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107|回复: 2

中医妙论【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8 1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14:32 编辑

http://www.wfas.com.cn/tcmtools/base/fangji/756.html


绿色中药保健康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626 【字体:




    绿色中药材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中药材。而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含量超标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制约中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美国加州1999年公布260种中成药检测结果,有123种不符合输美中成药FDA要求,国内(不含香港)93种之多,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是主要因素之一,如我国某厂生产的定心丸含铅、汞量分别超过FDA或美国药典标准26倍和580倍,可见中药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国际中成药市场的规模大约为60亿美元,我国仅占10%左右,重金属及农残含量等超标因素是造成中药出口不畅的重要原因。FAOWHO均制定了类似食品、蔬菜及茶叶等产品的重金属允许摄入量和农残限量。而美国、欧盟及我国传统中药出口的东南亚地区均对中药提出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限量的指标。我国中药及其他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有因重金属、农残超标等被查扣的事件报道,对中药的国际声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曾在德国风靡一时的普洱减肥茶现已完全退出了德国市场。西藏的某藏药在国内有较好的销量,但是因重金属超标,广交会上几乎没有出口成交。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绿色认证制度日趋盛行,环保标签在许多情况下变成贸易壁垒加以利用。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达300亿美元。因此,绿色中药标准对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药资源是取自大自然的生物资源,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必须保护大自然,使自然资源能够再生。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是中药资源扩大、再生的最基本,也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的方法。但在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及中药材的贮存运输过程中,往往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药材生长过程中喷施各种杀虫、杀菌、除草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药残留污染的重要途径。农药的使用,对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有着重大的意义,但长期广泛地使用农药也带来了作物产品上的农药残留问题,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食品为患者及体弱者所服用,服用时间长,更易造成蓄积中毒。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农药残留主要原因是农药施用时机和季节不合理,而有机氯农药虽然早已被禁用,但由于该农药以前长期广泛使用,又不易分解,在土壤中长期残留,也对中药材造成污染。再者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为了防虫蛀而喷洒农药也是主要的污染途径。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主要来源于栽培地的土壤、空气和水,其中工业三废的污染及地质有害元素背景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存在主要来源于中药材、辅料、提取溶媒、工艺设备、接触器皿等。另外,中药的矿物药中有一些药物含有这些元素,例如铅粉、铅丹、密陀僧等含有铅、朱砂中含有汞、雄黄中含有砷,入药后易引起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元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进入体内并与体内酶蛋白上的 SH和 键牢固结合,从而使蛋白质变性、酶失去活性、组织细胞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例如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汞主要损害肾脏,造成肾衰竭;砷主要是扩张毛细血管,麻痹血管舒缩中枢,使腹腔脏器严重充血,引起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的损害。
   
因此,加强中药材病虫综合治理,防止药材农残和重金属污染,既是生产高效、优质、无污染中药材,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国际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中成药的国际声誉、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客观需要。


[1]




绿色中药保健康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627 【字体:





   
在中国,绿色概念也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危害的认识日益深刻。中国已经界定了绿色中药的含义,通过分析绿色中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了绿色中药开发管理体系,成立了绿色中药服务和检测机构,并对绿色中药标识进行严格管理。绿色中药标准很可能过渡为全行业标准,中药生产企业应及早制定政策,达不到绿色标准的中药产品,将得不到消费者的信赖及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被迫退出市场。因此,中药产品获得绿色标准达标认证已是大势所趋。


表3    中药栽培禁用的农药及禁用原因



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


杀虫剂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


高残毒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拦磷、乙拦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地虫硫磷、灭克磷(益收宝)、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环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致癌、致畸、高毒


阿维菌素




高毒


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有机砷杀虫剂


甲基砷酸锌(稻脚青)、甲基砷酸钙(稻宁)、甲基砷酸铁铵(田安)、福美甲砷、福美砷


高残毒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残毒


氟制剂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铝酸胺、氟硅酸钠


剧毒、高毒、易产生药害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我国产品中含滴滴涕


有机磷杀菌剂


稻瘟净、异嗅米


高毒


取代苯类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致癌、高残留









伊尹汤液创方剂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97 【字体:




    相传在我国商代,有一位非同凡响的厨师,他就是商汤王的御厨,名叫伊尹。伊尹遇事喜欢动脑筋,又勤于动手实践,烧制的菜肴味美可口。由于他技艺超群且为人忠厚,深得汤王赏识,闲暇之时,二人常在一起说古谈今。伊尹讲得最多的当然是烹饪,除此之外,他还懂得不少医药知识,与汤王有时也探讨一些医学上的问题。



24


    传统煎煮器具及药材伊尹时常考虑能否把自己喜爱的烹饪与医药结合起来,当时医生给病人用的都是单味药,由于单味药作用范围和力量有限,难以控制复杂和危重的病证。职业习惯使他自然联想到做汤的方法,他试着把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放在一起煎煮,由此诞生了中药复方,即方剂。煮出的汤液的疗效优于单味药,因此古有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一说。伊尹其人现无可考据,但可以肯定,方剂是我国古人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发明的。1979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中有一本名为《五十二病方》的书,列方约300首并附理论阐述。从字体和内容看,著于公元前三世纪末,说明至少在距今2200年前已经开始了方剂整理和理论研究工作。
   
方剂的出现,使多味药配合在一起相互协同作用,治疗效果大有提高,同时还促进了药性理论、基础理论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意义重大。今天,中药方剂在防病治病中仍占据重要地位。首先,其组成药物取自天然,经过合理炮制和配伍之后,无毒或低毒;其次,方剂中发挥作用的成分是复合成分,人体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再次,中药价格相对低廉,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经过不断改良与淘汰,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疗效突出的有效方剂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方剂以安全、高效、经济的优势,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以证立法方药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59 【字体: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两个同患感冒的病人到一个中医大夫那里去看病,拿到的处方却并不一定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病人,两次感冒的处方也不一定相同。那么,中医看病开方到底以什么为准绳呢?答案是治法。例如,治法为汗法,开出的方子就是发汗解表方;治法为清法,开出的方子就是清热泻火方。而治法与病人的病证息息相关。证是中医体系独具特色的部分,是医生对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全面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作出的诊断。如前面的例子,两个人同患感冒,甲恶寒发热无汗,属风寒表实证;乙恶风发热有汗,属风寒表虚证。证不同则治法亦当有别:甲应峻汗解表,而乙则宜调和营卫。这就是根据症状,确定证候,并设立出相应治法的过程;有了治法,就可以确立所用方剂了,甲可用麻黄汤,乙则用桂枝汤。此即法随证立,方随法出
   
中医诊病划分的证候多至无以胜数的程度,但都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纲。同样,中医治法也千变万化,但并不是无章可循,归纳起来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每一种治法都有代表性方剂。
   
