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002|回复: 9

刘力红:身体只是导致疾病因素的十分之一----梁冬对话刘力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16: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来到国学堂,与大家一起分享身、心、性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一讲(广播):


文稿:

  梁冬:是的,和您一起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今天的国学堂稍微与往常不太一样。因为呢,我觉得梁冬有福了,听众也有福了。为什么?因为我的最崇敬的一位老师刘力红老师恰好路经北京,他又愿意在今天跟我们一起来分享,所以我觉得要逮住这样一个机会,请刘老师到我们的演播室里面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刘老师您好。
    刘力红:您好,梁冬。


    梁冬:刘老师呢我在这里要跟大家稍微介绍我和刘老师的机缘。话说呢在很多年前,当时我还在某家电视台,好像叫做凤凰卫视的电视台工作,有一天在很偶然的机会里面,我翻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叫《思考中医》。一下子让我发现原来中医决不仅仅是中国的医学,刘老师在书里面讲,他是一门中间的医学,他讲的是一种中证(音)的人的态度。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梁冬进入中医界,拜见很多的高深大德,也是有赖刘老师的引见,所以我觉得他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贵人,今天正好他经过北京的时候,我当然希望要把我的最尊敬的刘老师请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些很多很重要的观念。
    刘老师今天据说您这次来恰好前段时间去欧洲讲学,所以这次经过北京,路过北京。
    刘力红:对。


    梁冬:刘老师平常是在广西,刘老师是一位受过严格的医学教育的一个知识分子,他现在也是中医,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部分博士生导师。
    刘力红:不是,硕士导师。


    梁冬:硕士生导师。
    刘力红:争取。


    梁冬:太谦虚了,刘老师他《思考中医》可以说是在前些年开辟了一片先河,就是关于中医的看法,因为在此之前,大家对于中医的认识其实很模糊的。在整本书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老师讲到“病”这个字,我常常在其他地方也讲过,但是那个时候关于疾病的“病”,疾和病不一样。病这个字中间为什么是一个“丙”,也不是甲也不是乙,也不是丁呢?当时刘老师在书里面提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很震撼,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帮助我们从这个围度去思考中国的汉字。为什么“病”字中间是个“丙”,那“疾”和“病”又有什么不一样。今天请刘老师来为我们做一个分享。
    刘力红:好。我记得我们好像很多年在凤凰采访里我们也曾经谈到过这个话题。


    梁冬:对。
    刘力红:就实际上就是疾病这个词他很微妙,那么通常我们都不分它了。就是在过去实际上我也是不分的,但是再后来随着对疾病这个研究的这样一个深入,那么慢慢就发现这个两者是有,不但在字典里面有区别。而且通过文字的构造,那么也发现它是不同的。


    梁冬:您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工作者,你也发现它不一样?
    刘力红:是不一样。


    梁冬:怎么不一样?
    刘力红:你从文字的构造来讲,一个“疾”,实际上“疾”和“病”在说文里面就是在字典里面,那么“疾”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就是指疾病的意思。而“病”他认为是疾的更进一步发展就是成为病。


    梁冬:此话怎讲?
    刘力红:就是极加也。那个说文的这个原话,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梁冬:就是更加极。
    刘力红:对,加重的意思,加就是增加的意思,严重了嘛。

    但是你从文字的构造你就可以看出,因为文字的构造里面他们都是一个病字旁。而病字旁的本身它实际上它是一个文字,它虽然是一个部首,但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字,而这个文字就已经有疾病的意思了。所以,那么再把里面这个框框弄进去,它是代表这样一个疾病的区别。就是说,这个病字旁的部首是代表了疾病的共性,就是它们都生病了,都不正常。


    梁冬:身体不舒服,不正常。
    刘力红:可是这个“疾”意味着是什么?它很微妙,它里面是一个矢。


    梁冬:矢量图的“矢”。
    刘力红:有的放矢那个“矢”,实际上就是健(音)。那么这个健它意味着什么?就是健的作用是什么?就是矢的作用他是在攻击,底(音)上面就有靶嘛。那么有的放矢这个“的”指的是一个靶位,是一个能够阻挡这个箭的这么一个东西,就是一个物体,实际上说白了它就是一个有形的物体,而矢呢只能作用在这有形的物体上面。那么没有形的东西它无从谈起作用。最多我们听到束(音)的一声。所以“疾”实际上它很微妙的地方就是,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它讲的是形体的问题。


    梁冬:疾病。
    刘力红:就是这个生的问题。从内经里面讲就是形,“形与神俱,尽忠天年”(音)就是讲的神这一块。


    梁冬:就是说靶底?
    刘力红:对。就是他的靶,这个疾病的靶点是在形体上。


    梁冬:就是身体的英文的巴迪(音),身体嘛。
    刘力红:也就是我们讨论的器。形下的位置在器上面。


    梁冬:器皿的“器”。
    刘力红:对,不是那个气血“气”。
    那有就是说“疾”它的范围是指这么一个范围。它的问题是在这里。那么病,“病”不同。“病”你看是一个丙,甲乙丙丁的“丙”。那么,甲乙是木,丙丁是火。物极(音)是土,根心是筋,韧贵(音)是水。我们看木一个具体的形状,对不对?桌子、椅子我们就看到了。土呢?也是一个具体的形状。


    梁冬:对。
    刘力红:筋就更加不用说了,可以塑造成,水虽然说它是一个流体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但是它也是就是说你很限量就是可触可及。


    梁冬:它有重量性。它是有重量的。
    刘力红:有重量,有各种物质的这种形的特征。至少尤其是你把它冷冻以后它就更加是一个固体的。你要它方就方,你要它圆就是圆了。但是火没有这个性,所以你看火是很奇怪一个东西。


    梁冬:对。
    刘力红:火。


    梁冬: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刘力红:你说它没有形状,好象它又有这样往上这样一个,但是你说它有重量吗?


    梁冬:它是没有重量的。
    刘力红:所以我们说木,土、金、水都是往下走的。都自由落体。


    梁冬:它是受地球引力影响。
    刘力红:这个火没有这个作用,火燃起来它是往上,所以就是火这个东西很有意思。


    梁冬:这个五行里面火是跟另外四行不一样的。
    刘力红:它有很严重的区别。


    梁冬:对。

    刘力红:我们可以这样说,所以在五行的配属里面,那么木配肝,土配脾胃。那么,筋(音)就配肺这个系统。那么水配肾。那么,火是配心的。


    梁冬:对。
    刘力红:那么恰恰火是配心你看它文字的构造,肝、脾、肺、肾它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一个月字旁。

    梁冬:那到底为什么这几个都有月子旁,而另外一个心没有月字旁呢?稍事休息一下马上回来。
    (广告)


    梁冬:好,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依然是和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要学院。
    刘力红:还没有到大学,差不多可能差不多。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依然是和广西中医学院,那个叫什么?抬头怎么称呼?
    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国学堂,仍然是和广西中医学院经典(音)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一起来分享关于疾病的文化隐喻。刚才刘老师讲到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他说这个火啊,在我们的五脏里面对应是心,心这个文字和另外四个肝啊、脾啊、肾啊,还有肺啊,在文字的字形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是什么不一样呢?
    刘力红:那就是它没有这个月子旁。


    梁冬:没有月子旁。
    刘力红:月子旁在康熙里面就是它就是肉的意思。就是一个有形体的,所以在内经的这个,或者是说文字创造的这个这些圣人的概念里面,思想里面,意识里面,那么心跟其他的是有严格区别的。


    梁冬: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心就是心胞啊,心脏啊。
    刘力红:恰恰是这样,我在《思考中医》里面就特别谈到了这一点,因为肝它是没有肝胞,肺也没有肺胞,脾也没有脾胞,肾也没有肾胞,唯独心有一个心胞。而心胞的“胞”字它是有月子旁。就是心胞是有这个形的,就是跟其他脏腑的在形上的特质是一样的。而唯独心它是不一样,它没有这个东西。那说明心确确实实是超乎寻常的东西。


    梁冬:所以在中国整个文化里面,心就不是指这陀肉。
    刘力红:不是。


    梁冬:或者不全指这陀肉。
    刘力红:它超越这陀肉,这个也是有很多人提出异议,就是心是一个象形文字,就是你刘力红你把它会错了。那我就因为我是没有读过什么书。


    梁冬:您太谦虚了。
    刘力红:读书读的少,我也不吃这一套。你说是象形文字,那为什么肝、肺、脾、肾不是象形文字呢?那个肾更加像,更加容易用象形文字来表述,心还不太好表露。所以这个实际上是站不住脚你一推敲,这种特制太凸现了,一定是有含义的。


    梁冬:对。
    刘力红:就我们不要错过。也就是说,古人对心这个层面的认识,他一定是有他的用意。


    梁冬:补充一句,刚才为什么我们现在谈到心,是因为刘老师刚才讲到病这个中间那个丙在五行里面对应的就是火,对应的就是心,所以我们才谈到心和火这个字。
    刘力红:对。那就是也就是说,那么既然是这样一个丙属于火,那么它跟心这样一个关联,所以呢,心又是主神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居也(音),就是神它主神明的。那么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就知道了,“疾”讲的是形的病,那么“病”讲的是什么?实际上是神的病,也就是说心的病。我们在《述问》(音)的第一篇叫做《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里面它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就是上古那个时候的这个知道的人就是得道的人,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年乃去。”就是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条件是什么?形与神俱。形与神都俱足了。那也就是很鲜明的表达了就是圣人对这个健康的认识,他认为要建立在这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形神并俱,也就是说你这个健康的条件是形与神构成的。
    他们都好了,这个才能够度百岁乃去,那反过来不健康,也就是也形上的不健康,有神上的不健康。有局限在形这个层面,有超越形这个层面,也就是神这个层面的不健康,那么这个是构成不健康的总和。所以如果我们光认识到形这个层面不健康,这个“疾”,那么没有认识到超越这个之上的神也就是心所指的,心这个层面不健康,也就是“病”。那么实际上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是不前面的。


    梁冬:那你比如说像糖尿病、心肌梗塞啊,或者是我们平常常常讲到各种病他算是神的病,还是形的病?
    刘力红:往往两者都有。


    梁冬:此话怎讲?
    刘力红:可以说就是说,因为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形神的和和体。用内经的话来讲,内经有一段,是阴阳阴像(音)里面一段话,就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音)。这里就很清楚的就谈出了一个就是,在内经这个体系里面,对生命的一个认识,就我们普通我们认为这个阴阳是已经是包罗万象了。天地之道,万物之纲极,那么生杀之本始但是它仅仅是神明之府也。


    梁冬:这话什么意思?
    刘力红:就是府是什么呢?


