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素灵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录音文字整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课 20080701_四气调神大论

由万里天、抱一、道法自然、善从之整理

大家好,不好意思来晚了,有点事耽误了,是这样,跟大家说,咱们有一个题外话,今天不打算讲那么久,所以说做个引子供大家思考,找合适时机咱们专门讲一下六经。这个六经很有意思,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然后我们做思考题吧。第一个问题就说,这个六经的命名为什么阳经叫少阳、太阳、阳明,而阴经叫法不对称,是少阴、厥阴、太阴,为什么这样叫?这里面非常有学问,如果说咱们传统的四象来说是少阴、少阳、太阴、太阳,那么这里面它不是,这三阳和三阴叫法不对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三阴三阳的命名不对称?阳经叫法如果说少阳阳明太阳那么阴经也应该叫少阴阴明太阴,这个阴明或者阴显或其它的都可以,但是它没有这样叫,这里面有深刻的道理,这是第一。

第二,关于三阴三阳的配伍,为什么少阳配厥阴、阳明配太阴、太阳配少阴?若按我们正常的思维应该少阳配少阴、太阳配太阴、阳明配厥阴,这是我们正常思维,但为什么三阴三阳的配属也不对称?

然后第三个问题,就是三阴三阳的开合,三阳为什么开阖枢,三阴为什么开阖枢,也就是它们之间哪个主开哪个主阖哪个主枢?里面有什么确切的道理?

就这三个问题吧,然后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下周或大下周我们找合适的时间给大家讲一下,因为这个不仅是一个人体生理的一个问题,它涉及到一个对气化的认识,这里面藏了一个很玄妙的东西。很多人学阴阳学来学去,很多人在里面绕不出来,古人设了很多套,这些套揭示了整个气机的运化和阴阳转化的规律,这里面涉及到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这个如果我们把三阴三阳搞通了可以对整个气机有个深入的了解,那么先拿出这三个问题让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咱们进入正题,今天我们来讲《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大家看一下《四气调神大论》这个命名,叫四气调神,我们分别来讲一下什么是四气?什么是调神?所谓四气,开阖升降、生长收藏、春夏秋冬,这个是气机运化的一个大概的规律。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这是《周易》里的一句话。可见,交通、气往来变化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无非是四气、四时嘛,这个我们观天象,法天时就可以发现这个大自然春夏秋冬给我们无限的启示,成住坏空、生长收藏、生老病死,无非是四气组成。春气生夏气长秋气收冬气藏,那么我们能从四时中领悟到生长收藏的道理,对我们认识气机、我们的生理乃至我们的身心以至于我们的为人处世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们详细来讲。

这个“四气调神”,它没有说“四气调形”也没有说“四气调气”说的是“四气调神”,这个就是《四气调神大论》的眼目、精华核心所在。所谓的“四气调神”,通过观察四气的生长收藏的变化使我们能够调御自己的心神,以符合自然运化的规律,那么这个就是“四气调神”。你看这里面没有涉及到形,神气情况我们讲过是自然存在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两个,一个是气一个是神,通过观察整个万物气机变化,我们顺应这种变化来调节我们的心神,就是四气调神。下面我们具体来讲四气如何变化,我们如何调神?调神非常重要,神气形三者不相失不相离是整个存在的现象,他们三者发生了种种的变化,主宰着我们整个的世界。神统气、气化神,这是一脉相承的。同样神依气、气归形这个又是互相依赖的,所以说我们学中医也好、处事也好、养生也好,对神的调养至关重要。其次是调气,再次是调形。那么很多人练健美操也好锻炼身体也好都是在形体上下功夫,这是锻炼枝末,这个锻炼是低级的锻炼,但低级有低级的用途,高级有高级的好处,所以说我们不可偏废,既要锻炼形体同时又要调气机,更重要的是神气的保养。

好,那么下面我们开始讲《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用四时来模拟四气,四气反映最明显最宏大的也就是四时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原文:“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我们横着来讲吧,它举了四时,春三月叫发陈,夏三月叫蕃秀,秋三月叫容平,冬三月叫闭藏,我想这样咱们往前推,大家对语言比较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我们讲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它气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春叫发陈,什么叫发陈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两种理解都可以,第一要从陈旧当中重新生发出来,第二种理解就是发陈,陈当陈布、疏布讲,把东西陈列、摆列出来,叫发陈,可以当发生而布展,这两种理解都通,一是从陈旧当中而生发,一种是发生而不展,象小苗生出来嘛,从地理拱出来叫生,小苗舒展开来叫展,那么这是生气的总称。

夏三月叫蕃秀,什么叫蕃秀?蕃是繁茂,秀是华秀。那么这个是冬气藏起来之后,万物繁盛种子都发芽天地一片繁荣这个叫蕃,秀是这个东西开花了叶子都很条达,这个叫秀,所以说蕃秀两个字充分表示气机如何条畅长养,从原先小苗破土生长到非常茂盛,这叫蕃秀。

接下去,秋三月此谓容平,什么叫容平?这也是拆开来讲,容是成而有物,平是平布开衍,这个话怎么理解?就是说这东西已经长成了,容容然,可以藏物,一个器物可以容物,因为已经长出来了,叫做容,容而大,大而显。平就是平均分布开来,这就是疏布的一个过程,象肺,肺大,两肺叶中都可以容空气叫做容,肺气条达百脉,升降气机,呼吸吐纳,使气机平均分布全身,这叫平,我们通过身体可以很好的理解什么叫做容平。古人用词造句相当讲究,可以一字一义,这个是确实的。

冬三月此为闭藏,这个也是拆开来讲,什么叫闭什么叫藏?就是古人用字造句的时候一字一义,并非象现在一个词组一个意思,比如说翱翔,什么是翱什么是翔古人分得很清楚,闭藏也一样,闭,使气闭起来,藏是闭后坚藏,闭后气机坚藏起来,不再出来,象种子一样,树木落了种子,种子埋到泥土当中闭藏不出,这就叫闭藏。就是说发陈、蕃秀、容平、闭藏实际上生动的解释了气机的四气变化,我们应该感谢古人,用如此精准的辞字把气机形象生动的说了出来。看这一块有没有大家不理解的,可以随时打出来,咱们可以沟通。春气生故发陈,夏气长故蕃秀,秋气成故容平,冬气藏故闭藏,这个直接是命名方法。

接着往下讲,大家一定要跟着这个思路来走。生长收藏,开阖升降,你看我们为什么把开合升降插进来呢?春三月发陈是生,万物开始生长,夏三月蕃秀是开,气机开达所以成繁茂华秀的景象,秋三月降,气降才能容平,冬三月闭,气合才能闭藏,是符合我们气道开阖升降的机理。

那我们接着来说,春三月发陈,天地俱生,有一个生,气机已升。那么夏三月天地气交,这里跟大家说一下,因为气开了之后才能交,一个气,大家户户门窗紧闭不能相交,只有大家把门窗打开,万物授粉互相交达,在这个才能天地气交,云蒸霞蔚嘛,天以行云,云气上蒸,天气下降成为云雨,天地气交,它必须在开的状态下才能气交。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个什么意思呢?天气要收引,地气由于天气的收引使天气变得更加清明,地气以明,因天气急而明,就象秋高气爽意思一样,不再天地气交,天地气交则云行雨施,云行雨施就不会地气以明,天气一收,云不施雨不降,万里晴空秋高气爽,这个地气才以明,天气以急,收引了不再相交了。那么到了冬三月呢,水冰地坼勿扰乎阳。这时气机收敛,太阳角度很低热量不够,水冰地坼,勿扰乎阳,就是不要再惊动阳气了,阳气已经休息了,到地底下闭藏起来了,就象种子一样,如果再扰动阳气,让种子在非其时的时节发芽,对种子是一种摧残。

那么看了首先是天气俱生万物以荣,天地之气开始升达,万物开始发芽繁盛方向努力。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就是开花,实就是开始结果,一派蕃秀景象,万物华实。那么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如果加一句万物呢,万物结果,万物开始结果。那么冬三月呢,水冰地坼勿扰乎阳万物凋零。你看它行文的规律是这样的,首先是月份,月份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下了个定义,然后告诉你天地怎么样,再告诉你万物怎么样,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一个问问题,咱们看一下:冬三月地坼是否不太象闭藏?这个肯定不是了,水冰地坼这个是地裂了,冻裂了,因为收引所以才会裂,这肯定不是开象,象我们手,冬天被冻裂一样,能说你的手开了,气开了吗?只能说你的手受到伤害而导致的,气机内敛导致裂开的口。

你看这个阳气啊,可以比喻阳气也可以比喻成气机,因为古人把阴阳合体的气机叫做阳气,并不是说孤阳,那阴气哪去了?你不能这样来,阳气走来走去,阴阳相随的。所以阴阳呢,整个和谐的气机,我们古人统称为阳气,而并不是只是阳气走阴气相离,这个我们讲过多次嘛。阴阳是须臾不相离的,阴阳是相合的。任何物体都是这个,矿物质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这个进一步说明,这个化合物是阴阳和合的一种正常状态。你不如直接管它叫气,反正别管它叫阳气叫阴气,也就是一团生机一团气机,这样我们能很好的理解整个的事物变化。

那么接下去人怎么做呢?有了天地了,有了气机了,有了万物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么,“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先讲前面啊,夜卧早起。古人是怎么说的呢?“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那么这个可以说一下了,春三月,夏三月,都是夜卧早起,白天劳作的时间多,这个正好符合整个气机生长的规律,由春到夏,不断温暖嘛,阳气渐进阴气渐退,这时候我们应该劳作,而不应该昏昏欲睡。我们知道人哪起居作息,作则阳气振奋,息则阳气归藏。那么春夏是阳气发陈、条达、生长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多利用这个时机使我们的阳气符合天道的运行,而不应该过多的睡觉使阳气闭藏。我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那么春天正好人的大的周期的气机运行的时候,那么春天能够登高能够望远,能够做更多的户外活动,有利于你整个身体的气机的条达。如果你懒洋洋的,也不锻炼身体,而昏昏欲睡,那么由于春天的生机没有很好的建立,那接下来的夏天秋天冬天你都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气机底子去运化你的阳气,也就是说使你阳气运化最好的时节就是春天。虽然艰苦但是却有无限的希望和动力,那么就和早起一样,有人身体不好不愿意早起,现代科学表明,早晨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不让人去锻练,这个是片面的。那么这个时候太阳蓬勃升起的时候,带动整个气机的升达,你一定要借这个势,去早起去运动、活动,去开达气机,这个不是吸多少氧气的问题,而是要随着太阳的蓬勃生长去开达你的气机。
   
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年轻人不要以挣钱当成目的,而要以锻练为目的,锻练经验嘛。这个也一样,以开达气机为目的,不是让你去吸多少氧气,这个大家要搞清楚,春天和早晨都是环境最利于你的时候。春天青黄不接,东西少,没有东西吃,没有瓜果梨桃,不象夏天秋天食物的丰盛,但却给你提供了无形的一种生长的气机,这个气机谁能把握到,谁的身体就会好。早晨也一样,早晨空气污浊不好,人百脉不是很通畅,这个时候人就需要通过这个气机去调,这个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道理。那么这时候是创造的时节,不是守成的时节,也不是享受的时节。所以说春天夏天一定要夜卧早起,早晨早早起来,晚上晚点睡。但是这有一个度,什么度呢?就是见天光而起,不要起得太早。起太早伤阳气嘛,晚睡呢,太阳落山后要休息,那么现在整个环境改变了嘛,希望大家春夏不要过11点,任何时候都不要过11点。因为11点之后是子时,是合阴的时候,是闭藏的时候,是养肾气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如果过度地每天睡觉很晚,对你的肾脏潜移默化地会形成损伤。
   
还有人说早晨起不来,生活习惯形成了,必须11、12点起,说什么也改变不了。那么我只能说你还是没有一定的毅力,只要你要下这个决心,你起三回早,一定要起。7点睁开眼睛,拿个闹钟,或者让人打两巴掌,这都可以,一定努力爬起来,你只要爬起来三次,连续三天,那么你就会给你的阳气一个信号,这个点儿阳气要出来。《黄帝内经》上说过,卫气行嘛,人眼睛一睁开,卫气就从里面鼓动出来,卫气从哪出呢,从眼睛上出,卫气象沐浴一样走遍全身,这时候你眼睛一闭上,卫气又缩回去了,长此以往,对你的卫气和整个身体的运化非常不利 。
   
古人说了嘛,很多事情要在中午12点前办,喜事,大事,还有一些修行,都是这样来考虑。为什么呢,因为12点前是阳气长,12点后是阴气生。现在很多人活都活下午或晚上,都活阴的时候,这个不好,应该尽量活阳分的时候,阳气长的时候做事。你看很多老头老太太啊,5点多天蒙蒙亮起来,一上午能干很多事,从5点到11点,能干很多事,这就是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给你提供的一种资源,让你很好地去利用这种阳气升达、阳气长的过程,使你精神健旺。现在很多人不是,很多人过晚上下午,这个不对,这个跟大家说一下啊,真正好的时候是上午,不是下午,也不是晚上,大家春夏一定要夜卧早起。早起一分则多长一分精神,这话是千真万确的,不要觉得觉没补足,还要再睡一会儿。睡觉这个问题啊,你越睡越昏沉,少睡反而清醒,这是古人总结的经验教训。睡一定要睡够8个点儿啊等等,如果人三分之一时间都在睡梦中度过,这个是不好的。因为睡梦中人是不由自主的,如果自己的神识是不能控制的话,那么对你神识的整个的锻练丧失了很好的机会,以后我们可以讲一下梦的性质和梦与寤之间的区别联系,有时间再讲吧,今天咱们讲《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早卧早起,到冬三月就早卧晚起,也就是秋天阳气收敛,阴气渐盛,那么这时候要早点儿睡。那为什么要早点儿起呢,它说的早点起,肯定不象是春天夏天起得那么早。因为秋天哪,阳气在外,阴气在里,所以仍然可以靠在外的这点阳气让人早起。所以我建议大家也应该养成早起的习惯。到了冬三月早卧晚起,这时候啊我们就要顺应天时了,太阳落得早,我们就要睡得早,太阳升起得晚我们要起得晚,这叫顺天时,应天道。你看看我们一定要亲近自然,通过自然的规律来悟道理,同时应用于我们的周身。这就是我们上次讲过的,"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的道理,也即"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其实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向母亲学习。因为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少,了解的太浅、不清不楚,所以一定要向自然学习。你看现在很多仿生学,都是向自然学习的结果嘛。那我们老祖宗就是以天地为父母啊,从天地这儿学了太多东西,感悟了很多人生哲理。
   
好,那么我们接下去来说。这只是说作息的规律,那么我们做呢?那么我们这么来讲吧,夏三月,还有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嘛,这是一起的,就是作息,什么叫无厌于日呢?就是要勤劳,不要厌倦白天的劳作,叫无厌于日,这时候啊,要积极地做事,不要忧伤,不要忧愁,不要疲倦,高高兴兴地充分享受夏天带给我们的阳气充盈的乐趣,这叫无厌于日。春天是这样的,广步于庭,被发缓行,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时候我们要在庭院当中来回踱步,并且要把头发散开。大家不要小瞧这一个步字,因为人的阳气从足生,生机从足下起,所以这时候,我们要经常运动我们的腿脚,使阳气从足下起,所以叫广步于庭。就象你说是这个运动,那个运动,它叫广步于庭,广当阔讲,步当足讲,阔足,在庭院的当中,使阳气生长出来。你看古人用字非常精微,它没举别的例子,广步,广字广阔,是足的运动的一个态势的描述。因为原先,冬天我们气机闭藏,到了春天,要通过使你的足加快运动使阳气升腾起来。

这个我们原先讲过啊,人衰老,从足下衰,那么长阳气也从足下长。很多现代人哪,步履蹒跚,到4、50岁走路打晃,那么你要小心了,你身体的气机出了大问题。上次跟大家说,儿女孝敬父母,一定不要让父母坐轮椅,很多买一个高级轮椅,摔不倒了,推着走,什么景都能逛。那么我跟大家说,这个大错特错。因为老人哪,一定要腿脚灵便,不灵便也要使腿脚时常运动,如果一旦不运动,气机凝滞,足部的气机凝滞啊,使周身迅速衰弱下去。所以说,劝大家经常经常慢步,慢步的好处非常多嘛,有专门的文章,慢步使周身气血通畅,气机都是从足部升起的。所以说我们看到《周易》的复卦,地雷复,或者叫震卦,阳气震于下,震者足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足。

“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什么叫被呢,就是披发。把头发散开,古人不剃头发,都盘结起来,拿一个簪子插上,这时候要把头发披散开来,被发缓行,缓行是指周身放松下来,不要那么闭藏了嘛,缓达以使气生,披发由原来卷缩的状态,使整个头发条达开,这就象种子的小芽,蜷缩在两个子叶当中,遇时而发,伸展开来,不断地向外生长,那么这个也是应了头发,你把它散开,使你的气机升达,从这儿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对气机造成影响,头发盘结使气曲,头发散开使气散,那么披发缓行,就是使形体和缓舒畅,使生机顺畅条达地生发生长。
   
那么我们看一下夏三月,无厌于日,让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享受夏天的时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说到鸡,我们多说现两句。鸡啊,雄鸡一唱天下白嘛,赶阳气振奋之时而鸣叫,这是知时的一个动物,动物基本都知时,各自有各自的体现,那么鸡通过打鸣的方式,告诉我们早晨阳气出来了。古人迷信啊,鬼在鸡鸣之前要走掉,道理也在此。鸡的身体感受到,那么它通过打鸣的方式宣布阳气胜利了。阳气通过一天的扭转,重新又升达开了。鸡叫不一定是太阳出来了,是太阳从地平线以下开始发动的时候,这个阳气通过磁场也好什么场也好,就感应到鸡的身上,鸡就可以打鸣。

关于母鸡打鸣,这个历史书上都有报道,这个是种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母鸡是阴气所化嘛,阴气打鸣证明气机逆乱,所以说我们观察这个鸡的打鸣,有的鸡打的非常响亮,这是阳气振奋畅达的一种表现。他这里面说的是“与鸡具兴”告诉人们“阳气起来了”你也要起床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顺其道、很好的汤药吗?现在城市里面我们基本上听不到鸡鸣了,觉得很可惜。因为鸡叫同气相感嘛,它一叫同时也感应你身体的阳气振奋,这个是物物相感,像一个好人跟一个坏人相处,好人可以感染坏人嘛,坏人同样也是可以感染好人,那同气相求嘛,“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说的还是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水流湿,火就燥”水是往低处流,火往高处燃烧,“水流湿,火就燥”,火就燥你也可以理解成干燥的地方容易着火,湿地的地方水容易流入。

我们看一下冬三月,它说了“必待日光”这个时候水冰地坼,白天短晚上长,这个时候阳气闭藏,不要随便的露出来,就像蛇和熊冬眠一样,这个时候你给他叫醒了,它没有食物吃,那天气那么寒冷,很容易冻死。这个时候人也要这样,一定要等日光出来,证明阳气这个时候露头了,再小心谨慎的再起来,晚上太阳落下去,赶紧的收拾回到家里,不要再做任何大的事情,也不要周身出汗,尤其冬天不要汗大泄,汗泄伤阳气,这段应该没有问题了。

《四气调神大论》从哪个气说到叫什么名字,天地怎么样,万物怎么样,你的作息应该怎么样,具体的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这个一脉相承,井然有序,不苟文字,就是一个文字都不苟且,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文明,这何其灿烂,大家应该多多继承,多多思考,这样能够泽被后世。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接着往下讲。

问:为什么到秋三月才提到鸡,而不是在春天提鸡?

看看大家有没有回答的,有人是这样回答的:酉鸡,酉位在鸡主秋,秋天鸡鸣叫的特别响亮,再就是冬天,春夏则一般,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回答啊,这个问题提的很不错,因为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嘛,本来不想展开来说的,那既然提到了,咱们就说一说。首先看看大家有没有发表各自的见解啊,为什么春天没有提鸡,而到了秋天提鸡,与鸡具兴嘛,什么道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跟我一样,都有这样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想法和毅力,这个问题不提出来说,过也过了,既然提出来,咱们就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也涉及到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有没有说一下的?为什么到了春天不提鸡,秋天提鸡?有人说:公鸡年前基本都杀了,春天哪还有鸡啊?有没有回答的?最好是从气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说是鸡、酉鸡属金应西方,这个是对的。但为什么酉鸡?因为鸡属金啊?为什么酉鸡?还早上打鸣?早上是春天,是辰,是木,那么这个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可以这样跟大家说,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这个气道中医啊总是隔靴搔痒,落不到实际,那么你这个老是搞一些阴阳五行之间的一些套路自己去推,推来推去仍然不知其所以然,当时把这个十二属相都讲透了,我讲的还是比较全面,你必须知道鸡的气机是什么样,你才能知道为什么这个秋天提鸡而春天不提鸡,那这个鸡为什么早上要打鸣,好多人很有意思,你问为什么鸡是酉啊,他告诉你“啊,这是古代的规定,你不要问什么,记下来就是了”,肝为什么属目啊,希望大家都能深究一下,这个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肝就是属木,心就是属火,那么后来有的说什么肾属水啊,什么都来了,大肠属金什么意思啊?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切实的要解决的,可以这样跟大家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没有发展进步的可能,因为昨天我看到这个最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说有一讲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说这个基础理论啊首先是精气,然后是阴阳,然后是五行,脏腑这些东西就开始说了,他说精气神说的很对,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精气组成的,精就是气,气就是精,流行变化于天地之间,那么接着到了阴阳五行、五脏六腑就不讲了,完全不讲精气了,那么既然你什么都是精气运化而成,变化而成,它的道理是什么?规律是什么?各个脏腑又有什么状态和性质的精气组成,这个精气之间如何流演变化,他不讲,那么这个就是浅尝辄止,直接就是古人说了这个精气学说,那么简单的就是鹦鹉学舌,那不是精气学说,怎么个精气就没人深入的探讨,同样五行、阴阳八卦都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你最终不可能学好中医,也不可能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好,那么咱们看一下啊,看看大家是怎么回答的,有人说“酉字为九,九为阴中含阳,秋天阳气归于潜藏,酉,太阳从西方下山,从象上看,太阳下山之象,太阳下山为阳气收藏,比类取象,早上阳气生长,阳主动,酉金在秋,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你看,大家这样的回答啊,一个大家都犯的毛病,酉先不说了,因为这个酉字我也没有具体的来查,可能跟大家说的也差不多,天气以急,地气以明,金空则鸣,鸡叫,那么这个说法,很多是肺空则鸣嘛,为什么金空则鸣呢?是不是空了他就鸣叫呢?肯定不是,那你这个解释说不通,金空敲则鸣,那木空敲是不是也鸣呢,木空敲也鸣,这个有问题,清晨鸟叫,怎么不是鸟,这个不用说了嘛,应该鸡鸣叫的声音和鸟叫的声音对人的感染力不一样的,所以就拿这个鸡做比喻了嘛,所以主要是举个例子来说嘛,“肺主金,肺主鸣叫”,那这个肺为什么叫,这个说不清楚。按理说震主鸣,震主声,而不是肺主鸣,不是金主鸣,这个大家要搞清楚啊,万物皆可鸣,你不能说是肺主鸣,也不能说是金主鸣,这个不对,金能鸣叫,木就不能鸣叫了吗?那个讲的什么肝主呼啊,你这个呼喊都是通过肝气升发出来的。

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什么是金?金是种什么气机?剩下呢,木是种什么气机?这个公鸡又是种什么气机?早上又是种什么气机?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看早上春天的象征,我们知道早上气升的,那这个鸡又配酉,鸡为金,这个也可以说是一个定论吧,那同时要注意了,这个鸡又是巽卦,那么又是主木,鸡又主木,那么在十二生肖当中鸡又是陪配给了酉,又主金,那这个是不是古人搞糊涂了?有矛盾,还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大家要搞清楚。有人说了“升与降,有降才有升”,这个也可以说是有它的道理,现在大家开始说到一些点子上的问题了。那么也就是只有这样讨论问题,我们才有可能进步,去摸清这个实质,不然的话啊永远是空中楼阁。你下边打的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也就是大家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讨论问题,那么永远是海市蜃楼,你看书看再多或者条文看的再多,你也不会理解其中的内蕴,大家从气机从本质找问题,那么就从现在开始。

你要知道什么是鸡,什么是早晨,什么是鸣叫,什么是金什么是酉?说什么问题啊,是说的这个问题,这个《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关于秋三月最后有一个“与鸡俱兴”,也就是这个鸡他早上要打鸣,早晨啊又是春天的象征,有人就问了,为什么不是春三月“与鸡俱兴”啊,为什么把这个条文与鸡俱兴拿到秋天呢?这个鸡是司晨,晨是指春天,那么这个秋天放在这个地方他有没有什么深意?这个主要的是这个问题。我们前面讲过了,广步于庭,这个步字是足,所以配春天,诸如此类,万物华实,天地气交,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名词都是精准的论述气机的状态,那么在这里面也是一样,这个古人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仍然有他的正确的解释方法,所以所秋天与鸡俱兴是有他的深意的。

这个主要讨论一下,鸡为什么配秋天,同时为什么鸡又司晨主春,那么这是不是矛盾的啊?如果说鸡他这个早晨阳气一升达他鸣叫代表阳气,那么应该放在春天来说这件事情,但是这个恰恰相反他放在了秋天来说,这里面有人就不理解了,所以引出了以上大家关于鸡晨酉金的论述,看看大家还有没有说的,如果没有说的我跟大家总结一下告诉大家关键的看问题的一些方法,看问题的方法一定要掌握,角度一定要多一些,问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一个问题搞不明白要反复的思索,直到想明白为止,决不放弃。

如果学过《周易》的朋友大家知道,把这个鸟比作离,为什么呢?因为鸟啊在天空飞翔,处在高处,他的用要在两只翅膀上,中间身体狭小,用在两边嘛,所以说主离,鸟主离,鸡主巽,这个怎么跟大家说呢,离降一点巽,因为这个鸡退化了,阳气不能完全用在外,像离,所以说鸡飞不起来嘛,飞不高!他的象是阳气衰退示外的一种表现,鸟是阳气俱足蒸达天空的一种表现,所以鸟是离,鸡是退化的意思,但是他有很漂亮的羽毛啊,又是鸟退化来的又具备鸟的特征,两个翅膀还能扇,是阳气衰微的表现,但是这个阳仍然衰微在外,外表光鲜,内里是糟粕,离卦呢,鸟啊是内外都通明,你也可以说是内暗,但是咱们主要从用上来说,这个鸡啊是退了一步,所以说鸡是离卦的退卦是巽卦,那么阴气升阳气退,那么这个是巽卦的一个特点,鸡就有这个特点是鸟的退化,那么他用巽卦,属金,金为什么呢,金就是阳气收隐,阳气在外,而里面阳气动力不足,就像秋天有瓜果的熟了但是没有生长的动力了,不会再生长了,就是阳气的收隐了,天气以急了,春天夏天都耗光了,到了秋天只是收藏,就像到了晚上空气清鲜了,但是阳气没了,都是阴气了。同样鸡也属于这种气机的状态,他不会飞了,失去了飞腾的能力了,但是他还有一身光洁的羽毛,尤其那个雄鸡嘛,长的很漂亮,所以说他是阳气衰老的表现,就像秋天一样,所以鸡真正的配秋天,是秋天之气的象征。天气以急,阳气不在,地气以明,外表仍然光鲜,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条,这个对大家以后学《周易》有莫大的好处。鸡或者鸟的羽毛啊可以用装饰,这个都代表华其外败其内的一种象征,这个鸡也是这样,飞不了了,没有飞翔的能力了,失去了阳气最重要的动力了,但是他也很漂亮。就像有些人能说会道,衣服光鲜,但是其实心中没有谋略,没有胆略一样,只会说不会做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就像很多软件一样,做的很封皮很漂亮,包装很漂亮说明书很漂亮,但是使用起来不好使,这只是外表啊没有内质,这个鸡啊也就是这个特点。这个鸡咱们也讲了,所以说这个鸡应秋天这个是必定无疑的。

那么鸡为什么司晨呢?晨是春气是木气,是升达之气,是早晨,升达的时候怎么和金气发生关系呢,那么这个我们就要说一下,万物相感,一是同类相感,二是对类相感,什么是同类呢,就是我是小孩你也是小孩就是同类相感,你是老师我也是老师能说到一起去也叫同类相感。还有一种相感就是对类相感,什么是对类相感呢,小孩和老人,老人慈爱孩子依靠老人这叫对类相感,男人和女人相感这叫对类相感,大与小,上与下相感,高与低相感,长与短相感,高下相倾,长短相形,音声相和这种相感是对类相感,坐在我对面我会跟他发生感应,太阳跟月亮要感应一样,那么这个感应是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的,而且随处都会发生这种感应,像男女一样,任何男女擦肩而过都会发生感应,这个不可否认的。像男人有男人圈女人有女人圈,同时男女之间也要相感产生男女圈,那么这个是宇宙的大理,也就是气机一条重要的法则,像同类相感像对类相感,那么说到这问题就水到渠成了,鸡是巽卦,象征金气,他会感应木气的变化,那么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前,气机就感应到了那个鸡,那个鸡是巽嘛,巽与震相感,震卦是早晨之卦嘛,那么就产生了感应,他通过自身的感应而产生的鸣叫,也就是本身鸡不是木,是通过相感,他告诉人们他感应到了木气而鸣叫,也就是一个男孩子看到一个女孩子他说很好啊,说出这么一句话或者会心的一笑,或者说是大声的呼喊出来,那么这就是跟鸡一样,这个卦呢?这个震和巽相配,叫风雷议,什么叫议?,就是长男长女互相感应而产生争议,那么就能不断繁衍下去,这事情越来越好嘛,男女相悦嘛,而且长男长女有各自的本位,同时又产生相互争议的事态,这叫做风雷议,所以我们通过风雷议卦就能很好的知道,巽卦的鸡为什么在震卦的晨时产生了一种鸣叫。那么妻子等待丈夫回来,一看丈夫回来了高兴的唱起了歌一样,当时看到了对方过来嘛,这也叫做夫唱妇随,音声相和。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学好气机,学好气道,这样对于我们认识任何事物有莫大的帮助,大家学好气道可以这样跟大家讲,这个《周易》啊看《周易》的原文,可以很容易的明白的看懂,不仅是孔子的十易,同时八八六十四卦,每一爻的爻辞大家都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意思。

有一个问了一个问题了,是不是你离开八卦就说不清了呢?这肯定不是了呢,借八卦来说明气机的状态,刚才我们不是讲了,举了那个例子你还不明白嘛,同类相感或对类相感嘛,同类和对类相感就是说明这个道理。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相感,发现这个男的女的一高兴这个不是鸡打鸣了嘛。

这个我跟大家说一下啊,因为这个是涉及到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问题,这个一个是以体言一个是以用言,巽卦啊本身是应该在西南,体上讲是在西南,用上讲这个巽卦是在东南。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生在震的位置,我们已经讲过任何事物都有体用,在哪是体,我想干什么是用,这又分出了两方面,很简单,先天八卦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你从这方面理解就很简单。鸡在东南体现了他的用,鸡在西方是体,震与巽嘛是相互为用的,他们主宰整个生机的蕴化,一个是阴一个是阳,两口子过日子。以阳为主嘛,所以震在东,阴为辅,所以说在巽的东南,这是在用上面,这一定要明白。酉金是阳气衰弱之地,所以说鸡放在这个地方,古人用意无非用在体和用上,因为这个你先仔细揣摩体用的关系吧,记得原先讲过体用,专门讲到体用,录音可以下载,我们讲八卦啊,先天后天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今天先不讲了。

好那么我们说最后一个,讲到最后一块就得了,讲到气这一块就得了。春三月,以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个说到了四气调神的点子上了,所谓四气我们讲了,生长收藏,所以到此才真正把这个调神的含义说了出来,调神的用意说了出来。那什么是志啊,就是我们的心志,不是肾气的志,而是心气的志,也就是心神,春天要使心神生,也就是我们要很高兴,做很多事情,做康复性的事情,要使自己计划,这个叫做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一定要保有这个阳气的升达之气,不能通过杀罚手法,要给予而不能掠夺,要赏识而不能采用刑罚,这个古代很讲究这个的,大家可以读一下《礼记》、《尚书》,就发现古人完全精通天道,春天不能杀人,都是到秋天杀人,春天多赏识,不要打人骂人,所以说要生要赏,不能杀不能夺不能罚,春天要有繁殖嘛,你要让他充分的繁殖,而不能说在他繁殖的时候进行掠夺,像鱼苗一样,春天要休渔嘛,你不能让这个鱼苗过多的捕捞,使的这个鱼苗不能繁殖。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遵从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规律,这个古人移树也很讲究啊,你春天要种树嘛,不能砍伐,要到秋天之后才能砍伐,而且古人挪起来很讲究,不会连根挪,他会比如说当年要挪这个树,说头年断其一根,第二年再断其一根,然后第三年挪,或者头年断其一根,第二年挪,不是说上来就是要把他的所有根砍掉直接挪走,都给对方一个缓冲的机会,这是古人的智慧,你看现在很多挪树挪的都死掉了嘛,因为这本身就是违反了规律。

好那么我们看一下夏三月,使志无怒,就是养志吧,什么叫无怒啊,春天已经很好的享受了阳气给你带来的好处,但不能过了头,不要再往上顶了,物极必返这叫使志无怒,就是不生气,但是他说的不是生气,说的是怒发之意,不过分的意思,使志不要过分的意思,吃两个馒头就可以了,不要吃第三个馒头,过犹不及嘛,说的是这个意思。到了秋天了气该敛藏了,使志安宁,这时候要享受胜利果实了,要安稳而宁静,不能再燥扰了,不然的话生气受到损伤,那么会对你这个生气造成损害。

那么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若伏若匿就是藏起来了,不在外边做任何事情猫冬,现在农村有猫冬这个习惯嘛,什么也不做,在家里打牌啊,讲故事,若有私意,什么叫私意呢,就是怀揣了一个元宝一样谁也不愿意给,藏着掖着,若有私意,不再赏不再生不再予了,若有私意,这个就是藏之道,若已有得,这个东西得到了,不再向外索取索求,那么现在谁又能够做到这几点呢,基本没有,很多到了冬天还要誓师大会啊,大干冬三个月,大有人在,这样呢使这个阳气啊不得闭藏,这个危害很重,冬天还要去创业,还要广结朋友,这个不好,要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保护自己,这只能说这个意思呢。

看有没有问题啊,今天虽然讲的晚了,但是时间也到了,有一点跟大家说一下啊,咱们这样来讲啊,无非想让大家明白气道的道理,无非四气,生长收藏,春夏秋冬,看四时的变化我们就知道了整个气机的变化,现在只有我在这儿讲啊,那么下次我们尽量的以提问的方式,再跟大家交流一下,因为这是开篇嘛,生长收藏整个的大势告诉大家,以后大家都用这种思维去分析,那没有问题咱们今天就到这吧,《四气调神大论》这个讲完春夏秋冬之后,下面就是一些很有名的字句,看看怎么跟大家来讲吧,下面很多条文都是教材上的很典型的一些句子吧,讲起来也有意思,大家也比较熟悉,争议也大,那么我们看看到时候怎么来讲,我希望大家把气道能够学好,因为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嘛,也没有什么难的,你只要每天用这种方法去思维,几年之后融入到自己的血脉当中,这样三阴三阳做引子,我想把时间拉的长一点,因为三阴三阳不好讲,你没有一定基础不好讲,咱这样每次我们都提一些小问题,每次可以把时间拉长一点,因为大家思考,也可以在下面找一些提法,不管谁说的你都可以发上来,因为这个不是咱们一家言嘛。这样说,到目前为止气的运化规律啊,这个气又是实际存在的,所以说这个来解释很多问题就可以简单明了,所以得一而天下蔽,虽然这不是真的。所以这样啊,把这个问题可以提到论坛上,让大家也有一个准备。

行那就到这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20080708--三阴三阳、四气调神大论

由善从之整理,红袖校对

上次讲的是《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四气调神就是春夏秋冬四气如何调悦我们的心神,这个是一个核心,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因为中医不光讲气,也讲神,神当然就是思维意识、想法观念,用心神来形容最好,不是一个思维的问题,因为感受也是心神的一部分!所以脑主思维,可以这样理解,肾主志,志就是思考的意思,上通于脑,脑就是志的执行机关,肾虚则记忆力、思维都缓慢下降,但神不会受到影响,所以说神还是从心中发出,这个跟大家说一下!

上次问了大家三个问题:第一、三阴三阳的命名是不对称的,这是为什么?第二、三阴三阳的相配是不对称的 ,不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而是少阳配厥阴,太阳配少阴,阳明配太阴,相配的不对称。这又是为什么?第三、三阳的开和枢和三阴的开和枢,道理何在?

这个我想继续讲《四气调神大论》之前拿出十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沟通一下,但是今天我不想讲这个,如果大家能够回答可以说一下,简单的我看一下大家是怎么来回答的,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个如果大家上周听了讲课的,应该有一个准备,如果大家没有听到的我刚才已经又重复了一段,看看大家有没有说一下,简单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提,比如说就拿第一个来提吧,为什么三阴三阳的命名是不对称的?那么大家可以就讨论这一个问题!

这一块跟大家说一下,我一再强调,古人的任何命名、排列、分配都是有深意的,不是简单的接受那么简单。你看有一个人这样说:“哦,居然没有想到,我以为只是人为定下的,没有实质意义!”如果我们只是什么事情都没有想到,只是古人怎么说我们怎么记,也不想为什么?那么我们学中医可能到老一场空!因为古人一个字一个句用的都非常讲究,就像原先跟大家说的,很多形容词形容的为什么这样形容不是那样形容?譬如小孩变蒸为什么用蒸而不是别的词?肺气用熏,熏浊的熏,所有古人的用此形容词、动词,都是经过谨慎考虑而使用,所以大家学习不求学的多而要学的精,一字一句都要深入来考究!

你看我们学这个四时四象,这个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相对应,就相当于少女配少男、老头配老太太一样的,中年人中男配中女,你说这样配多好啊!就像八卦一样,八卦也是一样,震配巽,长女配长男;离配坎,中女配中男;艮配兑,少女配少男。但是我们这个三阴三阳就不一样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你不仔细去思考的话,这个问题就放过了,就辜负古人的一片良苦用心!

