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朱进忠老中医《难病奇治》——从肝论治治百病——一枝独秀,藏在深闺人未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4: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治肝风方药

治肝风方药主要适用于风邪入肝或肝风内动所致的抽搐、瘙痒、麻木、失语、瘫痪、全身窜痛等。由于药物作用的不同,治风方药又分为平肝熄风、熄风解痉、疏风散寒解痉、疏风清热解痉、化痰熄风、养血祛风、养阴柔肝熄风、温肝散寒熄风、清热熄风等九类,其中除平肝熄风已于前节叙述外,熄风解痉方药主要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痉挛抽搐、麻木、瘫痪;化痰熄风方药主要适用于风痰所致的眩晕、麻木、瘫痪、抽搐、神昏;养血祛风方药主要适用于血虚风动和血虚外风所客的身痒、麻木、眩晕、抽搐;养阴柔肝熄风方药主要适用于阴虚阳亢肝阳化风和阴虚外风所客的眩晕,麻木,抽搐;温肝熄风方药主要适用于肝寒化风或肝寒而风邪外客的抽搐、麻木、眩晕;疏风散寒解痉方药主要适用于风寒或寒痰挟风的抽搐,麻木,痉挛,身痒,疏风清热解痉方药主要适用于风热或痰热挟风的抽搐、眩晕、麻木、痉挛;清热熄风方药主要适用于热极生风的高热,抽搐。


一、治肝风药

(一)熄风解痉药
蜈蚣,辛温。本品熄风解痉之力甚强,又善通诸络,为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抽搐发痉的最为有效药物。惟其性温,故阴虚,热极生风者一般少用。
全蝎,辛平。本品既有较强的熄风解痉之力,又有散结消痰之功,故除用于各种原因的抽搐发痉外,又常用于失语、伸舌偏歪,麻木,疼痛,瘫痪。
僵蚕,咸辛平。本品熄风解痉之功虽较蜈蚣、全蝎为小,但其化痰散结之力却较蜈蚣、全蝎为优,另外,尚有疏散风邪之效,故除用于各种原因的抽搐发痉外,尤多用于风热外客所致的发热抽搐和兼有风痰的抽搐,麻木。
地龙,咸寒。本品解痉定搐之力较全蜗、蜈蚣、僵蚕均差,惟其通络,清热之功较三药均优,故除用于热极生风的抽搐外,尤多用于肢体的麻木,瘫痪。
钩藤,甘寒。本品既平肝又清热,且有较强的熄风解痉之力,故多用于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的抽搐,麻木,瘫痪。
白花蛇,甘咸温。本品既透骨搜风,又定惊止搐,尤善于治疗风湿、淤血、外风所致的抽搐、麻木、偏瘫、瘫痪等。
乌梢蛇,甘平。功用与白花蛇相同,但作用较弱。尤多用于麻木,瘫痪,疼痛,身痒等。

(二)化痰熄凤药
南星,苦辛温。本品祛痰而熄风解痉,为熄风解痉而兼祛痰作用的较强药物,尤善用于风痰所致眩晕,抽搐,麻木,失语,瘫痪。
胆南星,苦凉。本品与制南星的功用相同,但因其性凉,故主用于热痰所致的痰多抽搐,失语等。
半夏,辛温。本品以化痰散结见长,而兼有熄风解痉之效,故多用于风痰所致的抽搐,失语等症。
白附子,辛甘微温。本品以熄风定惊见长而兼化寒痰之效,故多用于寒痰化风所致的抽搐,麻木,偏瘫,失语等。
天竺黄,甘寒。本品以化痰热为主而兼能熄风定痉,故尤善于治疗痰热化风的抽搐、昏迷,为治疗小儿痰热化风的要药之一。
牛黄,参见泻肝药。

(三)疏风散寒解痉药
防风,辛甘微温。本品既疏风散寒,又解痉定搐,尤善用于风寒挟痰的眩晕,抽搐,麻木,拘挛,牙关紧闭等。
羌活,辛苦温。本品疏风散寒而微有解痉之力,故可用于风寒入里所致的失语,口眼喎斜,手足不遂。
桂枝,辛甘温。本品调营卫散风寒而微有解痉之力,尤多用于风寒客于筋脉的肢体拘挛(特别是上肢拘挛),麻木,舌僵不语等。
荆芥,辛微温。本品入血分而散风解痉,可用于血虚感受外风项背强直,牙关紧闭等。
独活,辛苦温。本品祛风除温散寒而微有解痉之力,可用于风寒挟湿的失语,麻木,抽搐。

(四)疏风清热解痉药
蝉蜕,甘寒。本品既疏散风热,又有较强的凉肝解痉之效,故常用于风热闭郁的抽搐,失语等。
桑叶,苦甘寒。本品疏散风热而微有凉肝熄风之效,故常配合其他平肝熄风药治疗头晕,抽搐,配清热熄风药治疗抽搐,麻木等。
菊花,辛甘苦微寒。本品疏散风热而兼凉肝熄风,故常用于风热或肝热所致眩晕,抽搐,又因其有平肝之效,故亦可用于肝阳化凤的头疼,抽搐。
秦艽,苦辛微寒。本品虽有疏风之力,然以除风湿热见长,且有舒筋解痉之效,故多用于湿热夹风的抽搐,麻木。
蔓荆于,辛苦平。本品疏散风热而微兼解痉之力,故可用于风热所致的眩晕,手足拘挛等。

(五)养血祛风药
当归。本品主要适用于血虚外风所客的拘挛,抽搐,麻木,瘫痪,身痒和血虚生风的手足拘挛,抽搐,麻木等。
白芍。本品主要适用于血虚外风所客的筋脉拘挛,抽搐和血虚生风的抽搐,手足拘挛,麻本,眩晕等。
何首乌。本品主要适用于血虚外风所客的身痒,筋脉拘挛和血虚生风的抽搐,筋脉拘挛、瘫痪。
胡麻仁,辛甘平。本品养血补肝而祛风,可用于血虚生风的身痒。
夜交藤,甘平。本品不但养心安神,而且通络祛风,故可用于血虚风动的筋骨拘挛,身痒等。

(六)养阴柔肝熄风药
白芍,见前。
龟板。本品滋阴潜阳熄风解痉,可用于阴虚阳亢虚风内动的瘈瘲。
鳖甲,同龟板。

(七)平肝熄风药
琥珀,甘平。本品以安神定惊见长,而微兼熄风之力,故常用于小儿风痰抽搐和热极生风的抽搐。
其他诸药参见前平肝熄风药。

(八)清热熄风药
玳瑁,甘咸寒。本品不但平肝定惊,而且清热解毒,故可用于热极生风的抽搐。
还有牛黄、青黛,蚤休、犀角、羚羊角、龙船草,请参见有关章节。

(九)温肝熄风药
附子。本品辛热,虽主入脾心肾,然亦入肝,尤善治疗脾肾阳气大衰,肝木来乘的抽搐、麻木、失语、弦晕。
肉桂,辛甘热。本品即能温脾肾之阳,又能抑肝木之邪,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虚风内动的慢惊风、失语、抽搐等。
吴茱萸。本品既能温脾胃之阳气,又能抑肝木之寒风,用于治疗脾胃阳虚,虚风内动的抽搐、头晕头痛、呕吐。
川椒。本品既能温脾之阳,又能抑肝木之风,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虚风内动的抽搐。
胡椒,辛热。本品既温暖肠胃,散寒止痛,又抑肝木之风,治疗脾胃虚寒,虚风内动的抽搐。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4: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治肝风方