    梁冬:府上。
    刘力红:对府上,比如我要到您府上。那么它仅仅,阴阳仅仅是构造府上而已。那么府上是什么。那么你府上就是,梁冬先生住的,我府上就是刘力红先生住的。所以,阴阳只是构造这个府上,那还有人住。这个房子才有生气,没有人住的东西,你看看。


    梁冬:一个叫Horse,一个叫Home。这不一样嘛。
    刘力红:对。


    梁冬:房子和家是不一样的。
    刘力红:对。它就败,它很快就败了。所以你看没有人居住的房子,它很快就它跟有人住的房子可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它完全不一样。没有人住的绝对保持不了那么久。它实际上神明之府就是说内经这个体系对生命的认识就是生命除了阴阳构造这个府以外还有神明。神明入住就构成生命。神明不入住是一个空壳子,也就是一个尸体。它不叫生命。所以这里就讲了:“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所以他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就是像一个家一样的,房子对家有,对主人有没有影响呢?肯定是这个房子怎么样干净一点,或者怎么样宽敞一点你住的就舒服一点,主人就舒服。那主人对房子有没有影响啊?


    梁冬:有的。
    刘力红:那肯定,你甚至那当然这个影响要超过房子对主人的影响。对不对啊?你可以随便怎么折腾它,现在装修你看你把这堵墙敲掉,然后又移到哪里去,就是说你怎么折腾,它是很被动的。就是这个府相对神明来讲,相对人来讲它肯定是被动的,就是实际上,就这个我认为是透出了内经对生命认识的秘密。生命观,生命的构造就这样,所以他提出形与神俱,才是一个生命。


    梁冬:那这个神是不是就是西方所说的灵魂呢?
    刘力红:这个,因为我们可能在这样一个时段里面不好展开,但是你权且可以这样去领悟,就是有这样的含义在里面。包含有这样的含义在里面。而这样一个神明是由心所组的,或者心在起这个沟通的作用。
    梁冬:稍事休息一下以后,和刘老师一起去接触到心神所蕴含的真正伟大的含义。


    (广告)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依然是和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依然是和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一起来分享关于神明的话题。刚才刘老师特别讲到一个话题,《黄帝内经》作为一本伟大的书,它在文章当中其实非常清楚的告诉了我们。身体和神明之间是有不同的,那“疾”和“病”显然是针对两个不同的层面的话题而展开的。“疾”是因为有标的,有靶的,所以它针对是一个形体所出现的问题。那“病”它是针对这个神明出问题了。
    刘力红:对。


    梁冬:那有两种观念,有些人,比如我们现在西方也听说过什么精神类的疾病,幻听幻觉这个人格分裂,诸如暴躁、忧郁,诸如此类。当然这个东西就是如果按你的话说是典型的病了。那个感冒、流鼻涕、发烧这些就属于“疾”。但是您又说这个病其实有可能也反映到平常我们认为是“疾”这一部分。您能跟我们更详细的来讲,它是怎么影响的吗?
    刘力红: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说,过去实际上我的认识也是非常,应该说是非常地含糊。就是没有那么很清晰的认识到疾病是有那么多的因素。仅仅就是病就是病了,病了就是要么开药。


    梁冬:要么针灸。
    刘力红:要么针灸,要么推拿,要么按摩,就这一套。或者就用西医的方法,中西不过如此嘛。那么这些方法都不行了。


    梁冬:就等死嘛。
    刘力红:不好说这个话,就是说一个就是说自己医术不行了。


    梁冬:推荐另请高明吧。
    刘力红:对,另请高明,或者就是说这个病太难了,这个是不治之症,疑难症,一直是这样去认识,就没有想到还有另外的因素也是导致疾病的这样一个重要的途径,或者是怎么样。


    梁冬:甚至可能因此带来新的解决方法。
    刘力红:对。实际上真正讲到对这个问题有认识的,那么实际上也是在北京。这个因缘也是在北京。


    梁冬:跟北京有机缘?
    刘力红:有机缘,那么就是我在02年到03年曾经有一年的时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做访问学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很有幸接触到一门学问。


    梁冬:什么学问呢?
    刘力红:这门学问应该说是清末民国年间的一个东北辽宁省朝阳这个地方的一个农民叫王风仪(音),他创造的学问。


    梁冬:您是一个受过严格的中医学教育的学者。这么多年来,现在还是中医学院的教授,带着研究生。
    刘力红:对。


    梁冬:应该说西医和中医都接触过的。
    刘力红:都训练。


    梁冬:有严格的训练的是吗?但是你现在发现你对一个农民开始感兴趣,而且不是现代农民,是清末民初的一个农民。
    刘力红:这个叫王风仪先生他是1937年去世,这个人很了不起。我认为他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梁冬:此话怎讲?
    刘力红:就是首先作为医者来讲,他对我可以说是这个振动是触及灵魂的。非常大的振动。就是也实际也使我非常惭愧,就觉得过去自己这个医生,应该说是很糟糕的一个医生,就是按照真正的医者的条件去衡量是根本不及格,不要说是一个什么名医了,就是连一个普通的医生的资格实际上都不够。


    梁冬:您过谦了?
    刘力红:不真正是这样。


    梁冬:您说您在清华大学怎么接触到王风仪先生呢?他1937年就去世了,你怎么会接触他呢。
    刘力红:这个故事讲起来就很长,但是我简短说就是因为他的曾孙女,就是他的曾孙女叫王媛伍(音),我称她叫王老师,那王老师就在北京,我是因为一个出家的师傅,叫极乐法师的因缘,就找到这么一个人。就是那么通过王老师那么领我进了这样一个,这个门。就是风仪先生这个学问的门,那么进入这个门以后,我等于傻眼了,就是说这个里面的体系,对人的这样一个解释,又是那么明晰。可是又是我过去根本压根都没有想到的。


    梁冬:就是到底它里面有什么让你觉得那么震撼的?
    刘力红:就是他很明晰的,因为我们刚才讲内经是这样一个构造嘛。那么实际上他在这个基础上,他更加,应该说是更明晰了。那么更明晰的这个内容呢就是说,他把人体就是的构造,人体是由三种元素构成这么一个人。不能说人体,就构成一个人,构成一个生命。那么这三个元素就是身的元素大家很清楚。


    梁冬:就是身体的元素。
    刘力红:心的元素。


    梁冬:就是刚才我们聊的心。
    刘力红:大家也清楚,可是尽管清楚,可是好像可望不可及,就是真实去观察这个层面的人也很少。大部分是在。


    梁冬:大部分最多是看心脏。
    刘力红:对。


    梁冬:心肌梗塞而已,看的还是器。
    刘力红:那么在身和心之上还有一个性。性格的“性”。就是说生命是由这三块构成的。


    梁冬:这三个层面的。
    刘力红:后面三个元素构成的。我们讲元素好一些,大家容易理解一些,就是身的元素我们不用讲太熟悉了,大家。


    梁冬:头发、眼睛、鼻子。
    刘力红:对,心的元素,那么它内经已经显然已经向我们透露了消息,就是它显然已经不是器这个层面,不是形体这个层面的东西。
    因为形体这个层面有心胞。


    梁冬:对,就是刘老师刚才讲的器是形而下为之器,器皿的“器”。
    刘力红:对那么有心胞,所以心它已经是超越了形体这么一个东西。那么,对性实际上内经没有太多的描述。基本上可以说没有描述。可能隐含有。但是从概念上它没有。那么当然这个性在儒家或者是在儒家里面有,在佛家里面肯定更有这个性。那么这个风仪先生就是把人,构成人的三要素点的很清楚。而且把这三要素对人的综合的作用,以及它们各自的,就是所占的比重,比如说身这个层面的这个元素对人身,对生命他占几成,它的作用,就是它的力量占多少?心这个层面占多少,性这个层面占多少,所以他很清楚的勾画,那么这样一勾画,您就能够很直白的看到。也看到我们过去,我们用功的点在哪个层面。我们用功这个点,我们所起的作用能有多少,你就很明白。


    梁冬:您能再详细讲讲吗?它怎么样的一个比例呢?
    刘力红:比如说,我们只能一个大概的比喻。


    梁冬:举一个例子?
    刘力红:举一个例子,比如这个风仪先生他曾经就是用这个秤来比喻这个性、心、身对人的这样一个作用的力量或者是说这个作用的比例。


    梁冬:因为现在我们很多同学都是我用电子秤在超市里面看到,所以你还得讲讲哪种秤怎么回事?
    刘力红:那种古秤了。古秤不是有几个把,提的那个环。有一个环就是比如说是从两起去秤,就是一个心是一两。