那么大家有这样来回答的:“三阴三阳的气的状态有不同,所以命名就不同”。这个是否可以来具体说一下呢,体现什么样的状态?还有大家说:“三阳中太阳为父,三阴中太阴为母,母从子。”还有一种这样来说:“对称是一种绝对平衡,不对称是一种相对的平衡。”

这样吧!今天把这个问题再次的抛出,希望大家回去能够仔细的想一想,不要说在听讲的时候我提出问题就马上思考问题,下去就不再想了,这个是不好的。要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吧!可以翻番说或者问问其他的人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道理规律呀?如果说是三阴三阳六经将它命名,既然它是这样来命名的,它反映的气的什么一种状态呢?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讲过任何事物都是一团气,都由气组成,一团气分成六份,分成两份就是阴气和阳气,每一份再分成三份,这就是三阴三阳。如果说《周易》里面的六卦,刨去乾坤,就是乾坤所生六子,相对应该能够对的上。对的上为什么那边的命名和这边的命名不一样呢?这个大家想一想吧,如果三阴三阳这块搞不明白,包括咱们这个足三阴足三阳与五脏六腑的配属,如果你连基本的三阴三阳的道理都不明白,那么它配属你肯定不明白,为什么艮配厥阴呢?因为厥阴肝胆相照嘛,肝胆属木,那厥阴少阳相配没道理,那么外边络的是太阳经里边属的是少阴经,按理说应该是足少阴配足少阳,你看这个多好啊!但是却不是,它足少阴配了足太阳,难道古人对这个经络,对六经的命名只是这么简单的命名吗?还有阳明配太阴,这里面都很有意思的!

所以说希望学中医的,也不知道各位的底子怎么样,如果听不清楚最好认认真真想一想思考一下,这些东西就像盖高楼一下,这些都是地基,如果基地很马虎,上面也好不了!隔靴搔痒、海市蜃楼、捕风捉影!
我只有说这样来劝慰大家:时刻要有这个想法,就是古人的任何用词造句都是有它的深意的,你看这样来说的话“两阴交尽谓之厥阴”,这个书上说过,什么叫做两阴交尽,那么这个如果是两阳交尽是什么,一阳交尽是什么,一阴交尽是什么,这些都要琢磨。

就我们经常琢磨的,就是肝啊,肝脏这个脏器,是体阴用阳。那么好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广而推之,那么体阳用阳是什么?体阴用阴是什么?体阳用阴是什么?反正就四个嘛。经常听有人说这个肝体阴用阳,没有听人说这个肺是什么?心是什么样的?肾是什么样的?脾是什么样的?所以说我们用词一定要解而广之,用一贯的一个原则去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这个如果我们能够用的很熟练的话,就能够达到知一而天下知的程度,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极致!

还有这个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为阳气极盛,厥阴为阴尽阳生,二者意义不同,所以说不对称!你看这句话,厥阴呢阴尽阳生和少阳有什么区别?这个大家也要考虑一下,相为表里的两经分别是身体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梢交接,又分别属于相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脏腑阴阳相表里的相合。这是这样的,先跟大家说一下,关于三阴三阳的首先是在概念层次上,它还没有到经脉,还没有落实到经脉,大家首先不要考虑经脉的落实,首先要考虑的是三阴三阳代表的气态,之后才会涉及到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这个先跟大家说一下,我们学中医一定要有一个概念,我们学气道中医一定要有气道的概念,只要有这个概念,你想任何事情都用这个概念去套,慢慢的成熟了,你就能把握这个气态,跟大家说过无非是一团气,那么你就来考虑,任何的名词都是来解释这个气的,不是来解释气的状态就是解释气的性质,就是解释气与气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态的就是动态的,那么三阴三阳也是一样,“一气流转中本有无相生,本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气机又是不平衡中的不平衡”,你看我们知道,这个三阳啊少阴阳明太阳,那三阴呢?又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那么两者之间既是流行又是对待,那么这个之间怎么产生这个关系,大家要清楚一些!这样吧,这个问题今天不再多讲,只是抛砖引玉嘛,告诉大家这些问题要想明白,即使想不明白,你学中医要时时的多留这样一个疑问,那么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你就会理解或者悟到。

那么这样吧我们还是来讲《四气调神大论》没有讲完的篇章,上次我们讲到天地万物以应这个春夏秋冬产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而且人应该怎么做?还讲了与鸡俱兴,关于鸡感应阳气,阳气振奋时正是鸡发出鸣叫的现象,那么咱们接着往下讲。

那课没有讲完,我简单跟大家讲一下。就是春三月万物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培养生气的时机就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那么夏天是阳长之道,这个生机长养壮大,这个时候叫阳长之道;这个秋天应养收之道,这个冬天是养藏之道;也就是说生长收藏代表了整个气机的春夏秋冬的运化,那么这个时候春天要使气生,夏天要使气长,秋天要使气收,冬天要使气藏,所以前人怎么来做都是要符合这个规律,该生不生,该长不长,该收不收,该藏不藏,是为逆乱,如果逆乱了就是违反天时,这个人身体要受变,做事事情要遭殃,顺应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的变化那么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并不是一年四季我们都要一致的做事,要懂得张弛之道,如果我们不从会怎么样呢?

那么下边说了:“春三月,养生之道,逆之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是什么意思呢?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我们知道人体内在的气机与外在的气机相应,就是五脏分为生长化收藏,肝则主生,心则主长,肺则主收,肾则主藏,脾则主化,生长化收藏空间分布有春夏秋冬,那么春天的时候是不是只肝气长其他四脏不长呢?当然不是了,一气长,气气长,这个大家要清楚啊,一气动诸气动,牵一发动全身,也就是春天生长的时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处于生长的状态,只不过有程度的不同和主副的不同,那么谁为主呢?肝为主,肝要担负生长重任,肝主条达,肝主疏泻,所以说逆之则伤肝,所以说五脏六腑皆伤,只是肝伤的更严重一些,因为它是生长部门嘛,首先她受到的损失最大,那么它要不生了,阳气不生那么到了夏天阳气更难以生长,因为小苗春天播种的时候,错过了播种的季节,那么到了夏天庄稼长的就不好,因为春天没生长就谈不上夏天长出来的嘛,那么夏为寒变!阳气不生,那么到了夏天阳气不长,则阴邪相乘,夏天阴生,夏天阴气顶上来,这个时候阳气衰了,这个阴气会做乱,所以夏为寒变!夏天阳气气开,气开则人内虚而外实,往往人容易得拉肚子的一些疾病,肠胃不好,夏天容易得肠炎吧!而且到了夏天容易人们怕热,喜欢吃一些寒冷的东西,如果这个时候阳气不壮的话,会诱发很多寒性的疾病,所以说夏为寒病!奉长者少,什么叫奉长者,就是能够继承下来的少,就是说你这个没有小苗那么夏天想长的更高更壮是不可能的。

好!那么我们看一下“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个痎疟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疟疾,而是一种寒热往来、一种外感症状,这个主要由于什么造成的呢?这由于夏天的阳气不盛伤了心气了,到了秋天阳气衰,阴气袭之,袭人体表所以导致寒热往来的外感风寒的症状,这个我们一定要体会气机是从哪儿走的?夏天因阳气盛达于外所以不会痎疟,太热了不可能再受风寒,但是容易拉肚子,吃瓜果梨桃内气虚所以拉肚子,到了秋天凉风一发,到了户外不适,就容易外感风寒导致痎疟,“奉收者少”就是说卫阳不实,不能收引于内,所以说“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到了冬天阳气不能很好的闭藏,使人病重,一定要看阳气之所在即正气之所在来理解这些话。

那么到了“秋三月,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那么不只伤肺,五脏六腑皆伤,因为肺又是收气的代表,所以说主要伤肺。冬为飧泄,什么叫飧泄呢,可以理解经常溏泄,经常拉稀,肠胃的寒变,大肠寒变,那么这个时候要看一下,逆之则伤肺,肺气受伤,气机不能固外,所以寒气因此入里,感于肺而传入大肠,所以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那么这个时候这个气继续收引于内,藏于肾,所以奉藏者少,一直在走两点的路,第一个就是阳气,顺之阳气固,逆之阳气则疏。第二个就是说阳气在外衰,则寒邪感于外,阳气里气虚,则感于里,它一直说阳气衰微而致其病变。

那么到了“冬三月,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那么这个时候阳气在里,藏肾中,所以说失去养藏之道,使肾精受损而伤其肾,其实五脏六腑皆伤,只是伤肾更严重一些, “春为痿厥”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了藏了一点精气在冬天被耗散掉了,精气不能生长发达,这样就像种子坏掉了一样,春天不能长出小苗来,那么春天了就变程了痿厥的症状了,四肢不用了,阳气不能开达于外了,所以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小苗长不出来了。

那么春夏秋冬四气的调神大论咱们讲到这,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这里面告诉大家一点,理解生气的变化,在外、在里、在上、在下?是开、是合?它坏了之后则邪气凑之,不一定是寒气,寒气主要是外在的影响,外在对身体的影响。好!要没有问题我们接着往下讲,下面这一段是颇有争议的!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跟大家说一下,这一段有问题,《黄帝内经》流传了几千年了,不可能没有错,这段错误就不少,我不想把这个错误挑出来,但是我用比较符合原意的话,我给大家重新捋一遍,这可能不是《黄帝内经》的意思,而是我本人的意思,其实这一段非常好理解。

首先第一句话就有问题,什么叫“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那么这一句话太不通顺了,实际它说的是天气清净光明,这句话没有问题,藏德不止,故不下这个就有问题,这个不符合古代语法习惯,那是天气在上面藏德,藏住了天德,没有止息,一直不下,那么这句话简直太不通顺了,这个我们没有深究的意思,我也不想在这多费口舌。它的意思无非是一个天气清净光明者,在上边以施德于四方,德施普野吧,老天之德与地气相交吧,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一定要藏德,就是说大德不德嘛,也就是孔子说的,“天何言哉,草木生也”,天地不言而信,你就这样理解就成了。

下面这句话也有问题,“天明则日月不明”这个没有道理,天光明,怎么日不明是吧,那么这个如果让我来说的话,天地光明,天如果不明则日月不明,天是日月的衬托,天要是不行了,那么日月也就不行了,那么它把这个天归一个大的阳气之所,那么日月都依天而行啊,你不能说天明则日月明,这话太不通顺了,你可以理解天不明了则日月也不明了,那么天失常了会导致什么情况呢?第一个就是日月不明,然后就是“邪害空窍”,邪气感人各个关节、窍穴,使人受伤,那么这个时候就会“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这话没错,什么意思呢,阳气啊闭塞起来了,不再施于万方,那么这个时候地气则向上侵袭了光明的阳气,就是阳气不足阴气凌之嘛,“地气冒明”,冒怎么讲呢,冲突欺凌也,那么天气不足闭塞住了,地气则阴气又冒了阳气的名了,那么云雾也不精,什么叫云雾也不精呢,就云行雨施嘛,云也不行了雨也不施了,雾气昭昭的,不精当不正常讲。

“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这有问题不通顺,其实它的意思啊,上面啊白露也不下来了,白露代表什么呢,天对地的恩泽,天气恩泽于下叫白露,那么古人说天降甘露就是这个意思,天降甘露则天施德嘛!天施德于地叫做白露,上面白露也不下了。“交通不表”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下天地之气不能交通了,表字这个地方也不好理解,我们就理解交通不行,就是交通不行了,没有交流了嘛!阳气闭藏了,地气冒明了,天地之气不能交通了。“万物命故不施”那么这句话好不通顺,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万物也不兴了,那么“不施则名木多死”这个意思就是如果万物不流通那么名木多死,这个也不知道什么名木,你就理解成很多花草树木都死了。

“恶气不发”这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应该恶气发,这个时候阴阳失调了,恶气不可能不发嘛,恶气不发是好事嘛,所以说它应该是恶气发,风雨不节,不发也可以理解成大发,“风雨不节”就是风不调雨不顺,狂风暴雨,白露不下了,前面不是说了嘛。“则菀槁不荣”你就理解这个树木繁荣不起来了,跟前面的名木多死对应起来了。“贼风数至”什么是贼风呢,不时之风、就是突然之风,非正气之风叫贼风,冬天应该刮北风,却刮了南风,春天应该刮东风,却刮了西风,风啊应该是和缓之风,却刮了暴风,大风狂风,主要是折断树枝这样的风,或者是空气乱窜,或刮的黑风,尘土飞扬,沙尘之风,这叫贼风数起吧。

“暴雨数至”,什么叫暴雨呢?暴雨也是和贼风相对应的吧,总之不是和风细雨。“天地四时不相保”,什么叫做保啊,就是相交通相照应,天地四时之气都不相照应,不相顺接了。“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个时候就说事情不好办了,很多事情绝灭了。“唯圣人从之”,这句话啊这个从之是顺从之呢还是调和呢这个不好说了,可以理解唯圣人可以保全自己,从之当保全讲呢。“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那么这句话说的又有问题了,前面说了半天阴阳失调,这时候唯圣人从之,万物不失呢?是不失万物还是万物不失,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象圣人一样,保全自己,身无奇病,还是万物不失,所以说这一段话啊大家没有必要深究,也没有必要做更多的考虑,更没有必要写成什么样的论文,不过是说天地失常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段再简单不过,但是这段里面有很多争议的问题,这里面不要过多的考据和争论,可以一代而过。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好那我们接着往下讲,这个时候又讲四气调神的关于春夏秋冬四季,顺之则如何,逆之则如何,这里面主要讲的是逆之,这个跟大家说一下,这个从前面,天气清净光明这一段没头没尾的,插这么一杆子很可能从别的地方错笺的,不像《四气调神大论》的正篇,正篇应该是下面这一段挪上来,上面这一片应该放到其他的地方去。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个和前面的春三月啊那段相接非常的恰当,它对上面的进一步的解释,逆春气我们说过,夏为寒变嘛。你看这里边肝气内变夏为寒变,肝气不能内变,否则气机不能生长,到了夏天奉长者少,则夏天拉肚子嘛,那么它这里就强调了肝气内变,肝脏会起变化,抑制住了生长,往往有肝郁的,那么夏天呢太阳不长。心气内洞,什么叫内洞呢?问大家一下什么叫内洞啊。有人说了:“内洞空而无气,内部空虚”。洞就是山洞的洞就是里边空了,春天气长上来之后,夏天心气要盛,这个时候太阳不长的话心气不盛,那么它还要向外膨胀,那么它里面没有东西啊,还要向外膨胀,咱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心悸。一般两种原因,第一个心虚的心悸,第二个心气抑的原因,心气要旺盛了,像灯一样。肝气内变用变,心用洞这个都是有深意的,一会再跟大家说一下。

下面是“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推荐用气道的理论来推导,我记得以前跟大家讲过,为什么用焦?跟大家讲过必须用焦满,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我来讲一下,所谓的焦满像烈火一样,夏天应该烈火焚烧,到了秋天烈火应该将熄,收引起来,像煮粥一样嘛,要开火煮,煮好了就不要熬了,再熬了就焦了,而且再熬就沸了,先沸了再焦,沸了就是满,熬糊了就是焦,就是事情过了头,肺气主肃降,也不收引那么就像煮过了头的粥一样,扑的哪都是这叫满,扑完了又烤焦了叫焦,这个不是燥气太盛!这句话说的真好:“烈火熏烤火过则焦”,把这个肺烤焦了嘛,气不下满闷在胸中这叫满,这种满化热导致肺又焦,这叫焦。很多得痨症的,肺痨的,咳出血这都属于肺焦满,痨症还有很多是肾虚导致的,还有一种就是外感风寒使肺气不开,淤里化热,很多高热肺炎啊,它这样的容易导致肺气焦满,把肺给烧了嘛,相当于这个意思。

那么“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那为什么用这个独沉呢,为什么不用独深呢,它这个沉字啊不一定往下沉,它说明什么形式呢?这说明呢这个气如果不能及时收起来,就沉散掉了!—肾气独沉!你看我们到了冬天,把种子收集起来为明年的春天播种做准备,比如这样来说,如果不收藏起来那么就沉散掉了,沉到土里去了或者随水流走自然的是好的,如果是庄稼就失掉了种子,叫肾气独沉,就是没有为明年准备的粮草食物了。

我们这样说一下,大家看春天肝气用的变,心气用的洞,肺气用的焦满,肾气用的独沉,为什么这样来说?这里跟大家串一谝,肝气长,肝气生,如果不得其长马上小芽就捭掉了,就产生了激烈的变化,苗没了嘛,叫变。那么到了夏天,阳气开闸在外,里面结实,如果阳气不足里面马上就空了这叫洞。到了秋天要收,如果不收反长,那么马上化火产生焦。到了冬天气要收藏起来,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精气马上叫会耗散掉,为什么用独啊,藏在里面就一个东西,所以用独字,由此可见古人用词之讲究。

好了我们接下来往下来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因为这个既是纲要也是套话,你如果天天背这个东西估计你也不理解这个是什么东西,因为在这些地方我只是一带而过,只是在一些细致的地方来深究,没有太深究的必要,只是给大家捋一遍啊。“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那么这个四时也好,阴阳也好无非在说气的运化规律,“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应该怎么做,夏天应该怎么做,秋冬应该怎么做。什么叫做养阳呢?其实这个养阳养阴不是这个阴阳,只是个代表,是代表气机的状态,气机春夏应该生达,秋冬应该收藏,那么也就告诉你春夏应该顺应气机的升达之气,秋冬应该顺从收藏之势,而不是春天养阳气,秋天养阴气,这个跟大家说明一下。春天气机升达的时候,阴气阳气俱升达,秋天收引的时候,阳气阴气俱收引,这个没有说是独立的,很多人讲过春天要养阳气,秋天要养阴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随阳,阳随阴,阳气往则阴气随,阴气往则阳气随。这我跟大家纠正一下,春夏顺应气机的升达,秋冬顺应气机的收藏,并非是说春天养阳气,秋天养阴气。那么强说春天养阳气,秋天养阴气也能说通,那本意阴阳代表什么呢,升达就是阳,收引就是阴,所以说养阳要顺应升达,养阴要顺应收引。

“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个根就是根本之道,要顺从这种根本之道,升起来则随之,气开则我开之,气收则我收之,也就是前面讲的春夏秋冬要怎么做。沉浮什么叫沉浮啊,气开则沉,气收则浮,我们也应该一起效仿。故阴阳四时者,因为阴阳四时万物之宗旨,什么叫终始呢,阴阳相随,开合升降互为终使,那么万物的终始也是开合升降的终始,阴阳四时也就是气机升降开合的典型代表。“死生之本”,或生或死都在这个升降开合当中。“逆之则灾害生”,阴阳混乱对你没有好处,阴阳四时之气不相保则灾害生,那么从之,顺从阴阳之道,该生生,该长长,该收收,该藏藏,则事物大治,遂得道符合了天地之道了!“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佩你理解成背什么都一样,圣人能够遵从它,愚蠢的人就背它。“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说顺从阴阳收藏的道理则生,逆就没有好的结果,从之则治,逆之则乱,这个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你要把这个顺的当做逆的来做那么你这个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气不相保。什么叫格呢,格格不入嘛,互相不能交通,不能往来,不能相生只能相克,内格呢就是身体内部互相争斗,就像内讧一样,各个部们不协调,你乱我我说你这样,五脏应该顺相生不能逆相克,那么反顺为逆。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那么这个说的太多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个就是已病病的太久了,比方我们很多人得病了,30来岁,有的落枕了,就是气血都虚了,肾气不足了,经脉流通不畅了,那么后背的腰脊柱就不好了,这个时候是疾病的一个萌芽,这时候你就要保养肾气了,要懂得养生之道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还找各个借口,那你这就是掩耳盗铃了。还有人就是下午上班就犯困,说昨天没有睡好,下午两三点钟,二点钟说我不行了,困得不行了,干不了工作我眯一会,那这个也就证明你这个整个人的精神不旺,如果精神旺不会困,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观病于未萌,这个还没有铸成大错,你应该及时的调整心态,锻炼身体保住精神,让下午有精神头,那么这个就是治未病。

还有很多人突然感觉大拇指有点麻,尤其四十岁以后,气血窜不到了,有的一搭就麻,原先坐凳子坐半个小时也不麻,现在呢坐凳子呆不到半个小时屁股就麻,或者手指压在那也麻,那么这个时候典型的气血不足!这个小孩压的时候再长也不带麻的,流畅充足像一个气球饱满了,压也没事。当你的手指尖有麻感的时候,那我告诉大家你要小心了,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衰落的征象,因为这个就是治未病。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口中发绵发臭,我们要知道这个脾胃衰了,吃饭不香我们说肝脾不调,马上就要调整,这个记忆力不好了掉头发了,有白头发了,这个都是治未病的关键了,你不能等病重了,半身不遂了,那这个比麻更严重了。很多人有颈椎病,很多坐办公室后背拿靠垫啊,或者按摩啊,这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要知道如果你的后脖颈出现问题了,你及时锻炼身体,使气血周畅,五脏六腑元真通利,你这个才能从根上改变,也就是不只脖颈出现问题,你的全身都出现问题。比如住高楼都做电梯不爬楼,很多爬楼啊爬六楼都爬不动了,年纪轻的爬六楼都爬不动,爬上去带喘,身体不行,爬山更爬不了了,这都是身体素质下降,如果这个时候你不注意,那么再过五年十年你的身体会出现重大的问题。

“不治已乱,治未乱”也一样,这个房子柱子折了一根还能撑着,如果四根折了三根你就再也支撑不住了。很多人呢到了五六十岁了,各种病就找上来,这些慢性病都不是几副药可以治过来的,也不是单吃药可以好,必须加强这个生活方式,通过观念的改变,然而很多中医愿意下猛药,或者重补气血,这个不对,补也补不进去,通也通不了,它在于调,调又需要时间,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调过来的,需要半年到一年来调,这个说的养不是养尊处优的养,而是调养的养。

这个好好讲一讲这个养生吧,养生不在于朝夕而在于持之以恒,如果得了半身不遂了再治半身不遂了这个难上加难,如果你得了半身不遂了,这个时候你再去用一些通经络猛药,反而是适得其反,很多得了这个中风的,西医这个降压、软化血管都会使内在的气机更加的逆乱,这个血管还没有软化呢又引起很多脑堵塞嘛,很多脑堵塞一通於就变成脑出血了,现在这个非常多!往往得了这个中风病,你治疗比不治疗效果还差,虽然很多病人爆发了一下躺着不动了,你不治,不动他不搬动他比你搬动他送到医院去抢救,这样的生存的几率还要大!也就是咱们的无为之道,他这个病如果坏到很严重的时候你的治疗效果也不好,如果没有坏的很严重的话,他可以调节自我恢复,何必去搬动啊,叫120车拉到医院啊,反而日后不好,这个就是不懂得人的整个生理病理的前提下做了很多无用功,结果使病情的更加严重。还有很多心脏病也是这样的,很多诱发心脏病的,拉医院去做很多治疗,强心啊一些药物上了,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一些效果!还有一些心梗病例,看到一篇文章,说在国外治疗心脏病比不治心脏病的死亡率要高!突然诱发心脏病你只要平复,慢慢的你自己调节呼吸,只要不是很严重都可以过来,而且过来的效果还是非常可以。如果我们明白各中的道理,那么我们可以省去很多医生的错误的治疗,使我们的生命有进一步的保证。

好那我们第二节,我们从“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的就是临时抱佛脚嘛,渴了再想起凿井,与人相斗才去铸了一把锤子,这个太可笑了,现在就遇到了这个可笑的事情,病成了你再想治,那就是吃后悔药了,很多大病都是九死一生,很多到了晚年得了很多病,九死一生来源于很多方面,还不是来源于疾病,第一来源于病人的恐惧,尤其得了癌症了,这个怕的要死,这个精神内乱嘛,导致整个的身体崩溃,加速病情的。第二个是由于医生的乱治,现在良医少的可怜,咱不说中医西医都算,中医西医都一样,西医也有它的好的一些观点,但是到了很多基层医院啊,它的很多治疗方法有很多偏差,本身人的这个生命智慧系统繁复非一般人所能了解很运用,所以99%的人都不会顺应自然之道,反而会帮倒忙,这样的治疗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所以说不是有这样一篇文章叫《不要让医生害死》这篇文章嘛!这个有医生的地方比没有医生的地方死亡率要高的多,道理就在此嘛,不是疾病把你送到了鬼门关,而是医生给你做了催化剂,加速你奔向了鬼门关嘛,这个说的千真万确,也是目前的现象。但是这个病人得了病之后还是希望能有救命稻草嘛,那么这个医生就成了它眼前的救命稻草了,实际啊不是救命稻草,催命稻草,那大部分开方啊,中药不管中药西药,开方不能做到十拿九稳,能够一半一半已经很不错了,那么大家可想而知!你找医生看病有一半的几率给你治反了,也可想而知这个后果有多么严重。这个有可能说多了,也不知道认同不认同此观念,总之从气道的角度一看就发现了,这个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我建议大家,尤其建议一些患者朋友,尽量的我劝他们或者我告诉他们人有非常强的自愈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希望不要浪费。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得了病了还要去克服,一在生理上克服,二在心理上克服,昨天啊有一个病人QQ上给我说,什么病呢?是一个晚上出汗,浑身都是,后来又得了失眠,治了治,还没有完全治好,后来他自己去克服,他是怎么克服的呢,他后半夜出汗,身体紧,后来得失眠,因为他在想前面一个事,后来他不想那个出汗和浑身紧,后来他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失眠上,所以这个出汗减轻了,那么他这个人很聪明,就悟到了一个道理,是不是我转移注意力,或者说我不在乎他,那么他这个头脑非常灵活,他就运用在这个失眠,那是不是我不把失眠当一回事,我就能不失眠呢,就不怕了你爱失就失吧,反正失眠了我还能起来跟别人聊会天,听听音乐,我当时有给他提及,你试试不要想或者忽视失眠反而他这么一想能够睡着觉了。当时他紧张的不得了,一紧张心则悸,就乱哆嗦,简直是凑在一起,他说他体会到了我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啊不能把自己当药罐子!

很多人找医生开药,不给他开他还埋怨,没办法你还得给他开,所以尽量要劝导病人,自己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大致有两点:第一,你要坚信自己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二,第二你要清楚地认识你要打持久战。只有掌握了这两条,不管是慢性病还是急性病你都有更多的胜算,毛主席也说过要打持久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得病非一日两日,生活方式搞的,天天晚起、晚睡,整个生物钟都乱了,阴阳失调了,你这个气逆乱,很长时间了,很多年了,你做了一些病,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你不能早睡早起,生物钟不调整过来,那么你的病也好不了,他不是三天两头的事情。还有很多人 ,他做了买卖,患得患失,一听这个买卖成了,狂喜不已,这一旦丢了,生气不已,这个单子还没定下来快要签了,心里忐忑不安,晚上睡不着觉,前思后虑,你说这样的领导怎么能不得心气不畅的心病呢,心气根本不能舒畅,不是大喜就是大悲,要不就在焦虑中度过,像这样的人生不如死,所以他们得病多数不救,如果不能悟到这样一个道理的话,你吃什么都没用!像中药的远志、菖蒲、茯苓啊基本无效,你把心态放平稳了不患得患失,胜不骄、败不馁,得失都以平常心,慢慢的心气平和,气血开达你这个心脏病慢慢就恢复了。

还有很多人胡吃海塞,得了糖尿病身体迅速的消瘦下来,像这样的元精不保,像这样的病你打什么胰岛素也好,或者吃很多保健品也好,这个不解决根本问题,这个糖尿病好不了,如果说再听西医的,吃低糖食品,那永远也补充不上来了,水谷精微化不成身体的精微,那么这个更要命了,他可能靠终生服用胰岛素,使自己的身体停留在一个很低的状态,那么这个非常的痛苦也是生不如死!还有一些得肝硬化的,气机不条达,做事做不成功,怨天尤人骂天骂地的,这个心态非常的不平稳,那么这样的长期抑郁或者怀才不遇,总之自己得不到别人承认,愤愤不平,他就很容易就得这个生机不达,肝硬化,脾气都发生了很严重的改变,患肝炎化验肝功能无济于事,最终一张催命符,给你化验了一次肝,反而加快了你的死亡。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气道,知道这个养生之道,其实养生就是治病,如果只限于治病这个病就难愈,这个我们搞中医的对慢性病一定要搞持久战,不是说这个慢性病三剂药五付药能够好的,这个不可能的,讲了很多题外话了,总之啊告诉大家几点:第一、你要神气安详;第二、气血要平和;第三、劳逸结合,形体上的劳逸结合。你这三点要做足了,你这个医生可以不请,身体健康长寿,所谓人无欲则安,你没有什么大的欲望,没什么一定要把事情持之不舍,那么你的身体就会非常气血通畅,这个精气神啊也足,反之要汲汲物欲,整天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或者搞融资,或者搞买卖,或者搞学问,或者是评奖,追求不舍。不断的追求,如蚊蛾扑火一样,不止不息怎么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呢?

很多研究书法一样,这个写书法的目的已经变了味了,他不是为了调养性情,而是为了写好之后让人承认,能够拿奖什么的,能够搞一个协会奖什么的,或者说能够卖钱,这样不可能写好字,真正的好字是你在懂得整个阴阳调和大自然的规律之后,自然流露出来行与笔端,也就是不求而求才能写出好字来,求而求那么就失去了写字这个快乐了,咱们再举写字这个例子,他在追求这个字形美观不美观,这个字形漂亮不漂亮了,这不就完了嘛?就像我们治身体一样,只追求这个形体怎么样,不追求这个气机怎么样,要知道气机所在,引而申之,因为大德不德嘛。

问:颈椎病在中医的疗法。

对于颈椎病的疗法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肾气虚匮乏,这个下焦少腹气弱,这个下焦不行了,导致这个颈椎和经脉不得充盈,尤其老年人到老了容易犯颈椎病,很多都是真气匮乏,很多不光是颈腰椎病,而是很多病都有了,颈腰椎病是其中的一个,那个颈椎病带着腰椎都是一体的,这个下虚导致,就是本不足,就是标本的问题,本不足了这个末就不行了,根不壮了,苗也不壮了,根不足就苗不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这时候你不能治颈椎,用通法也不对,用散法也不对,用散寒法也不对,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培补阳气,培补阳气的时候畅达气机。

昨天问我一个问题,说有一个人他得了寒逆之症,就是说下肢寒,下肢寒疼,下肢萎痹,那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人是不是肾气不足啊,我就问怎么得的,怎么治不就知道了,那么第二个我就问多大了,他说61,男子有老伴,那么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不是阳气亏虚了,因为61岁了,又是男的,应该从这方面着手,他告诉我用的是千金续命汤,千金续命汤就是行温散之法,大小续命汤,就麻黄桂枝什么的一些药,是为散,当时寒邪止住了,但是总是不见效,偶尔下肢不利,这个典型的你没有培补肾气!所以说大家看,见疼不要治疼,这个见血不要就止血,但是为什么你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见血不能止血呢,见血一般无非是两种最常见的,一种是血热,有热出血,迫血下行或者说迫血上行,那么血热止住,那么出血的现象就会止住,这个你要止这个就是关门留寇了,另一种就是虚,那么一个是补法。这个萎弱典型的是精气不能流于下,那么你身体虚,那么寒气从之,寒是标,那么同理治腰椎病也一样,肯定是下元亏虚了。

第二个就是年轻人,这个坐在办公室不动,也不活动气血凝住,导致腰椎出问题,那么这个时候你每周打几次羽毛球,长跑一下,散散步,不要老坐办公室,或者上班前活动或者下班后活动,多活动活动,气血开畅了,这颈腰椎病自然而愈,这两个结合在一起更好,三四十岁下元开始虚,天天坐办公室,老坐牵引也不行,老拉你不是使你得气血更虚了嘛,不要在形体上下功夫要在气机上下功夫,气机流通则身体康健。

讲讲白血病,这个白血病以前我没治过,这是第一个,还有一个大家不要用西医的病名来套,这个脾虚脾热这个肾有问题,或者肝有问题就会得白血病,我没有这方面的临床经验啊不好说,但是大家不能用西医的病名来套,很多用西医的病名来套,就像上次有人问我肝炎怎么治,那没法回答,你要告诉我症状还可以说一说,你要告诉我病名没法说,那么为什么颈腰椎的病咱们就能说呢,因为就是颈腰椎的毛病,所以咱能说,还有很多人不断的问我拔罐法管不管用啊,有风湿病的喜欢拔罐,刮痧,搞些贴服法,这个都治标不治本。

我说一下很多风湿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都是内里空虚,导致外边气血塌陷,畏风寒导致了风湿,哪有那么多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而得风湿病的,这个少之又少,所以说上来用附子、全蝎、蜈蚣、马钱子治风湿病的,多数效果不好,反而伤及正气,而且过于毛躁,想几副就想把风湿治好,这个无一是处,也不太可能,这个上了岁数的人得了风湿病往往都得慢慢培补元气,疏通经脉,调畅气机,慢慢的再稍加一下通经活络的药,这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你都是通经活络这个不好,这个拔罐也不好,这个畏风寒通过拔罐把他拔出来那也可取,但是于内这个拔罐徒伤正气,有的说拔出黑血来了,拔出一个大印子,一个大泡,这个以为是拔出来了,当时好像缓解了,随后又重了,这个都不值得提倡。轻微的好使,但是重症,慢性病刮痧也不行,贴一些膏药啊,都是治标不治本,培补元气、守其真气、调畅气机终归治本之法。

关于这个痔疮,这个七成的痔疮在肝,因为肝经上有一条内脉他落在肝门附近,所以很多痔疮都是肝气瘀滞导致的。人都争强好胜嘛,十人九痔嘛,争强好胜争不来则气淤于内,向下则瘀而发出痔疮,有时你不调畅气机终究不好,或者用外治法用手术做了之后,它即便不在那儿长,这个肝瘀的气机也会从其他的地方发越出来,然后是这个气机瘀阻然后顶着疼。那么下血也是,这个瘀的时间长了他得开,所以说这个时候不要治血,调畅气机是最重要的,再加一些理血的药,从肝脾上入手,这个气机舒拔开来了,自然不往下了,肝有一条经脉络脉络在肛门附近,如果是肝瘀了这个气机在堵在那边,堵在肛门那,涨就涨出来了这个痔疮,这个肝经的痔疮。还有脾经也会有痔疮的情况,但是大部分是肝气郁结导致,还有脾经不调,这个脾气不调也会诱发痔疮,所以痔疮从肝治是主要的治法。

问:骨髓移植能起多大的作用?

这个因为我这个白血病没有接触过,所以不能做过多的评价。所谓骨髓移植无非是把一些精气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借以恢复正气,这个倒是可以,但是这个办法,这个西医没有好的办法,白血病在中医来说不算很严重的疾病,只要辩准了,可以施治。很多这个疾病是由于感冒误治,使邪气留于内,攻及无脏六腑遍生百病,这个很多小孩得白血病很可能是外邪入里化热或者是化寒存在骨髓,或者藏在很深的脏腑导致的一些疾病,这个感冒来了你总要把他赶出去,西医用镇法,什么叫镇法呢,就是镇压,他不是把邪赶出去,而是关门留寇,这个寇贼在五脏六腑乱窜,造成邪气的进一步的留连。

有一个人就问了见到一吃饭就心慌的患者,当然做其他的活动就不会心慌,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大家辨病,想治好一定要找到这个原因,这个跟大家说几点:首先要知道这个患者多大,年龄越大的越偏虚,越有一些慢性病,长期病;第二要辩男女,男的气刚,女的气柔要去区分;第三要知道他从什么时候起,原因是什么,比如说有人腿寒,问一下原因,有一年来例假的时候下海游泳,后来就腿寒,那么这个才导致这个病;然后再看这个人的性格,工作方式,工作很悠闲往实来断,往瘀上断,工作很紧张往虚上断,这个脾气大往肝上断,脾气缓和往脾上断,脾气抑郁精神抑郁往肝上断,这个房事不节往肾上断,这个人利益熏心往心上断,这样来把握一个基本的气机脉络,那么这样我们能很好的把握情况!来一个病一定要问缘由,一般有一个病过来我会问,你工作怎么样,你这个夫妻怎么样,你这个病怎么得的,什么时候得的,你之前有什么病,你一定要问清楚,那么你总体上就把握住这个气,这个人就是一团气,什么气?这人说话声音怎么样?气壮不壮?眼神定不定?这人善良还是不善良?

关于吃饭心慌,那么你这个无非是心慌,一般心脏病和肾有关和脾有关,不要往心脏上考虑,因为心脏它本身承受能力很强,都由于其它脏累及成的,有很多人这个心悸只要把这个脾气补起来,把这个肾气补起来,这个心悸马上缓解,要完全的治好要靠自己的后天来养,但是缓解中药还是很快。你看一到夏天天气转变之后尤其要下暴雨前,整个人觉得身重乏力,这是什么原因,这个说明你阳气不旺,清气不升阳气不旺嘛!那么一变天的时候气机扭转,要下暴雨这个阴气压下来了,那么他压在天上,同时也压在你的身体里,那么这个时候你阳气不旺的时候你明显感觉到有一种阴霾困扰着,就会让你感受到沉重酸涨乏力的感觉,很多天气能够引动你身体之气,引当感讲,动当牵动讲,就是感应牵动,你身体里的相应的气机就发动,比如说你站在悬崖边上就腿软,一开水龙头就想尿尿,刚吃口凉的肚子就疼,刚一粘凉的肚子就疼,一看到梅子就流口水,那么这些都是感应而不是实际已经做什么,敌人大军还没来呢,一听信就撒腿就跑,那么我们一定要提出来这里面有一个气机的问题,一听他的名字就害怕,还没到你面前,还没打你就害怕。

我看大家没有其他的问题啊,最后我跟大家再说两句吧,学中医不要在量上下功夫,就像企业给多少钱给他做融资让他去创业,这个用处不大,关键是在神气上,就像我们挣钱一样,不是挣钱挣越多越好,而是整个这个家庭调和,身体结实气顺最好,不要计较斤两,很多人这个身体虚,问“哎呀!怎么补肾啊?吃哪些补药啊?天天要吃哪些食疗啊?这个燕窝能不能吃这个鹿茸能不能吃?西洋参能不能吃?野山参能不能吃?”这样治疗是不对的,我要告诉他他还怨我,这样都是在量上做文章,都没有意思,前两次跟大家说,这个补不是量上补,什么叫补啊,补就是调补,最好的补法就是调畅自己的气机,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补自己,这是自私的表现。


问:关于糖尿病的治疗能说一下吗?

这个治疗糖尿病从三方面入手,这个调节肝脾肾,一般糖尿病肝脾肾三脏,调肾的药调肝的药,调肾的药,这个生地熟地,调肝的药自然是白芍了,那调脾的药,麦冬黄精,里面一些调畅气机的药要有,那么看具体的症状,那么麦冬、山药、熟地滋补肝脾肾,再看热、淤的程度,再看其他的一些症状啊,有没有淤啊?