汗法:是使病人汗出的治法,目的是开腠理,透毛窍,调营卫,使表邪随汗出而解。适用于外感表邪或麻疹、疮疡、疟疾等病初起兼表证者。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
   
吐法:是使病人呕吐的治法,目的是使食物积滞及误服的毒物、痰涎吐出。适用于食积、药食中毒、痰涎壅盛的神昏等病。代表方如瓜蒂散。但吐法容易损伤胃气,身体虚弱的人应慎用。
   
下法:是使病人泄泻的治法,目的是通过荡涤肠胃,除却胃肠积滞(包括久积粪便、瘀血、停水等)。适用于各型便秘、停痰积饮等病。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十枣汤。
   
和法:是通过和解、调和来治病的一类方法。和解专指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者,代表方如小柴胡汤;调和指的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治法,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温法:指通过温里散寒、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手段来治疗里寒证的方法。适用于寒滞脏腑、寒凝经脉、亡阳欲脱证。代表方如温脾汤、温经汤、四逆汤。
   
清法:指通过清热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与温法相对立。根据热证所在部位和兼证,清法又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热燥湿、清退虚热等,分别适用于气分热盛、脏腑实热、热毒壅盛、营血分热、湿热合邪、阴虚内热等证。代表方如白虎汤、泻白散、普济消毒饮、易黄汤、青蒿鳖甲汤等。
   
消法:指体内有形之结消散的治法。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食积、水聚、虫积等证。代表方如越鞠丸、厚朴三物汤、苓桂术甘汤等。
   
补法:指通过补益而治疗虚损证的方法,分为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等,分别适用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证。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右归饮、六味地黄丸。此外,补法中还有专补脏腑者,如养心、健脾、滋肾等,代表方如归脾汤、肾气丸等。
   
上述每一大法中包括了许多小法,如补法有补气、养血、助阳、滋阴、补脏腑等。小法之间互有联系,如气血双亏者宜气血双补。大法之间也互有配合,如气虚而滞者应补气行滞,综合了补法和消法 ;热结便秘需清热泻火通便,综合了清法和下法。如此,八法就演绎出了无穷无尽的治法,方剂也就得以充分的发挥。




圆机活法话变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56 【字体: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成方佳品,但根据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原则,这些成方并不一定对病人都十分合适,因为个人体质有差异,没有两个人的病证是完全相同的,更何况今人与古人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较大甚至很大的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同一种病证之间的差异。如同为风寒外感,因今人多食肥甘厚味,痰火内盛,故往往表现为外有风寒、内有痰热的寒热错杂证,治疗上需在解表的同时清泄里热,单纯用麻黄汤就不行了,这时要对麻黄汤加以变化,加上清肺化痰的药物。再如今人思虑多而劳作少,腠理疏松,不耐峻汗攻伐,用麻黄汤时麻黄、桂枝发汗药物的剂量亦应适当减少。此外,有时还要减药味或加药量以适应病情,可见对古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药味和药量的增减,具体怎样增减还要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用辨证指导立法,以立法指导方药。
   
其实,对成方进行加减变化古已有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一个麻黄汤就派生出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等麻黄汤系列方,后世又有三拗汤、华盖散等方剂,他们都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以治疗各种麻黄汤变证。研究古方变化,也包括了药味与药量的加减,具体说明如下:
   
加药味以适应新的兼证。如平日痰多者,遇感风寒,往往在恶寒发热无汗的同时,有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背部怕冷的兼证、辨证为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治法宜发汗解表,温肺化饮;用麻黄汤为底方,发散风寒表邪,再加温肺化饮的细辛、干姜、半夏,敛肺止咳的五味子,养血敛阴的白芍,组成了小青龙汤。
   
减药味以更具针对性。如外感风寒较轻之证,见恶寒身重、鼻塞清涕、胸满气短、咳嗽有痰等症状,在这里风寒表邪主要影响了肺气宣降;治疗应重在散表邪,畅肺气;选用麻黄汤,去除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以麻黄发表散寒,配合杏仁宣降肺气,甘草和药性,再加生姜就组成了新方三拗汤。
   
变化药量以改变主要功效。在一方中,加大某一药或数药的量,以强调这一(数)味药的功效,从而改变了整个方剂的功用。如桂枝加桂汤,即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变桂枝9克到15克,原方以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治疗风寒表虚证,恶风自汗,加大桂枝用量后,可引导本方突出发挥桂枝的疗效,温经散寒,平冲降逆,治疗下焦寒盛,阴寒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病人冷汗自出,腹痛,咽喉发紧,心慌,时而发热,时而怕冷。这一症状中医叫奔豚,西医称胃肠神经官能症。
   
可见,在成方变化中,增减药味是为了调整方剂治病的精确性,减药不能减君药,增药也不会影响君药的地位,调整后方剂配伍关系有所改变,但因君药不变,所以主治病证也不变。增减药量不同可以影响到整个方剂的配伍关系,改变方剂的主要功效和主治病证,甚至改变君药的地位,从而使方剂的重心发生改变。


用药如兵讲剂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23 【字体:






    众所周知,用药如用兵。楚汉相争时,名将韩信的用兵原则是多多益善,那么用药剂量也是如此吗?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是指每味药的成人每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24


    药橱中药的重量单位有市制:即斤、两、钱、分、厘;公制:即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3片、大枣5枚、蜈蚣2条、葱白2寸等。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剂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0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许多人认为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是天然药物,安全量幅度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量小量大无所谓。其实不然,中药的用量得当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治疗病证的改变。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因素。
   
首先,是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量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口服过量,免伤脾胃;再如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其次,是剂型、配伍与用量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再次,是患者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由于病人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人、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体质较强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另外,还要考虑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则可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用量宜轻。




七情合和谈配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57 【字体:






    中药的配伍是按照不同的病情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药物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掌握中药的配伍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中药的配伍大体有以下七种:   
   
单行,是用某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柴胡针剂发汗解热、丹参片剂治疗胸痹心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须,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大大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相使,是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可增进主药某方面的功效。如黄连配木香治疗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
   
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相杀,是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其实,相畏、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
   
相恶,是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是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海藻、大戟、芫花、甘遂等与甘草同用,可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上述七情配伍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的剂型,即是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更为高级的形式。




雷公妙典论炮制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35 【字体: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从茹毛饮血演变到炮生食熟。随着火的利用和医药知识的积累,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一些药物也有了生、熟之分。这样,洗涤、劈破、打碎等简单加工,再加上用火处理药物的方法,便产生了中药炮制。
   
中药材在临床应用和制成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之前,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加工的过程,成为炮制。这是我国在长期防病治病用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