    梁冬:一个刻度就是一两。
    刘力红:那个不讲刻度他讲心,一个心是一两,一个大心就是五两,再大一个心里四就是打杠杠的那个心就是一斤。比如打到头是多少呢?五斤或者十斤,在这个远一点就是靠近尽头这个又有一个提环,就是一横,那么这个呢,就是它,当然每一个秤不同。但是每一个秤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就是这一个横,提环它的秤起来,比如说是斤起(音),一斤起秤,一颗心比如说就是一斤或者是多少。那么秤到头呢,他可能有十斤或者二十斤,甚至几十斤。那么在翻过来又有一个提的,这个横呢,这个秤环呢,十斤起。


    梁冬:就每一个小刻度就是。
    刘力红:就是秤到头它就有100斤。


    梁冬:就是同样一把秤。
    刘力红:它有这种区别过去的老秤是这样的。


    梁冬:这个地方因为我们很多电台的收音机旁边的朋友是年轻朋友,允许我稍微给大家解释一下。对不起刘老师再解释一下。因为很多朋友没见过那种秤,就是以前的秤呢,稍事休息一下之后回来再跟大家解释。


    (广告)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依然是和刘力红老师一起来讲到这个关于一个人生命所占的这个不同的元素的比例,重要性的比例的不同,就是刚才呢,刘老师讲他说有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有一个王风仪老先生他提到,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由三个东西组成的,身体、心和性这三个元素,这三个东西在我们同一个人的生命里面他所作用影响力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中国古代,包括现在农村呢还有这种秤,一杆秤上面有三个提环。就是左手提的那个环,提一个环,其中一个环你提的时候,你把这个秤砣摆在最右边你可能能秤五斤,你另外一个环的时候,你把秤砣放在最右边的时候可能是五十斤,如果再换一个环你再把右边是五百斤,就是同样一个。假设举一个例子,同样一跟秤杆,因为你提不同的环呢,他其实有不同的量度的。那用这个方式,这个王风仪老先生想说明一个道理,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的三个元素里面,每一个东西他所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他的权重不一样。比如你对身体,用了做到百分之一百好,可能对整个生命来说也就做了10%。举一个例子。
    刘力红:是。


    梁冬:如果你的心做的好,做的最完美,可能占到40%,30%,那如果你把自己的性做的好,你可能占到60%。换句话来讲,如果你不管你的心和性,你光是把自己身体做好,你做到满分也不及格。是这个意思吗?
    刘力红:就是这个意思。


    梁冬:请刘老师继续再和大家分享。
    刘力红:所以把这个东西一掺以后,不是说掺透,一了解了以后,那么我们对人就有一个。可以说是。


    梁冬:全新的观察。
    刘力红: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医者就是自己就是对过去的这样一种行医的经历,对疾病的治疗也就有了一个很新的,就是重新的认识。这也是很看惭愧的一个地方。就是过去自己充其量所着眼的就是那10%。


    梁冬:那10%还不一定能拿到满分。
    刘力红:肯定的,我说如果是半分,如果是一半的分,那你就只有5%,就是你的作用就起那么一点。


    梁冬:就是比如你是一个比较好的医生在身体问题上你解决了80%。在这个里面拿到80分,你在整个生命里面你才拿到8分。
    刘力红:对。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样一个认识这个冲击力是很大的。那么,而这样一个认识我感受到就是除了对医者以外,那么更重要是对广大的这个患者。患者也好。


    梁冬:每个人吧。
    刘力红:每个人因为我们过去的认识,就包括了医学,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现代科学也好,实际上我们都局限在身这个层面。也就是形而下这个层面。就是心这个层面大家有所触及。但是性这个层面根本没有。


    梁冬:那您今天能不能花一点点时间给我们讲讲心是什么,性是什么,它这个东西又是怎么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呢?
    刘力红:那么,既然刚刚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谈到了这个心和身这样一个影响力。就是心要影响身是太容易了。但是身要影响身费劲了,身要影响心费劲一点。这个就像物理这个,物理学上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就是说能量级别低的,就要影响能量级别高的是很困难的,能量级别高的影响能量级别低的是很轻易的事情。那么所以呢,那么既然我们刚刚实际上,实际上就是一个能量级别。就是对心,对身,对人,我们说对人身,对生命的能量级别,实际上身、心、性它就是这样一个能量级别这样一个关系。
    那么心实际上如果我们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行而上者为之道,行而下者为之气(音)。那么道这个层面应该就是性这个层面的东西。那气这个层面就是心这个层面的。形而上,行而下,那这个一个是上一个是下,那么介乎上和下之间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心。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比较方便的可以这样去理解。


    梁冬:好。
    刘力红:那么这样理解,那么就实际上我们要除了关注心,我们就更,实际上更严重我们应该关注性。


    梁冬:那我想请问了,心是包含哪些内容,性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在王风仪的观念里面?
    刘力红:心实际上这个内容也非常,应该说是非常广大的一个很多在探讨心的这个层面,我比较喜欢就是用这个,就是《书经》(音)里面一句话,《书经》里面一句话,实际上是这个舜帝在传位给大禹的时候,那么讲得那么一段话就是:“人心唯为,道心唯微。唯经唯云…”。(音)


    梁冬:后来这句话好象是大学还是中庸里面有?
    刘力红:在没有。在中庸的序里面,就是朱熹(音),不是四书籍著有中庸籍著嘛?那么在朱熹再作中庸籍著的时候写了一个序,序里面引了这段话。而不是,中庸本身它没有这段话。那我记忆好象是这样,但是因为我是背不了,也许有这句话,这个就很抱歉,但是在序里面是肯定有这个我记得很清楚。
    那么,这个实际上心这个层面,用人心和道心去分就比较,比较清楚。那么性这个层面就是这个王风仪老师就很明晰。他就把性分成三种。三个层面,或者是三元素,或者是怎么样,一个就是天性。


    梁冬:人都有天性?
    刘力红:一个是禀性,一个就是习性,习惯的习性。那么天性是什么?天性从中医阴阳的角度来讲,天性是纯阳无阴,就是它是自善的。那么禀性呢就正好相反,纯阴无阳的,它是恶而不善的。那么习性呢?天性我要补充一点,天性是,所谓天性就是天生的,就是本质具足的,就是每一个都有的。就是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个性。这个叫天性,那么禀性,所谓禀性就是从禀赋而来的,父母所生,那么与生带过来这样一个禀赋的性,就叫禀性。这个性风仪先生定义这个性他是纯阴无阳,没有阳,纯粹是阴,而是恶而不善,没有善的这一面。那么习性就是后天的习,习惯养成的。


    梁冬:教育啊?
    刘力红:它受后天的种种因素。


    梁冬:朋友圈子影响
    刘力红:对,影响所形成这个性。所以这个性呢,有阴有阳,有善有恶。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跟好的人就变成这个好的性,跟不好的人接触就变成不好的性,所以他是这么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就是那么既然我们讲天性是纯阳,那么它就像太阳一样。而禀性是纯阴它就像乌云一样,遮盖了太阳。所以这个太阳因为我们讲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这个身体也是靠天性的阳光来照射。它才能够得到滋润,才能够正常的生命,才能够承载这个我们正常的生命。当然如果受到禀性这样一个乌云遮盖以后,这个天性的阳光透不过这个乌云来照这个身体的话,就像大地得不到阳光,万物得不到生长,所以很多疾病就是这样来的。


    梁冬:您慢点,我觉得您讲的有点深,我没有跟上刘老师,什么叫做天性就是阳光的。什么叫做禀性就是乌云的,那疾病又是怎么来的,您能用一些例子,或者旁边旁敲侧击来给我们讲讲清楚。
    刘力红:这里讲到这个天性,所谓天性是比喻为太阳,因为这个风仪先生他定义这个天性呢,是纯阳无阴的。就是没有什么杂言,就是自阳(音),那么它就像这样一个,我们太阳系的这个太阳一样的。那么实际上我们就我研究这些年来,就是研究府阳(音)的学问,就是这个内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就是在讲阳气的时候就讲它跟生命这样一个重要性,就是阳气者与天宇日(音),那么实其所折寿而不张(音),就是说阳气那么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实其所”就是他没有正常的处所的话,就会折寿而不张。就是生命对于阳,对于这个太阳,对于阳气的依赖。而这个阳气的根本从哪里来?实际上是从天性中来。


    梁冬:那禀性父母不也是遗传下来的吗?天性不是遗传吗?
    刘力红:天性不是遗传,天性是本俱的。


    梁冬:这个是一个很,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刘力红:是,这个就是牵扯到中国人对生命的根本的认识。


    梁冬:您能讲讲这个东西吗,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
    刘力红:因为这个我们可能从佛教的角度可能比较容易阐释。


    梁冬:那么请稍等一下,稍事休息一下以后请刘老师和我们用另外一种也许从宗教的角度来阐述到底天性是怎么来的?因为今天这个话题其实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机缘,我们才能请到刘老师来聊这个话题。所以大家请大家就是如果你觉得之前觉得有点困惑,有点不明白,一定要安静下来,用耐心和诚意去等待我们一起去分享。


    (广告)


    梁冬:好,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国学堂,依然是和《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教授一起来分享关于,刘老师他所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关于疾病的看法。人的身体的看法,我们之前聊到一个话题,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分成三个不同权重的元素。身体的,心的,性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的病可能是因为我们性,就是性格的这个“性”,或者是说就性这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这个性的问题而带来的。是这样吗刘老师?
    刘力红:对。


    梁冬:对,所以呢,刘老师他又跟我们讲到性本身它又分成三个围度。所谓天性,禀性和习性。刘老师刚才讲到说天性是纯阳的,是一切具主的(音),是美好的,是与生俱来的,那我想请问刘老师这个天性到底是什么东西?也许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讲,但是您能用什么方便的方法让我们了解这个天性。
    刘力红:实际上这个天性确确实实我们很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把它或者是描述清楚。我只能说它是一个本具的,我们说就是本来具足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这个东西,就像我们这个。我们生活的这个太阳系,就是永远是有太阳,就这样一个。而太阳永远是温暖,永远是这个照耀大地,滋养万物的。


