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5931|回复: 5

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13: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
[摘要]:作为西方针刺疗法(Western Acupuncture)的灵魂---激痛点(Trigger Point)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的腧穴理论有太多的相似。经比较发现,超过92%的激痛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MTrP相似。二者均可以引发类似的线性感传。其中二者完全一致或基本完全一致达76%,另有14%也有部分一致。其次,二者均可主治内脏性症状,如腹泻、便秘、痛经等。因此,二者在解剖位置,临床主治,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的相似性。

近年来,在中国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之上,西方提出了所谓的西方医学针灸疗法(Western Medical Acupuncture)或西方针灸疗法(West Acupuncture)。由于其主要刺激点是激痛点(Trigger Point),所以又称之为激痛点针刺疗法(Trigger Point Acupuncture)或干针疗法(Dry Needling)。这种新针刺疗法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并成熟,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在Google上以Acupuncture搜索,可得到16 700 000个查询结果,而以Trigger point(激痛点)搜索,则可得到29 900 000个查询结果。从这一点来看,在公众英文文献中,它的影响可能已经超过针灸。
激痛点是指按压时可出现局部敏感痛点,甚至可引起远端疼痛,有时还可产生感传性植物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它的产生常与内脏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及肌筋膜性疼痛有关。从其临床特征来看,它与传统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十分类似,但它更系统,且有其现代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基础。新近的研究显示,在治疗肌筋膜疼痛方面,激痛点针刺疗法临床疗效也似乎较传统针灸更好。由于它与包括阿是穴在内的传统针灸穴位无论是主治、针感、还是生理、病理特征、临床主治均有一定的联系。而且,针刺等机械刺激它也可产生类似循经感传的现象。因此,积极跟踪激痛点与穴位比较研究的有关成果,对于阐述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穴位的实质,甚至针灸治疗的原理等无疑有重要的帮助。
1位置的重叠性
目前,临床上以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MTrP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之紧绷肌带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按压它时,可激发特征性的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的感传痛(Referred Pain)或称“牵涉痛”。它不同于其它激痛点,如皮肤性、韧带性、骨膜性及非肌筋膜性的激痛点等。根据其是否伴有自发性疼痛,它可分为活性激痛点(Active Trigger Point)与隐性激痛点(Latent Trigger Point)。前者可自发地引致疼痛,而后者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
MTrP是骨骼肌中可触摸的紧绷肌带中的高度敏感小点。它常常位于受累肌肉的中部或肌腹上,或肌肉与肌腱交界处,肌筋膜边缘易拉伤处,肌肉附着于骨突的部位等。其面积通常小于1cm2的压痛点,持续压迫(10s)或针刺常可引起该肌肉相关区域的牵涉痛,此处亦可触及小结节。
有关激痛点的经典著作——《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全身存在255个激痛点。它大约是中国传统针灸经穴的2/3稍多,主要用于治疗肌筋膜炎引起的疼痛综合征等。由于MTrP所诱发的疼痛可以沿整块肌肉向远端部位传导,产生感传性疼痛,且当机械刺激如针刺它时,可长时间地减轻疼痛。这与针刺刺激穴位的效应十分相似。因此,早在1977年,提出疼痛“闸门学说”的 Melzack R等比较了二者的疼痛主治及感传痛路线,发现激痛点与传统针灸穴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符合率达71%。但由于他将3cm范围内的穴位与MTrP均视为重叠,因此,这一结果遭到Travell JG.和Simons DG.的否定。Travell JG.和Simons DG认为,MTrP与传统的针灸穴位是固定的不一样,每个人的MTrP位置都不一样,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在书上标记出来,没有任何两个人的MTrP位置完全一样。此后,Birch S发现,传统针灸教科书中许多针灸穴位的主治中并没有提到主治局部疼痛病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他认为,较之经穴及经外奇穴,激痛点跟阿是穴更相似。Hong CZ也认为,阿是穴与激痛点的位置相当类似,甚至重叠。但是,激痛点理论的创始人Travell等并不认同这些观点,认为MTrP不同于正常的腧穴,也不同于中医的阿是穴。