(一)熄风解痉方

1.逐风汤
组成:生黄芪18克 当归12克 羌活6克 独活6克全蝎6克蜈蚣两条
适应证:气血俱虚,感受风邪,中风后抽搐或破伤后抽搐,脉虚大紧数者。
按:本方加咸可用于破伤风和脑血管意外初期有抽搐证等属于气血俱虚、外受风邪证者。

2.蜥蝎一味散
组成:蜥蝎一条,研末,一次服下,黄酒为引。
适应证:癫痛抽搐和瘰疬。
按:本方可用于癫痛早期频繁发作者。

3.蜥蝎散
组成:蜥蝎—条,活全蝎一个,共捣为细末,一次服下,黄酒为引。
适应证:癫痛抽搐频繁发作者。
按:本方用于早期癫痛频繁发作者。

4.加减华佗愈风散
组成:荆芥炭10克全蝎10克蜈蚣三条僵蚕10克桑寄生30克
适应证:新产后感受风热邪毒,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搐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苔白,脉浮而弦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产后破伤风。

(二)化痰熄风方
1.眩晕方
组成:石决明15克 菊花10克 防风4克 薄荷4克 钩藤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甘草6克 生白术7克 玉竹7克 黄芩9克
适应证:风痰上扰,眩晕时作时止,发作时恶心呕吐,自身旋转,景物颠倒,不敢睁跟。舌苔白,脉濡缓或缓而滑者。
加减法:大便秘结者,加酒军4克,早晨眩晕严重者,加肉苁蓉10克;面色萎黄,脉沉弦细尺大或尺弱者,加鹿茸3克(冲)。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内耳眩晕、链霉素中毒眩晕、心跳过缓眩晕、房室传导阻滞眩晕等属于风痰上扰证者。

2.定惊散
组成:僵蚕6克 薄荷6克南星6克活全蝎20个钩藤9克 雄黄3克,牙皂3克胡黄连3克天麻3克黄连3克 朱砂3克 大黄3克 麝香0.6克 共研细末每服0.3克,蜜调。
适应证:风痰内扰,小儿烦躁爱哭,食欲减退,头痛,有时惊叫,抽搐者。

3.熄风通络汤
组成:钩藤15克 地龙10克 枳壳10克香橼10克 佛手10克连翘10克,桑枝30克,丝瓜络10克
适应证:风痰阻络,头晕头胀,手足麻木,口干或痰核结于四肢,麻木,烦热,舌苔白,脉弦滑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末梢神经炎,动脉硬化、脂膜炎、皮肤结核、结节性红斑、嗜酸性肉芽肿等属于风痰阻络证者。

4.牵正散
组成:僵蚕全蝎白附子等分,共为细末,每报3克,热酒送下。
适应证:风寒挟痰,突然口眼喎斜,甚或面部肌肉抽动,脉弦紧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面神经麻痹等风寒挟痰证者。

5.资寿解语汤
组成:羌活2克 防风1.5克 附子1.5克 羚羊角3克桂枝3克 炒枣仁1.5克 天麻1.5克 炙甘草2克 竹沥五匙(冲)生姜汁1匙(冲)
适应证:中风,舌强不语,口涎时出,脉沉细弦者。
加减法:若面不赤,伸吞偏歪较重者,去羚羊角,加钩藤10克、全蝎3克,痰诞较多者,加远志6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失语之属风痰阻滞证者。


(三)疏风散寒解瘟方
1.小续命汤
组成:麻黄9克 防已9克 人参9克 黄芩9克桂枝9克 甘草9克 白芍9克 川芎9克 杏仁9克附子9克 防风15克 生姜五片
适应证:风寒客于经络筋脉,筋脉拘急,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或神气愦乱,风湿痹痛,舌苔白,脉弦紧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于风寒外客证者。

2.乌药顺气汤
组成:乌药6克 陈皮6克 麻黄6克 川芎3克 白芷3克 枳壳3克 桔梗3克 炒僵蚕3克 炙甘草3克 炮姜1.5克 大枣1个
适应证:肝郁气滞,风寒外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晕目眩及语言謇涩,瘫痪,筋脉拘挛,指趾厥冷,舌苔白,脉沉弦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失语。瘫痪初起等属于肝郁气滞,风寒外客证者。

3.候氏黑散
组成:菊花40分白术10分细辛3分茯苓3分牡蛎3分桔梗8分防风10分人参3分明矾3分黄芩5分当归3分干姜3分川芎3分桂枝3分
上药共研粗末,每次服9克,温酒调服。
适应证:风寒直中,痰湿内蕴,四肢烦重,心中恶寒,疲乏无力,脉沉缓者。
按: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属于风寒直中,痰湿内蕴证者。


(四)疏风清热解疼方
1.桑菊僵蝉汤,
组成:桑叶10克 菊花10克 僵蚕10克 蝉蜕10克连翘10克 薄荷6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甘草6克竹叶10克
适应证:风热外客,头晕头痛,口眼喎斜,口干舌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面神经麻痹等属于风热外客证者。

2.消风散
组成:羌活6克 防风6克 荆芥6克川芎10克 厚朴1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甘草6克 僵蚕10克蝉蜕10克 竹叶10苦参15克
适应症:风邪外客,脾湿不化,身痒出疹,腹满,脉弦紧者。
按:本方可用于荨麻疹及面神经麻痹等属于风寒外客证者。


(五)养血祛风方
1.大秦艽汤
组成:秦艽10克羌活4克 独活4克 防风4克 川芎10克 白芷4克 细辛3克 黄苓10克 生地30克 热地15克 生石膏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白术10克
适应症:气血俱虚,风邪入中,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者半身不遂,或关节肿痛,发热,口干,脉浮数或数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属于气血俱虚,风邪入中症者。

2.麻菊散
组成:天麻10克 菊花10克 钩藤15克 薄荷3克 当归10川芎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5克 龙骨10克 牡蛎10克
适应症:血虚风动或血虚外风所客,手足麻木,抽搐,口眼喁斜,心悸汗出,舌苔白,脉弦细者。
按:本方可用于产后手足搐搦,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动脉硬化的手足麻木等属于血虚风动证者。

