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素灵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录音文字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13: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总到第十一课内容。
谢谢大千老师、整理者与校对者!

大千老师之气道中医讲座
目录
================
第一课 20071102 讲课内容-大千老师介绍气道中医-紫蔓菁整理
第二课 20071106 讲课内容-气道八大原则及《难经》四难-紫蔓菁整理
第三课 20071113 讲课内容-《难经》五难到十三难-紫蔓菁整理
第四课 20071120 讲课内容-养生背景-紫蔓菁整理
第五课 20071127 讲课内容-如何养生-紫蔓菁整理
第六课 20071204 讲课内容-《难经》十四难到十六难-紫蔓菁整理
第七课 20071211 讲课内容-《四圣心源》的五情缘起和《难经》十六难-好人好报整理
第八课 20071225 讲课内容-《难经》十七难和十八难-春野闲步、琴棋书画整理 如岳校对
第九课 20080101 讲课内容-从气道角度讲十二生肖
第十课 20080108 讲课内容-总结十二生肖、产后风病例及《内经》-春野闲步整理,如岳校对
第十一课 20080115 讲课内容-问答、阴阳应象大论-春野整理,如岳校对
20080122 讲课内容
20080129 讲课内容
20080226 讲课内容
20080304 讲课内容
20080311 讲课内容
20080318 讲课内容
20080325 讲课内容
20080401 讲课内容
20080408 讲课内容
20080415 讲课内容
20080422 讲课内容
20080426 讲课内容
20080429 讲课内容
20080506 讲课内容
20080513 讲课内容
20080520 讲课内容
20080527 讲课内容
20080603 讲课内容
20080617 讲课内容
20080624 讲课内容
20080701 讲课内容
20080708 讲课内容
20080715 讲课内容
20080722 讲课内容
20080729 讲课内容
20080805 讲课内容
20080812 讲课内容
20080819 讲课内容
20080826 讲课内容
================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本帖最后由 nh_wzg 于 2009/6/3 12:22 编辑 ]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15.part1.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80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15.part2.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68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15.part3.rar

32.91 KB, 下载次数: 77

发表于 2009/6/3 17: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le
发表于 2009/6/4 09: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还有吗?一共多少讲?
发表于 2009/6/4 0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一下,共36讲,一直讲到20080819日,还有n多好东西。
感谢大千老师,
感谢辛苦的录音整理者和汇总者。
发表于 2009/7/4 11: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09/7/4 14: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仲纯 的帖子

强烈同意九楼楼主看法!

现在实际上伤寒的人非常的多,但是人们非常不幸地将其忽略过去了。因为现在抗菌素太普及了,医生喜欢,患者更喜欢,你用,我用,大家用。伤寒以后,出现了发热,嗓子痛,那就是标准的炎症,标准的细菌、病毒感染,马上就拿抗菌素来“弹压”。炎症消退了,但是对不起,寒证却留在了体内,慢慢……慢慢慢慢……一次一次又一次地积累,到了最后,好,出现了阴影,肿块,于是西医就会告诉你两个最可怕的字“癌症”!

癌症其实就是病人的无知,医师的无知,加上对中国本土医学、医圣的亵渎而形成!

玩不转《伤寒》……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6: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课 20080122-阴阳应象大论

由如烟整理

大家好,很高兴又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中医,我不太清楚因为我一直没有仔细看过,这儿固定的人有多少?还是这个经常一荐荐的换人呢?有几个熟悉,好像其它的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上次我们是讲到《黄帝内经》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是《阴阳应象大论》篇的,我起了个头儿,讲了一个东方生风那一段的意义,通过气道中医这个角度来讲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上次听过讲,还有多少人一直在听。如果说没有一个连续的对气道中医的了解,很难能够听进去的,并且也不太可能从中受益。

就像上次有一个人问我关于临床的问题,为什么不多讲些临床?实打实的拿出几个直接对某一疾病进行分析和治疗,这样给大家说一下,因为这个疾病它变化万千,不可琢磨,而且这个病它是一个疾,什么叫疾呀?就是行迹呀、痕迹,就像一个人在雪地上走路一样,这个人是活的,但走了一圈留下的的足迹是死的,就是古人所说如果不明其理呢徒用其方,或者说是以一方治一病,这样皓首无功,头发白了你可能也不太知道道理。

现在很多少人,古人基本上也都讲过,挟一技而成名的也很多,觉得他就会治某一病,某一种病中的某一类,就会治这种病,治得也不错,但是我们是不是要成为这样的医生呢?首先我在这里说可能很多人愿意成为这种医生。因为首先生计问题解决了,名声也能出去,但是我在这里面给大家讲的气道中医不是让大家成为这种医生,咱们可以把这种医生叫做医匠,匠就是匠人的匠,这里面倒不是说贬低匠人,而是不停的重复干一件事,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何在,那这样的医生他不可能对所有的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那辨证施治也可能谈不上,因为没有在理的基础上做事情,很多事情没法再谈,所以说当务之急不是临床。

从我这方面来考虑,如果不把自己这个放在整个几千年传承这种文化当中去体会或发挥中医的话,那么可能你临床一辈子,很多道理你也不可能入门,治一千个病人不可能总结出一个道理。因为大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如果说没有传承的话,那你和原始人有什么区别。有些人中医如果没有根基,没有理论的根基,那么都靠西医,都往西医那条路上走,就好像一个民族它没有本民族的语言,那么她的文明也会慢慢地衰亡,语言是承载文明的工具,所以说我们当务之急还是在理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个是根子,是着眼点,失去这个理,那么谈中医就没什么意义了。

这些年不是一直有废医存药的这种说法,所以说中药不是中医的特有,那这些药,很多生物制剂呀现在西医也在研究呀,很多天然的,那么中药如果失去中医理论的指导,那它就不是中药,那它变成了西药,西医体系下所用的治病的工具。那么同理阿司匹林这些如果从中医的道理来施治,那么这些药也变成了中医指导的中药,或者说这个关键在于理的继承,文化的继承,而不是上来反反复复讲临床。不过在这里呀给大家说一下,古人讲这个辩证最难,方药次之,如果说再守一病,那很多事情就僵死了,没法再继续讲下去了。

这个是一个题外话,然后是这样,上次我说过了,东方生风这一块是我讲,然后其它的我希望大家一起交流,来把这个文字弄明白,因为我说过,这一段它是《黄帝内经》的一个眼目,非常重要的一块,它奠定了整个五脏配属的理论基础,整个的五脏生成,五脏分类的标准和匹配,在这五段简短的文字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对这几段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个中医不可能登堂入室,所以说大家一定要重视这几段话的涵义。我不知道中医院校他是怎么来讲这几段的,但是咱们从气道中医的角度来讲,因为我记得已经做了很多铺垫了,比如说给大家讲的十二属相是怎么用气道来理解的,包括讲《难经》前半部分的时候引入了一些气道的理论,包括气道中医的几大原则,我觉得如果一直听下来的话应该能有一定的认识。

然后咱们下面就讲这个南方生热这一段,大家一起完成,从气道中医角度来理解。看有没有发言的?咱们一句句来抠吧。“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辛,辛生血”,那么这一段大家有没有愿意来探讨的?上次我好像作了个提议,如果能固定下来一些人就好了,这样可以有一个连贯性和一个有的放矢嘛。

那我讲两个题外话吧,今天刚刚看了一个报道,说国家在大力推广节能灯来代替白炽灯,大家知道白炽灯和节能灯的区别在哪吗?你看回答说有说是冷光源的,波长和发热的问题,亮度和寿命不同,一个耗能,一个节能。咱们这样说一下,现在由于工业产业的发展,到现在人们耗能越来越严重,这个能源呢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么在这里面推广节能灯呀,当然有它节能方面的考虑,这个咱们也是支持的,我大致先说下节能灯和白炽灯的区别,然后咱们马上转入正题,从气道来解一个最大的区别,节能灯是阴火,白炽灯是阳火。什么意思啊?阳火益人,阴火损人,你看这个阴火它耗能源耗得很少,稍一点儿能源它就能亮,但这个亮呀它不是真亮。怎么讲呢?象月华一样的亮,你看月亮是阴火呀,你也可以理解成月亮是冷光源,它是反射太阳的光而来的嘛,这种冷光啊是阴气结成的,阴气结成的也发光。给大家说一下,并不是阳气结成的发光,这个白炽灯啊是阳气结成的,所以说白炽灯啊它耗电大,而且它的光黄、亮,给人以温暖感,冷光源打出的光不会给人以温暖感,这个是一个从气道角度来讲的重要区别,所以说白炽灯发的光和节能灯发的光有本质的不同的。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重要一些的问题,所以说给大家说一下,希望大家能够学好气道,你一下就能够辨别出来哪个是益人的,哪个是损人的,哪个是阴,哪个是阳,如果从节能的角度去考虑,咱们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多用节能灯,但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考虑,应该多用白炽灯,而少用冷光源的灯,尤其在晚上,这个咱们大致说一下,然后就回到正题。

还有谁要讲“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辛,”的道理吗?刚才那个网友说的其实反映了好多人学中医的一个普遍现状,就是在这个五脏相生相克和配属的上面不是很清楚,老师也讲不透,在这一块儿没有搞清楚就开始学方剂、学诊断、学其它的,学来学去你没有一个真正的核心作指引,你学来学去最终还是要绕回来理解这个问题。因为大家可以看看古书嘛,所有古书开篇基础和中间深奥的问题都要有这方面来理解,不然的话古书你看都看不进去,更何谈以后的辩证施治了。还有谁要发言吗?希望咱们大家踊跃的发言,这一块我到时候没有保留的给大家挑明,里面到底为什么古人这样来配?但是一个前提,大家一定要一起来做这件事情,不然的话很难能够形成一种共鸣。

