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海之源

九鍼十二原篇第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針刺技術
第一節 九針
本節提要﹕闡述九針的起源﹑命名﹑形狀﹑臨床應用﹐禁忌及誤用後果。

《素問針解篇第五十四》

帝曰﹕余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願聞其方﹐令可傳于後人﹐以為常也。歧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1)六律(2)七星(3)八風(4)九野(5)﹐身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曰九針。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陽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人心意應八風﹐人氣應天﹐人髮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人陰陽脈血氣應地﹐人肝目應之九。
【註釋】﹕
(1)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
(2)六律﹕指十二律中的奇數各律﹐即黃鐘﹑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3)七星﹕指北斗七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陽﹑搖光七星。
(4)八風﹕指八方之風。八方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5)九野﹕野﹐分野。九野﹐指古代九洲區域的劃分。

《靈樞九針論第七十八》

黃帝曰﹕余聞九針于夫子﹐眾多博大矣。余猶不能寤﹐敢問九針焉生﹖何因而有名﹖
歧伯曰﹕九針者﹐天地之大數也﹐始于一而終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四時﹐五以法五音﹐六以法六律﹐七以法七星﹐八以法八風﹐九以法九野。
黃帝曰﹕以針應九之數奈何﹖歧伯曰﹕夫聖人之起天地之數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1)數焉﹐以針應數也(2)
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藏之應天者﹐肺也。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
二者﹐地也。地者﹐土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故為之治針﹐必筩(3)其身而員其末﹐令無傷肉分﹐傷則氣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身而員其末﹐令可以按脈勿陷﹐以致其氣﹐令邪氣獨出。
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客于經絡之中﹐為痼病者也。故為之治針﹐必筩其身而鋒其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4)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其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
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虛邪客于經絡而為暴痺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尖如毛(5)﹐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竅。邪之所客于經﹐舍于絡﹐而為痛痺者也。故為之治針﹐令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針而養者也。
八者﹐風也。風者﹐人之股肱八節(6)也。八正之虛風(7)﹐八風傷人﹐內舍于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痺也。故為之治針﹐必薄其身﹐鋒其末﹐可以取深邪遠痺。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風水之狀﹐而溜不能過于機關大節者也(8)。故為之治針﹐令尖如梃﹐其鋒微員﹐以取大氣之不能過關節者也。
黃帝曰﹕針之長短有數乎﹖歧伯曰﹕一曰鑱針﹐取法于巾針﹐去末半寸﹐卒銳之(9)﹐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
二曰員針﹐取法于絮針(10)﹐筩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主治分間氣(11)
三曰鍉針﹐取法于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氣出。
四曰鋒針﹐取法于絮針﹐筩其身而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瀉熱出血。
五曰鈹針﹐取法于劍峰﹐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
六曰員利針﹐取法于毛針﹐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內也﹐長一寸六分﹐主取癰痺者也。
七曰毫針﹐取法于毫毛﹐長一寸六分﹐主寒痛痺在絡者也。
八曰長針﹐取法于綦針(12)﹐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痺者也。
九曰大針﹐取法于鋒針﹐其鋒微員﹐長四寸﹐主取大氣不出關節者也。針形畢矣。
此九針大小長短之法也。
【註釋】﹕
(1)黃鐘﹕六律之一。
(2)以針應數也﹕指九針與天地之數九相應。
(3)筩﹕竹管也。這里指針身圓而直﹐形如竹管。
(4)痼﹕指頑固性疾病。
(5)尖如毛﹕毛﹐指長毛。這里指針細而有韌性。
(6)股肱八節﹕指兩腋﹐兩肘﹐兩髀﹐兩膕﹐即肩﹐肘﹐膝﹐髖八大關節。
(7)八正之虛風﹕指四時八節反常的氣候。
(8)溜不能過于機關大節者﹕指水氣流注不能通過大關節。
(9)卒銳之﹕指鑱針在距末端半寸許﹐尖銳突出﹐狀如箭頭。
(10)絮針﹕指古時縫絮之針。
(11)分間氣﹕指分肉間之氣。
(12)綦針﹕指縫紉用的長針。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鑱針﹐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三曰鍉針﹐長三寸半﹔四曰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曰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長三寸六分(1)﹔八曰長針﹐長七寸﹔九曰大針﹐長四寸。鑱針者﹐頭大末銳﹐主瀉陽氣﹔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鍉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三隅﹐以發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尖如毛﹐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針而養﹐以取痛痺﹔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痺﹔大針者﹐尖如梃﹐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
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