3.祛风地黄汤
组成:当归12克 生地15克 元参30克 熟地10克 丹皮10克 生首乌15克 白蒺藜10克 僵蚕10克 红花10克 甘草6克 独活6克 枸杞子10克 知母10克
适应症:血虚热盛,外受风邪,手掌脱皮,奇痒难忍,或皮肤干燥,身痒难忍并昼轻夜重,抓之出血,舌苔白,脉弦细者。
加减法:若手掌脱皮多而呈鲜红色,脉细数者,加黄柏6克;若脉不数者,去知母。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手癣、皮炎等属于血热盛季,外受风邪症者。

4.丹参银翅饮
组成:丹参30克银花15克 连翘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0克 薄荷4克 白蒺藜3克
适应症:血虚生风,热毒侵及血络,斑疹,身痒,夜间尤甚,脉弦细者。
加减法:若口干,大片紫斑者,加元参3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皮炎、过敏性紫瘢、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慢性湿疹等属于血虚生风症者。

(六)养阴柔肝熄风方
大定风珠(参见平肝方药)。

(七)平肝熄风方
天麻钩藤饮(参见平肝方药)。

(八)清热熄风方
1.镇风汤
组成:钩藤10克羚羊角3克 龙胆草6克 青黛6克半夏6克 生赭石6克 茯神6克僵蚕6克 薄荷叶3克朱砂0.8克(送服)
适应症:肝热化风,小儿急惊,四肢搐搦,身挺颈痉,面热,或目睛上窜,或痰涎上壅,或牙关紧闭,或热汗淋漓,舌苔黄,脉弦滑数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癫痫、周期性精神病以及小儿急惊风等属于肝热化风症者。

2.羚羊钩藤汤(参见平肝方药)。

(九)温肝熄风方
1.逐寒荡惊汤
组成:胡椒2克 炮姜2克 肉桂2克 丁香2克 灶心土20克(先煎,去渣,以汤煎上药)
适应症:小儿脾肾阳虚,虚风内动,面色晃白或灰滞,囱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口鼻气冷,额汗涔涔,抚之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脉沉细者,
加减法:若四肢厥冷者,加附子3克。
按:本方主用于小儿泄泻无度后突然抽搐或久泻无度而出现抽搐等属于脾肾阳虚,虚风内动症者。

2.桂枝救逆汤
组成:桂枝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9克 牡15克龙骨12克 大枣12个常山6克
适应症:心肝阳虚,痰浊内阻,虚阳扰动,心悸,胆怯,时惊狂,卧起不安,或手足抽搐,手冷,脉弦细涩者。
按:本方可用于小舞蹈病、手足徐动,扭转痉挛,儿童精神病等属于心肝阳虚,痰浊内阻,虚阳扰动症者。

3.《近效》术附汤
组成:白术6克 炙甘草3克 附子12克 生姜10克大枣7个
适应症:阳虚湿郁,风邪外客,头重眩而不能站立,疲乏无力,不知食味,舌质淡,苔白,脉迟缓,甚或一息二至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三度束支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阴滞属于阳虚湿郁,风邪外客症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09: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节  理筋方药

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筋脉拘挛难于伸屈或筋脉弛缓不收,由于药物功用的不同,理筋方药又分为祛风理筋。养阴理筋、活血理筋、除湿理筋、通络理筋、温经理筋、补肝理筋七种。其中祛风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风寒和风热伤筋的筋脉拘挛疼痛,伸屈不利;养阴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肝阴不足的筋脉拘挛疼痛,伸屈困难或弛缓瘫痪;活血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淤血阻滞筋脉的痉挛不伸或痉挛瘫痪;除湿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寒湿或湿热伤筋的弛缓瘫痪和筋脉拘挛疼痛不伸,通络理筋方药适用于络脉不通的四肢拘挛或瘫痪;温经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肝寒或阳虚的筋脉拘挛瘫痪;补肝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肝虚的筋脉拘挛瘫痪等。

一、理筋药
(一)祛风理筋药
桂枝。本品既祛风散寒,又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又善行上肢,故可用于风寒伤筋、寒湿伤筋、淤阻筋脉的上肢痉挛疼痛不得伸屈或弛缓不收。

防风。本品祛风湿而柔筋,可用于风湿伤筋的筋脉拘挛疼痛或缓纵不收,然因肝脉体阴用阳,不可多用,以防伤阴。
苍耳子,辛苦温。本品祛风除湿而微有舒筋之意,故常用于风寒湿或风湿所致的筋脉挛急疼痛难伸和挛急疼痛。
威灵仙,辛威温。本品祛风湿通经络,善除风湿入于筋脉的麻本,筋脉拘挛,缓纵不收。
秦艽。本品祛风湿而柔润,舒筋脉而不伤阴血故常用于阴虚挟风和风湿伤筋的周身拘挛,关节拘挛不伸和四肢缓纵不收。

(二)养阴理筋药
生地。本品养肝肾之阴而清热,可用于热灼筋脉的筋脉拘挛不伸和缓缴不收。
石斛。本品养脾胃之阴而健肌肉,益筋脉而振痿废,可用于阴虚的筋脉拘挛和缓纵不收。
白芍。本品养肝阴而解拘挛,尤多用于肝阴不足的筋脉拘挛疼痛。

(三)活血理筋药
赤芍,苦微寒。本品活血凉血,而微有养血舒筋之功,尤适用于淤血阻滞筋脉和血热伤筋的拘挛难于屈仲和疼痛:
乳香,辛苦温。本品既活血止痛,又行气舒筋,可用于淤血阻滞筋脉的拘挛难于屈仲及拘挛瘫痪并见之证。
没荮,苦平。本品活血舒筋止痛,与乳香配合善治淤血所致的筋脉拘挛,疼痛,难于屈伸。
姜黄,辛苦温。本品既行气又活血,又善走上肢,多用于淤血和风寒入于络脉的挛急疼痛难于屈伸,以及上肢的痿软无力。
鸡血藤,苦微甘温。本品既养血活血又舒筋通络,故对风湿,血虚,淤血所致的筋脉挛急疼痛,肌肉萎软有效。
桃仁,苦平。本品活血而润血,且能祛瘀舒筋,故可用于淤血而燥的筋脉拘挛,难于屈伸,疼痛皆。
红花,辛温。本品活血而微有润血之功,故常与桃仁相配治疗淤血而致的筋脉拘挛疼痛,难于屈伸。
☆蟅虫,咸寒。本品破血,而尤以除沉痼之淤血见长,且善治趺打损伤所致的筋拘脉挛和淤血较久的筋脉拘挛等。
当归。本品养血活血而微有养筋舒筋之效,故常用于血虚洽有淤血的的筋脉拘挛,疼痛难于屈伸者。