    梁冬:就是一千万年前就是这样,理论上再过一百万一千万年还是这样。
    刘力红:对,作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体,这个都是,就是它固有的,为什么叫性?实际上就是他的本质。它就有这个东西。那么实际上现在我们,我认为啊,就是说我们不去过多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它是不可操作的,为什么?它是本质具足的,就是按照佛经里面讲的,心经里面讲的,它是不增不减,不够不尽,就是说,它你修它也不多,你不修它它也不少的。就是说在这个层面没有可操作性,那么可操作的是什么?我们讲的下面这两个性。


    梁冬:禀性和习性?
    刘力红:对尤其是禀性。这个是风仪先生认为的,这个禀性是障构天,就是障碍天性的阻因,就是说因为禀性的障碍以后,天性的阳光就没有办法滋养照射我们的心身,心身得不到阳的照耀,那么这个问题就多了。中医讲的就那就我们就不用在这里解释,就是很。


    梁冬:各种疾病就会来了?
    刘力红:各种疾病就会来了。因为尤其我们正清安(音)的学问,那么就是说阳气没有了,阳行一寸,阴就行一寸,阳停一寸,阴停一寸,就是所有的生机就没有了。那么,自然就百病万病就滋生了。


    梁冬:所以很多以前学中医的人以为所谓的阳气是什么,比如说是肾气,或者是心的动力,其实什么都不是。
    刘力红:是,这个就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在那里,天性。


    梁冬:那您讲讲禀性是什么?
    刘力红:禀性就是,我们讲它是也是禀赋所来的。它一个纯阴来的,就是障碍天性这个因素,那么禀性,我们要认识禀性,风仪先生他给出了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因为禀性它要表现,那么禀性不发动你也不知道。人人都一样的。


    梁冬:它表现出来什么样子?
    刘力红:表现出来就是它就是,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情绪,当然是不良的情绪。就是怒、恨、怨、恼烦。而风仪先生称之为五行性。就是他把禀性用很巧妙的用中国人固有的五行的思维方式来分类。那么,第一种是怒,第二种是恨,第三种是怨,第四种是恼,第五种是烦。

    那么于是怒属是木了,恨是属火,那怨是属土,那个恼是属筋。


    梁冬:肺。
    刘力红:然后烦是属水。然后因为木火土金水在中医这个体系里面,它很自然跟脏府相关。


    梁冬:又对应了。
    刘力红:所以那么风仪先生做这样一种联系,来作为学中医,或者有一些医学中医常识就很容易知道,怒是伤肝的,恨就伤心的。怨就伤脾胃这个系统,恼就伤肺这个系统,烦就伤肾这个系统。


    梁冬:就是泌尿、生殖系统都是烦带来的。什么子宫肌瘤,前列腺炎,都是跟这个人烦比较有关。
    刘力红:对,都有关系,当然这个五行里面还有这个内五行,外五行,这个就是技术问题。所以我们就是说要明白就是这点,尤其要明白我认为是这一点。就是说,认识这个禀性,就是这样一个因素实际上我们讲它是性这个层面的因素。那么,它对于这个生命的作用它这个能量级他是非常之大的。


    梁冬: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个事情呢,就是说很多时候传统的很多的医生,中医和西医看病都是在看气血堵塞,这个糖尿病啊,感冒啊,发热发楞啊,疼痛啊,这些是身体的感受的问题。那王风仪器这一门学问让一个广西中医学院的教授感到震惊的东西是,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那一些怨、恨、恼、怒、烦,这些所谓我们人性里面负面的东西,这些掩盖了我们天生的那种光明、善良、正确的那一种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另到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这种疾病的结果。
    所以,是不是王风仪先生,包括那个刘力红老师您现在也认同就是如果真正从最根本层面上要解决我们身体的各种疾病问题,要反观上去看,从我们的性这个层面上去看。

    刘力红:这个是必然的。


    梁冬:比如您刚才提到,烦这种情绪对应就会导致肾水,包括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这种疾病。怒就会导致肝和胆这类的疾病。所以如果一个人得了肝炎,或者更严重这个疾病,除了要看怎么样把他这个相关指标要降下来,要疏肝理气,甚至要用经来克服(音),诸如此类中医的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如何要让他从为什么怒?以及如何不怒,如果真的圆润、光明去解决自己本性里面那种动辄就生气,怒的那样一种原因。

    刘力红:对。


    梁冬:因为这个东西真正化开以后,您才真正不会怒。才不会有肝的问题。

    刘力红:一定是这样的。


    梁冬:从现实的生活当中,就是您作为一个医生,您看到了很多的医案是这样的吗?

    刘力红:是。就是我为什么令我很震惊的地方也在这个地方,所以实际上令我们很多医生搞不清楚的地方也在这里。这个病,比如说脾胃的病,治好了。可是停药以后不久又来了,就是老是这样反反复复,老是这样,生命中老是这样。就是不知道因为导致脾胃的疾病的一个很根本,就很源头,很源头的一个最重要的。


    梁冬:最底层,底层代码。
    刘力红:对,他是怨。


    梁冬:所以一个人如果说他有胃病,应该看他是不是动辄喜欢怨人。埋怨人。
    刘力红:就是我们应该是去查找生命中,就是生活中那么这样一些因素,这样一些因素我为什么说是正经(音),用正经这两个字,就是这些这样一些因素是在过去,我们应该说是很姑息(音)的一种因素。就是一个人你干了什么错事,什么坏事,或者是偷鸡摸狗,大家都不原谅你,对不对?你一个人发长脾气,大家都觉得他就是这样没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个是颠倒了,就是说这个是更大的坏处的东西我们没有认识到。那么,这个是足以警醒,就是我们可能吃臭了一点东西,吃了一点生冷,或者吃这个受了一点风寒,我们会很警惕,甚至现在你像这个。


    梁冬:流感。
    刘力红:我们要戴一个口罩,这个很警惕。


    梁冬:但这个地方就是做到100分也就是10分的事儿。
    刘力红:对,但是我们对我们的心,对我们的性,对我们发脾气,我们压根我们没有认识。就是他对生命会有那么的影响。我们没有认识。


    梁冬:那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有些人表面看来是好人,平常做好人好事,扶老奶奶过马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他得了一场很奇怪的重病,表面上看大家都觉得是天度红颜,好人没好命,其实如果从这样一个体系来研究的话。
    刘力红:其实不然。


    梁冬:很可能是他在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权重的事情上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比如说怒,比如埋怨,比如说不服人,觉得人家没有什么了不起。
    刘力红:应该是这样,在性中,所以这个善恶就要分层面了,身上的善恶,事相上的善恶我们很容易就分清楚了。


    梁冬:是哪个事,哪个相。
    刘力红:事物的“事”,相就是。


    梁冬:相公的“相”。
    刘力红:对两个木,一个木字旁。


    梁冬:一个眼睛的目,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了。
    刘力红:应该是一个专有名词。就是说,就是我们能看得到的这些事情,比如说你刚才讲的扶一个什么人,或者是。


    梁冬:捐点钱了?
    刘力红:捐点钱这些都是事相上的事情,这些善恶我们,或者你去偷鸡摸狗,或者吃喝嫖赌,这些就是事相上的事情。


    梁冬:就是坏也就坏十分,好也只能好十分,在一百分里面。是这个概念吗?
    刘力红:是这个概念,当然由它,就它实际上它也是一个投射,是心的一个投射。


    梁冬:性的一个投射。
    刘力红:心指使他的嘛。但是当然更上面就是性的那样一个,所以你尽管或者你做了这些事情,可是如果你的性中有缺陷,或者是这些禀性的东西很重。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事情,所以风仪先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就是:“不管你是善人还是恶人,一动性轻则病,重则死。”(音)也就是说那就说明这个性对人身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就是很想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节目能够使大家认识就是说除了身这个层面我们不用太多去讨论。说的人很多,心这个层面也有一些,那么性这个层面确确实实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关注,甚至没有关注到。这个是对我们的影响太大,而这个又是不用去医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梁冬:而且只能自己解决。
    刘力红:只能自己解决。


    梁冬:有钱没钱也都只能靠自己解决?
    刘力红:医生爱莫能助,当然我们作为医生,我们明白了这些事情,我们可以跟你指出来。但是指出来还要你自己。修行还是靠个人。


    梁冬:今天我觉得这期节目我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扛不住,睡着了。没有听到最后这一小段,但是我觉得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因为呢,王风仪先生他的观念里面,包括他对一个受过严格的专业中医、西医训练的一个医学教授的启示是,如果一个人得了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疾病的时候,很可能无论治疗还是导致的真正的原因都和我们身体的那个层面的话题无关。或者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更大的关系是和你的情绪,你的性格里面的某一些东西有直接的影响。
    刘力红:或者我补充一句,就是说现代的医疗手段很难解决的这些问题,那么就说明它已经超越了这个身。因为我们现在医学主要瞄准的是,或者说中医目前的瞄准的是身这个层面的东西。


    梁冬:身体。
    刘力红:物质层面这个东西,那说明导致的原因是已经超越了物质这个层面,他延伸到心,延伸到性。所以我们要想解决,必须也要超越这个层面,要到另外两个层面去找答案。


    梁冬:所以因为这样一个原因,也才比较完美的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做的很好的好人,他得了一些很严重的病,有可能,其中一个可能性在于他的性方面,我是指性格的“性”,在性这个层面上身、心、性,最高这个性这个层面上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就是怨、恨、恼、怒、烦。而这个怨、恨、恼、怒、烦它是有对象性的,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如果各位朋友你在这个各个系统上有什么问题,首先不要看身体的问题,首先想想你是不是有对应的一些情绪问题。这样的性格问题,这样的心智层面上的,负面的心智层面上的问题,用西方的话来讲叫心性方面有问题。
    好了,我觉得特别特别感谢刘老师今天晚上能够有这样一个机缘来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很重要的观念,我们也希望下一周的同一时间可以再有一次机会请刘老师,因为刘老师在北京待一周的时间,可以和刘老师在就这个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谢谢大家!谢谢刘老师!