《靈樞官針第七》

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針淺﹐病氣不瀉﹐反為大膿。病小針大﹐氣瀉太甚﹐疾必為害﹔病大針小﹐氣不泄瀉﹐亦復為敗。失針之宜﹐大者大瀉﹐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鑱針于病所﹐膚白勿取(2)。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針于病所。病在脈﹐氣少當補之者﹐取以鍉針于井滎分輸(3)。病在五藏固居者(4)﹐取之鋒針﹐瀉于井滎分輸﹐取以四時。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針。病痺氣暴發者﹐取之員利針。病痺氣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針。病在中者﹐取之長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針。
【註釋】﹕
(1)長三寸六分﹕《靈樞九針論七十八》﹕毫針長一寸六分。後代註經家 皆從九針論。
(2)膚白勿取﹕因鑱針用于清熱﹐膚白則無火﹐故不可刺之。
(3)井滎分輸﹕指臟腑五輸穴。此組穴可補可瀉。
(4)病在五藏固居者﹕指病在五藏日久。
【按語】﹕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九針為九種不同的針具﹐正確地認識九針及其臨床應用乃是針刺治療的第一步。《靈樞》最早之時乃稱之為《九針》﹐足見古代針灸醫生對針具及應用的重視。
關於九針﹐以上諸篇主要論述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九針的由來。
《素問針解篇第五十四》﹕“...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曰九針。”即人身的九個部份(即全部)與天地四時陰陽相應﹐當這些部份發生病變時﹐則有相應的九針治療。例如﹐《靈樞九針論第七十八》﹕“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藏之應天者﹐肺也。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所以﹐九針之制是中醫“天人相應”思想的具體體現。
人與天地四時陰陽相應﹐以及相應九針﹐如下表所示。
附表3-1-1
一天
二地
三人
四時
五音
六律
七星
八風
九野
人皮
人肉
人脈
陰陽
齒面目
出入氣
九竅
第一針
第二針
第三針
第四針
第五針
第六針
第七針
第八針
第九針
第二﹐九針之名﹐如下表所示。
附表3-1-2
第一針
第二針
第三針
第四針
第五針
第六針
第七針
第八針
第九針
鑱針
員針
鍉針
鋒針
鈹針
員利針
毫針
長針
大針
第三﹐九針的長短﹑大小。
針具的長短是為了針刺深淺的需要。《素問刺要論篇第五十》中有﹕“病有浮沉﹐刺有深淺。”以及《靈樞本輸第二》中“病之所舍﹐針之所宜。”這些論述均明確地指出﹐臨床上針刺的深淺乃是根據病情而定﹐原則就是針至病所。例如用鑱針﹐因為“鑱針者﹐頭大末銳”﹐所以﹐鑱針用于治療病在皮膚時﹐針只會及膚而不致傷肉。同理﹐治遠痺﹐即病在深處﹐則非長針莫屬。
針具的大小則是依據病情的輕重。如治療大膿﹐則取鈹針﹐因為﹐“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又如取毫針以扶正﹐則是因“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針而養”。
所以﹐九針的長短﹑大小乃是為病情不同而設﹐這就是《官針第七》中所言﹕“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九針的長短﹑大小﹐如下表所示。
附表3-1-3
九針
鑱針
員針
鍉針
鋒針
鈹針
員利針
毫針
長針
大針
針長
一寸六分
一寸六分
三寸半
一寸六分
長四寸廣二寸半
一寸六分
三寸六分
七寸
四寸
針形
頭大末銳
針如卵形
鋒如黍栗之銳
刃三隅
末如劍鋒
尖如毛且圓且銳﹐中身微大
尖如蚊虻喙
鋒利身薄
尖如梃其鋒微員
第四﹐九針的功能及臨床應用。
《素問針解篇第五十四》中“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概括了九針的所有功能及應用﹐因為﹐疾病所生無外乎外邪﹑內傷﹔疾病所在無外乎皮肉筋骨﹑臟腑經脈。
九針的功能及臨床應用﹐如下表所示。
附表3-1-4
九針
鑱針
員針
鍉針
鋒針
鈹針
員利針
毫針
長針
大針
功能
主瀉陽氣
瀉分間氣
袪邪
瀉熱出血
瀉熱祛邪
祛邪
溫經散寒
袪邪
袪邪
主治
病在皮膚
病在分肉
病在血脈
五藏痼疾
大膿
暴痺
痛痺
深邪遠痺
水腫
《靈樞官針第七》﹕“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之鋒針﹐瀉于井滎分輸﹐取以四時。”這裡提出了病在五藏﹐針用鋒針﹐取五輸穴。並且﹐還要根據四時季節不同﹐輸穴中氣血所在位置決定針刺五輸穴的深淺。
第五﹐誤用九針的危害。
以上諸篇不僅詳細論述了九針的應用﹐同時﹐亦指出了九針使用不當的危害。例如﹐《靈樞官針第七》﹕“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針淺﹐病氣不瀉﹐反為大膿。病小針大﹐氣瀉太甚﹐疾必為害﹔病大針小﹐氣不泄瀉﹐亦復為敗。失針之宜﹐大者大瀉﹐小者不移。這裡清楚地指出﹐臨床上針具選用不當﹐不僅疾病不會減輕﹐而且﹐還會加重﹐對病人造成另一種傷害。因為﹐針刺和其它醫療方法一樣﹐如兩刃之劍﹐應用得當可以祛病﹐應用不當則可能傷人。
由上可見﹐九針理論在針灸治療中的有何等重要。後世針灸臨床﹐九針之名﹐已不復見。但是﹐九針之影響卻處處可尋。如臨床上常用的各種長短以及針身粗細不同的毫針﹐即類似九針中“員針”“鍉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七星針”“梅花針”則取自“鑱針”之意﹔“三棱針”則是仿“鋒針”“鈹針”而制。
所以﹐大體而言﹐九針仍在。只是九針所反映的針刺理論﹐已蕩然無存。例如﹐有些針灸醫生偏好短針﹐臨床上針刺一律淺刺﹔而另一些針灸醫生則相反﹐只用長針深刺治療所有疾病﹐如芒針療法。提倡芒針的針灸醫生還引用《靈樞》為其應用依據。例如﹐﹕“芒針是在古代九針之一的‘長針’基礎上發展而來。早在《靈樞九針論》中就有‘長針取法于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痺者也’的記載。”這些引經論述讓人誤以為芒針乃是出自《靈輸》﹐其來有源。孰不知﹐長針僅適用于病在經筋的痺證而已﹐乃是“病在筋﹐刺在筋”的刺法。可是﹐現在芒針卻大多是用在針刺輸穴﹐或是用芒針作輸穴透刺﹐治療各種經脈臟腑病變﹐與《靈樞》中長針用法截然不同。
更有一些針灸醫生盲目地追求所謂新的針刺療法﹐如近代所興起的激光針﹐磁針療法。在這類療法中﹐針刺用的針具已被激光或磁針代替﹐醫者標榜這些療法具有無痛無感染之弊﹐宜于病患接受﹐並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療效﹐是現代科技與古老針灸的完美結合﹐為針灸一術的發揚光大。表面上看來﹐這些療法在臨床使用時﹐也應用中醫的辨證論治的。而且﹐激光或磁針也是在輸穴上施行。很容易予人以這些療法應當也屬於針灸的錯覺。但是﹐這裡卻缺少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即如果沒有正確的針刺理論﹐就無法落實和反映臨床上的辨証論治。本篇所論述的九針理論就是針刺理論中的一部份﹐即根據臨床病証的需要﹐選用長短﹑粗細不同的針具。激光或磁針療法均是在皮膚上實行刺激﹐既不能反映“病有浮沉﹐刺有深淺”的針刺理論﹐更不用問何以用激光或磁針進行補瀉﹐以及如何掌握補瀉之時機。所以﹐激光針﹐磁針療法雖有辨証取穴之表﹐卻無針刺理論指導下的針刺之實﹐不可能達到調經治病之目的。
本篇所論的九針﹐只是依據不同疾病﹐正確的選擇針具﹐為針刺的第一步。至於該用什麼刺法﹐即在針上施以何種手法﹐將在以下各篇中進一步討論。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針刺深淺附篇 關於《靈樞經水》篇的討論
本節提要﹕討論春夏秋冬氣血在輸穴中的位置﹐即四時針刺輸穴的深淺。