(四)除湿理筋药
薏米仁,甘淡微寒。本品渗温健脾,且能舒筋振痿,常用于温热或寒湿伤及筋脉、肌肉所致的筋脉拘挛、疼痛及缓纵不收,痿废无力。
萆薢,苦平。本品利温浊、除风温,舒筋脉,尤善于治疗温热伤及筋脉、肌肉的拘挛缓纵不收和阴血不足寒温所致的筋脉拘挛,缓纵不收。
晚蚕沙,甘辛温。本品除湿舒筋通络而微有祛风之功,且除温而不伤筋阴,故可用于湿热伤筋的筋脉拘挛、疼痛、缓纵不收和阴血不足的筋脉拘挛、缓纵不收。
海桐皮,苦辛平。本品除湿热,通经烙,而兼能散风,尤善于治疗风湿热和湿热伤及筋脉的拘挛屈伸困难和疼痛,其止痛效果为除温理筋药中的最佳药品。
五加皮,辛苦温。本品补肝肾,强筋骨,而除湿通络,且微有散风之力,为治疗寒湿伤及肝肾的拘挛疼痛和缓纵不收的要药。
本瓜,酸温。本品除温通络,而兼能补益筋脉阴液,故常用于寒湿或温热伤及筋脉的拘挛难伸、疼痛和缓纵不收。
防已,苦辛寒。本品善除下焦湿热,且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故多用于湿热所致的膝、关节筋脉拘挛和下肢痪废驰缓。
土茯苓,甘淡平。本品除湿热,利关节,而解毒,尤善用于湿热伤筋和梅毒入筋的筋脉拘挛疼痛、瘫痪。

(五)通络理筋药
桑枝,苦平。本品通络脉而稍能祛风湿,且通络而不伤阴,故既可用于风湿伤及经络,又可用于湿热伤及经络,血虚筋脉失养的四肢拘挛、麻木、疼痛、瘫痪。
络石藤,苦微寒。本品以除湿清热见长,而又祛风通络,故多用于湿热伤及筋脉的拘挛疼痛。
海风藤,辛苦微温。本品通络脉而除风湿,而以通经活络见长,故多用于风湿所致的全身拘挛疼痛。
白花蛇,甘咸温。本品祛风通络,尤善治风湿、内风,以及血络淤滞所致的筋脉拘挛、瘫痪。
丝瓜络,甘平。本品祛风通络,解毒化痰,尤善用于痰湿阻滞经络、筋脉的拘挛疼痛、瘫痪。
地龙,咸寒。本品既通络,又清热化痰,故尤善用于湿热、痰热阻滞经络的瘫痪缓纵不收及湿热所致的拘挛疼痛。
马钱子,苦寒。本品通络散结,故常用于络脉淤滞的瘫痪缓纵不收和拘挛疼痛等。

(六)温经理筋药
虎骨,辛温。本品温经散寒,祛风定痛,且能强筋壮骨,故对寒湿伤筋和肝肾亏损筋脉失养的筋脉拘挛疼痛和瘫痪缓纵不收者有效,因其善行下肢,故对右侧下肢的疼痛、拘挛、瘫痪尤为有益效。
附子。本品辛热,散寒除湿通络,故对寒湿和阳虚所致筋脉拘挛和弛缓瘫痪有效。
肉桂。本品辛热。散寒活血通络,可用于阳虚成寒温伤及筋脉的瘫痪缓纵不收和筋脉拘挛疼痛。

(七)补肝理筋药
鹿角胶,甘咸温。本品补肝肾,益精血,通筋脉,可用于肝肾俱虚和精血亏损不能养筋助骨的拘挛疼痛和瘫痪缓纵不收。
巴戟天。本品补肝肾,微有祛风湿之功,可用于肝肾俱虚的筋骨痿软和筋脉拘挛疼痛。
夜交藤。本品补肝安神,通经络,可用于风湿阴络和肝脉拘挛的疼痛、瘫痪。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0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理筋方

(一)祛风理筋方
大蓁艽汤(参见治风方药)

(二)养阴理筋方
1.理筋汤
组成:白芍20克 赤芍10克 五加皮9克 木瓜15克 甘草6克 海桐皮10克 
适应证:肝阴不足,膝、肘关节筋脉拘挛,屈而难伸,或时见抽而挛急,脉弦缓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运动神经病、肌强直综合征等属于肝阴不足,筋脉拘挛证者。
2.芍药甘草汤
组成:白芍60~120克,甘草20~40克
适应证:肝阴不足,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脉弦小数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骨质增生、运动神经病、肌强直综合征等属于肝阴不足证者。
3.大定风珠(参见平肝方药)

(三)活血理筋方
1.朱氏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组成:黄柏10克 苍术10克 南星10克 桂枝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8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龙胆草10克羌活6克 白芷10克 川芎19克 神曲10克
适应证:湿热伤筋,痰滞血淤,关节疼痛,或筋脉拘挛,屈仲困难,瘫痪,或兼痴呆失语,舌苔白或黄白腻,脉弦滑数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软化、一氧化炭中毒性脑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湿热伤筋,痰滞血淤证者。
2.曲直汤
组成:山茱萸20克 知母10克 生乳香10克 生没药10克 当归10克 丹参15克 续断10克 黄芪15克
适应证:肝阴不足,淤血阻滞,筋脉拘挛,肢体瘫痪,挛缩不能屈伸,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或肝虚腿痛,左脉微弱者。
加减法:若脉弱而怕冷者,去知母;若臂痛而热者,加黄芪10克、赤芍9克。
按: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一氧化炭中毒后遗症、骨质增生等属于肝阴不足,淤血阻滞证者。
3.活络效灵丹
组成:当归15克 丹参15克 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
适应证:淤血阻滞,筋脉失养,拘挛疼痛,难于屈伸和症瘕积聚,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脉沉●缓者。
加减法:若腿痛者,加牛膝10克;臂痛者,加连翘10克;症瘕者,加三棱6克、莪术6克;久病肝虚者,加鹿角胶12克、天麻10克,右腿瘫痪不得屈伸者,加虎骨3克,若遇冷加剧者,加鹿角胶10克、肉桂3克、干姜1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0克。
按:本方可用于宫外孕、痛经、风湿性关节炎、臂质增生、良性肿瘤、一氧化炭中毒后遗症等属于淤血阻滞证者。

(四)除温理筋方
1.杏加振痿汤
组成:杏仁10克,半夏10克,桂枝6克生薏米15克桑枝15克,五加皮10克木瓜10克
适应证:寒湿伤筋,肌肉萎缩,疲乏无力,伸屈或活动均感困难,食欲较差,舌苔白,脉弦细缓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亚急性合并变性症等属于寒湿伤筋证者。
2.杏仁薏苡汤
组成:杏仁10克 薏米10克桂 枝2克 生姜2克 厚朴3克 半夏5克 防己5克白蒺藜6克
适应证:风暑寒湿,侵及筋脉肌肉,肢体痿软,缓纵不收,几近全瘫,食纳甚差,舌苔白润,舌质淡或暗,脉弦缓。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属风暑寒湿伤筋证者。
3.宣痹汤
组成:防己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栀子9克 生薏米16克 半夏9克 晚蚕砂9克 赤小豆皮9克。
适应证:漫热内蕴,侵及经络筋脉,骨节烦痛,或见寒战高热,舌苔灰腻,面色萎黄,脉滑数者。
加减法:若痛甚者,加片姜黄9克、海桐皮9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湿热伤筋证者。
4.加减木防己汤
组成:防己10克 桂枝9克 生石膏15克 杏仁12克滑石12克 通草6克 生薏米10克
适应证:湿热伤及筋脉肌肉,关节肌肉疼痛,麻木瘫痪,口干而粘,胃胺痞满,舌苔白,脉弦紧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末梢神经炎等属于湿热伤筋证者。