既然没有人要上来说,那我就再讲一个咱们生活起居上问到遇到的问题吧,再次启发下大家。咱就说说炉子吧,你看古代对炉子很重视,并且把这个炉子叫灶,灶有灶神灶王爷,要拜灶王爷。那为什么对炉子这么重视呢?那大家说一下,炉子在一个人的家庭当中或房子当中它代表什么呢?我们前面说过这个气道有八个原则,其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万物皆是气,事物皆是气,所有的事是气,物也是气,那如果说把一个房子比作一团气,中间有一个炉子,那这个炉子是什么呢?你可以拟人来作比喻都可以,你可以根据一条原则嘛,任何气都是有感知的,都是有灵性的,对呀,大家说的都挺好,炉子是火,代表火源,解决吃饭问题,点燃能量的机关,是心,是一家人的生气,食色性也,吃饭最重要,当然炉子最重要了,炉子的本原是后天,是中土,还有要说的吗?是阳气,是阳气的中心,你看大家把这个炉子整个的概念基本上说的差不多了,还有人说是生气,大家尽可以的去比喻,去想象,去拟人,也可以直接从气道的角度来讲,或者套《黄帝内经》的一些五脏六腑的都可以来说嘛,其实大家已经基本上把炉子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性给说出来了。

其实炉子它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生气、是生机,是整个阳气的中心,是心,这个说的很不错。你也可以说它是炉灶,你可以说它上面做的饭是脾胃,但是炉子不是脾胃.有人说炉子是后天,是中土啊,它不是中土,它是肾气,你可以说是心气嘛,因为炉子点着了,上面能够生火做饭是心气,那下面因为燃烧嘛,你也可以代表肾中动力,是生机,总之是阳气总的代表,就好像太阳一样,所以整个炉子它照耀着整个家庭、整个房间,可想这个炉子它重要到何种程度。

那么咱们看一下整个炉子的发展史,最早是一锅一灶,底下烧柴禾,慢慢的这个炉子也烧煤,一直是明火存在,尤其是北方嘛,它这个炉子一年四季都要有,都要烧着火不灭,到下次做饭时再开开换煤。八十年代前一般都是这样吧,但是慢慢的随着人们起居生活环境的改变,液化气引入了家庭,先是带罐的,后来慢慢发展成管道,这个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了,就是这火呀,开则有不开则没有。然后接下去之后呀,现在发展到有的用了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炒菜做饭看不到火,这由明火变成了暗火,又由从煤气又进一步进化到用电、用磁,那么走的是这么一个过程。

那么大家说一说这其中的利和弊吧,既然大家前面都说了炉子的重要性是太阳,是生气,是心或者是肾或者是脾胃,总之是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整个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炉子它的重要性它越来越只是做饭。我来起个头吧,在炉子的整个演化过程中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它的一眼能够看到的功用,而慢慢的忽视它潜在的功能,我记得老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总之是什么意思呢?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车轮要三十支径木插入中间的轴心这个车轮才有作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个屋子凿了一块儿下来当窗户使嘛,你看着它是一个空的没有用,但是对于整个屋子来说它是透光透亮和通风来用,我们放在这个地方来理解炉子,那么你就很好理解了,首先大家强调一点儿,炉子只是做饭的用处呀,而且这个炉子呀从大变小,从厚变薄,从经常用到只是做饭时用,炉子可以取暖嘛。

我记得从我的心情来讲,我非常怀念蜂窝煤的那个炉子,天气很寒冷的时候,外面都很冷,围在炉子边,烤烤手或者即便不烤手,也想让蜂窝煤整个的热幅射来熏一熏脸,感觉非常舒服,到现在也非常怀念。但是目前住在楼房里面,很少有机会能够体会拥炉夜谈或拥炉而坐这种感觉了。你看现在取暖是暖气而不是炉子大家可以想像,暖气和炉子同样都能达到30度的情况下,大家觉得它们的功用是不是一样呢?可以用前面咱们讲得白炽灯和节能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暖气和炉子的区别。

大家一定要开动脑筋想背后的东西,不要想表面东西,这是学气道必须要掌握的,气道就注重无的层面,而不注重有的层面,因为有的层面,现在整个的物质文明已经研究的很精深了,研究到量子、粒子,已经开始从有趋无了。有人说了炉子是阳火,暖气是阴火。还有人要说吗?炉子是阳气足,炉子是真阳之火,你看这样咱们就慢慢的能把大家理到气道这个层次来讲问题了。因为气道它不仅仅是中医,生活的方面面都涉及到气道,如果说气道你学好了,对你整个的生活工作、各各方面都会帮助都会很大,你一下子就能判别好还是不好,把握背后是一股什么气。

你看咱这个炉子和暖气,暖气是热水产生的热,而炉子它是火而产生的热,这有本质的区别,咱们可以说,如果说讲幅射来讲,炉子的幅射它潜在的幅射它不同层面的幅射,它都体现阳性的性质,象太阳一样,而暖气它只是一个热水,它是一个简单的幅射它的后劲和炉子可以说完全没有办法来比,而且暖气里面是暧水嘛,暧水最高是100度。你想炉子里面的温度是多少度?它虽然说造成的室温比如说是25度,暖气也是25度,但后面背景幅射可完全不一样啊,炉子是拿上千度的温度去作背景幅射的,你这个暖气撑死了是100度作背景幅射的,那能一样嘛。所以说和那白炽灯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你用暖气来取暖呀,你感觉不出炉子的感觉来,所以说炉子是阳气,而暧气它只是热,不是阳气,你也可以管它叫阴火吧,并且都属水嘛。那么回头我们接着再说这个炉子,大家说说炉子的功效吧,除了吃饭取暖外,它的功效是什么?因为暧,你能感觉到的暧只是25度或者30度,那么暖气可以代替,吃饭电磁炉之类的东西可以代替,有人说炉子的热比较集中。

那么我来说一下吧,第一个炉子提供了一个阳气强大的背景幅射,这种幅射可以幅射到整个房间,它可以穿透墙壁, 幅射到整个房间,因为它穿透墙壁并不是一个温度的问题,它整个气由远幅近呀,但它这个炉子呀它是有一个界限的,所以炉子啊你放在哪特别重要,古代讲安灶啊,灶安在哪个地方?冲着哪儿边开是非常有讲究的,安灶就相当于安心、安肾,把这个肾心你得安好了,或者可以叫作脾胃,炉子你看从哪方面来讲了,按功用来讲是心,它里面的火是无形的是肾,那么它炒出的菜,整个烧开的水那就是脾胃了。

第二阳气炉子避邪气,如果大家生活在城里人,现代人可能对这个邪气啊可能理解不深,农村啊可能要深些。因为咱们讲过任何事物都是气,气都是有不同层次的,气有有感知的、有灵性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嘛,不仅是人类这么一种生命形式,或者说我们理解的很多生命形式,有我们能看见的,也有我们看不到的,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总之这个世界比我们想像的要大的多,而且不是在其它的星系去找去,就在我们地球上应该到处都是,只不过你这个视而不见罢了。所以说有一个炉子它可以有避邪气的功效,这个邪气大家不要讲虚了,不是鬼神之类的那种东西。

第三是炉子啊是一个能量场的聚集地,就像安了一个心脏一样,它是有主的,要是没炉子它就没有主了这房子里,大家理解吗?炉子按在那儿,你那个整个屋子的气呢都是向心的,都是向炉子靠拢的,所以古人讲灶神,所以说这个炉子,这个灶在整个房间里的整个家庭里的位置非常重要,相当于你的另一口人一样。炉子在北方,南方我不太了解,因为我是北方人,用蜂窝煤炉子的时候,炉子吃完饭是不熄灭的,它一直烧,可以24小时炉火不断,这样就提供了一个不间断的能量场,这种场向外辐射,它可以说是照耀或者说温煦着你整个家庭,这个温煦它不是在温度上的温煦,而是在阳气上、气道上的气的层面的温煦,有炉子的家庭感到温暖,没炉子的家庭感到寒冷。你就有暖气,也不是那种感觉,这个我们讲了一下炉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现代人用电磁炉子,人们都把炉子理解成做饭的东西了,这个是大错特错。很多寒性的疾病,如果有炉子它不会很严重的,或者说有衰弱的症状,在有炉子也不会衰弱的很快,没有炉子你就象没有心一样,在一个没有心的一个房子里生活,你想想生气不足啊,你在这个场中生活,你要是身体不强的话房子不会给你助益,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帮助,所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一个气场包围当中,那么你是否能很好的了解周围的气场,对你的整个人生,人的生存至关重要,那么就涉及到风水的问题,因为这里面讲中医,我不想多说风水,风水就是一团气,气之周形变化。

那么好咱们退回去。开始讲那一段。我给大家开个头。因为讲了炉子了嘛。它不是“南方生热”嘛,正好也是机缘巧合,我先给大家说一下,下面我还是希望大家一起来交流。所谓南方生热,这个南方不是指地理上的南方,那如果说有较真儿的,往南走,走过赤道,你还能叫南方生热吗?这种理论如果说有地域性的话,不能称为一个完美的理论。象我们前面讲的东方生风一样,东方生风,那么有人说了,那是我国东方东南季风不断的刮,那么这个就是太浅层次了,所以说大家不要把这个东方南方西方北方理解成实在的方向,或者地域上的方向,上次我们讲过这个左旋嘛,左旋的理论,整个宇宙的大背景,整个宇宙它都是左旋的,向外开展的,就是不断的开的状态。

那么人说宇宙大爆炸,那你想想啊,如果说把整个宇宙理解成呼吸的状态,那么现在是呼而不是吸,一下子,我们就在一个整个的呼的大的背景下生存,那么这个呼都是左旋的呼,不是右旋的,大家有兴致可以搜一下左旋,就知道了整个宇宙大背景都是左旋,那么左旋从哪儿开始呢,我们就定了一个方向,它开始呢叫东,然后左旋、旋下来,旋到南方了嘛,再旋到西方,再旋到北方,这整好是一圈。它不是指这个我们中国所处的东南西北,那整好中国也处在北温带的一个相似于东方有风、南方有热的状态下,这个只是说古人借这么一个比喻。

那么这个大家知道吧,南方生热,什么叫热呢?就是生机旺盛叫热嘛,生机衰退不叫热。从气道上讲就是气聚就热,气散就寒,你这样来理解,不要认为这热就是温度上的热,最热的一个体会嘛,就是分子、原子活动力强嘛,互相碰撞,那个热闹那劲产生出来了,你就觉得热。热它是一个相对的,没有生命迹象就是冷,有生命迹象就是热,所以说这些理论它都是一个很深层次的理论,不要浅层次的理解就是南方生热,到三亚就很热的不得了,这样理解就片面了,容易遭到西医的垢弊。