23    传统炮制用具   


    中药经炮制后,可以把附着的泥土、夹带的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除去,使药材纯净,如茯苓去泥土、防风去芦头、枳壳去瓤等;可以切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便于调剂制剂;可以干燥药材以利于贮藏;可以矫味、矫臭,使中药便于服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等;可以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巴豆榨油去霜、姜矾水制半夏及南星;可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如延胡索醋制后增强活血止痛功效;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还可以引经入药,便于定向用药,如知母、黄柏盐炒后,增强入肾经的作用。
   
炮制方法是经过历代实践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一般来讲可分为五类。第一是修治,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作准备;第二是水制,是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以便于切制、降低毒性、调整药性等;第三是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方法;第四是水火共制,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第五是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精制、药拌等。   
   
中药通过水浸、加热等方法及各种辅料的处理,药性即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发生了变化。如生大黄苦寒,气味重浊,泻下峻猛,适用于实热便秘;经酒制后可缓其苦寒之性,使泻下作用减弱,并借酒的升提之性,清上焦实热;熟大黄苦寒之性更缓,以活血通经为主;大黄炒炭则收涩之性增强,以收敛止血为主。中药经炮制后,可以改变中药毒性成分的结构、降低其毒性成分的含量,或利用某些辅料的解毒作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现代药理、药化研究也表明,中药经炮制后,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成分被水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如乌头含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经蒸煮炮制后,大部分被水解成毒性较小甚至无毒的苯甲酰乌头胺或乌头胺,从而大大减低了毒性;有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经炮制后变成易溶于水,如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难溶于水的生物碱,经醋制后,生成生物碱盐溶于水,大大提高了其止痛效力。
   
总之,炮制后的中药,其药性、药理和化学成分都有所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了中药的临床效果。单味药物炮制适当,则方剂的疗效可以提高,适应证可以扩大或改变。方剂中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以被消除,汤剂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也可大大提高。




更新:2006-11-11


桐君采药有门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75 【字体:




    相传很早以前,在秀丽怡人的富春江畔,一位采药行医的老翁结庐栖身于桐庐东山的一株桐树下,人皆尊称其为桐君,桐君山也由此得名。桐君乃是受黄帝之命采药求道于桐庐东山,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自桐君之后,中药的采集仍为众多医药学家所重视,大量医药文献也指出,依不同季节采集的药品,其质量必然不同。
   
现代药物化学研究证实,在不同季节,药物的有效成分及有毒成分含量有很大变化。如用于止咳平喘的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3月采集的枝叶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可达2?75%,而有毒成分梫木毒素为0?03%;到8月份采集的总黄酮含量降至1?72%,而梫木毒素则上升为0?60%。人参有效成分皂苷8月份含量最高,动物药鹿茸则以36年健壮的梅花鹿于清明前后锯的头茬茸质量最高。可见,每种药材因其药用部位或生长活动季节的不同,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现简单介绍采收原则如下。
   
全草类药材,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花初开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益母草、紫苏等;有的则以带根全草入药,如车前草、蒲公英等;有的需要在花未开前采割,如薄荷、青蒿等;有的则需在嫩苗时采收,如茵陈等。





11 蒲公英





12 薄荷


[NextPage]
   
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叶片茂盛,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宜采收,如荷叶、枇杷叶等;而有些特定的药物如桑叶则需在秋季经霜后才能采收。



13荷叶





14桑叶  


[NextPage]    花类药材一般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辛夷等;有的花半开时采摘为好,如月季花等;有的需在花正开时采摘,如旋覆花、菊花。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保持花朵完整,便于晾晒,不易霉烂。





15菊花  




16金银花


[NextPage]
   
果实类药物大多要在成熟时采摘,如瓜蒌、马兜铃等;而有些则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如枳实、青皮等;以种子入药的,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银杏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开裂使种子散失,应在果实开始成熟尚未裂开时收取,如茴香、牵牛子等;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山茱萸等,在略熟时晴天清晨采收为好,以便于晾晒干燥。



17瓜蒌图





18枸杞子


[NextPage]    根及根茎类药材以秋末春初时采收为佳,此时植物的养分多贮存在根或根茎内,所含有效成分高,因而药材的质量好,产量多,如天麻、苍术等。但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地上苗将枯萎时采收。





19天麻





20半夏


[NextPage]
   
树皮、根皮类药材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此时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等。也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等。



21杜仲





22牡丹皮



   
动物昆虫类药材也须根据其生长活动季节捕捉采集,矿物类药材全年皆可采收,只要注意方法,择优选采即可。




一方水土一方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91 【字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处,往往是蕴育优秀人才的摇篮,同样也培育出了优秀的中药材——道地药材。
   
中药资源比其他生物资源有更强的地域性,尤其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指的是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中医用药历来十分重视药材产地,强调只有选择道地药材才能保证药效,是临床选药治病的重要依据。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寒地区等不同气候带,地貌复杂,平原沃土、高山丘陵、江河湖海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和采集方法,以及药物品种经过不断地择优选择,使许多优秀名贵药材的生产,无论从品种、产量、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区域性,最终形成了不少带有产地气候及土壤特征的道地药材。如素有东北三宝美称的人参、鹿茸、熊胆;享誉天下的河南怀庆府的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内蒙古的甘草、黄芪;安徽的滁白菊;广东的陈皮;云南的三七、茯苓;广西的蛤蚧;四川的大黄、黄连、川芎;河北的枣仁等。这些道地药材自古沿用至今,形成了杏林药苑中的一株株瑰丽的奇葩。



10


    道地药材区域分布图道地药材的生产均需要特定的地理范围和生态环境,在一些地方虽然也能生长发育,有时外貌生长也良好,但由于对生存环境不适应,其有效成分就有变化,质量也就相差很多,临床疗效也会大减。现代研究证明,不同产地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湿度、温度、光照、污染、肥料等自然条件,都直接地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的内在化学成分的质和量,使药效产生差异。


如下表(表2)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黄所含的致泻成分蒽醌总量相差很大:


2    不同地区及品种的大黄蒽醌总量表



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藏边大黄


河套大黄


天山大黄


华北大黄


5.19%


4.36%


3.37%


2.94%


2.90%


2.10%


0.70%



    其泻下作用也以掌叶大黄最好,药用大黄次之,其他地区、品种的大黄就相差更远了。


    但是,道地药材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产地有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对不同地区生产的药材认识上发生不断变化。一些新的优质药材不断被认识发掘;一些道地药材引种成功,产地扩展;也有一些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地发生变化。总之,道地药材的主产区并非固定不变,其产量也毕竟有限,因此,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不必过分拘泥于药材生产的地域限制。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14:31 编辑


物质基础知多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85 【字体:






    所谓药物作用机理,应指能不能用相应医药学理论来解释其作用或指导其使用。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中药作用机理很清楚。而西药作用机理清楚,亦是指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若将其放到中医药学理论来衡量,其作用机理则不清。
   
但是为了使中医药能进一步为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从而为更多的人解除疾苦,我们也需要从现代医药学的角度来客观地阐释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药效作用和作用机理。
   
目前对200种左右的常用中药材品种,从化学、药理、含量测定、质量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鉴定。对升麻、天麻、灵芝、沉香、淫羊藿、黄芪等传统中药进行过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了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国家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已建立中药标准成分对照品100余种。
   
借鉴西药研究经验对单味中药的有效部位及单体进行研究,业已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几十种新中药单体达到较高临床治疗水平,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的雷公藤皂甙、治疗炎症的小檗碱、抗胆碱药山莨菪碱、治疗青光眼药丁公藤碱、驱绦虫药鹤草酚、抗血栓药毛冬青素、肌肉松弛药氯甲左箭毒、胆碱能神经阻滞药樟柳碱。
     
单味药药理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研究发现黄芪对自然衰老大鼠脑皮质、海马、纹状体3个脑区降低的M胆碱受体和M1亚型受体密度有显著的上调作用,并可调节老年大鼠血浆环核苷酸含量;衰老大鼠心肌 β受体密度及T3T4、皮质醇含量均降低,而用黄芪、人参、枸杞子可使其升高;对肝硬化大鼠存在的下丘脑血管加压素系统异常有改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钠排泄;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细胞毒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并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C1q的分泌功能来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黄芪煎剂及含黄芪小鼠血清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及IL-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冬虫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浓度,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超载现象,并明显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红参在预防高血压性视网膜动脉硬化起重要作用,能使内皮细胞膜的光整性、细胞器的结构及内皮细胞分泌各种血管舒缩物质保持正常,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还有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及调节血压的作用。生地黄可明显抑制皮质酮致阴虚模型小鼠巨噬细胞Ia抗原的高水平表达,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脑水肿,减少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的含量。
   
在中药药效作用研究上,除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述中药传统功效以外,近年来,针对当前的难治性疾病以及现代医药迫切需要解决的病证,开展了中药功能作用的研究,如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发现了大黄和大黄素等的活性;对中药抗排异作用的研究,发现补骨脂等具有实验性抗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在作用机理上,中药对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视。
   
同时,多年来围绕着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及中药 - 物质基础 - 药效的计算机处理分析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后收集了4万多份中草药疗效的信息,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规律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中药疗效数据库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数据库。对毛茛科、小檗科、木通科、大血藤科植物以及大黄属、麦角属、莨菪属、紫草属、人参属、贝母属、五味子属等植物系统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临床药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更新:2006


水能载舟亦覆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768 【字体:




    近年来,伴随绿色革命和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病中的特殊疗效,以及西药的毒副作用强且开发周期长的不足,使中药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禁用黄连以及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比利时防已减肥事件,美国禁售、禁用麻黄、龙胆泻肝丸等事件的发生,一度使中药中毒病例的报道直线上升。人们在选择中医药疗法时已显得犹豫徘徊,所以理性认识中药的毒性已经十分必要。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中药也不例外。如果应用得当则可以祛病延年;反之,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危害机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在发现中药的同时,就已经观察到了,所以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有凡药三分毒的说法。在古代,毒与药不可分,混称为毒药,认为毒是药物的气味偏胜之性,此为广义之毒性。魏晋以后,毒的含义逐渐变为专指那些药性强烈、服后易出现毒副作用,甚至致人死命者。近代对毒药的认识比较明确,将既有药理作用能治病疗疾,又有毒副作用可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药归之为毒药,如斑蝥、巴豆、川乌、草乌、砒石、马前子等,化学研究也证实这些药物含有毒成分,如临床使用不当可致中毒,故属毒药。此为狭义之毒性。





5 斑蝥





6砒霜[NextPage]




7川乌



   
毒性是中药的一种性能,与其他性能一样,具有普遍性,因而广义的毒性,与实际情况更能相符。现代的《普通毒理学导论》也明确指出:药物的任何作用,对健康人和非适应证的人都是具有毒副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具有毒物的性质。
   
中药什么情况下就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引起中毒了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剂量过大中药毒性反应的发生和危害的轻重,主要取决于用量的大小。医者处方过量;或患者不遵医嘱,恨病吃药,欲求速效,擅自加大药量;或长期服用具有蓄积毒性的中药等均可发生中毒。
    2
?药不对证中药是用于纠偏治病的,对于正常人体或药不对证,违背治疗原则,很容易导致新的病理偏向,对人体造成伤害,从而表现出毒性。
    3
?药材品种混用中药的来源可能只涉及一个品种,也可能包括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药材,其毒性强弱是存在差异的。如传统用的木通,有木通、川木通、关木通等不同品种,其中关木通对肾功能有损伤。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必须注意一味药所含不同品种之间的毒性差异。





8关木通





9川木通[NextPage]



    4
?药材质量低劣同种药材因产地、采集、贮存不同,或使药物中有毒成分含量增加,或产生新的有毒成分,或混入有毒药物,而存在质量差异,因而毒性强弱也有不同。环境污染和农药滥用,可使药材中重金属和毒物的含量增加,影响用药的安全。
    5
?炮制方法不当合理的炮制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而不合理的炮制又可能导致药物的毒性增加。炮制目的主要是减毒,若炮制的火候不够,或所用辅料不合要求,则其炮制品容易造成中毒反应。
    6
?给药途径不当机体的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反应、分布与排泄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的给药途径,不仅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会影响药物的毒性。一般来说,同样毒物按照毒性反应出现的早晚,其排列次序为:静脉注射、呼吸吸入、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和直肠灌注。
    7
?剂型与制剂工艺不当在剂量相同的前提下,同一药物在不同剂型中毒性强弱可能存在差异,如作为注射剂,特别是静脉注射剂,其毒性往往比口服剂大。其次一般中药都含多种成分,各种成分之间还可能存在相互拮抗或相互协同的关系,而各种成分的理化特性不同,也可能使药物在汤、丸、散、酒等剂型中所显示的总体毒性存在差异。此外,同一药物在不同剂型中,可能因制剂工艺不同,其毒性存在差异。   
    8
?
配伍不当中药通过合理配伍,可以使原有毒性减轻或消除。而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新的毒性。另外,中药与西药配伍,也有类似情况。   
    9
?
患者个体差异人体对毒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某些药物的处方剂量虽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因个体差异如幼儿、年老体弱或过敏体质者可出现中毒。一般有过敏史或过敏性疾患,如哮喘、荨麻疹等,也易产生中药过敏,用时宜慎重。
   
