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139|回复: 18

求助:有人住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吗,帮我个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2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有人能帮我制乾姜吗?
方法如下: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
我从四川江油买了两公斤干姜(已被去皮),可惜这里没流水,不知哪位朋友住在离山泉水(水要清澈未受污染的)近的地方,帮小弟一个忙,按上法帮我炮制一下。我会把这两公斤干姜寄给你,有报酬。
我的联系方式 :手机:13530222785
邮箱:fandidadi@yahoo.com.cn
QQ:165531527(不常登)
俺姓樊
有心者可联系我。
发表于 2009/4/7 2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这里面的姜指的应为刚挖的鲜姜,如今你买的已是制好之干姜,不用折腾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2: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到这个制法是用新挖的姜来做的,但是现在的姜是直接晒干的姜。
干姜、生姜


今用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生姜为其鲜品。干姜主产于四川犍为、沐川,贵州六盘水、长顺、兴仁等地。此外,广西、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陕西亦有产出。

本草研究认为:姜品种古今无变化,但古代所称“干姜”,最初可能是指“乾姜”,系生姜或母姜的特殊加工品,而生姜或母姜的简单干燥品则被称为“干生姜”,明清以后,后者逐渐取代前者,成为正宗的“乾(干)姜”。药用姜在南方各省广泛栽种,以四川犍为、浙江台州历史最为悠久,习惯上亦认为此两处所出最良,应是规范化种植的最宜地区。


【品种考订】

姜,《说文》作“䕬”,许慎释云:“御湿之菜也,从艸,彊声。”《五十二病方》写作“䕬”、“薑”、“彊”、“畺”、“橿”,其后则多省写作“薑”,《武威医简》亦作“薑”,晚近简写为“姜”。“䕬”之得名,王安石《字说》云:“䕬,彊我者也,于毒邪臭腥寒热皆足以御之。”又“薑能御百邪,故谓之薑。”其说或有未妥,薑本字疑当写为“畺”,《说文》原义:“畺,界也。从田,三其界画也。”此则借用指代植物薑,盖象其根茎肥大骈连若指掌之形也。

古者姜桂滋味辛烈,多作烹饪调剂之用,《论语·乡党》谓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礼记·檀弓》“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郑注:“增以香味。”《吕氏春秋·本味》云:“和之美者,杨朴之姜,招摇之桂。”食用以外,姜亦作药用,《灵枢·寿夭刚柔》以淳酒、蜀椒、干姜、桂心四物作药熨,马王堆医书用姜处甚多,《本草经》列为中品,此后历代本草皆有记载,《本草图经》描述其植物形态:“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本草纲目》谓:“姜宜原隰沙地,四月取母姜种之,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芦,而叶鞘阔如竹叶,对生,叶亦辛香,秋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姜,秋分后者次之,霜后则老矣。”据《证类本草》所图涪州生姜、温州生姜,(图1)其原植物为Zingiber officinale,古今皆无变化。

姜用其根茎,现代按采用部位、干燥程度、加工方法的不同,大致分嫩姜、生姜、干姜三类:1、嫩姜,为姜的嫩芽,主要用作蔬茹,又称仔姜、紫姜、茈姜、姜芽;2、生姜,为姜的新鲜根茎,烹饪、入药皆用之,又称菜姜、母姜、老姜;3、干姜,为姜根茎的干燥品,药用为主,可进一步加工为姜炭、炮姜。姜无论作药用食用,古今品种虽无变化,但具体药材规格,尤其对“干姜”的定义,则颇有不同,简论如下。

