔痒大减,皮疹消退近1/10。继服上方12剂,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余曾用健脾燥湿祛风之剂治之不效,其故何也?答曰:本病非但有脾虚、湿盛、风邪三因,亦有气滞之一证,若但予健脾、除湿、散风,而不予理气,则恐难愈也。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肾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头发早白
张××,女,20岁。
几年以来,头发日渐变白,最近1年多以来,几乎有1/5的头发已经变为白色。细察其证,除头发有1/5已经变成白色外,别无所苦,脉缓。综合脉证,反复思考: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为肝之母,治从滋补肝肾。处方:
生地16克 何苜乌6克 泡水代茶
服药半年后,头发全部变为黑色。
(二)须发眉毛全部脱落,久久不愈
杨××,男,43岁。
3年多以前,头发、眉毛、胡须等在一昼夜之内突然全部脱落,某院诊为斑秃,中西药治疗三年始终不效。细察其证,从颈部以上至头顶的所有毛发均脱落净尽,舌苔白,脉虚弦,综合脉证,反复考虑,发者,血之余,急速头发脱落者,风也,此必血虚风邪外客所致,然久用养血祛风不愈者何也?此必肝肾俱虚,皮毛不足,清阳不升,阴血不能荣于须发所致。治拟用养阴补肝,益气升阳。补阴益气煎加减,处方:
黄芪15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甘草10克 当归10克 生地15克 山药12克 山萸肉10克何首乌12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服药30剂之后,有少许白色头发长出;继服30剂之后,满头均长出长长的白色头发、胡须、眉毛,并有少许黑色的头发、胡须、眉毛出现;继服上药40剂后,头发、眉毛、胡须均变为黑色。
(三)腰痛
1.腰椎骨质增生
刘××,男,45岁。
间断性腰酸腰围数年,1个多月以前,突然腰部剧烈疼痛,痛彻大腿外侧与鼠蹊部,翻身、弯腰、走路均极困难,某院诊为骨质增生,先用理疗、按摩及内服活血止痛中药无效,细察其证,腰痛剧烈,不能起床走路,亦不敢翻身,头晕头胀,食欲稍差,舌苔白,脉弦紧而涩。综其脉证,诊为肝肾俱虚,肝木失达,寒湿外客。治拟用培补肝肾,舒肝理气,温肾除湿。逍遥散合肾着汤加味,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甘草10克干姜6克 薄荷3克 狗脊30克
服药6剂之后,腰痛大减,已能翻身起床和不用他人搀扶下走路,继服12剂疼痛消失。
2.腰肌劳损
毛××,男,成。
腰痛数年,经数个医院检查诊断为腰肌劳损,经理疗、按摩、针灸治疗数年,仍然时轻时重,后又加用中药活血补肾之剂治疗,仍然没有明显改善。细察其证,除腰酸腰痛之外,并见背困背痛,头晕头胀,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肝肾俱虚,木郁失达,寒湿外客,治拟用培补肝肾以培本,舒肝理气,温阳散寒以治标。逍遥散合肾着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甘草10克干姜6克 薄荷3克 狗脊30克
服药6剂之后,腰背疼痛好转,继服6剂,腰背疼痛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急性阑尾灸
宋××,男,24岁。
右下腹部剧烈疼痛持续不止3天多,某院诊为急性阑尾炎,先用中药大黄牡丹汤加减、抗菌素等治疗不效,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手术改请中医治疗,细察其证,右下腹剧烈疼痛,拒按,有明显的反跳痛,阑尾穴亦有明显压痛,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反复分析:大黄牡丹汤本为治疗肠痈有效方剂,然何故不愈?细思其脉见沉,又发生于生气之后,必因肝郁气滞,肺与大肠之气滞而不行所致,治宜拟用舒理肝木,调达肺与大肠之气,排脓汤加减,拟处方:
桔梗30克 枳实30克 白芍15克 败酱草30克。
服药约40分钟左右,腹痛渐减,1小时之后,矢气数次,腹痛顿失,又服1剂,腹痛未作,为了预防其复发又连续服用1剂痊愈。
(二)胸壁结核,流清水浓
何××,女,35岁。
右侧胸部腋下与乳房之间有一溃破口,经常流稀脓,已经5年多,有时自动封口,但不久又溃破,某院诊为胸壁结核,曾先后用西药治疗1年多,西药配合中药阳和汤、托里透脓汤加减治疗一年多,不见改善。细察其证,右侧腋前线第三肋间有一豆大的窦道,时时流出稀的白色脓汁,局部不痛,或时有隐痛,局部皮色微见紫暗色,平坦而不肿胀,有时一深吸气脓汁即流出,呼气时脓汁即无,咳嗽严重时有气从窦道口不断冒出。皮肤干燥,消瘦乏力,食欲很差,舌苔白,脉沉弦。综合脉证,反复思考,诊为肝郁气滞,痰滞血瘀的流痰证,为拟理气舒肝,活血化痰,柴胡橘叶汤加减,处方:
柴胡6克 枳壳6克 白芍6克 橘叶7克 白芥子3克 当归6克 青皮6克 远志4克
上药连续服用40剂后,脓汁有所减少,精神、食欲稍有好转,继续服药100余剂后,诸证消失,体重增加20斤,痊愈。
某医问:从多数医家著作中看胸壁结核已经化脓者,多主张补气养血进行治疗,然而本证却久用此法治之不效,老师此法甚为少见,然治疗效果根满意,其故何也?答曰:补气养血确是本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本例却长期用之不效,事实说明本病必有其它原因,细察其所在之部位在胸胁,脉象见沉弦,此证脉、证相参,乃寒痰结肝经所致,若不舒气,徒施补益,必然气血更加不通,痰湿更加不化,所以采用了理气舒肝,化痰活血之法进行治疗,然因本病正气大衰,故只以微小之剂治之。
(三)带状疱疹
朱××,男,45岁。
左胁疼痛难忍,昼夜不能安睡4天,某院诊为带状疱疹。先用西药治疗3天不减,继又配中药清热解毒之剂1天仍不效。细察其证,左胸胁部疱疹成片,沿肋间分布,疼痛难忍,舌苔白,脉弦滑。综合脉证,诊为热毒犯于肝肺二经。治肝用理肝宣肺,清热解毒,柴胡橘叶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枳实10克 桔梗10克 赤芍10克 瓜蒌15克 橘叶10克 青皮10克 夏枯草30克 连翘10克
针刺耳针压痛点、外关,留针2小时,浅刺。
服药2剂后,次日夜间疱疹全部消退,疼痛消失,痊愈。
五、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大肠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贺××,男,成。
肛门周围湿痒出疹8年多,某院诊为肛门周围湿疹,应用中、西药物治疗至今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肛门周围湿烂出疹外,并见有胸脘满胀,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虚大弦紧。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俱虚为本,脾虚湿郁,气血郁滞,湿热结于大肠为标,治拟用补气养阴以培本,燥湿健脾,理气活血以治标,加味一贯煎加减,处方:
党参30克 麦冬12克 生地30克 苍术15克 白术10克 青皮10克陈皮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柴胡10克 薄荷6克 夜交藤30克
服药4剂之后,非但胸脘痞满大减,而且肛门周围湿疹完全消失,其后一直未见复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第一节  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之所主及治验实例
一、肝为将军之官
(一)喷嚏,鼻痒,流清涕,时作时止
甄××,男,成。