本人认为,腧穴与MTrP确有不同之处。前者不仅有病理属性,还有生理属性;而后者则仅属于病理性。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TrP的位置确有与其周围组织不同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其次,腧穴的位置虽然相对固定,但其具体位置也常因人而异。因此,Travell JG.和Simons DG的否定也难以令人信服。
由于针灸腧穴既有远治作用,又有近治作用。这样,所有的腧穴,均应可主治近处的局部疼痛。而Birch S.以部分针灸腧穴未有疼痛主治为由,否定所有腧穴均可治疗疼痛的事实,这一观点显然是有所欠缺。其次,众所周知,早期的针刺部位实际上就是当今我们所谓的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如《灵枢·背俞篇》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后来发展为孙思邈的“阿是之法”。正是随着这种“阿是穴”的增加,人们发现有些穴位的位置相对固定,才逐渐开始有了固定的名称,并逐渐积累,越来越多。随着经络理论的发展,由于许多腧穴位于经络线上或附近,这样,古人逐渐给这些穴位安个“家”--“归经”,于是便有了“经穴”与“非经穴”的区别。《黄帝内经》成书时,归经的腧穴只有161个,《针灸甲乙经》问世时,经穴已达349个。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观点各异,因此,对同一穴位便出现了不同的归经。直至清代《针灸逢源》问世,361个穴位才有了统一的,并被公认的“家”。在归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都曾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归经。因此,可以认为,经穴与经外奇穴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例如,膏膏肓俞、厥阴俞、风市等在《千金方》还原本是经外奇穴,后来才被归为经穴;现在所谓的“阑尾穴”、“胆囊穴”最初也只是阿是穴,后来才逐渐成为奇穴。其实,它们都位于经脉线上,因此,本质上仍属经穴。因此,上述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MTrP是与经穴、经外奇穴,还是阿是穴相关,均说明它与传统的针灸穴位有着深刻的相关性。
Dr.Dosher利用解剖软件和解剖图,共比较了255个MTrP和747个经穴及经外奇穴的符合程度。将激痛点和针灸穴位相距在其2厘米以内,而且位于同一块肌肉,称之为对应点(Corresponding point)。并比较了这些对应点的临床疼痛主治,以及相对应的激痛点的疼痛感传路线与相应的针灸穴位所在的经络分布。结果发现92%的MTrP与针灸穴位在解剖上相对应。针灸穴位中,其中79.5%的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MTrP相似。
由于头顶部及四肢未端的穴位密度大,如果按作者“将2厘米以内,且位于同一肌肉内的穴位与MTrP定义为对应点”,那么,势必导致多个穴位与同一个MTrP“对应”,其结果也肯定会有所偏颇。但是众所周知,穴位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小区”。因此,事实上有的穴位本身就有可能重合。这也可能是穴位的功能只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认为,MTrP与传统的穴位在解剖位置上确实具有相当高的重合率。
2针感的相似性
针刺穴位时,施针者常会感觉到针下的局部有一定的沉重感,正所谓“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标幽赋》)。这种沉重感主要是由于腧穴部位肌肉轻微紧张性收缩所造成的。如果针感强烈,还会出现明显的肌肉收缩现象。即《类经附翼》所形容的“气至,如摆龙尾”。这一现象与机械刺激MTrP时出现的局部抽搐现象(Local Twitch Response, LTR)完全一致。
其次,机械刺激时,病人的主观感觉也大同小异。针刺得气时,大多数受试者可有以酸、胀、麻为主的混合性感觉;少数患者可出现流水感、蚁行感、冷感及热感等。感觉的多样性常与刺激方法与强度有关,如艾灸多为温热感;电刺激出现麻感;毫针刺激多为酸胀感;指压刺激则以胀感为主。感觉的种类还与刺激的部位等有关。如针刺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到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穴位区域的皮下及深部组织中有多种感受器,如痛、温、触、压觉感受器等,这些感受器可分别接受不同能量形式的刺激。如毫针的机械刺激,艾热的温度刺激,电针的电流刺激,磁穴疗法的磁场刺激,推拿按摩的触压刺激等。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穴位处的感受器,大多在深、浅筋膜分布处。这与MTrP的组织学定位也是一致。
激痛点针刺后也会出现类似“得气”的针感,多表现为钝性痛或锐痛,酸痛,胀痛等。激痛点也包含有多种感受器成分,既有运动小点,还有感觉小点。目前有关激痛点的有效刺激方法也有很多,如干针疗法,注射疗法,肌肉伸展疗法,按摩疗法,激光疗法,热疗法等。
除了局部针感及有效的刺激方法相似以外,针刺二者均会沿一特定路径出现一些感传性反应,如感传性疼痛、感传性植物神经反应等。穴位针刺后,可出现沿古典经络循行线大体一致的循经性感传现象,包括酸胀麻痛,神经血管反应等。尤其是在四肢的感传,其循经性十分明显。在《灵枢·经筋》篇所列十二经筋,系统地叙述了这种感传痛的路径。如“手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暝,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显示古人已察觉到感传痛的现像。
