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9/16 16: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起:转本群帖子——从桂二越一汤到大青龙的点滴猜想(李医生)
从桂二越一汤到大青龙的点滴猜想(李医生)
桂枝二越婢一汤,见于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
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个人愚见以为,桂二越一汤
非发汗方。桂二越一汤的组成是:“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
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 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
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
枝二越婢一。”
首先我们来看桂枝汤,桂枝汤后云“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
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凡欲用
桂枝汤解表者都应温覆喝热粥,否则便发不了汗,从桂枝加桂汤用治心阳虚,寒
气欲上冲之证可以看出。其实桂枝汤还有一用法,我们来看387条“吐利止,而身
通不休,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本条未说温覆,喝热粥。用桂枝汤
在于调和阴阳“小和之”解肌而不发汗,治疗正虚邪微之证。从桂枝加桂汤到387
条在到临床实际运用,我们可以得出若用桂枝汤,不喝粥温覆的话,发不了汗的
。
我们再来比较下,麻黄和石膏同用的方子,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
,(参考38,39,63,162条。)大青龙汤用以治疗外寒内热,表郁甚。发汗力极
强,麻杏甘石汤,用治疗邪热壅肺,见“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功用是
清热宣肺。而越婢汤运用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恶风,一
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住之。”本方有自汗出,且方
后“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可以看出本证或有阳虚因素在内,本方后也未言温
覆,发汗,故知本方用意不在发汗。我们看三方中石膏于麻黄用量。大青龙汤,
石膏一鸡子大(约为汉3.5两),麻黄6两;麻杏甘石汤,石膏8两,麻黄4两,;
越婢汤石膏8两,麻黄6两。方剂用途及药物剂量,我们不难看出,石膏配麻黄,
如果石膏用量大于麻黄的,而不喝粥温覆的话。就发不了汗。
我们再来看桂二麻一汤,从药物上我们可以看成是桂枝汤加麻黄石膏,而石
膏二十四铢,麻黄十八铢石膏用量大于麻黄,所以本方温散不及麻桂,凉透不及
越婢。方后也未言及温覆等。可知本方实非发汗方,本方用于治疗表郁邪轻,外
寒内热。“消息和之”。
了解了这些我们在来看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
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云不可发汗,宜桂二越一汤,这
样提法便成立了,那么为什么要说“脉微弱者,此无阳也”呢?回答此问题前我
们先来看38条。
38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
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其中“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即言不可服,是于可服的大青龙证
相鉴别,既言鉴别,就应该有烦躁之症,否则“脉微弱,汗出恶风者”就不会误
用大青龙汤了。那么,脉微弱,汗出恶风而烦躁,不可服大青龙汤,该服什么方
呢?如果我们把大青龙汤证看成是,伤寒表实证,外郁甚而内“烦躁”,用麻黄
汤加石膏清内热除烦躁,再加姜枣一则调和营卫以资汗源,一则内热未伤津化燥
用姜枣温脾建胃以防石膏之寒。那么脉微弱,汗出恶风而烦躁,我们可以看成是
伤寒表虚证兼内热烦躁,我们就用桂枝加石膏清内热除烦躁,在加麻黄助桂枝散
寒解肌,又可反制石膏之寒。这就自然成了桂二越一汤了。仲景组方常是对偶统
一的。如麻黄汤与桂枝汤,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那么
我们可以把大青龙汤于桂二越一汤看成是某方面的对偶统一了。了解了这些,我
们就不难看出此处的脉微弱是相对于脉浮紧而言,即脉比浮紧弱。
我们再来看27条就容易了,“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
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处的脉微弱可以看成是脉较浮紧弱,
无阳可以看成是较阳郁甚少或轻。不可发汗是说不可像大青龙汤证那么大发汗。
这样理解的话,此条通也。
后注:27条在现在都理解为,这是汉文的倒叙发(包括现在的大学讲义)
,当然这样说可以让我们很简单的搞懂,这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多角
度去理解呢?这样是否更有助与我们理解大青龙汤证呢?当然这些都是个人之看
法,不到之处,望方家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