《靈樞四時氣第十九》

黃帝問于歧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歧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1)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2)﹐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3)孫絡﹐取分間絕(4)皮膚。秋取經輸﹐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
【註釋】﹕
(1)氣穴﹕因輸穴中氣血隨四時而有上下浮沉不同﹐故稱之為氣穴。
(2)血脈分肉之間﹕血脈﹐即經脈﹔血脈與分肉之間﹐即經脈分肉之間。
(3)盛經﹕盛經﹐指夏天經滿而溢。
(4)絕皮膚﹕絕﹐透過。絕皮膚﹐指透過皮膚。

《靈輸本輸第二》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1)﹐甚者深取﹐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2)﹔秋取諸合﹐余如春法(3)。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欲深而留之 。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針之所宜。
【註釋】﹕
(1)大經分肉之間﹕大經﹐即經脈﹔大經分肉之間﹐即經脈與分肉之間。
(2)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即孫絡皮膚分肉之間。
(3)余如春法﹕張志聰《黃帝內經集注》“秋氣降收﹐故如春法﹐蓋復從孫絡而入于絡脈也。”

《靈樞寒熱病第二十一》

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寸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五藏。

《靈樞終始第九》

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第六十四》

是故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帝曰﹕願聞其故。歧伯曰﹕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始通﹐故人氣(1)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受﹐腠理閉塞﹐皮膚引急(2)。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于五藏。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辟除(3)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
帝曰﹕逆四時而生亂氣奈何﹖歧伯曰﹕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春刺肌肉﹐血氣環逆(4)﹐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亦﹔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栗。冬刺經脈﹐血氣盡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痺﹔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生﹐以從為逆﹐正氣內亂﹐與精相薄(5)﹐必審九候﹐正氣不亂﹐精氣不薄。帝曰﹕善。
【註釋】﹕
(1)人氣﹕指經脈氣血。
(2)皮膚引急﹕指皮膚毛孔收縮。
(3)辟除﹕指祛除。
(4)環逆﹕指氣血循環逆亂。
(5)薄﹕薄﹐結聚。正氣內亂﹐與精相薄﹐指邪氣與正氣相結。

《素問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歧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故春刺散輸(1)及與分理(2)﹐血出而止(3)﹐甚者傳氣﹐間者環也(4)。夏刺絡輸(5)﹐見血而止﹐盡氣閉環(6)﹐病痛必下。秋刺皮膚﹐循理(7)﹐上下同法(8)﹐神變(9)而止。冬刺輸竅(10)于分理﹐甚指直下﹐間者散下(11)
【註釋】﹕
(1)散輸﹕散輸﹐相對于本輸-五輸穴而言﹔散輸﹐指一般經穴。
(2)分理﹕張志聰注﹕分理者﹐分肉之腠理﹐乃溪谷之會。即輸穴之所在。
(3)血出而止﹕指血出則脈通﹐故止針。此處乃是藉調營而論針穴。
(4)甚者傳氣﹐間者環也﹕甚﹐指病重﹔間﹐指病輕。甚者傳氣﹐指刺後待其氣傳﹐氣得流通﹐病可漸愈。環﹐旋也。間者環也﹐指病輕者﹐刺後病立即痊癒。
(5)絡輸﹕絡﹐指絡脈。絡輸﹐指夏天輸穴位于淺表。
(6)盡氣閉環﹕指待邪氣盡出後﹐以手捫閉針孔。
(7)循理﹕理﹐分理也。 循理﹐指循分肉之腠理。
(8)上下同法﹕上與夏“盡氣閉環”同﹔下與冬“甚指直下﹐間者散下”同。
(9)神變﹕血者﹐神氣也。神變﹐血出之義。
(10)輸竅﹕竅﹐穴之深者。此指冬天輸穴位于深部。
(11)甚者直下﹐間者散下﹕直下﹐指針刺稍深﹔散下﹐指針刺稍淺。此為常法之變通也。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無言﹐惕惕(1)如人將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臥﹐又且善夢﹔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時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2)﹔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痺﹔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註釋】﹕
(1)惕惕﹕指驚恐狀。
(2)眠而有見﹕指目不得瞑。