循经感传现象研究显示,感传路线所处的深度随机体部位而有不同,在肌肉丰厚的地方位置较深,在肌肉浅薄的地方则较浅,似乎位于皮下。这表明循经感传与肌肉有明显的关联。
受累的肌肉常有多个不同的固定的MTrP,而且,每一个MTrP都有自己固定的诱发感传痛区域。一个原发性MTrP可继发性地诱发另一个邻近的MTrP,第二个继发性MTrP又可诱发更远处的MTrP,从而造成远距离感传痛。这样,原发性与继发性的MTrP 便形成了一条感传线。每一个MTrP均有相对固定的感传线。Dr.Dosher研究发现,在相互对应的针灸腧穴与MTrP中,其肌筋膜疼痛感传路线与相应的经穴所在的经络分布完全或基本完全一致的占76%,另外至少有14%属部分一致。除了感传性疼痛以外,机械刺激MTrP还可诱发出相应路径的神经血管反应,这与循经感传现象也十分相似。
这一切都说明,从针感的表现形式及产生机理等来看,二者临床上也十分相似。
3主治的相关性
腧穴针刺可以治疗本经远端疼痛等不适。同样,针刺灭活原发性MTrP后,也可抑制并减轻其继发性的卫星MTrP所诱发的疼痛。说明MTrP同样有一定的“远治”作用。
其次,二者均可在一定程度反应内脏疾病。并均可作为内脏疾病的有效治疗部位。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因此,历代医家都把腧穴和异常反应点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也。”这说明腧穴和“异常反应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脏腑疾病。在近代,也发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新腧穴和异常反应点。如阑尾炎患者的压痛点一般都在阑尾穴或天枢穴;胃溃疡的患者多在承满穴或右溃疡点有压痛;急性黄疸型肝炎多在至阳穴或肝炎点有压痛;良性肿瘤多在新内郄穴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恶性肿瘤多在新大郄穴有异常反应。经临床验证,都有一定实用价值。
由于肌筋膜炎不仅可以引起疼痛,肌肉运动与感觉障碍。还可引起一些感传性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血管收缩、局部肿胀、流涎、头晕、耳鸣,汗出异常,腹泻、便秘,月经紊乱、痛经等。因此,一些表面看起来是内脏疾病的症状,但实际上可能是MTrP引起的。针刺灭活这些MTrP后,可以帮助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
其次,MTrP还可作为内脏疾病的病理产物而存在。内脏疾病的牵涉痛常涉及到一定的皮肤区域、特定的肌肉或内脏的体表投影区。不同的疾病均有其相对固定的牵涉区或感传区。如众所周知的心绞痛,可放射到胸大肌,肩胛间区,左肩和左上臂内侧等;输尿管结石的绞痛沿患侧腹直肌的边缘向侧腹部和腹股沟,甚至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等感传性疼痛等。前列腺痛向会阴、腰骶部及外生殖器等处放射。女性盆腔疾病疼痛向腰骶部及会阴等处放射。哮喘患者后头有沉重感,肩部酸胀感,上肢的拇指桡侧也会出现反应等。这种内脏疾病引起体表的放射痛,还可能与古代足厥阴肝经等的形成的重要临床依据。
4结语
基于激痛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疗效也十卓著,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西方针刺疗法不仅在理论上、临床应用方面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可,而且,其有关内容还被正式纳入到大学的正规教育。如英国的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便开设了西方医学针刺疗法的硕士生课程。其次,有关激痛点的生理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产生的原因等的现代研究也越来越多,日趋丰富。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传统的针灸穴位与肌筋膜激痛点,无论是在解剖位置方面,还是在临床主治,反应病证,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功能方面,都有着十分的相似性。不仅如此,二者在生理、病理特征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将就此另外探讨。为何二者如此高度地相似?激痛点是针灸腧穴的一个分支?还是传统腧穴的重新发现?这些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如果二者完全一致,这无疑将是传统针灸学的一个重大的发展,也将为针灸学率先走向科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我的博客http://zhoumingxian.blog.sohu.com/里面有触发点操作视频。