数年以来,每到遇见风冷或遇见花香的时候则鼻痒、喷嚏、流清涕,甚至眼睛发痒,某院诊为过敏性鼻炎,先用西药久治不效。后又请某医以中药祛风、补气等药治疗,仍然没有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以上所述者外,别无所苦,舌苔薄黑白,脉弦缓。综合脉证,诊为肝木失达,营卫失调,治拟用和解枢机,调和营卫,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黄苓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个桂枝10克 白芍10克
服药6剂后,诸证全部消失,继服6剂后,观察1年一直未见复发。
(二)眼珠、眼睑遇风(或花香,或尘埃)则痒
贾××,女,28岁。
数年以来,眼珠、眼睑在遇见小风(或花香,或尘埃)时发痒,某院诊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予激素和其它抗过敏药治疗数年不见明显效果,后又改请中医以散风补气之剂治疗仍无明显改变。细察其证,除以上所述者外,别无明显症状,舌苔白,脉弦缓。综合脉证,诊为肝木失达,营卫失调,治拟用和解枢机,调和营卫,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甘草10克 生姜10克 大枣7个桂枝10克 白芍10克
服药6剂之后,诸证消失,继续6剂之后,观察1年一直未见复发。
二、肝主风
(一)耳咽疼痛,听力下降
王××,女,35岁。
4天来,左耳、左偏头和咽喉疼痛,听力下降,某院诊为耳咽管炎,先用青、链霉素治疗2天无效,继又配合大剂清热解毒之剂仍无效。细察其证,在左耳的下部、咽喉、头部左侧均见明显疼痛,左耳听力明显下降,全身酸痛,发热,舌苔白,脉浮弦数,体温38.6℃,综合脉证,诊为肝胆相火内炽,外感风邪,内外合邪,治拟用清肝泻肝以治内,疏风清热以治外,处方:
夏枯草15克 蝉蜕15克 桑叶9克 连翘12克 黄芩9克赤芍9克 薄荷9克
服药1剂后,耳痛、咽喉疼痛、头痛、发热均大减,继服1剂后,诸证消失而愈。
(二)眼痛,目翳,羞明
李××,女,68岁。
两眼痒痛,羞明,生翳,视力下降1个多月,某院诊为急性疱疹性角膜炎。先用西药治疗20多天无明显效果,后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4剂亦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两眼乌睛上有一层薄薄的云翳,眼痛,羞明,白睛微见红赤,舌苔白,脉浮弦。综合脉证,反复思考,目者,肝胆之所主,弦脉者,肝脉也,浮者,风热之脉也。此乃肝胆风热外客所致,治宜拟清肝泻火散风,夏枯蝉蜕散。处方:蝉蜕6克 桑叶9克 连翘10克 薄荷3克 夏枯草9克
服药4剂后,竟霍然痊愈。
(三)耳聋,耳痒
伍××,女,3D岁。
2个月来,两个耳朵如有物堵塞感,听力明显减退,有时耳内有微微作痒的感觉,某院诊为卡他性中耳炎。住院治疗20多天,先用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后又配合中药通窍耳聋丸治之仍无明显改善。细察其证,除两耳发堵微聋之外,并见两侧耳道内有少量渗液出现,头晕头重,下肢沉重,舌苔薄白,脉濡缓。综合脉证,反复分析,下肢沉重,脉濡缓者,湿也;阻于耳窍者,风也,合而论之,乃风湿夹热阻于耳窍所致,拟用散风除湿清热,羌活胜湿汤加减。处方:
羌活4克 独活4克 蔓荆子1.5克 甘草2克 防风1.5克 川芎1.6克 防己6克 藁本1.5克
服药3剂之后,两耳发堵,耳聋减轻均达70%左右,继服5剂竟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余亦曾用本方数剂而不效,为何老师用之反效也?答曰:湿邪者,重浊粘滞难化之邪也,其在上者当发之、散之,然而散之、发之太过则但风气去而湿气在,故只可以小剂风药治之。东垣之治此方用小剂者就在于此,你所以用此方不效者,恐用风药大剂所致耳。某医曰:诚然如此。
(四)暴发性耳聋
郭××,男,50岁。