1、早期文献中“干姜”或是“乾姜”之意

姜在秦汉医方中为常用之品,据马继兴先生《马王堆古医书考》整理统计,马王堆医书用“姜”约15处,径称“姜”8处,“干姜”6处,“枯姜”1处。其中“枯姜”理解为干燥脱水的姜应该没有问题,但此“枯姜”与其他各处出现的“干姜”是否一物?“干姜”与“姜”是何关系?更令人费解的是,东汉初《武威医简》亦多处用姜,则皆不加分别地称为“姜”,这究竟指哪种姜,不得而知。东汉末《伤寒杂病论》用姜处更多,用“干姜”、“生姜”者各有50余方,“生姜”或无歧意,但“干姜”究竟是何物,尚需斟酌。

秦汉神仙方士颇看重姜的神奇效用,不仅《本草经》说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在纬书中亦有各种记载,如《春秋运斗枢》云:“旋星散为姜,失德逆时,则姜有翼,辛而不臭也。”又《孝经援神契》云:“椒姜御湿,菖蒲益聪,巨胜延年,威喜辟兵。”姜常与椒并用,此即《援神契》所说“椒姜御湿”,最可注意的是早期道经《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对椒、姜的论述:“老君曰:椒生蜀汉,含气太阴。天地俱生,变化陆沉。故能御湿,邪不敢侵。啖鬼蛊毒,靡有不禁。子能常服,所欲恣心。世之秘奥,其道甚深。坚藏勿泄,不用万金。”又“老君曰:姜生太阳,与椒同乡。俱出善土,窈窕山间。坚固不动,以依水泉。含气荧惑,守土本根。背阴向阳,与世常存。故能辟湿,却寒就温。除邪斩疾,闭塞鬼门。子能常服,寿若乾坤。”在这两段文字中,椒被看作太阴所化,姜则是太阳所生,太阳为乾,故疑古所称“干(乾)姜”,其实是“乾(qián)姜”。

2、乾姜的作法

将秦汉方书中的“干姜”考释为“乾(qián)姜”,重要证据乃在于“乾姜”其实并不是生姜的直接干燥品,而别有一套制作工艺,陶弘景说:“乾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乾者。凡作乾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就工艺本身而言,的确不是简单的干燥,这种“乾姜”的作法,直到宋代依然存在,《本草图经》载汉州乾姜法云:“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李石《续博物志》卷6作乾姜法略同:“水淹三日毕,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曝干,入瓮瓶,谓之酿也。”这种“乾姜”的作法甚至流传外邦,日稻田宣义《炮炙全书》卷2有造乾姜法,其略云:“以母姜水浸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也。”

3、干生姜

毕竟“乾姜”的作法太过繁琐,商家不免偷工省料,《炮炙全书》造乾姜法中专门告诫说:“药肆中以母姜略煮过,然后暴之令干,名之乾姜售,非是。”而事实上,将生姜稍加处理后曝干充作“乾姜”的情况,宋代已然,《本草图经》说:“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在苏颂看来,这种“乾姜”的作法与前引“汉州乾姜法”并行不悖。

但宋代医家似乎也注意到这两种作法的“乾姜”药效有所不同,于是在处方中出现“干生姜”这一特殊名词,如《妇人良方》卷12引《博济方》醒脾饮子,原方用“乾姜”,其后有论云:“后人去橘皮,以干生姜代乾姜,治老人气虚大便秘,少津液,引饮,有奇效。”宋元之际用“干生姜”的处方甚多,不烦例举,《汤液本草》则对以干生姜代替“乾姜”专有解释:“姜屑比之干姜不热, 比之生姜不润, 以干生姜代干姜者, 以其不僭故也。”这里所说的“干生姜”,正是生姜的干燥品,亦即今用之“干姜”。

明代《本草纲目》在生姜条后虽然附载“干生姜”,但语焉不详,乾姜条说:“以母姜造之。今江西、襄、均皆造,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又曰均姜。凡入药并宜炮用。”这样的记载看不出“乾姜”的来历。相反年代稍晚的《本草乘雅半偈》论“干生姜”与“乾姜”的制作,最不失二者本意:“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一种可生百指,皆分岐而上,即宜取出种姜,否则子母俱败。秋分采芽,柔嫩可口,霜后则老而多筋,干之,即曰干生姜。乾姜者,即所取姜种,水淹三日,去皮,放置流水中漂浸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入瓷缸中,覆酿三日乃成,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入药则宜炮用。”