那么好了,我们接下来说热生火,据说的热呀,这个热腾起来,发为用,这个就是火,你看地热而产生上面的火,你可以这样来理解,地热你可以说是,这个是基础嘛,先有热,热才能生火嘛,你不热,它打不着火,摩擦起热,摩摩就生出火,这火是用,热是体,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用,叫热生火,你看古人这每一个词,遣词造句都是非常用心的,没有随便说说这种事情出现,基本没有,那么生火,就是生机之用。

那为什么火生苦?苦生心呢?其实你可以直接说火生心嘛,中间加一个苦,它的意思啊,用要变成体嘛,火是无形的,要变成体,要怎么变呢?火聚而生苦,什么意思呢,你看火散了,它煮出东西都是焦糊味的,这个只是浅层次的理解,那么深层次的理解,它把体给煅用成味是苦的,所以说苦味又是体,那么看一下,热是体,火是用,那么火用又来生这个体,体是苦嘛,因味是体,气是用,那我们中医基础都讲过啊,味道嘛,五味为体,五味你得拿舌头来尝,它是藏在药材或食物里面的味道,味道是需要尝的,先闻那么它是发散的,闻的那个味是发散的,你尝的那个味道是藏在里面的叫作体,这个奠定了火生苦啊苦生心, 这个奠定整个五味的基础,所以说我给大家说,这几段非常重要,至关重要,对大家奠定整个中医观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这块搞不明白,几乎中医没法学,那最终你就是守一方治一病,你到老了有什么用呀,到老了还是守一方治一病,那就理上你不明白呀,你浑浑噩噩,那还不如你有一个计算机呢,那计算机直接一方一病都给抄进来,那病人来了,你拿计算机一敲,你是什么病一输,出来一方子给病人了,病人好了,那这永远是外在的,这名色财利都是身外之物嘛,不是自己的,不能化成自己的智慧,这东西最好不要用。

好我们接着来讲,热是基础的基础,有了生机,才会有热,有了热能够生出火来,这火为用,火用向上蒸,它把一些体物化成一些物质,把火气藏到这些物质里,变成苦味,什么叫作苦味?苦味是我们口感上的一个感觉,大家可以感觉一下你的舌头触苦之后的那种感觉,苦者破也,古人说苦以破之,苦以发之,什么叫发呀?苦它本身藏了火之用,火用藏在苦味当中,是苦发、苦破。那黄连它是苦的,它可以燥湿,其实它是一个发性,苦发苦破嘛。你看大黄,所有的能够通关或者清热的药都是苦味的。辛散,辛是散的,苦是发的苦是破的,大家这样来理解味苦的药,一般都有去热的作用,为什么能去热呢?它把这个破开、散开,所以说有去热的作用。

那么苦生心就好理解了,因为心是能量的聚集,象炉子一样,有聚集之物才能生出这种生命整个运化之机的关键。那么这里面用这个苦发,什么叫发?就是发条一样它不停地在运动,那么心脏就是符合这个特点。我们前面讲过这人体气机有四种升降开合嘛,这个心它是一个泵,不断的输送能量,是从肾上不断的输送能量,一条线是心肾相交的,另一条线呢?是从肾上泵到肝,肝再输给心,那么这两条线保证了心脏能量的足够运化。那么它运化就是不断的往外发,就好像运钞机一样,所以说大家关键掌握发的一个特点,那么你就可以理解什么叫作热?什么叫火?什么叫苦?什么叫心了?它只是一个气道的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万事万物一气之流行嘛。心是光明的,心是涌动的,它哪来的涌动的劲?它向哪涌运?它不断的向周身涌动,这不是一个发是什么呢,所以说用这种苦味来生这种心气,并不是苦味去生心气,那黄连苦它是散心火的嘛,它也不生心气,大家不要说把这个表面的意思去障碍了你的整个思维形式,要用气道苦是发的,所以说心也是发的,两者相对,所以你也可以理解是苦生心。那好这一段很关键,因为直接涉及到下一段的讲解。那么这样大家对这一段有什么不理解的,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读经典的基础,或者说有多少有中医的基础,我这个讲的一般是对有中医基础来讲的,对有一定的五行观、脏腑观来讲的,如果说大家对这一段有什么疑问咱们可以交流讨论,因为这个直接是角度,你从哪个角度进就决定了你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

大家说说吧,有人说苦是降的怎么讲?你看啊,《黄帝内经》从来没有说苦是降的,都是苦是发的,苦不是降的,如果心是降的就很难理解了。现代人苦降辛开,就说苦是降的,苦不是降的,关于苦生坚我们下面来讲,其它的一些问题,苦不会来生坚的。咱们先理解整个的心的特点,苦的特点,热的特点,火的特点,你串在一起你就知道这个整个气机是一个什么特点。还有给大家说一下,大家如果学过中医的话,希望大家一定抛弃一些中医教材的或者说近代的一些人对中医基础的理解。你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说的,大家可以都搜一下,尽量让古人的言语或古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古人的事,这样你才能打开这扇门,这气界的门嘛。

我们讲过这界分形界、气界和神界,我们讲的是中间这个界,也就是中医的本质的特点所在。如果说人家问你了中医什么特点呀?中医有什么优势呢?那么以后如果说我们觉得投缘的话,我们可以说中医立意在气界上,世界分三界,整个的存在分三界,气界、形界和神界。这个物质文明呀,现在探讨的主要是形界而没有涉及到气界。大家知道量子力学,现在学到量子已经开始慢慢的认识到气界,物极必反嘛,你这个形界学到一定程度肯定要了解到气界是怎么回事。那我们的祖先直接就认识到了气界,并且中医就是从气界过来的,因为人生的时光短暂,这佛教来讲得人身又难,只有人他才能聪慧的明理,所以希望大家能共同来研究人生的或者是整个世界的道理,这样对整个的身心都是终生适用的。

那咱们继续来讲吧,有谁上来说两句呢?因这一块是关键的,如果说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气氛,这人很难能静下心来想这些问题,它不是一朝一夕你可以想通的,但是是可以给你提供一种思考方式,贵在给以方式,路要走对,不能走错,如果走错了下再大的功夫可能也是徒劳的。这样给大家说一下,就像有网友所说的:人确实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就是一气之流行,一气之盈缩,也就是一团气,这团气不断的吐纳,和周身呢不断的周回变化,那我们想像一个道理,这个咱们进一步来探讨,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它首先是排外的,它自己要保证生存,要保证稳定和生存,先是生存,再是稳定,三是公用。你看手能动脚能用动,眼能转能够对外界作出反应,那么大家想一下那么如果说是有一个主宰的话,适者生存嘛,不断的演化,那么它是如何的来变化来适应这个环境并且能够生存发展?如果说把它比作一个信息体的话,它所有的信息是水乳交融而有条不紊的,那么它这个神啊,我们讲的神你可以讲意志,这个意志可以说是生命啊它随着不断延续下来,自然的发展最终决定的是意志,这是大自然的最终的选择嘛,如果它的意志想飞,那么它慢慢的所有的功能都会向飞的方面发展,它要想游它所有的功能向游的方面发展,下水游嘛,它要想奔跑,向奔跑的方面发展,那么它所有的机体都会协调的去做这么一件事,你也可以叫做意志论,就是它的整个意志,而不是它单方面的某一个意志,它整个的意志决定了它整体就是为某一功用来服务的。

那么这样来讲我们就知道了,必须严密的和谐你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不能出现贪官,身体里不能出现贪官,各各部分必须互相照应而又有所主宰,那么这就是我们从简单意志论上来理解整个的生命体,它不会让你某一部分出问题,出现严重的问题,它也不会因为某一部分去抢夺你其它部分的营养和环境,那么这样来说,它必然是个统一体,那么这种统一体它和谐的程度其实并非我们所能想像到的。比如说一个危险到来,首先眼睛看到了或者耳朵听到了,意识反应过来,那么整个的大脑其实不仅是大脑,你可以理解成你的神气会迅速的传变你整个的身体,让你每个细胞、每个组织都知道这个危险的降临,而并不仅仅是仅是意志知道,因为当时你看神经一绷紧,所有的神经、所有的全部都动员起来去应付这个危险。

关于五音因为我们马上也要讲到,所有的都是从五这块来理解,因为一气嘛它只要静止,它是不动的,它只要一运化,那么它就会产生变化,那么这个变化在一个机体内啊,如果说分五块啊,那么它就是五种变化,这五种变化各代表某一种状态,然后通过这五种变化,这就是五音嘛,就是五种音的五种状态,就是五音,就好像一个蛋糕一样, 切蛋糕你切五块就是五块, 切四块就是四块, 切三块就是三块,这个正好对上咱们的阴阳、五行、八卦,那么去理解这团变化,这个就是河图洛书它的用意所在,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在讲太极是怎么生出两仪的,太极生两仪,两仪其实已经生出四象,任何东西它只要是一生,它就出现了变化,因为我们一个人,它面向南背就对着北,五音古人也是这样来做的,把世界整个的音,音气你可以理解成音气,音是声音的音,这种音气是最典型的五种状态,不同的五种状态,那么你去理解宫、商、角、徵、羽它的含义,我对音律不是特别的精通,但是《黄帝内经》所讲的五音就是这么来配属的。因为我们首先要来先讲这五种气态,最主要的那五种气态,然后我们一个一个的配属你就了解了整个的气机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咱们随后会涉及到时这个五音的。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气化的产物,叫做脏器都是由气所充而成的,气化而成形嘛。那这个气是什么气呢?太极是一团气,人不可能是静止不动是一团太极。那么人是生命,有生有死,它要完成这个历程,有这个历程就有功用,就有流转变化,那么这一个太极一下子分成五份,它一转嘛,其实不是五,可以是千千万万,但是你可以理解成五份,它正好拿出五脏相匹配,五脏无非是五种气生成的,这五种气是哪五种气呢?无非就是我们讲的升降开合,再加中焦脾胃运化的那种斡旋之气,就是黄婆嘛,这五种气散布在人身构成了五脏。任何一个事物,它只要一立太极,一动马上出现气机的变化。那么你一分,可以分成五份,可以分成八份,八就八卦嘛,五就是五行嘛,分成三就是三才嘛,它就是用这个来化成了有形的东西,我们讲了嘛。