    刘力红:谢谢梁冬!谢谢各位听众!



来源:中国之声.国学堂:梁冬对话刘力红

来源地址:

http://hxry.blog.hexun.com/34915186_d.html
发表于 2009/7/23 2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精彩无极!

[ 本帖最后由 湛然常寂 于 2009/7/23 21:04 编辑 ]
发表于 2009/8/3 0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整理者,但水平得提高,粗略看一下中间一小段错别字太多了。

心经里面讲的,它是不增不减,不够不尽,
中医讲的就那就我们就不用在这里解释,就是很。
因为尤其我们正清安(音)的学问
发表于 2009/8/4 21: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理解是:天性是人人具足的佛性变现,禀性应该是人的业力投射,而习性是助缘
请各位指正
发表于 2009/8/5 15: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中医是不错的好书


正在看呢
发表于 2009/8/9 0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启发,豁然开朗的感觉。

多谢多谢。
发表于 2009/8/17 1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还在听大千老师的讲座录音的内容,在这里有一个印证:人身就是一团“气”,中医治病,就是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来拨动人身的气机,使这团“气”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于这团气的观察方法与可利用的手段,就是中医的基础与终极目标。

[ 本帖最后由 nh_wzg 于 2009/8/17 12: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16: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力红:身体只是导致疾病因素的十分之一----第二讲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
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请到了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了关于疾病的很重大的理论体系。
刘老师好!
刘力红:你好。

梁冬:请容许我呢,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对上一周的话题呢,进行一个总结和分享,因为有些朋友可能没有听到。
在上周的时候呢,刘老师作为一个受过严格的医学训练的教授级的人物——他现在在带研究生了——但是,他认为在此之前,他所受到的关于这些中医的教育呢,再严格,原来都是有某种的缺陷的。而令他产生如此大的震憾的影响呢,是缘自于02年他在北京接触到了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的发起人呢,是来自于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是一位农民。但是这位农民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总而言之就明白了一些很基本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原来任何一个人都是由三个元素来构成的,或者我们称作三个层面的元素来构成。这三个层面的元素呢,在我们一个人的人生里面呢,其实是有不同的权重的。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还有我们的性,它是分成这三个层面。
身体呢,可能大致的比例,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呢,占到10%;我们的心呢,占到20%、30%,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比例;我们的性,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其实占到了60%这样的一个比重。所以呢,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身体上的病,是由于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性,某一些的偏差而带来的结果,这是人生疾病的一个理论体系。而刘老师作为一个受过严格的中医教育训练的一位医生呢,他发现或者他在临床当中,亲身地印证这一个理论体系的真正的价值。他发现说,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这样的负面的情绪的话,是会真正地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的一个最底层的代码原因,是这样?可以这样比喻,哈?
刘力红:可以。

梁冬:所以呢,刘老师说呢,如果真正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他身体层面上看,最重要的是要再往最高的或者是更深的层面上去看,去看他的心性里面的,这个人心性里面这一类的问题。而一个人的心性呢,又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我们的某一些禀性所覆盖了,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一样,而这些乌云在我们的心性里面,是什么呢?就是怨、恨、恼、怒、烦,这些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令到我们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令到我们浑身疾病缠身,几乎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病,我们身上所有的疾病,都与我们的这些情绪有关。因为我们这两天有机会,可以常常地和刘老师在分享和沟通,所以把这些话题呢,也初初地理解了一下。所以不好意思,本来应该是请刘老师多讲,但是请允许我,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把上一周我们讲到的话题呢,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
    好,刘老师,我们这一周,今天的话题呢,能不能够,更具体地去聊一聊,这里的问题——怨,这种情绪,对人的身体的伤害,比我们想像的大很多,此话怎讲?
刘力红:怨,实际上我们讲到这个,前面讲了这五种情绪。

梁冬:对——怨、恨、恼、怒、烦。
刘力红:对,对。实际上怨呢,是最带根本性的,或者,实际上我们叫五毒嘛。怨、恨、恼、怒、烦我们又称它为五毒。那么这个怨呢,它又属土,土这个系统……

梁冬:怨与之对应的系统。
刘力红:诶,与它对应的是土这个系统,分阳土和阴土。因为我们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里面,不是十天干也分,每两个“干”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嘛。甲就属阳木,乙就性阴木;丙就属阳火,丁就属阴火;戊就属阳土,己就属阴土;庚就属阳金,辛就属阴金;壬属于阳水,癸属于阴水。就是五行都有阴阳面。
那实际上,如果用五行来去描述天性,天性我们实际上是不好描述,反正它是这样,有一个总体的性,就是纯阳的,至善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勉强地用五行的性去描述呢,那么实际它就属于五行的阳面的特征。比如,它是阳木,它是阳火,它是阳土,是阳金,是阳水。
    那这个禀性呢,就是五行的阴面,它就是障碍所有的阳性因素起作用的这么,所谓称为“毒”嘛。
土呢,它有什么特征呢?这个阴土,就是这个怨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就要从五行去分析。就是,虽然是我们讲,木火金水,是各有所主:木是主春天,火是主夏天,这个金是主秋天,水是主冬天,土是不主时的,可是,事事都要它构成,事事都要它参与。

梁冬:哦。
刘力红:所以在这个西汉的董仲书在他的《春秋繁露》,他把土定为五行之主,就五行的主宰,那么这个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在《内经》实际上也是这个思想,就五行的运行跟土很有关系。

梁冬:噢,我在这儿补充一下呵,比如说,您刚才说到这个土参与这个五行的运转呵,
比如说,我前两天听说,春天到夏天,就春的三个月和夏三个月中间的,就春末的这,有十几天……
刘力红:十八天。

梁冬:十八天,就春季的,第一个季度春季的最后的十八天,属土性的。
刘力红:是是是,它叫“土不主时,旺于四季,各十八日季至”。也就是说,土它不主春夏秋冬,可是它管哪一个区间呢?就是春夏秋冬的最后一个月——叫季月——季春、季夏、季秋、季冬,这个季月的最后十八天,实际上就是交替到下一个气……

梁冬:气候啊?
刘力红:一个一个气,一个时,的关键了,这一个空间,这一个时空就是土。

梁冬:所以我听说就很多,跟脾胃有关的病,都在这十八天里面爆发出来的。
刘力红:这个我倒没有做很详细的去研究,有人也许做了这样一个研究。但是,这个就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已经,五行的运行哪,事事运行跟土有绝对的关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在《内经》里面,人也是一个虫。就是他把所有的动物都比喻为虫。

梁冬:唉,此话怎讲?
刘力红:你比如说,它分毛虫,羽虫,介虫,倮虫、鳞虫。

梁冬:“介”是哪个介呢?
刘力红:“介”就是介绍的介。

梁冬:蒋介石的介?
刘力红:对对对。就是有甲壳的这一类,像乌龟呀,甲壳虫,等等,就是有硬壳的这一类的东西。

梁冬:甲鱼呀,这种?
刘力红:诶,对对对对,这个就叫介虫。

梁冬:鳞虫呢?
刘力红:鳞虫就是鱼呀,像这一类身上长鳞的,那么这一类叫鳞虫。
倮虫就是身上,像人这样完全……

梁冬:没什么东西的?
刘力红:没有什么东西,裸露的东西,它叫,它叫倮虫。

梁冬:偶尔有点吗?
刘力红:那西方人……(听不清楚)。羽虫就是有羽毛,可以飞的这些东西,像鸟呀,鸡呀。

梁冬:鸭子?
刘力红:对对对。那么毛虫呢,就是身上长毛的这一类的东西……

梁冬:猫啊?
刘力红:诶,猫啊,老虎啊,狗啊,等等。《内经》它是这样对生物进行这样的一个划分。
为什么我们在《水浒》里面不是提到毛虫吗,这个毛虫就是指的老虎。在这五虫里面呢,人为倮虫之长,就是,人是倮虫的代表,是最具有裸性的生物,这样一个动物。也就是说,实际上从五行的分类来说,人是属土的,所以,对人,土就很重要了。
梁冬:对不起,刘老师,刚才讲到了所有的动物,中国的划分来说,都是可以分成五类的,而这五类里面,人是作为倮虫的代表,而这个倮虫呢,恰好与土格,就五行的土行是相对应的,所以呢,人和土格呢,是有一种更加深层次,从动物的那个层面上的一个对应关系的。
啊,讲到这里,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
    依然是有请到的是《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关于人的这样一个话题呵。
    刚才刘老师讲到,说《内经》,中国的古代文化呢,是把这个世界的动物分成倮虫、鳞虫、毛虫,介虫和羽虫的。而中间呢,倮虫的代表人,代表动物就是人,倮虫又是与土相对应的。就是人在动物五行里面,是属于土格的。
您继续说。
刘力红:那么,所以研究人,实际上要从土上去用功。这个,所以我们中医的历史上就专门有一个医家,叫李东垣,因为这一点——五毒的时候——也是特别特别地提出,怨的重要性。

梁冬:就怨的危害性嘛。
刘力红:怨这一毒的,可以说危害最大,也是最根本的一个东西。
曾经在“王凤仪年谱语录”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当时在东北地区都是很有名的学问家,那么这个很有学问的这个先生就来,很恭敬的来请教,给他的回答是三个字——不怨人。

梁冬:不怨人?
刘力红:不怨人。这个回答,那当然,当时这个先生就非常不满意了。因为,毕竟他是有头脸的人,就是就是有身份,有学问,就是有社会地位的人,对不对,好不容易低下来,问你老先生,问你这么一个庄稼人,那么你就这么打发我了,对不对。但是,他也没辙,回去以后,自己好好想,这个老头不会骗我吧?好好琢磨琢磨,慢慢琢磨慢慢,一天一天地去悟这个,一天一天地,最后他悟出来了。由这三个字,他受益无穷:整个身心获得大的改变。最后他做了一首即词,他说,善人叫我不怨人——因为他是请教善人嘛——“善人叫我不怨人, 此是成佛大道根,从今以后天天问,你还怨人不怨人。”就是,这个不怨人,乃至于他提到一个成佛的大道根,我们知道儒释道,佛教,那佛是最高的品味了,对不对?