中药是由天然的、具有能够治病也能够致命作用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组成的。首先,天然不等于无毒。天然与无毒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中药是天然的,但它是因为具有能够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而被确定为药品的,是具有特殊属性的天然物质,这种属性当然包含毒性。在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思潮影响下,中药这一天然药品受到人们青睐是必然的,商家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打出了纯中药制剂,来自绿色,来自天然的广告,放大了人们认为中药无毒的错觉。在这种错觉下,有的人生了病就到药店随便买些中药来吃,有的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还有的人没病也要服中药或用中药材做的保健品来防病。他们都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就是吃错了药也不会有事,以至产生了过敏反应、蓄积性中毒、药物性依赖等问题。 其次,毒性不等于毒药。毒性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属性,但是毒性不等于毒药。既然中药有毒性,服用时就必然有一个剂量、疗程、服用禁忌的问题。超量、超疗程、违反禁忌证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是一个用药常识问题,而不是服用中药才会出现的问题。     
   
再次,药品不等于食品。是药三分毒是古人经过千百年用药实践对中药的认识,也是对今人用药的劝诫。可见毒性是药物的共性。但是有些厂家打着药食同源的旗号,大肆开发治疗用的保健食品。在产品说明中,鼓吹天然中药无毒害,却不知药食虽然同源,却未必同性。甲醇和乙醇虽然只在碳链中有些小差异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乙醇可以饮用,甲醇却可致命。人参大补,但使用不当,亦可致病;全蝎熟食无毒,因毒素经加热可以分解。但饮全蝎酒过量却可致命,因毒素在酒中溶出充分且不被破坏。这些都不乏报道。所以食品或许可以随便吃,药品则不能随便吃。
   
近年来围绕中药的毒性和毒理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有毒中药的毒性与其所含有毒生物碱(如乌头、雷公藤、曼陀罗等)、有毒甙类(如万年青、八角枫、芫花、半夏、鸦胆子等)、有毒植物蛋白(如苍耳子、火麻仁等)、有毒动物蛋白及毒素(如毒蛇、蟾蜍等)有关。自1993年起,马兜铃酸所致的中草药肾病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马兜铃酸又名木通甲素,可来源于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厚朴、细辛等中草药。马兜铃酸所致中草药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贫血和高血压。马兜铃酸致肾病的机制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或活性增高;引起肾小血管壁缺血。
   
中药中毒后,可出现临床症状较轻的过敏反应,也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症状,以及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发生中药中毒后,一般过敏反应临床症状较轻者,停药或经抗过敏反应对症处理,症状可逐渐消失。因过敏致死者少见。而中毒反应一旦确诊后,必须迅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抢救,首先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及时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接着输液、利尿甚至换血、透析等以增强解毒功能,加速毒物排出,之后对证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治疗。
   
看到这里,读者也许要说了:中药中毒也这么可怕呀,那我们可不敢吃了!其实,中药的毒性是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用药实践肯定了的客观事实。从总体而言,中药的毒性明显小于化学药物,但对其存在的毒性,也应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借助现代的临床研究和毒理学研究,对中药的毒性加深认识或再次评价。
   
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与所有药品一样,只是有个合理使用的问题。
   
首先,中药应用时是非常讲究剂量的。无论是单服药的剂量过大,还是服用的时间过长,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都会增强。如果能严格掌握好剂量和疗程,就可以避免和减少毒副作用。在临床使用中药时,必须以保证安全并且取得预期疗效为原则。应防止两种片面性:一是使用所谓无毒药时,盲目加大用量,忽视安全,以至引起中毒反应;二是使用所谓有毒药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而过分小心,以至忽视疗效,随意将用量降低到有效剂量之下。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克服了实验检验加工条件落后的困难,通过运用浸煮、蒸、晒、炒、炮、炙等简单工艺,研究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克服中药毒性的方法,经现代技术测试,确有减轻毒性,增强药效的作用,有些外用药用升华方法提取竟达到与先进设备提取一样的纯度。甘草解百毒,姜汁浸半夏、乌头、附子减其毒性,以及药物药性方面的相佐、相克、相须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药品的疗效,达到了只取其效、不受其害的目的。
   
其次,在对待中药毒性、中药使用及中药毒性研究等方面,既不能忽视中药的毒性,也不能谈毒色变,有毒就予以否定,而是要研究怎样克服毒性,或利用毒性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一些毒性较明显的药物具有较强或较特殊的医疗作用。古今医家利用有毒药治疗恶疮肿毒、疥癣、癌肿及某些疑难证、急重证等,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肯定疗效,证明有毒药有其可以利用的一面。由此可见,对有毒中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罢而不用,只要加强管理,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就能使之成为某些疾病的克星,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药达病所说归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64 【字体: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既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表明了药效所在。
   
归经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经络可以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那么体表病变就可以影响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如心经病变可见心悸、失眠,用朱砂、远志能愈之,说明此二药归心经。
   
归经理论也是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东汉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温病学派创立了卫气营血以及三焦辨证体系,又使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应运而生。但不管采用何种归经方法,均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归经的基础。
   
掌握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用药有很重要的意义。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如热证有肺热、胃火、肝火之异,选药治疗各当有别:肺热咳喘当用入肺经之桑白皮、贝母以泻肺平喘;胃火牙痛则以归胃经的石膏、黄连以清泻胃火;肝热目赤肿痛,用归肝经的夏枯草、决明子以清肝明目。归经理论还有助于疗效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如同治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后头项疼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前额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巅顶痛。
   
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时,还当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用药。对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选择性分布是归经的重要依据,而归经却不完全取决于分布量的多少。部分学者认为中药的归经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的受体概念有内在联系,归经的物质基础就是受体的存在,取决于受体分布于哪些脏腑、经络相关的位置及所能起的作用。
   
总之,归经理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学科知识作更深入地研究,使其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药海泛舟谈浮沉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72 【字体:






    泛舟游弋于药海,随波起伏之际不禁令人想到了药性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药物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势相对而言。
   
人体脏腑气机或升或降,密切联系,不断地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若脏腑气机升降失司,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疾病在病势上有向上(如呕吐、呃逆)、向下(如脱肛、泄泻)、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未解入里);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遗尿尿频)等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而言就分别具有了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升浮与沉降是两种对立的作用倾向。一般来讲,人们将向上、向外的作用称升浮,升浮药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用,治疗病位在表、病势下陷的病证。向下、向里的作用称沉降,沉降药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利水消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治疗病位在里、病势上逆的病证。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方法、配伍用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味辛甘、性温热之品多为升浮药,味酸苦咸、性寒凉之品多为沉降药;花、叶、枝、皮等质轻的药物多升浮,种子、果实、介壳、矿物等质重之品多沉降。炮制后的药物升降浮沉也会改变,如酒制提升、盐制下行、姜炒则散、醋炒则敛。
   