[ 本帖最后由 周而复始 于 2009/5/30 12: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0: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肌筋膜炎与疼痛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门诊疼痛病人中,有93%的病人与肌筋膜炎有关,有75%的病人的唯一病因便是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即骨骼肌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其基本病理是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它是机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是一种临床常见,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如图胸锁乳突肌筋膜炎常被误诊为头痛,甚至误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甚至脑神经病变等。
    骨骼肌占了大约50%人体的重量,全身有大约400块骨骼肌,肌筋膜炎引起的最主要症状便是疼痛。可见,肌筋膜炎疼痛综合症是绝大多数疼痛的病因。它又被称作肌纤维质炎,是慢性肌肉疼痛疼痛的最主要原因。

病因病机:
    引起肌筋膜炎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肌肉紧张,拉伤,一些特殊体位对特定肌肉的慢性伤害等慢性劳损为其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其它如病毒感染、风湿症的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因
    其次如体内缺乏钙,铁,钾,维生素C,B1,B6,B12等也对肌筋膜炎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中风瘫痪、身体畸形等也会导致身体有关肌肉慢性劳损,从而引起疼痛等。此外,慢性感染,忧郁,睡眠失调,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经常并发肌筋膜炎。
   
临床症状:
    肌筋膜炎能引起局部的疼痛,肌肉发紧,僵硬,运动受限,自主抽动等等表现,不会要人的命,但却让人活得非常不舒服,也是很多人请假不上班的理由。肌筋膜炎是个非常常见的病症,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受到程度不等的肌筋膜炎的困扰,美国人口中有14.4%的人有经常性的骨骼肌疼痛,而其中很多是肌筋膜炎引发的。在肌筋膜炎面前,男女患病率没有差别,也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甚至婴儿都可能得这个病。当然,随着年龄增长,患肌筋膜炎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了,中老年人也就因此成了这个病的主力军。人们观察发现,久坐不动的人比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更容易患这个病,整天弓腰驼背坐在电脑前发呆的人,便更是如此了。

诊  断:
1、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3、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针刺或按压激痛点可再现病人的疼痛,有时会出现远端感传痛。
4、用针刺或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针刺或注射激痛点时,可出现局部抽搐反应
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

治  疗:
对于轻度患者,解除病因,局部保暖与热敷,通常可不治而愈。
中重度患者采用激痛点针刺疗法,往往有极其明显的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0: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足跟痛与肌筋膜炎


  足跟痛的病因  
  足跟部皮肤厚,具有特有的脂肪垫,以缓冲压力,减轻震荡。脂肪垫是许多真皮伸展至跟骨下面纤维隔,形成许多小房,每个小房又由斜行及螺旋形排列纤维带所加强,小房中充盈有特殊弹性纤维,以抵抗压力和吸收震荡。  
  足跟痛的病因病机繁多且较复杂,在临床方面主要由跖腱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压症、跟骨刺、神经卡压等原因引起。跖腱膜炎发病人群多样,可见于男性与女性,可见于青年、中年与老年。但以中年女性居多。发病常为单侧,很少双侧同时发病。
足跟疼痛的部位往往位于足跟下方。是由于跖腱膜在跟骨起点因反复的创伤而形成的退行性改变、炎症而引起疼痛。严重的时候不能行走。跖腱膜炎的疼痛有很独特的表现,首先是晨起下床最初几步时疼痛最重,痛感类似踩到钉子或被刺扎到。有时疼痛会迫使你在原地站立良久,不敢活动。但是行走几步后疼痛就会明显减轻,有时会消失。再一个特点就是负重活动或大量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有明显缓解,可是当从休息的地方起立再想行走时会又会发生疼痛。
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原因:      
    1.一些需要足部参与的过度运动,或运动时,穿不合适的鞋,或过旧的鞋;
    2.短期内足部运动量突然增加;
    3.跖腱膜与跟腱的柔韧性下降,足内肌无力;
    4.肥胖;
    5.长期站立;
    6.平足,高弓足;
    7.跟骨骨刺。
  从肌筋膜激痛点来阐释足跟痛,其跟部疼痛是小腿部的腓肠肌、比目鱼肌、及足部足底方肌肌筋膜激痛点的牵涉痛。腓肠肌、比目鱼肌、足底方肌由于创伤、受凉等因素,形成了激痛点。肌筋膜激痛点是一个在患者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局限小区,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挤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也就是说肌筋膜激痛点引起了骨骼肌疼痛和与这一骨骼肌特征的远处牵涉痛。包括临床上所涉及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