在8个月以前,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突然发现两侧耳鸣,听力下降,急至某院诊治,住院后,经过多方检查确诊为暴发性耳聋,经过应用西药治疗5个多月,耳鸣不但不见减轻,反而逐渐发现听力日渐全部丧失。又请某院以中药补肾之剂治疗2个多月,听力不但不见增加,反而全部丧失殆尽。细察其证,两侧耳朵听力完全丧失,虽在近前用各种音调的语言说话也一点都听不见,耳鸣不止,常常如击鼓样的隆隆作响,烦躁不安,舌苔白,脉浮紧。综合脉证,诊为肝胆相火内郁,风寒之邪闭塞于外,壅于耳窍所致,治拟疏风散寒以除表寒,平肝泻火以除内热,处方:
夏枯草15克 蝉蜕10克 细辛3克 龙胆草10克 全蝎6克 防风10克 酒军4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羌活10克
服药3剂卮后,耳鸣稍减,耳聋同前,继服4剂之后,耳鸣消减70%,耳聋微闻,在一般的谈话声音下几乎可听清80%,又以原方6剂后,诸证消失,听力正常。
(五)眩晕减轻之后,耳聋耳鸣久久不愈
耿××,男,49岁。
4年多以来,头晕时发时止,某院诊为内耳眩晕病,经过多次住院治疗以后,眩晕虽然有所减轻,但耳鸣耳聋却日渐加剧。近1个月,头晕又继续剧烈发作,发作时自感景物及自身均旋转不止,不敢睁眼,恶心呕吐,近3天来,眩晕虽然有所减轻,耳鸣耳聋却更加严重,虽在附近大声说话也听不清楚,舌苔白,脉缓。综合脉证,诊为风痰上扰,阻塞耳窍,治拟用化痰祛风泻火开窍,眩晕方加减,处方:
石决明15克 菊花10克 天麻10克 钩藤15克 薄荷4克防风4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甘草6克 生白术8克 黄芩10克 酒军3克 玉竹5克 郁金10克 全蝎4克
服药1剂之后,眩晕耳鸣较前明显减轻,继服6剂之后,耳鸣眩晕消减近80%,耳聋微闻,又服6剂,耳鸣耳聋竞消失。
(六)下颌关节疼痛,耳痛
孙××,女,36岁。
两耳中耳炎2年多,用中、西药治疗后好转,但至今不愈。近1个多月以来,左侧耳、头、下颌关节疼痛难忍,不能张口,勉强张口亦仅能张至能够饮水,不能咀嚼食物,某院诊为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下颌关节炎。先用西药治疗20多天不见明显效果,后又配合中药清热泻火之剂治疗15天仍然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左耳、左侧头部、左侧颌关节疼痛之外,并见双耳有少量的脓汁排出,张口困难,烦燥不安,舌苔白,脉沉弦,综合脉证,反复分析:前方但予清热解毒泻火之剂不效者,乃肝火郁内,风寒郁外,内外合邪所致也,治宜拟清肝泻火以治内,疏风散寒以治外,泻青丸加减,处方: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栀子10克 熟军4克 羌活10克 防风10克 蔓荆子10克
服药2剂之后,左耳、左下颌关节疼痛减轻近70%左右,惟头晕反较前加剧,此乃风寒散之有余,肝火泻之不足也,上方加熟军2克,龙胆草9克。
服药6剂后,左耳、左头、左下颌疼痛消失,张口自如,头晕未作,惟两耳流脓尚未全部消失。
某医问:患者有三病而用药皆愈者何也?答曰:从患者的脉证来看是一个内有肝火,外有风寒,寒热夹杂证,寒热夹杂证的治疗应该一方面外散风寒,一方面内泻肝火,由于患者的三个病都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所以应用外散风寒,内泻实火之法,三病皆愈。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肝主目

(一)小儿疳眼
渠××,男,2岁。
长期腹泻不止2个多月,两眼只闭不开10几天。细察其证,消瘦脱水状,哭声低弱,大便稀溏失禁,腹微满,皮肤干燥缺乏润泽之色,两眼紧闭不睁,用手撑开眼睑后见其乌睛呈一片白色,用手电在眼前晃动时两眼毫无反应,手足微冷,脉沉弱而数。综合脉证,诊为食积于内,脾阳大衰,肝肾精气俱衰而不能上荣于目,拟用消积、温中、养肝。处方:
①捏脊疗法,1日1次。
②脐部外贴十香暖脐膏、丁香、肉桂末,方法:光将丁香、肉桂等分为末,放脐中,再用十香暖脐膏外贴住即可,3天一换。
⑧鸡肝每日一具,煮半熟后,汤与肉同时服下,不准放盐,以免减低疗效。
服药、外贴、捏脊共进行一周之后,泄泻停止,食欲加强,两眼微能睁开,并见乌睛稍有落出,又以上法疗一周,愈。
(二)暴盲,头痛
朱××,女,50岁。
十几年来经常头痛,近2周来,突然视力下降,1周后完全失明,经某院反复检查诊为视乳头水肿。先用激素等治疗十几天不见明显效果,乃要求中药治疗。细察其证,两眼巳完全失明,任何东西均看不见,但眼的外观无明显改变,烦躁失眠,时时叹气,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滑数。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乃痰火郁结在肝胆,火邪上冲,神水被灼,治宜拟化痰舒肝泻火。柴芩湿胆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龙胆草10克竹茹10克 半夏10克陈皮10克 滑石15克 竹叶10克 夜交藤30克
服药4剂之后,视力稍有恢复,服药至8剂后,视力增至0.4,头晕头痛失眠等证好转,继服20之后,视力竟完全恢复正常,乃再服10剂善后。
(三)青风内障,头痛眼痛,恶心呕吐
何××,女,17岁。
20多天以前,突然发现头痛眼珠疼痛,恶心欲吐,视力下降,瞳孔散大,某院诊为急性青光眼。先用西药点眼,眼珠疼痛稍减,但继续应用则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头痛眼痛,视力下降,恶心欲吐外,并见舌苔薄白,脉弦。综合脉证,诊为肝火内郁,风邪外客,内外合邪,蒙蔽眼窍,治拟用平肝泻火以治内,疏风散邪以治外。青决汤加减。处方:
草决明15克 菊花10克 防风6克 车前子10克(布包)柴胡6克 薄荷6克 青箱子10克 蝉蜕9克
服药4剂之后,头痛,眼痛消失,视力增加,继服20剂之后,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羚羊角乃眼科圣药,本病余在开始时曾用之数剂不效,而老师仅用此轻剂却效如神,其故何在?答曰:羚羊角虽为眼科圣药,但若用之不当则仍然不会有效,羚羊角是一个性寒偏于平降的药物,若用于肝火上冲的眼病无疑是会有效。然而本病起于猝然,是一个内有郁火,外有风邪闭郁所致的证候,郁者,必散、必达、必泻,方可解除病邪,否则,但予降逆则郁者更郁,而病难解也。此方之所以取效者,就在于达之、散之,郁解之邪得除也。
(四)产后眼珠疼痛数年不止
刘××,女,42岁。
6年以前,在生第三个孩子不久时,因工作太忙,不得不连续书写材料1个多月,材料刚刚写完,发现两个眼珠一直疼痛,不敢看任何东西,为此前后住院5次,但始终没有确定诊断。在住院期间,先用西药治疗达1年半无明显效果,后又加用中药明目泻火之剂治疗,亦无明显疗效,3个月之前,因为胃痛,注射阿托品1针后,胃病虽然停止,但两眼却突然完全失明,休息了十几天以后,视力稍有恢复,但从此之后,视力较前更差,眼珠更痛,眼眶和两太阳穴部经常沉重疼痛,不敢睁眼。细察其证,两眼外观无异常,不敢睁眼,睁眼后即刻感到眼珠干痛,烦躁易怒,月经经常淋漓不断,舌苔薄白,舌质红,脉弦细。综合脉证,诊为肝阴不足,虚火上炎,久视损伤阴精所致,治宜拟养阴舒肝,估以平肝降火。处方:
柴胡6克 当归12克 山药15克 生地30克 白芍15克女贞子30克 草决明15克 珍珠母30克 车前子9克(布包)
服药4剂之后,眼病减轻,但头痛,眼眶疼痛末减,上方加枸杞子12克、白术9克。
服药10剂以后,眼痛、头痛消失,并能看一般东西,但看文件、书报仍然有点困难,继服20剂后,眼痛全部消失,并能看书报、写材料。
(五)暴盲,目赤
聂××,男,40岁。