4、干姜

大约清代开始,医家药肆逐渐忘记“乾姜”的本意,原来繁琐的“乾姜”制作工艺逐渐淘汰,宋元尚被称为“干生姜”的药材,成为“乾姜”的主要来源,名字也变成了“干姜”。《本草崇原》云:“干姜用母姜晒干,以肉厚而白净、结实明亮如天麻者为良,故又名白姜。”这与此前卢之颐以乾姜为白姜的说法截然不同,同时期的《本草求真》、《本草从新》、《本草思辩录》、《得配本草》等诸家本草皆用“母姜晒干为干姜”之说,这也是今天药用干姜的标准制法。

【道地沿革】

姜作为经济作物,栽种历史悠久,《史记·货殖列传》谓“千畦姜韭,此其人与千户侯等。”秦汉时期四川是姜的主要产地,前引《吕氏春秋》“杨朴之姜”,据高诱注杨朴地在蜀郡,《本草经》亦言“生犍为川谷”,即今四川犍为县。在此时期道仙家著作中蜀郡所出的姜也充满了传奇性,不仅《太上灵宝五符序》说姜与椒皆出蜀地,《后汉书·方术列传》言曹操使左慈取松江鲈鱼,又取蜀中生姜,又《神仙传》卷9记介象为孙权入蜀买姜。李商隐诗“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即咏赞蜀川之姜。

魏晋以后,姜亦出荆州、扬州,载见《名医别录》,其后南北分治,陶弘景偏重临海、章安之姜,专门说:“乾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乾者。”临海、章安在今浙江台州,据《南齐书·孔琇之传》“(琇之)出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献干姜二十斤,世祖嫌少,及知琇之清,乃叹息。”乃知浙江出姜渊源于此。而在北方,当时亦有栽种,但质量不高,主要供北朝药用,《齐民要术·种姜第二十七》云:“中国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

唐宋疆域一统,药用姜主要来源于南方,唐代土贡干姜,主要有剑南道之成都府,江南东道之杭州、台州、福州、泉州,江南西道之虔州,山南东道之襄州。《通典》专门提到:“临海郡贡鲛鱼皮百张、干姜百斤。今台州。”《元和郡县图志》则记开元时台州贡干姜三百斤。《本草图经》云:“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良。”应该承认,尽管四川一直被认为是姜的道地产区,但或许是由于陶弘景对江南姜的表彰,唐宋时期姜的主要产地已转移至江浙。

明清姜的产地依然在江浙,《本草崇原》云:“临海、章安、汉、温、池州皆能作之,今江西、浙江皆有,而三衢开化者佳。”《增订伪药条辨》云:“干姜,湖南均州出,小双头内白色为均姜,最佳。浙江台州出者,为台姜,个小,肉黑黄者次之。其他江南、江西、宁国、四川皆出,总要个大坚实、内肉色白为佳。”正因为四川在当时已经失去道地优势,故作为拾遗补阙之书,赵学敏将“川姜”收入《本草纲目拾遗》,专门表彰:“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辛辣,绝不类姜形,亦可入食料用。”

综上所述,南方各省都适合药用姜的生长,而以四川犍为、浙江台州历史最为悠久,习惯上亦认为此两处所出最良,应是规范化种植的最宜地区。至于北方各省,尽管北魏贾思勰说“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已遭到徐光启的批评:“今北土种之,甚滋息,奚云不宜也。”但由于北方气候寒冷,霜冻期早,生长期较短,今山东、河南等地虽然种姜,但粉性弱,辣味淡薄,水分较多,不宜于加工药用干姜,以食用为主,习称菜姜,此即《本草蒙荃》所说“北干姜不热,北生姜不润”,意即北土之姜不宜药用也。







