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胁痛
1.协下腹痛剧烈,痛彻肩背
高××,女,65岁。
脐腹、胃脘、右胁下阵发性绞痛半个多月,严重时痛彻腰背、右肩背、呕吐、并曾呕吐出蛔虫两条。某院外科诊断为胆道蛔虫病,用阿托品、驱虫药、中药乌梅丸加减治疗后,虽然有所减轻,但仍时作时止,医生要求手术治疗,因患者体质较差,患者又畏惧手术,而改请中医治疗。审其疼痛仍如上述之状,并每日发作一二次,每次约一个多小时外,并见食欲不振,身微热,舌苔薄白,腹部柔软,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寒气凝结肝经所致。故宜温肝散结。大黄附子汤加减。处方:
大黄3克 附子10克 细辛3克 枳实10克 厚朴10克
昼夜24小时连服两剂,次日来诊,云:腹痛、胁痛末作,改为一日一剂,又服两剂,病愈。
某医问:诸医刊多报导云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甚效,老师为何不用?杂志上未见报导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胆道蛔虫病,为何反而用之?答曰:中医治病常常表现为一证多方而皆愈的现象。其原因在那里呢?我认为就在于一个理字,即虽处方众多,然其组成原则却是相同的,所以取得同样效果。乌梅丸和大黄附子汤的组成原则都是苦辛通降,寒热并用,所以均可用于胆道蛔虫病,又加以它们都是温肝的方剂,所以都可用于肝寒所致的胁痛。但为什么用大黄附子汤有效,乌梅丸效果较差呢?就在于病者寒较重,乌梅丸温热之功较差,大黄附子汤温热之力较强而已。
2.胁下腹痛,痛彻少腹、阴茎
黄××,男,53岁。
右胁下腹痛如绞,通彻少腹、阴茎,小便不能,某院X线拍片检查确诊为右侧输尿管结石,经中药排石、西药吗啡、度冷丁治疗三天无明显效果。审其右胁下腹部剧痛,时轻时重,按其腹尚柔软,舌苔薄白,脉弦紧。细问其服用排石药物后的效果,言其疼痛非但不减,反见疼痛加重,脉证合参,再结合前药服后的效果,诊为寒邪郁结肝胆所致,因拟大黄附子汤散寒邪破阴结。处方:
大黄3克 细辛4克 附于10克
两剂,昼夜兼进,20个小时后往诊,患者云:已愈。
按:山西中医研究所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曾说,治疗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原则,一首先是排石,因为只有石去病才愈。二是分寒热、虚实、脏腑、经络,若但知治石,而不知寒热、虚实、脏腑、经络,则疗效必差,本例之所以取效者,一在于处方由寒变温,二在于处方治膀胱变为治肝。
3.右胁下腹痛,痛彻少腹、胃脘
张××,男,56岁。
一个多月以前,在坐汽车上山的过程中,突因颠簸较重而发现右胁下、右脐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某院诊为肾下垂,肾扭转。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不见改善,后又请中医以补肾之法治疗十天仍不见效。细审其证,右胁下、胃脘、右脐腹均疼痛,尤以右胁下、右脐腹疼痛较甚,按压腹部尚柔软,食欲不振,夜间口咽微干,舌质红少苔,脉弦细小数。综合脉证,反复思考,此病虽为肾下垂、肾扭转,然其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去认识,其病位并不在肾,而是在肝,而且脉弦亦为肝脉,证脉合参,此证必肝阴不足之所致也。治宜养肝理肝泻火,一贯煎加减。处方:
川楝子10克 生地10克 枸杞子10克 麦冬10克 沙参10克 石斛10克
服药四剂后,疼痛好转,继服六剂,疼痛减轻六、七,但又服六剂,疼痛不再减轻。再询其证,云:胁痛、腹痛确已大减,但近日来又发现右侧腰痛酸困,头晕,舌苔白,脉弦细、尺大。综合脉证,诊为肝肾俱虚为本,肝郁气滞为标。故拟滋补肝肾以培本,舒肝理气泻火以治标。宗滋水清肝饮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5克 山药10克五味子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 枸杞于10克 薄荷3克