(五)通络理筋方
熄风遇络汤(参见治风方药)

(六)温经理筋方
小活络丹
组成:胆南星180克 制川乌180克 制草乌180克 地龙180克 制乳香60克 制没药60克 依法制为蜜丸,每丸3克,—次—丸。
适应证: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者。

(七)补肝理筋方
地黄饮子(参见补肝方药)
大定风珠(参见平肝方药)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09: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节  养血方药

养血方药主要适用于肝血不足的头晕头痛、目视昏花、爪甲干枯、筋脉拘挛等。由于养血药的作用不同,又分为养血补血方药和养阴补血方药两种,其中养血补血方药主要适用于心肝血虚的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养阴补血方药主要用于阴血不足头晕目眩、眼干而涩、面色苍白、筋脉拘挛等。

一、养血药
(一)养血补血药
当归。本品既养血又活血,其中当归身、当归首以养血补血为主,兼有活血之效,尤适用于以血虚为主的头晕目眩,心悸心烦,筋脉拘挛,面色萎黄。
鸡血藤。本品以行血为主而兼补血之功,尤适用于血虚而筋脉失养的筋脉拘急、疼痛,甚或瘫痪证。

(二)养阴补血药
熟地。本品既补阴又补血,故善于治疗阴、血俱不足的手足心烦热,腰腿酸痛,头晕目眩,眼涩而干,以及筋骨痿软乏力等。
白芍。本品既补阴又养血,故尤适用于肝的阴、血俱不足的筋脉痿软,爪甲枯干,眼干而涩,手足心烦热,烦躁易怒等。
阿胶。本品既补血又养阴,且有止血之功,尤适用于精血大亏的心悸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
何首乌。本品以补肝阴见长而兼能补血,故多用于阴血不足的须发早白,头晕目眩,筋骨痿软或拘挛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0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养肝血方

(一)养血补血方
四物扬(参见养肝方药)

(二)养阴补血方
1.归芍地黄丸
组成:当归9克 白芍9克 熟地24克 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茯苓9克。
适应证:肝肾阴血不足,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2.明目地黄丸
组成:熟地24克 山药12克 山茱萸12克 茯苓10克泽泻10克 丹皮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杭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 石决明15克
适应证:肝肾阴血俱虚,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活血方

(一)理气活血方
1.血府逐淤汤
组成:桃仁10克 红花9克 当归9克生地9克 川芎6克 赤芍6克 牛膝9克桔梗9克 柴胡9克枳壳9克 甘草6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胸满胸痛,心烦易怒,头晕头痛,舌苔白,舌质或暗红或有龄斑,脉沉细涩者。
加减法:若心悸较重者,加丹参15克;左胁满痛较重者加青皮9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助软骨炎、胸膜粘连、顽固呃逆、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心律失常等属于气滞血瘀证者。

2.膈下逐淤汤
组成:五灵脂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6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乌药10克 元胡10克 甘草6克 红花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
适应证:淤血阻滞、膈下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侧腹坠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肌纤维瘤、溃疡性结肠炎等属于淤血阻滞证者。
3.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15克 花粉9克 当归9亮红花9克 甘草9克穿山甲6克 大黄6克 桃仁9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跌打损伤,淤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或外伤后头痛,或失明,或啕部痛肿,脉沉者。
按:本方可用于胸部外伤、胸膜粘连、胸部静脉炎、脑震荡后遗症、眼底反复出血、肋软骨炎等属于气滞血淤证者。

(二)凉血活血方
1.十灰散
组成:大蓟9克 小蓟9克 荷叶9克 侧柏叶9克白茅根9克 茜草9克 栀子9克 大黄炭9克 丹皮9克棕榈炭9克。
适应证:血热妄行,血络淤滞的吐血,咯血,脉数者。
按:本方可用于肺结核的咯血等属于血热妄行证者。
2.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6克(先煎)生地30克 白芍19克 丹皮10克
适应证:心肝热甚,络脉淤滞,吐血,尿血,便血,紫斑,舌质红绎,舌苔少,脉滑数者。
加减法:若出血较重者,加茅根30克、小蓟炭10克若合并淤血,舌有淤斑者、加茜草炭10克。
按:本方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尿毒症、流行性乙型脑炎、脓毒败血症等属于热迫血行证者。

(三)温经活血方
1.少腹逐淤汤
组成:小茴香6克 干姜6克 元胡6克 五灵脂6克没药6克 川芎6克 当归6克 蒲黄6克 官桂6克 赤芍6克
适应证:寒凝血滞,少腹血积疼痛或不痛,或胃脘疼痛,舌苔白,脉沉涩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痛经,溃疡病等属于寒凝血滞证者。
2.生化汤
组成:全当归24克 川芎9克 桃仁6克 干姜2克甘草2克
适应证:寒凝血滞,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按:本方可用于胎盘滞留、子宫内膜异位等属于寒凝血滞证者。

(四)活血止血方
1.柴胡茜降汤
组成:柴胡10克 茜草10克 降香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咯血难止,脉沉弦者。
加减法:若咽喉不利者,加射干10克;若气阴俱虚,气短者,加冬虫夏草10克,若肺阴虚者,加百合30克;若药后无效咯血不止者,加白芨6克(冲服)。
按:本方可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的大咯血等气滞血淤证者。
2.失笑散
组成:五灵脂(酒炒)蒲黄(炒香)等量
适应证:淤血阻滞,产后恶露不行,或淤血崩漏难止者。
加减法:若产后恶露不尽或不行者,但予上方各6克;若淤血崩血大下者,改用五灵脂30克、蒲黄30克,分为两包,一包用炒,一包用生。
按:本方可用于淤血痛经、淤血崩漏、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难止者。