有一个人问了,多讲一下神界气界形界,这个神界我们先不讲,我们先讲气界,气化而有形,有什么样的气化就有什么样的形,但不是马上就化,它慢慢化之。人身也是,最早是一团氤氲之气,就像星云一样,是氤氲之气,整个的星系形成的说法有很多,星云说是很不错的,先是氤氲的星云,慢慢的化成了各个星球,不是上来就有星球。五脏也是,不是上来就有五脏,就像胎儿生的一样,它不是上来就有五脏,它是先由其它的细胞所谓什么干细胞不断分化,化出的,里面都是充着一个气,你把胎儿理解成一个气球,里面的气是你是看不到的,但气球慢慢的变大,是什么使它不断变大?是里面的气不断成长使它不断变大,人也一样,人从小孩往高里长也是一样,都是里面气顶着往上长,如果气撤下来,人就不长了,它长到一定年龄,这个气一稳定,人身高就定了。胖也是一样,心宽体胖嘛,人心一安定,气由原先的紧缩往外一开这人就发胖了。

接着来讲吧,咱们把话收回来,那好咱们接着往下讲,大家说一下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这三段,大家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想上麦或打字的,把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这三块说一下啊。其实大家要理解好这个,体用论必须学好,就是我上次讲的那个例,.楼上楼下两个小孩互相对视,楼下的体在下用在上,楼上的体在上用在下,所用就是神,就是想,你想干什么就是事态,未来的事态叫用,或者发出来的叫用,自己的根基或者根据地和目前的现状叫体,大家先这样来理解。因为任何一团气,它在一个点都有两个状态,一个体一个用,它在哪儿?想干什么?在哪是体,想干什么是用。大家记住,这样以后就拿这个在哪儿想干什么去理解体用和理解整个的气机,唯意识论嘛,我坐在这儿想给大家讲课,那么体就是我坐在家里,用就是我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大家也一样呀,坐在家里听我讲,都是两方面的嘛,任何都是阴阳嘛。

那么这里面咱说了,心是在哪儿,想干什么?大家说一说,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下,那个河图讲的就是体用和对待,这个体用搞不好,你这个中医是很难往下读的,尤其涉及到后来,那么我们说一下吧,心是体血是用,所以心生血,无非是心在心位,神在心位,或者心主神嘛,心神在心位,想把血输送到全身,血脉嘛,对嘛,有人说了嘛心在中央,用在四方,通过血来用,这个就直接奠定了什么基础啊,这个五脏跟体、肉、脉,后面是在体为脉,还没有讲到呢,先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有中间输送的关系,就在这儿能够体现出来,你看前面我们讲过,肝生筋嘛,心生血,上次我们讲了肝淫气于筋,那么肝是干什么呢?上次我们讲过,肝体是聚的,用是散的,所以有人就说这个散和用,收和敛,肺也都有两个,肝也都有两个。这个所喜、所好、所忌的就不好理解了,那么你就用体用来理解,都是两个。

那么下面的也都是如此来解释,大家这儿理解了吗?心要发用嘛,肝气是聚的,用是散的,通过筋这个肝又主动,通过筋的整个的散布于四肢,让整个的生机动起来,这就是肝的作用,那么肝气它要流转到心系嘛,最终变成开气,这种开气通过血脉,把这种开气推动到全身,这个你也可以理解一个简单的控制论,只是借用控制论这个名字,其实控制论还在表面形的层面上来理解事情,没到更深层,所以心生血,心是体,血是用,推动到整个的全身了。

那么接下去血生脾,为什么血生脾呢?大家还是要看前面肝那一章,是筋生心,这里面是血生脾,是不是血归于脾而生了脾呢?这肯定不是这样,那么这样解释是表浅的解释,永远解释不通。《黄帝内经》的这段原文到底在说什么?这样我给大家说一下啊,大家跟着我的思维来走,心是体,生了一个用是血,是由体而用,那么用后,物不可以终极,就是说用完了之后干什么呢?它正好是螺旋式的上升,它又进入了下一个阶段,那么用又会化为体,化为什么体呢,它不是化为原先心这个体,而是化为心气继续往前走的那个体,像人走路一样,左脚右脚、左脚右脚,那么不会在原地踏步。有人说这个整个的阴阳、五行它是画圆圈,在原地画圆圈,是一个闭合的圆,那就大错特错了。它每画一个圆圈回来的时候它都不是在原来的那个点上了,就像我们黑天白天这个不断的交替,难道黑天白天都是简单的重复吗?这个大家一定要理解透了,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已经到了下一个圆圈的下一个阶段了,这个一个大圆圈套小圆圈嘛,随着昼夜的交替,月亮在不断的周(期变化),今天一个昼夜是初一,明天一个昼夜就是初二了,那么它也是这样的,一个体用完成之后,下一个体用就是下一个整个的循环,体用是一个小循环,就五脏生成是一个大循环,所以说是螺旋上升的嘛,你也可以说是螺旋下降的嘛,本身它是生生不已嘛,《周易》讲生生之谓易嘛,生而又生,不断的向前生,永不止步,永没有停留下来的时候,这样你才不至于死,大易流行嘛,这个流传了几千年了,到现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那我们中医也是啊,不断的获得新生,生而死,死而生,理论不断的翻新,但是你还是抱着原先的东西,语言文字啊,那么这个已经不时代了,但是不断的生生不已中间的这道线那是存在的,依稀存在的,如缕不绝呀,这道线是无形的,不是有形的,你只有说是靠不断的勤奋、用功、精思你才能慢慢地看到那东西。

那好我们接着讲,他讲的这个心生血,体而用,用而体,体用是一个循环,那么这个血是用,是功用嘛,那么它回来生这个体是哪个体啊?这个气它已经是变化了,不是原先的那个心气了,已经变为和缓的脾气,而这种气聚在脾中,产生了和缓的脾气,斡旋于中焦的脾气,那么这样气机才会流行,不然的话,心气是心气,肝气是肝气,各不相干,几个部门谁都不交流,那么这个工作怎么开展呢?就没有办法开展了,心肝脾肺肾是体, 筋、脉、皮、肉、骨这个是用,五体五用之间,五体是靠五用相连接的,并不是夜卧则血归肝,白天血归脾,脾为贮血之器,这东西解释都是不符合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真实意义。我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没有,一定要理解体而用,用而体,每一个体用循环之后都是走到下一步的这个气的状态上,大家可以这样理解,肝是生心的,肝是生心气的,心气是生脾气的,脾气是生肺气的,肺气是生肾气的,你把这个五脏相生理解成是四季,那么体用循环理解成是一个季,那么每一个体用循环都是向下一个季度来走,那气机就是在这体而用,用而体的变化当中不断的在五脏当中周流的,气机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部分,某一个脏腑,但这个气机又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脉流行之气,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气机转换,我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下面都这样来解释,它的目的这个整个生命意志的目的无非是让你能够更合谐而更富于变化。有人讲周易管理学、中医管理学,中医在管理学方面的贡献,诸如此类也都是从这方面来讲的,相生相克嘛,那不可以一直生,也不可以一直克,有生有克你才能构成合谐的一个生命个体。

那咱们接着来讲,这又不同了,心主舌,那大家说说为什么心主舌呀?五窍嘛,开五窍,怎么开五窍?肝是开窍于目嘛,那么刚才咱讲了五体和五用,那么这个它又讲了一个五窍,大家说说为什么心主舌?上次咱们说了肝主目的道理,今天来说下心主舌,比如说舌者,心之苗,心开窍于舌,为什么呢?大家说一下吧,心气通于舌,舌能知五味,那为什么心气通于舌呢?心的经脉络于舌,火、火苗,舌头像火苗,舌与心有密切关系,舌功能正常,有赖于心功能的正常。要从气的层次来考虑,不要从形的层次来考虑,也不要从西医的解剖来推心主舌,那样是永远推不来的,心气通于舌,舌是心的窗户,心藏神,语言是人的灵魂,语言在舌,其实大家说了这么多,舌只有一条,不是空窍,已经把心开窍于舌的道理说出来了。

你看咱们总结一下,我觉得说的非常到位的:舌头像火苗,心的外延,舌是心的窗户,心藏神,语言是人的灵魂,语言在舌,其它还很多,我就不一一念了,这样的解释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是走感觉之路的,什么是感觉之路呢?就是你就看着那个气态是否能相融这条路,你看这个舌头,千万不要从结构上去理解这个舌头,因为都是神志之气的发用,这个心主动,它有一个冥灵的动性,这种动性它在体是心脏,在外来找,找来找去,这个舌头非常灵活、善动,那么这个里面舌头一定是被灌输了通灵动性之气才能为舌所用,就像一个人,一个生命体,一个意志一样,它也要有舌头,那舌头作什么用啊?去做这个语言也好啊,知味也好呀,居在口腔中央呀,它必须用心气的这种灵活善动机巧的这种气去填充舌,是这么回事才让舌赋于这种功能,而且通过舌头人类能够语言嘛,因为人有心机嘛,玲珑七窍嘛,这个用古人的话说嘛,咱不管它几个窍,这种机心、这种聪慧附着在语言上通过舌头实现,小猫、小狗它不会说话,因为它心不行,所以说它舌头不会有通灵的这种功能,那么人不是,人的心脏很通灵,它能够在舌头上做出很多技巧,是气之所注,就像很多西藏的藏医,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都是通过这条来讲的,包括西方一些原始的经验医学,但它那个层次很浅,咱们中医啊是成系统的,而且有著作,都是从神机这一块,这就涉及到时神界的事情了,谁来把握?把什么气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比如说咱们手,手要有握力是吧,它就把握气、聚气放手上,所以手能握,脚也是,就把那个强健的气放在脚底板上去,你才能跑起来,不然的话,如果说柔弱的气放在脚底板上,你跑,人连站都站不起来,如果说把机巧灵活之气放在舌头上为人所用。

有人说了: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怎么说动物不会说话呢?这个怎么解释呢,因为人他发音啊,他什么音都能发,人禀中和之气而生,又非常灵活,所以人发的声音啊,这个整个声调啊音域啊是比较广的,那动物非此,不是这样,比如说鸟叫、虫鸣,它不会说出很婉转的话了,五音俱全,这个它不会,所以说人的语言能力当然要比动物强很多很多了,猩猩它只会那样吼叫,通过它的吼叫它限定在很窄的范围内,它才分别去形成了它的语言,那么人会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产生了我们人类特有的语言,这是不一样的,有本质的区别,这样咱给大家介绍了心主舌的道理,其它都是这样类的来解释,从神气所充来解释,脏腑与窍与其它的之间的关系络属而不是从生理结构上来理解。