《素問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歧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歧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于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帝曰﹕秋取經輸﹐何也﹖歧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輸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于合。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歧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此之謂也。
【按語】﹕
以上各篇經文主要論述了輸穴中的氣血隨四時變化而浮沉﹐以及其對針刺輸穴的指導意義﹐此即《靈樞四時氣第十九》中﹕“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素問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了自然界與人體的密切關係。《素問四時刺逆從論第六十四》中則具體闡述了這種關係﹐即﹕“是故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始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受﹐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于五藏。”說明了春夏秋冬﹐人氣的相應所在。這裡的人氣就是經脈氣血。
那麼﹐何謂之氣穴呢﹖《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氣穴之處﹐游針之居。”《素問五藏生成篇第十》﹕“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中﹕“孫絡三百六十五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營衛。”  以上這些經文清楚地指出氣穴就是經穴。
輸穴均為“脈氣所發”﹐是經脈的代表和反映。人身經脈氣血隨四時變化而浮沉﹐所以﹐氣血在輸穴中的位置也隨四時變化而浮沉。此即《靈樞四時氣第十九》中﹕“四時之氣﹐各有所在。”
《靈輸本輸第二》﹕“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  。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欲深而留之 。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針之所宜。”這段經文亦說明針刺五輸穴亦如氣穴有四時深淺不同﹐即針刺氣穴的深淺原則亦適用于針刺五輸穴。
《靈樞四時氣》中“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就是指針刺輸穴時﹐必須要知道春夏秋冬時﹐氣血在輸穴中的位置。換言之﹐針刺輸穴不僅要知道其在體表的定位。而且﹐還要知道“氣穴”所在。“氣穴”所在﹐是確定針刺輸穴深淺的唯一依據。針刺輸穴是否得“氣穴”﹐是臨床上針刺能否調氣理氣的必要條件。
《診要經終論篇》﹕“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說明針刺輸穴必須依四時“氣穴”所在而針之。反之﹐若刺不知四時逆從﹐“氣穴”所在﹐則不但不能調經理氣。而且﹐還將亂氣亂經。例如﹐《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又如《素問診要經終論篇》中﹕“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毫無疑問﹐認識四時“氣穴”所在﹐正確地掌握四時針刺輸穴的深淺﹐是針刺輸穴調理氣血的關鍵。這就是《靈樞本輸第二》中的﹕“氣之所處﹐病之所舍﹐針之所宜。”
然而﹐《素問》《靈樞》中這部份的記載比較混亂﹐歷代《內經》注經家亦無對此進行比較分析﹐只是隨文注解﹐以至後世臨床針灸醫生不知所從。所以﹐包括現今針灸教科書在內的針灸書籍中﹐根本就沒有“氣穴”之說﹐更不用說有臨床實際應用了。下面就對以上諸篇所論逐一分析﹐確定春夏秋冬四時“氣穴”所在﹐即四時針刺輸穴的深淺。
第一﹐春天“氣穴”所在﹐即春刺輸穴之處。
關於春刺﹐本篇各段經文所論如下表所示。
附表3-3-1
經文出處
刺法
靈樞四時氣
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
靈樞本樞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
靈樞寒熱病
春取絡脈
素問診要經終論篇
春刺散輸及與分理﹐血出而止。
素問水熱論篇
春取絡脈分肉
靈樞四時氣》中的“血脈”即是絡脈。分肉﹐指肌肉之間的空隙。所以﹐“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即指春刺輸穴在絡脈與分肉之間。
《素問水熱論篇》﹕“春取絡脈分肉”﹐所論春刺與上相同。
《素問診要經終論篇》中的“分理”指分肉﹐“散輸”指輸穴。“春刺散輸及與分理”﹐指春刺輸穴過皮在分肉之上。此論與上亦相近。“血出而止”則是論刺營。
《靈樞本樞》中﹕“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是即論針刺部位--輸穴﹐又論所針深淺。“諸滎大經”﹐指的是經脈輸穴。而“絡脈...分肉之間”則是針刺深淺。“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重點在針刺深淺﹐即春刺輸穴在絡脈分肉之間﹐與上面所論相同。
《靈樞寒熱篇》中的“春取絡脈”﹐亦是以刺營論刺輸。
綜上所述﹐春天氣穴所在為絡脈與分肉之間。《靈樞經脈第十》﹕“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所以﹐春刺輸穴的具體方法為針刺透過皮膚近分肉﹐而未入分肉處為度。至於“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應當是以此為度而略有變化。
春天氣穴所在﹐及針刺輸穴之法如下圖所示。


春刺輸穴        氣穴所在                                                              肌肉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氣至而有效
本節提要﹕詳細論述“氣至而有效”的內涵。
《靈樞九針上二原第一》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1)。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2)。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