  肌筋膜激痛点疼痛的起病年龄在20~60岁,但也可以在青少年发病。当起病时,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正常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因某些慢性损伤而引起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激痛点,这些潜在的激痛点仅有局部的疼痛,被某些原因致痛后变为活动性激痛点而患病,然后触发远处的牵涉痛和局部的其他症状。潜伏性激痛点常处于休眠状态,还可引起受累的肌无力、骨骼肌的牵张范围减小和关节运动受限,并持续多年和被某些原因激活,例如创伤、急性过牵、超用疲劳、劳累、受凉等。这就是为什么没有跟骨骨刺或年轻人也出现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痛的一般临床表现
  足跟疼痛的部位往往位于足跟下方。是由于跖腱膜在跟骨起点因反复的创伤而形成的退行性改变、炎症而引起疼痛。严重的时候不能行走。跖腱膜炎的疼痛有很独特的表现,首先是晨起下床最初几步时疼痛最重,痛感类似踩到钉子或被刺扎到。有时疼痛会迫使你在原地站立良久,不敢活动。但是行走几步后疼痛就会明显减轻,有时会消失。再一个特点就是负重活动或大量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有明显缓解,可是当从休息的地方起立再想行走时会又会发生疼痛。
足跟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 足跟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 病史 发病时间,有无外伤史,了解患者的穿鞋习惯和工作情况,治疗历史等。有无内科相关疾病等。
2 症状什么时段疼痛;负重时疼痛还是静止时疼痛;疼痛性质,如钝痛、刺痛、火烧痛、持续痛、按压痛等;
3 体检 疼痛部位;步态分析;足部是否存在变形;足部皮肤外观有无变化;鞋底磨损检查等。
4 检查 X光照片;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骨扫描检查;断层扫描检查;磁共振检查;超声波检查;足底压力检查等。
也就是说,详细收集患者的各种资料,仔细分析,认真判断,尽可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足跟痛的鉴别诊断
神经系统
小趾展肌神经阻滞   足跟底部烧灼感
腰椎异常所致          疼痛由腿部放射至跟部,无力感,腱反射异常
后胫骨神经             近中跟骨支异常 足跟的近中和底部疼痛
神经性异常     用酒精及糖尿病患者多见,表现炎弥散性足部疼痛,夜间痛
跗骨窦综合症    疼痛、烧灼感、足跖部针刺样感觉
足底筋膜炎      晨起第一步疼痛,走几后缓解,走多后疼痛又加重
跟腱炎            跟腱疼痛
脂肪垫萎缩      跟萎缩的脂肪垫处疼痛
足跟扭挫伤      外伤史
足底筋膜断裂   足底强烈的撕裂感
后胫骨腱膜炎   足部和踝部内侧疼痛
跟腱囊炎          跟腱疼痛
跟骨骺炎         青少年足跟痛
跟骨应力性骨折      跟骨肿胀、温暖感、敏感
跟骨感染            主要是骨髓炎,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表现为夜间痛
炎性关节病        常见双侧足底筋膜炎,多关节受累
距下关节炎        疼痛位于跟骨上方
骨软化               弥漫性骨骼疼痛、肌肉无力
变形性骨炎        弓形胫骨、脊柱后凸、头痛
镰形细胞病    长骨、骨盆、胸骨、肋骨疼痛的急性发作,小儿有指(趾)炎
肿瘤                  深部骨痛、夜间痛、全身症状
供血不足 用力时肌肉群疼痛、血管检查发现异常
等等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对于足跟痛的病人过去采用足垫保护、痛点封闭、中药熏洗、按摩推拿以及小针刀、西医外科手术等,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存在治疗过程繁杂的问题,副作用多等。
  根据肌筋膜激痛点疼痛原理,进行综合治疗,针刺可以破坏肌肉的激痛点和刺破张力带或强烈刺激激痛点,引发了脊髓的强烈反射,改变或破坏了脊髓中枢的感觉支配区,从而放松了张力带达到止痛。利多卡因仅仅是用来对不舒适的针刺感觉进行阻滞。对腓肠肌、比目鱼肌、足底方肌的牵张锻炼,可以使肌肉保持一种松弛和有氧状态,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机体内的维生素缺乏或正常低线的维生素含量可以引起疼痛。因此作为辅助治疗应当长期恰当的补给多种维生素药物,有利于对治疗的巩固和减少复发。另外,改善微循环可以缓解局部血管危象,也是协助减少激痛点疼痛的辅助因子。通过这种综合疗法,许多部位的类似疼痛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发表于 2009/6/20 1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23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23 2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貼!
我把3#的圖補上。
足跟痛與肌筋膜炎.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8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