那咱接着往下说,这样吧,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对这个咱尽量把这个理解透了,大家不要走马观花,你只要理解一点,能触类旁通很多点,咱们多利用几堂课时间把这几段讲清楚,对大家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是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的。拿出十分钟提问吧,今晚就掌握一个开,你可以说开和热,开是状态,热是表现,热热闹闹嘛,开锅了嘛,就是这么一种状态,你就理解所有的地方都是开,就是开,动和热,你把这个理解成一种势态,我们所有的这段都是在讲这种势态,这种气,它是怎么化成很多东西的,怎么化成心的,怎么化成舌头的,冥灵动性嘛,这个《黄帝内经》的五段文字主是讲五种气,就是开气嘛,升降开合嘛,它这个是一个基础,五气变化万千嘛,五气互相对待,互为体用又互相流行变化,你才形成了以后那么多文字,开的对面是闭,首先有闭才有开,没闭就没有开,没开也就没有闭都是相对的。

那么从开到闭是什么状态呢?当然这个开是完全的开开,由闭到开你可以理解成整个由闭到开的开放的过程,你也可以理解成生长的过程,我们管它叫生,生不一定向上叫做生,就是开而出嘛,种子是闭的,它一发芽叫生,生长出来开花了,这叫做开,然后花落下,结果了落到地上,树木或者枯萎了或者叶落了,这叫做降,降下来,又是闭,这升降开合四气,然后这个四气还不行,中间还有一个斡旋的气叫做土嘛,你可以专门叫做缓气叫媒婆嘛,没有这个不行的,炙甘草就干这个用的,你就把任何事物都理解成升降开合和中间的斡旋的气就可以了,这是最基础的了,这个搞不好后面的没法学。

有人问能讲下苦生心吗?刚才我们不是讲了吗,火聚为苦体嘛,所谓的苦生心啊,并不是苦味去生心,而是苦味是一种破气或一种发气,因为你一尝,它马上就发开了,黄连之所以能够清心火,是因为它能够把心火给散开,苦就是发气的代表,心脏的代表就是心气,还有那个味嘛,只有这个发味的体,就是那个能量在那儿你才能生出那种心气来,它不是真正的苦味去生那个心脏去,那没有那么回事。

有人说中医在功用上用功吧,经脉啥的都是功用,这个说的也不是说错,这种思维方式怎么讲呢,你这个只能说慢慢的潜移默化了去了解,因为大家对这种思维方式太陌生了,从生下来就没有这种文化的氛围去熏陶了,大家只认有形的东西,不认无形的东西,那这种思维方式就从阴阳五行开始做吧,多读古人的一些理论著作,凡是讲阴阳五行、八卦的大家就看,虽然短时间看不懂,但填进脑子里了,只要有一点通,很多地方就能互相融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人说:老师能讲下五脏五行的关系吗?咱们说了嘛,我为什么在这里不讲五行呢?因为五行就是五气的代词,所以说五行是用来表述五气的,那五脏又由五气化生,那你就知道了五脏和五行的关系了,五脏是升降开合再加一个中间的斡旋,五行也是啊,升降开合,木是升的,火是开的,金是降的,水是合的,中间土是斡旋的,因为这五行都存在于土中嘛,你这样去理解这个五行,因为以后我先把气道的道理先给大家介绍,然后再推五行,那就是轻车熟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了,上来干巴巴的讲五行,大家云里雾里就不明白什么意思。

那好这个先讲这儿,下面四气运化的顺序是否是升降开合,再有与斡旋之气来更好的运作,对没错。你可以升降开合,它是一个循环,你从哪儿开始都可以, 斡旋之气是一种冲和之气,不可能过于升、过于开、 过于降、过于合,都有中间一个土气在那掺和着。这也就是说,很多测脉,如果说没有胃脉就是死脉,胃脉就是缓脉嘛,缓中有升, 缓中有降,缓中有开,缓中有合,万物不可以过开、过降、过升、过合,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说《黄帝内经》中人的五脏五行和《易经》中的五行一样,都是由自然界取类比象而来的,或者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是吗?是相通的,这个《周易》也好,《黄帝内经》也好,它们表述的语言文字不一样,但是它后面反映的都是一个东西,大家以后在自己的临床也好,工作中也好,一定要记住升降开合,这里头怎么去运化流行,其实如果说咱们把这个讲完了,大家在临床上或都说讲一些病案也好,一目了然,到时候拿一些他的病案或我的病案都可以跟大家探讨一下,一下子你就知道你应该从哪方面来治了,就是五气嘛,五气升降开合,再加体用流行,这些东西放进去之后,你就知道什么病应该怎么来治了,你不要讲细节,这东西没有什么细节可讲,大势把握好了,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你就离成功不远了,那这样今天就到这儿吧。
发表于 2009/7/4 18: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整理与校对的朋友,以下为汇总内容。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2.part1.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54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2.part2.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50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2.part3.rar

44.83 KB, 下载次数: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课 20080129-阴阳应象大论

由大头整理

大致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在这里主要给大家讲气道中医,所谓气道中医也是中医的一种,是以气道的理论和角度理解中医。所谓气道就是讲气的道理和规律的一门学问,应用于中医就是气道中医,应用于其他学科就是其他的气道领域。什么是气道?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因为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气的概念不是很陌生,因为不论在语言习惯还是在日常生活上都涉及到气的概念,比如说网站的人气、气氛,包括所说的脾气诸如此类。在西方来讲这是一个不可理解的词汇,需要中国文化的熏陶才能理解,所以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直接跟大家说一下气,你可以讲它是一种存在,但不能讲它是物质存在,因为现在我们讲的物质有形体,可以度量,可以测长宽高占据一定得空间,这个叫做物质。现在所谓的科学研究者就是研究整个物质规律,但是气是脱离物质存在,但是它也是一种存在,气在很多经典中都论及到,《内经》通篇都是,气和形是相辅相成的,气化而成形,气依于形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所见到的四肢百骸、组织细胞、形体骨骼都是这个气的体现,里面充满的气体就是我们所讲的气,通过这个比喻大家就好理解了,所谓气化成形,也就是说气的多少直接决定形体的鼓和瘪、大和小。如果拿人体作比喻,气的充盈与否直接决定我们身体的健康,气很充盈这个人就健康而旺盛,气不足形体就往里面塌瘪。外在怎么观察很简单,你看这个人虎虎有生气、皮肤充盈、肌肉结实、言谈顺畅、声音洪亮、步履轻健,这个气肯定很充足、充沛,反之目光呆滞、身体瘪小、肌肉萎缩、身体塌陷、胸脯不挺、腰不直,这个可以说整个气机不旺,气血不充沛,如果整个人干瘪了,就像瘪茄子,就是气不行了,像皮球泄了气了就瘪了,这个叫做气化形,也就是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形体的强弱,这是第一。

第二是气依于形,就像皮球里的气,如果泻出去了,漫无目的的到处走,散在于虚空当中,它也不可能聚而成形,所以必须有形体的依附才能藏在形体当中,为形体做主导,所以直接形气的关系就是气化形,气依形,也可以说形托于气,又给气提供一个场所,就像房子和主人一样,气是主人,房子是形体。气道医学和中医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气的层面理解中医,现在对气的理解大多局限在气血相对待这个狭义的气,没有认识广义的气,《内经》、《伤寒》都是在气的层面上来撰文,如果不能从气道层次来解读可能有很多地方无法解释,西医走的是研究形体的道路,这和西方文明是相符合的,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两种文明的区别,这一点就先讲到这里。

大家说一下,高血压的本质是什么呢?可以从西医也可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然后从气道的角度来阐释一下高血压治法,给大家形象地说一下气道。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那么中医怎样来解释呢?

有人说是内寒,有人说是阴不纳阳等等,我在这里班门弄斧大致说一下吧,我们说的高血压不是突然性的高血压,一般是从三四十岁开始,一量血压高,是慢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其他一些疾病的诱因,咱们不掺杂这些。先从西医来考虑,其主要是三点:一是心脏泵血能力强导致高血压,二是肾代谢能力低导致血容量增加,咱们都不去考虑,咱们就考虑血管失去弹性或者叫做僵硬导致血液过来,大的血管不能及时扩容导致血压升高,或者小血管紧张使血液不能及时布散全身,压在血管壁内导致血压升高。其实我主要想说这个原因,因为西医已经看到了表浅的这个矛盾,因为血管的柔韧度不够了,血液过来之后不能及时灵活的扩张,这一点西医已经看到了。

那么中医是怎样来认识高血压呢?传统认为是肝阳上亢、肝肾亏虚、肝风内动导致血压直接上来,其实这样的认识仍然不能很好的解释高血压的成因,肝阳怎么上亢?肝阳上亢导致气血上冲难道就是高血压的表现形式吗?所有的高血压有时候表现并不是传统中医认为的肝风内动、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亢奋的那种状态,有很多很沉郁的病人或者是有寒性体质阴性成分的人,他也高血压,所以在这一点上不能简单认为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肾阴虚、肝郁、心衰诸如此类去和高血压划上关系。

其实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中医自古没有血压计,它也不去测量血压,但是我们能否用中医的理论来理解高血压呢?像很多西医局部的病症包括内脏的坏死、肿瘤的纤维化,其实中医也是能够解释的,因为这些病名也好或者说是内部表现都是一种形体,这种形体是由气之所充,那么气当然可以解释,所以我们并不局限于老祖宗强调的从外在的来解释,因为形都是随着气走的,形变必然是里面的气发生了改变,也就是阴阳五行也好、气道也好同样可以解释细胞组织、解释纤维化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其他的神经的结构和功能。