(五)活血消症方
1.宫外孕二号方
组成:丹参15克 赤芍15克 桃仁9克 三棱6克 莪术6克
适应证:于宫外孕,腹部包块,脉沉者。
加减法:若痛甚者,加元胡6克,气虚者,加党参10克、黄芪16克;胃脘压痛明显者,加枳实10克、厚朴10克;舌质淡,大便秘结者,加干姜6克、大黄3克。
按:本方可用于宫外孕包块型。
2.大黄☆蟅虫丸
组成:熟大黄300克炒☆蟅虫30克 制水蛭60克 虻虫(去翅足,炒)45克 炒蛴螬45克 煅干漆30克 桃仁120克炒杏仁120克 黄芩60克 生地300克 白芍12克 甘草90克 蜜丸,每次3克,一日1~2次。
适应证:淤血阻滞,月经闭止,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发黑,潮热消瘦,脉沉涩者。
按:本方可用于肝脾肿大,包块型结核性核腹膜炎,盆腔结核等属于淤血阻滞证者。

(六)活血软坚方
1.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10克 桂枝10克 干姜6克 花粉15克 黄芩10克 半夏10克 牡蛎10克 甘草6克 赤芍10克
适应证:肝郁气滞,痰湿不化,症瘕积聚,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弦缓者。
加减法:若舌苔黄,大便干者,加大黄3克;若口渴较甚者,加元参15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糖尿病、尿崩症等属于肝郁气滞,痰湿不化证者。
2.夏枯橘药汤
组成:夏枯草30克 元参9克 连翘9克 牡蛎9克赤芍9克 青皮9克 黄药子9克 海藻9克 昆布9克苏木6克 白芥子6克 橘叶6克
适应证:气滞血淤,痰凝不化,颈部瘰疬或瘿瘤,脉弦滑或沉缓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淋巴肉瘤等屑于痰滞血淤证者。

(七)活血通络方
1.身痛逐淤汤
组成:牛膝10克 地龙10克 羌活6克 秦艽10克 香附10克 甘草6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没药10克 红花10克
适应证:气血痹阻经络,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或麻木,经久不愈,脉沉弦者。
加减法:若气虚者,加黄芪15克;若兼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按:本方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硬化、末梢神经炎等属于气滞血淤证者。
2.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240克 赤芍9克 地龙9克 川芎10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
适应证:气虚血淤,络脉不通,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苔白,脉弦大,或复视,眼珠活动困难者。
加减法:若脉不是洪大而仅一般较大者,去黄芪140克;若手足均麻木者,加桑枝3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外伤性偏瘫、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等属于气血俱虚,瘀血阻滞证者。

(八)活血解毒方
1.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生薏米60克 附子10克 败酱草60克
适应证:肠痈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脉数,或热毒久蕴,血络淤滞,水湿相结,脉沉,腹如臌状者。
加减法:若腹胀腹水较重,脉沉者,加香附10克、大腹皮1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阑尾炎、盆腔脓肿、结核性腹膜炎等属于痰水淤血相结证者。
2.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10克丹皮10克 桃仁10克 冬瓜子30克芒硝9克
适应证:肠痈初起,右小腹疼痛拒按,时时发热,脉滑数,或小腹硬痛,发热,黄带臭秽,脉滑数者。
加减法:若大便不秘结者,去芒硝:若热毒较重者,加蒲公英4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急性阑尾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属于淤血热毒相结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2: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PDF 版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PDF 版:下载地址: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97644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PDF 版


朱进忠·难病奇治 天色以晚校本 PDF

底本来源: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97467&extra=&page=2(感谢nylnylnyl朋友!)
校本来源: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72949

花了些时间将nylnylnyl朋友整理的《难病奇治》做了二校。朱老的书非常精彩!推荐随身携带!

下载地址:
http://www.rayfile.com/files/e2789a61-7f6d-11de-81c5-0014221b798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附件: 2009-08-02_2159282.jpg (2009/8/2 22:14, 60.15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8/2 22:35 编辑 ]
发表于 2009/8/3 09: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雪山来客能朱老的作品进一步宣传,我不懂得中医,只是为其变为真正的电子版做了一点前期工作而已。