《靈樞小針解第三》

“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

《靈樞終始篇第九》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得傳於終始矣。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3)
【註釋】﹕
(1)知其散復﹕指了解病情恢復或加重。
(2)知其邪正﹕指了解正邪與虛邪。
(3)取之其經﹕指病在營血﹐故針刺在脈。
【按語】﹕
《靈樞九針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為歷代針灸醫生所熟悉﹐並常引用。
但是﹐何謂之“氣至”呢﹖《靈樞小針解》中有這樣明確的闡述﹕“‘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這裡清楚地指出﹐所謂的“氣至”﹐就是針刺補瀉後的“氣調”。針刺補瀉乃是針對臟腑經脈的虛實病變﹐即《靈樞經脈第十》中﹕“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補虛瀉實後﹐臟腑經脈陰陽平衡﹐這就是“氣調”﹐也就是《靈樞終始篇》中所論﹕“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所以﹐“氣至”乃是形容針刺補瀉後陰陽平衡的狀態。
針刺的目的在於調理氣血﹐平衡陰陽。“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說明針刺後“氣至”﹐即陰陽已平衡﹐故可出針﹐不必再針。即使針刺只有兩分鐘﹐若有“氣至”﹐也應立即出針。《靈樞五禁第六十一》中﹕“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過。歧伯曰﹕補瀉無過其度。”這裡的“無過其度”﹐就是指補瀉不要過頭﹐以犯“虛虛實實”之戒﹐即補虛而致實證﹔瀉實反致虛證。所以﹐當陰陽平衡時﹐應立即出針。
反之﹐“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這裡的“無問其數”﹐說明臨床上針刺補瀉多久並不重要﹐關鍵是“氣至”與否。例如﹐針刺一小時仍未有“氣至”﹐則還要再針﹐一直到“氣至”為止。《素問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中﹕“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貴客﹐不知日暮。”也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氣至”是每次針刺治療的目的﹐“氣至”不是說要經過幾次治療才能達到﹐“氣至”乃是每次針刺治療後的結果與要求。
但是﹐臨床上如何觀察並確認補瀉的結果已達到“氣至”呢﹖
《靈樞終始篇》中有﹕“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這里清楚地指出﹐補瀉後觀察“氣至”與否的關鍵在於檢查脈象的變化。
《靈樞終始篇》中所論的脈象雖然只有人迎寸口脈。但是﹐通過脈診檢查了解針刺後的變化﹐包括人迎寸口脈和三部九候脈。
人迎寸口脈診的檢查主要是觀察脈的變化為脈搏的力度變化﹐而非脈形的變化﹐更非臨床上症狀的立時緩解。例如﹐臨床上用瀉法治療實證﹐針瀉後脈形未變。但是﹐脈卻不堅硬﹐即脈搏之力度減弱了﹐即“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這就是“氣至”。反之﹐假如針瀉後脈搏沒有改變﹐即使病人可能感覺症狀減輕﹐但是﹐這時“氣未至也”﹐陰陽未調。此即“堅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所以﹐還需要再調﹐直至“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
同樣﹐“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這裡也是根據針刺補虛後脈搏的力度變化﹐是否由“不堅”轉為“堅”﹐而確定“氣至”與否。
而三部九候脈的檢查則是根據針後脈的大小﹑緩急﹑上下﹑左右是否一致﹑相同。
綜上所述﹐“氣至”反映的是針刺補瀉後的陰陽平衡狀態。而檢查“氣至”與否﹐則是通過脈診檢查。針刺補瀉是臨床治療達到“氣至”的唯一途徑。關於脈診以及針刺技術﹐參考本書相關章節。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治病必求于本”。本﹐即陰陽也。陰陽不調為一切疾病之根源﹐今針刺補瀉後有陰陽平衡之“氣至”﹐故有“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本篇關於“氣至而有效”的論述﹐亦揭示了關於針灸療法的一個重要理論﹐這就是針刺補瀉後的療效不是通過病人主觀的感覺﹐而是依據臨床上檢查病人脈搏的客觀變化。
後世針灸臨床﹐療效大多僅憑病人主訴﹐缺乏客觀的評估標準﹐也是為西醫所難認同的原因之一。盡管近年來﹐中醫臨床報導大多附有西醫實驗檢查結果﹐以證明療效的客觀性。但是﹐似乎中醫自已並無任何臨床客觀檢查標準。
然而﹐本篇關於補瀉後的療效觀察﹐清楚地指出針刺後醫生需要通過檢查病人人迎寸口脈或三部九候脈的變化﹐確定補瀉後“氣至”與否﹐而不是依據病人的感覺。並且﹐還特別強調即使臨床針刺後病人感覺症狀減輕﹐但若無脈的變化﹐仍然是“病未去也”。而針刺補瀉後若出現脈的變化﹐即使臨床症狀未見立即減輕﹐但是﹐病情一定會逐漸減輕。這就是《靈樞終始》中﹕“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所以﹐補瀉後的療效觀察﹐在於脈的變化﹐這是非常客觀的依據﹐此亦說明針灸不是一個非常主觀的經驗醫學﹐而是具有科學﹑嚴謹的醫療方法。
事實上﹐後世針灸醫生正是由於失去了用脈診評估針刺療效的客觀方法﹐導致臨床上陷于完全依賴病人的主觀感覺評估針刺療效的窘境。而在臨床實踐中﹐盲目地強調和追求這種針刺中病人主觀感覺的結果﹐使針灸療效無法讓人認同﹐針灸不可能真正為西醫所接受。
或許有人仍然質疑﹐醫生檢查脈象變化﹐是否還是主觀﹖首先﹐應當承認針刺療效的評估根據醫生檢查而非病人感覺﹐已是完全從一個非常主觀的評估方法轉到一個相對客觀的方法。其次﹐根據《內經》中多篇關於脈診的論述﹐可以知道當時針灸醫生的脈診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例如﹐《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等篇中﹐詳細地論述五藏的正常脈象與病變時的脈象﹐脈診被視為僅次于望診的臨床診斷方法。所以﹐就那個時代的針灸醫生而言﹐通過檢查脈象變化而確定補瀉“氣至”與否﹐應是相當客觀的。