第二个呢糖尿病呢要养,房事节不节啊,这个生活工作方面有没有过于劳烦的一些事情,这个方面注意,如果生活方式如果改变不过来的这个治疗效果也不好。

第三要改变观念,树立信心,要改变什么观念呢,改变西医这个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能依赖胰岛素,这个用了减,没用的不要用,如果对一种药有依赖那么自身不会产生这个东西了,那么慢慢你永远都依赖于他了没有尽头。其次这个糖份要补充,不能按西医的说的要低糖。其实你整个身体不摄食物,因为你这个肝脾肾虚,不能摄入,摄入这个糖分在血中随着这个尿排出去了,那么你不能因噎废食啊,你不能用减少糖分的摄入来减少糖在血中尿中,那么如果你实现低糖,那么你的肝脾肾没有营养来源那就更虚,所以说要改变观念,第一不能依靠于胰岛素,第二不能摄入过少的糖分,同样还要摄入更多的糖分,这个糖分的摄入要依靠食疗来弥补它,然后你还要树立信心,你不要说得了糖尿病就把自己当做一个病人,有些人得了糖尿病不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也活的很好,后来检查出糖尿病,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反而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所以说这三点要注意:第一就是要调肝脾肾,不是单补肝脾肾;第二生活方式和房事要注意;第三改变观念树立信心。

这个不是一个严重的病,其实就是一个身体虚,元阳亏虚,脏亏虚的一种病,有三五年的时间都能够缓上来,就是两三年都能够缓上来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不会一下子缓上来,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慢性病都要打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是一个医生单方面的问题,这个医生病人必须密切配合,所以说慢性病难治,难治在这些方面。

好那今天到这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课 20080715_三阴三阳、生气通天论

美目、做看云起整理

咱们又见面了,今天咱们还是来讲《黄帝内经》,这之前说些题外话,咱们讲了这么长时间的气道中医,包括现在讲《黄帝内经》也是从气道的方面给大家讲。记得很多讲我一直跟大家强调过,如果想学好气道中医,首先要有一个气道的思维方式,我们说过事物是由形气神三层次组成的,因为形的层次比较易见嘛,桌椅板凳、五脏六腑咱们可见的,解剖所见的,这些都是形迹,形迹就是能够留下痕迹,能够简单的看到,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去理解的。那么再上面就是气,关于气嘛,我也不知道大家听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对它有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私下里啊,我学生跟我说学中医啊,学来学去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来学好了。这个跟大家说一下,就是说检验自己学的质量和效果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一看,是不是能用一个简单的道理去解释更多的事物,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式。如果你越学越繁,繁杂的繁,或者越学心情越烦,烦躁的烦,解释的事物越来越繁复,捋不出头绪,可见你还在迷宫当中,还没有上路。咱们古人说了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以学中医也一样,它也是为道的一个过程,不是为学的过程。

西医从解剖开始入手,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研究到原子分子的层次,这是越研究越繁,那么这肯定不是为道的方式,越来越烦琐,失去准绳,失去大的方向,这样你穷极一生也不可能把很多道理想明白。凡是咱们传统的中医,他从道中来也从道中去,用道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就能以简驭繁,很简单的就能把问题解决,就是再繁复的疾病,再繁复的事物现象,你也能条分缕析的、很简单的很直接的理解并且调控和驾驭,这就是我们学道学医的一个宗旨。若越学越麻烦,大家越学越心烦,那大家肯定学偏了或者没有学对路子。

所以说我们讲的气道中医始终从气的角度来告诉大家怎么来学好中医,因为这个气不是中医它特有的,我们说过任何事物都是由气组成的,那么这个气的道理不仅可以解释东西,那么其他的各种学问,日用伦常我们都能来解释。所以我们大家学中医不要学中医本身,要学中医之外的东西,把中医融入在整个的大的道理当中,那么就能更好的来理解。而且学中医,不管是初学者还是学时间很长的,建议大家多看一些道学方面的书籍,其实道学方面的书籍也是很多的嘛,汗牛充栋,《道藏》也很重要,其实大家只要把精力用在《老子》《庄子》《列子》这三本书上,诚心来看,不要当简单的寓言或者神话小故事,那么你慢慢的就能融入它整个的意境当中,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既不要求什么神通也不要说练功啊,各家各派啊不断地找这个合适的功夫来练,这样如果不能从思想层次方面,精神境界上面下功夫的话,其他的都是末节,也就是形迹上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器嘛,就是不要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数上,数,算数的数。在理上、在真正的思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是一个固本的办法。

记得前两周开讲前都跟大家提过了,三阴三阳命名方法和配属,今天我就不再提问了。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也是作一个抛砖引玉吧。今天仍然不打算展开来讲,能听懂就听,听不懂可以回去听录音,反复思考。这个三阴三阳啊,它无非是在说一种气,以三阳为纲,以三阴为目,或者为属,把三阳作为很重要的命名,所以叫少阳太阳阳明,把三阴作为从属于三阳的来命名,这就是夫唱妇随嘛,谁来唱,就是阳气来唱,谁来随,就是阴气来随,所以这是古人大的一个立意。就像《周易》里面也是阴阳之气,《周易》里面爻辞也好系辞也好彖辞也好还有十翼也好,始终在关注阳气生长壮老已,阳气的生灭,把阴气的生灭作为阳气生灭的从属来处理,大家有这么个印象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是学过《周易》的,就是认认真真看过《周易》原文的,如果读的深入,你就能够充分理解古人在写《周易》的时候是怎么把阳气的生灭作为重点来论述的。那么这个三阴三阳的命名也是这样,把三阳作为纲,三阴作为纲的从属,他是这样来命名的。所以阳气直接叫少阳阳明太阳,正好表示阳气的由盛到衰,这里当然没有死了,死没有涉及。三阳是少阳为生,阳明为盛,太阳为衰,那么三阴呢,因为从属于三阳,这里我得提一下,它是怎么配属的,先从配属来讲一下,简单的给大家提醒一下。所谓的配属,你把阴阳和合作为一个气团来考虑,那么任何事物都是不阴不长不阳不消的嘛,那么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是阴阳的和合。比如说有少阳之气的时候,少阳之气也必须跟一个气相合,产生一个气团,那么它和谁合的呢?这个少阳并没有跟少阴合,而是跟了厥阴合。同样阳明和太阴合,太阳跟少阴合。这个什么意思呢?打一个比喻大家就知道了。

其实拿卦来说就非常简单了,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对卦是有了解的。震卦代表阳气生阴气退,那么这个震卦就是一团气,震卦震仰盂嘛,上面两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这是震卦。那么震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它就是一团气,那么震卦里面分阴阳,阳气生而阴气退,那么这个阳气就是少阳,退的这个阴气就是厥阴,它们是在内部凝聚的阴气和阳气的状态,这个是重点当中的重点,我不知道历代大家有没有论述这方面的,据我看的书还没有这样来说的,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一定要从这方面来考虑。如果对于一个个体跟外在的个体相配属的时候,那么震是和巽相配的,震是长男嘛,巽是长女,所以震和巽相配,但是对于震这一具体事物内部来说,它的阴阳的关系是阴退而阳进,那么退的那个阴就是厥阴,那进的那个阳就是少阳。

这个如何通俗的来解释呢,那我们就这样来说吧,举一个什么样的例子合适呢?举一个利益关系的团体吧,比如一个公司有两个派,江苏派和北京派,这个基本上这么两大派别,那么在今年江苏派开始占上风,北京派开始退了,原来一直是北京派把持着整个公司的局面,那么这回北京派开始衰,江苏派开始上,那么江苏派往上的升的那个势态就是少阳,北京派往后退的那种势态就是厥阴,这个应该好理解吧,对一个公司来说,也就是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进,也就是势不两立的,互为进退。

那么其实三阴三阳在这里面,它们不是外在的这种相依相和的关系,而是内在进退的关系。什么叫厥阴啊,就是说这个阴气达到了鼎盛,开始往后退了,不行了,厥了,厥逆了,就是已经阻碍了整个局势的发展进程,这就叫厥阴。有人说两阴交尽叫厥阴,那只是表面上这样来解释,什么叫两阴交尽呢?那么三阴交尽是什么,一阴交尽是什么?厥阴,厥还有当极讲,就是物极必反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叫厥阴。而这个上升的就是少阳,少阳气从上升顶上来,厥往后退,少阳和厥阴相配,一个是肝一个是胆。在我方面来说是这样来解释的。

那么好了,下面都好来解释了。阳明和太阴,阳气继续往前挺进,阴气向后撤退,并且开始散开,阴阳各半,相和相伴,阳气进一步顶上来嘛,天下越来越有光明,阳气越来越充沛,所以说把阳气叫阳明。那么阴气继续衰老,并且有瓦解之势,但是还有一定的势头,这个时候叫做太阴,太,老了嘛,老太太,已经是完全老化了,并且没有抵抗能力。厥阴是阴气浓重,还有抵抗的能力,并且占有一定的统治地位,这个叫做厥阴。那么随着阳气的进一步隆盛、充盈,阴气开始瓦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就叫太阴。

那么再进一步,阳气纯满,这个阴气从下面顶上来,那么导致阴气从下面生,那么叫少阴,那么阳气开始走下坡路了,叫做太阳,那么所以从对代来讲,叫做少阴和太阳相对,那么古书上讲少阴肾而太阳从膀胱经,就是阴阳流转交替,就是从这个角度对三阳命名,并相互配属,这个大家一定要牢记。

如果想学好中医,任何一个疑点大家都要仔细从从阴阳气血、从阴阳气道的层次来推,你才能推出它的根本所在,这个如果大家现在不理解,回去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周易》基础或《易学》基础或对阴阳气道有一定的基础认识,这一块不好把这个扣解开,而且这也是关键中的关键。它的命名,三阴三阳的命名和配属的奥秘就在于此。关于开和枢要等大家消化一下,有机会再和大家讲,那么其实这个开和枢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而且这些事情啊,不仅可以用在中医,三阴三阳用在中医,而且对你很好的理解阴阳相互流转变化、相互对代、相互调和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我们接下去讲《黄帝内经》的第三篇《生气通天论》,这样我们利用一个小时把这个《生气通天论》讲到哪儿就哪儿,之后大家可以作一个交流,解释一下这个《生气通天论》的题目,上次我们讲的是《四气调神大论》,我们讲春夏秋冬四气如何调理我们的身心,那么所谓生气通天哪,无非所谓的生气,阳气嘛,所以阳气所居而处,就是阳气的重要性,所以阳气它不是指纯阳这种阳气啊,它主要是指一种生机,生命之机通于天气,是由天上赋予下来的。这所谓的天,不是我们所谓的晴天阴天那个天,而是指的玄机所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奥秘所在。所有的生机生气,我们的生命都是从玄机所在的天上赋予下来的,那这就是生长之门嘛,所以说生气通天,要法天时,顺天道,那么好,我们来讲《生气通天论》。

把第一段打一下吧,“黄帝曰: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这块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我给大家串一下,然后发挥一下。夫自古,就是自古以来嘛,天是生之本,也就是这奥秘是整个生机的本源,因为有生机,我们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嘛,而如果要参透什么叫做天,那么需要我们尽量的能够窥见天道,其实这阴阳之道就是气道,本于阴阳嘛,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阴阳弄好,对于我们学习明理是非常有帮助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就是所有的,包括五脏十二节嘛,这个就没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了,看书就可以了。什么叫做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就是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事所有的物都通于天气,就是都通于这种生命的玄妙,从这个玄妙当中赋予整个的生机。你看它这个说了嘛,“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生机,就是生生不已,不把事物机械的来看,不要把生物和无生物有机的人为的截然的分开。

“其生五,其气三,”它所说的生物都是五行流转运布,有了变化才有了阴阳五行,有了五行流转才进一步产生了整个生命生生不息的生命进程。其气三,这个可以这样来理解嘛,任何一团气都有三团气组成,天地人嘛,光有天地,没有交泰,交泰则必然有中气,形成了三个气,一个是天气,一指地气,一指天地交合的中气,这就是“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如果违反了天道,阴阳五行流转的这个规律,就是违反了大自然的整个的斡旋的规律,那么就会导致不常之气,不是正常的气嘛,伤到人身上。“寿命之本”就是如果能本于阴阳,其气三能够顺治,就是生命的保障。这一段其实就是在强调我们要顺天道、法天时、明阴阳的道理,懂五行的规律,知道气道的规律所在吧。

这个下面可能进入我们比较关心的,也是问题比较多的一块内容,咱们直接这样来讲,虽然有些枯燥,但是读过《内经》的可能对这一段那,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也是比较有争议的,所以说在这里面呢,我想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九点讲到哪儿是哪儿,我们尽量一篇利用两节课来讲。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这个怎么说都可以,就是“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什么意思呢,就是苍天之气是整个的奥秘之气,生机所在之气,如果是整个大环境清净,包括内环境清净的话,“清净,天下正,”老子讲的,你要心平气和,天地心平气和,你心平气和,就无有争扰,那么你的神志意识都达到了很顺平的程度,就是天下大治的这种意思。这个跟大家说一下啊,这个大家求学也好求道也好,这句话对大家应该是非常受用的。老子讲“清净为天下正”,还有一句话说的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么我们把这个事情搞的很繁复很繁杂,整天的心猿意马,惶惶不可终日,患得患失,所有这些都来自于我们的自寻烦恼。挣了一百万还想挣二百万,当了皇帝还想成仙,所有所有,每天颠三倒四,痛苦不已,或者是思患无穷啊,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己这一方面。因为谁都想好了好上加好,也就是欲壑难平,导致我们的五心烦乱,没有片刻安宁,所以这句话大家应该可以警醒。清静志意治嘛,无为而治,飞上天去,就是你的脑子啊,要清静下来啊,你的身体都会跟着整个的清静下来,这个气血就能调和,五脏平均,神清气爽,这样是养生的大药,这就是养生的法宝嘛。

很多记者道农村看那个百岁老人,为什么能活的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无欲嘛,心中清净,清心寡欲,不见可欲,就是心不乱,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晚上睡得着,吃饭吃的香,走路走稳,精神治意都很平安,所以能活那么长,气血和顺嘛。如果哪天突然有点事就会导致你整个的心烦意乱,那么气血沸腾了,五脏气争,这人哪这个身体不会好到哪儿去。梁启超不是有个《饮冰室合集》嘛,他这个为什么叫饮冰室啊,他是根据庄子的这个“朝受命而夕饮冰”而来的嘛,早上领到这个圣旨,就是领到命令要做某某事,下午心中焦热的就得吃冰,才能把这个热气镇住。可见外在的事物对我们内心的影响有多么重要,有多么厉害,所以大家尽量少事不要多事,少事是修道之机,多事是丧命之本。所以劝大家一定要“清静则志意治”,大家要牢记。

现在很多病人,不管什么病都往医院跑,这个挤破头都要找到医院给自己治,拉住医生就要吃什么药,不给药吃这个心里就犯嘀咕,一定要吃到药才觉得安心,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这个很有意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么,天地有天地之理,人有人生之理,这个都能自我调节,自我运化,即使有些小恙,过几天哪也能平复,只是时间和心情两个可以解决绝大多是的疾病。前两天不是发了一个黄善人威海讲道嘛,可能很多人也都听过,讲的有一定道理。

好,我们接着往下讲,“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顺什么呢?也就是说你心中条达和畅,气血和顺,顺从阴阳自然变化的道理,那这个病不是自己无端去生事找事儿,也不是捕风捉影,那你的阳气就能很坚固的保卫你的全身。虽有贼邪,这个寒湿燥暑风火,或者其他的邪气啊袭击于你,由于你阳气固密,也不能对你造成侵害,那这就是正气居内,邪不可干嘛,你自己身体底子很不错,五脏之气很和顺,气血很调和,那么即便外在有一些风吹草动,也不会动了你的根本。那么这个叫做什么呢?叫做护其根嘛,保护你的根本,而现在很多人舍本逐末,不去关照自身身体素质的好坏,而盲目的向外边求,大夫、食疗、药疗这各个方面去求助。自家有宝珠不要,而要去借钱去,要哀求别人去,甚至跪求别人去,那么这就是非常不聪明的一个举动,家有宝儿自不知,自己有宝贝不知道,那么只要你清净,则志意治,阳气则固,慢慢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虽有贼风,弗能害也。

我记得经常有些病人问那,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乙肝病毒怎么才能去除,我就一再跟他们说,这个乙肝病毒携带在身上和乙肝病人是两回事,你只要是身体素质很好,气血调和,那病毒永远不会爆发,也即永远不会侵害你的身体,那么只有到什么时候才会侵害呢,要到你的身体素质下降到一定程度,它才会过来侵害你,那这个病人不放心,那他就说什么时候把这个病毒去掉,那等我身体衰弱的时候就不会侵害我了。那么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等我们的身体素质整个下降的时候,一旦没有乙肝病毒侵害,也会有其他的病毒或邪气来侵害,就是当你正气衰的时候,墙倒众人推,当你地势洼的时候,不管是哪边的水,都会向洼地汇聚,你只有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这个洼地隆起,水才不会漫到你这块地上来,所以一定要养正气,保生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锻炼啊,劳逸结合啊,保持心情愉快啊,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少事,清静则志意治,多事则烦少事则安,这当然不是说是怕事躲事。所谓的少事,是在自己整个的生气充盈的前提下,相对应的少事。

那好,我们接下去往下讲啊,“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说的什么意思呢,这个因时之序啊,因的就是阴阳五行,顺的时序,春天完了是夏天,夏天完了秋天,秋天完了冬天,就是因这个五行相生的时序。圣人传精神,服天气,所谓的传精神,就是传了我们整个的神气形当中的神气,这所谓的精神,就是神气,因为这个神气由我们心中发出,化而成气,再化而成形,所以它是源头嘛,所以要继承这种神气的精髓,它的规律。而服天气,这个服天气并不是吸食天地精华之气,搞这个阴阳吐纳啊,而这是理解天地生长转化收藏这个生机的奥秘。而通神明,最终能够理解整个变化神明的奥秘,这个说的很玄啊,所以说在这儿咱们不作多的讲解,一带而过,先关注一些细节,让大家对气道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如果清静则志意治这一块我们失掉了,整个的五心烦乱,集聚外在的名色财力,完全违背五行阴阳、生克治化的道理,那么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那么里面的五脏气争,则九窍不利,因为九窍和里面的五脏是相对应的嘛,里面有个脏,外面有个窍,这个正好是互相关联的嘛。那么外壅肌肉,外面的整个气血啊都壅阻在肌肉,使气血不能循环相生。“卫气散解”,这个卫气也不固密了。前面不是说了吗?顺之则阳气固嘛,这时候卫气也不固密了,散是散失,解是解除解散,都解开了,这个失去了保卫的能力,就是说我们的免疫系统差了,或者说整个的机能衰退了。

那么“此谓自伤,气之削也。”什么叫自伤啊,这都是我们自己找的,并非是外界所加的。因为我们名色财力一个都去不掉,不是生气就是妒忌,要么就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导致我们气血失调,五脏气争,这是自己伤自己啊,这也就是不聪明的一个表现。气之削也,那我们的神气不全,神气不能清净,则会使我们的气慢慢消灭、衰弱,气消减到一定程度,我们的身心就开始了衰老的过程。

好,咱们简单的说一下啊,这段话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告诉我们少欲、清净,不为外在的名色财力所动其心,那么是我们养生的大药,不是吃什么有机蔬菜啊,吸多少新鲜空气啊,吃多少可以补肾强身的方子啊,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就是“清静则志意治”,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有两件事儿,你就做一件事儿,那么这样总会使你的神气充盈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使我们整个的生活质量有一个保障。那么第二,告诉我们,如果失掉了清静则志意治,那么每天烦乱于我们周围的外界事物的变化,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最后导致气之消也,整个人那身体素质很差,头发也花白了,神气不足,每天打瞌睡,腰也疼脖子也酸,每天睡也不好,早上起床起不来,总是有毛病,要感冒,吃饭不香,这些东西啊都是由于我们的五脏气争气血不调造成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每天无端的胡思乱想,那有人说了,不想不行啊,还是要上学,自己要供房,上有老下有小,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不知道,公司的位置啊,如果自己不积极努力可能还会失掉,这个虽然是一个现实情况,那么我希望大家在这个现实情况当中,能够有一些洒脱的表现,你中间要找一个平衡点,如果对外界的整个环境抱的过死,那么你整个的身心的越来越疲惫,松一下,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但是你会因之而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孰多孰少,大家心里应该有个秤,这个就不多说了,舍得舍得嘛,如果说不能舍即不能得,要想得到身体的健康就要舍得对外界的追求,当然不是完全的舍得,保持一个度,所以孔子讲中庸,既不偏向于左也不偏向于右,而与时进退保持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程度。

好,我们继续往下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个没有什么过多的讲头,说的道理无非是彰显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就像天和日一样,如果没有这股阳气,人的寿数啊也很短暂,所以天运当像日光明一样。这里有点问题,它这个有点不符合古代行文的形式,“以日光明”,这句话有点别扭,有可能中间会出现错解,这个也不太会影响它中间的整个行文,在这里不作过多的追究。那么天运当以日光明,因为日为真,为阴阳之大用嘛。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是说阳气对整个周身的护卫起了重要作用。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所以阳因而上,阴气浊,阳气清,阴气重,所以阳气升而上,阴气降,阳因而上,从上而外护卫周身。

那么看一看这三段,大家有没有问题啊?我们利用五分钟简单的答下疑,因为下面可能更专业,没有学过中医的话,或者只是爱好者,下面听起来更费劲了,下面也是在教科书上屡次出现的,所以我们接下来可能要更具体抠一下下面更专业的这一块,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啊?要没有问题我们接着往下讲了。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怎么样,因于湿怎么样,因于气怎么样,它主要讲这个外气啊,这个外面的寒暑燥湿风火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它讲的什么意思,我给大家串一下,不作具体文字的考证,因为这一块争议很大,也很简单。因于寒,就是被寒气所迫,关于欲如运枢,我不知道它是怎么说的,什么叫做欲如运枢,这个不好解释,即便不好解释通也无关大碍。起居如惊,这一块可以好好说一下,为寒气所夺,人身体的气被寒气所夺,阴气上侵,侵凌于心,就总觉得起居好像受什么胁迫,时惊时乍,这就是我们心悸不已嘛,心悸现象。这个想起来奔豚病,气从少腹上冲心嘛,心悸病,说一下水汽凌心的心悸病,一种寒气嘛,这个可以互相参照,就是为寒气所胁迫,阳气有失其所的可能,这时候这整个的人的心神就非常的惊恐不安,因为这个地盘被别人占了,可能侵入的更深,所以一举一动啊都好像心悸不已,这叫起居如惊。

“神气乃浮”,什么叫神气乃浮啊,大家这个浮啊,就是逃转。人的这个寝宫啊,为阴气所袭,神气被赶了出来,不能很好的固在里,神气乃浮,这句话讲了阳气被寒气迫胁之后,导致惶惶不可终日,如丧家之犬,神气乃浮,起居若惊,你也可以理解为寒气所胁之后的阳衰的一种表现。“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你看这古人哪,一般不常这样行文的, “因于暑”,一个逗点,再一个“汗”,一个逗点儿,再“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就是这样来说话的,你倒是可以“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这是符合古代对仗、排比的方式,如果来个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这样不是错笺就是古人把暑汗放在一块来理解了,因于暑汗,也就是因于热嘛,汗就是热嘛,夏天出汗,因于暑汗。所谓烦则喘喝,就热气说的,肺气不顺,不能顺降嘛,使人喘渴,就是太热,水也蒸发掉,整个的肺气不能顺降,想想这整个的肯定是又喘又渴的。

“静则多言”,即便安静的时候,这个人说话也是不停的说,为什么呢?由于热气导致气血的博弈,流动的非常快,整个的气血流溢,就像火山爆发,整个的熔岩流溢啊,虽然神态安静,但话越来越多。很多实症的病人也都有这个症状啊。你看一个人不停的说,多半是个实症,急症。如果一点话也不愿意说,少气懒言,那么这个多半是个虚或是一个痹,这个很好判别。你看一个病人来了爱说的多半是个实症,不爱说的,说两句没气儿的多半是虚症,或者是虚痹之症。那就是郑声嘛,《伤寒论》所说的郑声,就是说一句停半天,这样的都是从虚从痹来论治,气闭在里,不能化用在外嘛,说话也没劲。因于暑汗这一块,它主要揭示,这个热气迫胁之后啊,这个人亢奋状态,虽然静的时候,面赤而熱,妄見妄言,棄衣而走,登高而歌,体若燔炭,就是你把他按在那儿的时候,他都不断地说话,这都是一种热症、实症的一种表现。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由于体内有热嘛,就像烧红的碳一样很烫,那么这个就是一个热气在里的表现吧,就是白虎汤症,那么“汗出而散”,另外一种解释就是汗出出来了,这病就散了,这里跟大家说一下,这不是啊,这是错误的解释,因为从上下文来啊,这都是对病情的描述,没有治法,所以这里出了个汗出而散的治法是不对的,并且这种热通过汗出的方式,让病邪热气散开也是不对的。你想有热你要清热吧,他肯定不是为寒所淤闭的一种热症,用大小青龙汤开之,麻黄桂枝汤给他解了这种,这个地方汗出而散,汗出了把热气给它带出去,这病好了这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热了,因于暑嘛,里气内蒸,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还是对一个症状的描述,而且这个散,不读第四声要读第三声,是散漫的意思,所以这个“体若燔炭”整个的里气内蒸,使人汗出不止,典型的白虎汤症,经过汗出之后,散漫于体外,熏蒸于外,由熏蒸在里向外熏蒸于外,都影响了外界了,就是人啊蒸蒸然汗出,你看他的脑门也是汗,浑身也是汗,整个的一团蒸汽在那里,就是蒸包子那个蒸汽一样,所以这是汗出而散,始终是对症状的描述,散当散漫讲,不当散(第四声)讲。记得教科书也是解释为汗出而散(第四声),还有古人有几位也说汗出而散(第四声),不对。

下面“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这说的是中了湿之后的表现,湿则粘连嘛,所以首如裹,像裹了个大包袱一样,就是为湿气所侵,很多病人我见过,为湿气所侵,这个病绵延不愈,不仅是这儿招湿了,腰上啊腿上啊都招了寒湿,寒则痛甚,湿则粘连,湿气不去嘛,所以有一个,苓桂术甘汤啊,还有苓桂干姜汤,这都是从去湿上来着手的嘛。湿气不可骤去,缓缓去之,麻杏薏甘汤这都是从去湿上来治的。所以说首如裹,这个像裹住一样,这个湿拿人嘛,这个湿热不攘,什么叫湿热不攘啊,这个湿气和热气流连于肉腠,在身体里,这个攘是攘臂的意思,就是往外推,它推不开,也就是湿气粘连的一个表现,粘在那儿了,不化了,不能为气血所运化,这个很难办啊,所以很多人如果说得了这种湿性病的话,没有相当长时间的调理,湿气啊终究粘连不化,这湿热不攘就是推不开了。

“大筋緛短,小筋驰长”,也就是这个湿气啊把这个大筋小筋都拿住了,大筋当伸,现在緛短,不就废了嘛。小筋驰长,小筋短,它应该发挥短的作用,这时候却驰长开来了。那么大筋长,应该发挥长的作用,现在却緛短了,都是萎废不用嘛,为湿气所拿,緛短为曲,驰长为萎,一个曲一个萎,使整个筋气不用,那这个整个就是湿气粘连,使人不能有效的运化,筋主变化嘛,那很多病人得的风湿性的这个病,有两个原因,第一个由于内因的原因,第二是外因的原因。所谓的内因是五脏气衰,气血壅滞不利,内湿化生。第二由于长处阴冷潮湿之处,或者得过寒症湿症,外湿内侵,向里攻侵,两湿相搏,就是内湿外湿相搏,长年不化,这个病非常难治,治这样的病,就是内虚性的这种风湿病,第一条就是要健壮身体,开什么附子、乌头、独活之类的药效果不好,马前子一些猛烈的药啊,毒蛇、蛇毒都不好,虽然能缓解一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代人得病内虚的多,还是从根本上来治,前面说过了阳气固,气血畅,五脏充,疾病才能慢慢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不是上个炮弹就能把这个整个的病崩掉的,疾病没有崩掉,这个人的气血崩掉了,这是现在很多大夫想治病,但是事与愿违的现象。这个跟大家说啊,很多风湿病患者,尤其老年都是气血衰弱导致风湿病更加严重,这个治病要治本,不能徒去风湿,必须加补气血的药,并且调气血,所以说现在治病没有那么简单,大家不要完全按药方上着手去论治,说某药方治某病,主要治某病,这种说法啊,我们学习气道中医后,我们就应该摒弃了。

方书千千万,但是方书啊,很多方书就是让你知道开方子的阴阳五行所运用的道理和规律,并不是告诉你这个方子就是治这个病,所以大家不要执一方也不要执一药,而是要执这个人本身,他是一种什么气态,这个气态调过来需要什么来调,还有这个气态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性症可以,比如说一个突然的胃中有寒或者肺中有寒,或者肾中有热,这个你抵一下,荡一下,开一下,这个病可能马上好,但是由于里虚,长期里虚导致的这个虚性慢性病,不是朝夕可以好的,三分治七分养嘛,三分治还要病人配合,七分养完全是要靠病人毅力完成的,所以说还在谈某方治某病,绝对的某方治某病在现实的临床当中去应用,那么疗效是难保障的。当然对于我们的教学,课堂上可以讲这个方证相对,这个主要是让我们了解阴阳生化的道理,找到气机所在,并且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但是在现实临床完全不是这回事,所以要说,这个经常宣扬我这个方子这个药加减治疗了多少病人,慢性病人,那么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这个药材质量太成问题,不仅是大家热衷的一个附子,包括什么半夏啦什么杜仲啦不胜枚举的药材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说大家不要刻舟求剑,拿想当然的方子,觉得这个药肯定效果不错的话给病人投下去,还是实践出真知嘛。关于这个附子,有人说吃了几百克不见效,那你用得是什么附子,古人说得很简单吗,附子吃下去会有什么反应,大家吃那个附子哪有那个反应,幸亏没有那么反应,如果说有那样反应,都是真附子的话,我想现在火神派用附子,国家也得开始管制了。就是我记得多少年前吧,五六年前吧,我吃过一个可以说是真附子的吧,可以这样说,就是说有效的附子,当时大冬天天气非常冷嘛,吃了黄豆粒大的一点生附子嘛,这个人先手脚冰凉的嘛,吃完之后,手脚全都热了,而且是在外面,像喝了酒一样,而且浑身有发麻的感觉。

好,我们接着来说,“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这个因气,是因什么气,历来有争议,那么这句话,气他指的啥?它因于气,有人说是风气,有人说直接就说因于四时之气,这个不好解释,那么四维相代是什么意思?那可能四维是指四肢嘛,四肢不相顺接嘛。四维相代,代,代脉我们都知道,代替,代过,那么这里面可以讲,四肢的气,气血为风气所搏,四肢的气血不能顺接,不能相照应,那么阳气乃竭,阳气受到了整个邪气的侵蚀,那么这个阳气衰竭,大概是这样来解释嘛,其实这里面的话也没有太多的意思,这里面说得不清不楚的,那咱们就过。

这块大家主要掌握几点啊,第一是为寒气所迫的时候,阳气的一种表现,又惊又怕,到处乱窜,没有根据地了。第二是热气占据了我们的身体之后,我们会表现出来的一种亢奋烦躁的一种状态。第三为湿气尤其是寒湿之气所侵的时候,这个病非常难缠,不容易治愈,并且现在的老年性的风湿病患者,要从强壮身体,调畅气血,顺应五脏处下手,不要一味的去用治风湿药去去风湿,越去气血越耗,风湿没去,这个人被折腾得够呛。就象现在搞放疗化疗一样,这个癌症放疗化疗,癌症本来还能多活几年,一放疗化疗之后这个人很快就是不行了,这个《伤寒论》上是怎么说来着,就是加快了这个人的灭亡,大家掌握到这几点就可以。

好,那么我们讲下一段,“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这说得什么意思呢,这个阳气啊就是我们的生机之气,大家不要理解成只是一个阳气。烦劳则张,也就是跟我们前面的清静则志意治一致,那烦劳则张,如果这个事太多啊,你这个心神运用你的整个气血,不断地向外鼓荡。张当鼓荡讲,鼓荡向外,都耗散掉了,你心情烦身体劳,则整个地加快你的气血向外耗散,叫烦劳则张。精绝,这个烦劳则张你耗散得越来越厉害,你不知道停止,就是不知止啊,那这个往往就调用更多的你这个精气,由从里面去抽,就象河水没水了,要打这个井水啊,要抽地下水,地下水就是整个的水的精气,那么越抽精气越绝,越少,精气就绝了嘛。辟积于夏,什么意思呢?这个毛病啊就积到夏天暴发出来,为什么要积到夏天呢?这个问大家一下,为什么积到夏天这个病暴发出来,使人煎厥了呢?大家打一下字吧,咱们也休息五分钟。

好,我开始说吧,你看我给大家念一下啊!夏天阳气外浮,夏天阳气耗散,故春夏养阳,夏天浮越达到顶盛,故易暴脱,外热内寒,夏天阳气耗散,阳气外浮,肾阳亏虚,使人精绝,夏天阳气浮越于外,阴精枯竭,神气无所附而散失,夏天阳气升腾于外,里阳不足,在本身精气不足的状态下,矛盾更加突出,容易表现出来。

好,大家基本把原因说出来了,无非是到了夏天,阳气在外,里气虚,那么你原先你把精气里气耗散得厉害,你整个的阳气都蒸腾在外了,里气更加空虚。这个使人煎厥,关于精绝、煎厥都无所谓,你只要把这个阳气这个虚内状态,并且发展到一种厥的状态,什么叫厥啊,就是坏病嘛,原先阳气还能代偿吧,咱套用一个西医的名词,代偿嘛我虽然累了,我还能干活,这个墙虽然坏了,但没倒,那么一旦厥了就是说这个墙坏了,还倒了,我累了不能干活了,跑不动了还倒在地上了,这个叫厥。

这个煎厥好理解,这个煎厥就是整个的烦劳之后,你的气血被邪气所煎,老是出现这种厥病,出现昏冒啊,很多老太太夏天热不得了,一下子倒地上,中暑死亡,这个很多中暑都是因为里气啊,你身体素质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就更不好了,象很多坐车晕车一样,往往晕车的都是素质差的,他本身这个身体的稳定性就差,气血不充沛,坐上车一晃荡,在一个动荡的环境当中,使你的整个身体就失衡,产生了呕吐眩晕的现象。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就是临时的解暑不如平时的多积精存神,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不要找医生,也不要吃更多的补药,那么平时少思寡虑,多开心,起居有节,张驰有度,劳逸结合,慢慢慢慢地每一天积散一点,半年以后,你的身体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这个需要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几天的坚持的精神,你的身体不可能从一个不好的状态调到一个好的状态。我记得原先老人说过嘛,你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你不可有一个好的身体,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也就是我们养好我们自己的身体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没有灵丹妙药,以为做一个手术你的病就能够好,这个不可能。

我们讲过人是由气组成的,这么做只是把形体拿掉了,就是拿掉形体的同时可能带走了一些气,但是这个气是由神发出来的,你这个神还在,胃溃疡做胃手术,以后还是喝酒吃肉,这个你这个胃还好不了,所以说要从改变生活不良习惯做起,你才会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是吃药只能解决细枝末节的问题,可以吃一些药调补一下,但不要把药当做主要的治病的手段,也不要说是到处找什么名医专家啊,他不能解决你自身的身体问题,还得要靠自己。

好,咱们接下去往下说,“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煎厥之后的症状,人煎厥之后啊,积辟于夏,使人煎厥嘛,使人啊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有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注意身体,四五十岁身体坏了,不知道亡羊补牢,最终使身体完全垮下来,提早离开人世。使你的耳不聪、目不明,眼睛也花了,耳朵也听不到声音,身体这个阳气汩汩向外这个散泄,这个坏都可以当这个溃败,这个都无所谓,只是一种阳气崩溃一种表现,汩汩不可止,流敞开来啊,大坝溃堤之后水向下泄,汩汩不可止,这个人不可救药了,完了。

很多半身不遂就是这样的,大家看看街上外边画圈的有多少,这些人确实可怜,不懂养生道理,他们得病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日积月累,几十年积累的,身体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之前,比如说手麻、心悸、肝疼、腿脚不利,像这些症状,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像这些,要是有了这些症状的话,你就应该知道你自己气血已经不行啦,五脏精气都不好了,这个时候你得亡羊补牢,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少思寡欲,不要再追求名色财利,通过这些办法来补救,如果你仍然执迷不悟,或者完全不懂这个道理,继续照原先这个生活规律继续生活下去,那么有朝一日,你就会积辟于夏使人煎厥,这个所谓的积辟于夏,这个夏不单指夏,就是指到了一定时候,人就煎厥了,突然早上起来,一睁眼,四肢不能动了,或者遇到什么事,头一嗡头一迷糊,栽倒了,就不醒人世了,不是脑梗塞就是脑溢血了,这个时候就半身不遂了,这个病所由来者渐也,这个治起来非常困难,那已经完全失去代偿了,生命要走到终点了,这个时候再治,半死半生,这个人活的特别痛苦。先说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一定要保精全神,不能每天游牧于声色犬马,不知张驰,那么这个是不行的,这样的话,那么有朝一日你就煎厥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找名医来,即便是找个神医来,可能也是回天无力。

你看现在我们都说啊,三十岁前人找病,三十岁后病找人,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三十岁前,血气方盛,那么这个时候,你这个忘乎所以啊,觉得身体什么也不在乎,我山吃海喝啊,声色犬马啊,什么都来了,那么经过七八年或更长时间的这么消耗,到了三十岁之后,人的血气平定,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到了四十岁,再不改观,很多病就坐成了,五十岁再不知悔改,所以说这个人啊人命啊由人定,而不是由天定,人定怎么定啊,是由你的心定,是由你的整个的生活方式、作息习惯,你的整个的心态来决定你的整个身体素质和以后你所有的机遇。

好,我们接下去往下来讲,“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你看上面说得是阳气,这又说得是阳气,阳气我们不要理解成和阴阳对应的那个阳气,我们就理解成我们的生机,我们的气机就可以了,这个气机是最好的,了解成气机,因大怒则气绝,大怒则气上冲,并不是阳气上冲,阴阳气相随向上冲,你看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我们讲过嘛,这个人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啊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它作用在气,气作用在形嘛,这个人要大怒的话啊,气怦然而上,直接就顶到脑瓜门上,所以说很多人生气之后说头疼,说肝气不舒,胸郭气满,怒发冲冠是最好的形容嘛,直接顶到脑瓜门上,把这个帽子顶起来了,有没有呢,跟大家说啊,有,真有可能顶到怒发冲冠。一个在大怒的时候,乍得气机变化,毛孔都立起来呀,就是那个猫受到惊吓,那个毛都立起来,这个头皮发麻,头发根根直立的情况出现,所以说大怒则气血直冲,所有的气血都上冲,整个的气上冲,形气绝而血淤于上,什么意思呢,大怒则形气绝,就是整个的气机向上顶,下面气绝,它不是顶上来了嘛,形气分离,气归上,这个人生气生得太大了,这个时候他就大怒,小怒则气小上,大怒则气大上,所以说整个气顶上头,这个形气有绝离的可能,而血淤上,所有的血跟着气往上,气往上顶血也跟着向上,这个血呀我们理解为有形的血,也就是为气统的血,不能理解为气血的血。其实这句可以这样说,所有的气血啊都淤到上面了,很多人得脑溢血啊,一生气血一下腾然而上,冲到脑瓜上面,把血管冲开之后得脑溢血,或者头晕、迷糊、恶心,这都是由于大怒导致的,所以说大怒伤气,大怒伤血,大怒伤肝嘛。使人薄厥,这个薄啊可以当迫讲,就是迫厥,突然气血迫绝一上,这个迫切啊,逼迫啊,使人突然的昏厥,就象这种脑溢血的症状,突然昏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前面我们讲过,这整个的怒属肝,肝主筋,就是说我们这个筋啊,它由于这种强力的忽然的精神刺激导致大怒,而使血向上冲溢,这个就会把这个肝筋给伤了,因为肝主气聚嘛,它一下子把这个聚散开。有伤于筋,所有这些刚劲之气都会伤到筋上,伤在里嘛,伤到根本。“纵,其若不容”因为这也是有语法的问题嘛,古人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的,《内经》到后来也不会有这样的行文,所以说这个地方它也可能有错笺的地方,其若不容,不容什么也不好说,因为不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接着往下来讲。

“汗出偏沮”,也就是说这样的大怒之后,使神气离绝,形气离绝,这个简直是冲墙倒壁啊,灾害性的,气一下子冲溢而上,导致气血偏枯了,汗出偏沮,就是一半有汗一半没汗,那这个是典型的半身不遂啊,也就是说使人偏枯嘛,一半偏枯,这个给大家说一下啊,这个中风的实际的病机变化为什么会偏枯,而不是说是某一部分不行,为什么都是半身不遂,那一半为什么还好,这一半为什么就完全不好,这个跟大家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绝的情况,就是很多的半身不遂呀,按理说比如说我们的气血不足了,是不是整体的素质下降了,而怎么出现半边有半边无的现象?