2年以前,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视力下降,眼前有黑花,急至某院检查,诊断为眼底出血,经过治疗以后,不久即全部吸收,但视力却继续下降,半年之后,视力全部丧失,又经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地几个医院检查诊断为色素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前后住院约—年半,除应用西药治疗外,还配合了中药明目养阴之剂进行治疗,但时至今日,仍然视力极差。细察其证,两眼红赤,不痛,在一米之内的距离内可看到桌椅,人物,别无所苦,舌苔白,脉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阴血不足,淤血阻滞,伏风于内,治拟用滋阴降火,活血散风。独活补元饮加减,处方:
独活18克 元参60克 骨碎补18克
服药30剂后,视力明显增加,继服40剂,视力基本恢复正常,又服40剂愈。
(六)脑炎后失明
高××,女,5岁。
2年多以前,突然高热昏迷,某院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经过中、西药联合治疗之后,虽然高热,昏迷已经消失,但却发现两个眼睛巳完全失明,又经某院会诊确定为皮质肓。先用西药治疗4个多月不见明显效果,又配中药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治疗1个多月仍无明显疗效。细察其证,两眼外观无异常,精神、食欲亦正常,舌质红,少苔,脉虚数。综合脉证,诊为肝肾精血虚损不能上注于目,治拟用补肝肾,益精明目。处方:
龟板15克 鳖甲15克 何首乌10克 生地10克 白芍10克复盆子10克 五味子10克 牡蛎6克
服药50剂后,视力恢复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0: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肝主疏泄

(一)牙痛、头痛
王××,男,74岁。
牙痛、头痛三个月,某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先用西药治疗两个月无明显效果,后又加用清胃散加减等中药治疗1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牙痛难忍,遇热遇冷均使疼痛加剧之外,并见头痛,耳痛,面颊疼痛,烦躁失眠,纳呆食减,口苦咽干,胃脘疼痛,烧心泛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白,脉弦紧而数。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结,痰湿中阻,上热下寒,治拟用琉肝理气、温中化饮,调理三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桂枝10克 川军6克 茯苓15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连续服药3剂之后,牙痛、头痛骤然大减,继服4剂,诸证消失而愈。
(二)耳聋,失语
耿××,男,成。
在2个月之前,生气之后,突然发现两耳发堵,不久两耳全部听不见任何声音,言语不能,某院诊为癔病。先用针灸、西药等治疗不效,继又用针灸,理疗和中药清音丸、通窍耳聋丸治疗一个多月仍然无功。细察其证,除耳聋、失语之外,并见心胸烦闷,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诊为肝肺气郁,窍隧闭塞所致,治拟用舒肝理气,宣肺通窍。四逆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甘草10克 青皮10克陈皮10克 郁金10克 菖蒲6克
服药1剂之后,耳聋似有好转,继服4剂之后,听力完全恢复,并开始能够说活,但说话时比较费力,又继服6剂之后,诸证消失而愈。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9/13 11:0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