梁冬:对。
刘力红:就是,它是这个的根本,道根嘛。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所以这个不怨人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医学的意义,就是它已经延伸到,实际上人生的各个层面,但跟医学又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梁冬:刚才讲到这个怨这种情绪呵,这种性,它导致的问题呢,是比较基本面的,而且呢,
   是我们很多身体疾病的真正的情绪面的那个基础。我听说呢,关于我看王凤仪的一些介绍的时候,他专门讲到怨这种情绪呢,往往会让人产生那种闷、腹胀、胃气上冲…
刘力红:恩,恩,这个就是五行性的病,这就是各有所主啊。
就是说,因为怨它是伤脾胃嘛,脾胃所以它就肚腹膨闷饱胀啊,会上吐下泻呀,会消化系统的,种种的病嘛,现在讲的什么胃炎呀,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啊,这个整个胰系统啊,等等就是,它很宽泛了。你甚至严重到这些肿瘤呀,什么胃癌什么,都属于这个系统。

梁冬: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就是大家,其实,平常也很少自己去思考,自己是不是一个喜欢埋怨的人?
刘力红:这个怨实际上,我也是在琢磨,因为善人已经故去,对不对呀,善人只讲了这么……

梁冬:三个字。
刘力红:三个字,我把它戏称为三字经,确确实实它是三字经。但是仔细去琢磨怨这个情绪呀,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由不满意而生起的一种东西。就是不满自己的意,不满自己的愿,不符合自己的那样一个想法,那么产生的一种基本的情绪。

梁冬:就是这事儿没做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
刘力红:对。
梁冬: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
刘力红:啊,对。实际上怨就是也就是从方向来讲,就是朝外,朝外,就是因为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对待的关系嘛。就是说,你不满意,你没有一个“对”怎么会产生这个不满意的情绪呢?所以它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呀,要求呀,等等,最基本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会那么强调这样一个怨呢,埋怨的情绪呢?诶,你怎么这样呢?就是我们,实际上怨也是我们返照自己,也是最容易产生的一个情绪。就是差不多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过去也是,差不多事事都在埋怨着。因为与人打交道,很容易,就是,完全满你意的东西的人、事、物都是非常少的。不是古人不是讲,“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嘛。那么也就是说,产生怨的渊源是太多太多。而由不满意的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实际上你再往周围去延伸,你看看,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不满意的情绪,这个因素,它不会产生的恨嘛,对不对?

梁冬:对。
刘力红:如果没有这样一个……

梁冬:因怨生恨。
刘力红:没有这样一个情绪,它更不会产生怒嘛,怎么会拍桌子呢?

梁冬:对。
刘力红:不会吧?没有这样一个情绪,实际上它也不会产生恼,也不会产生烦。所以这个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梁冬:所以,可不可以这样推论,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

刘力红:我想,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
     那么,所以,我们虽然说恨伤心,肯定心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很大的关系,肝胆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怒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为什么会产生恨呢?为什么会产生怒呢?它实际上是由怨这样一个情绪慢慢去延伸。所以,如果我们把怨堵住了,或者说,我们把怨除掉了,实际上其它的这四种,它就没有了基础。

梁冬:我们想想呵,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
    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这些东西其实,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那种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这可能就是王凤仪先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逻辑,也是今天刘老师来跟我们分享的很重要的一个逻辑。
刘力红:我想是,大概是这样。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和《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一起来分享,关于生命的一些最基本层面的底层代码的问题。
     刚才我们讲到啊,怨这种情绪,我们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地忽略到它,的确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的确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外界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呢,我们可以就大而皇之把我们的失败,把我们不如意推到别人身上,推到外界原因身上。于是就变成了怨。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它最后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啊,这个是。那我们从层层推,就除了往下推究之外呢,刘老师,我想往上追究,就是,怨又是怎么来的呢?
刘力红:恩,这就是很有意思了。我们要琢磨,就是为什么会产生怨这种情绪?为什么会产生不满意志的这种情绪?实际上这个就是要借助佛家的一个用语,这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看重,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所谓“我执”,自我中心的这样一种状态。

梁冬:现在都强调我的地盘听我的……
刘力红:对,对,对。这个是,实际上这个是,一切糟糕的根本的就在……

梁冬:就这两句话,是吧?
刘力红:就就是。因为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是在这里,就在“我”上面。

梁冬:就觉得我比别人重要?
刘力红:啊,对对对,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一切要以我为怎么怎么样?
    那,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为你在运作啊,那肯定就是很多,绝对是多数是不由你的愿,不由你的望嘛。那么,这由此以来,这个怨就源源不断,源源不断就源源不绝,就产生了。

梁冬: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所有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脾胃方面的疾病的人,都应该反醒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怨气?
刘力红:啊,这个是最基本的,我想是最基本的层面。但这个,实际上这个意义还不仅仅是在疾病上面,有一些有怨的人,他不一定就会发生脾胃的疾病。如果他身体方面,说是说,因为他是一个综合因素嘛,“因缘和合”嘛,那么,但它这是一个主因。但是它没有媒介,它这个因也不会成熟。所以,它实际上我认为它是更深层面的意义,所以为什么这位先生请教,最后他要说,“此是成佛大道根”呢?也就是实际上这个“不怨人”,它,但是在疾病上的意义就是,我们杜绝了怨,我们可以基本上来说,可以很大程度上我们杜绝了脾胃系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至少,它的主因我们给它抠住了,给它拿掉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就刚刚实际上你,前几次你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他更大的是人生意义上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从怨这里不断往深挖就发现,那什么产生怨呢,实际上就是这个“我”——对自我的这个执着。如果能够把自我铲除掉了,那是什么呢?

梁冬:无我?
刘力红:无我。无我的境界是什么?

梁冬:空。
刘力红:呵呵,那就是,从佛的角度那就是菩萨了。所以它这个意义呀,那从儒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君子了。

梁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刘力红:诶,对对对,这个话非常好。你想想看,你能够全心,这个是指的全心不?

梁冬:恩。
刘力红:不是指的90%的心,80%的心,甚至半心,你全心全意都为人民服务了,那你自然就没有一心,没有丝毫的心为自……

梁冬:就没机会了嘛。
刘力红:没机会了。但是这实际上这样一个服务,我的理解,它是一种替补疗法。就是说,因为你想到别人,你自然,因为你就是这个心嘛,你这样想到别人,你就想多一份别人,就……

梁冬:少想一份自己。
刘力红:少想一份自己。这个“我”就在慢慢的削弱,慢慢地瓦解,到最后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说这个人一定,按照佛教的判断,他一定是个菩萨。

梁冬:要真能做到,不光是身体上的?
刘力红:那肯定。

梁冬:要全心全意……
刘力红:全心全意,不仅仅是身体上,要全身心呀。这个就要包括生命这三个元素都要做到了。

梁冬:但是,我就好奇了,你说,焦裕禄也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吧,那为什么焦裕禄还得病呢?
刘力红:那这个就要探讨了,这个就值得探讨了。
    这个应该是很深层的问题,也是引起非议的问题了。我一个很好的朋友,那么他给我谈起一件事情。这个朋友呢,实际上,在此之前呢,我说“前不久”,“前不久”是谈这件事情啊,在这个之前呢,他已经给我介绍过这个朋友,这个朋友是艺术家,很不错的一个艺术家,非常非常好人,很善良,怎么样怎么样……

梁冬:仗义疏财……
刘力红:他是很敬佩这样一个人。突然,就是前不久的有一天,我的朋友告诉他,告诉我,他这个朋友得了中风,脑梗……

梁冬:就是那个大家都认为义薄云天,仗义疏财的那个人?
刘力红:至少他认为是这样。他很长时间的交往,他很配服他,说这个人很善良。那我一听到他这个病,我说这个人不见得善良。
那我这个朋友说,此话怎讲?他很诧异。怎么会?就是他认为的这样一个人,你怎么会说他不善良呢?我们讲到性,心,身嘛。在讲性这个层面的时候,它有一句话,叫“性不服人不善”——就性不服人,在性中是不服人的人,这个人叫不善。

梁冬:我们以前觉得善就是做好人好事嘛,对不对?
刘力红:远远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实际上善恶就到这个层面我们就不好讨论了,就是说,标准不一样了。

梁冬:在不同层面上?
刘力红:它已经不在思想上讨论了。

梁冬:就不在“身”这个层面上讨论了?
刘力红:不具体在一个有形有象的这样一个层面去讨论。在性上的讨论不服人,是不善,那么这样来说,我说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很不服人的人。

梁冬:就是因为你从他这个得了脑中风?
刘力红:得脑中风因为,它是属木这个系统的病嘛,阴木这个系统的病嘛。那么阴木这个系统的一个特征呢,就是……

梁冬:不服人?
刘力红:不服人,倔,强,硬,顶,撞,它有这几大特征。倔,强,硬,顶,撞,顶撞。就是,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这个这种感觉。

梁冬:有了这种负面上的禀性上的问题,就会体现在,像脑中风这一类的疾病上了?
刘力红:那一木嘛,木是主风的嘛,东方生风嘛,所以中风这一类的疾病是属于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木,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木是主仁的。

梁冬:那它的光明面?
刘力红:光明面是仁嘛,那阴暗面就不仁,不仁肯定就是不善嘛,不仁不义你怎么能讲善呢?所以“性不服人不善。”
那么,你实际上,虽然你可以实现做种种的善事,可是你在性中不服人,你是根本就不善,在根本层面就不善,对人家的优点不肯定,你说你善吗?所以最后我这个朋友一听了这句话:“诶,你这倒说对了,我跟他交往那么多年,没有从他口中听到一个人的好处……”

梁冬:从来不表扬别人。
刘力红:恩,就说,他没有……任何一个人,那言下之意是什么呢?