服药20剂后,诸证全部消失,超声波复查已正常。
按:本例之取效,首先在于按照中医理法方药去辨证论治,其次在于不受西医病名的局限,再者在于按照随证治之的原则改变用药方法。
4.右胁下、胃脘疼痛,久治不效
葛××,女,39岁。
胃脘疼痛,时轻时重三年多,中、西药久治不效;近半年多来,疼痛日渐加剧,住院后,初用西药治疗两个月不效,后又转入中医科病房治疗,先后以中药健脾温中、散寒止痛、活血止痛等剂,并配合针灸治疗三个多月,疼痛始终不减,尤其是近半个多月来,每日疼痛均在四个小时以上,疼痛剧烈时简直难于忍耐,在疼痛的同时出现频繁的呕吐,有时象钻痛,有时象酸痛,此时若注射度冷丁也很难缓解,酸痛缓解后,隐痛仍然存在,食欲甚差,胃脘痞满,体重日渐降低。邀请老师会诊,老师察其体瘦,腹肌虽紧张而按之不硬痛,疼痛虽胃脘、腹部均见,但以右胁下为甚,其痛时轻时重,严重时大声呼叫,减轻时不断呻吟,在疼痛严重的同时并有有剧烈的呕吐,食欲甚差,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云:此病在肝,病属阴虚。治宜养阴理肝,一贯煎加减。处方:
拘杞子10克 沙参10克 麦冬10克 川楝子10克 元胡10克 生地15克
服药一剂后,疼痛减轻大半,服药三剂后,疼痛消失,继眼10剂,诸证消失。其后,患者为弄清病因,又到数个医院反复检查,诊为溃疡病穿孔后形成的胰、胆、胃粘连,要求手术,因患者无明显痛苦,而来治疗。
按: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曾云:肠梗阻的治法一般是攻下,但是病程较久,正气亏损者,又不可但予攻下,若徒予攻下,非但里实不除,而且使正气更虚。病反不除,因此治疗时,或者采用攻补兼施,或者采用但抚其正的方法,扶正之法,一般有三种:一气虚者,补气,主用人参;二阳虚者,补阳主用附子;三阴虚者,补阴,主用沙参、生地、麦冬。
肠粘连的治法一般是活血,但是病程较久者,往往合并正虚,至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由于反复呕吐损伤阴液,所以合并阴虚者亦不少,因此治疗时应注意养阴育阴,一贯煎为养阴育阴理肝之有效方剂,可采用之。
5.左胁下腹痛,时轻时重十余年
耿××,女,成。
胃脘疼痛,时轻时重十几年,数个医院治疗一直不效,亦未明确诊断。细审前医所处之方,除西药外,中药之方多从脾胃论治,或以温中健脾,或以温中散寒,或以苦寒清胃,或以活血止痛,或以养阴益胃,然始终效果不著。察其脉证,疼痛正在左肋下的上腹部,他处不痛,按之无明显压痛,亦不见明显的缓解,舌苔白,脉沉弦涩。综合脉证,诊为肝寒所致。拟用温肝暖肝。暖肝煎加减。处方:
拘杞子10克 沉香6克 小茴香6克 肉桂6克 当归10克
服药二剂后,疼痛大减,继服四剂,疼痛消失,又以10剂而愈。
某医问:前医曾用温中散寒、健脾温中之剂,何故不效?答曰:前方治在脾,本方治在肝,病所不同,故疗效有异。又问:前医亦有用温肝之药者,何故不效?答曰:肝是体阴用阳之脏,若肝病甚久,但温其阳,不治其阴,则肝不柔,病难愈;此外,病有主次之分,本病之病位主要在肝,应治其肝,不治脾而兼治肝,否则主次难明,很治有效。
(二)胸胁痛
1.胁间刺痛,时轻时重
苏××,男,成。
右侧第四肋间疼痛,时轻时重一个多月,医诊肋间神经痛,曾予西药、针灸及活血止痛之剂治之不效。审其脉沉,诊为气滞血淤,予柴胡10克、赤芍10克、青皮10克、瓜蒌15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苏术6克。服药四剂而愈。
某医问:本例患者我先用活血止痛不效,后用瓜蒌薤白汤加减无功,老师为何用瓜蒌、赤芍之类反效也?答曰:脉沉者,以肝气郁结为主,治当从舒肝理气为主,你用瓜蒌薤白重在宽胸理肺,用活血之剂重在活血,一不理肝,二不理气,故其效较差,《内经》在论治法时强调适其至所,就在于此。
2.心前区闷痛,久久不效
芦××,男,70岁。