至於檢查脈象變化了解補瀉“氣至”與否﹐現今是否仍然適用﹐問題不在脈診方法﹐而在醫生脈診水平。今日針灸理論﹑臨床和研究若是回歸《內經》﹐不僅針灸醫生不會有脈診上的困擾。而且﹐以今日科技水平﹐將脈診定量定性亦非難事。
可惜後世針家未能真正理解《靈樞》中“氣至而有效”的論述﹐僅從“氣至”的字面之義﹐主觀地認定就是指“氣至針下”。例如﹐元代針家竇桂芳《標幽賦》中﹕“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未至也﹐據虛實而候氣。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鉺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顯然﹐這里的“氣至”﹐乃是針灸醫生的針下感覺﹐與《靈樞》中的“氣至”概念大相徑庭。不僅如此﹐《標幽賦》還根據針下氣至的速遲而預測針刺療效﹐而非人迎寸口脈的變化。
元代之後﹐歷代針家不僅贊同竇氏之見﹐將“氣至”解釋為針下之感覺﹐臨床上更是盲目地追求所謂的“氣至”針感﹐將針刺技術導向玄虛神秘之歧途。而且﹐由於誤解“氣至而有效”﹐認為這是說針後立即見效。所以﹐無不迷信或追求臨床針刺的即時療效。
人身病變﹐無外臟腑經脈﹐皮肉筋骨。《靈樞經脈第十》中﹕“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闡明了補虛瀉實的針刺技術﹐乃是為臟腑經脈病變所設。而確定“補則實﹐瀉則虛”的臨床依據就是檢查人迎寸口脈。而且﹐針刺補瀉後只要陰陽平衡﹐即使“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
由於後世針灸臨床已無人迎寸口脈和三部九候脈的實行﹐所以﹐針灸臨床已無治療臟腑經脈病變之實。後世針灸醫生所看重並追求的乃是針刺後立即療效。臨床上只有在治療皮肉筋骨的病變時﹐才有可能針刺後症狀立即減輕。換言之﹐今日針灸臨床只是在治療一些皮肉筋骨的病變。這一點從世人對針刺療法的認識上亦可得到證明﹐即針刺對疼痛病證有效。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論歷代各種針刺補瀉手法
本節提要﹕以《靈樞》論歷代臨床上各種針刺補瀉手法。
《內經》中針刺補瀉方法只有徐疾補瀉和呼吸補瀉兩種。《內經》之後﹐後世針灸臨床出現了許多不同的針刺補瀉方法。以下根據《內經》中針刺理論﹐對其中幾種主要針刺補瀉手法做一分析。
()  迎隨補瀉法
迎隨一詞首見於《靈樞》。《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何謂之“迎而奪之”“追而濟之”呢﹖《靈樞小針解第三》有這樣的解釋﹕“‘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所以﹐《靈樞》中的“迎隨”乃是論補瀉﹐關於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靈樞》中的“迎隨”﹐是否就是現今針灸臨床與教學中的“迎經而刺為瀉﹐順經而刺為補”的迎隨補瀉法呢﹖
《靈樞九針十二原》在有關“迎隨”論述之後﹐緊接著就有關於補瀉方法的具體論述﹐這就是“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曰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出針﹐邪氣得出﹐按而引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這段論述詳細地介紹了徐疾補瀉法及其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文中的“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清楚地說明了“補曰隨之”的內容﹐即補法操作中的過程。
根據本節經文開始時的“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顯然﹐這裡““補曰隨之”所陳述的就是“徐而疾則實”的針刺補法。換言之﹐《靈樞》中“迎隨”的“隨”﹐在這裡乃是徐疾補瀉中補法的另類表述。
《靈樞終始第九》中﹕“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也是以“迎隨”論補瀉調經。《靈樞》中只記載了徐疾補瀉。所以﹐《靈樞》中的“迎隨”乃是補瀉的代名詞。
那麼﹐《靈樞九針十二原》中為何用“迎隨”而不是直接用“徐疾”論補瀉呢﹖由上方析可知﹐“徐疾”只是闡述了針刺補瀉中進出針的部份。而“迎隨”則包括了整個補瀉的過程。其中﹐“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這裡的“迎”和“追”更是形象地指出了補瀉的時機﹐即氣在針下。這是針刺補瀉中的關鍵。
綜上所述﹐《靈樞》中的“迎隨”﹐乃是包括整個補瀉中的過程﹐尤其是補瀉的時機。“迎隨”不是與徐疾補瀉同等的另一種補瀉方法。
然而﹐從《難經》開始﹐“迎隨”演變成了另一種補瀉方法。
《難經》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輸﹐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
這裡《難經》依據五輸穴的五行生克關係﹐將瀉其子穴為“迎而奪之”﹔補其母穴為“隨而濟之”﹐即以補母瀉子為迎隨補瀉。此與《靈樞》所論“迎隨”大相徑庭。而且﹐補母瀉子取穴法﹐完全否定了《內經》中輸穴為“脈氣所發”的理論。有關這部份的詳細分析﹐參考本書輸穴章五輸穴篇附篇。
到了金代﹐張壁《雲歧子迎隨補瀉法》中﹕“順經而刺為之補﹐迎經而刺為之瀉。”此即今日針灸臨床所熟知的“迎隨補瀉法”。迎即指針尖逆經脈氣血循行方向針刺﹐“迎而奪之”此為瀉﹔隨即針尖順經脈氣血針刺﹐“隨而濟之”此為補。迎隨補瀉法﹐使針刺補瀉一下子變得十分簡單易行。而且﹐似乎是源自《靈樞》。所以﹐在針灸臨床上十分流行。
但是﹐若對這種所謂的“迎隨補瀉法”稍加分析﹐就不難看出其錯謬之處。
根據迎隨補瀉法要求﹐臨床針刺輸穴至皮下時﹐就要改變針尖方向﹐斜刺或平刺以滿足所謂的順經或逆經。例如﹐針刺經渠穴補肺經﹐按照迎隨補瀉法﹐則在針刺經渠穴過皮後﹐將針尖方向改向手掌﹐以符合順經為補。但是﹐這樣針刺的結果﹐無論是順經刺或逆經刺﹐均針不中穴﹐如下圖所示。
逆經刺             順經刺
   