但他从肝诊治很有特点,只是没有人沉下心来研究而已。我想起来吴菊通学医,读伤寒,那么几个字,整整“读”了4年。

现在做医生的怕是找不到这样的人了,如果谁真能读通朱老这部书,距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不远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篇  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第一章  内科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第一节 内科疑难疾病与肝之所主的治验实例
一、肝为将军之官
(一)感冒
1.月经期间感冒
李××,女,38岁。
七、八年来,每次月经将至前一两天即出现头痛身痛,鼻塞流涕,频繁的喷嚏,或见轻微的咳嗽,月经过后两天以上症状自然消失,前后曾用多种西药和中药解表清热、疏风散寒、补气固表之剂治疗,一直不效。特别是最近两年多来,以上症状更加严重,此次月经来前三天即头痛头晕,鼻塞喷嚏,眼痒流泪,鼻流清涕,全身酸痛,月经来后以上症状更加严重,应用感冒清、感冒冲剂、扑尔敏、去痛片三天,中药解表之剂两剂不见好转。细审其证,除以上症状外,并见胸满心烦,手心热,舌苔薄白,脉弦细。综合脉证,反复思考:月经者,为冲脉所主,冲脉者,隶属于肝,肝为将军之官,将军之官者,调营卫,御外邪者也;肝郁血虚,郁而化火,则卫气不固,故而反复感冒也。治宜丹栀逍遥散养血舒肝,解郁泄火。冀其肝木得舒,卫气得升,表邪得解。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甘草10克 干姜3克 生姜三片丹皮10克 栀子10克
服药一剂,诸证好转。继服一剂,诺证消失。其后每次月经将至时服药四剂,共服三个周期,中药12剂,诸证消失而愈。
2.生气以后感冒长期不愈
葛××,男,30岁。
生气以后,突然感冒,先经西药治疗一个多月,后经中药疏风散寒,辛凉解表等药治疗20多天,始终不效。审其头晕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不断打喷嚏,眼微痒,轻微咳嗽,胸胁苦满,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沉微弦。综合脉证,反复思考:鼻塞流梯,频繁喷嚏,确系风寒客肺之证,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确系风寒客表之证,然其久治之却无寸效,再思其胸胁苦满,脉沉弦,乃肝郁气滞之脉证,且病起于生气之后,此实为肝郁之证,感受外邪,清阳失升,浊阴失降,营卫失调,肺卫不固,故而感冒不解,治宜调肝理气,佐以解表宣肺,参予苏饮加减。处方:
党参10克 苏叶10克陈皮10克 枳壳10克 前胡10克半夏10克 葛根15克 甘草10克 木香6克 桔梗10克 茯苓10克
服药三剂,诸证消失而愈。
3.每至春秋两季即频繁感冒
孙××,女,40岁。
七、八年来,每至春、秋二季即经常发生感冒,轻则五六天—次,重则两三天一次,每次感冒之后虽然赶紧用药也得七八天才能缓解。最近两年多来病情日渐加重,虽用中药疏风解表、补气固表数百剂,西药胎盘球蛋白五支,也没有明显改善。审其证见头晕乏力,时时喷嚏,口苦口干,纳呆食减,心烦,口苦,舌苔薄白,脉弦缓。综合脉证,再结合诸医所予之药效,反复思考之,少阳属胆,胆为诸脏之主,肝胆相为表里,肝胆之气郁结,则少阳春升之气不安而反克肺金,故春秋二季卫气不固而易感外邪。治宜和解少阳,佐以调营卫治之,宗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灸甘草10克 生姜3片大枣7个桂枝10克 白芍10克
服药三剂,诸证消失,其后又在每年的春,秋二季各服药三剂,共服药三年,中药几剂后果愈。
4.每至夏季即经常感冒
商××,男,26岁。
四、五年来,每到夏季即经常感冒,后用胎盘球蛋白七支。有一年多没有怎么感冒,但停药后又经常感冒,后请中医治疗,先后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达百余剂,开始还有些效果,服至半年左右以后再无明显疗效。审其证见头晕乏力,喷嚏流涕,眼时痒,舌苔白,脉虚弦。综合脉证,结合前医所用药物,反复考虑:夏季时阳气盛于外,阴气盛于里,若气阴俱虚者在夏季阳热之时必气阴更衰,卫气不固,卫不固则容易感受外邪,故夏季感冒者多宜补气养阴治之,然此患者补气养阴之剂治之无效,此必肝之升阳受阻耳。乃改予补气养阴,升阳解表法。清暑益气汤加减。处方:
党参10克 甘草6克 黄芪15克 当归6克 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神曲10克 黄柏10克葛根15克 苍术10克 白术10克 升麻10克 泽泻10克 生姜3片大枣5个
服药三剂后,诸证消失,次年夏季以上症状又出现,但很轻微,服药六剂痊愈。
5.每次遗精之后即出现感冒
李××,男,30岁。
遗精数年,经治不效。近年来,每周遗精1~2次,遗精之后即感头晕乏力,全身酸痛,喷嚏不断,发热。每次感冒之后一用治感冒的药物治疗就很快好转,但下次遗精之后又感冒如前,有时因无药内服,数日后,感冒也自然消失,但最近几个月来,感冒以后再用以前的方法治疗始终不再见效。不得已,停药观察数天,感冒症状非但不减,反见加重。审其脉弦而细,舌苔薄白。审其前用诸药,除西药外,中药大多为补气,解表之剂。综合脉证及前用药物效果后考虑:遗精之后而发,与肾有关也,肾与肝同源,肝为将军之官,出卫气,御外邪,肝肾俱虚,肝木失达,则卫表不固。治宜补肝肾,理肝木,调营卫,其病可解。宗滋水清肝饮。处方: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当归10克 生地18克 山药12克山莱萸10克 白术6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栀子10克薄荷6克
刚刚处方完毕,某医问:可否用六味地黄丸?患者听后插话曰:已用六味地黄丸数百合,但不愈也。余曰:遗精固然属肾,遗精之后感冒固然亦应考虑其病在肾,但肾虚不一定感冒,因其不主卫气耳,卫气乃肝所主,此必肝肾俱虚始得此疾,又本病患者往往合并有肝郁化火之心烦易怒,相火动则遗精必频繁,故宜丹栀逍遥散舒肝气泻相火以助卫阳,六味地黄丸补肾水益精气。患者听后插话云,就是经常心烦不安,烦躁易怒,然未注意此证。故未叙述耳。服药30剂,诸证果然消失而愈。
按:以上五例,治法虽异,然其治肝则同。可见感冒之疑难者,应求其肝耳。
(二)汗证
1.头面一侧反复汗出
康××,男,49岁。
数年来,左侧头面汗出,时发时止有时左侧大汗如珠,右侧头面部却微汗皆无。近两年来,左侧头面汗出,日渐加重,有时一天出汗四、五次,有时十几次,每次汗出以前先感心中烦热,继而烦热上冲而汗出,汗出较少时仅见微汗,汗出较多时即大汗淋漓。经某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植物神经失调引起的原发性多汗症,先用西药治疗一年多不见效果,后又改请中医以补气固表、养阴益气、敛汗止汗,治疗—年多仍不见效。细审其脉弦紧而数,舌苔薄白。综合脉证及所用药物的疗效反复考虑:其汗出之状,既非象动辄益甚、白昼时时汗出之自汗,又非寐中汗出,醒来自止之盗汗,因此种汗出不见于全身耳。一侧头汗出者,有云其乃气滞血淤所致也,血淤必见血淤之脉证,而此证不具备耳。又思汗虽为心液,而鼓舞津液出于外而成汗者乃肝之阳气也,肝胆气郁则一侧有痰,此证脉弦乃肝脉也,紧数脉并见乃寒饮郁结于三焦阳气不得舒达也,弦紧数脉并见乃痰饮郁结三焦,肝气不得疏泄,若水饮稍减,肝木疏泄,则汗立出于面也。故治宜肝舒气,化痰饮,理三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桂枝15克 茯苓15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服药三剂,汗出大减,继服三剂愈。
2.心悸心烦,烦热汗出
苏××,女,28岁。
五、六年来,经常—阵一阵的出汗,有时坐着不动突然感到心烦心悸,心胸中发热,继而全身发热一阵就汗出全身:有时因着急突然感到一阵心烦,热气从心胸中上冲,冲至头后,即突然全身出汗,有时一到新的工作场所即突然感到心烦热,全身烘热一阵即全身汗出,这种情况在月经前后特别严重。前后曾用西药和中药固表止汗剂达数十剂,然而不是不效,就是感到心烦心悸和全身憋胀特别严重,有时因全身憋胀难忍,非叫人捶打全身一个多小时不能入睡。细审其证:除以上诸证外,并见舌苔黄白,脉弦稍数。综合脉证及所用药物效果后考虑,汗出全身有气虚不固之自汗,亡阳亡阴之绝汗,阴虚火旺之盗汗,然气虚自汗多因劳而发,阴虚盗汗多在睡眠中而出,绝汗则必有绝证,此证皆不具备也。此证烦乱之后而汗出全身,乃肝经郁火所致也。冲脉者隶属肝脏,肝郁血虚,郁而化火,火邪欲伸,迫津于外,故汗出全身。治宜养血舒肝,化痰泻火。奔豚汤加减。处方: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葛根15克半夏10克桑皮15克 甘草10克