这个大家可以说一下,这个很有意思啊,对于我们理解神气很有帮助,为什么突然一下子这个气血错逆的时候出现半身不遂,也有部分不遂的,但是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是半身不遂的,就是一半有一半无,这个不是很有意思嘛,要下降整体下降,这个看看大家怎么回答的,这个一会给大家提一下,因为这个涉及到另一个整个气机的大规律。

这样给大家说一下吧,这里面有一个机,左右对衬的。这个说得好,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人是对衬的,神啊是两方面使力,左和右,也就是说气血充盈的时候,这个人要分神在两边,人有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只手,两只脚,协调工作以成阴阳协合式。那么突然的逆乱,导致神形大损,这个本身已经是成偏枯之势,整个的精气耗竭了嘛,突然又经历了阴阳大损的情况,就是突然的这个神志起了变化嘛,使形神相离,处于重创,那么这个时候他的神气,神和气已经不足以充养左右两边,这个大家听好啊,已经不足以充养左右两边,因本身虚又经过大的重创,使神气不能很好的经营,或者叫做充养两边,那么神气会采取一种尽量小的办法来弥补,那么怎么办呢?它只能合兵一处,偏隅一边。就是两个城市啊,它守守不住了,那它会合兵一处,去守一个城市,放弃另一个城市。这是神气尽可能地在它的能力范围内做出的最好的选择。大家想想,我们的神气是多么的护佑我们,它在万不得一的情况下,不会离开我们,那么它没有任何的办法,那么是由你导致的神气不足,并且导致最终神气受到重创,那么神气仍然会不离不弃地采取最佳的解决办法,放弃一边固守另一边。这个就是半身不遂,一边有效一边无效的气机所在。

这有人问,怎么确定左右呢,这个很简单,明显不足的要弃,稍微不足的要保,也就是说你这个偏枯一边,应该是你常年来说是相对另一边比较衰弱的一边。也就是我们大家可以体会,一般这个人肯定是左右功能有稍微差异,就是眼睛视力一个好点一个差点,一个胳膊好点,一个胳膊差点,腰左边疼还是右边疼,腿左边跳得远,还是右边跳得远,大家有左手使的有右手使的,所以大家仔细体会一下,你的左半身好,还是右半身好。这个《内经》不是说了吗,“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所以说人上半部那边好,那边不好,下半部那边好,那边不好,这个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这个原文怎么说来着,大家可以找一下看看。“天不足西北,故人右耳不如左明,地不足东南,故人左手足不如右强”。所以说无处不是气机,无处不是阴阳,无处不是神气,你看我们一个偏枯告诉大家一点,你的神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你的神气,请不要过度地失掉自家的宝贝,去追求外在的医生的药方,往往你的神气在你最危难的时候,它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就是法与阴阳,合于术数,明于天地之理,懂五行,识三才,对我们有多么大的帮助。

比如说我们简单的一个发烧感冒,寒气袭于肌表,使肌表毛窍闭塞,人这个时候就要发热啊,里气不能蒸于外,人就要发热,发热到一定程度,里气会努而外蒸,毛窍会打开嘛,汗出身和热解,这就是一个自然的人身体的一个自我调节自我愈病的一个过程。你需要给它的就是要创造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要给它创造一个相对于它能够工作的环境,比如说,你要安心,不能再着凉,劳逸结合,多休息,多吃点清淡的可口的食物。第二,你要给它时间,它就能把这个事情办成的,这可能需要一天、两天、三天、四天, 积攒到它有能力和邪气抗争的时候,或者战胜邪气的时候它自然会挺身而出,去与邪气相斗相搏,那么就像我们这个发烧感冒,嗓子扁桃体发炎,那么就是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正邪相争在咽部,邪气不能入里,正气起而攻之,它们交战的战场就在咽喉。那么这个时候,你要给它时间,看它和邪气一战,只要你的身体不衰,正气充足,那么过几天,你的正气会把邪气排出体外。因为正气有根,邪气无根,邪气方来,邪气很盛,这个邪气没有根,没有粮草救济,慢慢就退热,和攻城战一样,围上十天半个月,只要守城的它能够坚守如一,那么攻城的就得退去,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说这个时候你慌神了,弃城而逃,或者内部产生混乱,那么攻城的一下子、一股劲攻进内城。所以说得病第一要建立信心,第二要创造环境,第三要打持久战,要给你身体抵御外邪的时间。

好,那么我们接下去往下来讲,“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什么意思呢?这个和前面的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已经不是一个意思了,是两段了,我们可以不接着上面来。这就是说如果出了汗又受到潮湿之气的影响,汗出不畅,淤在肌表,就是人出汗要出畅嘛,如果刚一出汗,结果被风一吹拂,或者为寒湿之气所侵蚀,那么汗不能很好的排出体外,淤在体表,气淤在体表,慢慢地就生了痤疿 ,就是起了各种的疙瘩,疹子、痘子、痤疿,就是生很多皮肤病。那这个很多了,比如说你夏天,你屁股出汗,又坐在一个很热的一个椅子上或者沙发上,久而久之,这个湿热之气与你的汗气相灼,你就起了很多的疹子,或者说是从外面大热突然回到家进到空调房,为这个空调里的冷气所吹拂,马上皮肤起了很多斑疹。或者是在空调房中,吹得很舒服的时候,突然出到外面,外面骄阳似火,受阳气暴晒,使人热而外蒸,心中烦躁,热而外蒸嘛,但这个时候,肌表仍然被寒气淤着,因为出了空调的房子还没有调节过来嘛,这个外面毛窍闭,而里面热气蒸,一下子人就会出很多斑红斑,这个都可以叫做乃生痤疿。

这样的一些疹,现在治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气血,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外抹药基本效果不好,再有机会我们可以单讲皮肤病可以,很多人很吓人,浑身起来都是丘疹、小麻疹啊,这些看得很厉害,其实这些病很好治,无非是用辛散之法、辛温之法、辛热之法散一下,这个病马上就好,这不是大病。小儿得这个湿疹哪,这儿红一块痒啊,这都是由于父母啊给这个小孩穿得衣服过多,或者冬天穿得过多,夏天吹扇,这个捂着,这个暴露,这个小孩的肌表啊不能处在一个合适的一种环境,从而导致一些小儿起疹子的毛病。

“高梁之变,足生大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吃得肥甘,肥甘之物啊,山珍海味啊,鸡鸭鱼肉啊吃得太多了,淤在身体里发生腐毒,这个湿毒热毒食毒都出来了,那么又由于你整个身体经脉气血不畅,这种毒啊聚而生疔,大疔就是一个大毒包啊从身体里拱出来,这个不仅是足生大疔,其实身体这个阴阳不调,有这个热的聚积力拱出来生疔。为什么叫疔啊,疔有个卯,疔和疮的区别,丁根深而疮浅,疔就象钉子一样钉进去,口小而根深,如果从里面来化这个聚毒,这个病就很好解。

下面,“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什么叫劳汗呢,就是干了体力活之后被风所吹拂了,那么本身毛孔大泄,为寒气所吹,则毛孔闭之,寒迫体表,使人又是长一些痤疿的这个外在性的病,什么叫气淤,气淤在表,也就是说寒气、汗气和风寒之气相遇在肌表就生了痤,和那个乃生痤疿那个痤是一个意思,这句话是告诉你啊,劳汗当风,汗出当风不仅生痤疿,汗出当风而且是大部分外感的病因。很多老人们常给孩子说啊,别忘了带衣服,别在空调房里呆得太长,别让空调直吹,在地铁里面啊不要吹那个地铁的冷扇,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得人容易生病的一个病因。

这个跟大家说一下,学气道中医啊,一定要把握气道讲出来的一些事物,细枝末节都可以考虑不计,不要在考据啊文字上太认真。

问:偏枯为什么会有的左有的右?

因为每一个人啊,他左和右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左好,有的右好,有的右好,有的左好,那么不好得要偏枯,好的要留下,当你的神气不能充养两边的时候,它肯定要往有利的一面去统一,放弃不利的一面,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问:什么叫做五脏气争?

这所谓五脏气争,就是说五脏不能顺接,互相行克,气争就是你吃我的气,我吃你的气,内部争吗,各部门组织之间互相相争,那么你的身体由于没有一个平衡的状态而导致的五脏气争,比如说这个肝,这个肺气,比如肺气能力不强,气走到肺里不能往下输送,那么就会引起下面的肾气向上索取,那么这个肺气就会和肾气产生相争,肺气不能肃降,肝气又顶不上来,那么肝肺又产生相争,也就是我们讲五行,有的相生有的相克,我们尽量让它相生,而不要相克。但是如果五行这个状况不好,它不能相生,只能相克。

问:湿热导致的痿痹怎样治疗?

那首先你要判断这个湿热是怎样的,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湿热和湿热的形式是不一样的,这个关于痿痹有专门的论述,那我们不知道他这个湿热是怎么得的?而且也不知道他这个基本的情况,那我们无从来治疗这种痿痹的症状,他这个还是慢性的,如果他是突然的湿热导致痿痹,我们可以用于通经、利尿的方法来治,如果是慢性的湿热导致,我们一个是调补气血,兼去湿热的办法来找,我们要知道他这个湿热的成因,痿痹并不是所有的下肢湿热都会导致痿痹,它肯定是湿热到某一经某一脉啊,我们随经脉而治,所以说你这个直接说的湿热治疗,我无从回答,除非你直接举出这样的例子,你看你这个的湿热的痿痹我们不知道其所在啊,即不知道这个人的气机状态和这个病机的所在?所以说给大家讲这么多啊,无非是告诉大家,你要真实把握具体的每一个人他得病那个时候的状态,而不要用名词啊去套,因为这样套毕竟不真实,而且我们讲这个《黄帝内经》,中医很多理论它还是停在理论层面上,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个差距就是个体具体的差异。

有人说现在面瘫的治疗的空间已经很小了,这个不一定,我不知道你这个面瘫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是实症还是虚证啊?而且观察面相,舌相、身体之相、气相,对我们的治病非常关键,那精气只要在,这个病就不难治,精气去了,这个病就很难治,再小的病也很难治。还有就是说对任何一种病啊,不管是慢性病,慢性病我们要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整个的精神状态,也就是关于急性病,一定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风吹着啦?是气着啦?还是吓着啦,这个一定要问得非常清楚,随症治之。气着了,肯定伤脾、伤胃,吓着了肯定气乱,神不守舍,怒着了,肯定伤肝,从调肝啊理气血治就可以。

行,那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到这儿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课 20080722_气道在生活中应用、生气通天论

由春野整理

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我们讲了这么长时间的气道中医,现在又用气道中医的理论解释我们的经典《黄帝内经》。在下面呢,有的反应说这个讲经典怎么跟现下的实际生活能够联系在一起?其实在讲的过程当中尽量是联系实际的。但是具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方面需要大家的感悟,这个虽然是一个理论,但是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所以说理论上大家没有一个一贯的认识,实践也没有办法来具体的落实。

古人说过一句话嘛“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道理啊不是能够很好的告诉大众,但是告诉大众如何做就可以了,换一句话就是说也不用问为什么,这个事就应该这样做,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说古代识文断字的少,老百姓也比较淳朴,你告诉他怎么做,只要养成习惯就会这样来做,具体这里面有什么益处或是坏处他也不是很了解,写成书告诉大家那样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知道为什么,因为知道为什么是很困难的,浅层次的要告诉他们还是很困惑,因为涉及到整个的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但是咱们现在讲的,因为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还是希望从为什么这块着手,大家只要知道了为什么,或者说看到一个方法,那这个方法可以去指导自己整个的生活实践,我也希望跟大家多介绍一下生活实践,这当中应该是怎么来做的,所以说在下面讲《黄帝内经》的《生气通天论》之前简单的交流一下一些最常见的一些生活习惯,如何用气道中医来解释,来判别它的对与否或者合适不合适。

好,问大家几个问题吧,咱们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因为这一块可能涉及到大家的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可能会有些冲突,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来想一想。

首先第一个我想问大家人适合不适合经常洗澡?洗澡会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每天甚至一天洗几次澡,家里都有淋浴嘛,所以说想跟大家沟通一下。因为可能是城里的人更多一些,各方面条件更好一些。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吧!大家可以用气道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因为气道啊最终讲的是道法自然嘛!自然而然的东西是最好的,凡是非凡自然规律的多多少少都会有问题。关于洗澡的事情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哪些好处和坏处?你看大家是怎样来回答的。

“洗澡要有个度,洗澡可以清洁皮肤;不要过度求干净;经常洗澡会伤皮肤,适度可使皮肤通畅,过则伤气,洗澡使气散,应该少洗澡......”

大家把洗澡的好处和坏处说出来了,洗澡是想让我们的身体更干净,但是有一个问题跟大家说一下,这个人身体有没有自我清洁的功能?我们讲了多次了,这个关于疾病也是,人体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愈病的能力,既然能够得病,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作为一个灵体,它自然有向好调节的能力,那么干净也一样,人他不断的汗液的分泌,皮肤也不断的在新陈代谢,很多碎屑也随着新陈代谢不断的产生并且排泄,所以说这个人本身他就有一个使身体保持干净清洁的能力,大家不要小瞧这种能力,它日积月累维护者身体表面的清洁的任务,而且身体的皮肤会分泌很多的油脂和汗液混合再加上皮肤的碎屑在人的周身可以形成一种保护膜,这种保护膜介于皮肤和外界之间,起到了一个中间的环节的作用,这个对人身体有益无害,所以说我们对待洗澡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过勤,而且现在洗澡都是打香皂啊浴液啊,这些都是化工产品啊,他在清除你身体污垢的同时会把你的保护膜洗掉,你的身体皮肤没有了这个中间层的保护而暴露在外界环境当中,所以说勤洗澡不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反而会降低你身体的抵抗力,使你更容易感冒和受到外邪的侵扰,那么我建议洗澡不宜过勤,夏天天热冲个凉这个不能算是典型意义的洗澡,拿凉水一冲,不用香皂这个可以。冬天洗澡更应该注意,洗热水澡更容易使汗液泄,冬天时精气闭藏的时候毛孔应该收紧,洗澡容易把毛孔无端的打开,受到风邪的干扰和耗散自己的阳气。

这个度你可以这样掌握,春秋每周一次,冬天两周一次,甚至更长,这以什么为度呢?大家说一下,是你的周身不至于非常的难受,因为现在城市里污染很严重,很多污染物会附着在身体表面,那么还是要洗澡。如果在偏远地区或是空气清新的地方,长期不洗澡身体健壮的人也不会明显感觉皮肤变脏,因为人有一个自我调节的能力嘛!你吃了会排泄出去,同样身体也会保持自身的干净。那么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身体充盛,身体很好,身体很好,气血周畅,你长期不洗澡身体也没有臭味,而且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体香嘛。修行也好,身体好的人也好,或者说品行端正的人身体能散发出一种体香。爱吃肉的人可能不会有这种清香的味,但是只要身体壮实他不会产生明显的恶臭。凡是长期不洗澡身体恶臭的多是身体气血不调造成的,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找自身原因,自然而然嘛,人生在自然中,自然会调节自己的体表,有的不断地洗澡还是出现体臭嘛,那么这个不是单纯的洗澡就可以解决的,应该调养他的气血,气血出了严重的问题,腋臭啊,口臭啊,各方面整个身体臭秽嘛,这个都是整个的气机有问题,所以说洗澡不能完全解决干净问题,反而会坏了这层保护膜,让我们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当中,加速我们的衰老。

记得以前跟大家说过,就像车轴一样,外面混杂着一些尘土包绕在车轴上看着很黑,如果长时间不清理突然一清理你发现里面的整个的轴啊非常锃亮,就是这个油脂夹杂着尘土对车轴的保护,如果你经常擦拭车子破坏了这层油脂的保护,那么车子很快就会受到空气的氧化。所以说我建议很多的女同志洗澡要慎重,洗澡不是使自己干净,反而破坏了自己的保护膜使自己越来越干燥。现在不就是嘛,皮肤干燥,再通过皮肤涂上一些护肤品,这就多此一举嘛!让自己的身体去分泌这个油脂它是身体里的一部分,你不要给他洗掉,很正常的,那么我们可见这自热而然的东西是最好的。

好,我们再讲一下,有问题随时提,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大家的一些很多一些日常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刷牙,大家可以说一下刷牙的利弊,因为我们人,除了社会方面的人还有一个根本,就是自然人,也就是一个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作品,我们往这些方面想,所有后天的努力有好的方式也有不好的方式,所以说我们尽量认清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哪些对哪些不对,并不是大家都在做的就是对的,并不是说大家不做的就是不对的,因为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个体之间也有差异,所以说我们的眼光要审视我们任何一件事情,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我们以前没有注意的这个事情,用气道的这个理论你去抛弃它,这样你才能成长,并且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我们想一下刷牙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人又是如何保护牙齿的?比如说缠足这件事情,它有几百年的历史,之前女的不缠足,现在女的也不缠足,那么在当时认为缠足是理所应当的,我们要跳出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原先没有人刷牙,可能以后也会没有人刷牙,大家都在刷牙,我们要跳出历史的局限,去审视刷牙的利与弊,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看到,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时代的人,要当成一个历史的人,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上我们去衡量某一件事情做的对与错。我生之前是这样,我生之后也是这样,那么就认定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让这个生活习惯和观念把我们约束住,这个就是大家用功的着眼点,也就是我们提高的立足点,好,那么我说一下吧!

关于刷牙,同样套用洗澡的思维方式,我们有了牙齿有了口腔和唾液,能够进食,这是自然禀赋的一个完好的一个进食系统,那么它自然会照顾到它的持久和耐用,而我们刷牙的目的无非是保护牙齿,清除牙垢,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画蛇添足了呢?最典型的就是食物残渣把牙齿腐化,所以要把这个刷掉。我们有没有反向的来考虑这个食物残渣混合唾液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对牙齿起保护作用?或者说起中和作用?这个有人就不同意了,说这个食物混合唾液在牙齿中发酵产生有害菌。那么跟大家说一下,这个唾液是干什么用的?嘴中不断的产生唾液,它起到湿润和保护口腔的作用,所以说一定会产生一种保护口腔和牙齿的环境,并不是产生相反的反应,就像胃酸它在胃中但不会腐蚀胃一样,那么唾液混合的残渣也基本不会腐蚀牙齿,只要我们吃的是正常的食物,这个是一个非常认真的问题,也即是说身体任何一方面他都是协调的、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就像大肠中的粪便不会腐蚀大肠一样,胃中的胃酸胃液不会腐蚀胃壁,那么同样口腔中的唾液混杂着食物残渣也不会腐蚀牙齿。这个大家要清楚,不要张开口看到牙齿上有很多食物残渣停留你就认为它不干净,如果哪天你透视到你大肠当中有很多粪便那是不是也要清理呢?是一个道理的。

大家有一个脏净的问题,什么是脏什么是净?也就是统一和谐的是干净,对立的是脏的,可以这样来理解。事物没有绝对的脏与净,只有和谐和不和谐。而且现在的牙膏啊里面都有清洁牙齿表面残留物的作用,所以说基本是化学产品,当然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所以说勤刷牙经常刷牙呢不仅不能达到清洁牙齿保护牙齿的作用,而且会侵蚀牙齿,加快牙齿的腐化。但是,不是建议大家不刷牙,而是有一个适度。比如一周一次,没有牙垢没必要天天刷牙,吃完饭后用漱口的方式代替刷牙要比天天刷牙效果好得多。为什么要漱口呢,自热而然的是不是也不用漱口呢?那么在嘴中有很多大的食物残渣还是需要通过漱口的方式去掉,小的和唾液混合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那么有人说刷牙能让人牙齿洁白,不刷牙让牙齿黄垢,那么这个跟大家说一下,并不是刷牙决定牙齿的洁白与否,而是我们摄入的食物和水使我们的牙齿是否洁白,而且一味追求很洁白的牙齿通过刷牙的方式是不妥的,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使牙齿洁白,所以建议大家刷牙有个度,现在刷牙一天一次太频繁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刷牙可以去口臭,这个跟嚼口香糖的道理是一样的,治标不治本。口臭是因为你身体有腐朽的气血,一般停留在脾胃上熏成臭,而不是牙本身臭,所以这是舍本逐末。就像烟囱冒烟一样,是因为灶台生火烟囱才能够冒烟,你要是觉得你把烟囱堵上这是很可笑的一种做法,就像刷牙避免口臭一样。口中臭秽是因为气血臭秽导致的口中臭秽,这就像很多人舌苔很厚通过刮剥的方式使舌苔变薄一样,那我们知道舌苔很厚是因为脾胃湿气或者是脾胃湿热,或者体内有郁积导致的,上泛导致的舌苔厚腻,那么你不去治气血反而去刮这个舌苔和这个不考虑灶中生火而是去堵烟囱一样的道理。现在电视上广告啊不断地布散这些,无非是为了商业目的,没有其它的,最高的商业手段是让人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而不是浅层次的推销,现在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所以我还是劝大家一下刷牙尽量少不要多,平时以淡盐水漱口,即能保护牙齿又能使牙齿坚固。

好下面再说一个问题,喝水应该喝什么水?三种水供大家选择;第一种凉白开,第二种纯净水,第三种生水(自来水)。大家想一想,因为这个水对我们整个的生命的运化非常重要,水是生命之源嘛!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认真认识水,古人把水分成很多种,山泉水啊,大河水啊,长流水啊,小溪水啊,种种不同的水。大家在城市里面生活时间长了可能对水不算太了解了,因为都是自来水或是纯净水,越来越离自然遥远了,现在商家又在打这个水的主意嘛,把这个水,碱性水啊,钙离子啊,矿泉水,等等水都上,水是暴利的,大家现在喝水要花钱啊,看看大家是再没来回答的。

“喝井水,凉白开,生水。喝井水,凉白开,太舒服了。凉白开,自来水。商家的水喝山泉。好,那根大家说一下;有人说了应该喝生水。但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我们古人喝水一般喝河水和井水,打来直接喝,在农村还保持着很好的生活习惯,井水打进来之后放在水缸里面,然后随用随喝,干活回家舀一瓢水喝了,很舒服,这个是最好的饮水方式。为什么呢?因为生水有生气,这个就是最根本的解释,如果有条件的我不建议大家烧水来喝,因为通过火的锻造,这个水啊明显变温变燥,而且生机不多了,所以说很多人大热口渴之后喝凉白开不解渴,反而喝生水解渴的道理就在这儿,明显能感受到,这个水煮开和不煮开意义完全不同,因为生水中有很多微生物啊,只要生水质量有保证,这些微生物对人是有意的,不是有害的。古人喝井水喝河水,正好是天地酝酿的生机之水,能长期服用,对人生机有刺激作用。你看早晨打那个井花水,就是隔一夜之后第一桶水,漂浮在最上面的取其轻清甘冽,叫井花水。还有这个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千里流过来的水,经过锻造的千里水,长流水,这种水啊非常好,非常适合人类饮用。那么有了自来水厂之后这个水保存很长时间,这水的阴气重了些,不见日光嘛,那我们建议大家啊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因为它有阴气,肠胃不好的或者阳气不盛的喝了容易拉肚子,那么建议大家把水接出来放在阳台上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放几天,然后饮用,这样既保持水的生气,同时又使水不至于过寒。喝水的学问很大啊,你看大家烧水都烧出很多碱来,本身这个水质不好,水质好的应该是甘甜的,现在水质越来越不好,大家的福气也越来越微茫,喝不到好水嘛,水滋养人身至关重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不是闹着玩的,有没有好的水和有没有好的土对人的长养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说一下纯净水,纯净水多少多少层过滤,生机都过滤掉了,这种水啊建议不要喝,如果真的是办公室用的雀巢啊什么的桶装的水,如果是真的的话,对人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好处,喝水根本不解渴,完全是水分子,多少层过滤,这个简直是大笑话,好东西都过滤出去了。就像米面一样,磨成精米精面,磨得非常细致,很多的营养成分都没有了,也就是说越违反自然的,越是加工出来的越不是好东西。还有这种矿泉水、深层矿泉水,要是真的话那太要命了。大家想一想,如果深层地下水,那个水是极阴之水,没有受到眼光的照射,这样的水简直是不能喝的。这样做一般都不是真正的深层地下水,只是广告的幌子。所以说这个喝水,农夫山泉啊,它的水的来源咱就不知道了,是不是多少层过滤,可能说从一些好的引水渠道引来的水可能对人的身体有益,但是一桶水十块钱还不如喝生水来的好。如果你这个城市水质还可以的话建议喝生水,直接拿凉水晒,大部分的有害菌可以晒掉,留下的是有益的。那么说如果阴气不足的人不要用太阳直晒,放到阴凉地方阴一天,爆干阴干嘛,阳气不足的要晒一下,水要晒,阴气不足的水要阴。那么你喝这样的水,长期喝啊比吃很多药效果还要好。如果水缸里再放一些特异的一些药物,可能对你身体有潜移默化的好处。

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啊?要是没有问题我们联系实际情况就讲一下三个平时的生活习惯。一个是洗澡,一个是刷牙,一个是饮水。大家如果认真听的话也应该知道头绪了。好,我们来讲一下《黄帝内经》的《生气通天论》。

上次讲到了“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血郁于上”这一段,那么接着来讲;打一下吧,“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这句话说得什么意思呢,阳气者,精则养神这句话就是说阳气啊要精微化,专精一致,志意不乱,清净则志意治,保持这种精微的状态,就能长养你的心神。柔则养筋无非是说你的阳气生机柔畅的条达于周身,那么则可以长养你的筋脉,柔当调柔讲,精当精微讲,无非是在说人呢,应该清净则志意治,气血调柔畅养百脉这个意思。“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什么意思?就是举了一个反的例子,这个时候你既不精也不柔,也就是你把你的身体败坏的差不多了,是你的表气开阖不得利,或者里气开阖不得利,就会外感寒或内生寒。吃饭吃凉着了,运化不开,或者汗出当风,为风寒所激就生大偻。偻,表面意思是当罗锅讲,实际意思是当不通和扭曲讲,开合不利导致你的气血不和畅于全身那么使你扭曲不通。偻的表面意思是脊背弯曲,当然是扭曲和不通了,大家这样来理解而且这个寒气不光是指寒气,也指很多的邪气,因为一切邪气唯寒气动人最深,所以用寒气来表示。

“馅脉为瘘,流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这个什么意思呢,这个也好理解,馅脉为瘘就说寒气先是客于肌表,然后不断的往里侵蚀,然后客在脉外,然后慢慢的客在脉中,使脉不通,馅脉就是直接陷入到脉中,瘘不仅是指现在的肛瘘等瘘,而且是指的一种邪气盛的表现。流连肉腠不仅陷在脉中,而且向两边四处侵蚀流连不化于肉腠当中。俞气化薄就是说重要的穴位,讲针灸的时候前面有募穴后面有俞穴,就是大的气脉的结聚点叫俞气,什么叫化薄呢,就是被寒气所截迫,大的经脉点也被邪气所占据了,那么才会善畏不得了的,影响到人的神志了,就像很多地方一些贼寇,刚开始侵占一些小城小县,后来侵占了一些城市,再把这些城市连成片攻向大的城市,那么传到了中央,中央就害怕了,就这意思,心神呢由于大的俞气使心神受阻,导致更加的惊恐害怕,这是一个从隐到显,从小到大的,从周围到中央的邪气发展的这么一个过程。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这个既可以从上面来看,也可以单看。营卫之气不能条畅于周身,不互相和顺从,逆在腠理当中就不行了,也就是很多人身体虚了之后腰酸背痛哪儿哪儿不舒服,早晨起起不来,这就是你整个的营卫之气不滑利,就像河流淤阻了导致水流不畅,导致整个的庄稼不丰收啊,人的生活也受到影响,用在人身一样,逆在肉腠不能循环往复,那么气聚在那儿就能生痈肿,浮肿也是,古人气血刚强,它只要逆在肉理很可能是聚而化热就生了痈肿,现在人气机衰弱逆在肉腠容易化成浮肿,酸胀沉重。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虐”什么意思呢,魄汗未尽就是说汗液的排泄,自汗呢盗汗那,时时不能很干净,一直自汗盗汗,严重的耗伤了气血,导致了形体的衰弱。这个气烁有蒸烁的意思,气不断的产热吗,消耗掉了。穴俞以闭,由于你自身的气血不足,又加上不断地迫汗又被风所吹拂等等,导致了一些大的俞穴关闭了,发为风疟,风一吹拂自身抵抗力又差导致了外感的疾病,这个风疟不要理解成疟疾,也不要理解成三天虐或者热虐、瘅疟等等,为气血不足导致的外感性疾病,疟毕竟是攻里攻的深一些,不足了,使风寒之邪入到里面去了,这样来解释。如果入到里面去,有一定的临床基础了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我不知道大家现在学到哪一步,私下里了解一下可能很多人没有学过经典,古文底子也不好,所以说大家有可能听的困难一些,但是我还是希望能进一步的讲解,尽量讲的通俗一点,但是很多古文这块,不看光说也不是个意思。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什么意思呢,风者百病之始,风者善变,人身体有一个正常的环境,使人能够生存,那么身体机能下降,外在环境的变动会对人造成严重的影响。风吹拂,不断的改变外在的气机,就容易影响我们这个气机的运化,所以说风者百病之长,这个一点不假。现在很多人吹空调吹电扇,从空调房走出来或者是外面大热进入空调房,或者汗出迎风,踢球啊玩乐的时候被风所吹拂,或者喝完酒了从饭店走出来被风所吹拂,或者冷风从门缝徐徐吹入,种种风对人身体都产生严重影响,洗完头风一吹,半边脸不自在了,所以说大家避风如避矢石,就像避射来的箭,风比箭还要猛烈,箭可以射你一时,风可以一直吹你,这个非常要命,而且四时有不时之风,比如春天吹北风、夏天吹西风、秋天吹东风、冬天吹南风,这个都是大忌。所以说呢,天有大变,人则感应之,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尽量不要出门,呆在家里,突然变天冷风大作,这个都是天地气机大变,这时候会使你的气血涌动截迫于你,往往会让你的一些怪病,这时候大家一定要在家里呆着。下面这句话“清净则肉腠闭拒”也就是说清净则志意治嘛,你这个气血调和神气安宁,肉腠坚强,就能把这个风邪,不时的风邪阻挡住,让你不遭受它的侵扰,所以说下面这句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有大风也不能把你怎样。此因时之序也,这个我就不知道怎么因时之序了,按理说应该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嘛,这个跟时令没有什么关系,怎么来了因时之序了?明明说的是清净则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个不知道怎么说的这句话。

“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这个又有问题了,病久则传化这个没有什么异议,肺有病传之于肝,肝有病传之于脾,这就是五行相克的传化。还有肺有病累于脾,脾有病累之于心,心有病累之于肝,肝有病累及于肾,这个是五行相生的传化,也即是逆向传。这是两种传化的规律,无论是因其虚而客之,按照最近的法则来传化的。上下不并,怎么说呢,这个不对,上下乃并还可以说过去,病久则传化,这个上下相并了,疾病打成一片了,良医来了也没有办法,应该是这个意思。你说不并,不并的是什么?这个不好解释,用古人的习惯应该是上下相并。

“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着当泻,不及正治,粗乃败之”这个也不太好理解,阳气蓄积使病加重有可能死亡,但是阳气当隔可能是阳气隔在那儿不通了,隔着当泻,可能是不通在那儿了,应该用泻法使不通者通,这个就像大小承气汤的症状,胃家实胃中有燥屎,阳气蓄积在胃中,不能化,这时候人表现出一些寻衣摸床的症状,这时候阳气在中间你应该泻,所以用大小承气汤,使燥屎乃下,如果不按这种思路来治呢,误用汗法或是补法使正气更虚,粗乃败之,这样解释还可以。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着阳气升,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据,勿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个后面再加上那句“此因时之序也”也不错,什么意思呢,理解成四季或一个月都可以,总是在说阳气的道理。阳气就是生机啊,一日而主外,那么你可以理解成白天阳气在外可以做事,一天当中,平旦时候阳气长出来了,日中的时候阳气达到了鼎盛,太阳落山的时候阳气已虚,所以收引在内,所以你的气门都闭上了,毛孔都闭起来了,人的身心之气都往里入,这时候就要收据起来,不当再去做大量的运动,勿扰筋骨嘛,不要去做健身等运动,这样不好,对阳气的收藏非常不利。阳气收其来之后,雾露为阴寒之气,就不要再出去了,天有雾露使你的阳气更加受损。要是反此三时,平旦日中日西,要是跟这个生机相反了,那么形乃困薄,形体就会受到消耗和迫害。早晨阳气升,你应该很快起来,不起,阳气生不起来,那么一天昏沉。中午的时候阳气很盛,这时候你呼呼睡觉,睡午觉一睡两三个小时,对整个的身心不利。到晚上人精神了,本来晚上阳气收引在一起了,你精神的不得了,出去又玩又闹,反而伤了筋骨,所以说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此因时之序也。好,休息五分钟,有问题大家提。

接着吧,下面又说了“阴着,藏精而起亟也;阳着,为外而卫固,阴不胜其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有一定的争议,其中张景岳就说亟当气讲,具体当什么讲,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你可以把这个起亟忽略,当成藏精就可以。一个在里一个在外嘛,记得老子说过这么一句化:“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块阴气阳气不是一个东西,大家想一想,如果阴气藏精在里,阳气者为外在外的话那么应该是负阳而抱阴,冲气以为和,那么在这一块,它是两个角度讲阴阳的,这个阴气和阳气无非是精微之气在里,浮散之气在外而卫固,他理解阳气是这个东西,老子讲的是负阴而抱阳,他这个阴阳讲的阳气是代表精气,所以说是抱阳嘛,抱着一个精阳之气,和这个阴阳之气一个意思。负阴,背负的是阴气,指的是外周之气。这个是一个是从地位上言,一个是从性情上言,所以说这样,藏精,这个精既可以当阴气讲,也可以当阳气讲,就看你怎么理解了,你要是把这个在里的叫做精,那么它是属阴,你把精华主要的从这方面讲,阳是主精。

所以大家不要妄谈阴阳,一定要知道阴阳的立脚点。就像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咱们既可以把胖子说成阳,也可以把胖子说成阴,为什么呢?你如果按形体言,大着为阳,那么胖子是大的,那么为阳。如果我们拿这个肉和精气来讲,肉属阴,肉多,所以属阴,所以说胖子他本身即是阴又是阳,主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说了,这个记得原先跟大家讲过阴阳只是一个代词嘛,你不要天天嘴上挂阴阳,以为它指的是什么,那就坏了,负阴而抱阳和这个里面的阴气藏精阳气者为外都是在说一个问题。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阴气是安静之气,阳气说的是亢盛之气,如果你的安静之气不胜这种阳气的亢盛之气,那么则血脉就会加速流动,如沸腾的江河。什么叫做并乃狂呢,就是说多处沸腾的血脉最终融汇在一起达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势态,就会侵扰你的心神,使你发狂,这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当然一经一脉一个地方他这个血脉薄疾,薄当迫讲,就是迫切匆忙,渐渐的有燎原之势并乃狂,这个并就是几处相并的意思。你看,我们看到很多大热烦渴的病人白虎汤证,如果说这种燔燎的热气不能很快地得以缓解的话,那么有可能侵扰你的心神,使你神志不清啊,心神躁扰的一些症状,这个属于危证了。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什么意思呢,他这里面指的阴气阳气和上面说的还不一样,那个是从安静和亢盛来讲;这个阳不胜其阴呢,阳气指你的正气,阴气指的邪气,如果正气不能胜你的邪气,则五脏不能独全,为邪气所扰五脏相克,产生了气争的现象。九窍不通,阳气不能顺达于全身,使九窍不通。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理解阴气阳气它指的是什么?这个记得《内经》上讲,前半身为阴,后半身为阳,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它一说阳,你马上知道这个阳说的什么,而不是天天背诵这个阳气,这没有用。明显的第一个阴不胜阳,则脉流薄疾指的是寒热,第二个阳不胜阴指的是正邪,这个好理解了吧,古人很容易混淆一些视听啊,大家要分辨一些。第一个指寒热,第二个指正邪。那么如果第一个指正邪那就坏了,邪气不胜正气则脉流薄疾那么就说不通了,那么同理,第二个如果是指寒热也不对。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合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黄帝内经》啊反复在向我们强调一件事情,那么就是燮理阴阳,志意清净。什么是陈阴阳,什么是陈,当顺布讲,把这个阴阳安排的很停当叫陈阴阳,使人顺应自然阴阳万物生长的规律。只有阴阳相顺、心脉合同,那么我们的筋脉才能调和通利。