經渠穴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正指直刺﹐無針左右。”即針尖應正對輸穴而刺。迎隨補瀉法已使針尖方向改變﹐針已失穴﹐何來調經。
而且﹐迎隨補瀉法中所論的經脈循行方向﹐乃是指營氣的循行。營氣的循行與呼吸有關﹐與呼吸有關的補瀉方法為呼吸補瀉。
依“迎而奪之﹐隨而濟之”﹐望文生義而產生的“迎隨補瀉法”以及補母瀉子法﹐乃是缺乏對《靈樞》中“迎隨”的正確認識﹐完全不符《內經》的針刺理論。
()捻轉補瀉法
捻轉補瀉法﹐是一種根據捻轉針體向左或向右而達到補瀉的方法﹐始自于金元時代。《針經指南》《金針賦》《神應經》《醫學入門》《針灸大成》《針灸問對》等諸篇中均有詳細記載。但是﹐諸篇所論捻轉補瀉法﹐手法各異。例如﹐《針經指南》中﹕“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進搓﹐隨濟左而取暖”“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推﹐謂之左﹔大指往下推﹐謂之右”。說明左右轉針以大指動作方向為準﹐以及右瀉左補。而《金針賦》中﹐則有﹕“男子者﹐大指進前左轉﹐呼之為補﹐退後右轉﹐吸之為瀉﹔女子者﹐大指退後右轉﹐吸之為補﹐進前左轉﹐呼之為瀉。”這裡的捻轉補瀉法﹐又加上了男女呼吸的因素。《神應經》中關於捻轉補瀉則有﹕“體之左有左補瀉之法﹐右有右補瀉之法﹐隨氣血所行而治之。”其具體方法是左側為陽﹐左轉順陽為補﹐右轉逆陽為瀉﹔右側屬陰﹐故右轉順陰為補﹐左轉逆陰為瀉。至於任督二脈﹐則根據背為陽﹐腹為陰而治針。《醫學入門》中的捻轉補瀉則更為複雜﹐須結合手足左右陰陽呼吸﹐來進行補瀉。以上諸種捻轉補瀉法﹐均強調須在針刺後針下出現得氣感﹐方可施行補瀉。
捻轉補瀉法自問世以來﹐由於出現多種不同操作方法﹐使此種補瀉方法難以在臨床上真正實行。當然﹐捻轉補瀉法亦無任何《內經》中的針刺理論為依據。所謂針後“得氣”感﹐與《內經》中所論述的“氣至”“得氣”概念完全不同。捻轉補瀉法的產生及應用上的混亂﹐是後世針灸臨床離棄《內經》中針刺理論的結果。
()  提插補瀉法
提插補瀉法首見于明代李梴《醫學入門》﹐文中提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瀉也﹔慢提緊按火燒身﹐補也。”其具體手法是﹕補法要慢提緊按﹐即將針體向下插時﹐速度要快﹔將針體向上提時﹐速度要慢。瀉法則急提慢按﹐即將針體向上提時﹐速度要快﹐而將針體向下插時﹐速度要慢。
由於提插補瀉的不同之處﹐在於提針插針的速度快慢﹐臨床上不易掌握。明代以後的針灸醫生又提出“一進三退”或“三進一退”的操作方法﹐如補法為慢提緊按﹐“一進三退”﹐則一次插針至深處﹐再分三次提針至淺處。
很明顯﹐提插補瀉法的關鍵在提針插針速度不同﹐與《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的徐疾補瀉相近。《靈樞小針解第三》﹕“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即是從進出針快慢而行補瀉。雖然﹐兩者具體補瀉方法相反。但是﹐都是依據進出針之快慢而行補瀉。
根據提針插針速度不同﹐而進行補瀉的方法﹐其不符合針刺理論之處﹐在本章“徐疾補瀉”篇中已有詳細分析。簡而言之﹐任何針刺補瀉之前﹐無論進針快或進針慢﹐均需要先針至氣穴﹐然後才可以做補瀉。在針未至氣穴之前﹐補瀉是不可能實行的。換言之﹐以進出針的快慢論補瀉﹐實際上失去了補瀉的基本前提。
至於後世針家在解釋提插補瀉法時﹐強調應先進針得氣﹐再行提插。這裡的“得氣”乃是指針刺後病人酸麻重脹的感覺﹐而不是《內經》中的“得氣”或“氣至”。所以﹐即不知何謂之“得氣”﹐再做提插又有何意義呢﹖
提插補瀉法在現今臨床上仍有應用。不過﹐具體操作時﹐又加上了用針力度﹐且強調先進針得氣﹐再行提插。如補法慢提緊按中﹐針體向下插時﹐用力大﹔針體向上提時﹐用力小。瀉法急提慢按﹐針體向上提時﹐用力大﹔針體向下插時﹐用力小。這種行針時補瀉之時﹐用針輕重﹐毫無理論依據。
綜上所述﹐提插補瀉法不符合《內經》針刺理論。
() 平補平瀉法
平補平瀉法﹐最早見于明代陳會的《神應經》中﹕“凡人有疾﹐皆邪氣所湊﹐雖病人瘦弱﹐不可專行補瀉。《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患赤目等疾﹐明見其為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其餘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後補﹐謂之先瀉其邪﹐後補真氣。此乃先生不傳之秘訣也。如人有疾﹐依前法針﹐用手法催氣取氣﹐瀉之即畢﹐卻行補法。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轉針。如針左邊﹐捻針頭轉向右邊。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針﹐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後﹐仍捻針深入一二分﹐使真氣深入肌肉之分。”
很清楚﹐平補平瀉的理論依據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其針治具體方法則是先在輸穴上用瀉法袪其邪。然後﹐再在同一輸穴上行呼吸捻轉補法﹐以扶其正。一如許多後世針家﹐《神應經》提出平補平瀉法﹐也自稱以《內經》所論為依據﹐使人覺得其出有源。但是﹐實際上卻恰恰相反。
首先﹐《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陰﹐或生于陽。其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明確地指出了導致疾病的幾種主要原因。《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中﹕“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僅是針對外邪致病的論述﹐並不包括因飲食居處﹐房事不節﹐七情所傷導致的疾病。所以﹐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作為臨床辨證的唯一依據﹐顯然不妥。