我想用晒干的也是可以制的,关系不大,先泡三天已经吸足了水,甚至还有些发臭。

[ 本帖最后由 ccpp6 于 2009/4/7 22:10 编辑 ]
发表于 2009/4/7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樊兄之考,可谓备兮。
以前有一药老,古怪非常,也曾传我制姜之法,确如樊兄考证之法。要用鲜姜母,大约在冬节前后制之。己晒干姜不能再制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0663a 于 2009/4/7 22:32 发表
樊兄之考,可谓备兮。
以前有一药老,古怪非常,也曾传我制姜之法,确如樊兄考证之法。要用鲜姜母,大约在冬节前后制之。己晒干姜不能再制了。



已晒干姜不能制了吗?我还想是可以的呢,冬节是什么时候?春节还是冬至呢?请教。
发表于 2009/4/8 1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ccpp6 的帖子

是冬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a0663a兄,您在何时何地遇见此药老的,我不知道能不能人他那找些这种姜来治病?
发表于 2009/4/9 23: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ccpp6 的帖子

我说的是“以前有一药老”。是以前的事了,他早已功德圆满,找孙真人作伴去了。
现在再没见有人这样制姜了。
十多年前我也制过一点,但后来附近的溪河水都脏了,没法做了。几年前,一个朋友要用,求我给他制点,我想到邻近一个山里有条泉水,水质还好,就拿到那里泡,没想到现在的人心……!当我去拿回的时候,一看啥都没了影了,早就被人拿了去了。从那以后,我也没再制过它了。
发表于 2009/4/10 1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一下"愚见":姜母,刮皮,水浸三天.刮皮,山泉水浸六天?晒干,入瓮.这不成了姜渣了么?不信,你且入口试试,有多少辣味?净信书不如无书,我建议就用老姜母洗净,刮皮,晒干,切片入药.请诸公见教.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3: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qin 于 2009/4/10 09:39 发表
我来说一下"愚见":姜母,刮皮,水浸三天.刮皮,山泉水浸六天?晒干,入瓮.这不成了姜渣了么?不信,你且入口试试,有多少辣味?净信书不如无书,我建议就用老姜母洗净,刮皮,晒干,切片入药.请诸公见教.
原帖由 yeqin 于 2009/4/10 09:39 发表
我来说一下"愚见":姜母,刮皮,水浸三天.刮皮,山泉水浸六天?晒干,入瓮.这不成了姜渣了么?不信,你且入口试试,有多少辣味?净信书不如无书,我建议就用老姜母洗净,刮皮,晒干,切片入药.请诸公见教.


错了,即使我用晒干的姜水泡三日,后去皮,再山泉水冲六天,去皮,再晒干,拿出来姜味还是那么浓的,只不过多了些那个水的味道(我泡的那个水流不大好,有些味),姜属太阳,水浸水流只为入阴而已。我用经方,当然要用经药了,你认为我的乌头赤石脂丸是拿药店的乱七八糟的花椒+药店的不知何地的直接晒干的干姜+药店的制附子+药店的制乌头+药店赤石脂就能制好的吗?我已经用此方18个月,从没有一味药用对到现在还没死只能说明我没用对药,我全国上下的买药就只为这五味,简直难比登天。的确,我每用对一味药,这药效就出来些,可惜现在还差炮乌头和乾姜了,水飞的赤石脂可能是找不到了,除非我自己来水飞了。
您认为我们现在用的中药和《伤寒》《金匮》中的中药是一样的吗?几乎没有。至少药店的不是:
炙甘草不是,桂枝不是,干姜不是,花椒不是,附子不是,半夏不是,人参不是,枳实不是,薏苡不是......没有一样是了,中药真义已失(产地、采时、炮制),考起来都困难。就凭现在的中药,治不了什么病,难道你没意识到这几千年人们把中医药给从头到尾给改了吗?

[ 本帖最后由 ccpp6 于 2009/4/10 23:0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0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