你看我们现在很少看到这样的字眼,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学的中医不是正宗的中医,是变味的中医,更不是中医的精髓,如果没有这些词,我们中医只是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外科学,仅仅是这几部学科的话那么这个中医是不完美的,也是落后的,当然无法跟西医来抗衡了。因为中医真正的精髓都剥光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顺调其情致气血,中医的关键不在方药上,中医的关键就在向你传达一种真正的养生的方式,这才是中医的关键,我记得五版教材六版教材这一基础理论全都是薄薄的一小本,现在厚了一些了,厚了一些传达一些大量的实验验证的东西,违背中医的原理,所以说现在中医院校学出来的都是中医的掘墓人。什么是掘墓人呢,最不幸的中医就是从中医院校出来的,因为他们见到了什么是中医,他以为他学的那是真正的中医,那其实不然,他学的那都是假的,不是中医,打着中医的幌子教授学生,学生是无辜的,他们既然接受这种假的教育,他们肯定要反抗的,因为假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能自圆其说,更不能治病,所以说他们当了掘墓人。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定要从经典入手,抛开固有的对中医的理解,直接读《黄帝内经》就可以,也不需要太多的注解,《黄帝内经》相当于古代的通俗读物,文字方面非常好理解,基本没有生僻字,我们现在读起来这些字都很常见的,关键就是一个思维方式,你把思维方式变过来,《黄帝内经》很好读,没有那么难,所以说我建议大家如果学中医一定要读《黄帝内经》,并且抛弃所有的解释,后人的解释你都不要看,《内经》本身不厚,你只要不断的反复的读,慢慢的你的思维方式就会跟着《黄帝内经》走,不要更多的隔阂、磕绊和固有的见解,那么你就会进入整个《黄帝内经》的语言境界,理解并能运用之。

读完《黄帝内经》你可以读《伤寒论》、《本草》,《难经》不建议大家读,《难经》这个有争议嘛,学《本草》,看完《本草》以后把每一味药都尝一遍,学《伤寒》我建议大家看第一本注解伤寒的书《注解伤寒论》成无己写的,虽然里面有一些可待探究的,但是成无己是第一个住解伤寒的,并且是以经解经的,用《黄帝内经》的一些精髓来解释《伤寒论》,解释的非常好,也是从气机的角度解释的,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学中医啊,不管是初学者还是学过的,我建议就是从这几本书入手,其它的书可以涉猎但是不能读,书要不断的读经,读一百本后人书也不如读一本经典,反复的读,把这个书尽量的能够背诵。

当时我学《黄帝内经》的时候是这样的,不断地抄本子,我觉得很好的字句词句完全背诵下来,久而久之在你脑海里不断地回响,每天就不断的吟诵,那么时机成熟自然开花结果。《伤寒论》也是,背《伤寒论》的时候也是通篇来背,基本《伤寒论》都背下来了。《金匮要略》可以后看,《伤寒论》是一定要看的,学医没有什捷径,因为大家原先没有这种固有的思维,你要从现在的思维转变成古人的思维,气道的思维却是要下一份苦功夫的,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可以学出来的。《难经》不建议大家看,如果有精力可以涉及几本书;一本是《针灸甲乙经》,皇甫谧写的,这本书很不错的,喜欢针灸的朋友可以细致研读以至于背诵,因为它大量延续了《黄帝内经》的东西,并且有自己的发挥,是非常好的一本书,言简意赅。学方剂的话有一本书不得不读,《肘后方》,如果想广范涉猎的话尽量把这个《千金要方》从头到尾读上两道三遍,你就会对整个的方剂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读唐宋各派医家的著作,乃至于金元医家,到时候你先有一个眼目,要不上来你就读金元的明清的读一家信一家,读上两三家你就无所适从了,不知道谁家对了,因为大家没有根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感觉谁说的都对,与其这样不如大家把落脚点放在读经上。读经先难后易,越来越容易,读各家各派越来越难,越读越糊涂,给大家说一下学习的方法,越难越看,你才能把自己的观念纠正过来,就像大家习惯了往北走要往南走不习惯一样。为什么很多人说学这些东西如登沙山呢,进少退多,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习惯了往北走,你再往南走不习惯。今天往南走,明天又往北走,一天之中有一个小时往南走,剩下二十三个小时都往北走,大家想想这样能进步吗?关键是观念的改变,没有别的好办法。

我们接着讲《黄帝内经》,“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合同,骨髓紧固”,你看古人说的多好,你只要能够顺应阴阳的道理,清净则志意治,不要过多的烦劳自己那么筋脉筋骨都能和调统一,骨髓坚固还用吃什么钙啊,老年骨质疏松、脆弱都是由于精气耗散导致的,补钙一点用也没有。现在补钙大行其道,无非是商家的炒作嘛!卖出更多的钙片是商家唯一的目的,他不管你身体怎么样,他只要能把他的钙片卖出去,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了,就达到目的了,所以说从小孩到老头从男的到女的从健康的到有病的都缺钙,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你只要陈阴阳就能达到骨髓坚固,杜绝一切精气散亡的方式,使你整个的气血和调,五脏相生,那么筋骨自然调和,骨髓自然坚固,这没什么可说的。要是不懂得养生,吃多少钙也没用。气血皆从,气血调和嘛,从和逆相对,从者顺,逆着反逆不顺,气血如常的运行,高血压不会得的,心脏病也不会得的,健健康康的活着。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你内在的气血都很调和,骨髓坚固筋脉都合同了,那么内外都调和了,你自然的耳聪目明嘛,耳朵也不聋,眼也不花,鼻子也不长息肉,也不鼻塞,嘴能合五味,吃东西也香,手脚都健朗,步履轻健,没有什么不适,这样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生活质量高,有的这个耳聋眼花,可想你的精气耗亡到什么程度了,所以说我们养生要养本,不能养末,最终一个气立如故,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气立在那儿了,和你年轻的时候一样,非常正常,也就是说到了六七十啊,身体健康的程度和三四十也差不多,这个我们就达到了养生的目的了,人的一生不是追求长寿,但是要追求生活质量,你不能说人到了五十爬楼都费劲,现在何止五十啊,三十爬楼都费劲,到六七十的时候就形销骨立了,生不如死,每天在病榻上或轮椅上度过日子,或是每天痴痴呆呆的半身不醉,或是不断的犯心脏病,这个太没有意思了,所以说我们学中医就要懂得治病的道理,同时更关键的是要养生的道理,这个受益无穷啊!那好,接着讲。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什么意思呢,即是说风寒之气克在人身体上侵蚀了人的正气,淫当动词讲,浸淫讲,侵蚀你的正气,就叫风客淫气,精乃亡,侵蚀久了以后就伤到里面的精,这个精不是指肾精,是指五脏之精,里面的深层次的叫精。凡是风气它入里啊肝主为外,肝是人的保护系统,是生机所在,所以就风入肝嘛,伤了你的生机了,生机为风气所克所侵袭,那么生机受到了抑制,生机的根本是在肝,所以说邪伤肝。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这个是从肠胃上考虑。脾嘛,饮食入胃游溢精气,如果这时候吃的过饱,吃的东西下肚之后不能很好的运化,那么使整个的筋脉横解。什么是横解,就是食物撑的撕裂的意思,撑出毛病来了。肠澼为痔,什么是肠澼,就是整个的肠子受到了食气的干扰,澼也可以当撕裂来讲,劈开了嘛,整个积聚在那儿使气血不能化开就成了痔疮。那么记得原先跟大家说过这个痔疮啊,它的成因有二;一是由于肝气的淤滞,因为肝经有一条脉下络阴器并且走到肛门附近,所以说这条脉不通畅了,就生痔。还有是脾胃不调,不一定是撑的,导致气滞为痔,也就是说痔疮的根本原因是肝脾,现在这个男的得痔疮的非常多,肝脾不调嘛,饮食不周,性情不和,非常容易诱发痔疮,这种痔疮,不管是内痔外痔混合痔,外治不是办法,你拿掉之后他还会再长出来,即便不长痔疮也会在其它的地方犯病,就是说一定要协调肝脾,就是要肝气畅、脾气调,这个是治本的办法。

“因而大饮,则气逆”。饮啊,一种是饮酒,大饮嘛,不断的喝酒,喝酒让气机横逆在心,横逆在脾胃,脾胃之气不能运化开来,身体失去运化则气逆,气机阻逆了嘛!还有就是大饮饮冷,喝水啊,冷水啊,本身你这个正气不足的话你喝下去之后,冷气与正气相激相搏,使水客在胸腹不化。记得有一个病人,年纪轻轻的,不到三十,跟朋友拼酒,天热拼啤酒,冰镇的一杯啤酒一饮而尽,当晚就发病了,心悸的厉害,心律不齐,心中乱,这无非是被寒气所客,带冰碴的啤酒一下子下肚了,脾胃运化不开逆在心下上迫于心使心气受抑,心阳之气受逆嘛,这样的病人治心脏病没有效,必须把水饮化开,后来那个人没有找我治,我只不过了解了一下病情,这种想治愈也很困难,所有的指标都是西医限定,你给治好了还行,一旦治不好,那问题大了去了,只有很难治的慢性病才会找到中医。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强力啊,两个意思,一个是强力入房,房事不节勉强入房导致肾精亏耗,高骨乃坏,高骨你不用理解成颧骨啊,或者那儿呢,它指的是肾主骨,典型的骨头的地方,大骨,并不是一定要那个地方才是高骨,能够有代表性的骨叫做高骨。强力,你也可以理解成使蛮力,使蛮力容易伤肾。比如抬箱子抬柜子了,抬不上去还要抬,那根举重运动员一样,外面的精气耗竭了还要耗到里面的精气,里面的肾精一下就伤了,也就是说是很多逞强,拉大车,一拉很多,大小便失禁了,突然一下大小便失禁,这时候一定是伤了肾精了,下边一憋,气一泄,一下子就伤肾了,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大家理解就可以了。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就是说阴阳的法度啊在于阳气要密固,这个应该也有一个阴气怎么怎么样,阴从以顺,这样才对,他不加,咱也不能挑,毕竟阴阳以阳气为主,阳气不能欺凌阴气,阴气也不能欺凌阳气,阴阳气血和调人的心气平和,这是阴阳的大要,两者若不和,相争相斗五脏气争,则就像有春天没有秋天,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就是寒暑不调嘛,没有冬天只有夏天那只有生长了,很快所有的资源就会耗光了,因为只有生没有杀是不行的,所以说大家不要贪生也不要畏杀,不要觉得小孩子生出来一定要让他活,如果小孩子阴阳不调那五脏不均这个生机不健,那么这个孩子死掉了也是正常的,这是自然淘汰,没必要一定要让孩子活下来。像很多动物一样,起码是有一个生存的环境啊,现在孩子生下来一定要活,畸形儿也一定要就回来,这个做手术啊,大可没有这个必要。天有生徳,也有杀徳,生生杀杀都是自然的规律,光生不杀这东西也不能长久,光长迟早有一天会死去,所以说有春无秋那么要有春也要有秋,春天万物长,秋天万物落。若冬无夏,只有冬天闭藏,没有夏天的繁盛也不行,生机就绝了,只有种子不能发芽那不行。因而和之是为圣度,这个非常关键,我们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合,外面一团阴气一团阳气然后相互重合在一起,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搅和在一起这叫冲气以为合,春夏秋冬四时冷暖,夏天不至于太热,冬天不至于太冷,春秋两季阴阳平盛,这个是为圣度,也就是说我们五脏之气都要有胃气,胃气者调和之气,胃气者和缓之气,肝气是条达之气,条达之中有和缓,所有的气都有和缓之气,像我们脾气一样,要有一个和缓的脾气,不能有暴躁的脾气,暴躁的不是处世之道。

“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也就是前面说的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那么阳若不密,阳气过盛欺凌阴气,阴气就绝了,就像白虎汤证一样、承气汤证一样,都是大实大热对阴气的欺凌这个是不对的,阴阳之气平和,互相守自己的法度,即相生而不相害,这个就是。比如这人脾气好,证明这人阴阳调顺,这人脾气不行,太暴躁,那么就是说这人阴不平阳不密,气血不调,所以说没有一个好脾气,那么他不会懂得养生的道理,当然寿命也不会太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意志非常的好吧。

“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那么阴阳相争、相离、相战,互相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五脏之气相争,气血不调,营卫逆于腠理,肝气淤滞不化,脾气吃饭也不香,这个人就慢慢的阴阳离绝,一旦哪一天就半身不遂或者脑溢血中风啊,或者心脏病突发,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就不行了,所以说这一段呢,无非是在告诉我们阴阳之要在于气血平和,阳气干阳气的事,阴气干阴气的事,阴阳互相照顾互相相生,这样人呢才能很好的养生,并且能够达到尽享天寿的目的。

好,今天我们《黄帝内经》的《生气通天论》呢我们就暂时先讲到这里,然后还有一节,我们把下面这个讲完再说吧,下周想用一节课的时间把这个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把这个五味讲清楚,告诉大家如何用五味来用药识药。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就是说你暴露在风邪当中为风邪所吹拂,生了寒热的外感疾病。“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jie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这个记得我们讲过,再简单的说一遍,基本都是因于露风啊,因为寒热不调导致外感疾病。春天伤了风气,其实四时皆伤风,风气流连在肉腠,到了夏天就成了洞泄,因为风邪克在表,到了夏天里气虚,风邪克在肠胃之间,导致洞泄,这里面应该是到了夏天为洞泄。夏天伤于暑呢,那么同理也是这样解释,夏天伤于暑气,秋为jie疟,这个伤暑不是我们指的伏热,而是伤了,寒气入了里了,因为还是因为被风凉所吹嘛,夏天贪凉取冷所致,到了秋天这里的整个的正气收引,收引于里,表气虚,那么在里的寒气你可以理解成存在半表半里,往来出入称为疟证,这个疟证不是疟疾的疟,是一种外感寒邪流连肌表和肌理的一种表现。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秋天伤了湿气,这里也有点问题,简单的看一下吧,五非是说寒暑燥湿风火不能独伤人的一个现象。寒湿之邪上逆而咳,直接停留在里气当中,阻遏阳气阻遏肺气的宣降,使人咳嗽,发为痿厥,这个不知道是发于肺萎还是阳明痿证,说不清楚,你就这样来理解,就是为阴气所伤就可以。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个就太常见了,可以理解是两种,一种是伏邪,冬天伤了寒气,人冬天气机闭藏,寒气藏于肉腠当中,不能及时发越,春天生机长,寒邪随着生机一下子出来作乱,导致的一种外感病。温病它指的并不是现在所指的温病,理解成外感性疾病就可以了。什么是温病啊,发热的病就叫做温病。到了春天没觉得被风寒所激,没有着凉,突然有一天就发高烧,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冬天你着过寒没有发,现在发出来了。春天我跟大家说过,春天呢往往是死人的高发的时间,春天立冬以后阳气一长,忽然去世了,有人说春天不是生机的季节嘛?为什么死人还比较多呢?这个跟大家说过,主要的原因就是春天很多病变呢,冬天的时候正邪没有打仗,这人还能挺住,春天生机一发,阳气一泄,病邪入里,人一下子完了,气泄了嘛,所以说春天容易走人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家要辩证的看问题。如果春天初春的第一个月能挺过去之后,这个阳气一升没有被阴气所劫夺,那么又能挺一年,就是在一年和一年衔接的时候是容易走人的,这个就能很好的理解什么叫做伏病了。

今天咱们就讲到这儿了,关于下面的五味我想下周重点来讲一下啊,(这个有区别,如果邪气盛,正气不足,冬天的时候人的阳气还闭藏着,这个时候不容易受到邪气的毁灭性的打击,到了春天一露头,完了,阳气一泄,阴气一袭,那么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邪气不断的上,正气不是很虚,那么在冬天的时候邪气没有发,正气不排邪,到了春那天阳气一发,一下子把邪气赶了出来,邪气爆发了一次,肯定就慢慢的好了嘛,这就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和春季爱走人的区别)。邪气轻的时候是病温,邪气重的时候就能把人带走,这是程度的问题,阳气盛的人到了春天可以赶邪,阳气虚的人到了春天可以被邪气所击,一露头,风一吹,小苗就死了,所以我们学这个气机啊,学中医啊,一定要把握气机,同样一件事情,气机也相同,但是由于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春天是露头的时候,露头是好还是不好?要看两方面,第一看我们是足还是不足,我们足就可以露头,不足就小心露头,同时要看对方,对方不强,我们露头可以把对方打跑,对方强我们露头就可以把我们埋没住,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阴阳消长的规律,看清正邪双方的实力和状态,这个就是我们学中医的关键。你治病也是这样,你看一个病人来,肝脾不调,你上来下一些枳实、厚朴、川楝子、槟榔、木香,像这样的一些药物,你这个气机还没有调呢,脾胃伤了,所以说我们首先要护正气,其次才是调邪气,不能在调节气机的时候孟浪用药,这样得不到治病的效果,反而坏事。

好,大家看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到这儿吧!那么下周咱们讲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正好利用《生气通天论》的最后一段,告诉大家开方用药本在五味,如果说对五味没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大家开方用药就失去了眼目,就会开出很滑稽的方药来。好,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课 20080729_生气通天论

由小桥流水、弘毅生、道法自然整理

大家好,今天又是周二,由我给大家来讲气道中医,现在讲的是《黄帝内经》的《生气通天论》,今天到了最后一段,这最后一段是关于对药的五味的一个阐释,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很重要的知识,也是我们开方用药的一个根据,所以上次跟大家说这块我还要重点讲一下,我把这一段打出来了。关于这一段我想这样和大家讲解,希望有一段时间咱们通过互动的方式把原文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具体剖析,那么这一段非常适合我们这样来做,所以今天我整整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五味给大家进一步分析一下,让大家有一个切身体会,同时结合用药,看看用药的原则,帮大家理一下用药中体现的问题。

我把这一段贴出来,大家看看吧。我先念一遍:“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大家先看一下,有一个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讲药有药气和药味,药的气是怎样的呢,气香、气厚还是气薄,还有味,味酸、味甜、味苦、味辣。气和味的区别是什么?这个从气道的角度讲,或者说从大家的认识来讲,气味的“气”和味道的“味”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气不是我们讲的气道的气,是闻的飘出来的味,拿鼻子嗅的是气,尝的是味。比如说川芎,一闻有什么味,尝是什么味。当归你闻是什么味,尝是什么味。桂枝你闻是什么味,尝是什么味。气和味的区别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说明,如果大家能够知道气和味的区别,那么在用药的时候我们哪些地方要用它的气,哪些地方要用它的味,气走哪,味走哪,这个我们都一目了然了,所以说这一块虽然好像无关痛痒,实际上关系到以后我们所有的用药。

大家是这样来答的,“阳化气,阴成形。气为阳,味为阴。散则为气,聚则为味。轻清为气,重浊为味。”“气为阳,味为阴,”大家是这样来回答的。

这个如果说是从气道来讲,大家可以这样来想,这一团气围绕着这个地方,它构成了一个或者干脆就是一团气,这团气有内在的、有外在的,有深层次的、有表浅的,有动的、有静的,所有这些元素构成了这些气,也就是这些气也就是一团气,但是里面却有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层次,那个在外,它们的是向外散失的,表浅的,移动的,活跃的,这个叫做气。那个相对来说静止的,藏在里面的,稳定的,内在的,深层次的,这个叫做味,这个很好理解。我们拿一个药,它不断向空气散发它的分子,通过鼻腔,就能嗅到、捕捉到,知道它是一种什么味。那么同理,我们就可以以这个来推了,因为药下肚之后,它也是这样走串的,散开的,表浅的,向表走的,有通的作用,调的作用,达的作用,这个都是气的作用。那个反而专精的,沉潜的,往里走的,相对稳定的这些都是味达到的效果,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气和味的功效和它们的作用范围,所以古人说味为阴,气为阳;味者气聚,气者气散。

那么这样我就给大家三味药:生地、当归、川芎,让大家来说说这三味药的气和味有什么特点,有一点和大家说,这个药食是同源的,食啊,我们吃的讲究调百味,药也讲究调百味,大家一定要对药的气味有一个基本了解。那么如何才能了解到呢?那就需要大家到药店把药买回来,自己亲自来尝一尝。现在中医大夫由于学校里设中药系和中医系,直接医药分家,这个对中医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导致制药的不知道药的机理,学医的干脆就没见过药,也没尝过,可能是他几十年来不断开的方子,他方子里的每一味药他可能没有亲自去看过,当然更谈不上尝了,一般都是让他上药铺去,看药他基本不认识,这一点就局限了他对药的进一步感性认识。所以在这里跟大家说这个,主要是希望大家对药有一个更感性的了解,那么中医可以跟大家说,它不是一个逻辑的思维,它跟西医或者说西方文明从逻辑下手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是靠感悟和揣摩,而感悟揣摩首先必须自身建立在一个感觉的基础上,这事合不合适还得自己感觉才可以,我们开方用药也一样,对药没有一个基本了解,那么开这个方子,对这个方不会有一个基本了解。所以大家可以回答,这个生地、当归、川芎各自的气和味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其实真的一个好中医 ,他不仅是对药房的饮片有一定了解,对药物的生长环境、习性、炮制方法应该熟悉,起码对最主要的百来味药有个了解,或者对他当地(南方或北方)的地道的药材有一个考察的机会,所以说希望大家不要停留在纸面上,学《中药学》,学了一大厚本《中药学》,最终一味药可能自己也没尝过。路边有很多草药,你连碰过也没碰过,这些草药见面也不知道,这有些说不过去。还有很多人觉得这药书上写了,还用尝什么,或者以为药理分析药理学已经分析得很到位了,还需要我们来尝么,这个观点不正确。

我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不正确,很简单,我们吃每一样水果,只有真正吃到嘴里,我们才能体味到什么味,书上再写,你也体会不到,只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么多水果吃到肚的反应只有你自己吃了才会有反应。第三点,你吃到的同一样的水果,今天和明天吃的不一样,批次问题,它不会说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么你就会知道药材的多样性,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没有尝过药的话,建议大家到药店里去把常用药抓回来看一看、尝一尝,你不用抓几百种,你抓五十种一百种最常用的就行了,比如说《伤寒论》上写的除了毒药(毒药你买不到),常用药抓回来尝一尝,熟地什么味,生地什么味,当归什么味,川芎什么味,白术什么味,炒白术、生白术有什么区别,茯苓是大块的小块的,有什么区别,龙骨真的假的买过来,有药店卖假龙骨,,茯神与茯苓有什么区别,抱木的是茯神,不抱木的是茯苓,到药店里看一看它怎么抱的木,是真抱木还是假抱木。泽泻、猪苓、丹皮、香附,所有这些药都有一定的特异性。你作为一个将军,下面用兵用将,要知道将的特点、兵的特点,尝一遍很多药几乎就忘不掉。

比如说丹皮特异的味道,香附特异的味道,细辛特异的味道,当归特异的香味,川芎特异浓烈的芳香味、雄壮的味儿,川胡这些味儿,你尝一遍就基本忘不掉了。这些常用药之所以为我们所常用,是因为它们本身有自身的特异性。桂枝和当归之间有什么区别,你闻桂枝有没有味呢,煎出来又是什么味呢,大家要有一个常识性理解。可以这样说,很多药七八味药煎出来,你一喝就应该至少能判断出药汤中的几味药来,这就跟黄瓜炒鸡蛋一样,炒出来一尝,就知道有黄瓜片、鸡蛋,盐放多了放少了,放没放醋,加没加糖,这你一尝就尝出来了。那么我希望大家也能够呢,起码经典的方子,你能按比例熬出来之后尝一尝。

有人说:生地味浓、川芎气浓、当归居中,这个说的对了,就是这个意思,尝一下你马上就能心领神会了。我们说生地没有味,没有气,闻你闻不出生地的气,所以生地静而不动,气厚气浓,生地整个的药浓、厚,所以居下,补骨髓而长肌肉。川芎一闻,很冲,鼻子闻啊,所以说川芎气动得很,你如果是气血虚弱的人,我们加川芎不敢多加的道理就在这,耗伤气血嘛。当归居中,味气各半,气是很芳香的特异的当归味,味道发甜,稍微有点辛,同理我们可以判定当归是气血各半,所以当归既可以活血又可以补血,道理就在此。生地是甜的,当归微辛,川芎不甜是苦的,那么所以说养正是当归、生地,川芎不能养正,那么这样我们就能首先对这三个药有个感性认识,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再结合古人或教材上对药味的描述,我们再通过临床进一步把握这些药的功效,你对它的了解就立竿见影了,所以生地当归可常吃,川芎不可常吃,生地当归的量可以加大,川芎量不可加大,川芎气躁啊。

那么我跟可以跟大家负责任来说,大部分草药饮片的药性可以通过鼻闻舌尝这样简单的办法你就能体会,这样的体会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所以说我希望大家尽早从书本中跳出来到实践中去体会,那么到药店尝药这个首先不违法,行得通、简便。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大家可以这样来做,在家啊,糊一百个小纸袋,16开纸,糊完了,你想抓哪个药,就在小袋子上写上药名,攒了五十个小纸袋,拿到药店去,跟药店里卖药的说给抓药,每个10g,这样很方便,他抓得方便,你取得方便,回来之后放在自己的书柜或者箱子里放好了,空余时间拿出来一袋袋尝尝,10g花不了多少钱,几十块钱的事,那你如果怕花钱,你可以对他说,凡是每10g超过两块钱的,你给我抓5g,或者更少,一般都是一块钱左右、几角钱,这样本身你没有药店,也没有一面墙的药箱,起码该有一个小的药匣子,这就是你的兵和将,每样10g,抓回来之后不断的尝,然后记住每一味药长的什么样,饮片长什么样,是什么味、什么气,以后每次开方时,你脑子第一个反应出来的不是药名功效,而是一见到你想开的药马上想到气和味,这样你一下子就想到了兵将的音容笑貌,这样是我们真正迈出正式开方用药的第一步。

再跟大家说一下,一定要由逻辑思维转向形象思维,有人说形象思维是低级的,逻辑思维是高级的,我跟大家说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形象思维是直接的,逻辑思维是间接的,因为逻辑思维经过我们大脑的计算,而形象思维直接反映在我们的脑子里,是我们的真实感受。我们中医治病靠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靠“深蓝”巨型计算机能不能算出方子来呢?我跟大家说永远不可能算出方子来,他有可能无限接近,但是他不可能直接体会,所以我劝凡是学中医的朋友多一些形象思维,少一些逻辑思维。

那么我们接着来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给大家说一下这个是什么意思吧,这个有明白的打一下,因为我们今天主要就是讨论这一小段,所以说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没有回答我来回答吧,“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前面我们说了,气和味的区别一个是藏在里,一个是发于表。那么藏在里的就是阴,它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就是从五味里生出,五味本的一个精气,所以我们想补五脏之精的话,一定要体会味道的实际意义,藏在里的是五味化成的,住在外的是五气化成的。味厚,所以藏在里;气薄,所以在表,它是一个程度的问题。“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的无非也是,既然生在五味,阴之所生啊,里面五脏六腑,是由五味化合成的,生是它,伤是它,就是说五味调和则五脏相生,不调和则五脏相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进一步来强调五味对五脏的重要性,它这个五味已经超出了我们药味尝的这个味,而是表述的一种整个的气机之精华的见解。

你看下面来解释怎么伤在五味的,“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那么大家来解释一下吧。这个在很多中医理论书籍中不断被重复,也不断引起争议。“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什么意思。

有这样回答啊,是养木克土。怎么是养木克土,可以这样来推导吗,酸属木,肝属木,所以养木,味过于酸,对肝好,对脾不好,是不是这个意思呢?那么怎么对肝好,对脾不好,怎么来解释?

我原先对大家强调,一定不能浮皮潦草地停留在五行生克的基础上来考虑这些问题,这种循环论证的理论不是中医的本质的理论。只有你知道了金木水火土的实际意义和它们的相生相克,你才能用五行去解释它,如果不知道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乘害制化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反映一个真实的现象。你看一下下面所有的文章就知道了,味过于酸甜苦辣咸的,不仅对所克之脏有所伤害,同时对本脏也有所伤害,下面“味过于咸,大骨气劳。”,“大骨气劳”肯定是一个贬义词,“味过于甘”,这里没有脾,直接是“心气喘满”,“味过于苦”“味过于辛”都是贬义词,那么同理我们也可以推断,“肝气以津”也是贬义词,不是一个益肝气的表示,酸通肝,过于酸,对肝也不好,同时对脾更不好,所以说“养木克土”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有人这样回答,“味过酸,导致生发之气受阻,伤及母子。”“味入阴,阴为体,体味过,抑制阳用。”这样的说法更能揭示现象。我记得我原先讲过很长时间,反反复复来讲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酸是一种什么气,肝是一种什么气,脾是一种什么气,当酸的气接受到肝的气,会对肝的气产生什么影响,接受到脾气会对脾气产生什么影响,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就可以把握它的实在了,千万不要机械地套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描述这些事情。“味过酸,导致生发之气受阻,伤及母子”,这种说法是可以接受的。“味入阴,阴为体,体味过,抑制阳用”,这个也可以接受,这样说是我们在探讨问题。

好,我给大家说一下这句话,从气道方面是怎样来把这句话说出来的,其他的希望大家就此发挥。我记得“黄庭内景经”里对肝气的描述,用了“龙烟”这个词来表示,肝气主升,像烟一样,徐徐然上升,肝气是厥阴,同时又是少阳,少阳厥阴和合而成一个肝胆之气,徐徐地向上蒸腾,代表生机。酸是一种什么气呢?酸是一种收敛之气,酸涩收敛,微酸,酸体是阴的,我们讲过肝气有体有用,肝体是阴,肝用是阳,肝阳是发用的,它就像一盆水一样,水蒸气不断地升上去,这盆水就是肝体,太阳照射着肝,或是底下有个火盆烤着,这个水蒸气从水中徐徐地出来,这就是肝用,大家一定要形象地去理解。这个酸是收气的代表,吃五味子、白芍、木瓜、乌梅、草莓这些,都有酸味。味如果过酸,就抑制了水体化成水蒸气向上蒸腾的这个过程,就导致了生机受到了抑制,从而会怎么样呢?为什么叫“肝气以津”呢?大家说一下。首先明确一点,“肝气以津”是贬义词,不是褒义词,古人用词非常讲究,没有一个字不推敲,大家想一下为什么“肝气以津”,《黄帝内经》的奥妙即在于此,如果我们能体会这种奥妙,读《黄帝内经》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享受,明理的一个过程。
  
有人是这样说的“抑制水蒸气升腾的过程,肝气以津。”还有人这样说“水气不得上升,瘀滞于肝,肝体不能正常化为肝用”,那么这地方为什么要用这个“津”字,什么是津?考据或是古文字,这个“津”字要作阐释的。有人说“气上不去,水升上去才是气,津是水没上升为气的形式”,这个说到点子上了。有人说“津是气的凝聚状态”,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我放了一个水盆儿,这个水蒸气往上走,忽然受了一股气的抑制,比如一股凉气的抑制,这个水蒸气马上在水盆儿旁边凝结成小露珠,津津然了,水蒸气受到抑制又化成了水,贴附在水盆儿的四周表面,就是肝的蒸馏水嘛,古人不会用蒸馏水去说,用津,“津者,水之渗也。”就像蒸馏水一样,又重新变成小露珠贴附在器皿的表面,叫“肝气以津”。打一个最简单的比喻,人的鼻气化不利,被冷风吹拂,就开始流鼻涕一样,气化不利,聚而成液,就是鼻涕。
   
好,大家再理解一下,“肝气以津”,肝的气化失调,受到酸涩的阻挠,使肝的生化失调,气聚为津,又打回来了。“像雾升不上去,向下返,变成了露珠”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用词,“肝气以津”,一下把这个气化不利,又返回来这个现象完美地说了出来。这个气生化不利聚成津,久而久之这个津会聚成什么呢?会聚成瘀滞的淤泥,并且这个淤泥有板结的可能,肝硬化就是这么来的。如果气不和顺,生化之机不畅,往回返,先是津,再是泥,然后再板结,这个是肝硬化整个发展的脉络。
  
泥比津要厚啊,津越聚越多,这个津不是甘露,而是一种失常的表现,它应该升上去没有升上去,重坠地向下回来了,先是津,津轻,越聚越重,越聚越浊,越聚越硬,最终就纤维化,板结,就是肝硬化,这个就是从无形化有形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个津不是一个好东西,像盐渍一样,一个缸,里面腌咸菜,外面能结成盐渍,盐渍越聚越多,越聚越厚,最后就成板结的东西,刚开始感觉是一些水气,慢慢地就变成霜,再变就成盐渍了,就板结了,这个就是有形向无形化,从少往多化,水滴石穿嘛,就滴两下石头没什么动静,滴地时间长了,石头就开始出眼儿了,再时间长了,这个石头就能被穿掉,这个就是很多慢性病得的原因,西医的肝和中医的肝气不是一样的东西,但有相似的地方。
   
那么好,我们接着往下走,为什么“脾气乃绝”呢?有人说,“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肝升肺降与之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左升不及,必至脾不能正常升清,肝木郁而不升,回头克脾,肝木乘脾土,脾气衰竭。”有人是这样说的,“酸抑制生发,脾气不能升腾。”还有人说,“肝气以津,气聚为湿,湿流下,土被淹,地气不能上为云。”还有人说,“脾土升,肝木升,肝木升,脾土升,肝木不升,脾土也不能升。”附中这样说,“脾气能上升,靠肝气条达。”
   
先不论对错,咱们的思维方式要形象出来,具体出来,不要空中楼阁,还局限在框框里,哪怕大家举例子、打比喻都比简单说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要强,从象上去看,一定首先要成一个象,这个象又是大家容易理解的,比如说我经常给大家举这样的象,云彩,漂浮之象;山,稳定之象;水,流动之象;大气环流,这也是一个流动之象,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要拿一个象来做比较,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同一的,都是相似的,都是互通的,我们拿哪一个象能更方便地说明问题,我们就把它拿来为用。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又有一个人说,“木生火,脾失其母而绝也。”那么凡是说肝气不好了去克脾土的都不对,不能这样来说问题。由于酸使肝被克了,肝又反过来克脾土,使脾土绝了,凡是这样说的都不对,这样去理解是机械的理解,就像站着五个人一样,一阵风刮过来,不是刮了甲,甲影响了乙,乙影响了丙,丙影响丁,丁影响了戊,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情况有吗?有,但更重要的是,大风吹拂过来时,对五个人同时产生影响,也就是不会是间接的,排好队了,一二三四五,这样产生影响,有时候古人这样写,能把事情条分缕析地说出来,而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
  
这个说得对,“脾气是一种浑厚扩张之象,过酸使这种气凝滞不开。”这个是我见到现在最好的解释,也就是五味入腑之后,它会在第一时间内,或者通过经脉的循行对五脏直接产生影响,而并非是由一脏传到另一脏,就是这个酸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马上就会对五脏产生影响,这里面它举了两个,一个是对肝,一个是对脾,其实对其他的三脏也构成影响,有没有传导呢,有传导,但是药物是同时对五脏产生影响。
   
刚才有人已经基本把这个解释出来了,脾气升清,是包容之气,缓和之气,大家一定要记住,脾气缓,这是脾气最重要的一个特点,缓畅,缓而畅达,这种缓畅之气受到酸涩之气的抑制而不化,一下憋住了。还有它为什么用“绝”这个词,首先脾气缓,脾气弱,脾气升清,缓达四方,单位面积或是体积,它的气是弱的。大量的酸剂灌入之后,一下使这股缓畅之气凝结不化,产生脾气绝的后果,绝是很严重了,但这个绝不是绝离的绝,是整个气受到了闭绝,气不能升达开达于四方了,现在很多的胃酸分泌过多,口中酸液,心腹嘈杂,烧心,这些都是整个的气机受到了阻滞,脾气开不开,肝气升不了,导致肝脾抑制在那里不调。
   
这里说的五味,味过酸了怎么样,是吃了五味之后出现的,这是说的这个味道对五脏的影响,还有这个气机对五脏的影响。比如这个人爱生闷气,什么叫闷气?憋着不化,不善与人沟通,不善哭闹,闷气憋在胸中不化,憋在那儿天天闷,谁对他不好了,今天让谁嘲笑了,妒忌别人,这都是过酸的一种表现,气机不能开达,这都是酸气的代表,这种酸气使肝气抑,使脾气绝,脾气不能生津,不能很好地开达四方,肝气不能生长,瘀在那儿,马上胃就吃不进东西了,刚生完一顿闷气,什么都吃不了,这个不也是味过酸的一种表现吗?这种表现的人大有人在,吐酸水,吃饭不香,没有胃口,开不了胃,慢慢地有的就长时间不爱吃东西了,脾气更开达不了,胃气也开不了,成了萎缩性胃炎了,你不用它了,胃不容物了,它慢慢就萎缩,缩的很小了,你吃都吃不下去了,很多就把胃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全切了,这就是脾气开达不了,胃气不开的表现。
   
问:“为什么吃山楂等酸味的东西可以开胃?”那么我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首先“为什么吃山楂等酸味的东西可以开胃?”这个问题成立不成立;第二,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现在大夫开药,胃不好的要开麦芽、山楂、神曲,到底能不能达到开胃的效果。
  
“ 微酸,入肝,肝气调达,助胃消化,故生山楂能化痰祛瘀。”
  
“生山楂的味儿是酸甜的,生山楂能开胃应该是有适应范围的。”
  
我来说一下,首先这句话“为什么吃山楂等酸味的东西可以开胃?”本身是有问题的,不一定所有的人在胃不好的情况下吃山楂都开胃,什么叫开胃,胃气受到了抑制,要把胃打开,增进食欲,这叫开胃。山楂是酸体,吃进去肯定有收涩的作用,山楂很酸不甜,只有山楂搁白糖拌了,得的汁儿,不是很酸,酸甜适口的时候才能达到开胃的效果,或者是微量的,吃少量的山楂。胃不开有几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受到了抑制,肝气抑郁,凡是这些抑郁的,吃山楂一点效果没有,这些心情不畅,抑郁满闷,这些不能开,反而会加重病情,加重吐酸水,这种禁止用山楂等酸性食物去开胃,开也开不了;第二种情况,由于脾胃气弱,肝气津气不足,这时候加一点山楂、橘子、白糖、冰糖,去增益胃阴,补益肝阴,脾胃和肝的阴体得到了补充,使它整个生机恢复,这个能达到一定开胃的效果,但是这个不是开胃,是益胃阴,使食欲增加,这样的山楂不能过酸,稍微有一点酸味,大部分都是甜的,酸酸甜甜的,吃得非常舒服,你一想就有食欲,这样的能够起到效果。关于耗伤脾胃分两种,一种是胃阴肝阴不足,一个是慢性的,一个是急性的,比如说大渴,煩渴,长期的伤灼胃阴,这样的要酸甘化阴;还有一种山楂开胃,这是有一点食积了,有腐化之物,需要山楂这种能收能化的,山楂它本身有一种特异性的能化食腐的作用,化肉食性食积的作用,这时候才能体现出山楂的功用,其他的酸味药基本都是酸甘化阴,益肝胃之阴,间接达到开胃的效果。
   
我们开方子也一样,当这个阴液不足的时候,我们开的方子也应该是以酸甜的方子为主,酸酸甜甜的,玉竹、黄精、麦冬、白芍、冰糖、糯米,这样的方子,这些药都是气正之药,同时调出的方子酸甜适口,病人喝了很舒服,所以我们开药一定要本在五味上开药,这个五味不仅是味道的味,更是代表药性的广义的味。
   
问:怀孕为什么爱吃酸的呢?