服药一剂,汗出即减,继服四剂,诸症均减,其后又连续服药30剂,诸证消失而愈。
3.左前额一片汗出
何×,男,45岁。
左前额约鸡蛋大一片汗出一年多,有时汗出如珠,有时仅微微汗出,汗出时除此处有汗外,别的部位根本无汗,一般一天发作少者三、四次,多者七、八次,在精神紧张的一刹那间往往即刻出现。经过数个医院检查一直未确诊,在这一年中除西药外,仅服中药即达百余剂,但始终不效。审其除上症外,并时见胸满心烦,脉弦,审其所服中药大多为敛汗止汗之品。综合脉证,反复思考,脉弦细,胸满心烦者,乃肝郁化火所致;一片有汗一片无汗乃气滞血淤所为,郁火时伸,故时见汗出,当拟舒肝养血,解郁泻火。滋水清肝饮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8克 山药12克山茱萸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薄荷3克 炒枣仁15克
服药三剂,汗出减少,继服24剂,病愈。
4.半身汗出
原×,男,38岁。
左半身汗出一年多,某院诊为纵膈肿瘤,要求手术治疗,因患者不愿手术和放疗,改请中医诊治。察其除上症外,并见胸满胸痛,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沉弦寸滑。综合脉证,反复考虑,脉沉弦者,为肝郁血虚,寸脉滑者,为上焦痰热,因拟养血舒肝,化痰散结。宗逍遥散加味。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干姜3克 甘草10克 薄荷4克 瓜蒌30克
服药六剂后,汗出减少,舌苔黄白而腻,脉弦紧而数。综合脉证分析,脉由沉弦寸滑转为弦紧而数,舌苔由薄白转为黄白腻,此乃寒痰化热,胶结难化之故。治宜化痰饮,舒肝气,调理三焦。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五个桂枝10克 茯苓15克 大黄4克龙骨15克 牡蛎15克 
服药四剂后,汗出大减,但继服上药10剂后,效果全无,再察脉象已由弦紧而数转为弦细寸滑,又改予逍遥散和瓜蒌方。其后携方回乡继服,此方无效时改用彼方,彼方无效时又改回此方,如此三年多,共服药达千剂,汗出止,某院复查云:心肺膈无异常。
按:以上四例汗出,表现各异,治法不同,然其治法始终没有脱离一个“肝”字。
(三)痹证
1.关节,肌肉,头项窜痛不拘
苏××,女,21岁。
九个月前在劳动过程中汗出受风后,突然全身疼痛,其后日渐加重,住院后经检查血沉30毫米/小时,抗“O”阴性,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先用西药治疗三个月无效。后又转入中医科病房以祛风除湿之剂治疗六个多月,但始终不见其效。细审其证:纳呆食减,胸满心烦,头晕失眠,神情抑郁,易哭,舌苔白,脉沉。询其发病历史及疼痛特点,主诉:两年以前突然父母双双逝世,悲伤过度,经常啼哭,后因家庭困难停学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工厂开天车,在开天车的一年中整天因工作不顺心而闷闷不乐,或在家独自哭泣,其后体质日差,九个多月前又突然汗出受风,不久就形成此病。发病后有时全身窜痛,有时关节疼痛,有时肌肉疼痛,有时头痛,有两手指疼痛,有时足趾疼痛,但总起来看以关节疼痛的时间比较多。综合脉证:反复考虑,再结合服药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此病虽有风寒湿邪,然以肝郁气滞,郁而化风为主。故改拟舒肝理气。四逆香佛二花汤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甘草10克 香橼10克佛手10克 黄芩6克 玫瑰花10克(后下)代代花10克(后下)合欢花15克
先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再煎,至水沸后10分钟左右,去滓服。
服药四剂后,身痛、头痛、关节疼痛俱减,继月40剂,诸怔消失而愈。
2.产后全身关节疼痛难忍
申××,女,27岁。
九个月前顺产一男婴,产后半个月时,因天气太热,经常汗出,不得已,开开窗户以透风,当天即发现全身关节肌肉疼痛,急至某院治疗。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服药两天疼痛有所减轻,但继服其药非但疼痛不减,而且发现胃痛恶心,头晕头痛。后又转请中医治疗,虽然胃痛恶心消失,但汗出身痛却日渐加剧。特别是近两个多月来,指、趾、踝、腕、膝、肘、肩、颈项关节均感疼痛,屈伸关节困难,行功不便,汗出很多,疲乏无力,口舌干燥。审其前医所用之药除西药外,中药多为祛风除湿之剂。舌苔白,脉沉弦细,综合脉证及所服药物效果后反复考虑,此乃产后血虚,又久用祛风除湿伤血之故也,经云:肝主筋,肝藏血,诸筋者背会于节,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关节疼痛不利。故宜养血理筋为主,佐以微祛风湿热邪可也,宗大秦艽汤。处方:秦艽5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防风4克 川芎10克白芷3克 细辛1克 黄芩10克 生地40克 熟地15克 生石膏15克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茯苓6克 甘草10克 白术12克
服药两剂后,关节疼痛好转,精神改善。某医见上方祛风药量小力微,急改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为10克,细辛3克,服药三剂后,疼痛又剧,又邀余治疗。审其脉证同上,改予上方加当归8克、白芍3克,续服。
服药20剂后,疼痛消退,精神食欲大增,嘱其继服上方两周,后痊愈。
某医问:风湿性关节炎用祛风湿药疼痛反剧,而改用大剂养血微祛风湿反愈者何也?答曰:仲景在《伤寒论》中曾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就是说阴血不足者用灸法之微温均可焦骨伤筋而使病情加剧,此证阴血已经大衰,若稍与发散温剂必然焦骨伤筋,因此应用祛风湿药必须慎之又慎,此病之所以用祛风湿药加剧,而用养血反愈者,就在于此。
3.人工流产后,指,肘,腕关节疼痛
袁××,女,35岁。
两个多月前,人工流产后不久发现指、腕、肘关节疼痛,后因居室潮湿而冷又经常汗出,疼痛日渐加剧。在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应用中、西医抗风湿药治疗两个多月,不但疼痛不减,反见更加严重。细审其证,除以上症状外,并见头痛畏风,胸满心烦,脉沉弦。综合脉证,诊为肝郁血虚,治用养血疏肝。逍遥散加味。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白术10克 甘草10克生姜三片薄荷3克 丝瓜络6克 桑枝30克
服药六剂,头痛畏风,胸满心烦好转,关节拘急疼痛稍减,舌苔白,脉弦细小数。改予大秦艽汤加减治之。处方:秦艽3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防风3克 川芎10克白芷3克 细辛1克 黄芩10克 生地30克 熟地15克 生石膏10克当归10克 白芍15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白术10克
服药四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好转,但继服两剂后,关节疼痛反而加剧,乃改予逍遥散加味方治之。
如此两方交替各服药30剂,愈。
某医云,为何先用逍遥散又很快改用大秦艽汤,又为何用大秦艽汤先有效后加剧?答曰;先用逍遥散者因其郁证之症状较多,郁证不除,则升降不能,筋不得养,然很快改用大秦艽汤因其关节疼痛改善不显著,风湿较重,阴血不足为主,故改用大秦艽汤,但过用则肝郁反甚,故疼痛又著,乃改用逍遥散加味调气机,致其清升浊降,筋脉得养,再予大秦艽汤,其病自愈。
按:以上三例,一者因肝郁而卫气不固,二者因产后肝血失养而卫气不固,三者因人工流产后损伤冲任肝血失养而卫气不固,因其病因有异,而治法有别,但其相同者仍不离一个肝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