有的高血压在轻度的时候不出现眩晕或头痛的表现,其实高血压咱们可以这样解释,西医说的血管失去弹性这一点很对,没有一个很好的血管弹性会导致血压升高,相当于失去缓冲了,那么用中医怎样来对等高血压呢?咱们可以这样,咱们气道中医讲过人身是一团气,这团气周流上下,《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周流六虚,变动不居”,什么意思呢?它说的是这一团生机,周是周回的意思,流是流动的意思,周是整个一周,如环无端上下左右的流动,从开始流到结束,再从结束流到开始,这样不断的流叫做周流。六虚是画六个格,一圈划分成六个部分,它在这六个部分不断地流来流去,《易经》是六爻组成,从初爻开始,初爻生,二爻长,三爻变,四爻又上了一个层次,五爻显,六爻穷,显是显居得其位,六爻穷,穷则变,死了又回到初爻,就不断的在六爻当中变化不已,就叫周流六虚,变动不居,什么叫做变动不居?也就是说气不会停留在某一爻上不动,它一定是不断地变化往返,那么气的规律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气,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都是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没有穷尽。

我们人身的这一团气也是这样变化不已,那么这团气在六道五行当中互相生克制化,很稳定很调和的情况下,这个人就百病不生,苛疾不起,每个人无非四气组成,加上中间的调和之气就是五气,所谓四气就是开合升降,这就足够了,维持他的生命体和使它有所功用,四气加一个调和之气足以达到目的。我们做事就要用开气,要存和保留记忆就要用合气,要进展就要用生气,要回收就要用降气,但是要四个气有条不紊的工作,就需要中间的调和之气,这个也就是我们气道中医始终强调的一个气团内气机运化的规律就是升降开合,这个是一个大的定律,也就是只有理解了升降开合调,我们才能抓住生机内部的规律和生理病理的整个现象,这样才能应用于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并应用与临床。

那么好了,如果四气或者五气出现不调,也可以说是四大不调,人即会生病,过于开则放荡,过于合则闭厥,过于升则气上冲而无收,过于降则气消沉而没有生气,这样就可以辩证出很多疾病来。所有的疾病无非升降开合失调引起的,那么高血压就是整个血管气脉,我们讲整个气机都是由气脉推动的,没有气脉就没有气机的运化规律,气脉也是气机所化,就像河床一样,河床是水之所流,水流起来才形成河床,没有水就没有河床,气脉就是河床,里面流动的水就是我们所说的气,所以说大家不要搞反了,不要把河床认实了,也就是不要把气脉认实了,一定要理解里面流动的是气机,所以我不建议大家上来就学经络,你先把气机搞明白了,气的运化规律明白了以后,你再学气脉,就能很好的明白经络的来龙去脉、正邪、起始。

因为高血压涉及到气脉,所以我要谈一下,当气脉出现问题的时候,僵硬不调和了,那么高血压就随之产生了,因为它没有适应能力了,所以整个气脉僵硬了,因为里面气机僵硬了,气脉僵硬就是气机僵硬,那整个人身这团气机僵硬的所以出现了高血压,它没有应变能力,高血压无非是血压来的时候或走的时候不能及时扩容包容,如果让血压有一个缓冲,那就不会产生高血压,之所以产生高血压,就是因为河床过于淤积,一发洪水或水位一涨就漫堤了,是整个坝处在高水位压力压迫上,所以才形成高血压,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那么什么导致它的不协调,这个问题要详细来推,但是这一点要明确,跟高血压挂钩的中医气机的理论指导就是气脉的不调柔,也就是整个气机的不调柔,不要生硬的拿中医词汇来套高血压,你要真正的理解气机的运化规律,你就可以理解高血压是河堤淤积,现在很多河流都高血压,黄河是地上河,长江洞庭湖等大小湖泊,也都被农田侵占或者被建筑用地侵占,这个是关键问题,水量一大就发洪水,或者叫做抢险,没有湿地的保护河床人为地堆积很严重,僵硬了,不可能不出现漫堤的情况。

古代的河流人们不去治理,所以它是顺水性而流,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是河床,黄河都几次大改道了。所以从气道的角度来讲,高血压的成因就是整个气机的僵硬,不会变通了,我们说过“周流六虚,变动不居”,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动当中所以才生生不已,要不变就没办法向前发展,最终是要被摧毁掉的,你不主动变,规律就会让你被动的变化。咱们现在不要来讲五脏心肝脾肺肾是寒是热导致的高血压,但你西医定义了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失去弹性造成的,那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解释高血压,就是整个气脉的僵硬,气脉的僵硬就是整个气机的僵硬,什么导致气机的僵硬呢?就是由于我们思维的僵硬,也就是说,首先这个人患得患失,整个身心处在僵硬的状态下,得不到放松,你越不放松气血流通就受到阻碍。第二个就是城市里的人很少出来活动,不活动气血得不到锻炼,该上的气上不去,该下的气下不来,该合的气合不上,该开的气开不通,那么整个的潜在素质得不到锻炼,那么整个的气机容易僵化,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吗,人必须在锻炼当中使气机不断调柔扩大,这样的人才有一个健旺的身体,反之产生气机的僵硬,人就会出现气脉不通或不条达的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人吃的越来越好了,废物堆积越来越严重,本来气机弱,废物又堆积在身体里面,气机不能推动运化,就像河流垃圾一样,越来越多的生活工业垃圾侵入河道两旁,导致河道进一步变窄,主要就这几点原因导致现在高血压泛滥。再加上其他原因,比如有的人肝旺啊、肾虚啊、心虚啊,那个都不是高血压的直接成因。

《内经》里面说了这样一句话,比较老年人和年轻人气血运化有什么不同,年轻人“气血调柔,昼精夜明”,什么叫做调柔呢?就是五脏六腑协调而柔和顺畅叫做调柔,大家不要觉得形体上的强壮是好事,有时候恰恰相反,真正好的身体是调柔的、调和,谁也不跟谁打架,互相相生不相克,互相柔顺条达,小孩年轻人都这样。什么叫做昼精夜明呢,昼是白天的意思,精是精神神采奕奕,白天神采奕奕干什么都可以,也不困倦,思维不混乱,记忆力也好,这个叫昼精。夜明呢,就是晚上,躺着就着,也不胡思乱想,一觉睡到大天亮,中间也不起,这叫夜明,明是瞑目的意思,躺着就着,心神安静而入睡,小孩一般都是这样。咱比赛睡觉谁快,他躺那里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哪个大人现在能比得了,小儿五脏通利,没有奢欲,气道调柔,整个气机通畅,故昼精夜明。老了就不是了,老了烦死,叫做气道涩,“涩”是难行的意思,整个气脉行起来很困难,整个气机堵塞淤积了,气机板结而僵硬,那么里面的气脉不是脆化就是弱化了,气道涩,血流不动了,就像河床淤积水流不动了,叫做“气道涩”,昼不精夜不明,白天无精打采,言语错乱,刚发生的事就忘了,夜不明,到了晚上没有觉睡,想睡睡不着,刚睡着马上又醒了,昼不精夜不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个气机板结不化了,想干的干不了,不想干的的还来,就像男性的前列腺炎一样,想撒撒不出来,一撒想停了,但又停不了,干什么什么也不成,不想干什么什么又出乱子。这就由于气道涩导致的原因,高血压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典型的就是气道涩这就话适合高血压,那么河水来了,血压泵过来了,河床受不了了,河水漫于河床产生水压,这个就是高血压的成因。

如果用西医的软化血管、或者利肾,就是利尿,这都是大忌,为什么呢?第一,气道涩血管本身僵硬了,要去软化血管,有的地方僵硬有的地方脆有的地方厚,因为不调了吗,该厚的不厚,该薄的不薄,这个就是昼不精夜不明了吗,正好相反了,那么软化血管,它不管厚薄了,它一致去软化,就容易导致出血,血管破裂。西医现在没有这种药,该软的地方软,该厚的地方添厚了,该薄的削薄了,它为什么没有这种药?它也不能研制出这种药,主要的原因是它没有意识到整个气是形的主宰,而神又是气的主宰,它中间没有主心骨,所以说它不分敌友,一视同仁,你可以把这种药叫做邪气,它不是补正气,就像放疗化疗的很多药物一样,它不分敌我。

那么利尿呢,其实利尿又是大忌,他本身的气机僵硬了,那整个气道僵硬,直接导致气机非常弱,也可以说是肾气不好,其实是整个气机不旺,要是能够查气的话,就会有很明显的发现,这个人整个一团气很糟糕,不强壮。只有周流六虚变动不居、气血调顺才能越生越旺,反之越生越衰,这时候还去利尿,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一利尿,整个元气给利掉了,当时血压是降了,因为没有血了吗,血压当然要降了。也就是说为了应付洪水的到来,把上游的水直接给放了,结果水流了都没有多少过来,那么下游怎么吃水呢?也就是不能因噎废食,所以说现在治水和治人是一个道理,水治不好人治不好,人治不好水也治不好,这个就是整个高血压和气道结合点在整个气道滑和气道涩这种做协和。
   
那再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如何医治啊?前面说为寒所阻,有很多病也是为寒所阻,但你不能说是高血压的成因,如果说为寒所阻,但很多热性病的人也有高血压啊?有些是寒阻塞在那,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个是有的,但是不能普遍的适应于所有的高血压,只有用《内经》的气道涩气道滑来理解是否高血压是非常贴切的,这个适应于所有的慢性高血压,急的不行,一生气血压就高和这个关系不大。那么下面大家从气道涩和气道滑来找一种医治高血压的治法,可以不说具体办法,只说怎样做了血压就降了,大家可以往气血上理解。
   
“壮者气血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明;老者之气血衰,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内相搏,其营气衰少,卫气内乏,故昼不精而夜不明。”大家主要看一下“老者之气衰”这样来理解,“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内相搏”,在正常的情况下五脏之气相生使气机更旺,那么不相生了,五脏之气互相搏战,相当于内耗了,“其营气衰少,卫气内乏”,又是一个内乏,一定要理解,因为课本上不会这样去理解五脏之气相搏,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卫气内乏这个概念,都用现在藏象或者气血营卫基本理论来解释,这样就像老子说的那句话,“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走的越远知道的越少,背离了中医原本的精神。
   
大家都说一下,如果从气道或者从气脉的角度,应该如何去医治高血压?
   