大家说一下。我记得古话有一句“酸儿辣女”,但具体对不对,我就不清楚了。
  
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这只是为了说明道理,并不是喜欢吃酸的就生男孩儿,喜欢吃辣的就生女孩儿,在《周易》里酸属震,酸属木,震是长男,辣是辛,辛是巽,巽是长女,酸儿辣女是从这方面来的,这个是一种模式,不一定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就像肝生于左,肺降于右一样,如果你认死理儿,就认为肝气从左边升,肺气从右边降,那中医就没有学到家了,肝升于左是在说明一种道理,循环的道理,而且是一个右旋的道理,并不是实际的,只是想说明两条道路,所以大家也不要说吃酸的一定生男孩,吃辣的一定生女孩,酸辣也不一定指味道上说的,而是在反映一种气机。
   
就像我记得有一个很简单的“风生虫”,风一吹过,很多昆虫就飘浮起了,就飞起来了,现在人就说古人太不懂动物学了,苍蝇和蚊子都把卵生在水里,然后从卵中出来的,不是从风中出来的,古人是看了万象本质的运化规律,有了风才有了万物,有了万物,才有了流动,风一吹拂,万物皆化了,虫子也就从风中出来了,并非是说到实际这虫子是怎样一天天生出来的。
   
问:孕妇的气是怎样的?

我跟大家说一下,它既是一团气,也是两团气,一团气当中又有两团气,两团气是母子关系,同时中间又有一个屏障,两团气又是相感的,实际主要是母气感子气,我们讲过,任何气都是互相感应的,所以母亲心正则气正,气正则儿气正,母亲心邪则气邪,气邪则儿气邪,母亲心狂躁不安,则气狂躁不安,则儿气狂躁不安,这个就是胎教的基本道理。我记得《内经》里有一段讲儿子生出来巅顶痛,是由于母亲大怒而生了这个孩子,大怒则气向上涌,带着儿气向上涌,生出的儿子气天然地向上涌。现在很多的孩子生出来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究其原因无非是男女受孕非其时,并且怀孕的时候,母亲行为失常,导致生下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畸形,性格有问题,生理上有缺陷,这些都是先天的原因,而且这些很要命。很多怀孕的妈妈找我想保养一下身体,想吃药,她往往关心药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她没有注意到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举身动念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只关心药物会中毒,药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屏障会阻挡百分之九十的毒物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是母亲的思想感情导致的气血波动对孩子是致命的,所以说古人的一些胎教法要让母亲“见正色,闻正声,语正人。”就是看到的眼前的东西都是端庄秀美的,听到的音乐没有尖声尖气的,都是和和畅畅的,和美的音乐,见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人,有此三,那么母亲在怀孕期间气机处在和畅的状态,对胎儿就会产生终生的影响,生出的孩子品行端正,气机条顺,五脏之机不争。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心念,尽量地对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过分注意。
   
咱们接着再来讲吧,“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首先,“味过于咸,大骨气劳”什么是大骨,大骨当然指肾气了,咸为凝涩,比酸收这个酸涩还要厉害,并且有腐蚀作用,咸则气凝,所有的生机在咸的面前都会受到抑制,强烈的抑制,就像我们腌很多东西一样,要用盐卤拿住才不腐,有人说你拿住了东西,这不是保存生机吗,这个不对,因为东西长出来之后,它腐败也是一种生机所化,这个东西不是说能保存它是生机,反而是它能反复地变化,才是生机。种子发芽长出庄稼,庄稼烂了,腐蚀在地里,这都叫生机,并非是只生叫生机,这个大家要清楚,不断地生生不已叫生机,东西在地里烂了,很多微生物会大量的繁殖,这不也是生机的表现吗?反而用盐一拿,这些微生物都不动了,生机全遏止住了,所以咸有凝涩,有阻断生机的作用。肾气是闭藏之气,但是中间又有生机,就像有一个灯油中间有灯芯一样,灯油是外面的肾阴,灯芯就是肾阳,这一盏灯坐在人的腰中,使人的整个生机能够运转,味微咸有闭藏的作用,肾气处在相对闭藏的状态,不至于过度燃烧,如果是大咸,大咸凝涩,使整个气机受到阻抑,就会出现大骨气劳的状态,什么叫劳?劳伤,可以当大骨气伤来理解,劳不要当挥霍消耗来理解。灯没有灯芯了,不能再往外生长气了,骨髓中的气就不足了,但是它还要工作,一工作就劳伤了。
   
所谓“短肌”,我们切的肉,大家知道,被盐一拿,整个细胞都脱水,单位面积体积缩小,这个就叫做短肌,先是很能够有生机布展开的,用盐一拿,它一下缩缩了,这就是咸对脾的影响,短肌,脾气不濡嘛,脾气受到了抑制,不能很和畅条达地工作了。
   
“心气抑”,咸阻断抑制的作用很典型地表现出来了,“大骨气劳”是,“短肌”是,“心气抑”还是,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这个“抑”字。我们喝海水是会死人的,吃盐卤也会死人的,心气是蓬勃地、运动地、向外开达之气,咸气一拿,它不动了,使心气受到了抑制,我们吃咸的东西会导致我们嗓子眼儿发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早晨我们吃很多咸的,上班之后你会感到嗓子眼儿发紧,抑制住了你的气机的通畅地运行,吃的更多,会产生心脏受到抑制的现象,不舒服,浑身没劲。酸是体现收涩,收摄作用,酸咸都是阴体,过酸过咸都会抑制生机的生长,都是抑制性的一种味道。
  
问:这里为什么不说抑制肝气呢?肝气不是最代表生机吗?
   
我直接来说吧,它这里面的规律都是过味之后伤在本宫,然后再克到对宫,一般是这样,但后边也有不同,这是一个规律。我们大家读《黄帝内经》的原文,首先要知道它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用这些词语都是往这方面去贴的,比如“短肌”很难理解,有的说是不是“个子低的”,不对,它不是想说个子低的问题,它是想说一种抑制的效果,对肌肉的抑制,我们说脾气是缓的,也就是咸对缓的抑制,骨是藏的生机,咸对藏这种生机的抑制,心是开达、奔放的气,咸对这种气的抑制,当然它肯定也抑制肝气,肺气也会受到抑制,也就是说它同时会抑制五脏,由于五脏之气的状态和性质不同,它抑制之后的表现是不同的。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那么首先就有八个状态,大风一刮对八方都起作用,但是因为八个状态各有其特点,那么大风一刮起来的时候,对他们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性质为一。就像胖瘦两人,瘦的大风一刮就卷起来,胖的大风一刮在地上打滚,但是都被大风刮的向南吹,这个是相同的,这里面五脏之气,升降开合、缓急开闭,那么这些气的状态是不同的,但是被咸气的抑制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接着来讲,“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这个大家来理解一下吧,因为前面讲了两个了,一个是酸,一个是咸,那么这个我觉得大家应该能很好的解析了,“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关于色黑这个大家不用解析了,这有可能是错了,“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这个色黑应该是放在肾,“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这样来解释就可以了,这一块的解释重点在喘满上和这个不衡的理解。什么叫做不衡,不衡肯定是不对了嘛,那么喘满,心气喘满应该怎么来解,那大家想一想,希望大家都来回答,因为现在46个人,再加上管理员是17个,应该是六十多人了吧,六十多人应该有人上来讲,因为这样大家有一个交流吧,因为不可管错和错,要回个话,这有一点跟大家说一下,因为咱们是公开的堂,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大家都来回答嘛,又不是出丑的事情,只要有这种观念,都往这上面想就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是气道的进步。

大家是这样来回答的,甘是一种扩展的快乐之气,味甘,湿性,粘性,甘入脾,甘缓,缓和之性,使之喘满,水火一对,水在脏为肾,火在脏为心,心气输布受阻,他们是一对,肾气自然就不平衡了,心气火热发散扩展之气,过于和缓就出问题了,缓散也,心之气以升为用,缓散后用之急则喘满,甘味的粘性使得心气的舒张不能完成,每次心气的收放的程度短等。因为这上面没有一个能准确的来回答,没有说到根本上。

“甘在五味中是中间味,过甘则凝滞,伤到脾,脾气滞则心气不开而喘满,”这个对,缓则气雍,大家想一想,壅则喘满,都是一些慢性子,就聚在那就化不开,都拥堵在那了,缓则气壅,都壅在心肺,这个心为中间嘛,心胸中受到缓气的壅滞,不是凝滞,大家不要用这个凝滞,凝则气结嘛,不要用这个凝滞这个词来表示,要用壅滞来表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大家要深究啊,不然的话你就会陷入一个对气机混乱的理解,缓则气壅,壅则喘,都聚在那了嘛,这个心气不就喘满上了嘛,满嘛,满闷嘛,满急促,心想把这些壅滞的气化开嘛,所以它就喘,加快了心气的跳动,它就喘,气滞壅在那不动它就满,所以说叫心气喘满。

大家要清楚啊,首先方向不能错,第二个要准确,第三要正确的理解气机。缓不是缓了心的急,是缓壅在那了使心着急,心就是一个水泵,水都壅堵在那了,心就加速它的运转使拥堵推出去,心气就喘满了。看大家有没有问题,这个心气喘满这样来理解啊。刚才说甘主缓,但缓是如何影响心气的,你要具体的理解,不能似是而非,这个甘缓,但它不会去兴奋心气,不会主动兴奋心气,它也不会是缓了心的急,它是壅在那使心着急,这个甘者气小弱,在中焦不入上焦不入下焦,停在中焦不化,很多肥胖病人,那吃的越来越多,都壅在中焦了,使心脏心悸不安了,这就是心气喘满的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嗜食甘肥厚腻,都壅在中焦不化,这就堵住心脏,使心力衰竭,这样的很多,都负担不了这么多的废物了,现在很多肥胖病嘛,导致一些心功能不全的,都叫做过于甘,心气喘满,吃的好了,化解不了,堵在那不通了,腐化变质了,身体一衰这些东西都成负担了。那怎么治呢?“治在梳理脾气”,甘肥油腻的东西不再吃了,条畅气机,慢慢的把这些东西都推出去,都化了,慢慢这个拥堵之气跟交通堵塞一样的,慢慢先疏导,先不要再来了,然后慢慢再把道路上的汽车,再通过慢慢的疏导,最终这个就不喘了,都推出去了嘛就不喘了,就恢复正常了。
   
那么还有一个肾气不衡呢?肾气不衡大家怎么解释啊?行,我直说了吧,今天也不早了,关于肾气不衡,你过于喘满,那你也使这个闭藏之气不再闭藏,那他整个的肾气就不调,加重了负担了嘛,心气喘满,心气的功能加重了负担,这心肾又是一体的,就不断的调集肾气上助,那么肾气原来固密的状态也不能很好固密了,这导致整个肾气也不调了,它没有说肾气以泄,这是因为它没有直接的影响到肾气的开泄,也没有使肾气绝,所以才说肾气不衡,这么一个中性词,不是很绝的一个词来形容肾气不固的一种表现,它不是完全不固,同时有不固的成分,因为加重了肾气的负担,因为你这个味过于甘,都聚在中焦了,心气不断的告急,心肾一体,这个心就会调肾阴上来帮助,那么就导致肾气的间接不好。

那么古人用词是非常谨慎的,你看一个说脾气是绝,第二个说心气是抑,到这只是说肾气不衡,那这个已经对肾气非常留情面了,因为是间接的,由于心气喘满导致肾气不衡,又因为甘气它本身不会造成大的伤害,它不像酸苦辛辣这些东西直接冲击你的五脏六腑,甘味小弱嘛,它就渐渐的累,加重你的负担,就好像肥胖一样,刚开始胖一点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越来越胖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所以说从甘的本身的特点和它加重心气的负担,间接的影响到了肾气,这地方只是说了一个肾气不衡。关于色黑,我怀疑它是味过于咸的跑到这地方来,不是甘这里应该有的,因为吃成一个大胖子,他这个也不会脸色变黑啊,肾气也不会焦枯,人的脸色更不会黑,当然会累及其他脏吧,比如说肝气,它这个味甘于中焦嘛,这个生机也不会很好的通过了,肺气下降也困难,心气着急的想把这个壅气散开,那肾气肾精又往上调了,所以说一气动则诸气动。

看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的话,下次咱们把这一部分讲完,还有一个味过于苦和味过于辛,那么再结合一些实际的一些用药的体会跟大家说一下,现在大家基本对这个味道对身体的影响有一个感觉了吧,,那么它会对这个身体产生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同时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那大家就推嘛,其实你开方用药的时候,无法就是想知道你身体里现在是缺哪种气去推动它,那你就要用这种气去推动,你这个时候这个气团是润是枯,是缓是急,是躁是静,缺什么?或者哪块过了,那么就用相反的或者能对它产生影响的气施加影响,那这个就是开方的基本的立意吧。

好,那就这样吧,咱们是每周二定时八点来讲《黄帝内经》,我们只讲前五篇,因为前五篇基本的可以把气道的整个的理论运用在《黄帝内经》上了,不用把整个《黄帝内经》都讲完,都讲完也没有什么意义,大家理解这个气道的基本规律,自己不断的反复推敲,就可以了。行,那就这样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六课 20080805_生气通天论

由心情、大漠冰心整理
  
那么咱们接着来讲五味,这五味的重要性要说清楚一些,因为现在我们医药分家之后,学中医不知道中药,学中药的不知道中医,那么直接导致这医药的分家,这个对中医的整体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说希望双方能够互补一些,能够对药物的基本味道有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不仅局限在书本上的寒热温凉,酸甜苦辣咸,你还要实际的确实地去了解,就像我们知道白菜什么味,土豆什么味,西红柿什么味一样,这药物的味道最好也要知道,因为这个是指导我们开方用药的一个依据。关于具体的以后可以给大家讲一下,今天我们主要是再次从这个经典来强调下这五味对身体的影响。

关于这个敲胆经一会再说一下吧,现在先不说,先把这一段讲完,因为《生气通天论》就没有多少了嘛,所以上次我们讲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过酸会怎么样,过甜会怎么样,过咸会怎么样,也就是我们所吃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它的味道直接会反应他整个的气,整个的食物的气机,那么这个气机又对我们整个身体的气机产生影响,那么从味道当中我们可以稍微的体察一下气机的情况,同时作用在我们身体上会产生什么反应,比如我们吃辣的吃多了会怎么样?吃酸的、吃咸的、吃甜的我们都讲了,所以我再简单地重申一下,吃酸的过多,酸者收也,他把整个的气机收住,不能外发外放,直接导致身体的整个活力受到阻滞。那么过咸会使整个气机的凝滞,盐不能多吃,早晨你要是多吃一点盐,喉头发紧,嗓子发紧,嗓子附近的整个气机阻滞了,导致你感觉有点紧张的感觉。那味过甘,吃东西吃甜的太多了,甜味在《黄帝内经》说“甘者其气小弱”,不能到上焦,停在中焦不化,淤滞在那,像淤泥淤积在那一样使人喘满,所以甜的不能多吃,吃多了不仅肥胖而且加重身体的负担。

那么好下面我们来讲味过于苦和味过于辛,那个也是在很多医书上不断引用的,“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简直成了一个经典了嘛,历来医家也有争议,我们还是用上次互相交流的这个方式,把后两段味为苦和味为辛的道理是什么,《内经》的原文为什么这么来写?咱们要搞清楚。“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什么意思,大家有想法的都可以打出来,咱们就这样开始,尤其是胃气乃厚,这个厚字做何解释确实存在争议,大家开动脑筋。

因为是这样的,咱们讲的是气道中医,气道中医上接神界,下接形界,所以说他处在一个枢纽的阶段,如果我们能很好的了解气机气道是有莫大的帮助的。我不止一次的强调中医的最大的特点是认识到了气机的规律,并且应用于理论和临床,所以说我们讲了这么长的气道中医,不管是讲《黄帝内经》,讲养生,还是原先讲过的《难经》,都是本着从气机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中医的道理和如何应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医疗临床上,所以大家要从这方面想,开动脑筋,第一要抛弃五行,这个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对五行如果不从气机上了解五行,对五行的了解只是概念性的,不是否定五行,而是不要让五行局限住,不要讲木克土,土克水,互生互克,什么是木什么是土没搞清楚是很浮皮潦草的,所以说我们直接从一团气着手来解释,能够更直接了当,让我们更容易感受。

大家都来说一下,这个给大家引导一下。我们说过苦者发也,苦者破也,人嘴巴尝到了苦味会什么感受?如果长时间尝这种苦味又会什么感受?那么这个苦味下肚也会有相应的感受,为什么我一再给大家强调要如实地去感受药物和事物呢?道理就在于此,这个五官眼耳鼻舌心意,你的外在的感官会对一个事物有感受,会最直接的互相渗透与感染,这什么意思呢?牵一发动全身,你味觉的感受其实就是整个气机的感受,只不过表现在味觉,那么我们通过味觉就可以去推测这个药物或者这个外在的事物对整个人身的气机感受,触觉一样视觉也是一样,所以说我们这个气机是全息的嘛,牵一发动全身的嘛,触一点而波及整个的人身,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说我们学这气道中医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个气球一个皮球啊,一个皮球是充满了气的,不论在任何一点放气,那么他都会影响这个皮球的整体,而不是只对放气的那一点产生影响,这么这个就是我们气道中医放眼于整体的这个一个思维方式。

人体的上中下三焦每一焦动则诸焦动,剩下两焦都会动,这就是我跟大家说过的,怒则伤肝,怒则肝举目张,人一怒,肝先怒,这个咱们可以这样说,但其实人要发怒的时候,人的毛窍五脏,任何一个细胞都处在那种发怒的状态。那上次我们说这个酸,怎么伤到了脾,这个有人这样来说了,酸伤到了肝,肝受到了抑制来克脾,这是不对的。其实酸气下去了之后,他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这个还没来得及通过传导,五脏已经直接感受到了,直接就伤到了脾,并非是克了肝,肝再来克脾,有时候古人这么来说,他只是表明五脏或者说整个气机存在联系这样一个事实,所以说我们学中医,你学五行学阴阳也好,要活泼的来看,变动的来看,这个看上面的时候要看下面,看左边的时候要看右边,所有的你要照顾周全,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爱好者或者一个中医学者,你不能看一点,看一点就坏了,就像这个很多经脉一样,循经取穴,治某病循某经,其实这个容易陷到机械的经脉论这个层次,所有经脉互相络属,互相沟通,就像一个河网密布的地区一样,一处开口这一处水出现问题会波及到整个水系,这一经动则诸经动,而且现在很多慢性病,他并不是单单的某经之病,往往是多经并病,有的重有的轻,调理的时候,也是整体调理,不能说是一经调理,取某穴调理,但是从某穴下手倒是可以,所以说我们一定认识到一经动则诸经动,我们就把他想象成一个气团,就像一块石头砸到水塘里面一样,他产生的波纹会迅速的影响到整个水塘,而不是某一部分,那不是像拼砖似的,一块砖碎了不影响其它块砖,大家就想象是一个水塘就可以,一个石子投下水塘之后产生的波纹会迅速的波及到整个水塘。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水塘他还有个传导的过程,你就像暗室开了一盏灯一样,这个灯光会在零点零几秒的情况下照遍整个的房间,所以我们学中医你可以管它叫整体的中医,但是他整体观建立在气机观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形迹观的基础上。

好那看一看大家对上面的解答:苦为火之味,苦味发散,都是散的状态,胃气乃厚。这个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说都是散的状态,气散开了,他气怎么还厚呢?人都散场子了,人应该少啊,散则气少,你怎么去理解胃气乃厚啊。大家想一想啊,《内经》上的任何话,用词都是非常讲究的,如果说是阻滞的话,胃气受其影响而不能顺降而阻滞,他应该胃气乃滞,不应该胃气乃厚。厚他想表示一个什么意思呢?那大家再想一想,这个很有意思。就是抛开理论解释,古人他不会抛弃阻和滞两个词而用厚。涨也不对,胃气乃厚这个厚字很有意思,那么要是涨,脾气不足胃气做涨,胃气乃涨这样说更好一些,他这个厚字,大家想一想,这个存在争议嘛?感觉不灵敏,中满既涨满。这样吧,咱们先解释这个脾气不濡,什么叫做濡呢?如当濡润讲。

如果想学好气道中医,我建议要大家看一本书,就是《黄庭内景经》,前几章一定要看,通过神机和气道两个层次来表现内景的状态,对我们建立整体的气机神道观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这个想很好的理解脾气不濡和胃气乃厚,尤其这个前面的脾气不濡,那么要对脾气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脾气的特点缓和之气,就像咱们喝这个白米粥一样,他的气是白米粥一样的特点,稍微有点稠,又不是很稠。这米粒气比较甘淡,这是脾气啊,只有这样的气,才能润达五脏,升清,斡旋。你看家里熬那个白米粥,细细熬的白米粥,你感觉一下,这个就是脾气,所以说脾气不足的时候,脾气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以粥来滋养,那勤喝粥吧,胃弱受到伤害的时候你要通过粥来养脾气、和胃气,他慢慢就调过来了,味贵乎淡,也就是说很多去脾湿的药都是淡药、甘淡,不会对胃造成过多的伤害,又使脾气濡润开达,这个大家要听好了,所以说脾气不能滞,脾气一凝滞了,就会中焦气机不化,这人就要得病,吃饭不香,四肢无力,大便不畅。

这我说一下脾气不濡啊,咱们都知道,大苦伤阴,苦败胃,这苦味是人们所不喜欢,苦有发破力没有建设里,就像这个苦能破气,苦能散热,苦能散结,所以说治一些淤血的病一定要用苦药,凡是调养的药尽量不要用苦药,苦药伤身啊,耗气伤身动血脉,比如说有一些慢性胃炎的啊,这个尽量不要投以苦药,苦药直接对胃有刺激嘛,黄连黄芩龙胆大黄这些都是苦药。

这里说一下关于龙胆泻肝汤啊,龙胆泻肝汤是被今世误用,而且龙胆泻肝汤这个药本身不好,伐正气的一个方子,龙胆泻肝汤,知道肝中有淤滞,有湿热用龙胆泻肝这个不是王道的治法,是霸道的治法,所以说只可偶用不可常服,所以说会有出现常服龙胆泻肝的导致肾衰的一些病证,本身就不对,这样治就不对。凡是常服的药必须有生养的药,其中少佐一些开经脉的药。大家可以看一下《伤寒论》里的一些方剂,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大家把《千金方》通读一遍,即便不能读《千金翼方》也要把《千金要方》通读一遍,大家对开方对方子就有一个基本的一个认识。

龙胆泻肝汤里面苦药居多,生养的药不足,伐肝阴伤肾体败胃气,所以不建议大家应用龙胆,这种苦味不是生机之味,而是破坏之味,苦者破也,小苦可以通经脉,大苦可以破气血,所以脾气是生机之气,如果说脾气绝这个人就活不了,脾气是湿润之气,是生机畅达之气,那么受到苦味的冲击,不断受到苦味的冲击,这个脾气的生机之气受到抑制、削弱、磨损,就是使脾气不再柔润,不再有生机之气,这个就是脾气不濡的真实原因。

你看我们五味当中唯独不喜欢苦味,没有说谁特别喜欢苦味,除非喜欢吃苦瓜的。辣味有人喜欢,酸味有人喜欢,咸味有人喜欢,甘味人们最喜欢,唯独苦味人们不喜欢,这个是有深刻道理的。也即苦味不是生机之味,所以说凡是苦药不可常用。

有一点跟大家说一下,历来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看怎么来说了,现在很多人不爱喝中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药太苦太难喝,现在开的中药不仅是苦而且是邪,这个病人喝了这种汤药,能够常服已经难能可贵了,因为太难喝了,再加一些非君子之药,乱麻腥臊的什么都往里放,蜈蚣全蝎,这个腥臊烂臭的都放进去,导致这个药汤子非常难喝,这个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了中药非常难喝的这个观念,在这里我说一下,真正好的中药熬出来是不难喝的,苦味也是微苦,一般里面都有甘甜的味道。

《本经》三百六十味药当中,这个上品一百二十味,中品一百二十味,下品一百二十味。上品养命,中品疗疾,下品去毒。现在这个中药学的书,把这个上中下品打乱了,不按这个走了,直接按疗效来,这个就导致了这个药物的正邪不分。哪些是正药,哪些是邪药,哪些是可以养生的,哪些是可以败命的,这个不分了,直接按药物功效治病的这个目的来分了,这种分类法是有缺陷的。可以这样跟大家说,真正好的汤药是不难喝的,这个《伤寒论》上的汤药,有机会大家都可以煎服一下看,基本不难喝,有的还很好喝。所以说我们不管是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还是作为一个中医大夫,开方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像对待做菜的态度一样,一定要自己实际的了解,你开的汤药喝了嘴里是什么感受,最好对胃没有伤害,常喝他会不会损害人整个身体的健康。现在整个饮食文化出现了很大巨大的变化,基本抛离传统的做菜的方式,也导致了很多问题,中药这一块更是积弊严重,有机会再跟大家好好讲一下,关于如何开方用药的问题,今天就先不提这个。

现在说一下胃气乃厚,因为这个历来争议较大,我直接就抛出一种观念,这个大家想一想,这个苦味不断的进步,会对胃造成一种什么伤害,如果非常苦直接导致胃气濡泻,直接就拉稀了,很多现在病人服用汤药,汤药稍微苦一点,马上跑去拉稀。这有中药本身的问题,也有自身脾胃不足的问题,这跟大家说一下。

如果说路走长了,脚会怎么的?那跟大家说说一下,如果原先没怎么走路突然走了十里二十里的路脚会怎么样?除了疼还会咋么样呢?对,会起泡,走二十里之后会起泡。那起完泡之后肯定更疼了,那休息两天再走二十里会咋么样?然后接下去长达一个月的训练,每天走二十里,脚会怎么样?会起茧子,那么脚还会起泡么?那道理何在呢?其实就是一个道理,用进废退嘛,你天天不断的在那里走,神气就归之于脚,直接给你传达一个信号,这个人脚上要长厚,不然应付不了每天二十里的行程,神气归之嘛,你要不走,那么慢慢的茧子又退回来了,因为没用了嘛,这个神气告诉脚,再长茧子没用,因为这人不走了,所以说这个就揭示了神机的大道,叫用进废退。这个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生命体她对自然都有一个适应能力。

所以说我们回来讲这个,如果经常食苦导致胃气乃厚,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大家都应该会回答出来,其实这个胃气乃厚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存在很多争议,其中一个原因,大家没有从气机角度来理解,甚至没有从神机的角度来理解,所以导致胃气乃厚这个解释五花八门。这和脚底板厚了这个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以说古人把这个厚字用在胃气乃厚这个厚字上是有他的深刻考虑的。同理就是一个人啊,如果一生或者是半生顺风顺水,尤其年轻的时候没有经过挫折磨难,那么他整个的精神意志会不会坚厚呢?所以孟子才抛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段经典的文字,所以说我们学中医,不仅是学个生理病理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是在学一个人生的哲学,其实就是学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嘛,要知道我们为人要做什么,咋么做,格物至致嘛。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这个大家理解一下吧,同理用上面的整个的气机的观念、角度来解释。这个应该好理解,味过于辛,辛者,散也,辛味是散气的药。“精神乃央”,这个央字当什么来解释?关于这个“筋脉沮弛”,是当沮讲还是当阻讲,这个要分辨清楚,刚才看有人打出来是阻止讲,这个有待商榷,有人说的这个沮对,应该当低落、颓废、没有弹性,这样理解是对的。它的本意应该是跟水有关系,因为这个直接涉及到气机的方向和性质,要当阻止的阻那这个方向完全反了。弛是松弛,沮丧和松弛是整个气机涣散的表现。大家一定要深究每一个字,它是如何描述气机的,所以说我们学气道对于文字的考证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想当一名很好的古文学家,那么气机的基本观念要有,这样非常有利于你对古文的研究,如果不知道,很多会陷入古文的怪圈当中,关于这个“央”当涣散讲更好一些,也可以当有灾难讲,都可以,但肯定不是褒义。

大家基本上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沮丧松弛,气机涣散。那么就是由于辛,辛者,散也,多食辛味的东西,会不断的耗散你的真气,最典型的就是喝酒,酒者,辛辣之物,荡涤五脏,耗散百脉,长期喝酒,导致这个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精气神都跑了,都涣散掉了。

你看,我们把五味对身体的影响从气道的基础上做了解释,味过于苦导致濡润生津的脾气不能很好的工作了,胃气由于受到苦味不断销蚀,它自己呢慢慢的自救来增厚,大苦不行,这个指的是小苦。过食辛辣的东西,天天饮酒作乐,导致你原先收聚的筋脉都沮弛涣散了,你在下面的精气和上面的神气,由于这种辛气的涣散,导致它不断的离解、涣散,没有了精气神,都散掉了,所以大饮者,基本没有长寿的,经常的涤荡五脏六腑颠倒心神的,你想想还哪有什么气血调和、精神安泰的状态呢。

所以说我们知道了五味对身体的影响,首先就知道在饮食上、在开方上要注意什么。其次,五味可以推及五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五种状态组成的,比如过食辛,我们可以理解是过于放荡,过于贪图享乐,过于辛就是使它的精气神马上散掉。过于苦呢,就是过于过艰苦的生活,导致身体不能发胖,脾气没了吗!肠胃不好,胃气虽厚,但是得不到充养、滋润,瘦的皮包骨头,受的苦太多了。如果过于酸,这个人整天有妒忌心啊,气整个的收聚,紧张啊,导致肝经脾经都不好,肝硬化啊,返流性胃炎啊,这样的病都会得。过于甘,生活条件特别好,太好了,撑着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天天的吃喝玩乐,虽然不是放荡不羁吧,但是起码养尊处优,任何有点风吹草动他都受不了,沉溺在一种美好的状态。过食咸,你可以理解成,咸主遏制生机,你可以说他受的突然的灾难很多,不断的打击他的生机,生机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经常遭些横祸,你可以比喻他多食咸。那么这个就是五味,这五种状态表现在五种命运上。那么同理,又可以推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可以用这五种状态来表示。这个就是《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核心,也是明确指导我们开方用药的基础。

问:为何用辛苦两味表示生活艰难呢?

刚才我们说了苦令人艰难,那么辛为什么也使人艰难呢?刚才虽然我们说了这个辛表示人很挥霍,但是同时辛还有一种表示,和苦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个辛还代表什么大家可以想一下。古人对事物的命名都是很讲究的,比如这个“东西”,咱不说“南北”,说成“东西”;人受苦叫“辛苦”,不叫“酸甜”,有人说的很好:付出的太多,辛者,散也。苦:品尝的太苦,所以叫做辛苦,这个人说的对,辛表示发散就是消耗的能量比较多吗!

再问大家一下:为什么管东西叫“东西”,不叫“南北”?还有一个,为什么把人的性情叫“脾气”,不叫“肝气”?

这个大家说的都很好:“太阳东升西降,东西为有形之物,南北是水火,不能提拿,东西是实体,金木。”大家说的都对,大家记住一点:东西是阴阳各半的时候,南北是阴阳各极的时候,我们产生东西必须阴阳协和,东西为和吗!差不多才产生东西,不能差的太多。水火是阴阳的征兆,它是两边的大极,所以不能成型,不是阴阳和合。

还有一个,动物的交配季节一般在春和秋,就是阴阳各半的时候才是生命延续的时候,也就是说四大文明古国啊,基本都是在南北回归线一带,不会在太北也不会太南,所以古人把任何事物,就是阴阳和合的叫做“东”和“西”。

咱们接下去往下讲,关于脾气这个我直接就说了吧,因为原先就说过人的性情,因为脾气居中,代表了整个四气的融合,而气机的状态又是你性情的表现,所以用脾气来代表了你气机的状态,叫性情。

关于什么时候讲“五运六气”啊,讲这个运气,这个可以讲,但是我们说过,五运六气不能拿过来作为事件预测的手段,古人讲五运六气只是告诉你一个大概的方法,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天时地理都发生了变化,你还是生搬硬套五运六气,不能见到气机的所在,你不会望气,你拿那些东西去算去,这个终究是隔靴搔痒,不能落在实处,即便算出来对你整个的心法也是无所得的。所以让大家学五运六气是让大家明理,而不是运用,运用有另一套办法,而不是通过《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来运用的,而且《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七篇大论和《黄帝内经》的本身的原文,这个行文风格、写作手法有明显区别,所以说我认为不是一个时代的,可能是后人加进去的。有机会可以专门讲“五运六气”,它直接是五行学,《黄帝内经》中没有明显的大段的运用五行学,而是运用气机学来讲解生理病理,而五运六气把这个五行、气运放在很形式的角度来讲,不利于我们对气机的理解。你能够读懂《周易》,你就会发现五运六气是一个浅层次的模型。

好的,我们接着往下来讲,“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个应该不用再多讲,它无非是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五味的重要性。“是故谨和五味”,要谨慎郑重的正视五味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才可能做到骨正:骨气正立于中,经脉调柔于外,气血按常经流动,腠理密实,不被邪风吹拂,那么你的骨气能够精明能干,谨道如法,它的意思就不必多讲了,如果能如理遵行,那么长有天命。

下面接着上课,再跟大家啰嗦两句,真正想学中医的,中医是内明之学,什么是内明之学,就是自己心中了了,去感受外在的学问,不是外明之学,西医和很多技巧上的东西是外明之学,通过计算,通过思维,通过工具的使用,可以达到目的的这种学问叫外明之学。传统上的中国文化讲究内明,就是内心明了,以应外物。所以说我们气道中医也是内明之学,它直接通过你人身和气机的感悟相通相容,最终达到内心明了,外以应物的目的,也就是说气道中医如果学好了,万事万物无不是一团气,与心内之气相沟通,那么就能达到以己度人,不假外求的这种形式,达到对生理病理的直接明悟。前面说了不赞同大家执着于五运六气的原因也在于此,五运六气终究是推算之法,不算正道。

问: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

这个食苦以坚之,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和前面的胃气乃厚同解,不断的吃苦、受骗会使人保持警觉,是食苦以坚之的本意。用苦补之,这可能有问题,从气道的角度来理解,苦药不可能补肾,咸泻之,这个好理解,咸通肾,咸者气凝泻,可以凝泻掉很坚硬的东西。比如长了个瘤,或者淤血凝聚在里面,要加些咸点的药,比如说鳖甲啊,龟板啊,像这样的药都要加一些,牡蛎了,咸以软坚吗!它本身气是坚涩的,它就能磨掉、软掉很坚涩的阻碍。你自己坚强,才能磨掉坚强,你自己很柔弱,推都推不动,这是用药的基本思路。苦补之,这个可能有问题,我气道中医解释不了,咸泄之和苦坚之可以解释。

问:为什么不吃咸的会让人无力?

这个应该好理解,不只人愿意吃咸的,很多动物也是愿意找一些盐卤来吃,大猩猩啊,鹿啊,都会去找盐巴来吃,咸者气凝吗,它能使人的气更加凝聚在一起不至于扩散。猩猩、猴子、狒狒什么的它会吃盐的,还有些盐分是从植物中摄取的。

昨天治了一个老人,85岁,特别爱吃咸,得了什么病呢,肾衰竭,尿毒症,他很明显的症状是尿乳白色的尿液,这是典型的肾气败了,肾气败了之后他闭藏的能力受到了抑制,衰退了吗,所以说特别奢咸,想通过盐来补充这种凝涩的气机。奢咸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习惯性,另一种就是有问题了,收藏的功能衰败了。还有人奢酸,这都是同样的道理来解释,关于奢辣,就是你整个的气机阻滞,不通,需要通过辛辣的东西去刺激,使你的经脉通畅。现在天南地北人们都喜欢吃麻辣,这就是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又不注意运动,情绪不好,各方面都不顺,使你的气机瘀滞,需要通过辛辣的来调节、疏散,所以说都喜欢吃辛辣的,这是你本身的不足,再用一种补偿的东西来补足。

问:寒湿体质居然一年四季奢好辛辣,不食反而浑身乏力,怎么理解?

刚才咱们讲了吗,不足要补之,不能算过,很瘦的人天天吃糖、喝蜜,那你能说他过吗?等他补成一个大胖子,浑身发福了,这个时侯再吃甜的就过了,不足补之,你不能说补的这个过了。

问:黄柏,知母和安桂是滋肾丸,怎么理解两阴加一阳?