药物的升降浮沉又可通过配伍发生转化,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少量沉降药与大量升浮药同用也随之上升。还有部分药物本身即具有双向性,如川芎上行头目,下走血海。
   
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有一般的共性,每味药又各有特性,并且其升降浮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





五味辛甘酸苦咸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90 【字体:




    人们有时会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心情不畅,常说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味都有。调料有五味,中药也有五味,称为辛、甘、酸、苦、咸。
   
人类最初是从食物中得到了味觉的感受,而许多中药同时又是食物,人们就通过对食物的品尝、辨别,进而联想和推理,从而产生了对药物味的认识。然而和四气一样,更重要的是五味也是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在药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即五味不仅是药物滋味的反映,更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因而也就有了药物实际可尝出的滋味种类远不止药味的五味药味和可尝出的药的滋味,有相当一部分不一致等客观事实。
   
具有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也获得不同的疗效。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甘味药大部分含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及其他活性物质,酸味药中绝大多数含酸性成分如鞣质,苦味药中苦寒药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苦温药则多含挥发油,咸味药多含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及其他活性成分。











    另外,还有淡、涩味。淡有利小便的作用,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仍只言五味。
   
此外,有些药的气味芳香,而其作用难以用四气五味理论来解释,又有芳香药性之说。芳香药早期只是作为辟邪防病的调香品,后由于外来香药的不断输入,宋代以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其认识亦不断加深,形成芳香药性学说,是四气五味学说的补充和发展,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热温凉话四气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455 【字体:




    临床用药必须明确药物之气(性),这点为历代医家所首肯。
   
古人认为药物的禀受于天,的产生与天气有关。因所受有差异,故有四气的不同。而寒、热、温、凉,就是药性模拟四时气候而言的,所以称。性,指药性。狭义的即指药物的四气而言,广义的则是泛指药物的气、味、毒性、功用、治疗、制剂所宜等。
   
寒、热、温、凉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而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人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属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属热性或温性。寒凉与温热相对立,而寒与凉、温与热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另外,还有一种平性,因实际仍有微温或微凉之偏,故虽有平性之名而不独成一气,仍总称四气
   
药物治病是利用药物性气调整人身之气的偏盛偏衰,使之复归于平衡。性气的运用是针对证候的寒热而施。具体见下表(表1):


1    寒热温凉作用表





功效


主治病证


治则


副作用


寒凉药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清退虚热清化热痰


泻热通便清热利尿


清心开窍滋阴潜阳


凉肝息风


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痰热喘咳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高热神昏热极生风


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


寒凉损中,伤阳伐气


温热药


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


温经通络引火归元


回阳救逆


中寒腹痛寒疝作痛


阳痿不举宫冷不孕


阴寒水肿风寒痹证


血寒经闭虚阳上越


亡阳虚脱


疗寒以热药,寒者热之


损津劫液,耗伤气血,动火生热




   
总之,寒凉药治疗阳热证,温热药治疗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则必然导致病情的进 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
   
由于寒与凉、温与热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用药时要有一定的界限而不能混同。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则徒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投,使寒热之证俱除。若遇真寒假热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则当以寒药相投,不可真假混淆。中药药理的现代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寒凉药可抑制儿茶酚胺类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代谢功能也有抑制作用。不少寒凉药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而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与皮质功能、代谢功能等也有一定增强作用。有些药物如清热药、辛凉解表药等多属寒凉,除有不同程度地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分别具有抗毒素、抗炎等与感染有关的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其中许多药物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或抗肿瘤、抗癌等作用。




名目繁多话中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1061 【字体:




    从远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开始,便有了中医中药。经过历代医家的艰辛求索与实践,如今它已茁壮成长为医苑中的一株奇葩,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用药方式和卓著的疗效,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大放异彩,倍受世人瞩目。作为中医药学人,有亢奋,也有喜悦。那么,什么是中药呢?
   
中药一词的概念,屡经历史沿革,由本草草药中药中草药民族药天然药 ,名目繁多。中药的定义已有十余个,但目前尚无一个完整的公认的概念。传统的中药概念,或囿于封闭,或拘于保守,或过于宽泛。
   
有人认为: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药为最多,也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这似乎可以涵盖传统中药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植物药,而中医所用的西药也被纳入其中。
   
有人认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可以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药中用等。但是没有确切中医理论指导的民族药、民间草药、引自国外传统药物、植物药、洋生药,却难以包含其中。还有人认为: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这似乎可以总揽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但是现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洋中药、植物药却难以纳入。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中医药学理论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现代科技成果,中医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应与时俱进,内要符合中国国情,外能接轨国际惯例。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药的概念和内涵应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并与时俱进。





1 红参





2 朱砂


名目繁多话中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1062 【字体:






3 荆芥





4 蛤蚧


    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广义的中药(Chinese Herbal Drugs)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和康复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中医药理论是指广义的中医药理论,既包括高度抽象的基本理论、丰富而具体的临床经验,也涵盖浩如烟海的现代相关研究资料。因此,传统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草药及其制品、民族药及其制品、中草药提取物、进口中药和植物药及其制品、中药和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品、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物及其制品、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等均可涵盖于广义的中药范畴之中。
   
也就是说,广义的中药范畴既包括汉族药,也包括少数民族药;既包括已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也包括未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既包括国内传统药物,也有引自国外的传统药物;既有天然产物,也有人工合成产物;既有混合物,也有单体化合物。不论是洋人还是国人率先研发和使用的,也不论是西医药学人员还是中医药学人员率先研发和使用的,只要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都可以算是中药。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药与天然药物、中药与洋中药之间的界限已被打破,传统的中药概念和范畴已悄然在变。
   
所以,中药不应拒洋排外,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如西洋参、玳瑁、乳香、丁香、豆蔻、沉香、槟榔、砂仁、龙脑、苏木、番泻叶、胖大海、藏红花、儿茶、血竭等早已被我们的老祖宗洋为中用了。而今为何要将复方甘草片、莪术油注射液、小檗碱类、青蒿素类、莨菪碱类、阿托品类、吗啡类、咖啡因类、水飞蓟素类、甘草酸类、斑蝥素类、七叶皂苷类、苦参素、秋水仙碱、三尖杉碱、喜树碱、鬼臼毒素、石松杉碱、延胡索乙素、芦丁、川芎嗪、穿心莲内酯、薏苡仁内酯、人参皂苷 Rg3、熊去氧胆酸、三氧化二砷(砒霜)等源于中草药的中药精华药物斥之为西药?
   