有的人说是“治高血压用化痰散瘀”,有的说“通脉”,有的人说“有人用用药外敷脚底涌泉穴治高血压确有疗效”,有的人说“疏通气血,使气脉缓和”,有的人说“补气血通营卫”等等。
   
你看咱们这样来推,高血压是由于整个气道涩导致的气道不能对血液缓冲,导致高血压,那么气道涩是由于整个气机僵硬,其实大家已经给出了答案,整个人精神不再淆乱,五脏安定,气血自然条润,有这么一个概念跟大家沟通一下,因人为造作导致很多混乱,因为自然有它自己的定理,我们没有人为干预自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河流以流,树木以长,自然地形成了生态圈,那么人是一个小天地,因为人是一团气,我们讲过气道的几大原则,其中任何事物都是气,那么人和自然都是气,我们可以说地球的生物圈是一团气,还有一条原则,“所有气息相感,气息相应”,人和自然这团气是相应的,古人说是天人感应,所以所有气道的规律都是一致的,既然整个生物圈可以不通过人为的方式达到平和生机旺盛的程度,那么人也可以一样通过自身气机的推动达到这么一种自然状态,因为加了物欲和整个情志就是意志,导致这种自然状态遭到人为的打破,比如说累了,按理说应该休息,由于要外出办事强打精神而出去,这个就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行为。

因此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程度,让这种自然地生机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它自我就调节,因为气机无非生长化收藏升降开合,生机是自然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而人的举动和思想,会干扰正常气机的运转,所以学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要知道一点,就是“人机不动,天机自动”,人的机巧之心不起作用了,天然的自然之心就会起作用,就是现在所说的顺乎自然,反之一定要找到一种人为的解决办法,这个就是头上安头,本来有一个脑袋,再找一个脑袋安在这个脑袋上,这不是滑稽可笑吗?因为人们失去本心,就是自然之性,而一定从外面找这个本心,舍本逐末,所以终极的办法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的这个自然之复,不乱折腾了,身体慢慢就能养好。第二,前面已经说了,“整治脉道,先行河床,再补气血”,其实一整治就坏了,怎样整治?是活血化瘀,还是温通经脉?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硬来是不行的,现在有很多高血压、血管硬化堵塞去活血化瘀,一时蔚为盛行,这种做法正是人为干涉的一种表现,活血化瘀用的是一些大量攻伐的药,比如说桃仁、丹皮、川芎,这些活血化瘀的药是善走血分而耗散气血的,还是前面讲的,血管薄就活血化瘀,如果这个人气血虚是受不了的,所以说一味的活血化瘀会导致不良的治疗效果。

河道需不需要清啊?气血需不需要补啊?其实这个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身整个气机要有一个调和缓畅的环境,这个必须你来创造,使每一个细胞不再紧张,使每一个脉道不再有沉重的负担,这个是你第一个要做的,作为学中医的首先要有一个修身养性的观念,如果每天担惊受怕,每一个毛孔都很紧张,那么气机不和调柔,气脉也不会通畅,所以说最重要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并且使整个心神安定,百脉才能慢慢通畅,这种病一定不能急,能不能开方子啊?肯定可以开方子,要根据整个病情特点开方子,但是开方子肯定用药在缓不在急,在调而不在攻,其实治病之道也好,养生之道也好,无非几点,这几点方向一定要把握正确,尽量少用人为的方法,多用自然的方法去养性安定,高血压也是类似的道理,就像老子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把自己心里的杂念尽量渐渐抛去,多吃一些好东西,是自己的元气充足,并不是吃东西使元气充足,他所说的“实其腹”,主要是培养元气,就是使心虑减少而元气自增,“弱其志,强其骨”,就是不要再去汲于名利,唯名利是务,不要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荣誉,“强其骨”,多出去锻炼身体,多做户外运动,户外运动的好处是调动整个气机,要想气血开畅就要不断锻炼,就像部队要不断拉练才有战斗力,人要不断出去锻炼才能有强壮的体魄,不然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在室内显得灿烂,出去之后经不起风雨,真正身体好的表面上不是鲜花灿烂,而是神气内敛,骨弱而筋强。
   
所以从这一系列上可以看出来,中医所强调是顺应整个气道的运行规律,并且给气道创造运化的场所,这个是气道理论的核心思想,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一些药物来调养啊?这个是必须的,但是药物治病的基点在于去顺应气机的运化,而不是主动参与整个调解的过程,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不能上来就用攻伐的药,也不能用纯粹补益的办法,关于用药我们以后会详细来讲。整个治病养病在自然,只要找到了自然之机,能够顺应其势,能够治好很多疾病。
   
有人说“降压和解决高血压不是一个概念”,这确实不是一个概念,中医不能把降压理解为平抑肝阳,肝阳上亢理解为压高,降下来肝阳就下去,这简直是大错特错,高血压跟肝阳上亢完全是两回事,跟寒和肾虚都是两回事。
   
下面讲《内经》非常重要的核心几段话,上次好像讲到南方生热了,上两次我们说过《阴阳应象论》中东方生风,南方生热等这五段文字是《黄帝内经》的眼目和核心思想所在,它奠定了整个《黄帝内经》关于气机运化的基本理论,并以这个理论作为之后讲病机病理和临床的直接实践指导,因为很多注家和现在的很多医家虽然将这段文字奉为圭臬,坚定不移的认为既是如此,但却没有做出直接详细或者一以贯之的解释,这样就使中医体系理论在空中楼阁中发展,相应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解清楚,所以要多用几堂课把这种理论基础建立起来,让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果不从气道的角度来讲,这几段文字几乎无法理解。我看过很多小册子,可能会对其中的某句话或几个字有详细的解释,但是一以贯之用一个理论把通篇五段文字都理解清楚的目前不多,这里面不仅指导了中医理论的体系也指导了中药的体系,既然我们有这个缘分,我就在这里面做一个详细的交流。
      
前面我们说了,关于南方生什么,北方生什么,并非所指的方向,因为中国正好处在北温带,它正好符合方向的性质,北方确实是寒,南方是热,东方是风,西方是燥,中央是湿土。但是这里面有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前面所讲的整个气机和宇宙整个的大背景是左旋为代表的现实情况,现实即是次,整个气机是左旋顺时针旋转,绝大多数是,逆时针的也有,在左旋的气机理论上解释东南西北以后所演的文字,这是第一。第二,整个气机无非升降开合四气加上中间的调和之气为五气,这五气正好应在这五段文字,东方是升气,所以应在风和木,南方是开气,开气就有动能应在热,生了火,首先热是基础,整个分子运动加快导致热的产生,热外在表现就是火,火生出苦体来,苦是聚。

我们强调一下五味,比如苦味,任何事物都是由体和用构成一团气,苦体是聚,苦用就是苦发出来,苦主破,黄连和黄柏是苦的,所有的苦味都有破的意思,破的意思是由火、热能凝聚产生的这种味,这种味本身就有火性,在合适的时机恰当的时候就出发出火气的这种苦味来,苦体入到人们心中,它并不是具体的苦味,这都是气机上的概念,也可以理解这种气凝聚产生了心,心就是动能的代表,像发电机一样,不断地泵血到外,把气血输布到肺,由肺布散全身,所谓的心生血,就是心为体而血为用,心通过搏动能力把血输送到全身,是生命旺盛的一个体现,所以说心生血,就是五脏整体循环的一个环节,心是体,血是用,由体而生出用,那么用复归于体,再归于体,归的不是心体,而是心下面的一个体,这个正好形成体用互用,五脏循环的一个理论基础,那也就是整个气机的运化规律,就是前面讲的“周流六虚,变动不居”,阴而阳,阳而阴,就到了第二爻,再阴而阳,阳而阴,就到了第三爻,不断地这样上升,也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分阴分阳,别用柔刚”。任何事物都是阴气和阳气组成的,须臾不可分,阴气和阳气分离就孤绝了,那么孤阳不长,孤阴不消,别用柔刚,是一刚一柔的向前推进,这个就是从《易经》角度讲气道运化的规律,这里就是心而血,血而脾,脾是肉,肉而肺,就是这样,不断地体而用,用而体,五脏循环,大家要仔细体会。在这之前讲过十二生肖和十二时,一定要仔细理解十二时整个升降开合,阴阳二气流转的规律。这个是学习中医的基础,如果没有气道和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中医是空中楼阁,皓首无功,学到头发白了也是一无建树。
      
接着说心主舌,有人说“心灵手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是这样理解的,上次大家关于“心主舌”总结的很好,舌是心之苗,居于口腔之中,又奇巧变化,很调柔,充满了动能,这一切都是心中开气的代表,开气在里,藏精在心,而发窍于舌,这个舌又是语言的工具,这一切都表现了心脏的动态,你看舌头非常柔软而有弹性,而又动感十足,上次已经说过。

那么“心灵手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也开窍于心,大家怎么解释?我希望大家向气道这方面来靠,来理解我们所探讨的经文,尽量抛弃僵硬的或者是似是而非的条文和我们一些固有的概念,有人说“火于无形不常见,虚之则有,不用则隐,如舌在口内,开口即见,闭口则藏”,这个说的不错,可以这样来理解。总之从气道的角度来讲,观象而知气,一看舌象红红的,卷来卷去的,直接就是开动之气的代表,开动之气的总代表在心,而窍上就是舌,那么眼睛呢?《内经》为什么没有把眼睛归于心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中藏神,心中也藏神,为什么给了舌,没有给眼睛啊?大家可以说一下。
      
有人说“神处心,神足则眼睛亮”。我给大家说一下,《黄帝内经》所写所著都是从气道的角度来讲的,其实除了气道之外还有一个神道,所谓神者就是意识思维,这个不多讲,只是涉及一下。因为在这里说舌头是开气的代表,主要是从气这个层次来理解,并没有从神的层次来理解,所以说舌头是开气的代表,不能说眼睛是开气的的代表,眼睛是神气所游行之所,人一张开眼睛,魂和神就游之于目,这是从神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不把眼睛从气道的层次归于心,如果从神道的层次要把心神归于眼,那么这种归其实也是人为的一种归法,为什么五脏配五官啊?这里面有一定巧合的成分,也有一定人为的规定。气机就是这样来安排的,不然怎么用五行去理解整个的事物呢?花朵有五瓣的和六瓣的,那六瓣的怎样用五行去理解啊?也就是说,尽量让相近的气属于一个行,眼睛的神是属于心的,眼睛的开动之气属于肝。关于为什么,前面已经说过,必须有一个络属。