心前区一片疼痛十几年,数个医院诊为冠心病。用消心痛、冠心苏合丸、心宝、丹参片、硝酸甘油等治疗后,仍时轻时重。近半年多来,心前区憋闷疼痛之状较前加重,某医以活血、通阳、宽胸之剂治之,症状不但不见好转,反见日渐加剧。细审其证,疼痛仅仅表现为胸部一侧之心前区憋闷疼痛,他处不痛,并同时兼见气短、心烦、喜叹气、舌苔白、脉弦滑。综合脉证,再结合前用诸方反复考虑:胸部一侧疼痛当属于肝而非属于心,肝郁当舒肝。前用活血,通阳治心之不效者,但治心而未治肝耳;脉弦滑者,痰热郁于肝胆也。治宜舒肝理气,化痰清热,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瓜蒌15克青皮10克 橘叶10克 黄芩4克
服药20剂后,心前区憋闷疼痛消失,心电图复查亦正常。
3.胸膜粘连,胸胁疼痛久久不愈。
鲁××,女,成。
结核性胸膜炎愈后三年多来,右侧季胁部一直经常疼痛,尤其是在深吸气、跑步的时候最为明显。某院诊为胸膜粘连先用胎盘组织液、理疗无明显效果,后改用中药活血祛淤之剂,初用之时疼痛略减,继续用之又不效,为此经常感到心烦,有时甚至因此而哭泣。细审其证,除以上诸证外,并见头晕头胀,心烦急躁,纳呆食减,时时叹气,舌苔白,脉弦滑而涩,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滞,痰淤相结。治拟理气舒肝,活血化痰。处方:
柴胡10克 赤芍10克 瓜蒌15克 青皮10克 白芥子10克橘叶10克 苏木6克
服药两剂后,胁肋疼痛竟减,续服20剂,疼痛消失。
某医问:从诸多杂志报导来看,均云活血祛淤药为治疗胸膜粘连的有效方法,然此例用之反不效,老师虽亦应用活血祛淤药,但其药量、药味均少于前医诸方,而其效竟如此之神,其故何也?答曰:从经验来看,活血祛淤确是治疗胸膜粘连的有效方法,此例之不效者,乃因其挟痰、挟气滞所致,故但予治血无效,而以理气化痰,佐以活血取效也。李翰卿先生曾云:治疑难病尤当注意挟杂,即此意耳。
(三)脐左一片疼痛不止
和××,男,28岁。
十几年来,腹痛一直不止,平时仅隐隐作痛,跑步、生气后往往突然剧烈疼痛,休息后逐渐减轻。经过数个医院检查一直没有确诊。用针灸、按摩、中药、西药治疗一直不效。细审其证,腹痛仅在肚脐左侧天枢穴附近出现,其他任何部位均不疼痛,按压局部时疼痛加重,食欲睡眠均正常、舌苔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脉证,反复考虑;天枢者,胃经之穴也,天枢者,转枢之意也,能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然清气之升,非肝睥不可;脉弦涩不凋者,气滞寒凝也。治宜疏肝助脾,散寒解郁。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甘草10克 干姜4克 薄荷3克
服药两剂后,腹痛好转,继服四剂,腹痛减半,又服药20剂,疼痛消失而愈。
(四)阑尾术后肠粘连,腹痛一直不止
陆××,女,25岁。
一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虽然剧痛已经消失,但仍经常疼痛,走路、咳嗽、生气时都使疼痛加重,患者为了减轻痛苦,经常弯腰护腹走路。不得已,又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进展顺利,但手术后不久,又发现右小腹疼痛,走路、伸腰,甚至咳嗽,都使疼痛加重。某院以胎盘组织液、理疗等法治疗两个多月仍不效,邀余以七厘散治之。服药后腹痛不但不减,反而出现频繁的呕吐。细察脉证,除腹痛外,并见心烦头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脉弦。综合脉证,反复考虑,此病虽有淤血,然因其肝气不舒与淤血俱在,寒热并存,气郁不行,寒热不解,徒治其血,故难得愈。治宜舒肝理气活血散寒,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党参10克 黄芩10克 干姜6克甘草6克 大枣6个当归10克 白芍10克
昼夜连进两剂,呕叶停止,腹痛大减,继服五剂,痛止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