所以,中药不应拘于传统,应该与时俱进,岩白菜素、丁香罗勒油、鸦胆子油、八角茴香油、薄荷脑、西瓜霜、青黛、冰片、枯矾、苏合香、枫香脂、颠茄叶及其制剂、水飞蓟、洋地黄、罗布麻叶、长春花、萝芙木、黄花夹竹桃、毛果芸香叶、当归流浸膏、甘草流浸膏、大黄流浸膏、绞股蓝、红景天、贯叶金丝桃、紫锥菊等已经纳入中药的管理。
   
中药的概念和范畴不仅包括粗、大、黑的传统中药,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谓现代中药(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也仅有50%的大类成分清楚,还有50%的大类成分不清楚。即使50%的大类成分清楚,但究竟含有哪些单体成分、它们之间组成关系如何、作用机理如何等问题都不清楚),更应包括不粗、不黑的基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学药(既包括未经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也包括经过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甚至以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也不应被拒之门外)不粗、不黑的中药是中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新知识,传统西医学教科书中是没有的,现在很自然地被纳入现代医学(西医)范畴之中。同样,中医药学也不应拒绝新的东西,要及时吸纳新的东西,否则中医药学永远停留于传统,难有真正的出路。
   
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中药的作用机理可以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释。


证候禁忌有说辞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72 【字体: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使用方药时应该怎样做,现在要强调的是不能怎样做,也就是用药禁忌的问题,主要谈谈证候禁忌。
   
中医诊病治病的原则是辨证论治。证,是对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评定。如病人怕冷、发热、无汗、头疼、关节酸痛、咽痒流涕时,中医大夫认为是一个证——风寒表证,治疗时可选用成药九味羌活丸。反过来,发热这一个症状,会出现在多个证里,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气分热证、温热证、血分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暑热证、疳热证等等,只有把发热与其他症状、体征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相应的证,选择相应的药。也就是说,方与证是一一对应的,而证与症并不一一对应。
   
每一个证都有一张对应的方,换句话说,方是因证而设,各个证之间,症状可能有交叉。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症状是最直接表现的。如咳嗽,这只是一个症状,如果不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得不出证候,患者可能会在很多止咳药中无所适从。咳嗽有多种证候,若咳嗽兼怕冷、发热、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是表寒证,可用通宣理肺丸;兼头痛、发热、口渴、咽痛、舌边尖红,是表热证,用桑菊感冒片;兼痰多色白,胶粘难咯,是寒痰咳嗽,用苏子降气丸;兼痰黄粘稠,是痰热咳嗽,可用清气化痰丸;兼干咳少痰,低热口干,是肺燥咳嗽,可用二冬膏;兼气短乏力,语声低微,是肺虚咳嗽,可用人参保肺丸;兼腰膝酸软,面目浮肿,为肺肾双虚,用百果仙胶。上述这些成药都治疗咳嗽,但如果选择不当,咳嗽不但不会缓解,反而有可能加重。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对成药应用的严格法则有了一定了解,随之可能会产生一个念头,认为中成药使用起来太麻烦,不好掌握。




合理用药保疗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36 【字体:






    医生开了处方,药也拿到了患者手里,但这并不能保证药物发挥最好的疗效,因为如果使用方法不当,药方再好也是枉然。在使用方法上,我们要注意用药时间、用药频度、用药温度、用药方式、用药剂量和药后调护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内服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服用,但若是急救药,则越快越好。有些药物有特定的服用时间,如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安神药应在睡前服等。外用药使用时间不太严格。
   
服药频度,内服药一般一天分二三次服用;病情严重者可一次顿服;治疗胃气虚弱的药物、止呕药,则需要少量频服。外用药的用药频度差异很大,有的一天数次,如点眼液、滴鼻液;有的数天换一次,如祛风止痛的膏剂、散剂;较常见的是一天用一次,如拔毒膏、黄水散等。
   
内服药一般温服;解表剂、攻下剂、活血剂、通络剂、温里剂等需热服以助药力行散;若真热假寒证,也应寒药热服,以免拒药呕吐;有时需要冷服,如收涩剂、止血剂、清热剂及真寒假热证的热药冷服。外用药也很讲究用药温度,外洗剂一般温用;而狗皮膏类温经散寒的药应热用;清热解毒的金黄散、柏叶散则应以凉水调敷患处。
   
用药方式也即给药途径,分为内服、外用、注射三种。内服又包括煎服、炖服、直接吞服、沸水冲泡、开水送服、药汁送服、调服、含化、鼻饲等方法;外用有撒敷、涂敷、贴敷、吹敷、点入、吸入等方法;注射分皮下、肌肉、静脉、穴位、局部几个层次,要求无菌操作。此外,还有栓剂的放置法,线剂的结扎法,钉剂、条剂的插入法等。
   
处方上已标明用药剂量,药物说明书上也有用量标准,一般情况下,严格按说明掌握用量即可,但有时医生特别强调的用量与说明书上有出入,则要遵医嘱服药。尤其是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用量不同,如36岁用成人量的1/23岁以内用成人量的1/4
   
药后调护是指用药后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以保证甚至可增强药剂的疗效,这是中医治病独具特色的部分。一般情况下,用药后应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
   
可见药剂是否见效,既要看医生辨证论治的水平,又要看患者能否正确使用药物,掌握正确的用药知识对保证疗效非常重要。




中西结合细斟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29 【字体: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多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以达到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的目的。当然,临床也发现,中西药配伍不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下面就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中西药各有特点,充分利用它们的长处,相互配合应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中西药合用后能增强疗效,如利福平与灵芝合剂同用治疗肺结核,效果远远优于单独使用利福平或灵芝合剂。对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往往用甘露醇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湿痰咳嗽,痰粘胶结难咯,服橘红丸祛痰止咳,配合西药痰咳净稀释痰液,使之便于排出,二药配合使用,有利于止咳化痰。
   
有时中西药结合能够互不缺陷,同样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如一个病人患了流感,头痛流涕,又有咽痛红肿,扁桃体肿大,这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西药青霉素治疗这种细菌感染十分便捷而且高效,但对付病毒感染就没有什么绝招了。此时,可显出中药的威力。许多清热解毒药都有抗病毒的作用,代表性的有板蓝根冲剂、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有极佳的疗效。
   
有些西药对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反应。肿瘤病人一般采用中西医配伍用药法,因为西医化疗药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血细胞被抑制和杀伤,典型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病人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出一派虚证,而很多中成药可以扶正固本、对证治疗,包括传统成药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等,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或有肯定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使用链霉素会出现耳鸣或眩晕,这是因为链霉素损害了听神经,若同时服用甘草剂,甘草酸与链霉素的碱性基团结合形成甘草酸链霉素,可大大降低链霉素的毒性而不影响其抗菌力。
   