梁冬:打心眼里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刘力红:啊,打心眼里面就是……

梁冬:没有,不行。
刘力红:没有赞叹过别人的美好的那一面。哪一个人没有优秀的一面呢?每一个都有,就是恶人都有他好的地方。

梁冬:所以,从刘老师做过一个中医学教授,跟我们分享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所有的身体品质上的疾病,都和你的性格,性情里面的某一种负面的东西是有一种对应关系的。刚才讲到的,中风可能就和不服人,硬顶撞,这一类的情绪是有关联的了。
刘力红:恩。

梁冬:诶,这真的是很深刻的提醒呀,大家再去想想,如果你是长得像木形人格,又瘦又高,玉树临风,但是,平常硬顶碰的,对领导总是不满,那么你要想想,有一天万一中风会怎么办呢?
好稍事休息一下之后,继续回来。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来一起学习关于身、心、性的话题。
    之前呢,我们聊到呵,就是说,其实我们不同的禀性里面那种负面的情绪嘛,我们用套用一句现代话,姑且这么说呵,那些负面的情绪,都会反向作用于我们的身体,成为我们身体疾病的一部分。刚才讲到埋怨,会对我们脾胃系统,我们的土,就是用中医的话来说,土这个系统的这个疾病,带来某种的影响,好,我们的不服人,顶撞,觉得我,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往上长,什么东西都是别人不如我的,这样一种情绪,所带来的脑中风,这样的疾病。刘老师,你能不能再给我们继续讲一讲其它的?
刘力红:其它的当然是很多很多。从我的临床,也就是说,接触这门学问以后,不断地关注,当然是有限的关注了,因为我的其它的事务也是很忙,一个是临床上的关注,另外就是当今在这个领域里面有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就是东北,在黑龙江省,有一个叫刘有生先生,也应该说是我的老师,也是这个王元五老师介绍我认识的那么一个先生,今年都快七十岁了。就是,他在这个领域里面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就是他,也就是叫“性理疗病”嘛,就是通过“性”去治疗疾病。那么从他那里呢,我就见到了非常非常多的这样的事例,就是他本人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用这个学问来帮助人。他不叫,不像我们就开方什么,就讲病。因为,因为这个只能通过讲嘛,对不对?

梁冬:对,你有病了,他必须通过语言……
刘力红:啊,啊,啊,帮你剖析你的病的问题在哪里,对不对?那么通过这样一个对话,那么你认识了,因为这个自己有数嘛:你是一个不服人的人,一点你就明白了,你确实就是。比如像我,那我是一个最喜欢怨人的人。

梁冬:哦,是吗?
刘力红:啊,所以我过去的脾胃很,非常糟糕,那么我这次到欧洲讲学,我跟他们开玩笑,我这次到欧洲讲学也讲这个问题,就,很重要的,虽然是请我一个中医教授,我讲中医,讲扶阳的问题,但是,一个重头戏我是讲这个问题,“性理疗病”。欧洲人非常,就是很热烈地关注这个问题。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听众是最多的。而且也是最全神贯注的。那就说明,他们一个是对他们,就他们对这个的认同,或者是兴趣,或者是发现,他们就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我就说的,如果是在十年前请我,来了我也趴下来,因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的脾胃够呛,就是,稍微吃点不对付的东西,哎哟,胀了,闷了……

梁冬:胃胀了?
刘力红:胃胀了。然后胃一胀以后,全身都没有劲,那你讲什么学呀?那么我们去,你去欧洲你不能够背着什么,都背着方便面走啊,这也不方便,你只能,但我也很多吃中餐,但是有相当的时候也吃西餐……

梁冬:芝士呀,沙拉呀……
刘力红:诶,沙拉这些东西,生冷的东西嘛。但是,我撑过来了,为什么?就是现在的脾胃比过去好多了。

梁冬: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刘力红:我过去自己跟自己也治疗,也开药吃呀,好好又坏坏,好好又坏坏,到最后自己没有信心去吃药:吃也这样,不吃也这样!

梁冬:一个中医学院的带研究生的教授,这个也做临床的,对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的,开药都不见得完全能解决。
刘力红:是,不解决。可是我说不了解,根本不了解,那么最多是了解你是脾虚呀,什么原因导致脾虚呀?你只认为是风寒暑湿呀,但,不完全呀,还有因素呀。后来,我是接触到了这门学问,○二年我才知道为什么我患这个病,为什么会脾胃不好,因为太喜欢怨人了。所以我经常说,跟我的学生,是很痛苦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老师是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就是不满意的情绪,那么,首先不满意……

梁冬:就包装成事事追求完美?
刘力红:对对对。

梁冬:老包装成事事追求完美,其实它还是怨嘛。
刘力红:怨怨怨,就小人嘛,就孔子讲的小人嘛。

梁冬:哦,刘老师,你很伟大啊,在电台里面剖析,在跟亿万听众剖析您的个人的这种小……
刘力红:实际上是这样,君子求已,小人是求人呀。君子求自己,有什么事情,诶,这是我没有做对。那小人就是求之于人,你怎么这么搞啊?你怎么怎么……

梁冬:就是他的问题。
刘力红:诶,你怎么这样啊?对不对呀?这事情本来应该这样做的,你怎么那样做呢?
你今天本来应该,早点来,你干嘛晚来呀?

梁冬:不又迟到了?
刘力红:诶,你又迟到了。那就是他一切都往外找,他不往内求。所以,过去我实际上,但现在也差不多是这样的人,不过可能还稍微好一些,就至少意识到,这样一种根本的因素,所以在慢慢地校正自己。那么在这个校正的过程中,实际上,最获益的是自己。你埋怨了,你不满意了,怎么样了,人家可能没啥,你就骂一顿人家,人家怎么样?没啥,可是你自己的气血,阴阳全部搞乱了,搞得脾胃胀胀的了,脾胃虚虚的、弱弱的,所以实际上从我自己身上,我也就,可以说是深有感受。
这样一个不良的这样一个性嘛,所导致的疾病,那么从临床就根本不用说了。你慢慢去你去观察,基本上我认为是毫厘不爽,尤其是那些难病,就说,为什么说呢,因为很轻易就解决了的问题,肯定是“身”这个层面的问题,就是说,现代的中西医可以着力的地方,就形体这个层面的问题,用不着用这个方法,一定是可以解决的,对不对?因为“有的放矢”嘛,对不对?我这是“矢”过去,你那儿有“的”我肯定是可以射中它的,只不过是射中的环数是有差别而已,但必定它是会产生作用,作用反作用。那,它如果不是这个层面的东西呢,那你就作用不了啦,对不对?这样一些层面的毛病呀,诸位一定一定要返观内求,就是你求外面的所有治疗方法都没有用的时候,我就恳请诸位,恳请大家,一定要找自己的原因,就自己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哦,当初就是这样。
   他为什么会发明了这样一个学问呢?就是他是过来人,他曾经患过十二年的痨疮,就整个肚子就穿了。他得病的时候应该……

梁冬:是上个世纪。
刘力红:诶,对对。

梁冬:上上个世纪。
刘力红:哦哦哦

梁冬:一八几几年。
刘力红:哦,对,对,对。那1864年出生,大概20多岁30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病最深的时候,可能是这个时候,因为,具体的年代我没有记清楚。那么也就是个“矢证”,风痨骨骼嘛,那个痨证痨疮,可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结核性腹膜炎呀,或者是这一类的就是很难治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12年,得了12年的痨疮,然后,这个丧失劳动力,最后他怎么好了?他就听了一声善书,他是一个至忠至孝的人,很孝顺的一个人,但是,那个时候……因为那个朝阳那个地方很穷,大家自身难保,没有吃的,所以不忠不孝的人很多,你自顾不睱,还管父母吗?就有一羹,自己吃了,没有父母的份儿了。就是不忠不孝的人很多,所以他就整天的埋怨,怨恨这些人,怎么生这些人?甚至他有一次要死,自己,不愿意跟这些人为伍,你看怨恨到什么程度?