这个和大家说一下,在这里不是想批驳谁,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很简单,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咱们从滋肾丸说起吧,黄柏、知母加安桂,是肉桂吧?怎么是安桂呢?安桂是肉桂的一种吗?滋肾丸,郑钦安是这样说的,“乃补水之方,纳气归肾之方,夫知母、黄柏二味,气味苦寒,苦能坚肾,寒能养阴”,这个有问题啊,跟大家说,大家不能似是而非的听这一段,“其至妙者,在于安桂一味,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这是第二个需要解释的问题。“一阳含于二阴之中,取天一生水之义,取阳为阴根之义,水中有阳,而水自归其宅,故曰滋肾。” 这里提出两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考虑,这个很有意思,如果不能细致的来讨论很容易陷入误区,其实郑钦安的意思就是两阴加一阳吗形成坎卦,坎能补水,正好跟肾相对,所以说叫做滋肾丸。

但是问题在这啊,大家看一下,苦能坚肾,寒能养阴,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这是第一要看的;第二:“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能不能合成坎卦?希望一些有中医常识的,阴阳五行常识的,或者《周易》常识的人,可以站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原则的问题,不能违背啊,把这个滋肾丸讲清楚了,封髓丹也就迎刃而解了,大家说一下,怎么说都可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看这本《医理真传》,没有系统学过《周易》,或者说没有传承的,这一块基本都会被蒙骗过去,可以这样跟大家说,郑钦安在这里犯了严重的错误,他是从刘元那传下来的,刘元写过一本书, 关于《周易》的,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但刘元是不是得道之人不好说,但郑钦安写的《医理真传》有问题。

两阴一阳,它们的关系如何?能不能成为坎卦?我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黄柏、知母,尤其黄柏这味药,苦寒败肾,前面说了凡是苦药都不是生机之药,胃都受不了,何况五脏呢,所以说苦药破气耗气,不能滋肾,也不能补肾,而且黄柏的寒是死阴之寒,它本伤肾,什么寒能生肾呢,微寒能生肾,大热也不能补肾阳,大阴也不能补肾阴,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能改变。没见过发洪水使庄家旺盛,没见过火灾让人生活的更好,大苦大寒大热都不是生机之药,这个大家要清楚,人们生活的生物圈,往上几百里,往下几百里没有生命,只有这一层有生命,这一层的性一定是温和凉的,不可能是热、寒的,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对我们开方用药有决定的指导意义,所以郑钦安上来说苦能坚肾,寒能养阴,就从这两句话,他不明阴阳之理。大家看看平时吃的五谷杂粮,哪个不是性温,性凉的,哪有性寒、性大热的,花椒能拿来天天吃吗,不能,这是其一。其二,再告诉大家一个窍,有机会大家可以悟,没机会大家慢慢来,“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直接告诉大家,合不成坎卦,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人是碳水化合物组成的,比如说人是由五脏六腑组成的,那么你就拼凑一个五脏六腑,能不能有生命,为什么形成不了生命?因为没有神气,没有天地之合气,这两个必须都要有,无阴阳之气,两阴一阳没有媒婆形不成坎卦,学过丹道的肯定知道三要素:金公、木母、媒婆,媒婆就是和气。

黄柏是苦寒的,要用甘温的,补中益气在上边,下不去,熟地是甘温的,滋肾,没有说苦寒药能滋肾,大家一定要记住,凡是补药都是温药,或者是微温药,微凉药,没有大热大寒药,滋肾丸也能治病,但是不能起这个名字,解释不对,封髓单同一个道理。苦寒药不能滋肾,大热的药也不能壮阳,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微温之火是少火,中正平和的方子能够调与四方的只有温药,壮火有他的用处,但绝不是壮阳,基本的阴阳道理大家要懂,补东西要用“东西”,不能用“南北”,用春天之气和秋天之气来调御四方之气,不要用夏天和冬天之气,制方如此,治病也如此。大热大寒只能偶尔用之,治疗急症,只有温气凉气可以常服,治疗慢性病。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七课 20080812_金匮真言论

由观月、美目、善从之、道法自然整理

上次《生气通天论》讲完了,这次我们接着讲《金匮真言》,请把金匮真言前边两段打出来。“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首先咱们说一下什么叫做金匮真言,大家学过中医的,都知道《金匮要略》这本书,张仲景写的,和这个金匮是一个词,即“宝贵的盒子,里面藏着真言”。古人往往喜欢把一些重要的言语,通过刻在石头上或写在竹简、纸帛上,藏在名山大川,或藏在盒子里面然后埋在地下,想把自己感悟到的真知灼见流传下去,并且能够让有心人或者有缘人得到,那么这里说的金匮真言就是这个意思,想把宝贵的东西能够流传下来。

那么金匮真言里面谈了些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一下。主要是几方面,第一说了一下八风,然后说了一下五风,四时,相胜,容易得哪些病,在自己的时节,春、夏、秋、冬容易得什么病,反复来论,前几段都是这样来论的。然后又说了一下什么是阴,什么是阳,这个阴阳是动态的,怎么来看,阴阳不是静止的。你立了一个点是阳,和它相对的就是阴。立的点是阴,和它相对的就是阳。讲了一下人身的阴阳,还有天气的阴阳,总的来讲就是阴阳是相对的,是代词,不是说阴阳是一个实际的存在。那么最后讲了五脏应四时,和我们讲的《阴阳印象大论》是相重的,可能稍微有点区别。那么金匮真言中的五脏应四时,我不想多讲了,只是把在《阴阳印象大论》中没有涉及的简单地说一下,告诉大家理解的方式,大家通过这种方式以后可以运用在《内经》的解读上,包括《伤寒》的解读,并且也应用到临床。

关于这个阴阳,我们说一下,这个第一段,关于四时、四季,或者说五季,加长夏,应病,我告诉大家一个窍门,以后大家就这样思考问题就行了,其实得病,千变万化,不能拘泥。

我们先说一下八风,大家可以在百度搜一下,八风是什么,实际是有明确记述。我记得小学课本还是初中课本学过,不周风、条风、明风等等西北是不周风。太极图一转,春夏秋冬,立在太极图的四周,咱们讲气道中医,这个气一展布出来,各个方向的状态都不一样。如春天生,夏天长,秋天收,冬天藏,寒热温凉,开合升降,都不一样,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风,当然主要就是春夏秋冬长夏,这五个风,这个没有必要死磕,大家理解它代表八种气象就可以了。如果是想看《史记》的历书,也涉及到了八风,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说得很好。起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比如北京,现代北京城的各个门,为什么这么叫,比如朝阳门,朝向阳光,代表旺盛地生长,在东边。在西边,有阜成门,阜是成的意思,阜是高起来,凸出来;成,就代表万物到秋天,果实收成了,万事已定,大事已定,各安其位,叫阜成。崇文门,在东南,以黎明治天下,东南,巽风。宣武区,西边,阴气用事,煞气当家,那么宣,宣散,文治武功,所以西边宣武门。北边,有安定门,万物安定,坎水,天下归藏。正中间是端午门,端者正,午者日中天。这些古人,不管是在建筑上,还是在穴位的命名,很多地名都是通过阴阳、五行、八卦,从这些方面演化出来的内涵。所以大家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了解阴阳五行、四气整个的特点和运化规律。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这个没有必要再做过多的解释,就是五行生克,春天为木,长夏为土,木克土;其它的依此类推。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问大家一个问题,关于俞大家如何理解?这块可能有些枯燥,但是如果知道规律还是很有意思的。有人说当反应讲,当不当俞穴讲?还有人说当疏通流行,还有人说同“输”,看来大家有不同意见。我们再接着往下看,病在肝,为什么俞在颈项呢?再往下看一下,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若按部位言,心和胸胁,是很接近的,秋是病在肺,俞在肩背;这个也靠谱,到了冬天,病在肾,俞在腰股;这也差不多。病在脾,俞在脊,这个也能说得通。唯独肝,俞在颈项,那么大家怎么来理解?如果按部位来,东方生春,病在肝,俞应该在两胁啊,为什么跑颈项那儿去了?这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个对于大家理解这个俞非常关键。还有脾,它的俞在脊,而不在腹。哪些在前边,哪些在后边,你看肺在背,脾在脊,肾还跑到了腰和大腿,心在胸和两胁,居然肝在颈项。如果肝从部位来讲,有些问题。

下面再接着看。“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与上边又有些区别了。接下去又说了:“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鼽衄就是流鼻血,衄血。 这三段可以互相参考,它们说的重点不同,但里面有一句。

这样吧,我解释一下,要认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另一个问题,无非是春夏秋冬,生长化收藏,这几个气的运转状态。大家说春气是什么状态?春气应肝。人身一团气,是一个什么状态,结合这个春天,俞在颈项,病在头,善病鼽衄,那么春天是一种什么状态?春天之气萌发,其实要体会一下这几段话的意思:阳气上升。再跟大家说一下,当你说上升状态时,不要单说阳气,很容易把这个阳气和身中的阳气混为一谈,直接说气上升就可以了,或者说是气机上升。阴阳相随,阳气升则阴气随,那么阴阳一起往上走。不要说阳气升,所谓的阳气升,阴气降,那个是相对于升降来说的,把升的气叫做阳,把降的气叫阴,实际是整个气向上升,整个气向下降,没有说绝对的阳气就是升,阴气就是降。如果单纯地分阴阳,容易割裂,在大家没有很好地理解气机运化规律时,希望大家尽量少谈阴和阳,等你明白了,你就知道你所说的阳气上升是哪股气上升,这个很重要。直接说,气上升了,它怎么上升的?

这里面有一个机关,相当于一个窍吧,今天我把这个窍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不管现在是否能够理解,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模型,对大家以后学习、悟道,或者对整个的中医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这个上升的阳气,也就是气机,是象喷泉一样喷出来的,它是从里面向上拱出来的,一会儿咱们讲到其它的气的时候,就知道喷泉上升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了。它是从里面向上拱出来的,一会儿咱们讲到其他的气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喷泉上升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了。也就是整个的气机不是均匀的升和降,是从里向外往外翻出来的,你看那个喷泉了吗?喷上去喷到最高点,然后散开,那散开的和这个喷泉喷出来的水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对大家了解阴阳消长,生灭转化至关重要,如果这个不了解的话,很多阴阳方面的问题你没法前进的,所以今天要把这个窍告诉大家,不管大家了解不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对以后大家学这个阴阳是有巨大帮助的,也就是说这个气机来和去的形式是不一样的,不会是那个拉车,拉过来又拉过去,没有那回事,那么通过这个模型和这么一个规律,大家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大家说说为么呢?俞在颈项,病在头,善病鼽衄,看看有没有能解释的,所以刚才啊那个模型,是像喷泉一样的模型,在大家以后学阴阳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你要解不开的时候,就想想那模型,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我记得有人说这个中国的阴阳啊是不断的反复,一个无限循环论,其实比这个无限循环论他所说的要复杂的多,但更自然的多,这就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奥妙所在,他把这个自然的规律看透了,看明白了,在这个基础上,辅以阴阳五行这个模型。但是有一点,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模型,你单纯学阴阳五行,那么你不可能推出后面那个自然的普遍规律的。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学阴阳五行最后学死了,学来学去他学的是死板的阴阳五行,而不知道这个阴阳五行是如何体现后面整个的气机规律的。所以说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大家要多学一些气机的道理,现在的阴阳五行不是古人所说的那种阴阳五行了,你看看《黄帝内经》、《伤寒论》《周易》这些书上他是怎么来表述阴阳五行的,后来越来越走样了。很多人不知道后边的这个气机了,他拼命拿这个阴阳五行来推阴阳五行,推来推去把后边那个真正的东西给忘了,所以说对后来的阴阳五行学的越来越困难了,后来学僵死了嘛。所以我们这个气道中医重新来谈气道,我们不是反对阴阳五行,我们是希望通过气道来揭示,告诉大家阴阳五行表示什么。

我把这个跟大家说了吧,刚才说的这个喷泉,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是想告诉大家这个升降,升时是气聚上去的,降时是气散下来的,喷泉是一条水柱打上去的,下来的时候是散拍下来的,这个就是喷泉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气机变化。那么同理,我们气往上升的时候也是聚着升上去的,从里面升,不是从外面升。人身嘛,你把它比作一种气团,里面是周行变化,气在里面升,直着上去的,走内脉上去的,你可以说走肝经上去的,肝经是升的。下来的时候,就是散着下来的。

那么这个病俞在颈项就好理解了,你看聚的时候气在里,影响不到肝胁,肝胁不是它的俞,它直接在里面走,当走到颈项的时候,因为脖颈很窄,他会把这个病理表现出来,把这个特点表现出来,然后一直顶到脑后门上,所以病在头,会突然头晕头痛,很多都是这条肝经顶上去的。病在鼽衄也一样,它一顶,气往上一冲,顶在鼻腔,把这个血顶开了,人就流鼻血。很多流鼻血,它是肝经过剩,冲开了就流鼻血了,这个气很猛很聚。

这个大家知道吗?你们仔细想一想,所有的学问,尤其是《内经》上的那些,都是连贯的,没有说割裂的,割裂了这个东西你就学不了。我不知道大家有几个读过伤寒,关于厥阴肝经的,这书有一句话,气从少腹上冲心,可以找一下给大家打一下这个原文,气上撞心哪,具体前后看它是怎么说的。什么叫撞心哪?为什么用撞字?这个学了《内经》再对照一下伤寒,你就发现问题所在了,因为大家都讲了一个气机嘛,都理解到那个层次,那么言语上的描述都向那方面靠。只有很聚的气,它往心上顶,才会用撞心来形容。撞嘛,很强的力,冲嘛,所以叫撞心,“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个《伤寒论》所有的原文,没有一个用撞字的,唯独厥阴病用撞。气上冲心,大不了就是一个冲,那么只有厥阴用撞,冲的气弱,撞的气强。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你看咱们可以说是喷泉射出的水,可以撞击东西,你不能说扇一下扇子的那个风可以撞击东西。给大家提个醒,学好气道学好气机,对我们理解《内经》《伤寒》《本草》这些经典是有巨大的帮助。你光读阴阳,光理解五行,你基本不可能理解这样的用词用的这么准确的味道在哪里。

好,那我们接下来讲,那下面就都好解释了,大家只要知道这个喷泉模型,下面就都好解释了。“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在胸胁在脏,善病胸胁,所以胸胁胸廓藏五脏嘛,心又为五脏之大主,意义重大。放在这个地方,当然是说如果这个心有病的话,直接影响到整个脏腑器官,所以说这个胸胁,病在脏来理解,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关于“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你看几个都是在肩背,秋是风疟,那么肩背和风疟都是外在的,这个我们用模型就很好理解。降的时候,气散在外,那么气道用降气,肺也是降气,是外表,那么这个肩背相对心来说,这个肩背更在外,所以用这个肩背和风疟来表示外在的承受和外在病变的变化。

那么下面这个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你看病在肾,是腰股,然后病在四肢,冬病痹厥,这个大家要拿原文看,你要看不琢磨,这说过就过了,不理解用词的神奇变化,等于听热闹。咱这个也不是说热闹的事情,这说的什么意思呢?正气在里,肾在下,所以管他叫腰股,都是气之所至的地方。那病在四肢,这个我们都知道,大家有没有人说一说为什么病在四肢啊?冬善痹厥,厥在四肢,病在腰股,这三个联系在一起,怎么说明气机呀?

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看一下喷泉理论,水喷上去,聚在上边又散下来,散下来之后,水又藏了起来。藏在里边,再喷上来,它是这么一个过程。因为气藏起来,而四肢在身体尽头,气运转不到,所以容易得病。冬天气藏在里,外面四肢要容易受伤,容易痹厥,因为气不能达表了嘛,但是它这时候肯定要照顾到外面嘛。如果里面伤了,这个气机本来藏在里面,这回更出不来了,所以更容易导致四肢出现疾病。那么这个我们就想到了,很多肾虚的病人,比如说有四肢浮肿啊,四肢沉重,四肢寒痛,很多这样的病啊,都是由于里气虚导致的,而并不是由于外边有实,譬如风寒之气相搏导致的风湿病、浮肿病,那么这种病你单纯的去风湿、通经脉,往往越来越厉害,这个病治不好,就是里气虚外边就会出现病变嘛,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这个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痹厥。有些下肢麻木的萎痹的病人多半是肾有问题了,如果说他长期的话。

那么怎么来辨别这个虚实呢?其实很简单,他得病突然得的,年纪很壮,身体还可以,硬朗,得这个病又很疼,这个是实病。反之,时间很长,身体很弱,突然萎痹麻木,四肢不用,尤其是不用和麻木,绵绵不绝,痛而不甚。天天痛,但是不会说是龇牙咧嘴,痛得在地上打滚,来势又不重,这样的病一般都是肝脾肾三藏空虚。里气不行了嘛,气来了不能达表,不能至表,那导致表气不利,四肢不摄。这应该好理解的吧。

现在上四十,有的上了三十五就会得四肢不用的一些疾病,腿像灌铅似的,特别疼,特别难受,睡一宿觉起来,就是早上出现晨僵,或者出现整个的四肢非常的酸沉,不解乏,拖着一条沉重的双腿去上班,那样的都是里气虚了,各个关节痛,非常的难受,有时候手指麻木,一般小指,食指麻木厉害,不断的发展变化,脚跟疼,足心空不能屡地,或者摸一摸这个脚跟是发软发空的,没有一种肉实饱满的感觉,那么像这个都是肝肾有问题,你要理解每一句话啊,都发挥到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读经不能死读经,要知道联系实际,肾病在四肢,人都说肾司二阴,但是病在四肢就不好理解了,其实像刚才那样的道理一推就推出来了,里边虚了外边就不治了,那么你这种你治四肢永远也治不好,反而越治越厉害,你就用通经络活气血的药,去治这个四肢的萎痹、风湿啊这种病,徒耗伤气血耗伤自己,当时还能够缓解一下,回头马上就不行了。

你看现在市场上,很多治老年风湿性关节炎的,很多腰骨疼痛类的,这些附子乌头,有好多这样的猛药,或者贴那种膏药、拔罐,都是治标不治本,都错了,方向都治错了,你不用补益气血的药,边补肝肾,这个风湿你去治这个疗效不好,这个腿都麻了你还在那通经呢,大家可想你整个缘木求鱼,方向搞反了,手麻腿麻那是你的里边气瘪进去了,不足了,气血顶不到手和脚上,不是说手脚那里有病邪在那放着你气血拱拱不动。你看现在有的人,手搭在那,稍微有点重物,手就麻了,这个明显的是里虚啊,所以你不去养正补虚,你去通,舍本逐末。

大家学中医啊一定要求气机,求整体不要求部分求个体,求死板,搞那些教条的东西没有用的,还有好多得半身不遂的也一样的,大厦将倾独木难撑,这个半身不遂躺那了,你用大剂量的通经的药去搞啊,这个九死一生。有些大夫看病心急,开的剂量就是大,这是一种大夫,这是孟浪大夫,尤其现在城市病,这种大夫越来越不吃香,这个实病少虚病多,你大剂量猛攻都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还有一种大夫开方剂量很小,药很平庸,该补阴的时候补阳,补阳的时候补阴,补下的时候补上,补上的时候补下,或者干脆他就是补一个中,和事老嘛,我就是一个方子加减对症所有的病,这也不对。你不知道气机所在,你这个用药啊漫无目的,这也没有意思,你这方子谁吃都不会有问题,那就是吃饭,谁来都给二两米,你想想这能治病吗?这个我就治过啊,明明下面肝肾虚的,你上这个玉屏风散或者小建中汤,你这个病在下家不在中家,你搞错了,那这样也不治病。

或者跟大家说一下,就像那个你得看到猎物在哪,你才发射,,你要看不到,给你多少箭把一屋子的人给射死。要么你不发现,治不好病,那么你瞎发现治死病。那现在很多老大夫开方开的越来越小,药味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小,有多少原因他都怕了,他知道中国的这个草药有毒副作用,草药跟食物相比有很多的偏性,比如你川穹用多了枳实用多了都不行,这个阳虚的人生熟地用多了也不行,所以说他原先量敢放20克30克,后来开了一次大方之后,这个出现副作用,他不反省用药,他把这个药量减下来,减到十克不行再减到五克,不行再减到两克,那这一克两克的基本上没有作用,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发现病机,找准了,药要适量,不能多不能少,药对证。

好那接下去咱们来说一下,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个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这个应该不用多做解释了吧,关于脊明确的意思就是中,脾属中嘛,人整个从后边来看脊柱正好是一个中轴线,他主要在强调这个脾属中央,运帷为四方,那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寒中嘛都是中央出了问题,咱们解剖的脾很小,当然其实这个脾是四气所合,好那咱们现在九点了,休息五分钟吧,大家思考一下,理解一下。

你看马上就说了,人的精气的重要性,这个精啊,夫精者,身之本,并不是肾精,五脏之中皆有精,也就是说人的精微之气在里,人有精则整个身体旺盛,无精则整个身体衰落,以至于最后的亡嘛。精,气之精微者,这个精不是指单纯的精,那么用肾精可以代表,身之本嘛,根本。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藏精,养神,你看这人无精打采嘛,没有精神说的既没有精也没有神,萎靡不振,造成这个人萎靡不振两个原因,一个是精耗过度终于导致他萎靡不振,尤其现在城里的人生活方面的压力大,耗损大。外在的耗损,身体方面的耗损,透支,导致精的透支,天天的读书看报看电视用脑,导致精神耗散,最终导致精神不济。很多人过三十明显感觉精神走下坡路,到了四十感觉精神不济,五十精神困顿,六十精神迷糊了,好多人都是这样,知道养身保精全神的少之又少,知道自觉保精全神的就更少。有些人工作很轻松,又没有过大的欲望,那他能够自发的保精全神,就是极少人知道真正的养精蓄锐保精全神。那我们工作也好学习也好,为什么《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就是把外在的东西,凡是耗损精神的东西都看淡,那你慢慢的你精神就充足起来,慢慢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不是三月五月,有的要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你身体不好养一年精神,你的身体不走下坡路,养三年精神,身体小旺,养五年精神你就大旺,为什么很多人衰老快啊,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耗散精力,精血神都耗散掉了,人没有精血神就像一个屋子没有主人一样很快就破败掉了。

为什么很多人身体垮了以后很难恢复啊,那就是说他没有这个毅力也没有这个觉悟,拿出三年五年的时间来养精神,不可能的。这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这个人的惯性推动他,没有一天不忙碌,没有一天不耗精,耗其精血,败其神气,所以现在大家上班压力很大,早晨跑出去上班,晚上回来做饭,还要思考明天怎么办?日子怎么过?不可能不耗散精神的,所有说总是拖着一个疲惫的身躯不停的往前走,当走不动了,或者时来运转来,有机会能让你休息休息,真正在困苦当中在忙碌当中能够反省养精安神的,不为外界所惑的人万里挑一,没有这样的人,太少了,所有很多人老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其实大隐隐于市,现在大部分的人隐于市了,都被这个市所污染,很少能隐在其中。所以说现在大部分所说的“大隐隐于世”都是借口,与其这样,你还不如隐居山林。

我记得屈原啊,他在早年学佛,跑到山里当了个野人,待了好几年吧,精神矍铄,眼睛放光,晚上能够自见光明,身体很好,飞檐走壁,不说飞檐走壁吧,起码健步如飞吧,这就是隐于山林达到的这个初级的效果,很不错了,你看现在长期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能达到他这个十分之一吗?不可能的,我记得哪本书上写的一个宫女,不小心被埋在了一个坟墓里出不来,她看坟墓里有个乌龟还是什么的,在里面学吐纳,在里面活了一二百年,这个人先说是不是真的,咱就不好说,起码咱们可以做个借鉴,后来挖出来以后还容颜不变,但出来之后很快就衰老了,这个也告诉我们人在少吃寡虑的情况下,这个自身的整个的建设,这个修复的很完善,不要泄气不要泄神,你要是气泄了神泄了,你也会衰老的很快,就是百年的事情,那大家不要把这个当儿戏,有很多人说“我没见过啊,没见过这样的人啊”这个只能说你没有见过,你不能说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跟飞碟一样,有多少人见过飞碟?并不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就像那个阿波罗计划一样,飞到月球,他是媒体不断的报,那么你见过吗?你也信,这就是媒体的力量,这个不断的跟你报道这个事情你也信,大家一定不要说你自己没见过,就认为没有,现在不是也揭露阿波罗登月是假的吗?是真是假,一个人他信什么不信什么,你要拿脑子好好想想,多接触多了解,不要轻易下结果,不要被眼前的事迷惑,上次给大家讲过刷牙,那刷牙不是理所应当吗?这个中国历史几千年了,就中国刷牙的历史有一百年了,如果想成为一个智慧的人或者成为一个达人,那需要把你放在整体历史长河当中思考问题,不要放在历史的一个点思考问题,井底之蛙只知道自己那口井,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记得《庄子·》河伯那一章啊说得很好,河伯就是一条河里面的一个神仙河伯,他觉得他这个河的水啊洋洋大观,这个水从这个岸漫到那个岸觉得了不起,牛的很!洋洋大观,觉得整个水就是他了,那么等它慢慢的流到大海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大海那么广阔的,我这个点水算什么?才知道自己的丑陋和无知,所以说学无止境,我们尽量打破我们很多的藩篱,脑子多想想,多考虑考虑,整个问题你只要认真考虑都会考虑通的。
   
好,那我们接着来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这有点问题,你看它其实想说的是人精的重要性,你要藏精藏的好,春天不病温,夏天不怎么的,秋天不怎么的,冬天不怎么的,那后来又说了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所以说《黄帝内经》这本书里面它肯定有很多错处,如果说把《黄帝内经》都圆满的解释清楚,也不可能,你只要知道里面的气机,它错了你也能够看出来,不符合讲气机的规律。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什么意思呢?谁上来说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在这里大家都不妨说一下,因为这里面包含整个气机转换的关键道理,哪个是阳哪个是阴,大家要分清楚,这样吧,我再说一个,然后大家上来说,这个从阴中阳是什么时候啊,这个鸡鸣到平旦嘛,到早晨嘛,鸡叫到早晨,这个时间是阴中阳,那么大家说一下,阴中阳应五脏是哪个脏啊?大家上来说一下这个阴中阳应的脏的特点,哪些是阴?哪些是阳?鸡鸣到平旦他不是阴中阳嘛,他肯定有阴的成分也有阳的成分,否则不可能叫阴中阳,有人说的是肝,那阴中阳,阴是肝的哪儿?阳是肝的哪儿?那怎么理解?气机又怎么运化的?

这个《周易》里面有句话“法象莫大乎四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看气象,我们不是讲气道中医嘛,观察气象莫过于观察四时的变化,从中体现四时气象的变化,小四时是什么呢?小四时是一天的白天黑夜的流转,所以说我们观天的变化,从中体会阴阳气机运转的变化,这里面有一个要跟大家说一下,十二经脉旺像,哪个时间少阴脉盛,太阴脉盛,说得是脉的流转的气盛,不是五脏的气盛,大家不要混为一谈。

这样吧,大家说一下肝经和这个阴阳有什么联系,大家通过看这个早晨,就是寅卯辰三时和这个肝经有什么联系,“法象莫大于四时”这个法,这个象,你不能凭空想,早晨有什么特点?早晨哪是阴?哪是阳?这你得清楚啊, 这样吧,咱们就布置一个任务吧,布置一个功课,下次来说吧,大家从三方面理解“第一,温度,温度的变化,第二,明暗的变化,第三,太阳的变化,这三种变化并非同时同步发生,咱们这样吧,下次我直接点名吧,凡是我看到熟悉的我直接点名吧,大家准备一下,因为讲了这么长时间,最主要的是要大家了解一点,那么光我一个人说,觉得也没什么意思,这可能以后我就跟大家说了,讲完前五章,我可能不会再公开讲了,这个如果大家有喜欢气道中医的,我会给大家留一个邮箱吧,这个邮箱是气道中医的拼音,
qidaozhongyi@163.com,如果说是喜欢的可以把自己的简介和对中医的理解发到邮箱,这个气道中医有半年了,如果大家想听,基本的思路我觉得讲出来了,听一下录音,这次《内经》提要讲完之后我可能就不公开讲了,如果想听的话可以把简介和对中医的理解发到邮箱,然后大家体会一下“温度、明暗、太阳位置的变化”下次咱们把这个阴阳转换的规律跟大家再介绍一下,因为这是一个网络讲坛吧,大家可来可走,所以也没所谓针对性不针对性,主要是把这个意思讲出来就可以了,大家如果想进一步的学中医,就要靠大家自己去悟和坚持,行了,今天咱们就说到这吧,如果下次想听的话,大家尽可能把麦准备一下,凡是我觉得熟悉的,到时候咱们点名来上麦。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八课 20080819_金匮真言论

由心情整理

这之前不是给大家留了个作业:寅卯辰三时和肝经有什么联系?主要是想通过肝经和寅卯辰三时让大家体会一下气机的变化,那么当时给他家提醒了,从温度、明暗和太阳的位置来体会气机的变化,那么这个对大家学习气道中医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跟大家说过,这个学习气道中医是个体会的一个学问,不是看书、抠文字能够抠出来的。好像上次我说了,这次咱们让大家都能参与,也有可能还要点名,还是希望让大家上麦说一下,你是怎么来理解肝经气机的变化?这样跟大家说,你们说气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气团,气与气之间、气团和气团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一个气团又分内部外部,多层次多角度,他不是一个机械,不是力与力的关系,不要理解成牛顿的万有引力,不要理解成经典的力学,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包罗万象活生生的一个气,从这方面理解你就能很好的理解气机的变化,不然的话,你终究你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不行。

首先这样说一下吧,大家这样体会一天之内气机的变化,一天嘛,他就是从明到暗、从黑天、白天轮流周转嘛,那么反映这个黑天白天的变化,那么通过三个参数,三个特征,大致能够体会气机的变化,就是温度、明暗、太阳的位置,那么好谁上来说一下,如果没人说我点名了。大家如果想做到明理,用一条道理去解释,那么你必须要搞清楚气机的变化规律。

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气机变化不是匀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本来气机运动就不是匀速运动,如果说你把它搞成一个完美的弧形,那坏了,你对气道不了解,这个我跟大家讲过不止一次了,要利用走步原理,左一脚,右一脚交替来走,肯定不是说一直往前踹,一个像轮子一样,匀速向前滚,而是左脚右脚这样往前走,这个大家看阴阳消长都能体会出来,最简单看看股市也能应该知道。

有人说寅时气聚,卯时气又开了,寅时紧,卯时疏,这也是对的。但辰时气聚,巳时气开就不对,这个大家看一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四个时辰、未、戌、丑这是过度的,气是过度的,也就是两种气交杂,然后你再排收的放,聚和散你就能很好理解,散的时间要长于聚的时间,所以说寅聚,寅处冲破必须有力量,全都聚在一起打出去,到卯时完全的散开,辰是博大的散开,巳又聚,午散、未杂,申聚、酉散、戌杂,亥聚、子散、丑杂,你这样理解能够更好的理解整个左脚右脚的理论。

关于辰时气蓬勃而出不对,寅时气就冲出来,太阳出来是在3~5点之间,夏天的时候到了寅时,太阳就出来了,到了辰时气太晚了,寅者气寅寅然上升,寅时气破,寅者建也,建什么意思啊,建功立业的时候,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时候,就是寅时,到辰时就晚了,所以说寅时最重要,寅巳申亥这是四余地,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辰戌丑未是四杂地,子午卯酉是四正、四集,是气纯粹的时候,劝大家读一读这个很多言五行的书,你看你能够多些常识性的知识嘛。寅申巳亥,也可以叫四余,四充都可以,四小生也行。可能有朋友学过算命,应该能够知道,这是个最基本的知识,如果想更好的理解一天之气的流转变化,请大家可以听一下我的录音,关于十二时与十二生肖的之间的关系。

然后关于这个温度、太阳和这个明暗,我只说一点。早晨,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温度越来越低,同时光明是慢慢而来,三者是不同步的,而且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里面蕴含着气机深刻的道理,就看你从那个层面那个角度来认识,就像我们身体得的很多症状一样,比如说有的症状加深了,有的症状变浅了,从气的层次、从血的层次的变化都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下午光明一片,最光明了,但是太阳却慢慢西沉,这个温度在两三点钟达到最高,随着太阳的西沉天慢慢的暗下来,都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局限在一点看,要至少看到三个面,你看不到四个面,也要看到三个面。

有人说日出一般都在五点到七点,这个问题我再解释一下。其实寅时,不应该以太阳出来为准,应该以见日光为准,光就是阳么,就是阳气,并不是说太阳蓬勃而出,见光嘛,所谓寅时鸡鸣么,光一般出现要比太阳升起来要早。卯酉之时一个日出一个日落,但是为什么一二三子丑寅,要把寅这个位叫做人位,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人,把寅开始叫阳气,阳气升在寅,死在戌,这个升不是那个孕育那个生,孕育在子,阳气升出来在寅,天地之梦,天皇、地皇、人皇,这个人皇就是寅位,并不以太阳出来,太阳出来就是已见明了,要以寅,就是见天光,阳气就出来。同样这个酉时太阳落,但是在戌时仍然很亮,太阳落下去之后,还有云彩,云霞,还有晚霞么,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所以加上一个戌时。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寅午戌,这三个,三合么,三合火,这个火正在午,火升在寅,火死在戌,并没有说从卯开始到酉结束,是这个概念。

好咱们下面说点关于刘翔退赛的事,由于脚伤复发嘛,我们从这个中医角度来考虑下,他那脚伤为何迟迟好不了呢?还有我们给刘翔开方子或告诉队医的办法,我们对他脚伤不是很了解,但是从给出的消息我们也基本能够看出个大概来,跟腱受伤,疼痛,而且做了些治疗,打封闭了,冷敷,打麻醉,打麻醉止痛的药,因为是我们学的气道中医,只能从气道来认识,你不要搞具体的,具体了由于这形体,形体这个东西就说不清楚。

这样吧,咱们通过刘翔的脚伤,咱们可以治他这个脚伤,治什么呢,给大家出道题吧,其中他说过一句话,打过封闭和用过冷敷,他这个冷敷许多运动员都用,挫伤啊,他这个冷敷对还是不对?原因何在?大家都可以说一下上麦也行,打字也行,这是个很常识的一个问题。用气道的理论解释也行,用中医也行,用西医的理论解也行。

大家这样来回答的,我来念一下:粉饰太平,寒凉冰封,阳气不得舒展;封闭是掩饰症状不对,寒则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冷敷也不对,寒主收引,经脉收缩气血凝。

先不管他是不是假伤,因为是这样,现在咱们看奥运,很多运动员受了伤之后第一个就是冷敷,这基本已经成为惯例了,不管是药啊,喷的这种直接能够降温的药啊,还是直接拿冰块敷,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说这个运动员的伤病非常严重,基本这个专业运动员都有伤,不管是腰伤啊,脚伤啊,而且得了都不容易好。我们拿这个冷敷说一下事,气机贵条达,不贵凝涩,冰块一上,马上气结气凝,当时症状减少,确实粉饰太平,把矛盾压制住了,不让他马上暴发出来,这样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挫伤后这个气啊马上就聚在挫伤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应该是贵在疏通嘛,让气散开,不能让气凝住,所以说这个脚肿,挫伤肿起来这是很正常的,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这个及时把气血输送来的一种方式,肿起来了嘛,肿起来是好事,就像一个地方出了车祸,聚了很多人,来了很多车去疏散这些出车祸的现场,这是一个好现象,你不能说怕他肿怕他疼,你通过冷凝的办法封闭了所有的交通,这个封闭了所有的交通的后果很严重,第一个让正常的交通无法运行,第二让现场的救援迟迟不能到来。扁桃体一样,肿扁桃体是好事,正气抗邪的表现,你要拿下去,把自己的守卫砍掉,那个是很要命的,他是防止出血嘛,冷敷之后让血管收缩,导致出血量减少,表面看有一定道理,但实际这里面伤害太大,出一些血问题也不是很大,你只要不出太多的血就可以,这个血出来之后他有一个保护的作用,带走废物,带来生机,你要把血管都凝涩了,气结在那,迟迟不散,非常容易作根,运动员他身体都很不错,受了伤之后,只要治疗得当恢复很快的,但是你要上来冷敷的话,那就会很烂,虽然当时不疼,但后来病情会加重。

好,这个大家既然都知道,咱们就不用多说了,但热敷好不好呐?大家说也不好,就是可以温敷,那我记得小时候,比如说磕了碰了,脑袋上磕个包啊,老妈会过来揉一揉,疼也要揉,这个就是舒张气机的一种表现,一种方式,揉了之后当时疼,但是包很快就会退下去,如果不揉,虽然可以当时疼地轻一些,但是这个包啊消的会慢,所以说要温散,不用太热,烫,适当温度使这个气结的地方能够散开,那么传统咱们就这样来用嘛。有人说煮个鸡蛋滚滚最好了,也有一定道理。所以说咱们如果说是懂了些中医,或者更进一步了解气道中医就知道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到什么时候都不能用鲧的堵法,而要用疏通之法,要用温法,不能用热法也不能寒法。

那么同理我们想到这个冷敷,现在还有在一种情形上运用得非常广泛,是什么呐?对了大家说出来了,就是发烧,现在发烧物理降温非常普遍。那么大家说一下,发烧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物理降温。怎么认识这个问题?那应该怎么治啊?那物理降温会导致什么后果?《伤寒论》上有一句话,却振振汗出而解。就是说这种发烧,如果说表闭的发烧,毛孔都闭住了,里气向外努挣,产生了正邪相争的发热症状,你要推动正气鼓荡向外,寒气解除,振振汗出了,病就解决了,就发烧的时候,就像外面无缘无故给你加了件大棉袄,那么你一发汗,毛孔一开,寒气一退一瓦解,毛孔打开来了,那么正气能够出来,就像迅速地把棉袄脱下去凉快的感觉一样。这时候你要说是用冰块,打点滴去强硬的来,那只能伤害正气,邪气向里攻侵,导致更严重的病变。

那比如说一个小孩,前日子治了个小孩二十个月了,他就是发烧,发烧一打点滴不烧了退了,咳嗽上来了,这时候你不能再上这个点滴了,你只要吃一些温散的药,二十个月的小孩你也要开麻黄,麻黄量小点,你只要吃上三天,他基本那个烧就能扭转过来,小孩病好治么,好治的原因就是他的本身的气机足,你要是再误治,咳嗽可能也没了,变成喘了,那喘就很要命了,你看发烧是正气怒挣与邪气战,那么一下邪气胜正气退,烧就不烧了,正气败退了,邪气攻入肺中,肺气肺脏怒张在外作咳,想把邪气可出,这时候你又要误治,那么邪气继续攻心,正气衰,咳都咳不出来了那变成喘,也就是说这个正气在里呻吟作喘,他只想保持一下呼吸,根本跟你邪气斗不过了,这个只能作喘。再进一步,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经常有这个西医诊断,不明原因的咳嗽喘最终导致死亡的案例,那基本都是从这条路而来。那如果大家多了解一些中医,多知道一些正邪相攻相侵,邪正变化,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都是莫大的益处,因为现在就是在一个西医这个文明大行其道的时候没有办法。

好那么我们接着来讲《金匮真言论》吧。从“故人亦应之。夫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开始,背腹呢背为阳腹为阴,为什么背为阳腹为阴呢?这个谁说一下?有人说了那是腹软太阳照不到,这对,人和一个动物一样,那背向上,腹在内,四肢包裹着腹,因为也是内外关系,上下的关系,一个为外一个为里,一个硬一个软,这个都是阴阳典型的特点。那么对于脏腑而言,那我们学《黄帝内经》的都知道的,脏者藏精,腑者运化,运化的为阳,藏精的为阴。一个内敛,一个外达,所以说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

那就五脏来说也可以分阴阳,大家说一下脏腑五脏咋么分阴阳的?这个考考大家五脏怎么分阴阳?这个需要大家动动脑筋了,五脏如何分阴阳?在上者为阳在下者为阴,根据位置肝肾位置在下,心肺脾在上。阳主动,阴主静,阴阳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发散为阳,凝聚为阴,上下左右前后,根据功能。肝肾为阳,心肺为阴。肺敛为阴,肾藏为阴,在上者为阳,下者为阴,左者为阴,右者为阳。好,这个大家答的基本都对。

阴阳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这个很对,那么我们刚才说了,一天的变化要从明度、太阳的位置、温度三个层次来分,分阴阳可以这样来分。如果升降来分的话,那么肾为阳,肝为阳,肺为阴。如果从明度来分的话,那么肾和肝为阴,心肺为阳,那么基本分法是这两种分法,其他的分法你也可以分。如果以里气的阳和外气的阳来说,你可以把肺也叫做阳,心叫做阳,心气升么,所以说三叫法都对,第一种肾肝为阳,第二种是肝心为阳,第三种心肺为阳,那么主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问题啊。从明度还是从温度,还是从太阳移动的位置,虽然可能这样来套有些牵强,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大家以后谈阴阳一定要知道是从哪个角度来谈的,不要上来抱着阴阳不放,要知道阴阳后面指的东西。肝的时候天黑又冷但阳气是上升的,你从天黑来讲肝是阴,天冷来讲它也是阴,那么从阳气蓬勃向上来说它是阳。肺也是,肺是下午天光大明,从这个角度来讲肺是阳,太阳下沉,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阴,从温度肺又前面热后面冷来说前边的你可以叫做阳,后边的你可以叫做阴,大概分法就这样来分。

下一段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那么这一段没什么好说的,那直接说下一句,“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那这里面前面跟大家说了,主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去拿这个阴拿这个阳。那么有一个脾,阴中之至阴脾也,大家这么解释?这个很有意思阿,我记得《黄帝内经》说过至阴,肾也是至阴,这里面所说的阴中之至,阴脾也,这个至阴当什么讲?他指的这个阴是那种阴?你得知道啊,他代表的是和哪个阳相对的哪个阴?这个至又当什么讲?至当极讲还是其他什么东西讲?大家可以想想,“阴中之至阴脾也”这“至阴”什么意思,又表述脾的那种特点。

有人这么说的:五脏中最柔缓之脏推动各脏的运行,而不为主,所以是阴中之最阴,阴柔和缓,这个回答对了,大家一定要联系前后文,阴中之至阴是阴中最阴那个阴的阴,他不是当到讲,到达阴的境地,到达阴的意思,这个不是这样来解释,联系前后文,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说了半天最后说,阴中之至阴,阴中最阴的那个东西就是脾,那么这个阴肯定不是最阴暗的,最封闭的,最吓人,最凝聚的那个阴,她的意思就是刚才所说的最柔缓的脏推动各脏的运行而不为主,所以说是阴中之最阴的,也就是阴柔和缓,这种柔美的阴和阳刚的阳相对,坤至柔嘛其动也刚,坤至柔,至柔嘛,他把这个阴柔之性这种阴气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五脏当中最柔缓而不为主的就是这种脾气,脾土之气,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阴指的是柔,指的是缓,指的是不为主,而并非指的肾中的那个阴,也不是指的肺中那个阴,也不是指心中那个阴,也不是指肝中的阴,一说肝中的阴你要知道怎么怎么的,肺阴是怎么回事,脾阴是怎么回事,虽然都是一个阴字但是你一定要把后面的东西说出来。

好我们接着往下来说。“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这句话你不要等闲视之,阴阳表里内外雌雄,也就是他想告诉你们一个意思就是,无处不在阴阳,各个角度分阴阳,内外上下都是阴阳相随,无始无端,阴中阳,阳中阴,所以说阴推阳,阳从阴,阴阳相从属,阴阳相唱和,主要是告诉你一个阴阳相监论,互相监视。大家如果把《内经》的原话能理解到这程度啊,也可以说基本你这个就是有能力去把《内经》读好了,如果说通过其他的办法你来解经的话,那么越走越远这路。

问:东方不太明白,十二生肖里面不是把鸡放在那个酉时嘛,他具有西方的特性,这个地方不太明白。要从五虫应五行,鸡为羽应火应在南方,这个又咋么理解呢?