再给大家说一点,张介宾说过“五脏中还有五脏”,就是肝脏中有心肝脾肺肾,就是每一个脏中还有五个脏,它说的这个没有错,但是表达有些矫揉造作,直接用普通的话就是分阴分阳。我记得有人说“无非就是二分之法”,不断地分,所有的气机都不是相同的,但都是融合的。清者在上,浊者在下,心肺在上是清者,肝肾在下是浊者,那么心肺在上的清者又分清浊,肺者为清,心者为浊,那么肺中又分清浊,肺之上者为清,下者为浊,无限可分。五脏也是这样,肺中有五脏,心中亦有五脏,无非气机是一团气,只要是一团气就有升降开合。以至于一个细胞中也有升降开合,舌中有五脏,眼睛中亦有五脏,只是程度多少的问题。这样就把五脏生成和藏象理论理解活了,理解成一团气就可以了,任何一部分都是一团气,但是心气不独积于心中,但又两股气,有本藏之气和流动之气,本藏之气相当于留守部队一样,就在心脏这里舍房,这叫藏之积秘,藏于藏中,还有藏之清者,留于藏中,藏之浊者,流于藏外,要往外走做交通交流,要流到肺藏中,去填充肺藏,带给营养和信息,肺藏再推动这个气去交流,这样就推出了另一个流动和留守之气,就是经脉,每一条经脉都有本部之气和流动之气,流动之气就是营卫,本部之气就是本身的脉气。这个就是“井荣输经合”,出流注行入,就是《内经》上讲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个就是讲本身脉气和脉中流动之气,还有阴阳错行,都是来讲这块的,只有把整个气机流转,气机升降开合的特点,这些理解清楚了才能研究经脉,不然把经脉有当成物质的,扎个穴管哪个病,经脉到底在哪怎么走,又陷入到迹学上。西方是形学,“上工守气,下工守形”,不要守这些迹和形,应该守神气所流行出入,经脉和关节都是神气所流行出入,要看这些东西,不要只看外表形成的这些事物。“气化形”,经脉也是由气的流动而产生,经脉也是可以由气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一定要把气机搞明白搞懂,首先要理解升降开合再加一个调气在我们中医上的应用和生理上的表现。
      
我们接着讲,心主舌就过去了。“在天为热,在地为火”,这个好理解,因为天地是一对阴阳,阴阳之间每个阴阳又有五气,天地相同性质的五气又是相感相生的,这是为什么要强调在天在地的原因。就像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地支,十个天干分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以此类推。十二地支也是五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正好这里面天干和地支相交错而运行,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对应的是相互感应的,以后有机会详细跟大家谈这些。“在体为脉”,就是我们强调的,脉者就是血的河床。“在藏为心,在色为赤”,所谓五色,大家可以理解成就是升降开合四气的外化表现,如果是自然之色的话,赤色入血,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青黑白黄分别入肝肾肺脾,因为是自然所化,我们讲过物物相应,气气相应,赤色是开气所化,所以入心入血,自然成立。“在音为徵”,上次有人问过五音怎么理解,其实是这样理解的,“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这五声正好是升降开合调在声音方面的代表,又象金木水火土,古人无时无刻不是在用这五种气来理解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仅是理解,它不是方法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能感知感应。

先从“肝应角”开始,肝气是蓬勃向上之气,应呼以长,长竿就是肝脉之末梢,我们说过摸脉就是摸气的特点,肝气是弦脉,弦脉是长竿之末梢,条达柔顺而又蓬勃生长,正好应了呼以长,呼声之气,就像擂动的战鼓,是肝气的怒发之象,闻鼓则进,鼓声是从下面向上面发越而起,声波频率是长的,所以说有生命力和穿透力。“心应徵,其声雄以明”,雄是阳气的代表,心气开了,是心藏的代表,雄壮而有力,明就是不在暗处而在显处,在上面跳动搏动使气血达于四肢百骸,所以说“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沉沉细细,低低切切的那种声音,肾脉是沉细的,心脉的浮的,毛的,所谓毛就是表,一搭手就能感觉到。毛脉是肺脉,“肺应商,其声促以清”,促就是短促,衰落了,清就是气清达,下面气浊,上面气清,调气要缓,所以说皮肤缓,慢慢渺渺的,而有缓和条达就是调气,心脉是钩脉,肺脉是毛脉,所谓钩脉就是来而有力,去而小钩,有一个回旋的力量,不像毛脉完全浮于表。我以前在《难经》上给大家讲过经脉和脉象,再强调一下,不管是望闻问切,直接目的都是在体察气机的运化的规律和状态,摸脉就是摸脉象。

看舌也是一样,不要拿书上很多的舌象舌苔去套,这个都是隔靴搔痒,都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所谓直接的就是瞅舌头和舌头上的苔去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团,这样就有心领神会的可能。不然的话永远只是机械的隔靴搔痒,去对舌象,越对越对不上,直接导致辩证的直接失误。咱们说所有的气机都是相通的,人身的气机也是相通的,脉象直接反应气象,舌苔也直接反应气象,都是一样的。阴虚的证和实证在舌象上完全体现的不一样,比如说舌尖红,直接理解成整个舌头是你,舌尖是上部心肺,红就是开气过大,里面有热象,热气蒸腾而上,催动舌尖变红,就是整个舌尖细胞充血,气机冲在那里,导致舌尖发红。红的多热就多,红的少热就少,红在左边就是左边有热,红在右边就是右边有热,就是这么来理解。

你看风寒感冒的人,舌苔周围一圈尤其是前面,直接蚕食掉了,没有苔了,不能说是剥苔,舌在表面有一层苔,邪气侵入导致气机不能外达,使整个舌头外面一周没有气化的现象出现,直接就是寒证。这个周边往里侵入的越深、范围越大,寒气侵入的越严重。如果中间现白苔,那么整个人身的气机郁在里面了,气郁现白苔,这个郁不是肝郁的的郁,应该是气滞的意思。整个人身之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和身体之外的气是相互交换的,不断地出汗散失体温向外辐射。如果寒气凝阻在体表,使里面的气不能外达,外面的气被寒气所罩,舌头外面就没有苔,里面有清晰的界限,可以看到白苔,这是寒气薄的厉害,如果薄的不厉害,只是没有外面的一周,可以说是感了风寒,或者说是不调了,邪气不严重。如果白苔慢慢泛黄了,就是这团气郁久开始化热了,如果中间出现裂纹了,其实就是里面的气裂开了,就是由于整个气机郁在里面使其周旋变化而不得而产生了错列的成分,所以直接观舌苔之薄厚,整个舌质之性状,就可以体察整个身体气机的变化。比如说有的人舌苔前面无苔,后面舌根苔厚,用我们气机的理论来理解就是气郁在少府,肝肾之精不化,尤其有些妇女得的经症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有的化热变黄,有的不黄。所有的中医都是直接去感受,不要去加过多的思维的成分,当然初期要做一些思维,但随后都是感受。   

跟大家说一下,学习中医方法很重要,尤其中医是性命之学,治病的这个专业很特殊,所以必须懂得整个生命和自然万物的规律才有可能治病,因为它是夺造化之先的东西,因为从阎王手里抢人哪是那么容易的东西,有时候说良医三代无后,也不是没有道理,该死了不让他死,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他治好了,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逆造化而动,如果没有点功力、胆识还有计略,那么当医生很困难。我以前说过当医生不要把治病或者是救人当成是务必要做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在人世当中,很多事很无奈,老子明确告诉我们,“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什么原因呢,就是人太爱生而怕死,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医,首先要对生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自己和病人都应该这样要求,该死则死,该生则生,这是万事的规律,不能执著和强求,不能一味的让他活,就像西医讲的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有的虽然生存那么长时间,你看一下还是个人样吗?如果拿自然的灵物去易一个人之身,延长他的性命,这本身就是逆天地而动,再说现在天下的宝物越来越少,见也见不到,采也采不到,即使见到也没有机缘采到,这个说得有点玄乎,但是这里面的道理可以仔细玩味。

想学中医的话,一定要学中医的道理,学气机的道理,学精气神,学神气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用于治病救人,也用于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和提升,如果想学好中医,可以学气道中医,如果以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更高的理论基础,学到一定程度可以根本改变自己的人生观,让自己重新审视这个是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画一个圆,圆外的都是自己不知道的,不管这个圆画多大。中国文明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孕育和激荡了很多供我们学习的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古人。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9/7/16 10:05 编辑 ]
发表于 2009/7/17 1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千老师的讲座与整理、校对的朋友,以下为汇总目录及内容。

目录
================
第一课 20071102 讲课内容-大千老师介绍气道中医-紫蔓菁整理
第二课 20071106 讲课内容-气道八大原则及《难经》四难-紫蔓菁整理
第三课 20071113 讲课内容-《难经》五难到十三难-紫蔓菁整理
第四课 20071120 讲课内容-养生背景-紫蔓菁整理
第五课 20071127 讲课内容-如何养生-紫蔓菁整理
第六课 20071204 讲课内容-《难经》十四难到十六难-紫蔓菁整理
第七课 20071211 讲课内容-《四圣心源》的五情缘起和《难经》十六难-好人好报整理
第八课 20071225 讲课内容-《难经》十七难和十八难-春野闲步、琴棋书画整理 如岳校对
第九课 20080101 讲课内容-从气道角度讲十二生肖
第十课 20080108 讲课内容-总结十二生肖、产后风病例及《内经》-春野闲步整理,如岳校对
第十一课 20080115 讲课内容-问答、阴阳应象大论-春野整理,如岳校对
第十二课 20080122-阴阳应象大论 -如烟整理
第十三课 20080129-阴阳应象大论 -大头整理
20080226 讲课内容
20080304 讲课内容
20080311 讲课内容
20080318 讲课内容
20080325 讲课内容
20080401 讲课内容
20080408 讲课内容
20080415 讲课内容
20080422 讲课内容
20080426 讲课内容
20080429 讲课内容
20080506 讲课内容
20080513 讲课内容
20080520 讲课内容
20080527 讲课内容
20080603 讲课内容
20080617 讲课内容
20080624 讲课内容
20080701 讲课内容
20080708 讲课内容
20080715 讲课内容
20080722 讲课内容
20080729 讲课内容
20080805 讲课内容
20080812 讲课内容
20080819 讲课内容
20080826 讲课内容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9.part1.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49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9.part2.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41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9.part3.rar

48.83 KB, 下载次数: 44

气道中医20071102-20080129.part4.rar

6 KB, 下载次数: 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