梁冬:所以他标准上来说,他是个好人了。
刘力红:诶,他是个好人了,就是他……

梁冬:但还是得那么多的病。
刘力红:赡养祖父两代呀,他四兄弟,他是最穷的,家庭条件最差的,可是最后怎么样,接了祖父来养,因为他要学孝,他听到古人,他听到有孝,他没文化,但是听闻到有“孝”这个字,有孝这个行为,他就要学习。那么,他就首先把他爷爷从一个破庙里边接回来养,后来又把他父亲接回来养,那么更过分的是接他爷爷回来养,你这兄弟姊妹要,你,你,你接了爷爷养,那么爷爷债务分担吗?爷爷的债务也要他。他说,可以,我既然养了爷爷,那么,债,饥荒,那个东北叫饥荒,饥荒我也承担,就是这么一个可以说是十全十美的好人呀,没有再好的人了,可是得这么一个病。

梁冬:那肯定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他有他的不善?
刘力红:怨恨。

梁冬:其实,后来却因此而了解了更深刻的大道,或者更深刻的一个机理原因,是在身这个层面上,在行为这个层面上,他做到了,很好了。
刘力红:极致了。

梁冬:极致了,是吧?
刘力红:对。

梁冬:但是他仍然得这个病,原因是很可能他在另外一个层次上,没有做好。那个层次上没有做好的事情是什么呢?
刘力红:就是这个怨恨。

梁冬:怨恨。
刘力红:怨恨所有这些不忠不孝的,那么他十二痨疮以后,他最后就丧失劳动力了,就不能够下地干活了。那么这个时候他有因缘呢,东北那时候,农村有讲善书的,就把古代一些,像三言二拍的,这些东西一些优秀的,就是传扬忠孝仁义的这样一些故事,在这些某一个家里面讲,讲善书。就讲了一曲呢,“三娘教子”。
三娘教子,实际上后来,京剧里面都有这出戏,叫“三娘教子”。那么三娘教子讲的是一个什么呢,三娘教他的子,所谓三娘,她不是生母了,是他的养母了,因为孩子的生母去世了,后来就又娶了这个三娘嘛。那三娘因为她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梁冬:就一后妈。
刘力红:诶,后妈。所以在三娘眼里面,因为母亲在,是另外一回事,母亲不在了,她就这种责任更大了。就对,那么就是说,就更殷切,更殷重的,来看待这个儿子。就是说,一定要把他抚养成人,要他成才,这样才对得起他死去的亲娘,所以,这种心更切。所以,当然,爱之切,管之就严嘛,那么小孩就当然,管得太严了,就有一种,对不对,就有一种逆反。就有一次,孩子就受不了了,就说,要是我娘亲在,不会这样,来对我。三娘这一句话就受不了,就听到这一句话,就差一点就晕过去了。就是,她实际上是全副的身心就是,每,每,等于是每一个……
梁冬:比亲娘还要又亲了。
刘力红:就是每一个成分都,都是给了这个孩子,来呵护他,来管教他,但现在是得到那么一句话,当然,刹那中肯定就受不了。晕过去了以后,醒来以后,扶上床,那个儿子跪下来,跟娘亲说:娘亲,我对不起,娘亲,我没有做好儿子,因为,所以使娘亲这样生气,所以怎么怎么样……那三娘就说,还是我没有当好娘,所以儿子会有这样的……,那管家就说,我没有当好管家,所以,所以,所以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就王凤仪一听了这一,这一,这一……

梁冬:这一出故事?
刘力红:这一出故事以后,就好像,我们讲,夸张一点,就好像五雷轰顶一样的,震动。
   总算他明白了,古人跟今人的根本差别是什么?他说“古人是争罪”呀,“今人是争理”呀。古人是有一个事情发生,是争罪:这是我的,我的责任,我不对,才使事情这样;现在是争理,这个事情发生……

梁冬:到底怎么回事儿?
刘力红:怎么回事呀?你怎么会这样啊?啊,啊,我有理,你没有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他做得很好,但是他怨恨别人。所以,他就一路在回家的路上讲,不是古人讲,名字,有,有,有名有字,他又叫王树桐,他就喊自己的名字,王树桐,你凭什么?就说你怎么当人的?你当成这个样子?你天天地怨恨,就这样这样……

梁冬:你就以为你自己正确,你就有……
刘力红:啊,你就有资格,你就怨恨别人。第二天早晨起来,他一看他的疮,平复如初,就整个都好了……

梁冬:太神奇了吧?
刘力红:太神奇了吧。

梁冬:但是他这是真的,发自完全内心那种……
刘力红:那种震憾,那种就是,把整个良心翻过来,所以这下他就彻底地好了。就是这样一个病,如果,就是现代医学来治他,我们说,抗痨药至少要用到一年嘛,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好,大家想想看。

梁冬: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吗?
刘力红:这一定是真实的。就,打算这个不是真实的。但是,像他这样的病,现在那么好的,我们亲眼都见过。所以,这个一定是真实的事情。那么,我们刚才不是提刘善人吗?就是那,刘有生先生嘛,黑龙江,他本身为什么走上这个路呢?他是,二十二三,二十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是严重的疾病,什么肝硬化、腹水呀,什么心瓣膜这个狭窄呀,二尖瓣狭窄呀,肺结核吐血呀,肾病这个糜尿呀,他就是很严重,也就是差不多的人了。他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学问,深深地震憾了他,然后,这个病,也是用这个方法好了。所以他才后来出来这样,完全无偿地帮助大家,啊,讲好了很多病。所以,那么从,他因为这样一个事情的震憾,所以来导致他后来发明了这样一个新的疗病。所以这个事情就是,为什么说,对我很震憾呢?而就是这样很鲜活的事……

梁冬:我听下来呵,听了这个两周的时间啊,刘老师,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你身上有任何的疾病,第一个首先问问,在我的禀性里面,怨,恨,恼,怒,烦,我常常犯哪一个?尤其是要看,我是不是常常有埋怨别人?这个埋怨啊,是很具伪装性的,一不小心,因为常常是的确是别人做得不对……

刘力红:对,他有理由。
梁冬:对,但是实际上人家做得对不对,和你愿不愿,其实是两回事。
刘力红:对,对,对。

梁冬:就算别人做得不对,你也不应该有理由怨。
刘力红:对,怨了不解决问题呀。

梁冬:一方面不解决,而且反助于影响到自己。就是说,实际上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刘力红:诶,对,对,对,这个是现在西方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最后惩罚到……

梁冬:引生疾病。
刘力红:啊,一踏糊涂。尤其是这些严重的问题,一定是与这个层面有关系。

梁冬:恩,这话呢,如果是别人说呢,也许我会觉得他有某种的心理暗示呀,鬼迷心窍呀,等等,但是作为一个受过严格传统正规的中医和西医训练,并且是在学校里面,做教授带研究生的中医学教授来说,您这样说出来,令到我很震憾。刘老师,就是,我们如何看待疾病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如何看待疾病如何是与我们的心相关联的一个事情?回想在上一期你所说到的“病”这个字本身,中间是个“丙”,丙就是火,因为它在五行里面对应的是火,它对应的就是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心”这个字。所以,所有的病,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心病。所有的病,都是我们的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其实,这一块观点啊,今天如果我们站在当今西方的这个心理学的这个角度上来说,它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包括弗尔瑞德和容格他们,其实也一直在发现说,一个人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的方法和角度,和他习惯性的情绪反应,对他的生理的影响,机体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远超于我们的以为。
    对,所以呢,这两周的课程里面呢,其实,刘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观念,那就是,如果,你发现你有胃痛,啊,就像那个,我们的录音师马哥,是吧,天天说,胃又胀又痛,长得一表人才,又是胃痛,什么原因?是不是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太过力求完美?老觉得别人做事不靠谱,非得自己做,表面上看呢,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正向人格,其实他是被包装成了埋怨别人的深层的心理素质。
刘力红:是,是,是。

梁冬:是这样理解吗?
刘力红:啊,应该是。

梁冬:对,那根据,因为有了怨,于是我们才出现了恼,怒,烦,恨这一些另外次第的情绪,而恼伤的,就是烦恼的恼,啊,恼又伤的是肺所主的系统,恨又伤的是心所主的系统,怒伤的是木,就是说的肝的这个系统,烦又伤的是肾的这个系统,于是身体的诸多疾病,都因此来了。
     请刘老师再给我们重复一下那个,先生讲的那句话吧?那个那个……
刘力红:就是他就讲的,“善人叫我不怨人,此是成佛大道根,从今以后天天问,你还怨人不怨人。

梁冬:深刻啊,深刻啊。天天问,你还怨人不怨人?怨这种情绪,太具伪装性,太具伪装性,是吧?
刘力红:对。

梁冬:常常是因为我们找到充分的理由,是因为别人做得不好。刚才~我在节目结束之前,请允许我们的,把我们的东西再做一个重点复习。
刚才刘老师讲到一个话题呀,说古人呀,都在“争罪”,今人呢,都在“争理”,这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区别。有发生了事情之后,首先看,是不是我做得不对,认我的不是,找别人的好处。
刘力红:对。

梁冬: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呈现我们善良天性的一种法门嘛,就方法嘛,对不对?
刘力红:我补充一句,就是“找好处是开了天堂路,认不是是关了地狱门”这个更深刻。

梁冬:对,找,看起来比我们优秀的人好处,固然容易的,也可以做得到,找那些你觉得不耻的那些人的好处,那才是更快的通向天堂的门,是吧?
刘力红:对,对,对。

梁冬:啊,就是觉得自己,的确做得不对,也就认了,也就算了,但是,表面上看自己没什么错,你还要在里面找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更深刻的一种“认不是”的方法。
刘力红:对,对,对。

梁冬:对不对?今天有很难得的机缘哈,刘老师呢,路经北京,他在欧洲讲学的时候呢,欧洲很多的这个心理科医生,还有主流医生呢,都在很认真地倾听刘老师这种观念,而刘老师的观念呢,居然来自于清末明初的,在东北的一个农民开悟,所以呢,今天有这样一个机缘,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了刘老师所感悟到的东西,一个临床医生所感悟到的东西呢,我相信大家呢,每天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每天问自己,到底怨人不怨人?
谢谢刘老师!
刘力红:好,谢谢。
梁冬:谢谢,再见。
发表于 2009/8/17 22: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文章!

因为原文有不少错别字,我以自己的理解水平校对了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刘力红:身体只是导致疾病因素的十分之一.zip

48.76 KB, 下载次数: 16

刘力红:身体只是导致疾病因素的十分之一

发表于 2011/5/15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性的层面明白了。可心得方面我觉得说的我还不够明白,有没那位前辈能解释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