前面说了很多中西药配伍的优点,可是在某些情况下,中西药合用会出现相反的结果,降低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这就是中西药配伍禁忌。含大量鞣质成分的中成药,如四神丸、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维生素B1、酶制剂、重金属盐、生物碱类、蛋白制剂合用。
   
含黄酮成分的中成药,如橘红丸、龙胆泻肝丸、二陈丸等,不宜与氢氧化硅、三硅酸镁、碳酸钙合用。
   
含金属离子,主要指含矿物质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乌贝散、朱砂安神丸等,不宜与四环素、异烟肼合用。
   
含动物胆汁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牛胆汁浸膏等,不宜与奎尼丁合用。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六神丸、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仁丹、紫雪散、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不宜与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珍珠的中成药,如小儿化毒散、五粒回春丹等,不宜与小檗碱合用。
   
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麻杏石甘散、四君子丸、参茸片等,不宜与阿司匹林、优降糖、降糖灵合用。
   
总之,如果使用得当,中西药可以一起发挥治疗作用,只有掌握用药知识,才可能兴利除弊,使中西药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事与愿违,甚至发生危险,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西结合细斟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30 【字体: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多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以达到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的目的。当然,临床也发现,中西药配伍不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下面就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中西药各有特点,充分利用它们的长处,相互配合应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中西药合用后能增强疗效,如利福平与灵芝合剂同用治疗肺结核,效果远远优于单独使用利福平或灵芝合剂。对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往往用甘露醇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湿痰咳嗽,痰粘胶结难咯,服橘红丸祛痰止咳,配合西药痰咳净稀释痰液,使之便于排出,二药配合使用,有利于止咳化痰。
   
有时中西药结合能够互不缺陷,同样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如一个病人患了流感,头痛流涕,又有咽痛红肿,扁桃体肿大,这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西药青霉素治疗这种细菌感染十分便捷而且高效,但对付病毒感染就没有什么绝招了。此时,可显出中药的威力。许多清热解毒药都有抗病毒的作用,代表性的有板蓝根冲剂、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有极佳的疗效。
   
有些西药对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反应。肿瘤病人一般采用中西医配伍用药法,因为西医化疗药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血细胞被抑制和杀伤,典型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病人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出一派虚证,而很多中成药可以扶正固本、对证治疗,包括传统成药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等,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或有肯定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使用链霉素会出现耳鸣或眩晕,这是因为链霉素损害了听神经,若同时服用甘草剂,甘草酸与链霉素的碱性基团结合形成甘草酸链霉素,可大大降低链霉素的毒性而不影响其抗菌力。
   
前面说了很多中西药配伍的优点,可是在某些情况下,中西药合用会出现相反的结果,降低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这就是中西药配伍禁忌。含大量鞣质成分的中成药,如四神丸、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维生素B1、酶制剂、重金属盐、生物碱类、蛋白制剂合用。
   
含黄酮成分的中成药,如橘红丸、龙胆泻肝丸、二陈丸等,不宜与氢氧化硅、三硅酸镁、碳酸钙合用。
   
含金属离子,主要指含矿物质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乌贝散、朱砂安神丸等,不宜与四环素、异烟肼合用。
   
含动物胆汁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牛胆汁浸膏等,不宜与奎尼丁合用。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六神丸、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仁丹、紫雪散、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不宜与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珍珠的中成药,如小儿化毒散、五粒回春丹等,不宜与小檗碱合用。
   
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麻杏石甘散、四君子丸、参茸片等,不宜与阿司匹林、优降糖、降糖灵合用。
   
总之,如果使用得当,中西药可以一起发挥治疗作用,只有掌握用药知识,才可能兴利除弊,使中西药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事与愿违,甚至发生危险,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推陈出新新剂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66 【字体: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方剂的剂型也在不断创新,主要目的是方便使用,提高药材的功效和利用率。这些新剂型中,有的是由传统剂型改革而成,有的则为全新剂型。
19.1
改革剂型  *2   


19.1?1露剂、合剂、糖浆剂是汤剂的改进剂型。露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经蒸馏而得到的饱和或近饱和的透明水溶液;合剂是由汤剂浓缩而成;糖浆剂是将汤液浓缩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糖浆的制剂。   
19.1.2
酊剂酊剂是酒剂的发展,是直接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药材得到的含一定量有效成分的液体制剂。
19.1.3
流浸膏流浸膏是用乙醇、水等浸出药材有效成分后,再调整浓度及含醇量而得的液体浸出剂型,一般1毫升流浸膏的有效成分相当于1克原药材。
19.1.4
冲服剂、胶囊剂冲服剂是散剂的精华,是药材经提取、浓缩、干燥与制粒等工序制成的颗粒状散剂,比传统散剂节省药材,便于吸收。胶囊内的药物现代已由单纯的原材粉末发展到浸膏粉和提纯物,胶囊种类也因材料不同而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此外还有一种微胶囊,是由高分子物质或共聚物质包裹药物而成。
19.1.5
滴丸滴丸是丸剂家族的新成员。将药材在熔点较低的脂肪性或水溶性基质中溶解、混悬、乳化后,滴入一种不相混溶、比重适宜的冷却液中,熔融的液滴骤凝成球形丸粒,即成滴丸。一般含挥发油而不耐高温的药物可制滴丸。
19.1.6
橡皮膏剂橡皮膏是外用膏剂新剂型,是以生橡胶、松香、植物油、凡士林、氧化锌等混合成基质,再加入适量的中药浸膏粉及其他药物制成,属硬膏剂,比传统硬膏剂应用方便。
19.2
新剂型
19.2.1
注射剂将中药提取液精制、灭菌后,灌封于安瓿中的制剂为注射剂,用于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注射剂剂量准确,使用方便,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救。
19.2.2
口服安瓿剂将中药提取液精制后加入适量糖或蜜,经灭菌灌封于安瓿瓶中,专供口服的制剂称口服安瓿剂。这种制剂服用剂量小,吸收快,服用方便,味道易被接受。
19.2.3
膜剂膜剂系将药物细末或有效成分均匀分散或溶解在成膜材料中制得的膜状固体制剂,可供粘膜或皮肤用药,起效迅速,作用部位明确,使用方便,药效成分破坏少。
19.2.4
气雾剂借助抛射剂或雾化器使药物细粉或有效成分以雾状形式喷出的制剂称为气雾剂,有便捷卫生,药物分布均匀的优点。
19.2.5
片剂片剂为药物细粉或提取物加适量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再经制粒、压片而成,外表不包糖衣的为素片,外包糖衣的为糖衣片。为避免某些药物刺激胃壁或被胃液破坏,要给这些药物外包肠溶衣,使其在肠道中分解。
   
剂型的改进是人们认识水平与科技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它把方剂学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2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有妙论无人识,空谷足音留史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