好,那个问题谁答一下啊,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很有意思啊,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酉,酉鸡酉鸡嘛,申猴酉鸡,那同时为什么这个地方,东方不为鸡啊?是不是古人矛盾了或者搞错了,看看谁能回答啊,这个如果想明白,那么大家整个气道又进了一大步。前面我们应该涉及到了这个问题,看大家细心不细心,问问大家,打字也行上来也行,为什么酉鸡,他既是酉又是木,那大家再想想,为什么换了一个对象大家就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呢。

谁上来说一下啊,这个咱们怎么学的啊?你应在东方,应在西方,要从不同个角度来说,前面不是刚说了嘛,阴阳都是相对的嘛,看你从那个角度来看问题了,我记得上来反复跟大家强调,你说的一团气,说他是阴说他是阳,说他西说他东,你得找她的性质啊,这一团气的性质很多嘛,你看从那个方面来说啊,起码还有个体用嘛,如果大家还是这样死板的来学阴阳的话,那你的阴阳怎么学啊,这问题哪个是体哪个是用,那怎么体现“东西”啊?谁能说明白这个问题啊,这我跟大家说啊,这鸡体体是西用是东,这个没有什么可疑惑的,我们所说的酉鸡指的她的体,巽鸡指的他的用。八卦不是乾坤坎离巽艮兑震,这个八个卦,巽为鸡,这是从用上讲,十二地支鸡为酉是从体上讲,体用一对。我记得在十二生肖跟大家明确说过这个问题,上次讲鸡的时候也一再说过,但大家不记啊,你看王冰的注,以鸡为畜,震巽于木,那么这个王冰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个鸡是巽,可能这个古代他已经成为一个成法,所以没必要来解释。

我再说一遍,以后不再说这个问题,鸡者气势衰也,因为他已经不是鸟了,飞不起来了,阳气衰,所以说他会应在南方,飞翔的才应在南方,并不是所有的羽虫都是南方,企鹅也是羽虫,他能应南方吗?他肯定不能应南方,他应北方,所以说任何事物要跟他的形态功用去区分体用,不能绝对羽虫就是火,裸虫就是土,这样区分是机械区分。鸟又回到水里,你就认他是水,而不能说是离,他就不是南了吗。鸡不能飞,他在地上跑了,这是由阳气衰导致的,阳气衰,阳气弱所以应在酉方,他是体不行了嘛,这个大家听好了。为什么又是巽呢?因为鸡还有羽毛,气道畅也,畅达之气应在东方,其实正应不是应在东方,应在东南方,东南者气之畅也,万物齐乎巽。万物这个畅快的生长,这股气应在鸡的性情和羽毛上,所以他能打鸣,能闪动翅膀,气畅。大家以后记住了,再有人问,你就这样答,这个我不会说第二遍了。

问:这个小麦为什么放在这个东方?

这个涉及到五谷的问题了,春天的五谷是麦,夏天是黍,长夏是稷,秋天是稻,冬天是豆,这个我简单说一下吧,这有点难为大家了,其实也难为我了,因为对这些植物没种过,不了解这些东西的生长习性,只能来推测了,麦秉春气所生,黍秉夏季所生,稷秉长夏,豆者气沉,稻者气凉,只能这样来说。关于麦黍稷,这稷是高梁,黍是黍子,是黄米还是什么我也不是特清楚,麦是小麦啊还是什么麦。这谁知道可以说一说,他肯定是按照秉气和特色来分,有人说麦是秋种夏收,经历春天时间最长,豆者气沉,稻者气凉,这两个好说,关于稷黍麦他的生长习性我不是特别了解,这个问题谁能想清楚可以在课堂上说一下,总之他是按照秉气禀赋,秉春夏秋冬四气和自身的生长特点来定义,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这一段,没有问题过了,这道理都是统一的,不明白可以听《阴阳应象大论》的录音,其他我就不必多说了。

好那么,这里面有个问题跟大家说一下,关于附子的问题,再次拿上来交流一下。因为这样啊,可能这个下周只讲一次,下周一次应该可以把那个《阴阳应象大论》的前半部分讲了,然后咱们短时间内可能就不会开这课,该讲的也讲出来了,如果想继续听的,可以传一下录音,都听一下,基本气道中医观点都出来。

咱们说一下附子这位药吧,附子现在是一个焦点药,因为什么呢?因为西医用寒凉用的太多,最终导致中医界的反弹,发现了附子,而且推到整个历史舞台的前沿,象附子能够纠正寒凉派的弊病,还人身一个阳气,这火神派火了好几年,三年了吧,不管是网络的推动,下面的有识之士的推动,也是伤寒派的一个觉醒,这个应该歌颂,因为确实这个寒凉用的太甚,包括我们前面讲的冰镇啊,包括点滴啊,包括各种药物,对人正气阳气的侵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说能够知道中医,了解下中医、中国传统文化、气道中医就会发现到了瞠目结舌令人发指的地步,也就是咱们中华民族健康方面正在遭受一个巨大的灾难,没办法,现在就是就这个世道,所以附子为代表的火神派已经崛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包括现在积极的使用生附子,突然发现前几年不断用的原来用的都是是假附子,后来现在开始证明了要用生附子,原先炮制的附子都是有问题的,最终把附子的有效成分都去掉了,附子吃到600克和800克,这种匪夷所思的一个量,人不会产生明显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了,那是假附子,象断臂的张飞一样,没用,那又开始回头到处找真附子,这个附子劲大,吃了之后有明显的副作用,麻、吐、心悸,最简单就是麻,就是麻嘛,而且麻的不得了。有一些人就到了是药就用附子的一步,麻附辛汤啊,把附子推向神坛也好,就像找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附子万能论,这些东西都出来了。附子通经嘛,人如果经脉不通,寒凝,阳气衰,用附子通阳,通经,但并不能包治百病,那么这里面我要跟大家说一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知道人生的道理,那么要从理上去认真的学习,世间没有一种药可以治万病的。如古人所说的,知理难,识药易。知道这个药物的药理成分和所起的作用很容易,但你要真正知道中医的道理,很难很难,那么这里借附子咱不是批附子也不是扬附子,既不褒也不贬,只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一定要从明理上下工夫,不要在形上下功夫,不要在药上下过大的功夫。当然啦,药得知道,现在大部分人只能看书,不能识药这也不行。药这一个课要补上,但是权重要分好,七分在理甚至八分在理也是可取的,如果大家能够进一步学习气道中医,把人身比作一团气,到时候你就会看到或者感觉到这个药下去之后,他是怎么影响气机的。

那比如说一个气机很弱的,他首先气呈一种什么颜色,一种什么状态,学习气道时间长了,基本有一个大致地感受,黄连下肚也好附子下肚也好,他怎么走?那你没有这个感受,我只能通过打比喻的方式告诉你。就像北京的交通一样,高峰期交通堵塞,那么这种交通堵塞是由于什么造成的,如果这时候下附子或者是大黄,他起的作用无非就是一个清障车的作用。什么是清障车呢?道路哪里障碍,他过去一清,那大家想想,如果大量使用这样猛烈的药,也就是说三环路上开的都是清障车,开的时候管事,开过去什么效果大家应该知道。知一则天下闭,所以说一是理,不是法,法是万法,法很多。

我记的有一个朋友说的这个问题,有没有方子治所有病啊,他觉得应该是有,当时我是这样来回答的,你在北京,一直往南走,能不能把所有的景点都逛到,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讲的这个气道中医这个气道,这个就是理就是一,你具体施法的时候,你用那个理去施那个法,那个法是不断的变化,就像有人推崇《伤寒论》,有人否定《伤寒论》,拿了伤寒的方子,有的好使有的不好使,那么否定《伤寒论》,就是古方不能拘;推崇《伤寒论》的,伤寒的方子仍然能治大部分的疾病,《伤寒论》上最终要重视的是什么,是方还是理?还有就是说古代那个方里面的药和现在的药有多大的区别,古人的身体素质,生活方式和今人有多大区别,这个你都要考虑,古人的东西多了,哪些该扬,哪些该弃,你要心里有数。温病派也好,伤寒派也好,争论了这么多年,外行看热闹,内行门道。从这个气道中医考虑问题,你只要知道气道的道理就行,药只是一个方法,只要能拨动气机就可以,就像放奥运开幕式,击缶的那种声音直达你的五脏六腑,振动你的生机之气,这就可以,这是一味药啊。你看到雄壮的场面,心中升起了一种骄傲自豪的心理,这也是药。所以说,法是万法,理只有一条,大家只要把一条的理抓住,那么以后的路都好走。

记得不止一次这样和大家说,《本经》上360多味药,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养命,中品疗疾,下品去毒,这一目了然啊,这大家就该应知道用药的基本法度,四个字中正平和,而又能够对证,这个就是中药,作为一个好的中医大夫用药的法度,行,看看今天还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今天就到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九课 20080826-阴阳应象大论、如何学习中医

紫蔓菁整理

大家好,又到今天讲气道中医了,今天是最后一讲,我们接着讲《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原先讲过五段论,关于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这一块详细讲过,耗的课时不少,应该有十多节课吧专门来讲这块。今天简单的把《阴阳应象大论》的前面讲了,后面有时间讲没时间就算了。今天讲课不以提问的方式为主,带大家遛一便,因为关于理论层面该讲的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气道中医如果大家能够完全听下来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阴阳应象大论》是文言文嘛!今天就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其间不作过多解释,大家理解到的理解不到的可以听以前的录音,帮助大家理解。利用一个小时给大家串讲一下,剩下一个小时给大家做一个总结,今天就算是在民间中医公开讲课的结束课。好,现在开始讲。

《阴阳应象大论》主要是把阴气阳气通过成象的方式论述出来,所以叫阴阳应象,这个象就是《周易》里面的象,“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就是这个象。成的是一个什么象呢?成的是一个气象,这个气象从两部分来说,一个是阴气的气象,一个是阳气的气象,所以叫做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天地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说天地要动,动则有阴阳,阴阳就是天地的道,天气即阳,地气即阴是最大的阴阳的体现,万物的纲纪,所有万物都是阴阳化合,阴阳散落而成。如果能够抓住阴阳二气的变化那么就知道万物的本来面目,即是一团气机所化。“变化之父母”就是所有变化之道的根本,“生杀之本始”所有的生、杀都是气机展布、收藏,盛和衰的根本之道。“神明之府也”即是神气所化,阴阳之所宅也。什么意思呢?以前讲过,神化气,气成形,阴阳二气在天地流转中间又有一个神气含之,这就是“神明之府”,就是玄而又玄的那个东西。

“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我们气道中医的宗旨,也就是整个中医的宗旨。治病求本不能求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发热就清热,下血就止血。要知其根本,发热因何而其热,纠其因而热自除,下血因何而下血,治其本则血自止。“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上面说了,“清气上蒸为天,浊气下降为地,阴静阳燥,阴气宁则静,阳气动则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者阳气生,夏者阴气长,秋者阳气杀,董者阴气藏”,什么意思呢?和我们常识的理解不是不一样吗?不是“春夏阳气长,秋冬阳气藏吗?这里是从阴阳对立的角度来讲的,从阴阳相和谐的方面来讲,先是阳长,然后阴长,先是阳生,再是阴长,这就是阴阳相和合而变化的规律。比如左脚迈则右脚跟,左脚退则右脚也退,也就是阴阳相叠,刚柔相变。

“阳化气,阴成形”,阳气蒸腾而化气象,阴气凝结而成形具(具体的具),“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则万物不能,寒极则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同样热极则生寒,这是一层意思,代表阴阳相接,就像阳气的头衔着阴气的尾,阴气的头衔着阳气的尾,阴阳相抱,阴阳相追逐的意思,这是一层意思;再一层意思,寒极则气闭,气闭则内中生热,热极则气散,气散则内中生寒,这是从阴阳相转归的角度说明寒热相推移的道理。用在治病方面,大汗后则内生寒,气闭后则内生热。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重浊下降则生浊气,热气蒸腾向上则生清清之气,“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清气本应蒸腾向上,若清气失位,浊阴蒙闭清阳之气则生了飧泄,飧泄是由寒气凝结、寒气过盛导致的;浊气本应在下反而在上,使阳气不能流转,气机发生阻滞则生了(月真)胀,(月真)胀就是肚子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本身阴阳应该顺接,阳在上,阴在下,阴阳反作则病为之逆,阴阳相顺则病为之从。“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清之阳气上蒸为天,浊阴之阴气下降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清阳在上,浊阴在下为否卦,万物不可以终否,必须以泰卦相接续,则重浊的地气受到太阳的照射蒸腾向上变成了云,在上面为寒气所凝,下降为雨,这就是阴阳天地二气的交流运转。“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明确了阴阳相交所指的原因,雨是从地气的水蒸气蒸腾向上而下来成为雨,云虽然在天上也是地气上蒸与天气交会而成,有云雨则万物始作,没有云雨则万物方歇,也就是云雨对于整个大自然生物圈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故清阳出上窍”,人身是一个小的天地,上面说了“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那么在人身当中上面为清阳之气,下面为浊阴之气,如果以窍穴来言,下面二阴是重浊阴气所司,上面五窍眼耳鼻舌口是清阳所化。“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之气向外发则为腠理,浊阴就是精华嘛!阴气(阴静之气)守之于里化成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和上面是一个道理,把一个人内则为阴,外则为阳,动则外出,静则内入,动则化四肢和腠理,静则化四肢和五脏。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是外阴而内阳,火是外阳而内阴,水火是阴阳的征兆,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火不相离。这里指的阴阳是从外部而言,水不能发光而内凝,体现了阴中含阳,火外见光亮而内暗体现了外阳而内阴。“阳为气,阴为味”,对于草药也好,物质也好,气味向外散发者为阳,内敛者为味,所以观察草药闻其气味以知其阳气,尝其滋味以知其阴气,这里的阴阳指的不是寒热而是内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为阴气,阴气化而成形,故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说的是形气归于至精的整个的气机,由中间的阴气气机所外化,这个气机又归到了至精至微的精气,“精归化”就是所有的化生变化之化。同理,“精食气”这个“食”当“饲”讲,饲养嘛!精中出气;“形食味”,形中又化成了味蕾,“化生精,气生形”,这里面说的有点罗嗦不好理解,其中有可能有一些衍生的文字。总之,是想说明四个层次的关系,就是“味、形、气、精”四个层次的关系,相生又互相制约,就和讲的神、气、形道理一样。“精”是气之精微,气又化生形体,形体中又能觉出味道来,这就是四者的关系。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就是同类的味能够伤形体,比如大苦伤脾,败脾胃,这就是同类相伤;“气伤精”就是整个的气机运化,会伤到精微之气;“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要说明精气和整个的气的关系,精就是气的精微所化。初期大家可以把这一块掠过去,因为这一块特别绕不好理解。继续往下看,“阴味出上窍,阳气出上窍”,这和上面是一个意思,既然“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那么味道也是一样的,云从龙,风从虎嘛!同类相求,同气相感,吃一些厚重味道的就往下走,吃一些薄味的就往上走。比如辛夷、薄荷这些轻清的气就往上窍走,黄柏、黄连、大黄就往下窍走,总之,是在说整个气的薄厚、阴阳、动静。“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这里的味和气本身就是把味叫做阴,把气叫做阳,气和味就是抓来草药,闻叫做气,吃叫做味,味是有形的,气是无形的。再分味,厚味的是阴,薄味的是阳,比如尝大黄,味厚是阴,尝当归味相对薄,是阴中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比如川芎气厚,把川芎叫做阳,白术气薄,把白术这个气叫做阳之阴。总之,是想通过味薄厚,气薄厚来区分阳中阳,阳中阴,阴中阴,阴中阳四个概念。

“味厚则泻,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厚则泻”,刚才讲过,大黄味厚脾胃受不了,肠胃都受不了,所以会导致通泄。“薄则通”,比如茯苓味薄,泽泻味薄,所以能够通利水道。“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白术、苍术气薄,所以能够发泄,味入到身体里能够四处走散叫做发泄;“厚则发热”,比如川芎气厚,耗散气血,能够使肌肤发热。总之,这里在说一个气机的概念,就是阴气厚薄和阳气厚薄对身体的反应。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里的气衰、气壮说的是气的势态,所谓的“壮火之气衰”,就像点一把柴火放那,燃烧的最旺的时候到达鼎盛点开始往下衰,这叫气衰;“少火之气壮”,就像扔了把柴火,稍稍的慢慢的烧它,火不温不火一直能烧下去,这叫“气壮”。在我们治病过程中,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用大辛大热的药来开整个的气机,非常容易耗散气血,使气血衰弱,本身有寒症或虚寒症用壮火的干姜、附子、肉桂吃下肚之后再浑身发越,寒气没有破掉多少,正气先衰,尤其是虚寒之病,这种方法是得不偿失的,饮鸩止渴,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很多临床医生说的,很多有寒症的人里寒之证却把他放到姜附(干姜、附子)里面,天天吃,一天吃几大碗,寒劲也不解完全治反了。“少火之气壮”,“少火”就是温火,温阳之火,慢慢的徐徐的倡导气机,气机就会慢慢的壮实起来,这时候不要用爆破的手段炸药的手段去想把寒凝炸开,少火慢慢的去温养,气机就会慢慢的壮实。就像熬粥一样,不要拿烈火催它,小火慢慢的熬,时候到了,用工到了,里面自然气机健旺,邪气乃退,这个告诫很多医生,尤其新入道的医生用药不要孟浪,不要硬来、玩狠的。

“壮火食气”,就是壮火是吃气的,一个炸弹下去之后,崩的气血四散飞扬,就把气耗住了,这是吃气的,不好。“气食少火”,就是少火的气和人身的气是互相温养、互相促进的,要像春天之温不要像夏天之烈,治病要秉春秋之道而不是冬夏之道,冬夏者,寒热之极,春秋者,寒热之化。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壮火能够吃气同时把气耗散掉了,少火生气,气又食少火,少火和整个的气相长相生,互相帮忙啊,你给他一份,它给你一份,绵绵若存,用之不绝。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还是说的药上的气味,辛味和甘味化成了发散的阳气,发散之气嘛!“酸苦涌泻为阴”,吃酸吃苦的太多肠胃受不了上吐下泻,代表阴气的化生。所以说我们用药的时候要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这里的酸主要指的苦或者是大酸,小酸或者酸甘还是需要的。我们治病的时候以甘药放在中间,一边加辛药,一边加酸药,苦药要少放,这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苦药加多了不仅败胃,而且乏肾并且损害气血。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就是阴阳是相对称的,阴气盛了则阳气衰,阳气盛了则阴气衰,阴阳平衡对等互相流转,这才是治病之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这里要说明一点,阳和阴不是寒和热,但寒和热是阴和阳,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一谈阳就是热,一谈阴就是寒,这是我们进一步想学中医第一个要知道的。寒热只是阴阳的其中的一个性质,不是阴阳的全部,不要见一个阳证就说是热,见一个阴证就说是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这和前面所说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一个道理。“重寒”就是气机闭得很厉害从里面鼓出包来了,寒包火嘛!“重热则寒”就是热气大盛向外发散,最终从里面生出内寒。“寒伤形,热伤气“还是对应前面,寒则凝,凝则伤形,形是凝聚之物嘛!热则散,散则耗气血,所以热则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气机不通则痛,形体受伤整个的津液代谢不能流通,郁而化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就是看整个的气机是从形还是气的方面发生变化,比如一个人生气是从气的方面发生变化,生气,肝胁痛慢慢的化成有形,那个地方就慢慢的肿起来了。同样,“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被打了一下马上肿起来,疼痛不已,妨碍了气机的变化,这就是“先肿而后痛”。这句话主要是在说有形和无形的变化之道。

“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泄”,风者,多动善变,气之动则为风,直接影响气机的变动,所以“风胜则痛”。风也可以说内风,比如肝风、心风、脾风、肺风,五脏六腑的变动,所有气机的变动都叫动。“热胜则肿”,热气聚而不散发越为肿。“燥盛则干”这个燥不单是津液衰少的燥而是由于气机不流通血液不能濡润的燥,气过不来了这地方就燥了,“燥胜则干”嘛!很多口舌干燥是由于肺脾气机运化不畅导致的内燥。“寒胜则浮”可以理解是寒气内攻使精气浮越不能沉稳在内,浮可以这样来理解,但寒胜不一定就浮,可以说“寒胜则凝”,寒则使气机凝涩。“湿胜则濡泻”,湿气流恋中焦,使脾胃气机不化,湿为阴邪,使人长期泄泻,很容易得嘛!受一些风寒湿邪入里往往化成久治不愈的飧泄,就是长期拉稀。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一句是要说一点,就是整个气机的变化在内分五,在外分五,都是气机化合而成,都要看有形的,要看整个气机中间的变化:四个,天地四时有生长收藏,有寒暑燥湿风火,整个气机的状态。人五脏六腑也是气机化成,从性情上又生出了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七情动气,外在的环境影响伤情,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气从下面向上发越,喜气(心气)从上面向外发越,下面为阴气,暴怒则气机从下面猛然上动会伤及下面的阴气,暴喜则气机从上面急速的向外发越,会伤及上面的阳气。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就是大厥逆之气向上行充满脉中,又充厥于形体之外。大气脉变动比如说是中风,暴怒或者突然的惊恐,情绪突然失控,或者是心气暴亡,下面的肾气上逆,类似于这样的都会导致气机迅速的出现逆乱,充斥在脉中并且夺脉而出,离于形体,这个一般都是死证。“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顾”,也就是内则七情不长,一会哭一会乐的,为七情所困,喜怒无常嘛!“寒暑过度”主要说的生活起居和所处环境产生剧烈变动,或者是不合生理的起居生活,这些都会导致生机不固,趋于亡散,不能阴平阳秘,阴阳和谐,风调雨顺,最终导致气机的败乱。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是说整个的气机都是一个转机,过阳则阴,过阴则阳,阴阳相交转,所以一定要少阴少阳,不要老阴老阳,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不能过头,治病亦然,过了头就完了。所以不要争月圆也不要争月缺,要上弦、下弦,这是好事,就是秉中道,处中行,不要偏于左也不要偏于右,不然的话会走向反面,就像老话说的“过犹不及”,这事过了就完了。记得从这以下都讲过了,最后没讲,最后就不讲了。“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这里大家体会,该说的都说到了,如果大家不理解再讲五章可能也于事无补,就这一块看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中间休息五分钟,如果有疑问我大致给大家做一个解释。下一个小时就气道中医这一块做一个总结,说一些《黄帝内经》之外的话。


这次咱们不讲气道中医,讲一讲学习中医的方法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鱼不如教人打渔的方法。听讲的朋友应该都是想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很多朋友也想进一步实践中医,来了一个病人,几付汤药下肚或者稍微扎两针病就好了,这是大家的愿望,也是学习中医的目的。中医五千年以来一直延绵不断,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涌现了无数的名医和无数的经典病历。大家随便买一本医案就会觉得中医很神奇,到现在中医有复兴之势,国家有了提倡中医的意思,主要是由于物极必反的原因吧!前几年中医已经到了非常衰微的程度,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已经成为了西医院,中医极度萎缩,不及西医的二十分之一,大部分中医院也都西化了,包括里面的医生,虽然还能够摸脉开方,但基本的治疗思路和手段已经西化了,这是所有学中医的人所不愿看到的,也是广大群众(如果知道真相)所不愿接受的,我们作为中医的爱好者、学者或大夫,如何学好中医,如何振兴中医,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

很多人问过我“中医怎么学,应该看什么书?”我都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回答说看教材,那中医学不出来;如果让大家学气道中医,我手头也没有教材,而且很多知识都是口耳相传,没有办法述之于文字。就像刚才给大家讲的《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的前半部分,说实话,我讲到后来都觉得没有意思,为什么觉得没有意思呢?不是因为觉得条文不对,也不是觉得我在糊弄大家,自己不明白装明白,本身我自己不这样认为,不然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但是到底明白不明白还不能是我说了算,我觉得我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按我的理解给大家讲出来。但是为什么讲到后来都觉得意思呢?主要原因是担心大家听不懂,讲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要结束呢?两个原因:一,因缘到了;二,再讲下去没有什么效果,不是说大家不好理解,而是该讲的都讲了,不该讲的也没有办法去讲,讲了半年多了,我认为该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再讲下去就是废话了。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那我很高兴,如果没有帮助那我很惭愧。

中医这门学问不是学出来的,再跟大家说一遍,是悟出来的。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学中医的一些经历吧!我从《周易》开始学起的,然后学的中医,不夸张地说,我学易和中医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状态,什么叫如痴如狂呢?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它直到闭上眼睛,晚上做梦也是它,就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没有一刻离开了,这是我之前的学习状态。当然因缘也好,遇到了我的老师,但是和大家说,老师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就是老师手指头一指,其他的路都由学生自己去走。我学易学医都是出于兴趣,如果大家没有这种兴趣基本学不了易和医,没有办法学,因为这些知识的初期学习是很枯燥的,而且不一定能学好,很多老中医不是说过的吗?学一辈子不一定能学明白,确实如此。为什么没学明白呢? 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全身心投入,只要全身心投入没有学不好的,到时候不是徒弟找师傅,而是师傅找徒弟。

和大家讲一个笑话,大家听听就可以了。我学《周易》最痴狂的时候从气场上呈现了出来,什么意思呢?这里并不是在夸耀,只是想告诉大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我没有学佛也没有学道,只是学易。当时大学毕业还没有上班,在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了周边的一个县,那有一个异人就是仙了,听说算得很准,我觉得好奇就去了一趟(是要交钱的),进去之后大仙说的第一句话大家猜猜是什么?这是千真万确,我不是在这给大家编故事,也不是宣扬什么,而是说的一个实际经历。有朋友说“文昌星下凡”,这说得太过了,如果真是那我也不会在这和大家说的。他说了一句话:你这身上怎么有八卦阵呢?(说的大概就是八卦阵围身的意思)身边的几个小朋友也听到了,对这位大仙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我心中一惊,因为当时一直在全身心的学《周易》。(其实这位大仙的水平也不是怎么高,只是附体,什么附体在这就不说了,看只能看一年事,有望气的能力)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头上三尺有神明嘛!周身一团气,我们自己的所思所为都会感染自己的气场,并且很多高人都能看到,这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用心的去学在气场上必然会有所反映,这位大仙说出八卦阵只是他有特殊能力看到。大家通过这件事情就可以知道,只要精诚所至就没有学不出来的,就怕大家不用功。当时那位大仙还劝了我一句话,让我多学学佛道,当时还没有学嘛!

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学《周易》开悟的一个故事,有同学问老师你开悟了吗?我说没有开悟,主要是看哪个层次嘛!人都有小悟嘛!由不断的小悟积攒成大悟,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嘛!开始渐悟,最终顿悟。我读的《周易》书最后都读烂了,边边角角封面封底都黑了,也是用功之情吧!并没有人打着骂着我用功,是自己太喜欢了,可以说喜欢到如痴如狂的地步,手边不能须臾离开这样的书,就是前面和大家说的睁眼就是它,这样积学三年。我背《周易》爻辞彖辞系辞整个的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包括十易,前面的文言,整个的系辞上、下,背这些书就像中医遇到故人一样,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得不背,就像有一种感情不断地去回忆,让你热泪盈眶,这就是我背书的感觉,可以说真是进入了状态。后来我们搬家暂租了一个平房,卧室生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在炉台边有很多黑煤渣,炉火红彤彤的,我在钩炉火的时候拿了一粒煤渣放入了炉火之中,大家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黑色的煤渣被红色的炉火感化也变成了红色,这一下子我突然知道了!《周易》的三百八十四爻,八八六十四卦,阳爻阴爻之间的关系如此!什么意思呢?就像《周易》里面所讲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所有爻都在动,没有一爻是静止的,爻与爻之间的关系就像红色的炉火与黑色的煤渣一样——互相感化,这之后我渐渐读懂了《周易》的大部分原文,原来道理如此简单!只是阴阳消长变化感应的结果,就是这次开悟奠定了我后来对《周易》的理解乃至于对气道的认识,我说这两个小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没有任何宣传自己的意思,我感谢自己那段时间内完全投入到那种思维境界之中,让我用最快的时间进入到伟大的理论体系中。
   
为什么讲了这么长时间气道中医我都没有提及自己所学的门派呢?主要原因是道今惟精惟微,人心惟危,有缘相聚无缘乃散,大家没有必要知道很多细节的东西,因为这不是重点。刚才给大家讲的两个小故事主要是告诉大家用功在勤,如果没有忘我的投入,我不敢说自己过去是忘我的,但我敢说是如痴如醉的。想学好中医不容易,有几句话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也是一直以来激励我的,张伯端的《悟真篇》头一句话:“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生如果不追求大道,从迷途中走出来,纵然满腹经文,才华横溢也不是真正的伟丈夫!这句话我第一次读的时候非常震撼,张伯端能以这两句话开篇足见其智慧之深。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来一世为百年内的事情走一遭,终究在追求什么?

下面给大家念一下:“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如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能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知之不炼是愚痴。”好,就念到这,这话非常激励后人,大浪淘沙嘛!不断地有新的掘路人前仆后继为追求大道奋斗不已,我们讲中医也好气道中医也好,只是作为一个引子,道门中人说过,如果不求道,学医也三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不在道学上有所建树的话,只是啃几本中医的书籍那永远都是三流水平,不见气啊!见不到气,在所谓的阴阳五行上下功夫,下一辈子功夫也不了解什么是气。治病哪那么容易啊!人生奥秘在人身之中无穷无尽,大家想用很简单的金木水火土或者用一些肝火刑金、气血津液这些简单概念把疾病的道理穷通是不可能的。有一本书叫《不要让医生害了你》,里面说了现在医生误治的现象非常严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得了病有医生治和没医生治效果大不一样,结果不是有医生治的生的概率高,而是无医生治的生的概率高。就是说得了病越治越厉害,不治还好点,基本是这样一个情况。

这里不知有多少朋友是搞中医的,有多少有临床经验,如果把医院治愈率尤其慢性病的治愈率统计一下,一定会发现低的可怜!能有百分之五就不错了,还是乐观估计,如果各个医院把自己的治愈率张贴出来,估计没有病人敢进医院了。这里面有医院的原因也有患者的原因,也不能一味的责怪医院。我这里想说明的道理就是,如果想当医生或者治病,身上肩负的担子是非常重的!因为医生这个职业非常特殊,要把人身的机理搞明白,宇宙的机理也就在人身之中,大家想想一门普通的科学学起来还要穷极毕生,何况是研究人体奥秘的医学呢?记得和大家说过,当一个不错的大夫开两个方就可以: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什么病都可以用这两个方去抵挡,而且效果比临床几十年的中医大夫都要好。为什么呢?守了一个很简单的方子可以治万病,面对很多疾病如果医学学得还不到家不到位,可以说举手就错,十个病治错九个好一个大家想想概率有多少?而且很多没有学过道学的医家创立了很多理论,大家循着这个理论走,套用一句话就是:一盲领众盲,相牵入火坑!就是一个盲人领着一堆盲人,手挽手直接往火坑里跳。

所以说学医一定要慎重,如果没有一些道学的知识或者道学的世界观那学医就会越学越繁(烦),繁是繁锁的繁,也是烦劳的烦,因为看一本书还懂,看十本书就懵了,理论太多了;穷极思维去想明白但越想越烦,烦劳则张嘛!到头来也摸不清楚中医理论在说什么。

好,就说到这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整理明细:

20071102 讲课内容(第一课)(紫蔓菁已整理)  
20071106 讲课内容(第二课)(紫蔓菁已整理)
20071113 讲课内容(第三课)(紫蔓菁已整理)
20071120 讲课内容(第四课)(紫蔓菁已整理)
20071127 讲课内容(第五课)(紫蔓菁已整理)
20071204 讲课内容(第六课)(紫蔓菁已整理)
20071211 讲课内容(第七课)(好人好报已整理)
20071225 讲课内容(第八课)(春野、琴棋书画已整理 如岳校对)
20080101 讲课内容(第九课)(庄云峰已整理)
20080108 讲课内容(第十课)(春野已整理,如岳校对)
20080115 讲课内容(第十一课)(春野已整理,如岳校对)
20080122 讲课内容(第十二课)(如烟已整理)
20080129 讲课内容(第十三课)(大头已整理)
20080226 讲课内容(第十四课)(道可道已整理)
20080304 讲课内容(第十五课)(春野已整理,如岳校对)
20080311 讲课内容(第十六课)(春野、apple整理)
20080318 讲课内容(第十七课)(好人好报已整理)
20080325 讲课内容(第十八课)(自然、知易为医已整理)
20080401 讲课内容(第十九课)(弘毅生已整理)
20080408 讲课内容(第二十课)(天南星已整理)
20080415 讲课内容(第二十一课)(拎壶葱已整理)
20080422 讲课内容(第二十二课)(气聚、美目、康宣已整理)
20080426 讲课内容(第二十三课)(抱一已整理)
20080429 讲课内容(第二十四课)(善从之已整理)
20080506 讲课内容(第二十五课)(一页书已整理)
20080513 讲课内容(第二十六课)(抱一已整理)
20080520 讲课内容(第二十七课)(唐伯狼、琴棋书画、apple、坐看云起、自然、贝晶晶已整理)
20080603 讲课内容(第二十八课)(善从之已整理)
20080617 讲课内容(第二十九课)(大头、媛、坐看云起)
20080624 讲课内容(第三十课)(晴暖初已整理)
20080701 讲课内容(第三十一课)(万里天、抱一、道法自然、善从之已整理)
20080708 讲课内容(第三十二课)(善从之已整理,红袖校对)
20080715 讲课内容(第三十三课)(美目、坐看云起已整理)
20080722 讲课内容(第三十四课)(春野已整理)
20080729 讲课内容(第三十五课)(小桥流水、弘毅生、道法自然已整理)
20080805 讲课内容(第三十六课)(心情、大漠冰心已整理)
20080812 讲课内容(第三十七课)(观月、美目、善从之、道法自然已整理)
20080819 讲课内容(第三十八课)(心情已整理)
20080826 讲课内容(第三十九课)(紫蔓菁已整理)

录音由民间中医讲堂整理群整理

在此感谢大千老师的精彩讲课,感谢安时处顺班长发起整理大千老师的录音,感谢如岳和观月两位管理员认真分配任务,感谢所有参与整理的人员。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9/9/30 09:2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