其次﹐《神應經》中所論的平補平瀉法﹐是在同一輸穴上實施補或瀉。根據《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中“脈氣所發”的輸穴理論﹐輸穴為經脈的代表。在同一輸穴上實施補或瀉﹐也就是在同一條經上先瀉後補。
《素問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中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明確地指出﹐無論是外邪或內傷所導致的經脈或臟腑的病變﹐非虛即實。《素問藏氣法時論》《靈樞本神》《靈樞經脈》等篇﹐詳細論述了臟腑經脈的虛實辦證。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即根據辨證而確定相應治則。例如﹐若辨證某經為實證﹐則應瀉其經上之輸穴。若辨證某經為虛證﹐則應補其經上之輸穴。同一條經上補瀉同用﹐明顯是背離了上述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
因此﹐《神應經》中的平補平瀉法﹐也是不符合《內經》理論的產物。
現代針灸臨床應用的平補平瀉法﹐則是一種不分補瀉﹐以得氣為主的手法。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針灸學講義》﹕“是將針刺入穴位後﹐再作均勻地提插捻針﹐使針下得氣﹐然後根據情況﹐將針退出體外。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虛實不顯著或虛實兼有的病證。”此處所論更是背離了《內經》中辨證論治的原則。病變即有虛實﹐針刺治療當然需要“虛則實之﹐滿則泄之”。這裡所謂的針下“得氣”﹐並非補瀉﹐而只是針刺後病人出現的酸麻重脹感覺。
《神應經》中的平補平瀉法﹐雖然不符《內經》理論。但是﹐尚知需要補瀉。如今的平補平瀉法﹐則索性將補瀉亦去之﹐離經更遠。這種不分補瀉的平補平瀉法﹐在現今針灸臨床大行其道。
()  九六補瀉法
九六補瀉法始于明代李梴的《醫學入門》﹕“凡言九者﹐即子陽也﹔六者﹐即午陰也。但九六數有多少不同﹐補瀉提插皆然。言初九數者﹐即一九也﹐少停又行一九﹐少停又行一九﹐三次共二十七數﹐或四九三十六數﹔言少陽數者﹐七七四十九數﹐亦每次七數﹐略停﹔老陽數者﹐九九八十一數﹐每次二十七數﹐少停﹐共行三次。言初六數者﹐即一六也﹐少停又行一六﹐少停又行一六﹐三次共一十八數﹔言少陰數者﹐六六三十六數﹐每次一十八數﹐略停再行一次﹔言老陰數者﹐八八六十四數﹐每次八數﹐略停。或云﹕子後宜九數補陽﹐午後宜六數補陰。陰日刺陽經﹐多用六數補陰﹔陽日刺陰經﹐多用九數補陽。此正理也﹐但見熱證即瀉﹐見冷證即補﹐權也﹐活法也。”這裡很清楚﹐九六補瀉乃是在提插補瀉上﹐依據時辰子午而行九六補瀉之數。同時﹐又依行針之數﹐分為老陽少陽初陽﹐老陰少陰初陰。
《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勿復針。”
《靈樞終始篇第九》﹕“凡刺之道﹐氣調而止。”即針刺補瀉氣調而止。九六補瀉法﹐機械地應用不同針刺次數做為補瀉﹐即無任何理論依據﹐也不符合針刺補瀉原則。
()  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透天涼為複式補瀉手法﹐其源自明代徐全《針灸大全》中的《金針賦》﹕“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燒山火﹐治頑痲冷痺﹐先淺後深﹐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二曰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淺用六陰而三出入﹐緊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該法是提插補瀉﹐九六補瀉法以及開合補瀉合用。即將輸穴分為三部進針或出針﹐每部行提插補瀉﹔補法做九次﹐瀉法做六次﹔出針時﹐補法則立即關閉針孔﹐瀉法則開大針孔。
關於提插九六補瀉﹐前面已經述及﹐均不符合《內經》針刺理論。這裡雖然有開合補瀉在內。但是﹐燒山火和透天涼的補瀉操作方法﹐亦是與““凡刺之道﹐氣調而止”﹐這一針刺補瀉的基本原則相違背。
其它複式補瀉手法﹐如《金針賦》中的“青龍擺尾法”“白虎搖頭法”“蒼龜探穴法”“赤鳳迎源法”龍虎交戰法”﹐均與燒山火和透天涼補瀉法一樣﹐只有機械地補瀉之舉﹐卻無“氣調而止”的補瀉之實。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内容为网友推荐文章,我尚无能力一一验证,盼论坛中此道高手予以指点!
发表于 2009/6/29 18: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钊医师的灵枢针灸,对经典深入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医学历史和当代现状,进行了比较。这对正确认识经典,认识本来的针灸面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要深入了解灵枢经做为针灸经典的意义 ,自己去读原文是最省事的方法。但这个省事,不是说简单易学,而是勤奋努力后,可以直入本源。
个人一点看法,望同道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30 0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